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期中测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题

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题

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题1、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2、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A、为后来雅典政治的发展开辟的道路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3、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①平民②奴隶③工商业奴隶主④外部城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4、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培植封建小农经济的措施是A、相地而衰征B、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D、奖励耕织5、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C、改革进展都很顺利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主特权7、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8、“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A、大化改新B、1861年改革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9、14~16世纪西欧封建国家的政治状况是①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力②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③一些君主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④天主教会的权力受到挑战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阿里在抵御了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表现是①创办近代工厂②改革行政制度③实行开放政策④大力发展海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1、19世纪中叶,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①农奴制阻碍工业发展②鼓吹解放农民的言论广泛传播③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④国阶级矛盾尖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2、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B、推动了俄国政治变革C、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俄国确立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3、19世纪60年代日俄改革的最大不同点是A、性质不同B、目的不同C、结果不同D、方式不同14、俄国日本均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从根本是因为俄、日两国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与封建性D、缺乏传统15、下列国家通过改革摆脱了殖民危机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是①俄国②日本③中国④埃及A .②④ B.① C.①②④ D.②16、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①英国的“清教徒”运动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④戊戌变法A.①②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下列改革取得成功的有①梭伦改革②戊戌变法③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④亨利八世改革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18、下列改革中含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是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居正改革19、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期中测试卷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期中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期中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

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

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

”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2.英国史学家约翰指出:“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A.古埃及B.古罗马C.古印度D.古希腊3.塔斯鲁克是雅典郊区最着名的贵族,他经营着大片土地,拥有众多的奴隶。

他对梭伦改革的态度最有可能是()A.热烈拥护B.坚决反对C.无动于衷D.顺其自然4.《历史中的英雄》一文中说:“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古希腊民主政治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B.成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陶片放逐法D.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5.《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

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A.连坐法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重农抑商6.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A.增加赋税收入B.提高军队战斗力C.严格控制人民D.打击贵族势力7.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

这些史实反映的问题是()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C.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D.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激烈8.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都是北魏开凿的,但是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

历史选修一重大改革回顾检测题

历史选修一重大改革回顾检测题

高二历史自我检测(重大改革回顾模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梭伦“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成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至于列在日佣等级的人,他只允许他们充当民众会和法庭的成员。

”“与四个等级的划分相适应,分配不同的兵役义务: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有自备武装服兵役的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兵……”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对梭伦改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雅典人可以按照财产的多寡享受一定的民主权利B.按照财产划分等级,是对从前按照血统和门第划分等级的否定C.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D.这项改革对氏族贵族是一个打击2.“梭伦允许贵族保留土地——并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把它们重新分给那些无地的人——但是他取消了债务,禁止债务奴隶,解放了那些已经因负债而成为奴隶的人。

”材料体现梭伦改革的特点是A.彻底性B.中庸C.公平性D.民主性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为了实现近代化而进行的,下列属于二者区别的是A. 制定宪法 B. 创办近代工厂 C. 改革传统教育 D.加强中央集权4.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A.甲午战争的取胜 B.1889年宪法的颁布C.“殖产兴业”的政策 D.军事工业的刺激5.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

这说明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6.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到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7.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完整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检测附答案解析

(完整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检测附答案解析

ir A.变法最终失败
B.法治代替人治
the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深入人心
in 4.19 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c )
s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g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28.阅读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to only one 2
d Sufferin —— 《汉书·食货志》 an 材料二 在 20 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 900 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
g 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 thin 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 e 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e 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
om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
r s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fo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d 2.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c
oo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尽地力之教”
C.“相地而衰征”
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高无所荣华”
14.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
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1阶段测试题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1阶段测试题

高二历史三月月考范围专题1——专题7命题:张琼森审题:朱志勇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早期(公元前7世纪)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C.实质上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2.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

”它是在说明()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B.《德拉古法典》的制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C.《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强烈反对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3.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个平民领袖,主要是因为()A.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制原则B.形式上承认雅典公民的平等权利C.创立了最早的抽签选举法D.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时代4.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县制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6.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①新兴地主阶级②自耕农阶级③奴隶主阶级④商人阶层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7.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8.商鞅变法得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①重农抑商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④废除井田制⑤实行连坐法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9.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A.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巩固北魏的统治10.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高三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三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三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1、2012年上海历史36.梭伦的大盾(12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

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

……因为平民期待他制订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于上述情形,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问题:(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3分)(2)梭伦为何不向平民和贵族任何一方解释法律?(3分)(3)根据材料,你认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因素有哪些?(6分)2、(2012•江苏卷•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

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测试(一)

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测试(一)

152301.公元前594 年,鲁国推行“初税亩” ,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展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2.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其共同的作用是A.强化了君主的权力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3.我国古代变法在性质上一般有以下几种。

其中商鞅变法属于( )A.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B.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的改革C.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改革D.封建社会内部的自我调整4.恩格斯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下列改革中能证明此观点的是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梭伦改革④俄国农奴制改革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5.史学家钱穆曾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政策:“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符合此评价的是A.井田制B.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方田均税法6.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7.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A.改革取士之法B.改变土地所有制C.重视农业生产D. 限制旧贵族权力8.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下列变法措施与评价对应准确的是A.AB.BC.CD.D9.下列改革中措施与结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北魏实行三长制度——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王安石推行募役法——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C. 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D.戊戌变法广开言路——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0.在某些地方,尤其是俄罗斯、中国和日本,改革者们试图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期待能够利用国民高涨的热情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并通过它来重新构建社会,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人教版历史选修1复习:模块综合检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人教版历史选修1复习:模块综合检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模块综合检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恩格斯曾描述道:“在阿提卡的田地上到处都竖立着抵押柱,上面写着这块地已经以多少钱抵押给某某人了……不仅如此,如果出卖土地所得的钱不够还债,或者债务没有抵押保证,那么债务人便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出卖到国外去做奴隶,以偿还债务。

”这一现象的废止得益于()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雅典民主的确立2.右图是商鞅入秦给秦孝公讲述治国策略的场景,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你认为商鞅说的哪一点最能引起秦孝公的注意()A.大王,治理国家,就要实行仁政,体恤人民,靠武力和强硬不行,要以德服人B.大王,你要治理天下,就要学习古代圣人尧、舜、禹的仁义之道C.大王,治理天下就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大王,治理国家就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明法度达到“以刑去刑”3.“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A.新兴地主B.立功将士C.没落贵族D.富裕农民4.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力昌盛,但二人实行的某些措施却截然相反,其中“措施却截然相反”的方面有()①农业政策②工商业政策③政治措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

这充分反映出()A.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C.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D.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6.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商鞅变法() 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B.为统一奠定了基础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D.倡导严刑峻法7.“(太和)十有八年(公元494年)……革衣服之制。

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综合检测

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综合检测

绝密★启用前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综合检测未命名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未命名一、单选题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的重要变革时期,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A.改革的内容B.改革的性质C.改革的发动者D.改革的结果【答案】B【解析】通过分析改革的内容及结果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各国改革大多属于奴隶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而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则基本上属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故ACD三项排除,B项正确。

2.“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自最早贅(贅:男方到女方落户)。

”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①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②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③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④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改革原有家庭制度,废除大家庭制,实行分户别居,子辈成年特别是已婚的一定要另立门户,把家庭单位分到最细小的程度,加快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故①②③正确;④材料中没有体现。

所以答案选C。

3.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A.它是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B.它使俄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沙皇专制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一场改革的性质不在于其领导力量是谁关键在于改革最有利于何种力量的发展,所以根据上述理论不难判断出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它应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农奴制改革的性质点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第1页/共11页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期中测试卷(一)-(1)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期中测试卷(一)-(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期中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

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

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

”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2.英国史学家约翰指出:“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 )A.古埃及B.古罗马C.古印度D.古希腊3.塔斯鲁克是雅典郊区最著名的贵族,他经营着大片土地,拥有众多的奴隶。

他对梭伦改革的态度最有可能是( )A.热烈拥护B.坚决反对C.无动于衷D.顺其自然4.《历史中的英雄》一文中说:“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古希腊民主政治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 A.设立公民大会B.成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陶片放逐法D.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5.《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

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A.连坐法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重农抑商6.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 )A.增加赋税收入B.提高军队战斗力C.严格控制人民 D.打击贵族势力7.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

这些史实反映的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C.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D.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激烈8.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都是北魏开凿的,但是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1 第一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训练卷(二)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1 第一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训练卷(二)

2019-2020学年选修一第一套训练卷历 史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卷共六道大题,共计90分。

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曹操平定袁绍后,开始管建邺北城。

将全城分为南北两部分。

其中北区为宫殿、苑囿、官署和贵族居住区,宫城建在城的北部中央,官署集中在宫城前的司马门外,南区为衙署和里坊等。

位于全城中部、由文昌殿南伸的南北向大道,经过宫城南门,直通南垣中央城门中阳门,构成了全城的中轴线。

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以后,在东汉洛阳城废墟上重建都城。

营建了正殿太极殿、皇帝寝殿式乾殿和皇后主殿阳殿(显阳殿)三组主殿,呈南北纵列的格局。

太极殿和阳殿两侧皆有配殿,为东西三殿并列的建筑形式,同时宫城内还有两条南北轴线通往主殿区和朝堂官署区,集中体现了“建中立极”“面朝后寝”的帝都制度。

曹魏新建的洛阳宫将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由汉代多宫制转变到单一城形制的时间,提前到了三国曹魏时期。

曹魏洛阳城正殿“太极殿”的称谓被后世广泛使用,后世多个朝代的都城正殿均以此命名。

伴随多民族文化融合及经济贸易的繁荣发展,北魏洛阳都城出现了规范的里坊制和外郭城,形成了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组成的都城形制结构。

此后,汉与各少数民族建立的多个政权,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其所建都城和宫殿都极力模仿魏晋洛阳城。

——据张杰、张清俐《曹魏都城形制影响深远》等(1)根据材料,概括曹魏都城形制改革的目的和改革后都城形制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曹魏都城形制改革的影响。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1 第一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训练卷(一)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1 第一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训练卷(一)

2019-2020学年选修一第一套训练卷历 史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卷共六道大题,共计90分。

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继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毗邻的赵国又发生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

当时实力稍逊的赵国夹在齐、秦两个大国之间,变法之后的秦国对东方正虎视眈眈,北方的楼烦,林胡和东胡等游牧部落也是赵国的重大威胁。

面对这种不利的战略态势,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达“胡服令”,将传统的大袖长袍改为胡人的小袖短褂,腰系皮带,下身长裤皮靴;同时模仿“三胡”骑兵的装备和训练方法,组建骑兵部队,取代春秋以来惯用的丰兵和步兵。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商鞅变法类似于“对内改革”,而“胡服骑射”则类似于“对外开放”。

因此“胡服骑射”不单是服饰文化和军事改革,它更使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缩短了胡人和华夏族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二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心理基础。

——摘编自扬波《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的现代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意义,并指出相对于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改革的有何不足之处。

(9分) 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质为主,消防安全是永恒话题。

宋代城市火灾增多,故对消防制度进行了完善,除沿用唐代消防法规外,还制定了严密的防火措施,并在厢军中挑选精干军士,建制为专职消防机构——军巡铺。

高中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测试题(二)岳麓版选修一

高中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测试题(二)岳麓版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综合测试题(二)考试用时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②鼓励发展工商业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4、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5、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A.减轻农民的负担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巩固北魏的统治6、下列中外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⑤日本明治维新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7、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某某④行汉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8、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A.长期分裂B.民族融合C.统一北方D.阶级矛盾9、王安石变法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10、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11、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12、下列某某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①信仰得救②因信称义③简化仪式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13、利马窦来华传教,当时传到中国的基督教派别是A.天主教B.加尔文宗C.路德宗D.东正教14、下列新教派别中,保留了较多天主教成分的是A.加尔文宗B.路德宗C.英国国教D.胡格诺派15、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木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③十二月党人起义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16、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D.增强实力,对外扩X17、有人说“斯托雷平是革命之父”,其含义是A.他镇压了1905年革命B.他实行了农村土地改革C.他消除了农奴制残余D.他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18、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创办近代工厂B.开办技校,培养技师C.建立兵工厂D.发展商业19、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取得的最重要和最令人惊异的成果是A.中央集权B.整顿社会秩序C.创办近代工厂D.建立海军20、被称为“东方的伏尔泰”的日本启蒙思想家是A.福泽谕吉B.吉田松阴C.伊藤博文D.高杉晋作21、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B.下级武士已经成为资产阶级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有号召力22、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A.强学会的成立B.《中外纪闻》创办C.“公车上书”D.保国会成立23、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社会经济C.推动政治改革D.促进思想启蒙24、被称为近代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25、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X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D.反对某某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二、材料解析题(共25分)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测试卷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测试卷

第 1 页 共 3页……外…………………………订……: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内…………………………订……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 客观题一、单选题(共24题;共48分)1. ( 2分 ) 梭伦改革最符合新兴工商业阶层利益的措施是( )A. 公民大会成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B. 建立陪审法庭C. 确立财产等级制D. 废除债奴制 2. ( 2分 )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3. ( 2分 ) 王韬认为:“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递……如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

”与王韬这一认识相一致的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严复D. 谭嗣同 4. ( 2分 ) 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 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5. ( 2分 ) 有关加尔文宗教改革中“选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先定论”的内容之一B. 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沉沦的“选民”C. “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D. “选民”注定会发财致富 6. ( 2分 ) 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 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B. 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C. 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D. 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7. ( 2分 ) “horoi”是雅典土地上立着的标识宗教祭坛的石碑,它是土地税征税的依据。

高中历史选修课人民版选修一全套试题

高中历史选修课人民版选修一全套试题

《高中新课标学案与测评》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巩固方案一级目标1.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2.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的公民不包括A.贵族B.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D.债务奴隶3.在梭伦改革以前,雅典公民分为A.奴隶主和奴隶B.贵族和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D.农民和手工业者4.雅典共和国时期,人们根据社会上不同人群的生活主要区域给予不同的称号,下列对应准确的是A.“平原派”一贵族,“山地派”一平民,“海岸派”一工商业奴隶主B.“山地派”一贵族,“平原派”一平民,“海岸派”一工商业奴隶主C.“海岸派”一贵族,“山地派”一平民,“平原派”一工商业奴隶主D.“平原派”一贵族,“海岸派”一平民,“山地派”一工商业奴隶主5.公元前631年,雅典发生的武装暴动遭到谁的反对和抵制A.贵族B.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D.贵族和平民6.对早期雅典贵族政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B.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和终身任期制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D.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7.雅典贵族剥削平民的方式有①高利贷②债务奴隶制③直接处死④兼并土地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8.下列关于雅典的“六一汉”的状况,表述准确的是①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②失去了人身自由③依然保留着平民的政治权利④不仅自己而且妻子儿女都成为富人的依附民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9.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梭伦改革前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

”与此相对应的措施应该是A.克里斯提尼的改革B.梭伦改革C萨拉米危机D.基伦暴动10.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①平民②奴隶③工商业奴隶主④外部城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1.简述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的作用。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综合测试1(人教版选修1)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综合测试1(人教版选修1)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测试(人教版选修1)1.阅读下列材料:下面是反映19世纪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图一图二图三请回答:(1)请写出三幅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6分)(2)上述三个改革产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6分)(3)在维护民族独立方面,这三个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12分)2.转折点成为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

(1)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被称为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3)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伊藤博文说:“一国之权力,以君主大权为枢轴,几百权利皆由来于此。

”依此原则,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

天皇可以解散议会、批准立法、任免文武官员,军队只对天皇负责等。

材料二关于议会、内阁,该宪法规定:“凡是法律都要经过帝国议会的承认”“天皇经帝国议会承认施行立法权”“行政权统一于帝国内阁”“凡大政必由内阁及各部施行,不出二门”,伊藤博文说,内阁“一方面对君主负有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对议会也负有同样责任”。

材料三“对天皇的大权必须加以种种重要的限制,不然立宪政权无论何种形式,毕竟都无法建立。

”关于宪法的统治大权,伊藤博文说:“统治大权大别有二,曰立法权,曰行政权,而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个分支。

三权各自依其机关之辅翼来施行,又皆渊源于元首,而元首的心思及作用若不依各个机关之辅翼,则无法用以表明国权。

因为国家乃一公体而非私体,究法赋予国家各个机关以适当的职守,使整个机体循环有序,君主要在宪法的范围内行其大权。

”材料四宪法只涉及有关帝国政治的大纲目,其条文应该简单明了,并且能够顺应将来国运的发展而伸缩自如。

——均引自清水伸《明治宪法制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1889年日本宪法中天皇的地位如何?(2分)(2)据材料二,1889年日本宪法中的帝国议会和内阁各有什么权力?这种权力与天皇有什么关系? (4分)(3)据材料三,1889年宪法是如何限制天皇权力的? (4分)(4)据材料一、二、三,1889年宪法中的天皇职能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6分)(5)据上述材料,评价1889年日本宪法。

(完整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检测附答案解析

(完整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检测附答案解析

博州蒙古中学选修一期末综合检测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座号:_______时间:_______成绩: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设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公职津贴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2.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c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C.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D.限制地主土地兼并、保证农民和政府用地3.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抓捕商鞅。

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理由是“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

”商鞅只得黯然离去。

这则故事说明 dA.变法最终失败 B.法治代替人治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深入人心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c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5.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d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6.王安石变法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措施有 d①废除明经诸科②设置医学、武学等专门学校③进士科不考诗赋④依照才能、品德来选拔官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7.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完整word版)高考试题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析版)

(完整word版)高考试题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析版)

高考选修真题分类汇总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上海历史卷, 16)“1895年, 适逢甲午惨败, 日本逼签条约, 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 要求拒签条约, 变法图强, 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A. 领导人B. 时间C. 参加者D. 地点答案: C 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联络的是各省的“会试举人”。

2.(上海历史卷, 17)明治维新时期, 西服流行的同时, 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 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 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 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 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 传统服饰“和服”与西服、酒吧与茶室、西洋歌剧与传统歌舞伎都能见到, 说明当时的日本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

3.(江苏历史卷, 25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北宋年间, 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 为实现富国强后的目的, 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展开了激烈的急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士, ……求有才有识者, 十无一二。

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 固当教以经济之业, 取以经济之才, 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 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 何负于天下, 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 且其学术不一, ……朝廷欲有所为, 异论纵然, 莫肯承听, 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

故一道德, 则修学校, 欲修学校, 则贡举法不可不举。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 乃闭门学作诗赋, 及其入官, 世事皆所不习, 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 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 百世不易之法。

潍坊一中高二期中考试练习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潍坊一中高二期中考试练习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潍坊一中高二期中考试练习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是从哪一机构的产生开始的A.战神山议事会B.四百人议事会C.五百人议事会D.公民大会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和战国时期改革的不同之处是A.是否涉及军事方面B.是否涉及经济方面C.是否涉及政治方面D.是否由新兴地主阶级领导3、2006年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农业税最早始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李悝变法提出“选贤任能”,这一措施A.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B.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C.确立了新兴地主的统治D.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5、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变法法令是A.实行连坐法B.重农抑商C.实行县制D.确立土地私有6、世人对秦国人有着“厚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7、商鞅死后,“秦夫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提倡仁义B.非常彻底C.法令严酷D.深入人心8、下列对孝文帝改革中三长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打击了贪官污吏B.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C.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D.三长直属于中央9、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B.制定官员的俸禄制C.颁布均田令D.迁都洛阳10、“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买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A.吴起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商鞅变法12、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13、对王安石变法中“理财”措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理财”以农事为先B.理财措施中增收节支同时并举,以增收为主C.“理财”中尽量不损害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D.“理财”为变法之先,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4、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期中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

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

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

”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2.英国史学家约翰指出:“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 )A.古埃及B.古罗马C.古印度D.古希腊3.塔斯鲁克是雅典郊区最著名的贵族,他经营着大片土地,拥有众多的奴隶。

他对梭伦改革的态度最有可能是( )A.热烈拥护B.坚决反对C.无动于衷D.顺其自然4.《历史中的英雄》一文中说:“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古希腊民主政治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 A.设立公民大会B.成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陶片放逐法D.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5.《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

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A.连坐法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重农抑商6.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 )A.增加赋税收入B.提高军队战斗力C.严格控制人民 D.打击贵族势力7.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

这些史实反映的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C.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D.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激烈8.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都是北魏开凿的,但是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

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C.汉化政策的影响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9.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A.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文化B.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C.冯太后的影响D.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10.与商鞅变法相比,北魏孝文帝改革面临的不同问题是( )A.国力落后B.实现统一C.地方割据D.民族关系11.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促进了(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游牧民族的农耕化C.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12.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指出:“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

”他在改革中实行“贡举新制”,主要新在( )①废除明经科②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③加大诗赋在考试中的比重④设明法科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3.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

”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D.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14.王安石变法同孝文帝改革影响的相似点有( )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③都加速封建化进程④都有利封建统治的巩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第15题10分,第16题8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8分,共72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

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开塞耕战……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

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

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本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分别指出两场改革的性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中两场改革受到批评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公元494年)……革衣服之制。

十有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九月庚午,六官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祖纪》下材料二“北齐初,(齐文宣帝)高洋曾问汉族士大夫杜弼:‘治国当用什么人’杜弼说:‘鲜卑人只会骑马坐车,治国当用汉人。

’高洋听后,不久就把杜弼杀了。

甚至他的太子高殷也因受汉文化的熏陶,被认为是得了‘汉家性质’,几乎被杀掉。

北齐末,(齐后主)高纬又杀汉族官吏,被杀汉族官吏的家属发往北边,妇女罚作官奴婢……这样,北齐政权日益鲜卑化,鲜卑语也渐渐流行。

”“(北周奠基人)宇文泰是外鲜卑人,重用汉人苏绰制定制度,苏绰对汉族统治者的治国经验加以总结,奏上‘六条诏书’。

宇文泰下令官吏学习,并颁布全国实行。

北周后期,周武帝解脱了鲜卑旧俗,真正接触汉文化优秀部分,最明显的表现是释放奴婢……基本解决了魏晋以来残存的奴隶制问题。

”“北齐和北周,东西相对,以黄河为界。

先时,河西的周人唯恐齐人乘河向西,整个冬季守河的将士天天去椎冰,年年如此。

后来周人不再椎冰,轮到河东的将士开始椎冰,防备周人东渡。

”——郭伯南《新编中国史话》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高祖”采取的治国措施。

请运用所学知识给予简要评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齐与北周的统治政策有何不同结果如何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中国古代改革家,重法者不在少数,他们所描绘和实践的“法治中国”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