2020年-2019年高中人教版新教材介绍--及新旧教材对比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
新旧教材对比一、教材内容1.1 新教材人教A版2019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针对性的更新,对一些经典的数学理论和定理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讲解。
在解析几何部分,新教材将坐标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扩充,增加了更多实际问题的应用和拓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2 旧教材相比之下,旧教材在内容上相对保守,更多地依托传统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对一些新颖、实用的数学知识未能进行充分的展示和讲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触到最新的数学理论和应用。
二、知识延伸2.1 新教材新教材在数学知识的延伸上更为广泛,不仅深入了解传统的数学理论,还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新教材还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通联,更多地引入了真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解答。
2.2 旧教材相比之下,旧教材在数学知识的延伸上相对局限,更多地依赖于传统的讲解方法,较少引导学生开展数学领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难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3.1 新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新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3.2 旧教材相比之下,旧教材更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偏向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对数学知识点的讲解和讲授,不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探索和理解。
四、教学资源4.1 新教材新教材在教学资源的提供上更为丰富和实用,除了传统的课本之外,还配备了丰富的电子教学资源、教学视瓶、教学案例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4.2 旧教材在教学资源的提供上,旧教材相对简单,主要依托于传统的教学资源,缺乏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和帮助,无法满足学生在不同场景下的学习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对比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对比
近年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一直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在最近的版
本更新中,出现了新旧教材之分。
接下来,我们将对人教版高中生物
新旧教材进行一些对比。
一、组织结构
新教材在组织结构上与旧教材有些不同。
新教材将每章内容分为A、B、C三部分,并在末尾新增了一个思考题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全
面掌握已学知识。
二、知识点
第二,新教材的知识点更为深入详细,涵盖了更多的知识点。
特别是
在基因和遗传、生物进化等内容方面,新教材加强了对研究成果的解
析和说明,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新教材注重考试技能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新
教材增加了许多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提升他
们的解题能力。
此外,新教材还加强了实验教学环节,增加了仿真实验、虚拟实验等多种实验体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结果。
四、教材风格
教材风格也是新旧教材的一大不同之处。
新教材对很多概念和名词进
行了注解和解释,使得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此外,新教材采用了
丰富的图片、表格和实验步骤图等形式,使得教材更加生动、直观。
总之,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各有不同,但无论新旧教材怎样变化,都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握好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
够得到全面的知识和实践的训练。
高中化学新旧教材的变化
说明:新教材中调整了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这个内容的顺序,这个内容和能层与能级联系更为紧密,是原子结构模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此外,关于“核外电子排布”,新教材围绕以“构造原理”为主线进行编排,基于此,新教材将“能量最低原理”调整到本节最后,与“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一起讲解,三个规则共同决定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
(2)新教材更加体现了知识结构的学科逻辑性:
(3)新教材从“构造原理”得出的电子排布出发,探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
(4)新教材“整理与提升”归纳更为系统,逻辑性更强,引导学生用证据推理来建构原子结构的模型,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素养。同时将整个章节内容形成网络,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化学平衡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从目录上看,新教材将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合并到了一节,这样节奏更紧凑。同时增加了化学反应的调控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影响因素,实际过程中,通过综合考虑,找到合适的反应条件。
(8)新教材删除了“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分子立体模型”这个实践活动。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教与学的反馈,这个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真正实践,因此删除。
(9)新教材增加了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帮助学生建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0)新教材删除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这部分内容
对比新旧教材,认识新教材的变化及特点
对比新旧教材,认识新教材的变化及特点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编写的人教版新教材于2021年9月,分别在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海南二市三省的高中起始年级开始使用,现对高一年级使用的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2,3](以下简称新教材),与大多数地区仍在使用的人教版化学旧教材(必修)[4,5](以下简称旧教材),在章节目录、栏目设置、具体内容变化等方面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变化之处的同时,寻找其变化的特点。
一、章节目录变化对比及其意义从章目录看,新旧教材均为八章,新教材(必修)作为一个整体.统一顺序进行编排,分为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四章,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八章;而老教材把必修内容分为两个模块,且必修l 和必修2均按照从第一章~第四章的顺序编排。
具体章节目录见表1和表2。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新教材在保持化学主干知识基本不变的同时,章节顺序有所调整、部分目录名称发生了变化,从中可体会到调整的目的。
1.章节内容的增加、删减及顺序调整(1)删除旧教材必修l的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方面,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主要内容在初中化学已作介绍;另一方面,化学本身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内容的始终,部分实验基本操作可融入相关实验中,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将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调整为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量”。
一方面,直接呈现“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可加深学生对新名词的印象;另一方面,使教与学的难度相对分散并后移,从而减轻学生刚进入高中即遇到学习的拦路虎,解决阻碍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问题。
在第八章增加了“化学品的合理使用”一节,涉及农药、化肥、医药、食品等多个领域,意在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
(2)按照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事物规律,将“物质结构一元素周期律”穿插在元素化合物之间并由原来的下学期调整到上学期。
学生熟悉的、易于掌握的典型金属元素钠和典型非金属元素氯的学习,奠定了对“物质结构一元素周期律”学习的基础,容易形成元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即“位置一结构一性质”的关系,为后续氮和硫的学习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简介
把运动的描 述与运动的 成因分清楚。
匀变速直线运动——数学演绎
(位移公式)
现行教材位移公式的处理
v s tv
v v v v0 v v 2
1 2 s vv0t at 0t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科学探究
(位移公式)
思考与讨论
一次课上,老师拿来了一位往届同学所做的“探究小车的 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见下表),表中“速度v”一行是这位 同学用某种方法(方法不详)得到的物体在0、1、2……5几个 位置的瞬时速度。原始的纸带没有保存。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 的讨论。
●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具有相
对性,势能属于系统所共有。
特点:重力做的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是学生第一 次接触到的功能关系的例子,功能关系的知识从 此开始渗透。
弹力与重力的变 化规律不一样,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弹性势能与重力 ——科学过程、理性思维 势能的表达式很 可能也不一样。
(1)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可能与哪几个物理量有关?
——科学过程、理性思维
橡皮筋法
重力法
通过改变力获得成倍数的功
通过改变位移获得变化的功
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科学过程、理性思维
位移相同力不同 ——橡皮筋法 功的测量 实验 方案 设计 水平牵引
力相同位移不同 ——重力法
斜面下滑
打点计时器 速度测量
光电门
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3-5
原子物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思想
一、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二、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做教师的好帮手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
注重力学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注 重概念的科学性,规律的准确性,理 论的严谨性,技能的规范性。注重实 验观察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培 养。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旧教材差异
必修一新旧教材的差异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所变化。
总体而言,新教材从创设真实情境、聚焦大概念、渗透学科思想等方面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做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
现对2019人教版必修1与旧版人教版必修1教材进行详细对比,总结出16个重要变化。
1.“蓝细菌”替代“蓝藻”随着人类对生物的深入研究和获得新发现,生物的分界历经二界、三界、四界、五界、六界等变化,最后又提出“三域”学说。
目前”三域学说”已获国际学术界基本肯定,把生命世界分为细菌域、古生菌域、真核生物域。
细菌域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各种除古生菌以外的其他原核生物。
古生菌域包括一些嗜热和超嗜热古生菌、极端嗜盐菌、极端嗜酸菌、产甲烷古生菌等。
真核生物域包括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新教材必修1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中用“蓝细菌”替代“蓝藻”一词。
其中有这样的表述:“原核生物主要是分布广泛的各种细菌。
有一类细菌叫作蓝细菌(旧称蓝藻)”,该表述让部分教师产生疑问:“原来的蓝藻难道是细菌?”这种疑问的产生是由于把新教材中的“细菌”理解成了细菌域中狭义的细菌。
其实,新教材中在本节所说的“细菌”是指细菌域,而非细菌域中狭义的细菌。
蓝细菌是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属于细菌域。
“蓝藻”一词容易使学生将其误解为真核生物的藻类。
以“蓝细菌”代替,很容易知其为原核生物。
2.氢键新教材增加了对氢键的描述。
新教材20-21页:水为什么能成为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呢?它又为什么具有支持生命的独特性质呢?这是由它的分子结构所决定的。
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氢原子以共用电子对与氧原子结合。
由于氧具有比氢更强的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使氧的一端稍带负电荷,氢的一端稍带正电荷。
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知识点对比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知识点的主要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式与分式:新教材中,整式与分式的概念更为明确。
通过引入多项式和有理式的概念,建立了更系统的数学框架。
在旧教材中,对于整式和分式的概念可能没有这样清晰的界定。
2. 三角函数:新教材对于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进行了较大调整。
例如引入了反三角函数和任意角的概念等。
而在旧教材中,可能没有涉及到这些内容或者不够详细。
3. 函数与导数:新教材中更加注重函数与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应用。
引入了函数图像、导数的物理意义等内容。
旧教材中可能没有这样强调几何意义和应用方面的内容。
4. 空间几何与解析几何:新教材中空间几何的内容较旧教材有所增加,同时解析几何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扩充。
在旧教材中,可能对于空间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内容没有这样全面和详细的介绍。
5. 概率论与统计学:新教材中加入了概率论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配套了相应的统计软件工具。
这在旧教材中可能没有涉及到或者没有这样重视。
6. 数学建模:新教材在数学建模方面有了明确的要求,强调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应用结合。
而在旧教材中可能对于数学建模的内容没有这样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新旧教材知识点对比还存在一些细节方面的差异。
具体以各个地区的具体教材为准。
同时,不同学校和不同地区对教材
的选用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校所采用的教材为基准进行教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教材对比:选择性必修1与选修4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教材对比:选择性必修1与选修4本文档旨在详细对比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教材——选择性必修1与选修4之间的差异。
通过分析教材的结构、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变化,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1. 引言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教材的对比,主要围绕选择性必修1与选修4两个版本进行。
新教材在保留旧教材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2. 结构对比2.1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1的新教材在结构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全书分为七个单元,包括:1. 物质结构与性质2. 化学反应与能量3. 有机化学基础4. 化学实验5. 化学与社会6. 化学与技术7. 综合应用每个单元都包含了若干个具体课题,课题之间层层递进,难度逐渐提高。
2.2 选修4选修4的新教材在结构上与旧教材保持了一致,仍分为十二个单元,包括:1. 化学反应与能量2. 有机化学基础3. 化学实验4. 化学与生活5. 化学与技术6. 物质结构与性质7. 有机合成8. 有机推断9. 有机分析10. 物质结构与性质11. 物质结构与变化12. 综合应用每个单元都包含了若干个具体课题,课题之间层层递进,难度逐渐提高。
3. 内容对比3.1 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在保留原有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加强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新增了“化学与社会”单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3.2 选修4新教材对选修4的内容进行了精简和调整,使知识体系更加严谨。
例如,将“有机合成”、“有机推断”和“有机分析”三个单元合并为“有机化学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4. 教学目标对比新教材在教学目标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例如,在“化学实验”单元中,新教材增加了实验操作技巧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旧版教材对比分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旧版教材对比分析一、新旧课程标准对比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新旧教材的目录对比(1)第一章目录新教材(2020年5月第1版)旧教材(2007年2月第3版)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反应热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从目录上看,新教材第一章将旧教材中前两节合并成了一节,使节奏更加紧凑。
同时因为在之前必修阶段已经学到过能源的问题,因此新版教材中将该内容删除,不赘述。
第一节顺序有调整:先讲反应热(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再给出焓变概念,更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同时还有一个变化是先讲中和热的测定,再讲热化学方程式,且删除了能源这一部分的内容。
(2)第二章目录新教材(2020年5月第1版)旧教材(2007年2月第3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第四节化学反应的方向从目录上看,新教材将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合并到了一节,这样节奏更紧凑。
同时增加了化学反应的调控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影响因素,实际过程中,通过综合考虑,找到合适的反应条件。
新教材第一节的变化:将旧教材中绪言部分的内容“活化能及有效碰撞理论模型”调整到了本章第一节,这样整个速率的有关概念及影响因素更为完整和紧凑。
而新教材中关于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内容呈现是先从实验的角度进行探究,再从活化能与有效碰撞的理论的角度进行解释,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新教材中第二节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1)删掉了旧教材中“可逆反应”的有关内容,因为在必修中也详细讲解了什么是“可逆反应”,因此不赘述;(2)新教材调整了一下顺序,先讲化学平衡常数,再讲影响平衡的因素,强调了一些外在条件的改变引起浓度商和平衡常数不再相等时,将导致平衡发生移动。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新旧教材比较
人教版教材
2003·2019
CONTENTS
01 02 03 04 05
比 较 比比比 较较较
比 较
01
教材目录
1.1 教材目录的比较
01
02
细胞是基本的
04
生命系统
03
01 生 命 系 统 的 层 次
《走进细胞》
02 系 统 的 物 质 基 础 和 结 构
《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结构》
据染色体行为的不同去记忆和区分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
2.3 内容编排顺序变化
变化部分
旧教材
新教材
意义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元素和化合物 ↓
蛋白质 ↓
核酸 ↓
物 ↓
无机物 ↓
糖类和脂质 ↓
蛋白质 ↓
核酸
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符 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利于学
生构建知识体系
“生长...对个体...有 表述更加准确,例如癌细胞的
贡献”
生长对个体不利
2.2 教材内容的比较
旧→新
变化之处
蓝藻→蓝细菌 蓝球藻→色球蓝细菌
颤藻→颤蓝细菌 念珠藻→念珠蓝细菌
新教材中在本节所说的“细菌”是指细菌域,而非细菌域中狭义的细菌。蓝 细菌是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 物,属于细菌域(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各种除古生菌以外的其 他原核生物)。“蓝藻”一词容易使学生将其误解为真核生物的藻类,以蓝
“外界能量输入细胞” “外界能量进入细胞”
“进入”指代更宽泛,有生命或 无生命导致的东西都可“进入”
[H] C6H12O6
NADPH (CH2O)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新旧教材对比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新旧教材对比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选择一本适合的敗教材对学习非常重要。
人教版2019年的高中化学新教材相较于旧教材有何改变呢?本文将从知识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新旧教材的特点。
首先,从知识结构方面看,新旧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些差异。
在旧教材中,知识点的安排相对较为分散,虽然是按照章节来划分,但整体内容并不是很有层次性。
而在新教材中,知识点的安排更加系统化,不仅按照章节划分,还通过“概念导学”、“知识导学”和“解题导学”等方式将知识点进行整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其次,在教学理念方面,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旧教材中,更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而在新教材中,更多的是通过实例和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也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符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在教学方法方面,新旧教材也有很大的不同。
旧教材更多地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接受,而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参与式学习。
新教材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其中,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此外,新教材在跨学科方面也有所突破。
在旧教材中,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不够紧密,而在新教材中,更加注重化学与生活、环境、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使学生更容易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这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新教材相较于旧教材在知识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跨学科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
新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更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因此,学生和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教材,使化学学习更加轻松、高效。
高中语文新旧教材对比
高中语文新旧教材对比语文组吴熹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高中语文教材又进行了改革并开始实施到教学过程中。
由过去的旧教材转变为现在重新改换具有时代气息篇目的新教材,既然是新教材,它与旧教材相比,到底有哪些变化,又是怎样来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的。
通过粗浅的比较,发现新旧教材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新旧教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主要目标发生了变化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指导思想,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要提高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二者相辅相成。
在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要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同时,把“过程和方法”放在突出地位,以此来联系、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目标和相关内容。
例如,在新教材中,“表达交流”部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习方法的了解、模仿与反复训练。
其中包括:表达交流的过程和方法,如“心灵共鸣”“亲近自然”“发现幸福”“美的发现”等;领悟的过程和方法,如“善于思辩”“直面挫折”“缘事析理”等。
由于教材所设计追求的是渗透式的学习“过程”,又重在“方法”上的引导,学习训练的落脚点在“能力”,从而改变了以往常见的那种偏重课堂灌输的方式,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创造性来学习,这在“梳理探究”部分表现的尤为明显,它要求学生在读写能力得到稳步提高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自然受到陶冶。
另外,新大纲也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例如,教材中的文章很注重人文思想。
如《别了,不列颠尼亚》、《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等文章鼓励学生关注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不去追究学生议论与探讨的深浅和正确与否,至少可使他们拥有了用一种开阔的视野来看待世界、审视自我。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新旧教材对比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新旧教材对比随着2019年的到来,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也迎来了更新,老教材将被新教材所取代。
在新旧教材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不同之处,包括内容安排、章节设置、知识点强调等方面。
下面将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1.教材结构和内容安排在教材结构和内容安排方面,新旧教材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新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对一些经典案例和科学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引导,通过实际应用和例题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章节设置和知识点强调新旧教材在章节设置和知识点强调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新教材对一些新的科学发现和进展进行了新增和修订,加入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和技术手段,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前沿性。
同时还增设了一些新章节和新题材,如纳米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等,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更加符合现代化学发展的趋势。
3.教材配套资源和实践活动新旧教材在教材配套资源和实践活动方面也有一定的区别。
新教材在教学辅助资料和课外拓展资源的提供上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如增加了一些精彩的实验视频和实验设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支持和实践资源。
同时还增设了一些新的实践活动和项目设计,如科学探究、化学探索等,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总的来说,新旧教材在内容安排、教学目标、知识点强调、教材配套资源和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科学交叉和前沿性,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支持和实践资源。
通过与旧教材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新教材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0年-2019年高中人教版新教材介绍--及新旧教材对比
2019年5月9日,新教材正式发布!新版教材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人教版高中教材,包括数学(A、B两个版本)、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体育与健康、美术、日语、俄语、信息技术等学科。
同期投入使用的还有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即思想政治、语文、历史。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考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多维改革推进的复杂性,为保障普通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国家统编教材三科语文新版教材语文必修共两本,分为上下册,如下图: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古代诗文占比近半,袁隆平、屠呦呦等事迹入选。
新版语文教材中,共选入古诗文67篇,占课文总数(136篇/首)的49.3%。
《短歌行》、《归园田居》、《声声慢·寻寻觅觅》、《静女》均被选用。
高中语文新教材共5册28个单元,册数较以往版本有精简普通高中《语文》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
据悉,高中语文教材较以往其他版本相比,总册数上有所精简。
教材设计了28个学习单元。
其中包括22个以课文为核心的单元,以及2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4个活动类单元。
其中,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
另外,教材设计了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板块。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新旧教材对比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新旧教材对比摘要:1.引言:介绍2019 年和2004 年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区别2.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2.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2 离子反应2.3 氧化还原反应2.4 物质的量2.5 铁金属材料2.6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3.新教材的核心素养培养4.结论:新旧教材的优缺点以及对教学的影响正文: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革,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对2019 年和2004 年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一线教师和即将走向一线的师范生更好地把握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新思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新旧教材在内容编排和结构上的较大变化。
以物质的量”单元为例,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实验活动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而在旧教材中,该部分内容较为简单,没有详细讲解实验操作过程。
这说明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其次,新教材在知识难度方面也有所提升。
以离子反应为例,新教材增加了离子反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而旧教材中,离子反应的内容较为简单,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这一知识点。
再者,新教材在组织方式上也有创新。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新教材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而旧教材则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新教材还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例,新教材在讲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时,引入了化学键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周期律。
同时,新教材还通过实验活动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2019 年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难度和组织方式上都有较大的改进。
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技能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然而,新教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内容较为复杂,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较高。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
摘要:
1.介绍新旧教材的对比背景
2.对比必修课程内容
3.分析选考科目的不同
4.总结新旧教材的变化及影响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材的更新换代也成为了必然趋势。
近日,人教A 版2019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引发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本文将从必修课程内容、选考科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新旧教材的变化及影响。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必修课程内容。
在新旧教材中,必修1-5 的内容都是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习的。
然而,对于文科班和理科班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学习的选修课程有所不同。
在旧教材中,文科班的学生需要学习1-1 和1-2,而理科班的学生需要学习2-1、2-2 和2-3。
在新教材中,这些课程内容有何变化呢?我们暂时无法得知,需要等待新教材的正式发布。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选考科目的不同。
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选考科目在系列4 中,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侧重点进行选择。
这一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将影响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规划,以及他们在高考时所面临的科目选择。
总的来说,新旧教材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必修课程内容和选考科目上。
这些变化将对高中阶段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适应新的
教材内容,合理规划学习计划。
而对于教师来说,他们需要根据新教材的内容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教育改革措施的出台,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5月9日,新教材正式发布!新版教材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人教版高中教材,包括数学(A、B两个版本)、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体育与健康、美术、日语、俄语、信息技术等学科。
同期投入使用的还有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即思想政治、语文、历史。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考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多维改革推进的复杂性,为保障普通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国家统编教材三科语文新版教材语文必修共两本,分为上下册,如下图: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古代诗文占比近半,袁隆平、屠呦呦等事迹入选。
新版语文教材中,共选入古诗文67篇,占课文总数(136篇/首)的49.3%。
《短歌行》、《归园田居》、《声声慢·寻寻觅觅》、《静女》均被选用。
高中语文新教材共5册28个单元,册数较以往版本有精简普通高中《语文》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
据悉,高中语文教材较以往其他版本相比,总册数上有所精简。
教材设计了28个学习单元。
其中包括22个以课文为核心的单元,以及2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4个活动类单元。
其中,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
另外,教材设计了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板块。
温儒敏特别指出,在必修上册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选取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
课文选材上体现了革命文化。
其中,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改造我们的学习》等5篇(首)文章,鲁迅《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等5篇文章,还有《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百合花》等多篇作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教材中也有所体现,如《哦,香雪》、《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
此外,教材也选入了十多篇外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有《复活》《百年孤独》《哈姆雷特》《致云雀》等。
编排体例变化:旧教材的单元是以年代和文章体例来区分,新教材的单元主要以表达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等来区分。
政治新版教材政治必修共4本,分别为必修1、2、3、4,如下图:高中思政统编教材:讲述“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册。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总主编、南京大学教授张异宾介绍,必修4册教材采取总分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总览和基础,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总体了解;《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分领域进行深入阐释,让学生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则重在培养学生用全球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用法律手段处理日常问题,用科学思维探索认识世界。
教材采取“春风化雨”的方式,讲述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李大钊等革命先烈,董存瑞等革命英雄,集中阐述革命文化,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历史新版教材历史必修共2本,分别为必修上、下两册。
如下图: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著作80余部。
普通高中《历史》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
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张海鹏介绍,教材呈现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内容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共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80余部,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农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等重大发明创造50余项,书画、音乐舞蹈、雕塑、器物等艺术作品40余件,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编排体例发生变化:旧版教材必修1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按时间顺序编写,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必修2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角度编写,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必修3从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编写,包括中国和外国的。
新版教材必修上只讲中国历史的发展,从多个角度出发,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中国从古到今的发展特点及重大历史事件;必修下主要讲的是世界历史,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来阐述。
人教版高中教材数学必修课程包括五个主题,分别是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与旧教材对比:1、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其实与改革前的内容与顺序基本一致,必修第一册将原版人教A版教材中的必修一、必修四的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以及必修五不等式部分合在一起,还将命题、常用逻辑用语原先出自选修的内容合并成第一册的内容。
2、必修第二册的内容也融合了原先人教A版中必修四的向量部分、必修二的立体几何初步以及必修三的统计与概率部分,同时还加入了原先在选修出现的复数部分,从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原先三视图以及程序框图部分已经彻底删掉,现在只是给大家介绍直观图的概念。
3、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可以明显感受到,新教材的编写者将有关坐标系以及解析几何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而且这一册的难点和重点为计算,难度相对必修内容,难度有所上升。
4、必修第二册内容相对少一些,只有两章,所对应的内容是数列与导数的相关知识,这一改革还是很重大的,将原本必修五的数列部分直接划入选修模块,并且和导数合并为一册。
原先选修中的数学归纳法证明也合并到数列模块中。
5、选修最后一册主要内容是计数原理与概率,还有一小部分是线性回归方程,其实总体的要求是想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在之前一直宣传的数学建模,也在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中出现,说明改革之后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方面的能力。
总结:1.整合知识点相较于原版教材,新版教材的知识点与体系更加集中,模块之间分类清晰,这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练习。
2.难度区分明显改革之后的教材,将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定义为基础练习,让学生在必修阶段完成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练习,并且帮助学生从高一开始,完成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与转化,但是同时,学生的压力逐渐平移到选修部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能高一就是学习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那么高二开始就是选修的学习,那么从高二开始,难度逐渐加大。
3.注重基础练习与应用从教材中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是同样的,对数学学科的应用、以及数学文化的比重开始加大,每一个章节后面都有类似实际应用或者数学文化的相关探究,说明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从现在高考的试卷我们也能发现这一趋势,试卷中逐渐加入有关数学文化的内容。
重基础、多实践、勤应用将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
同时也逐渐减少考试中的技巧应用,这也让整体高考数学考查更加贴近实践。
英语新版英语必修共3本,分别为第一、二、三册,如下图:新教材共10册书,其中1-3模块是必修,4-7模块选择性必修,8-10是选修模块。
与旧教材相比,有三大显著的变化:第一、在单元准备环节,取消warm-up,改为Topic Talk导入主题学习,并单独给予课时来处理,目的在于创设主题语境,充分激活单元知识;第二、新增加了Viewing Workshop,目的是拓展学生的主题知识,聚焦其看说能力;第三、原来的Culture Corner变更为Reading Club 1 & 2,旨在围绕主题意义,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其思维能力。
词汇看似减少了,实际上并没有:新旧人教版教材1-2模块各单元词汇表词汇数量物理新版教材物理必修共3本,分别为第一、二、三册,如下图:1.新教材体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所有学生必须学完三本必修教材内容,即可参加学业水平的合格性考试;如果选择参加等级性考试(即高考选择了物理),必须再学完选择性必修的三本教材。
2.内容选择和习题设置等强调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渗透和落实。
3.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调整了部分章节内容:牛顿第三定律调到牛顿第二定律之前;原教科书“曲线运动”一章,分为“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两章;原教科书“静电场”和“恒定电流”两章,分为“静电场及其应用”“静电场中的能量”“电路及其应用”和“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四章。
4.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新高考改革的需要,部分内容做了删减调,像安培力、洛伦兹力的部分内容安排在选择性必修,降低了学业水平考试(即必修部分)内容的难度要求。
具体如下:必修课程知识点变化选择性必修课程知识点变化化学新版教材化学必修共2本,分别为第一、二册,如下图:新版化学教材必修两本,选择性必修三本: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新旧教材必修一对比:(1)旧版教材第一章直接学习化学计量等纯理论知识,逻辑思维强度大,理解难度较高,刚上高一的学生适应起来难度大,改版后,穿插进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位于钠和铝的学习之后,更加实用,有了元素化合物的铺垫及应用,更好理解。
(2)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位置提前,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视角审视物质性质,更容易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转化。
(3)实验安全等常识从第一章第一节转入附录,但是内容更有实用价值,纯理论的知识有所删减,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有所增加。
修旧教材必修二变化:元素化合物章节增多,增加了大量与化学历史或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有利于通过实验记忆相应的现象,也让化学的学习更富有趣味性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