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技巧之锚定效应与商业谈判的关系的一个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定效应与商业谈判的关系的一个实验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行为经济学文献,辨析参考点,锚点,模,混合感知与商业定价谈判的关系,重复经典实验。随后进行一项锚
定效应与商业谈判关系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锚定效应与商
业定价谈判的密切关系,并发现在不同锚点启发下,人们对自身的
感知也会发生漂移。结合参考点,分析最终出现不同的成交价的机制。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锚定效应;商业谈判;还价;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一种心理启发(heuristic),它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评估。通过这种心理启示,人们的评估会从
一个隐含的锚点(anchoring point)开始,继而根据额外的信息进
行逐步调整而达到最终的估计。在行为经济学文献中,tversky & kahneman (1974) 曾给出一个着名的实验:当人们被问到“在联合国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成员是非洲国家”时,如果题目启发性地问到“比10%多还是少?”人们的最终猜测平均为25%;如果题目是“比65%
多还是少?”人们的最终猜测平均为45%。这种最终答案受题目启示
影响的模式在很多其它类似但不同主题的估计实验中广泛存在。
经典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以对相关内容有很多研究,如
kahneman & tversky(1979)提出的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刻画了参考点与价值的关系,提出显示风险厌恶的s型价值函数,
它在获益的定义域上为凹函数,而在损失的域上为凸函数,并在损
失域上函数走势更陡。当然正如neale & bazerman (1991)提到的,通常谈判中会出现多个参考点。对结果的评估会根据参考点的
选取不同而不同,因此人们对评估的反应也会相应改变。
所谓启发性的(heuristic)引导是人们思维的一种捷径(shortcut),而锚点正是其中一种。我们说谈判者被锚定(anchored)在某个位置,是指他/她对这个位置产生以一种顽固的
粘附。实验中对还价方具有潜在损失的出价则可被设定为一个锚点。如果提高锚点可使出价方引导还价方提高还价,那幺看起来出价方
可以用此种方法获益,但是公平性(fairness)通常是谈判者疾呼的
原则,为此甚至不惜牺牲谈判。参考点不仅为谈判者提供潜在获益/
损失的一个依据,并且帮助他们判断谈判的公平性。当然正如messick & sentis (1983)指出的,判断公平性的法则通常很模棱
两可和自私的。在公平性研究方面也有很多文献和模型,如rabin (1993)。
我们通常处于基于多个参考点的混合感知的情形。例如一个人
本来有足够理由期望得到5000元,但是结果只得到了3000元。显然,取决于与0还是5000元作比较,得到这笔钱既可以被视作获益
也可被视作损失。这种内在的对不同感受反应的多样性可用模(norm)来表达,“模的居中趋向(central tendency)可以为评估单尺度吸引力和公平性的集合提供概要描述”。
不论如何,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认知和思维是一个复杂的
综合体。本文首先在现今美国样本中重复tversky & kahneman (1974)的实验;随后通过模拟更为真实的环境进行了一项香皂销售实验;最后总结讨论所得结果。
实验一:联合国非洲国家比例的实验
为了证明近40年后,人们所处环境时代,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
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们在评估事物时仍旧存在被锚点引导
的现象,重复tversky & kahneman (1974)提出的实验是一个便捷
的选择。这项实验通过qualtrics平台在网络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经验,美国样本池的问卷回答质量最高,因此这次实验的对象选择了
id在美国的用户。每位受访者回答完问卷(包括实验一和实验二)
可获得约合13美分的报酬。
实验一得到的结果高锚点(65%)为40%,低锚点(12%)为15%,结果显着;对比tversky & kahneman (1974),高锚点(65%)为45%,低锚点(12%)为25%,结果显着。该结果显示,受访的当今的美国人群中,人们的评估思维扔受锚点启示影响。
实验二:香皂销售实验
值得注意的是,锚点是模中的显着点(salient value)。在实
验环境中,我们通常选择较极端的值作为锚点。这样的选择会影响
用于表达概念和类别的模,影响从激励值到调整尺度的映射,进而
影响人们对所有激励值的判断。因此在实验二的设计中,为保证受
访者感知到的潜在商品是相同品质的,实验引入不同的要价但差别
不大,分别为高锚点12美元和低锚点8美元,而不是锚定组和参照
组的设计。
实验主体:id在美国的qualtrics用户
实验过程:受访者被随机分到高锚点组和低锚点组,并陆续回
答以下主要问题:
1、假设你现在需要买一块香皂,且促销人员介绍了很多这个牌
子香皂好的理由,之后告诉你这样的一块香皂售价12/8美元,你是
否愿意成交?如果不,你愿意还价多少?或者你已经对这个销售失
去兴趣?
2、你通常会在一块香皂上花多少钱?
实验结果:高锚点组有49人完成了回答,低锚点组有51人完
成回答。结果显示,
香皂销售实验结果(中位数)
1、不论要价高低,成交率并没有显着差别,而在成交的案例中,高锚点组的成交价显着高于低锚点组(p-值
2、由于样本被事先随机分组,理论上这两组受访者的通常花销
是同分布的。有趣的是,结果显示,在不同锚点影响下,受访者对
自己通常在香皂上的花销的记忆也产生了漂移:通常花销一项两组
存在显着差异(两个假设检验p-值均小于0.05)。这在一定程度上
会影实验主体的在谈判中的保留值(一个参考点),因此影响最终
结果。
3、通过锚点与通常花销的差对成交价与通常花销的差的线性回归,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锚点对最终结果的激励作用大小。正斜率意
味着对越远的通常花销点,锚定效应更强。因此利用锚定效应提高
成交价的方法对平常花销相对小的对象更有效。而低锚点情形的回
归直线显示出更大的斜率。这意味着在高底锚点有更好的单位激励
效果。但这并不与高锚点有利可图的结论冲突,因为高锚点情形有
更多的延展空间。
结论和讨论
人们总是在相对思考而不是绝对思考。锚定效应对评估产生重
大影响。本文的实验结果验证了锚定效应与商业定价谈判有着密切
关系,并发现在不同锚点启发下,人们对自身的感知也会发生不同
漂移,从而影响参考点,进而出现最终不同的成交价。
不难想象,锚定效应会随锚点极度远离正常值而逐渐消失。但
本文的实验中,超过半数的人似乎还没有感到12美元一块的香皂是
在开玩笑而价也不还地走掉。为进一步验证人们的反应,可以选取
更多锚点进行多组实验。而销售人员也可根据这个消失程度选择相
应锚点来最优化盈利。
实践中,一方面商业谈判中的出价方可以利用相对高但不至对
方反感而直接导致谈判破裂的锚点对议价过程进行引导,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