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二十章第五节遗传与环境.ppt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上册第20章第5节《遗传与环境》精品课件
•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 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1.基因型比较稳定,表现型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环境既可以引起可遗传的变异,也可引起不遗传 的变异,只有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才是可 遗传的变异。
3.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来改良或 培育新品种。例如,通过杂交技术培育矮秆高产 的水稻品种。
想一想
环境条件仅仅使生物的表现型发生改变,还是 会引起基因型发生改变呢?
许多遗传实验表明,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 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则容易受到环境条 件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 用的结果。
是什么造成了他们表现型的不同? 环境
荒漠变色龙
丛林变色龙
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生 物性状的改变
不可遗传的变异
不同环境中玉米幼苗的长势不同
基因型的改变,引起表现型不同 可遗传的变异
Aa
Aa
aa
归纳总结 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可遗传的 变异。 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并不涉及遗传物质发生改 变的变异叫不可遗传变异。 两种变异类型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遗传物质是 否发生改变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培育新品种
什么叫表现型?
基因型是指生物个体的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 基因组成,如AA,Aa,aa。 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
性状表现与环境
为什么西红柿和黄瓜的表现型不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西红柿和黄瓜的基因型不同。
为什么季节不同,枫叶的颜色不同? 因为环境不同影响了枫树的表现型。
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
阳光照射的幼苗 黑暗中的幼苗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上册第20章第5节《遗传与环境》精品课件
3、通过这个实验你发 现环境条件容易改变 基因型还是容易影响 表现型?
一、基因型、表现性与环境的关系
同一棵白菜外面的叶子和里面的叶子表现型 不同,它们的基因型相同吗?是什么 引起内外叶片表现型不同呢?
一、基因型、表现性与环境的关系
叶扁平宽大(有利 于提高光合作用面 积)
丝状分裂(减少水 的阻力)
什么叫表 现型?
提示:基因型 是指生物个体 的基因组成。 如:AA/Aa/aa
提示:表现型则是 指生物个体的某一 具体的性状表现。
如:有耳垂、无耳 垂、单眼皮、双眼 皮等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棕色人种 黄色人种
不同人种的肤色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呢?表现型
以上4种不同的表现型受什么决定的呢? 基因型
表现型是不是只与基因型有关呢?
遗传与环境
1.简述基因组成、性状表现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2.知道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3.理解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4.通过对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了解生物学的 广泛应用前景,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学习热情,养成乐于探索 生命奥秘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复习提问
什么叫 基因型?
可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有
变异
随堂演练
1、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 B.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有利 C.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不利 D.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就 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发生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是 ( C )
A.环境变化
B.温度变化
C.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D.气候变化
板书设计
表现型
决定
影响
基因型
环境条件
其改变引起
一、基因型、表现性与环境的关系
同一棵白菜外面的叶子和里面的叶子表现型 不同,它们的基因型相同吗?是什么 引起内外叶片表现型不同呢?
一、基因型、表现性与环境的关系
叶扁平宽大(有利 于提高光合作用面 积)
丝状分裂(减少水 的阻力)
什么叫表 现型?
提示:基因型 是指生物个体 的基因组成。 如:AA/Aa/aa
提示:表现型则是 指生物个体的某一 具体的性状表现。
如:有耳垂、无耳 垂、单眼皮、双眼 皮等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棕色人种 黄色人种
不同人种的肤色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呢?表现型
以上4种不同的表现型受什么决定的呢? 基因型
表现型是不是只与基因型有关呢?
遗传与环境
1.简述基因组成、性状表现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2.知道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3.理解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4.通过对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了解生物学的 广泛应用前景,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学习热情,养成乐于探索 生命奥秘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复习提问
什么叫 基因型?
可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有
变异
随堂演练
1、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 B.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有利 C.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不利 D.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就 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发生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是 ( C )
A.环境变化
B.温度变化
C.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D.气候变化
板书设计
表现型
决定
影响
基因型
环境条件
其改变引起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20章第5节 遗传与环境课件(共28张ppt)
B. 个体繁殖
C. 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 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6.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后性状是否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B ) A.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遗传 B. 任何变异的性状都能遗传 C. 仅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D. 变异后的性状还可能发生变异
7. 多年来,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一直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的 目光。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是否表现只与基因有关 B.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C.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含糖量提高,是可以遗传的 D. 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也一定是饱满粒大的
①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控制抗倒伏性状的基因是__显__性____基 因,控制倒伏性状的基因是__隐__性____基因。 ②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图示中抗倒伏植株 的基因组成是__A_A_或__A_a___。 ③让子代的倒伏植株进行杂交,推测后代出现抗倒伏植株的概 率是____0____。
10. “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着拟南芥等6种生物,在月球背面
进行生物生长培育实验。在月球微重力条件下,拟南芥细胞分
裂的不同时期里,细胞内一定发生明显变化但不会导致变异的
是( A )
A.染色体形态
B.DNA的结构
C.基因的结构
D.染色体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非选择题 11. (综合应用)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回 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小麦的抗倒伏与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两株抗倒伏小麦作 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下去,观察小麦植株生长的状况 并统计数据,将结果绘成柱形图如下。
2. 1名孕妇挺着大肚子到某医院做首次产检,被查出胎儿多 发畸形,必须引产,医生分析:发生这些畸形,不能排除遗 传、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与孕妇缺少叶酸有关。这说明( D ) A. 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B. 基因能控制性状 C. 环境能控制性状 D. 性状表现既受基因控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0章第5节遗传与环境PPT课件
知识点一 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将同一品种的西瓜种子分别种在不同农田里,结
果一块田里结出的西瓜体积较大,另一块田里结出的西
瓜体积较小,这种差异在生物学中最准确的描述为( D )
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不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这两块田里种的西瓜是同一品种,之所以结 出的果实大小不同,是因为环境条件不同,遗传物质并 没有改变,所以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例 1】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 同 D.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 同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一般环境条 件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容易受到环境条 件的影响。
解析: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 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7.下列现象能够遗传的是( C ) A.小明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B.营养不良导致消瘦 C.不同人种肤色不同 D.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小麦的籽粒粒大饱满 解析:A、B 和 D 都是由环境的改变直接引起的表现 型改变,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不可遗传的。
[解答]肥料充足的小麦秆粗、穗大是由环境影响形成 的不可遗传的变异,属于有利变异,A 不符合题意;玉 米出现白化苗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 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不利变异,B 不符合题 意;玉米粒有黄、白、红三种颜色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的可遗传的变异,玉米的颜色既不属于有利变异也不属 于不利变异,C 不符合题意;小麦出现矮秆是由遗传物 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矮秆能抗倒伏,因此是有 利变异,D 符合题意。故选 D。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5《遗传与环境》课件(共15张PPT)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5节 遗传与环境
同一个地球上为什么会有不同肤色的人? 答:不同人种肤色的基因组成不同。
知识回顾
什么是基因型? 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aa等。 什么是表现型?
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 如有耳垂、无耳垂等。
体外
转 基 因 超 级 鼠
基因 型决定表现 型
活动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上午11时58分21.9.811:58September 8,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8日星期三11时58分28秒11:58:288 Se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811:58:2811:58Sep-218-Sep-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1:58:2811:58:2811:5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我的收获
大小花生是有差异的
大花生与小花生的差异 ——由遗传物质引起的
同一品种花生之间的差异 受环境的影响
二、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
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基 基染 因 因色 重 突体 组 变变
异
差异叫做 生物的变异 。
探究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提示:探究对象:果实大小不同的两种花生
1、随机从大小花生中各取样品20粒 2、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花生果实的长度 3、计算大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4、将测量结果绘制成折线图或直方图
第5节 遗传与环境
同一个地球上为什么会有不同肤色的人? 答:不同人种肤色的基因组成不同。
知识回顾
什么是基因型? 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aa等。 什么是表现型?
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 如有耳垂、无耳垂等。
体外
转 基 因 超 级 鼠
基因 型决定表现 型
活动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上午11时58分21.9.811:58September 8,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8日星期三11时58分28秒11:58:288 Se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811:58:2811:58Sep-218-Sep-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1:58:2811:58:2811:5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我的收获
大小花生是有差异的
大花生与小花生的差异 ——由遗传物质引起的
同一品种花生之间的差异 受环境的影响
二、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
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基 基染 因 因色 重 突体 组 变变
异
差异叫做 生物的变异 。
探究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提示:探究对象:果实大小不同的两种花生
1、随机从大小花生中各取样品20粒 2、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花生果实的长度 3、计算大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4、将测量结果绘制成折线图或直方图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20.5 遗传与环境 课件 (共33张PPT)
谁能说一说
1.表现型与基因型,哪个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 影响?哪个不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2.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三 者之间的关系吗?
小结
性状表现是基因组成与环境 共同作用的结果
许多遗传实验表明:一般环境条
件的变化不易使_基__因_型__ 发生改变, _表__现__型_ 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 响,_表__现_型__是_基__因_型__与 _环__境_条__件_
1.基因型比较稳定,表现型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环境既可以引起可遗传的变异,也可引起不遗传 的变异,只有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才是可 遗传的变异。
3.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来改良或 培育新品种。例如,通过杂交技术培育矮秆高产 的水稻品种。
不遗传的变异
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
基因型
=(内因)
+
环境条件 (外因)
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
回顾
什么叫变异?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
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变异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
自学课本110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可遗传变异?什么是不遗传变异? 2.两种变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怎样区分两种 不同的变异类型? 3.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有什么应用价值?
比一比谁更快
随堂演练
5. 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相貌特别像,但 是胖瘦差别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 ) A. 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 B. 隐性基因发生作用 C. 染色体发生了变异 D. 显性基因发生了变异
比一比谁更快 随堂演练
6.下列几种变异,哪些是可遗传变异?( A B D ) 哪些是不遗传变异?( C E F )
1.表现型与基因型,哪个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 影响?哪个不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2.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三 者之间的关系吗?
小结
性状表现是基因组成与环境 共同作用的结果
许多遗传实验表明:一般环境条
件的变化不易使_基__因_型__ 发生改变, _表__现__型_ 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 响,_表__现_型__是_基__因_型__与 _环__境_条__件_
1.基因型比较稳定,表现型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环境既可以引起可遗传的变异,也可引起不遗传 的变异,只有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才是可 遗传的变异。
3.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来改良或 培育新品种。例如,通过杂交技术培育矮秆高产 的水稻品种。
不遗传的变异
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
基因型
=(内因)
+
环境条件 (外因)
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
回顾
什么叫变异?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
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变异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
自学课本110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可遗传变异?什么是不遗传变异? 2.两种变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怎样区分两种 不同的变异类型? 3.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有什么应用价值?
比一比谁更快
随堂演练
5. 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相貌特别像,但 是胖瘦差别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 ) A. 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 B. 隐性基因发生作用 C. 染色体发生了变异 D. 显性基因发生了变异
比一比谁更快 随堂演练
6.下列几种变异,哪些是可遗传变异?( A B D ) 哪些是不遗传变异?( C E F )
北师大生物八上《20、5 遗传与环境》课件(共39张PPT)
自学课本110页,蓝色标题下第2和 第3段,在书上勾画下列问题并记忆。 (3分钟完成)
1.变异有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2.可遗传的变异由什么引起? 3.不遗传的变异由什么引起? 4.两种变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目标二: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
基因型的改变, Aa
Aa
引起表现型不同。
aa
可遗传的变异
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相 似 性
差 异 性
遗传与变 异现象
性状遗传 的规律
显性基因
基因
基因型
隐性基因
DNA 蛋白质
染色体
表现型
?
性状遗传的 物质基础
遗传与环境
生物 的遗 传与 变异
北 师 大 版《 义 务 教 育 教 科 书》
八年级生物上册 遗传与环境
博学
健康
廊坊市第四中学 柳书雅
和谐
向上
学习目标:
目标三: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可遗传 的变异
通过杂交,抗倒 伏基因和高产基 因组合到一起 (基因重组)
袁隆平,被称为中国 的“杂交水稻之父”, 他与助手们经过多年 的刻苦研究,培育出 多个高产而优质的杂 交水稻新品种,大幅 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 增加了农民收入。
各种变异茄子
各种变异的番茄
不可遗 传变异
其改变称为
包括
包括
变异
达标检测
1、俗话说“一树结果,有酸有甜”,这说明生物体 具有(D ). A.遗传性 B.应激性 C.适应性 D. 变异性
2、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B )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1.变异有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2.可遗传的变异由什么引起? 3.不遗传的变异由什么引起? 4.两种变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目标二: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
基因型的改变, Aa
Aa
引起表现型不同。
aa
可遗传的变异
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相 似 性
差 异 性
遗传与变 异现象
性状遗传 的规律
显性基因
基因
基因型
隐性基因
DNA 蛋白质
染色体
表现型
?
性状遗传的 物质基础
遗传与环境
生物 的遗 传与 变异
北 师 大 版《 义 务 教 育 教 科 书》
八年级生物上册 遗传与环境
博学
健康
廊坊市第四中学 柳书雅
和谐
向上
学习目标:
目标三: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可遗传 的变异
通过杂交,抗倒 伏基因和高产基 因组合到一起 (基因重组)
袁隆平,被称为中国 的“杂交水稻之父”, 他与助手们经过多年 的刻苦研究,培育出 多个高产而优质的杂 交水稻新品种,大幅 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 增加了农民收入。
各种变异茄子
各种变异的番茄
不可遗 传变异
其改变称为
包括
包括
变异
达标检测
1、俗话说“一树结果,有酸有甜”,这说明生物体 具有(D ). A.遗传性 B.应激性 C.适应性 D. 变异性
2、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B )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课件:20.5 遗传与环境(共12张PPT)
3.(2017丹东)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
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是因为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稻的( ) A
A.遗传物质
B.形态结构
C.生理功能
D.生活习性
4.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舟八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
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原因是(
养繁殖的后代没有鲜红色。但如果在饲料中加入火烈鸟在野外常吃的红色藻,鲜红色就
会出现。火烈鸟的眼是橙色的,即使不吃红色藻,眼的颜色仍然是橙色的。
请分析回答:
(1)火烈鸟食用红色藻,身体的有关部位就呈现鲜红色,不食用红色藻则不呈现鲜红色。
这种性状的变化是由
外界环引境起的,属于
不可遗传的变异 。
(2遗)火传烈物鸟质的眼色不会因是否食用红色藻而发生变化。这说明火烈鸟的眼色是由 控制的。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来总结一下吧。
遗 性状表现与基因、环境的关系:表现型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传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与 环 境
生环物境的的变关异系与变 变异 异在 类型 农业可 不生遗 可产传 遗上的 传的变 的应异 变用: 异:遗 :利传 仅用物 由可质 环遗发 境传生 变的改 化变变 引异起培的育变新异品种
合作交流:上述两种现象分别属于哪种变异类型?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豌豆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为这种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遗传 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玉米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为这 种变异是在同样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而能 遗传给后代。
(1)性状表现 ①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一般环境条件 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②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关键:遗传物质是否改变。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上册第20章第5节《遗传与环境》精品课件
色盲遗传病
据调查,某班色盲男同学的父母、祖父、 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 其他人皆色觉正常,则此男同学的色盲基因 来自祖辈中的外祖母,因为色盲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
色盲一般都是先天遗传的,对人的健康 没有危害,但是会对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比如红绿色盲就不能辨别红经绿的颜色,如 果驾驶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5)遗传病是先天就有的疾病,是目前医疗水 平无法治愈的疾病( )
答案:(1)√(2)×(3)√(4)×(5)√
2、先天性愚型病患者,是最常见的一种常染色 体病,现已查明主要是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 所以又称为21—三体综合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约为1/600~1/800,患者天生智力低下,请问: (1)这一患者的父母是否是正常的? (2)假如这一患者的父母是正常的,那么其父母 的什么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异常变化? (3)如果这些患者生儿育女,这种病会遗传给后 代吗? (4)这种病与传染病有哪些区别?
答案: (1)是正常的;(2)生殖;(3)会 (4)患这种病的人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但不会传染
祖父母
外祖父母
叔、伯、姑
父、母
舅、姨
叔伯姑的子女
自己
兄弟姐妹
舅姨的子女
叔伯姑的孙子女 子女
兄弟姐妹的子女 舅姨的孙子女
叔伯姑的曾孙子女
旁系血亲
孙子女 直系血亲
兄弟姐妹的孙子女 舅姨的曾孙子女
旁系血亲
旁系血亲
重者(白痴)约200万。
三、遗传病的危害及发病原因
请同学们读课文P115的内容,然后思考:
危害 遗传病的危害及发病原因 ?
提示: 1、危害人类健康,降低人口素质; 2、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 负担和精神负担; 3、某些精神病患者给社会治安带来危害。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上册第20章第5节《遗传与环境》精品课件
2.环境既可以引起可遗传的变异,也可引起不遗传 的变异,只有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才是可 遗传的变异。
3.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来改良或 培育新品种。例如,通过杂交技术培育矮秆高产 的水稻品种。
不遗传的变异
表现型
=
基因型 (内因)
+ 环境条件 (外因)
改
诱
变
因
可遗传的变异 (改良或培育新品种)
遗传与环境
1.简述基因组成、性状表现和环境三者之 间的关系。
2.知道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 用的结果。
3.理解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1.基因型比较稳定,表现型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板书设计
表现型
决定影响基因型Fra bibliotek环境条件
其改变引起
可能改变
其改变引起
可遗传 变异
不可遗 传变异
其改变称为
包括
包括
变异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3.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来改良或 培育新品种。例如,通过杂交技术培育矮秆高产 的水稻品种。
不遗传的变异
表现型
=
基因型 (内因)
+ 环境条件 (外因)
改
诱
变
因
可遗传的变异 (改良或培育新品种)
遗传与环境
1.简述基因组成、性状表现和环境三者之 间的关系。
2.知道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 用的结果。
3.理解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1.基因型比较稳定,表现型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板书设计
表现型
决定影响基因型Fra bibliotek环境条件
其改变引起
可能改变
其改变引起
可遗传 变异
不可遗 传变异
其改变称为
包括
包括
变异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十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6.20.5遗传与环境课件 北师大版
(2)_______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tiá基oj因ià型n)的影响。
(3)表表现现型型是_______与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 环境
(huánjìng)
条件
第七页,共11页。
探究主题二 生物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阅读教材,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是如何产生(chǎnshēng)的? 提示: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是可遗传的变异;这种 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也就是基因组成的改变产生(chǎnshēng) 的。 2.在农业生产上,可遗传的变异有哪些应用? 提示:在农业生产上可以改良或培育新品种。
(2)预测结果:
第一天时,两只培养皿中绿叶苗的百分比:_____;相近
实验结束后,A培养皿中绿叶苗的百分比较高。 (xiānɡ
(3)实验结论:小麦幼苗的性状(xìngzhuàng)表现光不jì照同n)是_____因素造
成的。
(guāng
zhào)
第五页,共11页。
【思考】①为什么要在纸巾上散播15粒种子,用1粒行吗? 提示:不行,种子数量较少,实验的偶然性大,使用较多的种子 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②第一天观察的A、B两个培养皿中绿叶苗的百分比相近,这说明 什么? 提示:种子的萌发一般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 ③将黑暗处的一组小麦苗放在光照下,小麦苗还能变绿吗?为什 么? 提示:能变绿。叶片(yèpiàn)的遗传物质未改变,在光下仍能合 成叶绿素。
第十页,共11页。
第十一页,共11页。
第九页,共11页。
1.某兄弟二人,原来肤色都较白。后来由于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肤 色被晒得较黑,那么哥哥的子女肤色一定是黑的吗? 提示(tíshì):不一定。哥哥的肤色较黑是受环境条件影响形成的,一 般不会遗传给子代。 2.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白”,与 韭菜相比,栽培韭黄缺少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提示(tíshì):光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 母
子 女
一对夫妇都有耳 垂, 生了一个无 耳垂的子女。产 生的这种无耳垂 变异可不可以遗 传?为什么?
可遗传 的变异
二、不可遗传的变异
概念:生物的有些变异并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
变,仅仅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生物体 的新陈代谢过程的结果,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 不可遗传的变异。 即遗传物质未改变,由环境条件引起的表现型的 变化。
老王以此为良种进行播种,今年的收成是
(
B)
A、一定粒大饱满 B、不一定粒大饱满 C、一定不会粒大饱满 D、与去年的一样
4.下列生物的变异,能够遗传的是 (
C)
A.水稻种在特别肥沃的稻田里产量增加
B.蒜苗用遮光物遮盖几天后叶子变黄
C.甜菜幼苗用药剂处理后细胞染色体数
目增加,其含糖量也增加
D.举重运动员经锻炼后胸肌变得发达
4、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变异?是打“√”,不是 打“ X” ( X ) a.哥哥视力正常,弟弟近视。 ( √ ) b.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 X ) c.父亲双眼皮,儿子也双眼皮。 ( √ ) d.姐姐有耳垂,妹妹没有耳垂。 ( √ ) e.小麦地里出现的矮杆小麦。 ( √ ) f.玉米种下后出现了白化苗。 ( X ) g.龙生龙,凤生凤。
举例:种在不同地块的同一个豌豆品种,植株
的高度、豆粒的大小等存在差异。
不可遗传 的变异
不同环境中玉米幼苗的长势不同
用两种不同的营养液培育同一种植 株幼苗,长势不同,出现的这种长势 不同的变异能否遗传?为什么?
两种变异类型之 间的本质区别是 什么?
变异类分为可遗 遗传物质是 传变异和不可遗 否发生改变 传变异。
5、下列几种变异,哪些是可遗传变异?( A B D ) 哪些是不可遗传变异?( C E F ) A.家兔体表的毛,有纯白色,黑色,蓝灰色等类型。 B.玉米粒有黄色,有白色,还有红色的。 C.同一品种的小麦,生长在遮荫处的比生长在阳光充 足处的杆细、穗小。 D.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儿子。 E.一对孪生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 ,弟弟长期在 室内工作,结果哥哥比弟弟的脸色较黑。 F.身材高大的父母,其子女由于营养不良而个头长得 矮小。
1 2 3 4 5
2 6 13 13 13
11 7 0 0 0
15.4 2 46.2 1 100 0 100 0 100 0
12 13 14 14 14
14.3 7.1 0
0
0
阳光
说出本实验研究中,萝卜幼苗的性状表现变
化是由哪种环境因素造成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实验对照组唯一不同是光照条件不同。
一猪生九崽 连母十个样
变异可分为 哪两种类型?
变异类型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 传变异。
生物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一、可遗传的变异
概念: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做可 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 变引起的,即生物体的基因型发生改变,引起了 表现型的变化。 举例: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一个无耳垂的孩子。
复习提问
什么叫 基因型?
什么叫表 现型?
提示:基因型是 指生物个体的基 因组成。
提示:表现型则是 指生物个体的某一 具体的性状表现。
为什么西红柿和黄瓜的表现型不同? 因为西红柿和黄瓜的基因型不同。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棕色人种
黄色人种
为什么不同人种的肤色的表现型不同?
因为不同人种的肤色的基因组成不同。
太空青椒
普通青椒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由于遗传物质的 变异,不同品种或同 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 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 不同,通过人工选择 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 牛选择出来,通过繁 育,后代还会出现各 种变异,再从中选择 产奶量高的奶牛繁育, 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 保持高产奶量,甚至 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变异的两种类型
变异类型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可遗传的变
异。如一对夫妇都有耳垂,这次生了一个无耳垂的 子女,将来再生一个或多个子女时可能又出现无耳 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也就是基因组 成的改变产生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并不涉及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的变异叫不可遗传变异。如不同环境中的玉米长势 不同,不同的营养液只改变了玉米长势的性状表现, 并没有改变其基因组成,不能遗传给后代。
环境对水毛茛叶片形状的影响
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伸出水面的叶片呈扁平 状,而长期浸没在水中的叶片深裂成丝状。
喜马拉雅兔(30℃以上)
变异
喜马拉雅兔(25℃以下)
环境条件仅仅使生物的表 现型发生改变,还是会引起 基因型发生改变呢?
谁能举出一个生活中传实验表明,一般环境条 件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 表现型(性状表现)则容易受到 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表现型 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 结果。
知识回顾
什么是变异?
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的性 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注:
遗传和变异都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问题: 变异可以遗传还 是不可以遗传呢? 怎么判断?
利用遗传 变异原理 培育出高 产量和质 量的杂交 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 的结果,基因型比较稳定,表现型容易 受环境的影响。 环境既可以引起可遗传的变异,也可 引起不遗传的变异,只有引起遗传物质 发生改变的变异才是可遗传的变异。
随堂演练
1、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B型,却生下 1 了O型的子女。 可遗传 的变异。 这属于_________
结论: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也不同
长期晒太阳的非黑色人种,肤色也会变黑。 那么,阳光是引起基因型改变,还是仅仅使表现 型发生变化?
为什么同一棵白菜外面的叶子 和里面的叶子表现型不同?
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
阳光照射的幼苗
时间 /d
黑暗中的幼苗
绿叶苗/ 黄白叶 绿叶苗 绿叶苗 黄白叶 绿叶苗 株数 苗/株数 /% /株数 苗/株数 /%
1.发生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是 ( A.环境变化
C )
B.温度变化
C.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D.气候变化
2.同一块田里同一品种的小麦,
生长在遮阴处的比阳光处的杆细、穗
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不足 B.阳光不足 C.遗传物质的改变
B
)
D.肥料不足
3、农民老王家的一块麦地,由于去年雨
水充足收成喜人,粒大饱满。于是,今年
2、某医生因工作关系,手臂经常受X光照射,他担 心皮肤细胞中的基因发生改变并遗传给后代,你认 为他担心的事可能发生吗?为什么? 答:不会发生。因为皮肤细胞的基因改变,不 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3、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 B.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有利 C.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不利 D.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就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
有人问:环境变化引起的生物变异都是 不可遗传的变异吗?
不是。环境既可以引起可遗传的变异,也 可引起不遗传的变异,只有引起遗传物质发生 改变的变异才是可遗传的变异。大多数情况下, 环境条件只改变生物性状表现,不会引起遗传 物质发生改变。(紫外线、射线、放射性物质 等环境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航天诱变育种成果(环境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
6、俗话说“一树结果,有酸有甜”, 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D ). A.遗传性 B.应激性 C.适应性 D. 变异性
7、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B )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