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艺用人体解剖复习总结
美术学人体解剖大一知识点
![美术学人体解剖大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bd243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6.png)
美术学人体解剖大一知识点在绘画和美术设计领域,人体解剖是一项重要的学科,它为艺术家提供了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比例的基础。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人体解剖知识将对其未来的学习和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学生应该掌握的人体解剖知识点。
一、骨骼系统人体骨骼系统是构成人体结构的基础,艺术家需要对人体骨骼有一定的了解。
下面是一些大一学生应该掌握的骨骼知识点:1. 头骨:头骨由颅骨和面骨组成,颅骨包括顶骨、额骨和颧骨等。
面骨包括上颌骨和下颌骨等。
2. 脊柱:脊柱由许多骨骼小节(椎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等。
3. 肋骨:人类有12对肋骨,其中前7对连接到胸骨上,被称为真肋;后5对没有直接连接到胸骨,被称为假肋和游离肋。
二、肌肉系统肌肉是构成人体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人体的力量和运动能力,还影响着身体的整体形状和线条。
以下是一些大一学生应该了解的肌肉知识点:1. 主要肌肉群:了解人体主要肌肉群的名称和位置是绘画和雕塑的基础。
例如,上肢包括肩部的三角肌、胸肌、上臂的二头肌和三头肌等。
2. 肌肉的形状和线条:肌肉的形状和线条是艺术家在绘画和设计中表达力量和运动的关键。
大一学生应该通过观察和练习,学会捕捉肌肉的形态和线条。
三、比例和构图了解人体的比例和正确构图是创作出逼真和准确的作品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大一学生应该了解的比例和构图知识点:1. 人体比例:了解人体的正确比例是创作逼真人物形象的关键。
例如,人体的头部大约占整体身高的1/7,带肩膀的手臂大约与身体长度相等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真实人体或参考解剖学书籍来学习人体比例。
2. 构图原则:为了表达出人体的美感和动态感,合适的构图非常重要。
艺术家可以运用对称、平衡、对比和重心等构图原则来创作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四、解剖学研究工具在学习人体解剖知识过程中,合适的研究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剖学研究工具:1. 骨骼模型:使用人体骨骼模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骨骼的结构和比例。
已打印艺用解剖复习资料总结背文字及结构图
![已打印艺用解剖复习资料总结背文字及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1efc463279563c1ec5da7185.png)
艺用解剖复习资料总结1.锁骨是以(锁骨头)为轴心运动。
2.腰椎有(五节)节。
3.咬肌是拉动(下颌骨)运动。
4.上面数起第二与第三块腹肌之间的横线叫(中横肌线),第三与第四之间的横线又叫(下横肌线)。
5.胸骨由(柄)、(体)和(剑突)三部分组成。
6.胸廓的骨骼由(脊柱)骨、(肩胛)骨、(锁骨)骨、(胸骨)骨和(肋骨)骨构成。
7.请列举出躯干肌肉(胸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前锯肌背阔肌斜方肌骶棘肌群菱形肌大圆肌小圆肌)。
8.(背阔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
9.在人体中体积最大和最复杂的部位是(躯干)。
10.覆盖在眉弓骨上的肌肉是(皱眉肌)。
11.脊椎分别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五部分组成。
12.股四头肌分别是(股直肌股内肌股外肌股间肌)。
13.躯干是由(胸廓腰部骨盆)三部分组成。
14.请列举出面部肌肉(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额肌颞肌皱眉肌颧肌下唇方肌咬肌下出三角肌下唇方肌上唇方肌)。
15.肚脐位于人体第( 3 )个头位置。
16.额肌是拉动(眉毛)向上运动。
17.脊椎是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构成。
18.腹外斜肌群可以分为(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三个部分。
19.决定我们下巴宽度的骨点是(下颏结节)。
20.肩关节由(肩胛)骨、(锁)骨、(肱)骨头组成。
21.颈椎共有( 7 )节。
22.胸椎共有( 12 )节。
23. 锁骨有( 2 )根。
24.腕骨有( 8 )块。
25.决定肩膀宽度的骨点是(肩峰)。
26. 人体标准的身高是(七个半)个头高。
27. 男性的肩宽是( 2个头)宽。
28.前臂骨有( 2 )根。
29.骶骨呈(倒三角形)形状。
30.有几多条肋骨是闭合( 10 )。
31.大腿的骨头称为(股)骨。
32.斜方肌在背部显(菱形)状。
33.肩胛冈和直缘所成的角度是( 120 )度。
34. 从背后看人体的躯干肋骨骨骼有( 12 )根。
35.构成前臂的骨骼有尺骨,还有(桡骨)。
36. 拇指关节比其他指骨少( 1 )个。
37.从手背面看掌、指的比例为( 1︰1 )。
对《艺用人体解剖》教学的归纳及其他
![对《艺用人体解剖》教学的归纳及其他](https://img.taocdn.com/s3/m/6c29bd3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a.png)
对《艺用人体解剖》教学的归纳及其他
艺术人体解剖是一种将人体的器官、骨骼等结构表示出来的艺术手段。
它是一种以观察身体各部位,反映空间和造型特征的技术,可以用于艺术作品、医学教学和人体研究。
艺术人体解剖非常重要,而且有许多诸如技术方面的技能可以学习。
第一,艺术人体解剖的技术方面的技能。
要学习艺术人体解剖,首先要学会画出细节丰富的轮廓线。
画轮廓线的技巧需要充分的记忆能力,必须要对人体的整体和部分的形态有较深的理解。
其次,要学习渲染技术、人体视觉表现技巧,例如使用细节和明暗描绘肌肉突出,或者使用半明暗突出表情特征,还要学会使用颜色突出肌肉的部分。
综上所述,学习艺术人体解剖技能非常重要。
第二,认识人体,包括观察人体的结构和外形,分析器官及细胞结构,理解空间与人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要学会正确看待人体,熟悉身体结构,分析人体的各个部位,重点解剖不同的部位,了解关节的运动状态,以及肌肉组织结构,特别是骨骼和肌肉。
第三,学习艺术人体解剖理论,包括研究人体的造型构成要素、造型语言和表现手法等,以及比较不同的技法的优缺点,学习画出真实、自然的人体造型,要根据不同的效果或造型效果,来选择合适的人体表现技法,以及采用不同的视角去描绘人体。
总之,学习艺术人体解剖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画家更好地理解和表现人体,也可以为艺术医学研究和教学提供帮助。
艺术人体解剖要求学习者熟悉不同的技能,掌握观察、解剖和理解人体
结构的要领,在学习期间要做大量的练习,反复探索,最终形成一种对人体的深刻理解,从而达到自己的艺术审美的效果。
解剖期末总结
![解剖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9ba65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6.png)
解剖期末总结在本学期的解剖学课程中,我主要学习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首先是关于骨骼系统的学习。
我们通过仔细观察人体骨骼模型,了解了骨骼系统的构造与骨骼间的连接方式。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各个骨骼如颅骨、肩胛骨、胸骨、骨盆等的结构与特点。
通过这些学习,我对人体的骨骼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人体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肌肉是连接骨骼的重要组织,它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
通过观察人体肌肉模型与解剖学切片,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肌肉的结构由肌纤维组成,肌肉纤维通过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得肌肉收缩。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各个肌肉如胸肌、腹肌、骨盆底肌等的位置与作用。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各个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对这些系统的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人体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例如,消化系统通过吸收营养物质满足其他系统的能量需求;呼吸系统通过供应氧气维持其他系统的正常功能;循环系统通过输送氧气与营养物质为其他系统提供支持。
此外,在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动物解剖实验。
通过对小白鼠、青蛙等动物的解剖,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许多解剖学的知识。
同时,在实验课上,我们也学习了解剖学的基本操作技术,例如解剖切割、解剖切片等。
这些实验让我们对解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总而言之,本学期的解剖学课程让我从多个方面对人体结构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实践与考试考核,我对人体的各个系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学会了运用解剖学知识与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继续巩固水平,提高自己的解剖学知识与技能,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而努力。
解剖的期末总结
![解剖的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f32b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7.png)
解剖的期末总结一、引言解剖学作为医学基础科目之一,对于医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人体结构的精确知识,还为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相关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
在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我相信我们对解剖学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回顾所学内容并分享一些学习上的体会。
二、头颅与颈部解剖在第一部分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对头颅与颈部各部位的解剖学特征的学习,认识到头颅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颈部结构复杂,包括颈椎、喉咙、颈动脉等。
我们通过实验课中的头颅标本观察和解剖手术模拟,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结构的认识。
三、胸部解剖胸部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器官,如心脏、肺部、食道等。
通过解剖实验,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这些器官的位置、形状、结构和功能。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解剖关系,这为我们理解一些疾病如胸腔积液和心包填塞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腹部解剖腹部是消化系统和内脏器官的主要位置。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腹壁和腹腔的解剖关系,了解了腹部肌肉、脏器和神经血管的结构。
通过实验课中的腹部解剖和模拟手术,我们深入了解了腹腔内脏器官的位置、分布和功能。
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许多消化系统的疾病与这些解剖结构的异常有关。
五、盆腔和泌尿系统解剖盆腔和泌尿系统是人体生殖和排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学习了盆腔骨盆、膀胱、尿道、肾脏等结构。
通过解剖实验和模拟手术,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结构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结石、肾功能障碍等,这些疾病与这些解剖结构的异常有关。
六、四肢解剖通过学习四肢的解剖学知识,我们了解到四肢是人体活动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我们学习了手臂和腿的骨骼、肌肉、关节和血管等解剖结构。
通过解剖实验和模拟手术,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手臂和腿部的结构与功能。
这对于我们理解四肢疾病如骨折、关节炎等的发生机制以及定位和治疗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七、感悟与体会在学习解剖学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解剖学的重要性。
湖北民族学院艺用人体解剖复习总结
![湖北民族学院艺用人体解剖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e2f4f86137ee06eef9182e.png)
第一章概论一、将艺用解剖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重点)1、人体比例;2、解剖结构;3、形体结构;4、人体动态第二章部位区分一、部位•1、头部:头顶至下颌底及枕外隆凸的结构部分;•2、躯干:人体下颌底、枕外隆突至耻骨联合、腹股沟、髂嵴、骶甲的结构部分,包括“颈部、胸部、腹部、背部”;•3、上肢:游离上肢和上肢带(锁骨和肩胛骨);•4、下肢:游离下肢和髋。
二、突、结节、粗隆、髁的区别1、突:是突出面积较小,突起较高的部分;2、结节:突起面积大,突起部分较小;3、粗隆:骨面粗糙而较为隆起的部分,附着肌肉和肌腱;4、髁:是关节处突出较大的部分.三、总体划分1、头骨(1)、面颅骨: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 (2) 、脑颅骨:额骨、颞骨、顶骨、枕骨; 2、躯干骨骼•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 •胸廓(胸骨、肋骨、胸椎)。
3 、上肢部骨骼4 、下肢部骨骼1、头部肌肉:(1)、表情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上唇方肌、下唇方肌(2)、咀嚼肌:咬肌、颞肌2、躯干部前面:胸锁乳突肌、胸大肌、前锯肌、腹外斜肌、腹直肌背部:斜方肌、背阔肌4、下肢肌臀: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大腿:•缝匠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内侧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小腿:•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跟腱一、理想化的男性成人身体比例:除了基本的比例之外头高为身高的1/8;•从正面观:•头顶至足底之半--------耻骨联合处;•人体上半部之半处------乳头横平线;•颈长是下颌底至肩峰的高度约为头部的1/3高;•肩宽------左右肩峰的连线,为2头高;•上肢垂直靠拢躯干时,肘部鹰突约与肚脐齐平;腕部正为股骨大转子处。
•臀宽(左右股骨大转子的连线宽度)小于胸宽(左右腋窝的宽度)。
•从人体背面观:•头顶至足底之半为尾尖处(即尾骨末节尾椎);•头高相当于头顶至第三颈椎处;•第七颈椎与肩峰齐平。
人体解剖课程总结范文
![人体解剖课程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3ecb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f.png)
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完成了人体解剖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人体结构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总结。
首先,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学科,它涵盖了人体的各个系统,包括骨骼、肌肉、内脏、神经系统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解剖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
在学习骨骼系统时,我们了解到骨骼是人体的支架,负责支撑和保护身体,同时也参与运动。
骨骼系统由206块骨骼组成,根据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通过学习,我对骨骼的构造、生长、发育以及骨折愈合等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
在肌肉系统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肌肉是人体的动力器官,负责运动和维持姿势。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其中骨骼肌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肌肉的起止点、走行、功能等知识的掌握,我明白了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机制。
内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统。
通过学习,我对各个内脏器官的位置、形态、功能以及相互关系有了清晰的认识。
例如,在消化系统中,我学习了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系统,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协调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神经传导的原理。
特别是对大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我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此外,人体解剖学还涉及了血管、淋巴、内分泌等系统。
通过学习,我对人体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性: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2. 注重细节:解剖学涉及的知识点繁多,需要我们注重细节,认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3. 持之以恒:人体解剖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解剖学水平。
总之,通过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人体结构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为今后的医学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术解剖考试知识点总结
![美术解剖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eb69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2.png)
美术解剖考试知识点总结导言美术解剖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知识,它帮助艺术家了解人体结构和比例,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
解剖知识对于绘画、雕塑、影视动画等艺术表现形式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将总结美术解剖考试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骨骼系统1. 头骨头骨是人体骨骼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由颅骨和面骨组成。
颅骨包括顶骨、颞骨、枕骨、颧骨等,面骨包括上颌骨、下颌骨等。
艺术家需要了解头骨的结构和比例,以便更好地表现头部形象。
2. 脊柱脊柱是支撑身体的主要结构,它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组成。
艺术家需要掌握脊柱的曲线和比例,从而更好地表现人体的姿势和动作。
3. 肋骨肋骨是连接脊柱和胸骨的骨骼,它保护着人体内脏器。
了解肋骨的位置和形态对于绘画胸部和腹部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4. 四肢骨骼四肢骨骼包括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等。
艺术家需要了解四肢骨骼的结构和比例,以便更好地表现人体的动态和力量。
5. 骨骼比例骨骼比例是美术解剖中的重要知识点,艺术家需要了解不同部位骨骼的比例关系,从而更好地构图和绘画。
二、肌肉系统1. 主要肌肉群人体肌肉主要分为躯干肌肉和四肢肌肉两大部分。
躯干肌肉包括背部肌肉、腹部肌肉等;四肢肌肉包括上肢肌肉和下肢肌肉等。
了解主要肌肉群的位置和功能对于表现人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2. 肌肉比例肌肉比例是美术解剖中的关键知识点,艺术家需要了解不同部位肌肉的比例关系,从而更好地表现人体的形态和动态。
3. 肌肉结构肌肉结构是艺术家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了解肌肉的形态和曲线对于绘画和雕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包括肌肉纤维、筋膜等,了解肌肉组织的结构和特点有助于艺术家更好地表现人体的力量和生动性。
三、关节系统1. 主要关节人体关节主要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了解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艺术家更好地表现人体的姿势和动作。
2. 关节比例不同部位的关节比例不同,艺术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关节的比例关系,从而更好地表现人体的形象。
艺术解剖学总结1000字
![艺术解剖学总结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d0f944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9.png)
艺术解剖学总结1000字从造型艺术角度研究生物结构的科学。
又称艺用解剖学、造型解剖学。
研究动物的分支称动物解剖学,研究人物的分支称人体解剖学。
在人体解剂学中又分骨骼学和肌肉学。
艺术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解剖:着重外部结构以及内部结构显露在外部的部分(如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只关注显露在体表的静脉),并且研究人体根据姿态、情感、运动而形成的变化。
艺术解剖学与体质解剂学(又称医用解剂学)有3个方面的不同:研究的对象不同。
体质解剖学注重特殊个体的全部结构,艺术解剖学注重正常人体的比例、体积和外部结构。
研究方法不同。
体质解剖学主要进行尸体解剖和生理分析,而艺术解剖学除了尸体解剖之外还注意活体观察。
研究目的不同。
体质解剂学最终要解释各种结构的生理功能,而艺术解剖学最终要揭示人体的外形变化规律。
更为重要的是艺术解剖学不仅说明人体物质结构对外形的影响,而且说明人的情绪、情感、心理境况、修养和灵魂等在人体上的反映。
艺术解剖学不是纯粹的白然科学,而是一种体质社会学。
所以艺术解剖学不可能完全川解剂学辞典来描述,它要求白接研究和感受真实的生命变动和特殊情境(喜、怒、哀、乐、爱、憎等)。
古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呈示了杰出的艺术解剖学知识,尤其是希腊艺术家,极可能直接从事过解剖工作。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自觉地应用解剖知识,其中L达芬查是个典范。
他研究解剖达40年,亲手解剖了30余具不同年龄的男女尸体,绘制了精确的解剖图。
他一方面研究人体器官构造和年龄特征、性别和比例差异,为体质解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详细研究了人体内部结构在外形上的表现、表情、动态的变化规律。
中国近代自有了正规美术院校以来,课程中也开始注重传授人体结构知识,开设艺术解剖学作为美术专业的必修科目。
画家姜丹书著《艺用解剖学》(1930)、《艺用解剖三十八讲》(1958)。
他曾从事艺术解剂学研究和教学30多年,对此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卓有贡献。
此外,张宗禹译绘《艺用人体解剖图》(1934),介绍了法国波利奢博士所著的《艺术人体解剖学》一书。
人体解剖素描期末总结
![人体解剖素描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e85e7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e.png)
人体解剖素描期末总结一、引言在人体解剖素描课程的学习中,我通过对人体结构的观察和描绘,逐渐熟悉了人体的各个部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通过期末总结,我将对本学期的学习经验进行总结,并分析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二、学习方法1. 观察:在学习素描期间,我尽量多观察真实的人体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绘人体结构。
2. 实践:我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课堂练习和作业练习,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技巧和水平。
3. 参考:我在学习过程中,参考了一些经典的人体解剖教材和素描作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三、学习收获1. 了解人体结构:通过学习素描课程,我对人体的骨骼、肌肉等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人体的比例和结构,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人体的形态和动态。
2. 提高观察力: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描绘,我的观察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能够更细致地观察人体的细节,并将其准确地表达在画纸上。
3. 培养审美意识:素描课程不仅仅是技术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人体美的敏感度。
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人体的美,从而将其通过画笔表达出来。
四、不足与进步方向1. 解剖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人体的一些细节结构了解不深,比如一些复杂的肌肉群的运动和关系。
因此,我需要继续学习和深入了解人体的解剖知识,以便更准确地描绘人体的结构。
2. 视觉感知的培养:在素描课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观察和感知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例如对于光影的处理和透视的把握。
因此,我需要多加练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表达能力的提升:在素描作品中,我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我需要学习更多的绘画技巧,例如线条的运用和阴影的处理,以便更好地表达出人体的形态和动态。
五、进一步学习规划1. 继续学习解剖知识: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人体的解剖知识,提高自己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以便更准确地描绘出人体的结构。
2. 多观察多练习:我将继续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和作业练习,多观察真实的人体模型,并不断尝试和实践,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巧水平。
艺用解剖学重点
![艺用解剖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1634d5bb68a98270fefacf.png)
艺用解剖学重点解剖学重点概括1.学习艺用解剖的目的和意义:“艺用人体解剖”是美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要研究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比例、体块、节奏、运动透视,以使学生能准确、生动地进行人体造型。
2.学习艺用解剖的方法:(1)向大师学习;(填空题) (2)向自然学习;3)向艺术境界学习; ((4)向社会需要学习。
3.基本术语:人体是对称的,分左侧和右侧、前面和后面(1) 正中线:位于身体正中的垂线。
(2) 前面和后面:身体面部的一面为前面,身体背面的一面为后面。
(3) 内侧和外侧:接近正中线的为内侧,远离正中线的为外侧。
人体动作可以分为伸、屈、外展、内收。
(1) 伸:肢体两部分渐相远。
(2) 屈:肢体两部分渐相近。
(3) 外展:肢体远离正中线的动作。
(4) 内收:肢体靠近正中线的动作。
4.人体比例:以人的头部为度量单位,中国人约为七个半头长,西欧人约为七个半至八个头长。
“立七,坐五,盘三半”是中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口诀。
人体的具体比例:(1) 人的上身自头骨至耻骨约为四个头长:头顶至下颏骨为一个头长,下颏骨至乳头为一个头长,乳头至肚脐眼为1个头长,肚脐眼至耻骨线为1个头长。
(2) 人的下身为4个头长:从髂嵴至膝关节为2个头长,从膝关节至脚跟2个头长,髂嵴比耻骨线高约半个头长,所以全身长约为7个半头长。
(3) 手臂为3个头长:上臂(肩峰至肘关节上部)为1个头长,前臂(肘关节上部至腕关节上一点)为1个头长、手(腕关节上一点至中指尖)为1个头长,肩宽为2个头长、(以胸锁骨窝为中线一边1个头长)。
男女人体的差异:男肩宽,女肩窄;男躯干短,女躯干长;男臀部窄,女臀部宽;男胸部厚实,女胸部双乳突出;男腿长,女腿短。
人体的四大部分(1)头部。
(2)躯干:颈、胸、腹、背。
(3)上肢。
(4)下肢。
人体的形体结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一般将人体各局部以立方体、球体、柱体、多面体、曲面体来表现。
这样有助于我们概括、记忆、把握住复杂的人体结构,使其绘画性更强。
解刨学期末总结
![解刨学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cc744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4.png)
解刨学期末总结导语:解剖学是医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人体的系统解剖、器官解剖以及组织解剖等。
本学期,我在解剖学课程中学习了人体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相关知识,通过实验课和解剖实习,我深入了解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并对解剖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我将对本学期的解剖学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骨骼系统1. 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它不仅仅起到了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和运动等基本功能,还参与了人体血液造血、贮存矿物质和调节酸碱平衡等重要生理过程。
2. 人体骨骼的分类和命名人体骨骼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头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
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骨骼命名规则,例如头颅骨由颅骨、面骨和舌骨组成,躯干骨包括胸骨、背椎和肋骨等。
3. 主要骨骼的解剖特点学习了骨骼系统后,我深刻理解了人体骨骼的解剖特点,例如颅骨由多个颅骨骨板组成,构成了一个坚固的保护层;胸骨是胸前发短的扁平骨,连接了肋骨和锁骨,使胸廓更加坚固稳定。
二、肌肉系统1. 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肌肉系统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负责人体的运动、维持姿势以及内脏器官的收缩等功能。
2. 骨骼肌的解剖特点和分类骨骼肌是最常见的肌肉类型,它由肌肉腹、肌腱和肌复合物等组成。
根据其形状和功能,骨骼肌可以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圆肌等多个类型。
3. 主要肌肉的解剖特点和功能在学习肌肉系统时,我了解了人体主要肌肉的解剖特点和功能,例如肩胛带周围的肌肉可以使上肢有力地抬起;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部,能够通过收缩和松弛实现腿部的屈伸运动。
三、循环系统1.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它们负责输送血液和淋巴液,以维持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2. 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了解了循环系统后,我学习了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心脏由心房、心室和心瓣组成,通过不断地收缩和松弛,实现了血液的泵送。
艺用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
![艺用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abfd4a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b.png)
大学艺用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原创)1、人体骨骼共 206 块2、人体关节的分类:鞍状关节、球窝关节、滑车关节、轮转关节。
3、人体躯干骨骼的胸廓有12对肋,其中真肋为7对(第1-7肋骨)、假肋为3对(第8-10助肋)、浮肋为2对(第11-12肋骨)4、人体骨骼按形态特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5、肩胛骨位于背部胸廓上方,在脊柱两侧,是两块扁骨的三角形骨块。
6、小腿包括胫骨和腓骨两块骨骼。
7、全身最长的肌肉是缝匠肌。
8、胸锁乳突肌下端有两头,一头起自胸骨柄,一头起自锁骨内侧1/3处,止于头部颞骨的乳突上作用:a、一侧收缩时,使头趋向同侧,面转向对侧。
b、双侧收缩时,头低或伸,胸锁乳突肌呈“V”字形。
9、髋骨分为髂骨、耻骨、坐骨。
10、胫骨内髁的特点是大而方、靠上、向前、高;腓骨外髁的特点是小、三角形、靠后、低。
11、胸廓包括1个胸骨、12对肋、12个胸椎。
12、当人高为7个半头时,耻骨联合位于人体的1/2处;当人高为8个头时,股骨大转子位于人体1/2处。
13、头部1/2处是两眼中线的连接,头部唯一可动关节是下颌骨。
14、腋窝前面由胸大肌构成,后面由背阔肌和大圆肌构成。
15、足弓的三个着地点为:第1趾骨,第5趾骨头,跟骨。
16、腹直肌三条腱划的位置:a、胸窝下方。
b、脐孔处。
c、处于上面两条腱划中央。
17、人体总体形态:一、竖---脊柱二、横---肩胛带线、骨盆带线三、体积---头、胸、髋四、肢---上肢、下肢18、面相八格正面:1、田:脸较短 2、由:额骨窄,上窄下宽3、甲:下颌骨较窄,上大下小4、申:颧骨阔,中间宽,两头窄5、国:长而方6、目:脸狭长7、用:下颌骨宽于颧骨,颧骨宽于额骨,呈梯形。
8、风:腮骨宽,下颌骨与咬肌发达。
侧面:9、飞:下巴翘,额头高 10、刁、下巴溜,鼻子前凸19、骨盆的性别差异:一、女性骨盆要比男性骨盆宽而浅,位置偏上,角度前倾。
二、耻骨弓的角度,女性较男性大一些。
大一下舞蹈解剖学知识点
![大一下舞蹈解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38cc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e.png)
大一下舞蹈解剖学知识点舞蹈解剖学是舞蹈专业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将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舞蹈解剖学,学生将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并掌握与舞蹈运动相关的肌肉、骨骼和关节等结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大一下舞蹈解剖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一、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1.1 人体结构组成在舞蹈解剖学中,学生需要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组成,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和四肢等部位。
同时,了解每个部位的特点和功能,对于理解舞蹈动作的执行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2 身体姿势与动作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身体姿势和动作对应的骨骼、肌肉和关节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站立姿势时,骨盆的位置对于整个身体的平衡和支撑起着重要作用。
二、肌肉知识2.1 肌肉的组成和分类学生需要掌握肌肉的结构和分类。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舞蹈中最常用的肌肉类型,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产生舞蹈动作。
2.2 肌肉的作用和功能了解肌肉的作用和功能对于理解舞蹈动作的执行和改进非常重要。
不同肌肉的功能不同,有的肌肉主要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有的肌肉则主要起到动作的生成和执行作用。
三、骨骼知识3.1 骨骼的结构和分类学生需要了解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方式。
人体骨骼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骨头组成,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
3.2 骨骼对舞蹈动作的影响不同骨骼的形状和连接方式对于舞蹈动作的执行和表现都有一定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骨骼之间的关节结构,以及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范围等。
四、关节知识4.1 关节的类型和结构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关节,包括球窝关节、鞘膜关节和骨间关节等。
了解关节的结构和特点对于理解关节在舞蹈动作中的作用和限制非常重要。
4.2 关节对舞蹈动作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关节对于舞蹈动作的执行和表现都有一定影响。
例如,髋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对于舞蹈动作的转折和承载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五、动作分析舞蹈解剖学的学习还包括对舞蹈动作的分析和解剖。
艺用解剖学资料
![艺用解剖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8a64c87375a417876f8fa7.png)
名词解释1.立七坐五蹲三半:人物站着时时7个头长,坐着时时5个头长,盘腿坐着时时三个半的头长,这是标准的人物比例。
2.人体重心:只指人体重力垂直向下指向地心的作用点,是人体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等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3.上肢的主要骨点:肱骨、尺骨、桡骨4.股四头肌:大腿肌肉前面有股四头肌,后面有股二头肌,内侧有缝匠肌、内收大肌等。
要使大腿强壮首要是发展股四头肌,因为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
5.肘关节的运动:屈伸运动其次是由桡尺近侧关节与远侧桡尺关节联合运动完成前臂的旋内,旋外运动。
6.旋前与旋后:当桡骨下方旋转到尺骨前面的时候叫旋前(旋前位时,掌心向后内侧),桡骨下方旋转到尺骨后方称旋后(掌心向前外侧)。
7.大臂的肌肉:三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鹰嘴8.一纵二横三体积:一竖从头到脚脊柱线二横两肩头,两胯骨点之间连线三体块头,胸,骨盆。
9.人体透视:时人体在绘画的空间中站立起来赢具备体积感和深度感,要根据人体结构、比例关系、对称关系进行几何形体的概括。
知识点1、骨表面粗糙的隆起叫做粗隆2、肌肉一般根据形状(三角肌)大小(胸大肌)、位置(内外肌)、起止点、作用(伸肌)和纤维(骨内肌)方向等命名。
⑴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
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
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⑵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
由胸背神经支配。
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
起点: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3、通过对透视的运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将人体从平淡静止的平面象征中解放出来。
人体解剖复习要点。.doc
![人体解剖复习要点。.doc](https://img.taocdn.com/s3/m/028a49c9b4daa58da1114a8a.png)
人体解剖复习要点。
人体解剖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直视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下肢并拢,手掌足尖向前2正中矢状面:在前后方向把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且与水平面垂直的面,其中通过人体正中线的面叫正中矢状面。
3翼点:在额窝的底部,额,顶,额,蝶四骨形成一H型交汇,这个交汇叫翼点。
4椎间孔:相邻两椎骨的上下切迹之间围成的孔,叫椎间孔。
5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的连接处,形成稍向前的横形隆起叫胸骨角。
6咽峡:腭帆后下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上面共同围成咽峡。
7上消化道:临床上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部分叫上消化道。
8上呼吸道:鼻咽喉三部分。
9胸膜腔,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部相互移行,在纵隔两侧形成一个密闭且互不相通的腔隙。
10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处叫做肾门。
11肾区:第十二肋下缘与竖脊肌外侧缘之间的夹角叫肾区。
12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左右两侧的输尿管及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缺乏黏膜下层,无论空虚还是充盈,都无皱壁。
13产科会阴:女性阴道前庭后端到肝门之间的软组织。
14心包腔:浆膜性心包腔脏壁两侧相互移行所形成的潜在性腔隙。
15静脉:从机体各部运送血液到心得血管,起始于毛细血管,至于心房。
16静脉角:颈内静脉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时所形成的夹角叫静脉角。
17危险三角:鼻根到两侧口角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18黄斑:视神经盘颛侧稍偏下方3.5mm处,卵圆形的凹陷呈黄色。
19 :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内。
由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20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的脑神经和脊神经上感觉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膨大,以及内脏运动神经系统的节后神经元胞体聚集形成的膨大。
21内囊: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北侧丘脑之间的白纸板叫内囊。
22三偏症:偏瘫,偏盲,偏身体障碍。
1二,基本知识: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u,骨连接。
骨骼肌2骨的三部分:骨膜。
骨质,骨髓3膈肌的三个裂孔;主动脉裂空,食管裂空。
解剖学课程期末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解剖学课程期末重点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c7d19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0.png)
解剖学课程期末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第一部分期末总结第一章绪论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
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
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
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即:(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腹侧——近腹面背侧——近背面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内——近内腔外——距内腔较远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近侧——近肢根远侧——距肢根较远第二、三章细胞、基本组织第一节细胞的化学组成和基本结构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二)细胞质1.细胞器(1)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基地(2)内质网(3)线粒体:细胞的供能站(4)高尔基复合体:细胞内的加工厂(5)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器(6)过氧化氢酶体:细胞内的防毒小体(7)中心体:细胞分裂的推动器(8)微丝,微管,中间丝:细胞骨架2.基质3.包含物细胞核1.核膜2.核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3.染色质与染色体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人体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其中有一对性染色体4.核基质第二节细胞增殖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成熟分裂一,细胞增殖周期的概念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终了所经历的全过程二,分裂间期细胞各期的特点三,分裂期细胞的特点(一)前期:核仁,核膜消失,星体,防锤体出现(二)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三)后期:染色体分裂成染色单体(四)末期:核仁,核膜重新出现,星体,防锤体消失四。
解剖与人体写生期末总结
![解剖与人体写生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d3c7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7.png)
解剖与人体写生期末总结一、导言解剖与人体写生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通过对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深入研究,以及通过实地观察和绘画进行的人体写生,来加深对人体结构和形态的理解。
本学期的解剖与人体写生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解剖学的综述、全身骨骼系统的解剖学以及人体写生技巧等。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下面我将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二、解剖学的综述在解剖学的综述部分,我们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
学习解剖学的目的是为了对人体结构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而为临床医学和艺术绘画等领域的工作提供基础。
通过学习解剖学的综述,我对人体结构的分类、术语和学科范畴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全身骨骼系统的解剖学全身骨骼系统的解剖学是解剖与人体写生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们深入研究了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各个骨骼的命名、骨骼的分类及其功能。
我们还学习了骨骼系统的生长和发育、骨骼的解剖特点等。
通过结合解剖实物和模型,我们实地观察了骨骼系统的各个部分,并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观察到的结构和形态表现出来。
这对于我们理解人体结构和形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人体写生技巧人体写生技巧是解剖与人体写生课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关于人体比例、体型、姿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通过观察模特的真实姿势,我们学习了如何抓住姿势的关键,捕捉模特的形态和动态。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运用线条和阴影,来准确地表达人体的结构和形态。
通过多次的实地观察和绘画实践,我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总结与收获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人体解剖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了解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会了通过绘画来表现和解读人体的结构和形态。
在实地观察和绘画实践的过程中,我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我认识到解剖学和人体写生对于医学、艺术等领域的工作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材料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0f347a5fbfc77da369b19a.png)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侧缘.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有:关节盘.La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冀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腹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淮骨的一般形态.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领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孟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股骨头大,关节孟下而浅,周缘有孟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2) 关节囊薄而松弛,囊有肚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健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健加强而较薄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
一、将艺用解剖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重点)1、人体比例;2、解剖结构;3、形体结构;4、人体动态
第二章部位区分
一、部位
•1、头部:头顶至下颌底及枕外隆凸的结构部分;•2、躯干:人体下颌底、枕外隆突至耻骨联合、腹股沟、髂嵴、骶甲的结构部分,包括“颈部、胸
部、腹部、背部”;
•3、上肢:游离上肢和上肢带(锁骨和肩胛骨);•4、下肢:游离下肢和髋。
二、突、结节、粗隆、髁的区别
1、突:是突出面积较小,突起较高的部分;
2、结节:突起面积大,突起部分较小;
3、粗隆:骨面粗糙而较为隆起的部分,附着肌肉和肌腱;
4、髁:是关节处突出较大的部分.
三、总体划分
1、头骨
(1)、面颅骨: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 (2) 、脑颅骨:额骨、颞骨、顶骨、枕骨; 2、躯干骨骼
•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 •胸廓(胸骨、肋骨、胸椎)。
3 、上肢部骨骼
4 、下肢部骨骼
1、头部肌肉:
(1)、表情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
上唇方肌、下唇方肌(2)、咀嚼肌:咬肌、颞肌
2、躯干部
前面:胸锁乳突肌、胸大肌、前锯肌、
腹外斜肌、腹直肌
背部:斜方肌、背阔肌
4、下肢肌
臀: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
大腿:
•缝匠肌、
•股四头肌(股直肌、股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
•内侧肌群、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等
小腿:
•胫骨前肌、
•拇长伸肌、
•趾长伸肌、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跟腱
一、理想化的男性成人身体比例:
除了基本的比例之外
头高为身高的1/8;
•从正面观:
•头顶至足底之半--------耻骨联合处;
•人体上半部之半处------乳头横平线;
•颈长是下颌底至肩峰的高度约为头部的1/3高;
•肩宽------左右肩峰的连线,为2头高;
•上肢垂直靠拢躯干时,肘部鹰突约与肚脐齐平;腕部正为股骨大转子处。
•臀宽(左右股骨大转子的连线宽度)小于胸宽(左右腋窝的宽度)。
•从人体背面观:
•头顶至足底之半为尾尖处(即尾骨末节尾椎);•头高相当于头顶至第三颈椎处;
•第七颈椎与肩峰齐平。
•从人体侧面看:
•头顶至足底之半恰为股骨大转子,
•胸背最宽处为一头高;
•足长为身体的1/7.
一、理想化的女性成人身体比例
1.头顶至足底之半高于耻骨联合;
2.女性肩宽不足自身2个头高;
3.臀宽大于胸宽;
4.在希腊化时期,理想化的女性人体美,头顶至肚脐、肚脐至足底的比例为黄金比例(1:1.618)。
各部分比例
一、头部的比例
头部正面的形状处在一个长方形之内;
三停五眼;
两外眼角距离的长度,等于眼眉至下唇距离的长度,
正好是正方形;
两内眼角的间距相当于鼻翼的宽度;
两外眼角的距离至嘴中间是以个正三角形。
二、躯干的比例
躯干共3个头。
前面看:下颌至乳头、
乳头至肚脐、
肚脐至耻骨联合;
后面看:第七颈椎至肩胛骨下缘、
肩胛骨下缘至髂嵴、
髂嵴至臀部地面;
男性肩宽2个头长,肩的宽度至肚脐呈正三角形。
三、上肢比例
•上肢共3个头长:上臂4/3个头长,前臂1个头长,手2/3个头长;
•从手掌面看:手掌长而手指短;
•从手背面看:手指长而手背短;
•手指的比例:大拇指的2节长度相等,其它4指自掌指关节至指尖,近节的长度等于中节和末节的长度。
四、下肢比例
•下肢共4个头长,大腿部2个头长,小腿部2个头长,即自股骨大转子至膝盖部、膝盖部至足跟部;
•脚的宽度是脚长的1/3;
•小脚趾尖的位置约在脚长的1/4处;
踇趾的宽度占五趾宽度的1/3
第二章头部骨骼
一、头部的骨骼:
面颅骨(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
脑颅骨(额骨、颞骨、顶骨、枕骨);
下颌骨:下颌骨是一整块骨,形如“马蹄铁”。
前端下方有三个突出点,形成的一个三角形:正中的一个突起是颏隆突、下边两个点是颏结节。
侧面向上延伸的部位叫“下颌支”,下颌支顶端有两个“枝丫”,一是喙突,一个是髁突。
喙突连接肌肉,髁突连接颞骨下颌窝,构成下颌关节。
下颌关节是头部的唯一能动关节,下颌支下端有角度转折的部位叫下颌角,连接下颌角与颏结节的部位为下颌斜线。
2、脑颅骨
①.额骨:额骨是单一的一块骨骼,中部有两块突起,称“额结节”,女性较男性的突出。
额骨下方为眼眶上方,也为两个突起,称为“眉弓”,男性得较为突出。
②.顶骨:顶骨是对称的两块骨,其形状构成头部的外形。
顶骨两侧突起的部位称为“顶结节”。
顶骨侧面有一条颞线,它是头顶面与侧面的分界线。
③.颞骨:颞骨是成对的,紧邻顶骨下方(俗称太阳穴的部位)。
颞骨的最下端有一个突起,称为“乳突”。
为颈肌胸锁乳突肌的头部止点。
二、颅面上的造型骨点
•(1).颞线、顶结节
•在颞线的中央,有一突起的骨点呈结节状,称为”
顶结节”,两侧顶结节的连线长度是头部的最宽处. •(2).额结节、眉弓、眶上缘、额颧突、眉间•(3).外耳门、颞颧突、颞窝、下颌窝、乳突、枕外隆凸
•(4).颧骨颊面
•(5).鼻骨
•(6).上颌体、犬齿窝
•(7).颏隆突、颏结节、下颌斜线、下颌角、下颌底下颌体为下颌骨中间部分,呈马蹄状,在外侧面中部有微嵴,嵴的下放有三角隆起,称为”颏隆突”,是头颏部的造型基础.颏隆突两侧呈结节状称为颏结节.
•颏结节的外侧位置,近乎在犬齿下放的垂线上,自颏结节的外侧,向后上方发出一条隆线,达于
下颌支,并且后段较前段明显,此线称为”下颌斜
线”,是下颌骨由前面向两侧转折的界线,他是头颏
部的重要部位,故将下颌斜线的位置视为头颊部
转折的过渡界面,在造型上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头部肌肉
头部肌肉主要分布在脑颅和面部,又称为颅顶肌和面部肌
一、颅顶肌主要有:额肌、枕肌、颞肌
二、表情肌的部位
(1) 、眼轮匝肌(重点)
位于眼睛周围呈环状,分为眶部和睑部。
起自内眼角邻近的骨面上,止于外眼角的皮下.
(2)、口轮匝肌(口括约肌):此肌起点有3处
•一为下颌骨的门齿窝和颏隆突的上方骨面;
二为口角附近的皮肤与粘膜;三为颊肌,颊三角肌,颧肌,犬齿肌的延续部分.
•口轮匝肌止于人中腱膜.
(3) 、上唇方肌(上唇提肌):
•此肌可视为三头肌,
•一头起于上颌骨颧突下部,称为”内眦头”;
•一头起于眶下缘至眶下孔之间,称为”眶下头”; •一头起于眼轮匝肌下的颧骨颊面,称为”颧骨头”.
•此三头大部止于口上唇皮下,鼻唇沟和鼻翼两侧。
(4) 、颧肌:起于颧骨接近颧颞缝处的颊面上,止于口角皮肤,部分移行于口轮匝肌.
(5) 、颏三角肌(口角降肌)
•.颏三角肌起自下颌骨前下缘,止于口角皮肤和口轮匝肌。
(6) 、咬肌
•咬肌是一块二头肌,分上下两头,下头为深头,起自颧弓后三分之一内侧,上头为浅头,起自颧弓前三分之二内侧,二头皆止于下颌骨的咬肌粗隆
鼻唇沟和颏唇沟
•鼻唇沟是上唇方肌和颧骨的上颌突构成.其走向是从鼻翼上缘的鼻沟,绕至颧骨结节前,与口角外口轮匝肌相切,逐渐消失在颏三角肌上缘.
•颏唇沟是由下唇方肌同颏隆突构成.其走向是由口的下唇下边缘向颏结节上缘逐渐消失.
第四章五官结构
1、口的外形结构
口位于鼻底之下,颏唇沟之上,左右鼻唇沟之间
2、耳的外形结构
在头部的两侧,长度与鼻相等,其宽度为长度的1/2。
耳分内耳和外耳两部分,其外耳显于外形的部分称为耳廓,耳廓的基本形体有3个部分:耳轮耳窝和耳垂。
耳廓突起的部分: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 耳廓凹下的部分称耳窝,包括:耳舟、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形成了耳廓前侧凹进的结构.
颊的外形
颊是围成口腔侧面的组织部分,颊具有交大的弹性,位于颧骨之下,下颌底之上,口角至下颌支前缘之间,主要有颊肌,颧肌和部分咬肌.
头部的形体结构
乔治•伯利曼将头部的整体形状概括为立方体,局部是由不同的几何形体拼合而成的;
本•荷加斯将头部概括成球形加楔形的结合体; 沃尔特•里德将头部形体概括为卵圆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