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恐龙大探秘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cc5386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0.png)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走进史前世界》,具体内容为“恐龙大探秘”。
通过本章的学习,幼儿将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以及史前地球的环境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增强对史前生物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的认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恐龙模型、恐龙图片、地球仪、教学PPT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恐龙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恐龙的名字。
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对恐龙生活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恐龙图片,讲解恐龙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结合地球仪,介绍史前地球的环境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观察恐龙图片,讨论恐龙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课堂互动(5分钟)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检验学习效果。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 制作恐龙手工(10分钟)教师发放学具,指导幼儿制作恐龙。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加深对恐龙的认识。
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六、板书设计1. 恐龙大探秘恐龙种类:霸王龙、三角龙、翼龙等生活习性:食肉、食草、飞行等史前地球环境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恐龙,并简单介绍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恐龙是霸王龙,它是一种食肉恐龙,长着锋利的牙齿和利爪,生活在史前的森林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和史前地球的环境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中班《恐龙大探秘》教案
![中班《恐龙大探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230e8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3.png)
中班《恐龙大探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如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种类:介绍一些常见的恐龙种类,如霸王龙、剑龙、三角龙等。
2. 恐龙的生活习性:讲述恐龙的生活习性,如捕食、防御、繁殖等。
3. 恐龙的灭绝:解释恐龙灭绝的原因,如自然灾害、物种竞争等。
4. 恐龙化石:让幼儿了解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在研究恐龙中的作用。
5. 恐龙与现代生物的关联:探讨恐龙与现代生物的进化关系。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恐龙故事,引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
2. 图片观察:展示各种恐龙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恐龙的特点。
3.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与恐龙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恐龙知识。
4.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恐龙模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恐龙的相关问题,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准备各种恐龙的图片,以便进行观察和讨论。
2. 游戏道具:准备与恐龙相关的游戏道具,如恐龙玩具、恐龙卡片等。
3. 手工材料:准备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如纸板、彩泥等。
4.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恐龙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恐龙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幼儿在制作恐龙模型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小组讨论和游戏互动中,观察幼儿的团队合作情况。
4. 幼儿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情绪表现,了解他们对恐龙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讲述一个有趣的恐龙故事,引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
2. 图片观察:展示各种恐龙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恐龙的特点。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精彩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精彩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de9074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5.png)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精彩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动物世界”中的第三节“恐龙大探秘”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恐龙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以及恐龙化石的研究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环境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古生物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恐龙的分类及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恐龙的基本知识及化石的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恐龙模型、恐龙化石、图片、PPT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恐龙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恐龙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讲解恐龙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和化石的形成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通过观察恐龙图片,分析恐龙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4. 课堂互动(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恐龙猜谜”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5. 动手操作(10分钟)指导幼儿利用彩泥、画笔等学具制作恐龙模型,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恐龙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及化石形成过程。
2. 恐龙的特点及分类依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恐龙,并简要介绍它的特点。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3. 课后可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进一步了解恐龙及其他古生物知识。
拓展延伸:开展“恐龙主题”绘画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恐龙形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二、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三、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针对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准备多样化的恐龙模型和图片,确保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恐龙的多样性。
中班科学教案《恐龙大探秘》
![中班科学教案《恐龙大探秘》](https://img.taocdn.com/s3/m/edaa76e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9.png)
中班科学教案《恐龙大探秘》第一章:课程引入1.1 目的:激发孩子们对恐龙的兴趣,引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1.2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引入的方式,通过图片、图书等资源,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1.3 教学内容:1.3.1 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恐龙的概念,引导他们观察恐龙的图片,让孩子们了解恐龙的外貌特征。
1.3.2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恐龙的故事,让孩子们对恐龙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产生兴趣。
1.4 教学活动:1.4.1 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些恐龙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恐龙的外貌特征。
1.4.2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恐龙的故事,让孩子们听后回答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恐龙的生活习性。
第二章:恐龙的分类2.1 目的:让孩子们了解恐龙的分类,培养他们的分类能力和观察力。
2.2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模型等资源,让孩子们观察和比较恐龙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2.3 教学内容:2.3.1 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恐龙的分类,让他们了解恐龙的种类和特点。
2.3.2 教师展示一些恐龙的图片或模型,让孩子们观察并比较恐龙的形态特征。
2.4 教学活动:2.4.1 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些恐龙的图片或模型,让他们观察并比较恐龙的形态特征。
2.4.2 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恐龙分类,让他们根据恐龙的特点将它们归类。
第三章:恐龙的饮食3.1 目的:让孩子们了解恐龙的饮食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图书等资源,让孩子们观察和比较恐龙的饮食习性,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3.3 教学内容:3.3.1 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恐龙的饮食习性,让他们了解恐龙的食性。
3.3.2 教师展示一些恐龙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比较恐龙的饮食习性。
3.4 教学活动:3.4.1 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些恐龙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并比较恐龙的饮食习性。
3.4.2 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恐龙的饮食习性。
第四章:恐龙的生存环境4.1 目的:让孩子们了解恐龙的生存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1)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41d1eb6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4.png)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恐龙大探秘》,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认识恐龙”,详细内容包括: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恐龙化石的形成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分类,认识不同种类的恐龙。
2. 掌握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恐龙的分类和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恐龙的生活习性和观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恐龙模型、恐龙化石模型、挂图、PPT课件。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恐龙模型,激发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和化石形成过程。
通过PPT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请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恐龙模型,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引导幼儿通过画笔、彩泥等学具,制作恐龙化石。
各组展示制作的恐龙化石,分享观察和制作过程。
5. 板书设计(5分钟)在黑板上画出恐龙分类图,标注不同种类的恐龙。
旁边展示恐龙化石形成过程图解。
六、作业设计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恐龙,并描述其特征。
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化石形成过程。
2. 答案:画出的恐龙需符合恐龙的特征,如体型、牙齿、爪子等。
收集的资料要真实可靠,可以来自科普书籍或网络。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和化石形成过程。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实地观察恐龙化石。
邀请古生物学家来园,为幼儿讲解恐龙知识。
开展“恐龙主题”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恐龙的分类和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
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
![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https://img.taocdn.com/s3/m/40e7bf3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09.png)
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培养对恐龙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恐龙,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恐龙故事。
三、教学准备1.教具:恐龙模型、恐龙图片、恐龙科普书籍。
2.环境布置:在教室里布置恐龙主题的环境,如恐龙壁画、恐龙贴纸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恐龙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恐龙的名字。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恐龙是什么吗?它们长什么样?”2.恐龙基本特征的认识(1)教师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
(2)教师讲解恐龙的分类,如食肉恐龙、食草恐龙等。
(3)教师讲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侏罗纪、白垩纪等。
3.恐龙故事的分享(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恐龙的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2)教师提问:“故事里的恐龙是什么样子?它们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4.恐龙创作环节(1)教师发放恐龙画纸,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恐龙故事。
(2)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培养表达能力。
5.团队协作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恐龙拼图游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教师提问:“你们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2)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分享今天的课程内容。
五、课后作业(家长协助)1.家长协助幼儿查找恐龙相关的资料,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
2.家长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创作的恐龙故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恐龙模型、图片、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恐龙有了基本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恐龙的兴趣。
在创作环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恐龙故事。
在团队协作游戏中,幼儿学会了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47db7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0.png)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神秘生物》,详细内容为“恐龙大探秘”。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幼儿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以及种类,培养幼儿对古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恐龙的基本知识,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古生物的兴趣,提高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恐龙模型、恐龙图片、恐龙化石、挂图、PPT等。
2. 学具:彩笔、画纸、恐龙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恐龙模型、图片,引发幼儿对恐龙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利用PPT、挂图等教具,讲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恐龙园”,让幼儿扮演小小考古学家,挖掘恐龙化石,观察、描述所发现的恐龙。
4. 例题讲解:以一只霸王龙为例,讲解其特征、生活习性等,引导幼儿学会描述、表达。
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合作完成恐龙特征的描述,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恐龙种类:霸王龙、翼龙、三角龙等。
2. 恐龙生活习性:食肉、食草、群居等。
3. 恐龙外貌特征:体型、牙齿、皮肤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恐龙,并描述其特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表达,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提高幼儿对恐龙的认识。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恐龙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恐龙模型,加深对恐龙的了解。
同时,鼓励幼儿课后查阅恐龙相关书籍,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的理解。
中班科学教案《恐龙大探秘》
![中班科学教案《恐龙大探秘》](https://img.taocdn.com/s3/m/1e67383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f.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恐龙已经灭绝。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恐龙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恐龙模型、图片、视频、恐龙化石模型等。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神秘、有趣的恐龙主题教室,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舞蹈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恐龙世界。
2. 基本知识:介绍恐龙的基本特征,如外表、饮食、繁殖等。
3. 图片观察:展示各种恐龙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恐龙的名字。
4. 视频观看:播放恐龙生活的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恐龙。
5. 动手操作:让幼儿亲手触摸恐龙化石模型,感受恐龙的真实存在。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7. 总结:通过讲解,帮助幼儿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引导幼儿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
8. 课后拓展:鼓励幼儿家长带领幼儿参观恐龙博物馆,深入了解恐龙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恐龙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幼儿对恐龙灭绝原因的理解和思考。
4.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恐龙知识拓展情况。
六、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恐龙的分类和特点。
1. 教学目标:a. 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分类。
b.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恐龙特点的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重点: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分类。
b.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恐龙特点的能力。
3. 教学准备:a. 教具准备:恐龙模型、图片、视频等。
b.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神秘、有趣的恐龙主题教室,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歌曲、舞蹈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恐龙世界。
b. 基本知识:介绍恐龙的分类,如肉食性恐龙、植食性恐龙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https://img.taocdn.com/s3/m/58dadc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a.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恐龙大探秘》一、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知道恐龙是远古时期的动物。
2.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合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知道恐龙是远古时期的动物。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恐龙图片、恐龙生活场景图、恐龙骨骼化石等。
2.恐龙模型、恐龙玩具、恐龙图书等。
3.白板、记号笔、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恐龙玩具,引起幼儿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对恐龙有什么了解?”2.恐龙基本特征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大小、四肢、牙齿等。
教师讲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如:食肉还是食草、生活在哪里等。
3.恐龙生活场景教师展示恐龙生活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恐龙生活的环境,如:森林、湖泊、草原等。
教师讲解恐龙之间的互动,如:捕食、繁殖等。
4.恐龙骨骼化石教师展示恐龙骨骼化石,引导幼儿观察骨骼化石的特点,如:形状、大小等。
教师讲解恐龙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科学家如何通过骨骼化石研究恐龙。
5.探究活动a.观察恐龙模型,找出恐龙的部位名称。
b.阅读恐龙图书,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c.小组讨论,分享恐龙的知识。
教师邀请各组展示探究成果,让幼儿分享恐龙的知识。
教师对幼儿的探究活动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7.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恐龙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恐龙的生活。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让恐龙生活的地方更加美好。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恐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探究、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设计更多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小卫士。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恐龙图片和模型,让他们能够描述恐龙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大小、牙齿的形状和四肢的特点。
中班科学教案《恐龙大探秘》
![中班科学教案《恐龙大探秘》](https://img.taocdn.com/s3/m/e39f50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1.png)
中班科学教案《恐龙大探秘》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恐龙的外貌特征和名字;2. 能够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3. 培养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4. 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并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恐龙的外貌特征和名字;2. 玩具恐龙模型;3. 海报或图片展示恐龙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4. 纸张、颜色铅笔、剪刀等制作恐龙的手工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给学生出示恐龙的图片或玩具模型,引发学生对恐龙的认识和兴趣;2.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恐龙吗?恐龙长什么样子?二、学习(15分钟)1. 展示课件或图片,介绍恐龙的外貌特征和名字,例如:脚趾上有锐利的爪子、牙齿尖锐、身体长有鳞甲等;2. 让学生观察恐龙的图片或模型,通过观察和描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恐龙的外貌特征;3. 引导学生一起说出恐龙的名字,如:霸王龙、三角龙、甲龙等,通过对比不同恐龙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恐龙的多样性;三、探究(20分钟)1. 展示海报或图片,介绍恐龙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如:有的恐龙生活在陆地上、有的恐龙善于游泳、有的恐龙会飞行等;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恐龙喜欢吃什么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恐龙的食性多样性;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恐龙,通过课件或书籍查找相关信息,了解所选恐龙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和食性,并向全班展示所获取的信息;4. 整理学生的观察和总结: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关于恐龙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例如:恐龙的外貌特征、不同恐龙的名字、恐龙的生活习性等;四、实践(30分钟)1. 分发纸张、颜色铅笔、剪刀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纸张和颜色铅笔制作恐龙的手工作品;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恐龙并介绍其特点;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到的关于恐龙的知识,通过提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2.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分享学习恐龙的乐趣;六、延伸活动(自由发展)1. 鼓励学生阅读与恐龙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扩展对恐龙的认知;2. 组织学生进行恐龙模型拼装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
![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https://img.taocdn.com/s3/m/5a2471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8.png)
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能够区分食肉恐龙和草食恐龙。
3.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和灭绝原因。
教学内容:1.恐龙的基本特征2.恐龙的分类3.食肉恐龙和草食恐龙的区别4.恐龙的生活环境和灭绝原因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几只恐龙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恐龙,并谈一谈恐龙是什么。
2.讲授(1)介绍恐龙的基本特征,如身材高大、脚具有三个脚趾、脑容量相对较小等。
(2)介绍恐龙的分类以及各类恐龙的特征和代表种类:①蜥脚类恐龙:具有长脖子、长尾巴和四肢发达等特点,代表性恐龙有梁龙。
②兽脚类恐龙:脚部有三个足趾,足爪尖端有很长的爪子,代表性恐龙有暴龙。
③鸟脚类恐龙:有喙状嘴、短前肢和长后肢,代表性恐龙有角龙。
④甲龙类恐龙:有厚实的外壳和短尾巴,代表性恐龙有甲龙。
(3)介绍食肉恐龙和草食恐龙的区别:食肉恐龙有锐利的牙齿和强壮的爪子,以狩猎其他动物为生;草食恐龙有长长的颈部和膝盖,以吃植物为主。
(4)介绍恐龙的生活环境:恐龙生活在晚白垩纪时期的地球上,当时气候温暖、植被茂盛。
恐龙生活在热带雨林、平原或海滩等各种不同的生境。
(5)介绍恐龙的灭绝原因:可能是因为强烈的火山爆发、气候变化或大型陨石撞击等。
3.小结简要总结前面学习的内容,强调恐龙的特点和不同的类别,以及恐龙的灭绝原因。
4.巩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如配对、填空、搭配等)巩固所学的知识。
5.展开活动幼儿可以通过团队活动、游戏等方式体验到恐龙学习的乐趣。
6.概括概括教师所讲的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点,让幼儿在思考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结束言语结束语可以引导幼儿用一个词、一句话来概括恐龙大探秘课程的收获。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https://img.taocdn.com/s3/m/390f17a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3.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会模仿恐龙的动作和叫声。
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幼儿丰富的知识及科学科普素养。
二、教学内容1.恐龙简介。
2.恐龙的生活习性。
3.恐龙的分类和特征。
4.恐龙模仿活动。
三、教学重点1.认识和了解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恐龙的分类和特征。
四、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恐龙的特征和分类。
2.听懂并模仿恐龙的叫声和动作。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恐龙的生活和形象,例如: - 以前地球上生活过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它们叫做什么? - 恐龙都会飞吗?是怎样生活的?(二)讲解恐龙简介(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恐龙。
讲解恐龙的起源和灭绝原因,以及恐龙在地球上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深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恐龙的生活习性,如恐龙是植食性还是肉食性,它们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四)恐龙的分类和特征(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分别通过图片或实物介绍不同种类的恐龙,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特征和分类。
(五)恐龙模仿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恐龙模仿活动,让学生感受恐龙的叫声和动作。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恐龙的重要性及科学知识,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恐龙知识竞赛。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模仿恐龙的活动和小组竞赛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对恐龙科学知识的兴趣,评价效果良好。
七、课堂扩展可以使用3D打印模型、VR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恐龙世界的神奇和美妙。
八、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图示化手段和活动设计,使幼儿在了解恐龙的同时,肌肉得到锻炼、动手能力增强、探究乐趣提升,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对于幼儿园教育师来说,这种生动、有趣、科学的课程设计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促进幼儿园教育师自身的知识更新和职业成长。
幼儿园中班科学:恐龙大探秘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恐龙大探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8017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2.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恐龙大探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如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等。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图书、模型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恐龙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恐龙的概念,让幼儿对恐龙有初步的认识。
2. 基本知识:讲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
3. 观察与讨论:展示恐龙图片、模型等,让幼儿观察恐龙的特征,引导幼儿展开讨论。
4. 活动拓展:介绍恐龙化石的挖掘、研究过程,让幼儿了解科学家是如何研究恐龙的。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幼儿对恐龙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恐龙的灭绝原因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恐龙图片、图书、模型、视频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入恐龙的话题,让幼儿发表自己对恐龙的认识。
2. 基本知识:讲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3. 观察与讨论:展示恐龙图片、模型等,让幼儿观察恐龙的特征,引导幼儿展开讨论。
4. 活动拓展:观看恐龙化石挖掘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科学家是如何研究恐龙的。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幼儿对恐龙的认识。
6.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恐龙模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7. 课堂反馈: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恐龙模型,让幼儿讲述恐龙的特点。
8. 课后作业:让幼儿家长协助,搜集更多关于恐龙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9.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恐龙知识的掌握程度。
10.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恐龙大探秘中班科学教案
![恐龙大探秘中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556f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3.png)
恐龙大探秘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是什么,以及恐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 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PT 展示素材:包括恐龙的图片、恐龙的骨骼模型等;2. 化石模型或实物:可以是一些恐龙的化石模型,或者是一些恐龙的骨骼复原模型;3. 班级板书:主题为“恐龙大探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恐龙的视频片段或者展示一些恐龙的图片来引入今天的主题。
同时,可以向学生提问,看看他们对恐龙有什么了解和认知。
2. 发现恐龙的化石(1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恐龙的化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并展示一些化石模型或实物。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化石是由生物的遗骸在地下逐渐转化而成的,并向他们展示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
3. 恐龙的骨骼复原(20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恐龙的骨骼模型,并讲解这些模型是根据化石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复原的。
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骨骼结构,了解恐龙的体型、头部形状等特点,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拼接恐龙的骨骼模型。
4. 认识不同种类的恐龙(20分钟)通过 PPT 展示不同种类的恐龙图片,介绍它们的名称和一些特点,让学生了解到恐龙的多样性。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种类恐龙的大小、形状和特征等。
5. 学习恐龙的生活习性(20分钟)根据所学的恐龙种类,向学生讲解不同种类恐龙的生活习性,例如食性、行为等。
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恐龙的日常生活。
6. 小结与展示(10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内容,并提问学生对恐龙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
同时,可以邀请学生展示他们自己动手拼接的恐龙骨骼模型,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四、教学延伸1. 探索化石之旅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恐龙化石展览,进一步了解恐龙化石的形成和特点。
2. 制作恐龙模型引导学生利用废纸盒、纸板等材料制作恐龙模型,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中班《恐龙大探秘》教案
![中班《恐龙大探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609eb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c.png)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恐龙已经灭绝。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探讨。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基本特征:恐龙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种类等。
2. 恐龙的灭绝原因:探讨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引导幼儿思考灭绝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恐龙的外貌特征。
2.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恐龙的故事,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
3.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讨论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游戏互动:设计一个恐龙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恐龙。
四、教学准备1. 恐龙图片:准备各种恐龙的图片,用于展示和让幼儿观察。
2. 故事课件:制作一个恐龙故事的课件,用于讲述。
3. 讨论卡片:制作卡片,上面写着各种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用于小组讨论。
4. 游戏道具:准备恐龙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头饰、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恐龙故事,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
2. 展示恐龙图片:展示各种恐龙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 小组讨论:分发讨论卡片,让幼儿分组讨论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
4. 总结: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恐龙的特点和灭绝原因。
5. 游戏互动:进行恐龙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恐龙。
6. 结束: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引导幼儿思考恐龙与人类的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恐龙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的提问和回答,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理解程度。
3. 评估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带领幼儿参观恐龙化石展览,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恐龙。
2. 推荐幼儿观看恐龙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丰富他们的知识。
3. 开展恐龙主题的科学实验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恐龙时代的环境。
幼儿园中班科学:恐龙大探秘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恐龙大探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3efb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4.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恐龙大探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如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勇敢、好奇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基本知识: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
2. 恐龙化石的观察:如何识别恐龙化石,恐龙化石的特点等。
3. 恐龙玩具的制作:学习制作恐龙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和恐龙化石的特点。
2. 教学难点:恐龙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恐龙图片、恐龙化石模型、恐龙玩具制作材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合幼儿进行观察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恐龙图片,引起幼儿对恐龙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恐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
3. 观察恐龙化石:展示恐龙化石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化石的特点,讲解如何识别恐龙化石。
4. 制作恐龙玩具:发放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恐龙玩具。
5. 展示与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恐龙玩具,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6. 总结与反思: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7. 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恐龙的资料,增加对恐龙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对恐龙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
2. 幼儿在制作恐龙玩具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幼儿在展示和交流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恐龙化石展览,加深对恐龙化石的认识。
2. 开展恐龙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更好地体验恐龙的生活。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https://img.taocdn.com/s3/m/c875677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a.png)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恐龙大探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部分常见恐龙种类。
3.引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培养观察、探索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恐龙大百科》图书若干。
2.恐龙模型或图片。
3.《恐龙园》游戏。
4.幼儿画纸、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恐龙大探秘》,引导幼儿回答“恐龙是什么?”,展示恐龙的图片或模型。
2. 学习(20分钟)
1.老师通过《恐龙大百科》简单介绍恐龙的一般特点和部分恐龙种类。
2.播放有关恐龙的视频片段或歌曲,帮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恐龙。
3.利用《恐龙园》游戏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感受恐龙的生活场景。
3. 创作(30分钟)
1.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自由发挥,绘制他们心中的恐龙世界。
2.鼓励幼儿描述他们绘制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
4. 总结(10分钟)
老师和幼儿共同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四、延伸活动
1.带领幼儿去植物园或自然博物馆参观恐龙化石。
2.组织恐龙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
3.在户外进行恐龙化石挖掘游戏。
五、课后家长互动
老师可通过班级群或家长会分享当天课堂的活动内容,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探讨恐龙知识,促进家校互动。
通过本节科学课《恐龙大探秘》,希望能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索和思考能力,促进综合发展。
中班《恐龙大探秘》教案
![中班《恐龙大探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c378e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7.png)
中班《恐龙大探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恐龙已经灭绝。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基本特征:恐龙的形态、恐龙的皮肤、恐龙的颜色。
2. 恐龙的生活习性:恐龙的食物、恐龙的繁殖、恐龙的迁徙。
3. 恐龙的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恐龙化石的形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恐龙图片、恐龙模型、恐龙化石图片、教学课件。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神秘、有趣的恐龙主题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猜一个谜语:“它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有牙齿和爪子,却不会飞,也不会游泳,它是什么?”(恐龙)2. 基本特征:展示恐龙图片和模型,让幼儿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描述恐龙的外貌、皮肤和颜色。
3. 生活习性:通过教学课件,介绍恐龙的食物、繁殖和迁徙习性,让幼儿了解恐龙的生活方式。
4. 灭绝原因:讲解恐龙灭绝的原因和化石的形成过程,让幼儿认识到恐龙已经消失,激发幼儿对恐龙化石的好奇心。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的种类、分布地区等。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画一画他们心中的恐龙,并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3. 组织一次恐龙知识问答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恐龙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价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主动学习恐龙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中。
3. 通过问答活动,检验幼儿对恐龙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恐龙主题的科学实践活动,如制作恐龙模型、参观恐龙化石展览等。
2. 邀请恐龙专家到校对幼儿进行讲座,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3. 与家长合作,开展家庭科学探究活动,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探索更多关于恐龙的奥秘。
中班科学《恐龙大探秘》教案
![中班科学《恐龙大探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acbd7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2.png)
中班科学《恐龙大探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基本概念以及外形特征;2.掌握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3.培养探究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展示板、课件、教具;2.学生手册、作业本;3.幻灯片、视频、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说“我们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很神奇的生物,其中有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叫做恐龙。
听一听‘恐龙’这个词,你知道它指代什么动物吗?能否简单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呢?”;2.给学生播放恐龙的影视资料和图片,引发学生对恐龙的好奇心;3.通过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起源、特征等基本概念。
实践探究环节1.教师向学生播放恐龙生活环境模拟视频,带领学生了解恐龙的栖息环境;2.让学生听取恐龙的各种叫声,并通过模仿鉴别其不同类型;3.安排学生在小组中制作各种恐龙模型,并以此展示各种恐龙的形态特征;4.设置探究游戏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发掘恐龙的足迹,随后在课堂上分享所获得的发现。
结束环节1.教师汇总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形成对恐龙的总体认识,重新整理恐龙的基本概念;2.教师设计课堂反思环节,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好习惯;3.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估1.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情况,及其对恐龙外形特征的鉴别能力;2.考查学生在小组协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度竞争或不助人为乐的现象;3.考查学生在探索游戏环节中对恐龙栖息环境的认知成果,以及对恐龙活动行为的自我总结与反思。
总结此次恐龙科普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团队合作和反思能力,重点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团队集体发展相结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活跃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教案《恐龙大探秘》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恐龙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并学习认识草食恐龙和肉食恐龙。
2、知道恐龙曾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它的灭绝至今是科学上的一个谜。
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
2.操作活动业。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恐龙化石,请幼儿说这是什么?教师总结:这是一个恐龙蛋化石,当时的恐龙蛋被掩埋,经过几百万年地地质挤压而形成的恐龙蛋化石。
2、说起恐龙,它有很多种类,主要分为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两大类。
你们都知道那些恐龙?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恐龙照片,能帮我确认一下这些都是什么恐龙?
二、引导幼儿一起讨论
图片1:霸王龙又名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它们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强的食肉动物。
身长约13
米,肩高约5米,平均体重约9吨。
图片2:梁龙属于食草恐龙,个体最长可超过25米,是最长的恐龙。
体重约10吨左右。
鼻孔位于眼睛之上。
当陆上敌害攻击时,它就逃入水中躲藏,头顶上的鼻孔不会被水淹没,便于呼吸。
图片3:偷蛋龙身长2m宽0.2m高1m重24~34公斤既吃植物也吃肉,比如其它动物的蛋,种子,昆虫等。
主要特征:手上有三个长手指,鼻子上长小角。
图片4:异特龙属于食肉恐龙,出现时间更晚,身长最大的有15米长,身高大约5米高,体重3吨
图片5:镰刀龙是一种杂食恐龙,它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前肢上极长的指爪--长达75厘米,可以用于驱赶天敌,或者得到食物。
镰刀龙可能长有羽毛,但是显然不会飞。
图片6:腕龙体重约在70-80吨之间,是最重的恐龙。
体长:长23米,高12米恐龙,食物:草食动物,它吃树梢处的叶子,尾巴短粗,头部能抬得很高
图片7:鸭冠龙它与霸王龙一样都是生活在6850万年以前,鸭冠龙的生活与鸭子相似,是在水中游泳,并且以水中植物为生。
图片8:剑龙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耸起的两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着尖棘。
剑龙是草食性的恐龙,行动缓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龙最好的
防卫了。
图片9:雷龙体重约在35公吨到50吨之间,粗壮的腿,有如树干一样雷龙的身体虽然大得惊人,性情却很温和,平时以植物为食,有时会走入沼泽里,由于水具有浮力,可以减轻它身体的沉重负担,同时也能躲避像异特龙般凶暴的肉食性恐龙的攻击。
图片10:慈母龙身长9米体重4吨,主要食物:吃树叶,浆果,和种子,杂食恐龙,长着和鸟一样的脚,性格温顺图片11:巨齿龙最早的大型、二足、肉食性恐龙,体长:7-9米长,约3.5米高,锯齿龙的大脑是最大的且,它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
图片12:翼龙就是会飞的恐龙,其实翼龙不是恐龙,它是生存在恐龙时代的一种动物,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当时恐龙控制着整个陆地,翼龙就控制着整个空中,是当时的空中霸主。
三、探索恐龙外形与食性关系。
1.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看上去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呢?
2.引导幼儿观察肉食恐龙、草食恐龙的牙齿、脖子、体型的不同,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启发幼儿思考食性和外形的关系,比如为什么肉食恐龙的牙齿很锋利,为什么草食恐龙的脖子很长。
3.根据初步了解的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典型特征,给挂
图中的恐龙分类
4.小朋友知道肉食恐龙与草食恐龙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吗?
小结;几亿年前的地球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恐龙可以自在地四处漫游。
按照食性给恐龙分类。
四、按照恐龙的食性对自己熟悉的恐龙进行分类恐龙喜欢吃什么呢?
那哪些恐龙喜欢吃肉哪些恐龙喜欢吃草呢?
五、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可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亿七千万年以后却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请你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
——幼儿自由讨论、猜测并交流。
——教师小结:就象你们的猜测一样,我们的科学家也作了各种猜测,但却都没有根据,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小朋友,你们觉得恐龙神秘吗?希望我们小朋友努力学习,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恐龙,早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