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荷叶母亲

合集下载

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人物形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人物形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人物形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示例文章篇一:《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人物形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嘿,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聊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好好瞧瞧这两篇文章里人物形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先来说说《金色花》里的孩子,那简直就是个调皮又可爱的小精灵!他偷偷地变成金色花,跟妈妈玩捉迷藏,是不是让你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爸妈调皮捣蛋的样子?这孩子对妈妈的爱是那么纯真、那么直接,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陪伴着妈妈,给妈妈带来惊喜和快乐。

再看看《荷叶母亲》中的“我”,“我”是个有点敏感、有点脆弱的孩子。

当“我”遇到风雨感到不安时,立马就想到了母亲,渴望母亲的保护。

这两个孩子有相同的地方吗?那当然有啦!他们对母亲的那种依赖和爱,难道不是一样的浓烈吗?就像阳光照耀下的花朵,无论是什么品种,都在努力朝着温暖的方向生长。

他们都把母亲当成自己最坚实的依靠,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妈妈呀!可他们也有不同的地方哟!《金色花》里的孩子,主动地去表达爱,用自己神奇的变化给妈妈制造欢乐。

这多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用清脆的歌声给世界带来生机。

而《荷叶母亲》中的“我”,则是在遇到困难时,被动地等待母亲的庇护,像一只受伤的小猫,躲在角落里渴望温暖的怀抱。

再来说说两位母亲。

《金色花》中的妈妈,她温柔、慈爱,对于孩子的调皮,她没有丝毫的责备,满满的都是包容和理解。

这难道不像春天的微风,轻轻拂过,让人心头暖暖的?《荷叶母亲》中的母亲呢,她就像一把坚强的大伞,在风雨来临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为孩子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

她的爱是那么坚定,那么有力!她们相同的地方在于,都给予了孩子无尽的爱和关怀。

这爱就像永不干涸的泉水,一直流淌在孩子的心间。

不同的是,表达爱的方式不太一样。

《金色花》里的妈妈,是那种默默陪伴,静静呵护的爱。

而《荷叶母亲》中的妈妈,则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行动来证明爱的力量。

哎呀,这两篇文章里的人物形象可真是太有意思啦!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孩子和母亲之间那深深的情感纽带。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两篇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课文。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金色花》的内容简介和主题思想。

2. 课文《荷叶母亲》的内容简介和主题思想。

3. 对两篇课文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课文。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金色花》,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荷叶母亲》,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3. 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两篇课文。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价学生对两篇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比分析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两篇课文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文本。

2. 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计算机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金色花》和《荷叶母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朗读课文《金色花》,让学生感受文中的情感和氛围,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含义和主题。

3. 分析课文《金色花》,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细节和描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4. 朗读课文《荷叶母亲》,让学生感受文中的情感和氛围,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含义和主题。

5. 分析课文《荷叶母亲》,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细节和描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散文铸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散文铸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24 散文铸两首初一备课组教材分析《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散文诗,两首诗有相近的风格、相近的主题。

两首诗都充满温馨爱意。

《金色花》诗歌选取一个独特的艺术角度,从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诗歌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内涵丰富,叙述细节之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荷叶母亲》抓住特定环境中的一个自然景象,以花喻人,巧妙将花和人结合在一起,深情谱写了一曲母爱的颂歌。

描写生动形象,语言清丽。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两位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 .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能力目标1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 .培养学生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美好的母子深情。

2 .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突破方法:按照由浅人深的步骤,分层次朗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师生研读、学生演读等方法灵活运用,在不同层次多种方法的诵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真切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鲁冰花》,创设浓郁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初读把握诗歌温馨甜美而又活泼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现文章描绘的画面,理清诗歌的思路,进而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实现对诗歌的深层鉴赏,从而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诗意,欣赏语言。

合作学习法:学习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诵读揣摩,走进诗歌鉴赏的精美殿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一、情景导入,创设课堂教学的基调设计(一)播放歌曲《鲁冰花》,屏显歌词,教师巧引歌词讲解导人。

新版《金色花》《荷叶母亲》课件

新版《金色花》《荷叶母亲》课件

主题思想
泰戈尔的《金色花》通过描述儿 童与母亲的互动,表达了母子之 间深厚的感情和孩子对母亲的热 爱与感恩。
教育意义
该诗篇适合用于教育儿童珍视亲 情、感恩父母,培养良好的家庭 观念和情感价值观。
《荷叶母亲》主题思想与教育意义
主题思想
冰心的《荷叶母亲》以荷叶比喻母亲 ,通过描述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 景,象征母亲对孩子的庇护与关爱。
教育意义
该散文诗篇适合用于教育孩子珍视母 爱、感恩亲人,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 观念,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审美 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05
教学方法建议与案例展示
《金色花》教学方法建议与案例展示
教学方法建议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 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和情感 体验。
语言表达与技巧分析
《金色花》语言表达与技巧分析
01
02
03
表现手法
《金色花》运用了拟人、 象征等手法,将金色花与 母爱紧密相连,使抽象的 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语言风格
文章语言朴素自然,通过 简单的描述,传递出深厚 的母子情深。
修辞手法
作者运用了反复、排比等 修辞手法,强化了母爱的 伟大和无私。
《荷叶母亲》语言表达与技巧分析
文学风格
修辞手法
泰戈尔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富有童趣和 哲理著称,《金色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之一。
泰戈尔在《金色花》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 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荷叶母亲》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荷叶母亲》是一首表现母爱的散文诗,作者冰心通过观 察荷叶和莲花的生长过程,联想到自己与母亲的关系,表 达了对母爱的感激和敬爱。

4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4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探究楼】人事(物论) 情感
6.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 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 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 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 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 美妙。
3. 作者简介 (1) 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1861一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 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 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 《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 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 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 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 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 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 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 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二看红莲 环境: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心情: 不适意,徘徊 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红莲: (3)三看红莲 环境: 雨肆意地下着 心 情: 不宁的心绪散尽 红莲: 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
【探究楼】人事(物论) 情感
8. 理解最后一节“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 荫蔽?”的含义及作用。
(2) 冰心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 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 州。 1919年9月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 庭》。 此后,她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 姊》等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1921年发表的《笑》,委婉地抒写了洋溢在心中的对于生活的 爱,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 1922年,发表《往事》。这组散文叙写了童年时代留下的一些 深刻而清晰的印象。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 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后 来在《晨报》的“新文艺”栏发表,并结集为《繁星》和《春 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这300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 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 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 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 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课件 PPT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课件 PPT

议(10分钟)
对议:
二人一组,互读本文。(一人读,另一人听, 如有读错的地方,另一人负责纠正)
组议:
1、《金色花》篇末,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 “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而孩子为 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2、《荷叶·母亲》作者是怎样托物寄情,以花 喻人的?
展(5分钟)
口头展示你的疑惑:
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 我要变作影子,她到哪里我到哪里,永不分离。 我要变作手,代替她做烦琐的家务劳动。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上,让她更加年轻 漂亮。 假如我变成了妈妈的手,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她不再那么操劳。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节目,逗妈妈开心, 让她笑口常开。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当雨……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让妈妈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 劳……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父 亲)的爱。
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 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 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 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2、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文章。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色花》的内容简介和主题思想。

2. 《荷叶母亲》的内容简介和主题思想。

3. 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从内容、形式、情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章的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金色花》: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题思想。

3. 阅读《荷叶母亲》: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题思想。

4.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内容、形式、情感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5.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对比分析的结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评价: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比分析能力的评价:评价学生在对比分析过程中的思路清晰度和观点独到性。

3. 学生讨论交流能力的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文本材料。

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作者的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等。

3. 对比分析表格或思维导图: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4. 讨论交流素材:关于文章主题、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和观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步骤2.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两篇文章中的母亲形象有何异同?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5•12特大地震中,发生了众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发未伤。

这说明什么呢?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二、研读《金色花》1、走近作者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

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

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朗读(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初雪》)。

(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仿读。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4)男女生朗读比赛,互相点评。

3、感知诗意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两篇散文中所表达的母子深情。

2. 培养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3. 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中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散文的内容概述。

2. 两篇文章在表达母子情深方面的异同。

3. 分析两篇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探讨两篇文章对母爱的诠释和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表达手法和母子情深。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赏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阅读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分析。

2. 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剖析两篇文章的精彩之处。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散文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让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文章,感受母子情深。

3. 对比两篇文章,引导学生分析其在表达母子情深方面的异同。

4. 分析两篇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案例解析。

5. 总结两篇文章对母爱的诠释和启示,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6. 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分析其表达手法和主题思想,下节课分享。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对散文作品的分析能力、表达手法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手法和技巧,表达对亲情的感悟。

初中语文《金色花》 《荷叶 母亲》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金色花》 《荷叶 母亲》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能够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形象。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母爱的珍视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 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和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意思维。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其他教学资源。

3. 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形象。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进行情感交流和分享。

5.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体验,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可以选择写作一篇读后感、一篇以课文为灵感的短文或一篇自己的创作。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内容分析和写作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__母亲》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__母亲》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雨势并不减退 勇敢慈怜的荷叶上 聚了些水珠
环境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大荷叶慢慢地 雨愈下愈大 倾侧了下来
(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 心境
开满 亭亭
(白莲已经凋谢)
左右攲斜
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
不摇动
深深地受了感动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风雨、坎坷、磨难。
匿笑 嗅 牛棚 祷告 罗摩衍那
( nì ) (xì u) (péng) (dǎo) (yǎn)
☆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这篇
散文诗?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歌颂母亲:
孩子们,让我们摘下 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 眼睛;掬起一捧月华, 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 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 母亲的爱··· ···
大家再仔细读一遍冰心的 《繁星》和《春水》,了解 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 的歌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 物写法的妙处。
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母亲、母爱 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 荷叶 这种写法叫什么? 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 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文中写到作者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作 者的心情、红莲的样子各怎样?
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小儿童——“我”, 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里与 妈妈三次嬉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 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 圣洁。

人教七上第4课《金色花》《荷叶母亲》

人教七上第4课《金色花》《荷叶母亲》

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
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
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文题背景 【创作背景】 《荷叶·母亲》,冰心的作品被称为“爱的哲 学”,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歌颂圣洁的母爱的佳作。 冰心在法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 对母亲的怀念中。所以,为母爱放歌,占了她这一 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 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
研读《荷花·母亲》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2.为什么4~6自然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 化呼应着?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 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 “我”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 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花本无情 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 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 美之情。
研读《荷花·母亲》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3.文章结尾段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一段在全文中起 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 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 情感。
拓展延伸
《荷叶·母亲》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示例1: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的炙烤。
(3)我要变作一股清风抚摸着妈妈;我要变作水中的涟漪,当 妈妈沐浴时,把妈妈吻了又吻。

C-24《金色花》《荷叶 母亲》教案

C-24《金色花》《荷叶 母亲》教案

C-24《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学会欣赏诗歌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亲人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学会欣赏诗歌的美。

2.教学难点:诗歌的鉴赏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创作背景。

2.朗读与感受学生自读《金色花》,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情感表达。

3.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如:对母亲的敬爱、对生活的热爱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从诗歌中得到的启示和感悟。

4.写作实践教师给出一个与《金色花》主题相关的写作题目,如:“以‘金色花’为线索,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荷叶母亲》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创作背景。

2.朗读与感受学生自读《荷叶母亲》,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情感表达。

3.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如:对母亲的感激、对亲情的珍视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从诗歌中得到的启示和感悟。

4.写作实践教师给出一个与《荷叶母亲》主题相关的写作题目,如:“以‘荷叶’为线索,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诗歌创作教师引导学生以“母爱”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学生现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诗歌朗诵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师评选最佳朗诵奖,给予表扬和鼓励。

3.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背诵《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2.以“母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初中语文《金色花》 《荷叶 母亲》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金色花》 《荷叶 母亲》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这两篇课文。

(2)分析并欣赏两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了解并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两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和母爱的无私。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金色花》的教学内容:(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中“我”与母亲之间的互动关系。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3)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感受亲情的美好。

2. 课文《荷叶母亲》的教学内容:(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象征、拟人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3)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感受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两篇课文的基本内容。

(2)掌握两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感受亲情的伟大和母爱的无私。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思想,感受亲情和母爱的美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两篇课文作者和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篇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两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欣赏《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对比较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家庭亲情、母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分析《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主题和情节。

比较两篇文学作品的文学特色和表现手法。

探讨两篇作品中的家庭亲情、母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文学作品。

利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金色花》文本分析2.1 简介《金色花》简介《金色花》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简要回顾《金色花》的故事情节。

2.2 分析《金色花》的主题探讨作品中家庭亲情和母爱的表现。

分析作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

2.3 解读《金色花》的文学特色分析作品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

探讨作品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第三章:《荷叶母亲》文本分析3.1 简介《荷叶母亲》简介《荷叶母亲》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简要回顾《荷叶母亲》的故事情节。

3.2 分析《荷叶母亲》的主题探讨作品中家庭亲情和母爱的表现。

分析作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

3.3 解读《荷叶母亲》的文学特色分析作品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

探讨作品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第四章:比较《金色花》与《荷叶母亲》4.1 比较两篇作品的主题分析两篇作品中家庭亲情和母爱的异同。

探讨两篇作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

4.2 比较两篇作品的文学特色分析两篇作品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异同。

探讨两篇作品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异同。

4.3 总结比较结果概括两篇作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对两篇作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欣赏。

第五章:拓展活动5.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两篇作品给他们带来的启示和感悟。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2 创作活动让学生结合两篇作品的主题,创作一篇关于家庭亲情、母爱或人与自然关系的故事或诗歌。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文本。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金色花》的内容概述: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母子之间深情的故事,通过描述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孩子的天真无邪。

2. 《荷叶母亲》的内容概述:这篇文章通过描绘荷叶保护小鱼的场景,寓意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两篇文章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两篇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3.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文本。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互相交流意见和想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回答问题和课堂参与度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对比分析能力的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课堂回答来评估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3.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评估:通过学生的阅读心得和感悟来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文本材料。

2. 相关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分享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

4. 教学PPT或教案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和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等资源,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阅读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 (父亲)的爱。 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 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 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 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小结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 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 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 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 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又 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检查预习
ruì
bàn hàn dàn qī
花 瑞 白 瓣 菡 萏 攲斜
pái huái zhē
yìnbì
徘徊 遮拦 荫蔽

姊妹
lián péng
莲蓬

并蒂
花瑞: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菡萏: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 舒适。 徘徊: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欹斜:倾斜,歪斜。 遮拦: 遮挡,阻挡。 荫蔽: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母爱就象一首深带来 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 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通过泰戈尔的诗歌来感受着伟大的母爱吧。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 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 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 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 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 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 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 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 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 形,诗意其质”。
生字:嗅( xiù) 摩(mÓ ) 衍(yăn ) 匿( nÌ)
祷( dăo) 瓣(bàn)
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 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 画呢?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 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美读指导
(1)根据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做到情感融合。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朗读语速。做到语速适宜。
1.诗中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 嬉戏?
我与妈妈进行了三次嬉戏
妈妈

祷告时 读书时
散发香气 投身影到书页上
去牛棚 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 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 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 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 爱的心愿。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做到轻重分明。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节奏停顿。
做到节奏恰当。
—美读指导
☆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 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
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 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 亲的爱恋。)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 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金 色 花 泰戈尔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教学目标
1. 圈点勾画,阅读母爱; 2. 朗读课文,感受母爱; 3. 积累语言,吟诵母爱; 4. 学习写法、仿写母爱。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 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 新自然;
4.请大家讨论:诗中写的是怎样 一个孩子,怎样一个母亲?从哪些 地方可以看出?
我:是一个顽皮、天真、活泼、可爱 的孩子。 妈妈:是一个善良、慈爱的母亲。
5.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母子之爱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 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 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 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 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 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的地方。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 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 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 撒娇,瞒着妈妈。
——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 里程碑意义的作家。是位杰出的诗人、小 说家、戏剧家。他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 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诗祖”。
他的诗,风格秀丽、感情醇厚、意象 生动、韵律优美、文字隽永。他的散文诗 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 集》、《飞鸟集》等。
《金色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 的母子之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 才会引发“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 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从而也 体现出“我”对母亲最圣洁、最美丽的 爱。
作者简介
冰心 (1900--1999) ,现代散文家、 小说家、诗人、儿童文 学作家。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主要作 品:散文集《往事》; 诗集《繁星》、《春 水》;儿童文学作品 《寄小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