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形态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讲座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赵洪伟
新课程标准
运用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地理实践力
运用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 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湘教版
单独设立一个单元 (流水地貌、风成地貌、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28页内容
人教版
专门设置一个单元 (流水地貌、风成地貌、 喀斯特、海岸,增加等高 线内容)
?
?
?
如何处理和挖掘教材?
学考 学会在生活中 使用地理知识
选考
挖掘教材
重难点处理 导入素材
主题探究活动设计 教材内容的整合 主干知识文本的解读
新增加内容 教材素材的补充
三、新教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充分挖掘 教材
落实主干 知识
以学生为 主体
符合课程 标准要求
《流水地貌》
01
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符合课标要求(描述地理景 观景观的主要特点)
流水地貌实验
实验材料:小米、绿豆、黄豆 等,矿泉水瓶,书,白纸
根据沙丘识别风向
盛行风
迎风 坡
背风 坡
地理实践力
泥石流避灾措施
地理实践力
新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1:运用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 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人地关系 课标要求2: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防灾 避灾的措施
2.滑坡多发生地区具有怎样 的自然环境特征呢?
教学素材的补充
地质结构不稳定, 岩石易破碎,有软 弱结构面,地形陡 峻,降水多且强度 大等自然环境特征。
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 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 滑动的现象。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地质---岩体破碎、断层活动 地形----地势起伏大 岩土类型----松散的碎屑物 水文地质-----地下水条件 气候----强降水天气
区域认知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课堂导入
• 滑坡
导入
2015年11月13日,浙江丽水 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 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 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 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 大损失。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新知讲解
一、滑坡
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 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 滑动的现象。
文本的解读
物质来源
动力机制
泥石流分类
暴雨泥石流
在我国西部和半湿润、半干 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 境中,普遍产生暴雨泥石流
冰川泥石流
冰川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东经 102°以西的高原上,致灾效 应并不突出
探究活动二
• 泥石流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 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 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 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 出。2010年8月7日,受强暴 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 三眼峪和罗家峪爆发特大泥石 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 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 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沟 进行了综合治理。
1.简述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扼要说明我国 泥石流分布范围广的原因。
危害:破坏房屋,造成人员伤亡;冲毁铁路, 公路,造成交通中断;危害农作物,造成农业 减产减收;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分布范围:多发生在我国的中部和南方地区。
原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坡度大; 地处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剧烈,岩层破碎, 地表松散物多; 位于季风气候范围,夏季降水集中,降水量 大、强度大; 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类活动影响大。
02
滑坡、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海洋灾害 地质地貌灾害 生物灾害
滑坡、泥石流
教学目标
1.运用景观图、示意图和区域图,了解滑坡、泥石流 的形态和分布特点。 2.借助图片资料,了解滑坡、泥石流带来的危害。 3.能借助案例分析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4.了解滑坡、泥石流防灾避灾的措施;在野外遭遇滑 坡、泥石流灾害时懂得如何进行逃亡;在进行野外 实践活动时懂得如何选择露营地。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防灾避灾的措施
湘教版
分散到各个章节 (地震、滑坡和泥石 流、风沙活动、洪涝)
人教版
专门设置自然单元 (气象、地质地貌)
23页内容
鲁教版
专门设置自然单元 (气象和地质地貌)
27页内容
中图版
专门设置自然单元 (气象和地质地貌为主)
25页内容
不同版本教材对比 鲁教版
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
常见的冰川侵蚀地貌主要有冰斗、冰川槽谷(U 形谷)、角峰和刃脊等。
一、本单元突出特点
特别增 加探究
内容
景观图呈现 为主 不关注景观成因,体现课标要求
探究题目设计涉及全节内容 难度较大 建议灵活使用
体现地理 学科核心 素养
概念定 义增多
偏重地理实践力
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 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
物质来源 动力机制
中小型滑坡的治理
教材内容的整合
某滑坡位于四川境内319 国道路堑段,长约 160 米,厚6~8 米,滑坡前缘至滑坡后壁最远 距离52 米,滑坡体体积约2.6万立方米。由于 开挖路堑形成临空面,治理之前,滑坡一直处 于活动状态。遇降雨天气,滑坡体每天滑移 35~40 厘米,滑坡舌坍落泥土堵塞了公路边沟, 影响了319国道的正常通行。通过方案比较, 对该滑坡修筑抗滑挡墙进行支挡,采用分段开 挖砌筑的方式,辅以排水和减重的措施,从而 防止了滑坡状况的继续恶化。经过治理,滑坡 体基本稳定。
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 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定义解读
风蚀壁龛: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 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
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尤其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实的 岩石,遭受风蚀后呈现出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
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位移分析系统。一旦变形量超过预警阈值,系 统将实时预警。这不仅为研究滑坡变形特征、变形机制和危害程度等提供了翔实数据, 而且通过监测预警的实时性为及时处置滑坡险情提供了技术保障。
他山之石
卫星定位位移监测预警系统示意
卫星定位位移监测桩
我国滑坡的分布
大体以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为界: 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需适当补充教学素材 关注人类活动在灾害成因及防治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设计中存在误区
刻意追求创新 常规新授课尽量用教
材所提供素材 不应随意舍弃
按老模式授课
关注变化 教学中突出变化
误区
单打独斗 注意团队合作 开展集体备课 大家共同探索
照本宣科
对教材和知识点要有 自己的理解
四、新教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充分挖掘 教材
第一节流水地貌
第二节 风成地貌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一、本单元突出特点
特别增 加探究
内容
景观图呈现 为主
不关注景观成因,体现课标要求 (识别3-4种地貌)
探究题目设计涉及全节内容 多数难度较大 建议灵活使用
探究
• 流水地貌
导入与课中探究
在四川南充嘉陵江边,有一个叫青居的 小镇。镇的南北建有两个码头,北边的 叫上码头,南边的叫下码头。青居人家 到曲水赶场、走亲戚,去时从上码头乘 船是顺水,回来乘船在下码头上岸也是 顺水,形成了可能是中国河道里唯一的 “来也顺水,去也顺水”的奇特航程。 旧时拉船纤夫,早上从下码头出发,傍 晚投宿上码头,依然住进头天晚上的客 栈,素有“行船走一天,步行一袋烟” 之说。
3.在滑坡多发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防治措施
①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如,建排水沟,保护植被 ②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其抗滑力,如,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 ③减少甚至消除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④建立灾害预警机制,提升人们防灾抗灾的能力
卫星定位位移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在滑坡体和建筑物上设置的多个卫星定位监测桩
1. 为什么嘉陵江在这里会形成一个如 此奇怪的形状呢?
2. 流水能塑造出哪些地貌形态?
探究
• 风成地貌
课中探究
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由粗变细,按颗粒
大小可分为三个带,即西北部的沙黄土带、中间的典型黄土带和东南部的黏 黄土带。(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由于 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干扰,形 成类似沙漠的景观,称为沙地。) 1. 黄土颗粒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规律性的 变化? 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还会出现哪些与 风力作用相关的地表形态?
人教版 中图版
新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1:运用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 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人地关系 课标要求2: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防灾避灾的措施 课标要求3: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风沙活动 滑坡和泥石流
应对策略
完善知识框架:成因、危害、防治 渗透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的应用
文本的解读
探究活动一
• 滑坡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5年11月13日,浙江丽水 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 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 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 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 大损失。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图中滑坡发生后, 对当地环境会产生 哪些重大危害?
危害 滑坡可以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灰岩山峰,常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 Ca(HCO 3 ) 2 的地面水流中的 CO 2 逸出,导致CaCO 3 沉积,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分布,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滩、钙华湖、钙华 瀑布等喀斯特沉积地貌。
定义解读
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掏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 高出海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 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 为海蚀平台。
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长期的风蚀作用下,形 成形态各异的石柱或土柱。
风中携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 形态,就是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沙丘呈现。新月形沙丘是其中最基本 的形态,因平面形态如一弯新月而得名。
定义解读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 形成的石质沟槽。
石芽是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 椭圆形。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成池。 有的地方又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峰林是指高耸林立的灰岩山峰。山坡陡峭,规模比石芽大,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 远望如林。
探究
•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总结性探究
我国山川壮美,地表形态多姿多彩。有的地区怪石嶙峋,发育喀斯特地貌;有的地 区怒涛拍岸,发育海岸地貌;有的地区高山巍峨,发育冰川地貌。
1.说一说,上述地表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2.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地表形态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2.目前,根治泥石流的难度极大,泥石流的防治以预防为主。议一议,为减少泥石流 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管理措施: 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灾意识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政策法规 加强灾害管理,制定防灾应预案 工程措施: 无流区修拦挡坝固源 沟的中段固底护坡 沟的下端修建排导槽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 技术措施: 利用3S技术进行灾害管理
23页内容
鲁教版
专门设置一个单元 (流水地貌、风成地 貌、喀斯特地貌,增 加等高线内容)
23页内容
中图版
只设置一节(流水地貌、 风成地貌、喀斯特和海 岸地貌)
9页内容
湘教版 人教版
鲁教版 中图版
一、本单元突出特点
34幅景观图、4幅遥感影像图、 3幅示意图、1幅区域图
景观图呈现 不关注景观成因,体现课标要求 为主 (识别3-4种地貌)
一、本单元突出特点
29个基本概念定义
特别增 加探究
内容
景观图呈现 为主 不关注景观成因,体现课标要求
探究题目设计涉及全节内容 难度较大 建议灵活使用
概念定 义增多
体现课标要求(描述地理景 观景观的主要特点)
定义解读
• 流水堆积地貌
冲积扇&洪积扇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 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教学素材的补充
新知讲解
• 二、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大量固体碎屑物和 水的混合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 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形成条件
自然原因: 地形——陡峻的山地,沟深坡陡 物质——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水流——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植被——覆盖差 认为原因: 不合理的工程活动、植被破坏
赵洪伟
新课程标准
运用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地理实践力
运用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 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湘教版
单独设立一个单元 (流水地貌、风成地貌、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28页内容
人教版
专门设置一个单元 (流水地貌、风成地貌、 喀斯特、海岸,增加等高 线内容)
?
?
?
如何处理和挖掘教材?
学考 学会在生活中 使用地理知识
选考
挖掘教材
重难点处理 导入素材
主题探究活动设计 教材内容的整合 主干知识文本的解读
新增加内容 教材素材的补充
三、新教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充分挖掘 教材
落实主干 知识
以学生为 主体
符合课程 标准要求
《流水地貌》
01
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符合课标要求(描述地理景 观景观的主要特点)
流水地貌实验
实验材料:小米、绿豆、黄豆 等,矿泉水瓶,书,白纸
根据沙丘识别风向
盛行风
迎风 坡
背风 坡
地理实践力
泥石流避灾措施
地理实践力
新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1:运用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 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人地关系 课标要求2: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防灾 避灾的措施
2.滑坡多发生地区具有怎样 的自然环境特征呢?
教学素材的补充
地质结构不稳定, 岩石易破碎,有软 弱结构面,地形陡 峻,降水多且强度 大等自然环境特征。
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 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 滑动的现象。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地质---岩体破碎、断层活动 地形----地势起伏大 岩土类型----松散的碎屑物 水文地质-----地下水条件 气候----强降水天气
区域认知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课堂导入
• 滑坡
导入
2015年11月13日,浙江丽水 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 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 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 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 大损失。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新知讲解
一、滑坡
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 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 滑动的现象。
文本的解读
物质来源
动力机制
泥石流分类
暴雨泥石流
在我国西部和半湿润、半干 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 境中,普遍产生暴雨泥石流
冰川泥石流
冰川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东经 102°以西的高原上,致灾效 应并不突出
探究活动二
• 泥石流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 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 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 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 出。2010年8月7日,受强暴 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 三眼峪和罗家峪爆发特大泥石 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 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 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沟 进行了综合治理。
1.简述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扼要说明我国 泥石流分布范围广的原因。
危害:破坏房屋,造成人员伤亡;冲毁铁路, 公路,造成交通中断;危害农作物,造成农业 减产减收;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分布范围:多发生在我国的中部和南方地区。
原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坡度大; 地处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剧烈,岩层破碎, 地表松散物多; 位于季风气候范围,夏季降水集中,降水量 大、强度大; 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类活动影响大。
02
滑坡、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海洋灾害 地质地貌灾害 生物灾害
滑坡、泥石流
教学目标
1.运用景观图、示意图和区域图,了解滑坡、泥石流 的形态和分布特点。 2.借助图片资料,了解滑坡、泥石流带来的危害。 3.能借助案例分析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4.了解滑坡、泥石流防灾避灾的措施;在野外遭遇滑 坡、泥石流灾害时懂得如何进行逃亡;在进行野外 实践活动时懂得如何选择露营地。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防灾避灾的措施
湘教版
分散到各个章节 (地震、滑坡和泥石 流、风沙活动、洪涝)
人教版
专门设置自然单元 (气象、地质地貌)
23页内容
鲁教版
专门设置自然单元 (气象和地质地貌)
27页内容
中图版
专门设置自然单元 (气象和地质地貌为主)
25页内容
不同版本教材对比 鲁教版
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
常见的冰川侵蚀地貌主要有冰斗、冰川槽谷(U 形谷)、角峰和刃脊等。
一、本单元突出特点
特别增 加探究
内容
景观图呈现 为主 不关注景观成因,体现课标要求
探究题目设计涉及全节内容 难度较大 建议灵活使用
体现地理 学科核心 素养
概念定 义增多
偏重地理实践力
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 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
物质来源 动力机制
中小型滑坡的治理
教材内容的整合
某滑坡位于四川境内319 国道路堑段,长约 160 米,厚6~8 米,滑坡前缘至滑坡后壁最远 距离52 米,滑坡体体积约2.6万立方米。由于 开挖路堑形成临空面,治理之前,滑坡一直处 于活动状态。遇降雨天气,滑坡体每天滑移 35~40 厘米,滑坡舌坍落泥土堵塞了公路边沟, 影响了319国道的正常通行。通过方案比较, 对该滑坡修筑抗滑挡墙进行支挡,采用分段开 挖砌筑的方式,辅以排水和减重的措施,从而 防止了滑坡状况的继续恶化。经过治理,滑坡 体基本稳定。
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 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定义解读
风蚀壁龛: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 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
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尤其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实的 岩石,遭受风蚀后呈现出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
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位移分析系统。一旦变形量超过预警阈值,系 统将实时预警。这不仅为研究滑坡变形特征、变形机制和危害程度等提供了翔实数据, 而且通过监测预警的实时性为及时处置滑坡险情提供了技术保障。
他山之石
卫星定位位移监测预警系统示意
卫星定位位移监测桩
我国滑坡的分布
大体以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为界: 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需适当补充教学素材 关注人类活动在灾害成因及防治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设计中存在误区
刻意追求创新 常规新授课尽量用教
材所提供素材 不应随意舍弃
按老模式授课
关注变化 教学中突出变化
误区
单打独斗 注意团队合作 开展集体备课 大家共同探索
照本宣科
对教材和知识点要有 自己的理解
四、新教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充分挖掘 教材
第一节流水地貌
第二节 风成地貌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一、本单元突出特点
特别增 加探究
内容
景观图呈现 为主
不关注景观成因,体现课标要求 (识别3-4种地貌)
探究题目设计涉及全节内容 多数难度较大 建议灵活使用
探究
• 流水地貌
导入与课中探究
在四川南充嘉陵江边,有一个叫青居的 小镇。镇的南北建有两个码头,北边的 叫上码头,南边的叫下码头。青居人家 到曲水赶场、走亲戚,去时从上码头乘 船是顺水,回来乘船在下码头上岸也是 顺水,形成了可能是中国河道里唯一的 “来也顺水,去也顺水”的奇特航程。 旧时拉船纤夫,早上从下码头出发,傍 晚投宿上码头,依然住进头天晚上的客 栈,素有“行船走一天,步行一袋烟” 之说。
3.在滑坡多发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防治措施
①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如,建排水沟,保护植被 ②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其抗滑力,如,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 ③减少甚至消除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④建立灾害预警机制,提升人们防灾抗灾的能力
卫星定位位移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在滑坡体和建筑物上设置的多个卫星定位监测桩
1. 为什么嘉陵江在这里会形成一个如 此奇怪的形状呢?
2. 流水能塑造出哪些地貌形态?
探究
• 风成地貌
课中探究
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由粗变细,按颗粒
大小可分为三个带,即西北部的沙黄土带、中间的典型黄土带和东南部的黏 黄土带。(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由于 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干扰,形 成类似沙漠的景观,称为沙地。) 1. 黄土颗粒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规律性的 变化? 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还会出现哪些与 风力作用相关的地表形态?
人教版 中图版
新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1:运用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 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人地关系 课标要求2: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防灾避灾的措施 课标要求3: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风沙活动 滑坡和泥石流
应对策略
完善知识框架:成因、危害、防治 渗透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的应用
文本的解读
探究活动一
• 滑坡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5年11月13日,浙江丽水 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 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 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 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 大损失。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图中滑坡发生后, 对当地环境会产生 哪些重大危害?
危害 滑坡可以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灰岩山峰,常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 Ca(HCO 3 ) 2 的地面水流中的 CO 2 逸出,导致CaCO 3 沉积,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分布,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滩、钙华湖、钙华 瀑布等喀斯特沉积地貌。
定义解读
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掏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 高出海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 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 为海蚀平台。
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长期的风蚀作用下,形 成形态各异的石柱或土柱。
风中携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 形态,就是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沙丘呈现。新月形沙丘是其中最基本 的形态,因平面形态如一弯新月而得名。
定义解读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 形成的石质沟槽。
石芽是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 椭圆形。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成池。 有的地方又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峰林是指高耸林立的灰岩山峰。山坡陡峭,规模比石芽大,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 远望如林。
探究
•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总结性探究
我国山川壮美,地表形态多姿多彩。有的地区怪石嶙峋,发育喀斯特地貌;有的地 区怒涛拍岸,发育海岸地貌;有的地区高山巍峨,发育冰川地貌。
1.说一说,上述地表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2.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地表形态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2.目前,根治泥石流的难度极大,泥石流的防治以预防为主。议一议,为减少泥石流 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管理措施: 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灾意识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政策法规 加强灾害管理,制定防灾应预案 工程措施: 无流区修拦挡坝固源 沟的中段固底护坡 沟的下端修建排导槽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 技术措施: 利用3S技术进行灾害管理
23页内容
鲁教版
专门设置一个单元 (流水地貌、风成地 貌、喀斯特地貌,增 加等高线内容)
23页内容
中图版
只设置一节(流水地貌、 风成地貌、喀斯特和海 岸地貌)
9页内容
湘教版 人教版
鲁教版 中图版
一、本单元突出特点
34幅景观图、4幅遥感影像图、 3幅示意图、1幅区域图
景观图呈现 不关注景观成因,体现课标要求 为主 (识别3-4种地貌)
一、本单元突出特点
29个基本概念定义
特别增 加探究
内容
景观图呈现 为主 不关注景观成因,体现课标要求
探究题目设计涉及全节内容 难度较大 建议灵活使用
概念定 义增多
体现课标要求(描述地理景 观景观的主要特点)
定义解读
• 流水堆积地貌
冲积扇&洪积扇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 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教学素材的补充
新知讲解
• 二、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大量固体碎屑物和 水的混合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 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形成条件
自然原因: 地形——陡峻的山地,沟深坡陡 物质——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水流——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植被——覆盖差 认为原因: 不合理的工程活动、植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