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数字的魅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中数字的魅力

湖南省衡东县第二中学 (421451) 陈志刚

数字本身单调、枯燥而乏味,很难唤起人审美感觉和艺术情趣。但是古代诗词作家们把它们巧妙地引入创作之中,把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获得了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先,是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指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统一所达到的“心物合一”的艺术境界。诗人词家们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数字直接描绘形象,开辟意境,显得妙趣横生,诗意盎然,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宴殊词“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破阵子》),前一句写景物静态之美,池沿上的几点绿苔显得意味隽永含蓄;后一句以黄鹂的鸣叫声打破寂静,使词描绘的画面更为丰富和生动。清新平易的语言,描绘暮春接近初夏的美丽景色,却又毫无“春意阑珊”的寂寞之感。再如辛弃疾词“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七八个”稀疏的星星挂在天边,“两三点”晶莹的雨珠洒在山前,极富表现力地描绘了乡村夏夜清新幽美的景色。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于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李白诗“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张祜诗“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题金陵渡》),“两三星火”,用笔何其潇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岑参诗“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山房春事二首》),“三两家”,把今古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包含于其中。郎士元诗“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柏林导南望》),峰数至于“四五”,则有错落参差之致。“十年离乱后,长大一

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中“十”字点明时间之久,“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这些数字的妙用,直接营造出诗词的意境,是其它任何词语都替代不了的。

其次,是结构美。数字作为一种重要的遣词造句的工具在构成诗词的结构美上,作用不容忽视,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成诗词的内在的结构美上。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第一句写“两个黄鹂”,是写点,写近;第二句写“一行白鹭”,是写线,写远;第三句写“千秋雪”,是写时间,写面;第四句写“万里船”,是写空间,写体。这样,点线面体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从而构成这首诗的主体美。再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和“一水”,对仗工整,使两句诗气象壮丽,是为难得的佳句。二是构成诗词的外在的结构美。如李白诗“一唱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作者有意不避重复,前后左右数字搭配绝对对称,是一种形式美和外在美。

再次,是音乐美。我国古典诗词是非常讲究音乐美的。如果引入音调上阴阳上去,平仄相隔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数字,吟咏起来将会具有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音乐美。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首脍炙人口的咏雪诗,就是巧用数字入诗,读来节奏明快,耐人寻味——“一片两片三四片,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仅仅二十八个字的一首绝句,竟有近一半是数字,数字由小到大,但我们读起来不但不觉得堆砌枯燥,反而感到琅琅上口,舒缓适度,和谐流畅,情趣盎然,具有一种外在和内在的鲜明的节奏感和一唱三叹的音乐美。

诗词作者们所用数字几乎都有浑然天成之妙,表面看起似乎信手拈来,不费工夫,其实每个数字的安排都是他们匠心独运的结果,细细品味,令人赏心悦目。概括起来,数字入诗词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渲染气氛。古典诗词中常用数字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愁苦心情,从而加重感情色彩,渲染气氛。如李清照词“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通过写残秋的景色作为衬托,倾诉了夫亡家破,饱经沧桑的哀愁,作者借酒消愁愁更愁,表现出消沉的情绪。再如戎昱《桂州腊夜》妙用“三”和“万”的“坐到三更尽,归乃万里赊”的佳句,写除夕守岁,直坐到三更已尽,这是在离家万里,思归无计的处境中独坐到三更半夜的,一个“三”字,一个“万”字的对照写出乡思的绵长,故乡的遥远,透出诗人滞留他乡的凄凉心境。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李商隐《无题四首》中“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想,不但化抽象为形象,而且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的被毁灭,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陈玉兰《寄夫》中的“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通过“一行”与“千行”的强烈对比,极言纸短情长。“千行泪”包含的感情内容既有深挚的恩爱,又有强烈的哀怨,情绪复杂。又如崔涂《春夕》中的名句:“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梦中回到万里外的家园,醒来时便人倍感惆怅,子规鸟在三更月下鸣叫,尤其使人愁上加愁,气氛愈加凄凉,愁苦。同样的“万”和“三”,这两个数字却为这种愁苦气氛作了有力渲染。

二、深化主题。很多诗人善于围绕主题选用数字,信手拈来,天衣无缝。如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作者联想到自己年将半百,因而追溯生平,华年往事,一一忆起,自伤身世,无比惆怅。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的不同寻常。李益《从军北征》:“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太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

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李益的这两句诗,如果一定要按照碛上行军的实际人数,按照闻笛回顾的现场情况来写,其艺术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只有象现在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得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这不但不违背真实,而且把真实表现得更突出,更动人,更深刻。再如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月”战乱连绵,“万里”极言珍贵,唯其战乱纷飞的岁月,所以一封家书胜过万金。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在离乱中渴望读到亲人书信的急切心情,千百年来不知引起多少人的共鸣。可见,数字的运用有益于深化诗的主题。

“数字不是无情物,化作诗词便有情”,我们应该从“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数字中,体味数字的无穷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