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8年级下册 1绘画的多元化 教案设计设计
《1 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1 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5ffe05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b.png)
《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绘画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包括素描、水彩、油画、国画等;2. 掌握不同绘画工具和材料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进行创作;3. 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作业内容1. 作业主题:以“校园生活”为主题,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绘画形式(素描、水彩、油画、国画等),完成一幅画作。
2. 作业要求:(1)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和工具,熟悉并掌握其使用方法;(2)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构图、色彩、线条等基本要素,表现出校园生活的特点;(3)作品尺寸为A4大小,可彩色打印;(4)提交作业时需附带创作过程中的照片或视频,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创作过程。
三、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1)绘画技巧:包括构图、色彩、线条等基本要素的表现;(2)创意性: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真实反映了校园生活;(3)完成度:作品是否完整,绘画过程是否熟练;(4)艺术性:作品是否具有审美价值。
2. 评价方式:教师评分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最终以综合得分的形式呈现。
四、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会对下一节课的作业主题进行预告。
2. 学生可以自愿组成小组,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共同讨论和分享创作经验。
对于有疑惑的作品,可以向教师寻求指导和建议。
3. 对于在创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难的学生,教师将会提供帮助和支持,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4.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也将推荐他们的作品参加校内的美术展览或比赛。
总之,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多元化表现形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理解绘画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素描、水彩、油画、版画等,掌握不同绘画技巧的特点和运用,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案+说课稿】人美版初中美术《绘画的多元化》
![【美术教案+说课稿】人美版初中美术《绘画的多元化》](https://img.taocdn.com/s3/m/f2cb1585ad02de80d5d84052.png)
【美术教案+说课稿】人美版初中美术《绘画的多元化》02教案部分《绘画的多元化》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1课一、课题绘画的多元化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欣赏多元化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初步了解绘画作品多元化的思维艺术特点,认识绘画多元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交流不同艺术流派的作品和艺术特点,提高鉴赏能力,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认知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理性地把握和面对绘画多元化的现状。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正确认识,对艺术作品的独立感知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尊重不同风格的艺术创作主张。
能否自由表达自己对艺术的审美感受。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欣赏法。
七、教具准备:PPT、课本、范作等。
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抛出问题--世界文化的发展变迁,时代的潮流给绘画艺术带来了哪些变化,以及哪些多元化的发展,引出课题《绘画的多元化》。
(二)初步赏析教师带领学从造型、色彩和风格特点三个方面分析比较永乐宫壁画《朝元图》和米开朗基罗的壁画《利比亚女先知》两幅壁画作品。
以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的方式,大胆表达对作品的初步感知,通过教师的总结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欣赏方式也是不同的。
(三)深入探究教师从个性特征和审美情趣上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代和观点的创作的艺术手法不同,带领学生从教材内容上继续欣赏《春山游骑图》、《村道》、《星月夜》,进而总结由于的国度、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艺术作品上彰显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审美情趣。
(四)交流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本后两页的内容研究讨论现代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说说自己喜欢的风格。
通过交流,了解现代绘画艺术风格更加地多种多样,创作和空间表达不同。
马格利特的油画《委任状》和毕加索的《梦》的作品,写实手法奇特有趣。
《1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1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4c2bd9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1.png)
《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绘画的多元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不同绘画风格的基本特征;2. 掌握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绘画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绘画的多元化》主题展开,具体包括:1. 理论学习:学生需通过教材或网络资源,了解中西方绘画历史、不同绘画风格及其特点,并记录学习笔记。
2. 风格探索:选择一种感兴趣的绘画风格,如印象派、抽象派等,分析其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并尝试模仿创作一幅小作品。
3. 文化交流:以小组形式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绘画作品,分析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并准备小组展示内容。
4. 创作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多元文化”为主题的绘画作品,鼓励创新表达。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笔记详细、条理清晰;2. 风格探索需有明确的风格分析和模仿创作过程记录;3. 文化交流需小组内充分讨论,形成一致观点,并准备PPT 或其他形式的展示材料;4. 创作实践要求作品主题明确、形式新颖、色彩搭配合理;5. 所有作业需保持整洁,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理论学习笔记的完整性和理解深度;2. 风格探索的准确性和模仿创作的创新性;3. 文化交流的充分性和展示的表达能力;4. 创作实践的艺术性和创新性。
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综合评定学生的作业成绩。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具体包括:1. 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指出改进方向;2. 学生根据教师和他人的反馈,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3. 教师将共性问题汇总,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4. 学生将反馈内容记录在学习笔记中,以便日后复习和巩固。
通过本课程《绘画的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多元化人美学习教案
![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多元化人美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ef6620d15abe23492f4d62.png)
会计学
1
第一页,共21页。
教学(jiāo xué)目标:
1、了解(liǎojiě)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 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 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
2、了解(liǎojiě)艺术作品随时代的发展而 发生的巨大变化。
3、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 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
级差变化作画,使
观众产生平面上凸
维 加 ·吉 思 基 之二 瓦萨 里(法 国(fǎ ɡuó))
起半个圆的视觉感
受。
第15页/共20页
第十六页,共21页。
第16页/共20页
第十七页,共21页。
第17页/共20页
第十八页,共21页。
第18页/共20页
第十九页,共21页。
小结(xiǎojié):
1、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和审美 观,决定了人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 美选择是不同的,所以:艺术不可能 (kěnéng)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4、学会尊重他人的审美选择。 第1页/共20页
第二页,共21页。
引导分析:(以两幅壁画为例) 1、民族特点:人种(rénzhǒng)、服装 2、地域审美特点:
第2页/共20页
第三页,共21页。
一、绘画(huìhuà)的多元 化
你能发现(fāxiàn)这两幅壁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第3页/共20页
第四页,共21页。
作品用勾线平涂法 造型,形象追求平面单 纯(dānchún)的美,服 饰华美绮丽,富于装饰 色彩。
朝元图 元代 (永乐宫壁画(bìhuà) 局部)
第4页/共20页
第五页,共21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1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
![八年级美术下册1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https://img.taocdn.com/s3/m/18aa7ca858fb770bf68a5574.png)
1.绘画的多元化1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
可以自主性学习,但外国作品学生接触较少,需要教师多准备相关问题,用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由浅入深,对作品欣赏、理解,边分析、思考,在有一定积累的情况下逐步得出结论。
2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面貌是多元的,明白绘画多元化的原因。
2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中西绘画的差异,用分组思考、讨论法探讨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多种风格。
3通过了解多种艺术风格的绘画,学会用多元化的艺术角度去欣赏,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的对比学习,感受民族艺术独特美感,增强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增强对世界多元艺术的了解、包容和热爱。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4教学过程一、导入1、问题:你能举例说出几个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吗?xx--xx、xxxx--xxxx--xxxx--xxxx学生举例说明2、课件展示各种古代文明的美术精品图片。
3、小结: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风格、不同样式、不同效果的美术作品。
二、对比与分析问题:说一说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出民族、地域、宗教的艺术特征的?引导分析:(以两幅壁画为例)1、民族特点:人种、服装2、地域审美特点:《朝元图》为道教壁画,表现的是一群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情景,这是其中的一个局部。
中国传统重彩勾填的方法;人物气质闲雅,面部平和庄重;线条潇洒飘逸,色彩绚丽辉煌。
《利比亚女先知》是米开朗基罗在罗马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天顶所绘的壁画《创世纪》中的一部分,女先知健壮的身体充满了力量,是米开朗基罗对于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歌颂。
三、简要了解现代西方主要美术流派(一)问题:艺术进入到现代,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引:古代交通、通讯不便,各民族有自己风格的艺术,现代交通、通讯发达,是不是艺术表现形式就大一统了呢?请学生回答。
(二)课件欣赏西方艺术流派作品问题1:现代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你喜欢哪种风格?为什么?问题2:我们该如何理解艺术多元化的现象?引导学生探讨。
八年级美术下册1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人美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1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b3741d910ef12d2bf9e711.png)
《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的面貌是多元化的,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
了解西方的现代派绘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明白绘画的多元化的原因在于艺术品是精神产品,它的产生必然会受到艺术家的文化背景与个人审美追求的影响,艺术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2、过程与方法: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中西方绘画的差异,用填表格法归纳其特征,,用独立思考、师生探究、课堂抢答、游戏猜一猜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深入了解多种艺术风格的绘画,培养学生具有包容的胸怀与开阔的视野。
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的对比学习,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美感,从而增强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增强对世界多元艺术的了解、包容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以及西方现代派绘画多元的风格与面貌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生对绘画多元化产生原因的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一、抢答游戏导入。
导入:十几岁的中学生是不可小觑的,有时他们的见识和观点让人始料未及,是这样吗?今天老师就以抢答题的形式考考大家,以下哪幅作品是名家之作?二、欣赏评论。
欣赏《朝元图》《利比亚女先知》。
1、教师简介背景。
2、师生共同分析两画不同之处。
3、教师以表格形式总结两幅画的不同,并告知学生两幅画的差异即是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4、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是壁画作品在绘画的对象、表现形式(造型、色彩、风格等)上有会这么多不同?5、学生回答。
6、教师总结:由于各国,各民族有着独特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因此,绘画风格、方式自然各异,这就决定了艺术的多元化。
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艺术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三、欣赏探究评论。
(一)欣赏《春山游骑图》《村道》《星月夜》。
1、教师简介背景。
2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同一题材的绘画可以呈现出多元化?3、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艺术多元的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所处的国度、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并且每个人都富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审美追求。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https://img.taocdn.com/s3/m/ab6d4645011ca300a6c39088.png)
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绘画是美术中的一大重点,也是当代中学美术的重要技能。
所以了解绘画的面貌的多元化,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
了解西方的现代派绘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深刻明白绘画的多元化的原因在于艺术品是精神产品,它的产生必然会受到艺术家的文化背景与个人审美追求的影响,艺术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所以中学生必然需要了解绘画的多元化。
2、过程与方法:运用形式各异的方法了解中西方绘画的差异,用图片欣赏、独立思考、师生探究、课堂抢答、游戏猜一猜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通过深入了解多种艺术风格的绘画,培养学生具有包容的胸怀与开阔的视野。
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的对比学习,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美感,从而增强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增强对世界多元艺术的了解、包容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以及西方现代派绘画多元的风格与面貌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生对绘画多元化产生原因的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一、抢答游戏导入。
导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或多或少的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们了解的如何呢?今天老师就以抢答题的形式考考大家,以下哪幅作品是名家之作?二、欣赏评论。
欣赏《朝元图》《利比亚女先知》。
1、教师简介背景。
2、师生共同分析两画不同之处。
3、教师总结两幅画的不同,告知学生两幅画的差异即是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4、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是壁画作品在绘画的对象、表现形式(造型、色彩、风格等)上有会这么多不同?5、学生回答。
6、教师总结:不同名族不同地域造就了不同文化。
由于各国,各民族有着独特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因此,绘画风格、方式自然各异,这就决定了艺术的多元化。
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艺术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三、欣赏探究评论。
(一)欣赏《春山游骑图》《村道》《星月夜》。
《1绘画的多元化》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1绘画的多元化》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06ebc4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2.png)
《绘画的多元化》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绘画的多元化”,主要围绕中国画、西洋画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绘画风格进行探讨,旨在让学生了解绘画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培养学生对不同绘画风格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理解绘画多元化的内涵和意义。
2. 技能与操作: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会辨识不同绘画风格的基本特征,并能简单阐述个人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中国画与西洋画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
2. 技能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辨识不同绘画风格的能力以及个人感受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审美意识。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分析不同绘画风格的特点和魅力。
3. 观察比较:展示多幅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加深对绘画多元化的理解。
4. 实践操作: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进行模仿或创作,体验不同绘画风格的表现手法。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分享个人感受和学习心得,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提问和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检测学生对中国画与西洋画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绘画风格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关于该风格的个人感受和见解的短文,并附上一幅与之相关的绘画作品。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案3篇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7445d7c850ad02df804177.png)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教学活动:1、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容,做好笔记。
2、教师先出示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3.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4.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a. 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b. 艺术的多元化:①概念;②产生的社会背景;③发展时期;④各流派及艺术主张c.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d. 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看内容、赏析图片,看思考题2.教师提示,让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力求帮助学生整理自学思路检查学生自学情况3.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a .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教师可结合课本图片讲解)b.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陈述自己的好观点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并存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把艺术作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这样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性,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学生创作1.设计一张现代艺术的展览门票,门票背后附有说明2.写一篇“观赏某件艺术作品的小论文”1.要求发表自己的艺术观点,写出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
[配套K12]八年级美术下册 1 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人美版
![[配套K12]八年级美术下册 1 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3c6afc5fbfc77da369b10b.png)
组织学生
各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化,所以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请同学们看看艺术世界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是怎样的?
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从造型和色彩风格有什么区别
坐姿端正目视前方
分辨语言
观看欣赏思考
做好上课准备
感受语言的多元
通过对西方壁画中感受到的艺术风格不同,多绘画多元性有初步的了解.
55Leabharlann 教学流程绘画的多元化
课题
1.绘画的多元化
课
时
1
课
型
欣赏评述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绘画面貌是多元的,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差别。
过程与方法
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中西绘画的差别。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深入了解多种艺术风格的绘画,学会用多元的艺术视角去欣赏。
重点
中西绘画的差异,以及西方现代派绘画多元风格和面貌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新
授
过
程
展示教材第5页
三幅作品请同学们在来看看以风景为题材的作品他们有什么不同?
绘画为什么会产生多元性?跟什么有关?
西方艺术风格欣赏
交流讨论
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透视法不同
散点透视
焦点透视
提示
第6第7页
大家都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风格特征,也谈了喜欢的原因。为什么绘画的面貌会不同?多元的原因是什么?
难点
学生对绘画多元化产生原因的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关键
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用多角度思维方式去思考。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板
书
《1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1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6a17cd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f.png)
《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绘画的多元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不同绘画风格的基本特征。
2. 掌握多元化绘画技法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其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绘画风格探索:学生需选择一种感兴趣的绘画风格(如印象派、抽象派等),研究其历史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并形成简短的文字描述或制作成小报。
2. 技法实践:学生需选择一种绘画工具(如水彩、素描等),尝试运用所学的多元化绘画技法,创作一幅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作品。
3. 作品构思:学生需根据所选择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构思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并绘制草图或构思图。
4. 创作心得:学生需在完成作品后,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包括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收获等。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准备并完成所有作业内容,不得抄袭或代交。
2. 绘画风格探索部分需结合所学知识,确保内容准确、详实。
3. 技法实践部分需运用所学的多元化绘画技法,努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4. 作品构思图需清晰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草图应具备基本的构图和线条表达能力。
5. 创作心得部分需真实记录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不少于300字。
四、作业评价本课时的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作品的创新性:是否具有个人特色和新颖性。
2. 技法的运用: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的多元化绘画技法。
3. 作品的完整性:是否完整完成了所有作业内容。
4. 创作心得的真实性:是否真实记录了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需努力四个等级,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本课时的作业反馈将采取课堂展示和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1. 课堂展示:学生可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教师和其他同学可给予评价和建议。
2. 小组互评:学生可分组进行互评,互相交流作品和心得体会,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1 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1 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671755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e.png)
《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画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包括水彩画、油画、国画、版画等。
2. 掌握不同绘画形式的基本技巧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绘画形式的特点,掌握基本技巧,尝试实践。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理解多元化绘画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绘画材料,如水彩颜料、油画颜料、毛笔、画板、画纸等。
2. 准备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绘画作品供学生欣赏。
3. 安排教学时间,可安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
4. 提前了解学生的绘画基础,以便因材施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多种类型的绘画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素描、儿童画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绘画形式的特征和美感。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绘画的多元化表现形式。
2. 讲授新课:(1)绘画的基本要素:教师介绍绘画的基本要素,包括线条、色彩、明暗、形状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要素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绘画的多元化表现形式:教师详细介绍各种绘画形式的技巧和方法,如国画中的笔墨运用、油画中的色彩搭配、素描中的明暗表现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些具有特色的绘画形式,如民间绘画、儿童画、拼贴画等。
(3)多元化材料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材料,如纸张、布料、木炭、沙石等,以及它们在绘画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使用不同材料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3. 实践操作: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主题和素材,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和材料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创作,也可以参考教师的示范和指导。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讨论自己喜欢的作品和原因。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
人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572edcaeaad1f346933fb3.png)
第一课绘画的多元化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教学活动:1、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容,做好笔记。
2、教师先出示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3.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4.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a. 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b. 艺术的多元化:①概念;②产生的社会背景;③发展时期;④各流派及艺术主张c.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d. 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看内容、赏析图片,看思考题2.教师提示,让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力求帮助学生整理自学思路检查学生自学情况3.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a .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教师可结合课本图片讲解)b.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陈述自己的好观点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并存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把艺术作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这样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性,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学生创作1.设计一张现代艺术的展览门票,门票背后附有说明2.写一篇“观赏某件艺术作品的小论文”1.要求发表自己的艺术观点,写出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
1. 绘画的多元化-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 绘画的多元化-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9fc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1.png)
绘画的多元化-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的多元化体现和具体表现方式。
2.通过观察和模仿不同绘画风格,提高学生的绘画素养和创意思维。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多种绘画工具和技法的使用方法。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1.绘画的多元化体现及相关介绍。
2.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的欣赏及分析。
3.绘画的工具和技法介绍及实际操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绘画的多元化体现及具体表现方式。
2.鉴别和分析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绘画的多元化。
2. 主体环节2.1 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1.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幅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口头展示给同学。
2.让学生分组,通过课堂展览和画展的形式,展示各自选定的作品,并相互交流和探讨。
2.2 绘画工具和技法介绍及实际操作1.教师介绍和演示不同绘画工具和技法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实际操作,体验不同工具和技法所带来的效果。
3. 总结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认真观察和分析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同时能够进行创意性的发挥,达到了学习目标。
2.本节课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认识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技法,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对于学生中存在的理解困难和操作上的疑惑,应及时进行解答和改进。
同时,教师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性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说课稿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d58f9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2.png)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说课稿一、课程背景介绍本节课是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主题为《绘画的多元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了解绘画在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流派中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创造出个性化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1. 了解绘画的多元化,包括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流派对绘画的影响。
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绘画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创作个性化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内容1. 绘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多元化•介绍不同文化背景对绘画的影响,如中国绘画、西方绘画等。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绘画特点和风格,如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特点、西方绘画的透视技巧等。
2. 艺术流派对绘画的影响•介绍不同艺术流派对绘画的影响,如印象派、表现主义等。
•分析不同艺术流派的绘画特点,如印象派的光影效果、表现主义的情绪表达等。
3. 绘画欣赏与表达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观赏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主题。
•鼓励学生进行绘画评论,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创作个性化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从自身的观察和体验出发进行创作。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利用图片和文字介绍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流派对绘画的影响,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流派的绘画特点和技巧。
3.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呈现自己对绘画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作品。
•引导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画廊或美术馆,亲身体验绘画作品的欣赏与感受。
4. 创作实践•给学生提供创作的材料和主题,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绘画创作。
•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提供技巧和建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互动交流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学习。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民出版社 《绘画的多元化》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民出版社 《绘画的多元化》](https://img.taocdn.com/s3/m/80dd4c3f76c66137ee06195b.png)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中西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西方现代绘画多元的风格 与面貌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生对绘画多元化产生原因的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教具学具资料准备
PPT课件
写生们都表达自己艺术观点的权利
作业布置
1、设计一张现代艺术的展览门票,门票背后附有说明。
2、写一篇“观赏某件艺术作品的小论 文”。
板
书
设
计
绘画的多元化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绘画多元化的原因
教
学
反
思
学生对作品了理解还不够深刻,要解决好重点和难点,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要把问题设计好,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多运用对比的手法,便于学生接受。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
三、讨论与交流
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合作学习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a. 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b. 艺术的多元化:①概念;②产生的社会背景;③发展时期;④各流派及艺术主张
c.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d. 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 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提示,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 a .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
(可结合课本图片讲解)
b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对疑难问题,在讲解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
《1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1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4c3c64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0.png)
《绘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了解绘画的多元化特征,包括不同绘画风格、技法与材料的应用,并尝试进行自主创作,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其绘画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为“多元绘画体验”。
1. 绘画风格探索:学生需选择一种感兴趣的绘画风格进行研究,如印象派、抽象表现主义等,了解该风格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2. 技法与材料实践:学生需尝试运用所选风格的绘画技法,如点彩法、厚涂法等,并选择不同的绘画材料如水彩、油画棒等,进行实践练习。
3. 自主创作:基于对绘画风格和技法的理解,学生需创作一幅以“多元绘画”为主题的作品。
作品应体现所学的绘画风格和技法,并尝试融合自己的创意与想法。
4. 作品记录与反思:学生在完成作品后,需撰写一份简短的记录,描述创作过程、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反思自己在本次作业中的收获与不足。
三、作业要求1. 绘画风格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出绘画的多元化特点。
2. 技法与材料实践需真实记录,详细描述使用的技法与材料,并附上相应的实践照片或视频。
3. 自主创作应具有创意性,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注意作品的完整性。
4. 作品记录与反思需真实客观,能反映出学生的思考过程与收获。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绘画风格的选择、技法的运用、材料的选用、作品的创意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继续努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给予详细的反馈意见。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给予耐心的指导与帮助。
3. 通过课堂讨论、作品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与心得,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化对绘画多元化的理解,掌握不同绘画风格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年级美术下册1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 (2)
![八年级美术下册1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 (2)](https://img.taocdn.com/s3/m/124b7edf2af90242a995e53d.png)
1.绘画的多元化1学情剖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必定的网络采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必定的理解能力。
能够自主性学习 ,但外国作品学生接触较少 ,需要教师多准备有关问题 ,用问题一步步指引学生进行议论 ,由浅入深 ,对作品赏识、理解 ,边剖析、思虑 ,在有必定累积的状况下逐渐得出结论。
2教课目的1 认识绘画相貌是多元的,理解绘画多元化的原由。
2 用比较、剖析的方法认识中西绘画的差别 ,用分组思虑、议论法商讨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多种风格。
3 经过认识多种艺术风格的绘画 ,学会用多元化的艺术角度去赏识 ,经过对中西方绘画的对照学习 ,感觉民族艺术独到美感 ,加强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同时加强对世界多元艺术的认识、包含和热爱。
3要点难点教课要点 :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课难点 :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4教课过程一、导入1、问题 :你能举例说出几个世界上拥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吗?xx--xx、xxxx--xxxx--xxxx--xxxx学生举例说明2、课件展现各样古代文明的美术精选图片。
3、小结 :不一样的民族文化 ,造就了不一样的风格、不一样款式、不一样成效的美术作品。
二、对照与剖析问题 :说一说这些作品是如何反应出民族、地区、宗教的艺术特色的?指引剖析 :(以两幅壁画为例 )1、民族特色 :人种、服饰2、地区审美特色 :《朝元图》为道教壁画 ,表现的是一群仙人朝拜元始天尊的情形 ,这是此中的一个局部。
中国传统重彩勾填的方法 ;人物气质闲雅 ,面部平易隆重 ;线条潇洒俊逸 ,色彩绚烂绚烂。
《利比亚女先知》是米爽朗基罗在罗马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天顶所绘的壁画《创世纪》中的一部分 ,女先知强健的身体充满了力量 ,是米爽朗基罗关于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颂扬。
三、简要认识现代西方主要美术派别(一)问题 :艺术进入到现代 ,又体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引 :古代交通、通信不便 ,各民族有自己风格的艺术 ,现代交通、通信发达 ,是否是艺术表现形式就大一统了呢 ?请学生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课题:《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类别:欣赏课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学指导思想
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因而,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各种形式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
此外,让学生对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形式语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使学生对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有所了解和认识。
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社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
这些普通知识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普通知识涉及广泛,美术知识就是其中之一。
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必要理解,是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当具备的普通知识。
2、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域,以及不同流派艺术的介绍、欣赏与综合分析为主线,试图对艺术多元化形成的原因和对
多元化的立场取向进行探索。
3、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了解世界各国的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面貌,就像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文字一样。
了解绘画作品独特的思维艺术创作主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
培养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对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以及同时期同民族地域不同流派绘画作品的欣赏,充分体会艺术的多元并存特点,并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不同的艺术流派之间的差异。
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二、教学方法:
1. 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
通过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3、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4、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三、教学手段:
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和资源及灵活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激活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容,做好笔记。
(二)导入部分(谈话导入):
展示各种文字,如英文、法文、中文、韩文、日文等。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所以世界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在艺术领域呢?
展示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艺术世界中的艺术形象,艺术风格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绘画的多元化》这节课。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由语言的多样性感受到艺术也是多元的。
(三)新授部分:
中西方绘画的对比欣赏:
1、想一想:
从造型、色彩和风格特点三个方面分析比较朝元图和利比亚女先知两幅壁画有什么不同。
朝元图元代(永乐宫壁画局部)
作品用勾线平涂法造型,形象追求平面单纯的美,服饰华美绮丽,富于装饰色彩。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利比亚女先知(壁画)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作品用明暗法造型,形象写实,立体感强,观之如同在墙壁上开窗,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一般。
2、这两幅壁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又有什么不同?
欧洲壁画:
作品突出写实性,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
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
(米开朗基罗壁画)
中国壁画:
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
(飞天、敦煌壁画、埃及壁画)
学生活动:观察、交流、思考、总结。
教师总结:
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
人们对艺术作品被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因而,艺术不可能有同意的审美标准。
各种形式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文字,世界各国的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面貌。
作为艺术的一部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取决于不同民族特定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艺术创作主张(艺术观念)。
艺术观念:观念指看法和思想。
艺术观念指对艺术的认识和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从中西方壁画中感受到艺术风格的不同,对绘画的多元性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3、想一想:这三幅作品全部都是以风景为主题,它们在表现方法、风格特点及艺术追求上有哪些显著的不同?
春山游骑图(中国画)明代周臣
画家根据有山感受作画,引导观众随着画面布局由近及远地宝蓝阳春羞涩,体会画家游历于山水之间的惬意心情。
村道(油画)1689 霍贝玛荷兰
真实再现客观世界的绘画。
应用科学透视法表现乡村小道,真实地描绘出画家在固定视点观察到的景物,使人充分感受天地的开阔和深远。
星月夜(油画)1889 凡高(荷兰)
画家以充满激情的笔法、夸张的造型和清冽的色彩表现景物,使观者明显感受到画家奔放的内心世界。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做总结: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也不一样,画家的个性特点、审美趣味说艺术追求也亦差异,因此,绘画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绘画多元化是必然现象。
设计意图:使学生深入理解绘画多元化的重要原因是画家所处的国家不同,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并且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审美追求。
(四)学生活动讨论交流
展示教师本人各种种类和风格的绘画作品以及绘画工具,小组派组长到前面选取作品与绘画工具,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派代表到台上发言:
1、作品与工具是否匹配?
2、你们选取的是什么风格的绘画作品?
3、发表一下欣赏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夯实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总结布置作业
请根据我们今天的学习体会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题目为《绘画多元化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