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10解析

合集下载

运动心理学课件第2版-第10章 运动损伤心理

运动心理学课件第2版-第10章 运动损伤心理
➢ 即锻炼者或运动员在受伤后常有5个阶段的悲伤反应过程(grief response process),多由否认(denial)开始,经过愤怒(anger)、 讨价还价(bargaining)、抑郁(depression)最终达到接受与改造 (acceptance and reorganization)。
第一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三、应激源史
➢ 过去受伤的经历
✓ 运动员怎样调整自己对过去受伤的反应,将决定其在以后的应激运动 情境中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 担心再次受伤,或担心自己是否已从上一次的受伤中彻底恢复的运动 员,更容易再次受伤。这是因为他们在比赛中更容易分心并失去正确 的注意指向。
第一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文献导读
1. 路燕, 梁枢(2012). 运动损伤心理因素研究综述及其思考.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1(1), 154-157. 2. 颜军(2000). 第十二章 运动损伤与运动性疲劳的心理因素. 见张力为, 任未多(主编), 体育 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345-360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3. 毛志雄(2007a). 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心理分析. 见张力为, 毛志雄(主编), 运动心理学, (287-302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江晓梅(译, 2003). 第26章 运动损伤心理学. 见张力为, 张禹, 牛曼漪, 江晓梅(译) [原著: 理 查德·H·考克斯(Richard H. Cox), Sport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5th ed.)], 运 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第五版), (517-537页).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5. 卓俊伶(译, 2002). 第十九章 运动伤害与心理学. 见简曜辉, 季力康, 卓俊伶, 洪聪敏, 黄英 哲, 黄崇儒, 廖主民, 卢俊宏(译) [原著: R. S. Weinberg, & D. Gould,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nd ed.)], 竞技与健身运动心理学(第二版), (359-371页). 台北: 台湾运 动心理学会.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

简答题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完全独立,甚至名词使用上也未作严格的区分,互用概念的现象比较多见。

第三,考虑到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因为他们绝大部分将从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育教育工作,具体涉及到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健身锻炼等领域中工作,体育心理学包括这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对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大有帮助。

3.何谓体育心理学?答: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含义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的学科(Anshel,2003)。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可加以应用。

同时,也促进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5.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答:在体育心理学中受到研究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风格,心理学对教练有效工作的影响,影响团体凝聚力(团体共同的感觉)和团体动力学(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因素,观众特性(如规模、评价的角色、观众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等)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攻击性,影响解释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文化因素,以及性别对影响运动表现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因素的作用。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十十一章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十十一章
敢于冒险 无忧无虑,随和,乐观,爱开玩笑,易怒
也易平息,不假思索地行动 有与别人谈话的需要,好为人师,容易冲动
喜欢变化,有许多朋友 善于交际,不喜欢独自学习
内倾型特点 倾向于事先计划,三思而后行,严格控制
自己的感情,很少有攻击行为
性情孤独,内省,生活有规律
对书的爱好甚于对人的交往,除亲密朋友 外,对人总是冷漠,保持一定的距离
Higher Education Press
气质类型 & 体育学习 1、以胆汁质类型为主的学生 2、以多血质类型为主的学生 3、以粘液质类型为主的学生 4、以抑郁质类型为主的学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三)性格的差异
表2 艾森克对外倾型和内倾型性格特点的描述
外倾型特点 老是注意外界所发生的事情,追求刺激,
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 2、分类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
肌肉耐力和身体成分等 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
性、平衡和反应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二)心理运动能力 ——心理运动能力决定着个体动作反应的速度与准确性。
操作的准确度 四肢协调性 定向反应 反应时间 手臂动作速度 控制速度的能力 手臂灵活性 手指灵活性 手臂的稳定性 瞄准能力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二、运动智能
(一)运动智能的界定 ——运动智能是智能的一种,是指以一般智能为基础, 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多学科知识参加体育学习 和运动训练的能力。 (二)运动智能的重要作用 (1)对体育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的把握 (2)对先进的、合理的运动技术的掌握

《运动心理学》实验大纲

《运动心理学》实验大纲

《运动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一)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武汉体育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实验原理;学会操作基本的运动心理学实验。

(二)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共计10学时,1学分。

(三)实验指导:《运动心理专业实验大纲》,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专业内部教材。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肤觉两点阈1、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掌握两点阈的测定方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

实验要求Ⅰ.实验前预习实验前做好有关知识的预习工作,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或参考资料,对所做实验应具有较充分的理论和背景知识的准备。

Ⅱ.听从教师安排和指导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和指导,如有疑问或不甚明了之处,应及时弄懂弄清后再进行,避免盲目尝试性操作。

Ⅲ.遵守实验室规则在心理实验室内不可随意摆弄与教学、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或任意在小组间调换仪器;保持实验室的安静与整洁。

Ⅳ.做好心理实验记录在心理实验过程中,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尤其是原始数据的记录,以便实验完成后讨论交流或撰写实验报告。

Ⅴ.爱护心理实验仪器在心理实验过程中,一定要爱护实验仪器,做完实验后,应认真清点、整理仪器,协助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仪器的归位工作。

2、实验内容方法与程序①.主试选定被试的同一只手背(A区)与前臂背面(分为B和C两个区)为测量区,实验区为A、c两个区。

在各区内划出圆圈,刺激在圈内进行。

②.使用时,两个尖点应垂直接触测量部位,施力均匀,且保持2秒。

主试可以先在自己手上练习几次,再在被试的非实验区练习几次。

③.根据初步测验确定实验序列的长度和起点,可以在7—15mm的范围内取5个点,每步变化在1mm。

每种问距做20次,随机安排顺序,两次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至少在5秒以上。

④.指导语如下:“整个实验是在佩戴遮眼罩的条件下进行的,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为二;一点时,报告为一;不能确定时,报告为不知道。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第1章绪论1. 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侧重点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强调研究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锻炼心理学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的作用2. 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p15-17)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的任务:1) 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2) 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3) 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4) 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1) 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2) 运动项目的性质3) 进行实验控制的难易程度3. 运动心理学之父:1923年,格里菲斯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

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4. 社会促进效应:特里普利特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学问题的人,于1897年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关于社会促进效应的论文。

第2章运动活动的动机1. 动机的概念和分类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好强化作用。

分类:①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②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③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④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主观内部的动机外部动机:指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客观外部的动机2. 动机的三个理论:1) 成就需要理论:由默里提出的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

运动心理学第十章 心理技能训练

运动心理学第十章  心理技能训练
悲观vs乐观等一提高学生的认知运动水平二促进动作技能的掌握和改进三增强情绪的调控能力四减轻疲劳五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六完善学生的人格这么这么多作多作第二节心理技能训练的原则和意义积极主动和自觉的配合内部动力教练员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正确选择与运用外部动力任何技能的形成和巩固都需要有目的有计划长期系统的教学与训练过程心理技能的训练也是如此
2、符号学习理论
表象训练之所以有助于提高运动技能,是因为 人在进行运动表象时对各个动作的序列进行了 符号编码,建立和巩固了相应的动作图式。
反复进行动作表象练习,就是在调试动作的程 序,协调序列和环节符号之间的联系,消退无 用的图式,发展最佳图式,从而使动作技能的 完成准确而流畅。
(四)表象技能训练的实施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பைடு நூலகம்
(一)提高学生的认知-运动水平
在体育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知方面的特征, 包括运动感知、运动表象、动作记忆、操作思 维和运动中的注意能力等内容。
---小活动:数秒
(二)促进动作技能的掌握和改进
心理技能的练习有助于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 尤其是把运动表象训练与技术练习结合起来进 行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比较好。 在身体疲劳、伤病或条件不容许进行技术、身 体练习时,进行运动表象训练有助于动作技能 肌肉运动感觉的建立、恢复和巩固。 ---跳高、跳水运动员:见习生
(二)运动员的心理技能
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相关研究领域主要涉及: (1)与运动成绩相关的认知和心理行为 (2)运动焦虑 (3)自我知觉 (4)个性问题 (5)人际关系 在这些研究领域中,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心理 技能可分为一般心理技能和专门化的心理技能。
(二)运动员的心理技能
一般心理技能,指适合所有运动项目特点的心理 技能,如应激控制、唤醒水平控制、目标设置、 集中注意力、表象技能、放松技能、运动记忆技 能、情绪控制技能、意志培养技能等。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篮球是一项非常注重集体配合的体育比赛, 尤其是在进攻中,如果一味靠个人突破,成功率 很是有限,一般需要与队友传、拉、切等配合中 得分或为同伴创造得分机会。但有的运动员在场 上往往看不见队友的有利位置而贻误战机,究其 原因有三:
(1)队员的技术不过硬。
(2)比赛紧张造成队员的视野比较狭窄。
(3)队员之间配合不默契。
2024/8/8
21
活动对抑郁病人的益处主要体现在:
①活动能够使人感觉变好。由于活动以后, 不再专注于自身的不良感觉,所以能够适当 减弱抑郁的感觉。
②活动能减轻疲乏感。因为长时间不活动, 呆坐度日,肌肉极易疲劳。而且由于血液流 动缓慢,疲劳恢复更加慢。而一旦活动起来, 血流畅通,疲乏的感觉会随之减轻。
2024/8/8
7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研究逐渐形 成运动行为的信息程序论,层次控制论、行 为系统模式论等理论学说。随着认知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 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运动行为的研究更深入 到运动心理学联系着技能学习与控制和技能 发展的研究。
2024/8/8
8
在研究方法上也从实验室的对单个动作 的研究,发展到联系运动实践、提高运动效 能的研究。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更进一步扩 大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发展到有关认 识,解释和主动影响运动行为的研究,也就 是提高运动效能的理论性研究。
2024/8/8
14
第三节 运动心理学的应用
一、乒乓球运动员对付赛场的噪音 二、在比赛中注意掌握并利用观众心理 三、教练员赢得到队员的尊重 四、运动是抑郁自救的基础
2024/8/8
15
一、乒乓球运动员对付赛场的噪音
乒乓球运动员除视觉外,他们的听 觉也是判断来球力量、速度旋转的信息 渠道。克服赛场噪音干扰的办法: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动作感知(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of action):人脑对运动动作的特点和运动情境特征的直接反映。

如感觉到动作的力量、幅度和方向等。

动作表象形成的前提条件。

根据神经传入的内外渠道,可以分成客体运动感知和主体运动感知。

客体运动感知(object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of action):亦称“外部运动感知”。

通过眼睛、耳朵等外部感受器,将外界信息和有关技能的外部结构特点信息传入大脑相应区域所形成的动作感知。

主体运动感知(subject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of action):亦称“内部动作感知”。

在客体运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觉感受器,将自身动作刺激传递至大脑相应区域所形成的动作感知。

对整体动作的全面概括反映是结合主客体运动感知得以实现的。

运动空间知觉(space perception in sports):人脑对运动中客体的大小、形状、方位、深度等空间特性的反映。

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运动觉、肤觉、平衡觉等的联合活动实现。

涉及各种相对静止的客体及各种运动物体的空间关系。

分为客体运动知觉和主体运动知觉。

也可分为运动方位知觉、运动大小知觉、运动深度知觉等。

运动节奏知觉(perception of motion rhythm):亦称“运动时间间隔知觉”、“运动时间节奏感”。

人脑对运动事件中客观上相等的各种时间间隔连续呈现的反映。

主要通过听觉、触觉、视觉等实现,听觉分析器感知运动节奏的能力最强,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运动训练中,以听觉刺激作为训练运动节奏知觉的标记效果最佳。

先利用听觉刺激进行训练,形成准确的运动节奏知觉后,再利用视觉刺激,是训练该知觉的良好方式。

专门化知觉(specialized perception'):亦称“专项运动感知觉”。

在长期的专项运动训练中形成的高度分化的运动知觉。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第1章体育心理学概述1.1复习笔记一、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1)区别三门学科分别对应于不同研究领域,因此其各自研究的目标、对象和侧重点不尽相同。

①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

②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研究内容具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心理和行为。

③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2)联系①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

②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

③研究方法相同。

2.体育心理学概述(1)概念的界定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即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①学科性质体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学科。

②研究任务a.理论任务第一,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二,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b.实践任务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③学习目的a.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时的生理表现。

b.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健康和幸福。

3.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揭示心理和行为规律的重要手段。

其优点在于可在任意时间内进行周密观察,且可验证,具有科学研究所要求的高度公认的客观性。

第10章 《运动心理学》考点

第10章 《运动心理学》考点

第九章运动心理学知识点一、名词知识点1.目标定向: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

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数量标准,而是内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

如有些学生上体育课以掌握动作、提高能力为目标,意在发展个人能力;有些学生则视他能否显示自己高人一筹的能力,认为有炫耀机会就积极,可能显示“低能”时就逃避,甚至投机取巧。

前者的目标定向称为任务参与型,后者的定向称为自我参与型。

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前者而非后者,不要过分强调成绩的名次。

2.人格:指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形式,包括智慧、道德、意志三要素。

3.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动力。

4.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5.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只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6..表象:是一种不需要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人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7.运动表象: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境。

8.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

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过程。

9.技能迁移: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掌握另一种运动技能的影响。

10.焦虑:是个体字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11.逆反心理:它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情绪体验的较稳定的行为倾向。

12.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13.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名词解释:1、运动表象:通常是指在人的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表象,它反映动作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力量的特征。

2、运动知觉:人脑对外界事物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人脑对外界事物运动状态的反映叫做客体运动知觉,人脑对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叫做主体运动知觉。

3、心理训练:就是指训练运动员为完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心理因素得到稳定地加强和提高,并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便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身体和战术水平得到正常或超常的发挥。

4、模拟训练:就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实战的反复练习,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准备。

5、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它以记忆、保持、再认、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

6、战术意识: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理地运用技术和战术的自觉心理的活动。

7、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8、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简答1、常用的战术心理手段有哪些(1)、知己知彼,以己之长,攻彼之短(2)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发制人、(3)诱使对方麻痹大意,给对方以心理负担(4)消耗对方的精力,保持我方稳定的情绪(5)通过暗示给我方队员以鼓舞和信心2、为了使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帮助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时应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突出动作要点进行示范其二、采用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其三、用言语表示方法巩固示范动作的特点3反应的心理过程的心理因素:从心理结构上分为三种因素:其一、感知条件刺激物(反应的感觉因素)其二、意识条件刺激物(反应的中枢因素)其三、完成应答动作(反应的运动因素)4、如何提高练习的效果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掌握正确的联系方法;练习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练习时间要分配适当;练习的方式要多样;要使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

5、心理训练要遵循的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循序渐进和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个被对待与重复性训练;6、常用的调节心理的方法表象重现法;表情调节法;活动调节法;音乐调节法;呼吸调节法;注意调节法;颜色调节法;暗示调节法;鼓励调节法;排尿调节法7、竞赛的心理特点:高度的紧张性;强烈的竞争性;潜能的开发性;环境的适应性8运动员赛前的情绪状态9、赛前四种情绪状态赛前过分激动状态;赛前淡漠状态;赛前盲目自信状态;战斗准备状态10、赛中影响运动员情绪体验的条件其一、竞赛规模及面临任务;其二、参赛双方成员实力对比;其三、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和比赛经验;其四、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机的性质;其五、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个性特征和道德修养。

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基础讲解

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基础讲解

第三节
运 动 反 应
一、反应的概念 1.反应是有意识的应答行动 显著特点:就是它的时间很短, 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一定的动作系 列。
反应过程不仅反映了神经过程的速度 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完成动作所需消耗的 能量特点。
反应过程在心理结构上则可分为 反应的预备期、中心期、结束期等三 个时期。 ①反应的预备期 是从预备信号(“预备”)到执行 信号(“跑”)之间的一段时间。反 应的预备期包括等待信号和准备应答 动作两个内容。
四种因素: ①对环境信息的感知速度; ②中枢神经系统的加工、转换和发 出指令的速度; ③效应器官的应答(动作)速度; ④活动结果的反馈、再决策速度。
提高速度素质: ①缩短接受信息到开始作出反应的潜伏 期中对刺激物的判断、选择、决策应答动 作的时间至最低限度; ②缩短完成单一动作所需时间至最佳限 度; ③加快动作频率至最大限度。 与选择反应时间、感知的准确性、注意 等心理品质相联系
3.由于运动感受器本身的构造与机 能活动特点,导致运动感觉直接伴随 动作反应,受到动作反应的限制。
(三)运动知觉对运动技术训练的贡献 意义 运动技术训练主要是提高和改善 身体操作的精确度。 运动技术训练是身体的操作,属 于运动反应,而运动运动知觉是人脑 的认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有 区别也有联系。
③运动速度知觉 人脑对运动客体或本体运动持续时 间特性的反映。即运动着的事物持续 的长短或快慢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有客体运动速度知觉 主体运动速度知觉
影响因素: ⑴运动对象的大小和形状 ⑵照明条件 ⑶训练或比赛场地的背景 ⑷物体或自身运动的方向
(二)运动空间知觉 人脑对运动物体的空间特性(包 括运动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 离等)的反映。 运动空间知觉是通过肌肉运动觉、 视觉、听觉、肤觉、触摸觉、平衡觉 等多种分析器的协调活动而形成的。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一、选择,判断1、影响动机的强度和方向的因素:源于人的内部的需要,源于人的外部的条件。

2、社会支持是最重要的应对应激的外部资源。

3、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包括应激刺激,对威胁的知觉评价,应激反映三种主要成分。

4、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分别是生理唤醒、情绪体验以及威胁、不确定性和担忧的认知表征。

5、倒U形假说预测,个体处于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较低;处于中等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处于较高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下降。

倒U形假说还预测,对于需要精细肌肉协调性的复杂运动而言,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可能较低一些。

6、赫尔的内驱力理论推测,操作成绩(P)是内驱力状态(D)与习惯强度(H)的乘积,即P=D*H。

内驱力的增强(唤醒水平提高)将使又是反应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如果优势反应是正确的,唤醒水平的增高会引起操作成绩的提高。

如果优势反应是错误的,唤醒水平的增高会引起操作成绩的下降。

7、汉宁的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强调个体差异,认为每个运动员有自己独特的理想机能区段。

焦虑水平的增高会引起操作成绩的下降。

8、维纳认为,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力高低、任务难易、努力大小和幸运与否。

这四个方面构成两个维度:内外控和稳定性,这就是最初的归因模型,。

他的研究表明,人们把成功或失败归于何种因素,对情绪体验和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

9、人们对成功与失败进行的归因,可以分为4个主要方面:内外控、可控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他们在体育运动领域具有实际意义。

10、奈德弗的注意方式理论将注意能力分解为两个维度:范围(狭窄到广阔)和方向(内部到外部),并以此分为广阔--外部、广阔--内部、狭窄--外部、狭窄--内部四种注意类型。

11、运动技巧是运动技能的高级阶段,它的特点是对动作的清晰知觉和精确表象,以及执行动作时的高度自动化。

《运动心理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心理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心理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主要包括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心理技能训练、比赛心理调控、运动损伤与康复心理等方面。

2. 心理技能训练:心理技能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运动员提高其在比赛中的注意力集中、情绪调节、自我激励和决策能力等方面的技能。

3. 竞技焦虑:竞技焦虑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紧张、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反应,它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和比赛结果。

4.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的信心和信念,它是影响运动员动机、努力程度和坚持性的重要因素。

5. 比赛压力:比赛压力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面临的各种内外部压力源,包括比赛成绩的压力、对手的压力、观众的压力和自我期望的压力等。

二、填空题:1.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______(心理技能训练)、比赛心理调控、运动损伤与康复心理等。

2. 竞技焦虑可分为认知焦虑和______(躯体焦虑)两种类型。

3.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受到个人经验、______(观察学习)和言语说服等因素的影响。

4. 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通过______(心理准备)和放松训练等方式来降低比赛压力。

5. 运动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学校体育)和大众健身等领域。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D)A.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B. 心理技能训练C. 比赛心理调控D. 运动营养与恢复2. 下列哪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能力?(A)A. 注意力集中训练B. 情绪调节训练C. 决策能力训练D. 自我激励训练3. 下列哪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情绪调节能力?(B)A. 注意力集中训练B. 情绪调节训练C. 决策能力训练D. 自我激励训练4. 下列哪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决策能力?(C)A. 注意力集中训练B. 情绪调节训练C. 决策能力训练D. 自我激励训练5. 下列哪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激励能力?(D)A. 注意力集中训练B. 情绪调节训练C. 决策能力训练D. 自我激励训练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BCD)A.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B. 心理技能训练C. 比赛心理调控D. 运动损伤与康复心理2. 下列哪些是影响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因素?(ABC)A. 个人经验B. 观察学习C. 言语说服D. 生理状态3. 下列哪些是运动员应对比赛压力的策略?(ABCD)A. 心理准备B. 放松训练C. 自我暗示D. 目标设定4. 下列哪些是运动心理学的应用领域?(ABCD)A. 竞技体育B. 学校体育C. 大众健身D. 运动损伤康复5. 下列哪些是竞技焦虑的表现形式?(AC)A. 认知焦虑B. 身体疲劳C. 躯体焦虑D. 技术失误五、判断题:1. 运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

简答题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完全独立,甚至名‎词使用上也未作严格的‎区分,互用概念的现象‎比较多见。

第三,考虑‎到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因为他们绝‎大部分将从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育教育工作,具体涉及‎到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健身锻炼‎等领域中工作,体育心‎理学包括这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对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大有帮助。

‎3.何谓体育心理学‎?答: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含义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的‎学科(Anshel,‎2003)。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可‎加以应用。

运动心理学10分析

运动心理学10分析

运动心理学10分析运动心理学是研究运动与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

它探讨了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心理因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运动心理学涉及广泛的主题,如运动动机、运动表现、运动焦虑、自尊心与运动、运动成就和目标设置等。

通过对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提高运动表现的途径。

运动动机是运动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个体参与运动的内心动机和目标。

运动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因为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而参与运动。

外在动机则是指个体参与运动是为了外部奖励,如金钱或他人的认可。

研究发现,内在动机与长期参与运动和更高的运动满意度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而外在动机则与较低的运动满意度相关。

因此,培养内在动机对于持续参与运动和获得内外在奖励都非常重要。

运动焦虑是指个体在参与运动时感到紧张和不安。

运动焦虑可以分为状态性焦虑和特质性焦虑。

状态性焦虑是指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如比赛前或训练中感到的短暂的焦虑。

特质性焦虑则是个体长期存在的一种焦虑倾向。

研究发现,运动焦虑与运动表现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过高的运动焦虑可能会对运动表现产生负面影响,而适度的运动焦虑则可以提高个体的注意力和动力,从而达到更好的运动表现。

自尊心与运动也是运动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自尊心指个体对于自身价值的评价和自信感。

研究发现,运动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心。

参与运动可以增强个体的身体形象和自我认同感,从而提高自尊心。

此外,运动还可以提升个体的自尊心,使其对自身的能力和成就有更高的评价。

因此,鼓励个体参与运动并取得成就对于提高自尊心非常重要。

运动成就和目标设置也是运动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运动成就是指个体在运动方面的表现和达到的目标。

目标设置是个体设定的达到运动成就所需的具体目标。

研究发现,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提高个体的运动成就。

目标设置可以帮助个体保持动力和专注力,从而更好地完成运动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心理学
课次 10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重要问题
操作思维 创造思维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第一节 运动员的操作思维
运动中的思维有别于人们一般概念中的逻辑思维。 它主要以操作思维为主,同时兼有直觉思维的特 点。
1、操作思维的概念与测量 操作思维又称动作思维,是指凭借实际动作才能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四)注意的分配 注意分配的条件:在同时进行的两种以上活动中,
其中一种主要动作应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五)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时心理活动主动地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有时是相对表现在注意时出现周期性的
加强或减弱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现象。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注意的起伏现象

一般来说,1——5秒内的注意起伏,不影响完成
复杂而有趣的活动时的稳定注意。但是,研究表明,
经过15——20分钟的注意起伏,将导致注意不随意地
离开客体,可以在15——20分钟内变换不同的活动。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三)注意的分散 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又叫“分
心”。这时只注意离开应当注意的对象而指向集中于无 关的对象。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稳定性障碍,是人在各种 工作中产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二) 问题解决的特点
1、注意
(1)优秀运动员的注意具有一定的提前量,往 往能从对手的最初动作判断和预测下一个动作;
(2)优秀运动员的注意更多指向有用的信息, 而忽略一些假象。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二) 问题解决的特点
2、记忆
优秀运动员在完成复杂任务(下象棋)主要依靠 长时记忆。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二) 问题解决的特点
运动直觉的特征: 第一,快速性。运动直觉经历的时间极短,甚至
是在瞬间完成。 第二,直接性。运动直觉过程从现象直接到本质,
没有经过严密的然假,具有不确定性。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二) 问题解决的特点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第二节 运动员的问题解决
战术意识和战术思维问题是对抗性项目运动员和 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第二节 运动员的问题解决
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按照一定的战术 目的,正确合理地运用技术和战术的主动、自觉 的心理活动,突出地表现为在紧张、激烈、复杂 的比赛中迅速选择战术和合理运用技术的瞬间决 策能力。
一个对象上。这种转移是根据当前活动的任务有意地、 主动地调整心理活动,在不同对象或活动之间转换。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五)注意的转移
例如,球类中攻守转移。注意的转移实际上是注意 灵活性的突出表现。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二、警觉、警戒
警觉是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限内,在一定环境中觉察 特定的、不能预期出现的事件的准备状态;警戒则指在 相对较长的时限内,在一定环境中觉察特定的、不能预 期出现的事件的准备状态。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二、警觉、警戒
警觉和警戒在比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警戒对比赛成绩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二)注意的稳定性 5——7岁的儿童聚精会神可达15分钟左右; 8——10岁可达20分钟左右; 10——12岁可达25分钟左右; 12——14、15岁可达30分钟左右, 青年人以上可达30分钟左右。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第二节 运动员的问题解决
战术思维,是指解决战术问题的思维,包括了解 对方和同伴情况、推断对方和同伴作战意图、选 择和确定战术方针等。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一) 运动情境的挑战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分析思路,运动员在运动情境 中所面临的任务是:
第一,给情境特征命名并查找这些特征。 第二,寻找和探测与运动任务有关的线索。 第三,确定线索模式。 第四,调整注意方向。 第五,决策。
时间地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这是注意状态在时间 上的特点。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稳定性是注意能力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稳
定性好的人,往往是智慧高的人。从发展心理的角度来 看,人的注意稳定性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研究结果:
竞技运动创造活动的领域
创造力是指立异、改造和发明的能力,它是智力、 年龄、创造动机、创造方法和相关知识的函数。
创造力=智力×年龄×创造动机×创造方法×相关 知识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第三节 运动活动与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独特的、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即在大量已知信息的基础上,产生不同方向和范围的、 不因循守旧的、变化的、独特的新产品的思维。创造思 维的主要内容是发散思维。
高失误率或者慢速检测中,操作者很难长时间保持警 戒;另一方面警戒能力在运动开始的30min内开始大 幅度下降,疲劳和失眠会加剧其下降。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一)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
间内意识能清楚地反映对象的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注意 到的对象数量多,则广度大;数量少,则广度小。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第三节 运动活动与创造思维
动力来源: 内部动力 外部压力
第十一章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重要问题
焦虑或唤醒与注意过程的相互关系 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一、焦虑或唤醒与注意过程的相互关系
奈德弗提出,焦虑和唤醒水平的升高会对注意过程 产生以下两方面的影响:第一,干扰从一种注意方式转 至另一种注意方式的过程;第二,造成注意范围的缩小。
运动直觉的特征: 第四,情境性。运动直觉多出现于带有一定压力
的、复杂的竞争情境。 第五,信息受限性。在运动情境中,当先行线索
不充分的时候,高水平运动员容易表现出运动直 觉。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二) 问题解决的特点
4、直觉
(2)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 认知决策类似于一般情境下的决策活动,以逻
动作失误 伤害事故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分心产生的原因
外部刺激引起的; 主观因素引起的,如疲劳等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四)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心理活动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
分配到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或对象上。例如,“眼观六 路,耳听八方”。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第一节 运动员的操作思维
3、不同运动项目与操作思维成绩 长期训练会迫使运动员对这种任务要求产生适
应性,提高在运动情境中迅速、灵活、大量处理信 息并做出决策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能表现在操作 思维测验上。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第一节 运动员的操作思维
另外,在各类运动项目中,信息加工数量以及信 息加工时间方面的要求越高,运动员的操作思维 水平也越高,反之,则越低。在同一运动项目中, 只要信息加工数量和信息加工时间具有重要的意 义,那么运动水平越高,操作思维水平也越高, 反之,则越低。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五)注意的转移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 1、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 2、新对象的特点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二、分析讨论
1.运动员比赛中能“一心二用”吗?为什么? 2.分析你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在注意方式分布图(课 本P196,图11-2)中的位置。
进行的思维活动,是思维在体育运动中的特殊表 现形式。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第一节 运动员的操作思维
2、不同运动水平与操作思维成绩
各项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第一节 运动员的操作思维
3、不同运动项目与操作思维成绩 对抗性项目由于人与人、人与器械之间关系的
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因而运动员的信息加工量也大 大增加,中枢神经系统迅速、灵活、大量地做出决 策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辑思维为主导,通过概率论或决策策略来进行决策 活动。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二) 问题解决的特点
4、直觉
(2)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 直觉决策是在快速运动、时间压力大和结果不
确定的复杂运动情境中,运动员做出的具有快速、 直接、或然性特点的决策。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第三节 运动活动与创造思维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二) 问题解决的特点
3、预测
认知运动心理学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运动成绩 取决于对完整的信息或先行信息的加工过程。
第十章 运动员的思维特点 (二) 问题解决的特点
4、直觉
(1)运动直觉的性质 运动直觉是个体在复杂的运动情境中,根据有
限信息,对问题做直接和迅速求解的思维。运动直 觉的特征: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一)注意的范围 影响注意范围大小的因素: 1、注意对象的组成特点 2、同个体知识经验和活动任务有关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三、体育运动中的注意问题
一、常见的注意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