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试卷两套(带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C.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它的速度大小一定改变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只要其中一个方面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A选项: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但如果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其运动状态也会改变。
例如,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因此其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但如果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其运动状态也会改变。
例如,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物体,速度方向不变,但大小在增加,因此其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都意味着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是因为运动状态是由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的。
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可能只是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速度大小并未改变。
例如,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物体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这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____ 端调节(选填左''或右’‘)。
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是因为他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答案:右;小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要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这是天平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2、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物理过程D、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3、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力就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核心概念,这主要体现了物理学中的哪种观点?A、落体定律B、惯性定律C、牛顿第二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4、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时,下列哪一个知识点是解决电路分析问题的基础?A、电场强度B、欧姆定律C、光的折射定律D、牛顿运动定律5、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作用在不同性质的物体上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但不一定同时消失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6、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讲解“光的折射”时,以下哪种实验最能直观展示光的折射现象?A、将一束光垂直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B、将一束光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C、将一束光垂直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弧面部分D、将一束光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弧面部分7、在一个完全弹性碰撞过程中,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球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碰撞前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碰撞后速度分别变为(v′1)和(v′2)。
若(m1=m2)且(v1=−v2),则碰撞后的速度关系为:•A)(v′1=v1),(v′2=v2)•B)(v′1=v2),(v′2=v1)•C)(v′1=−v2),(v′2=−v1)•D)(v′1=−v1),(v′2=−v2)8、对于一个理想变压器,如果初级线圈匝数(N1)为1000匝,次级线圈匝数(N2)为500匝,当初级电压(V1)为220伏特时,次级电压(V2)是多少?•A) 110伏特•B) 220伏特•C) 440伏特•D) 550伏特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探究能力。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预测试卷二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预测试卷二[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某一皮(江南博哥)带传动装置。
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
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D.从动轮的转速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加长]根据传动装置的特点可知:从动轮应做逆时针转动,故选项B 正确,皮带轮边缘上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即:r1·2πn=r2·2πn',所以从动轮的转速为:,选项C.D均不正确。
[单选题]2.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不计重力的甲.乙两个带电粒子.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种类不同B.若甲.乙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则甲粒子所带电荷量较大C.若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量及运动的速率均相等,则甲粒子的质量较大D.该磁场方向一定是垂直纸面向里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由图知,两粒子均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两粒子均带正电;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两粒子均带负电。
故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种类相同,磁场方向可能垂直纸面[单选题]3.下列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C.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水的内能不断增加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项错误。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压力.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B项错误。
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内能不断增加,C项正确。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故物体内能的增加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还有可能是外界对其做功,D项错误。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干: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基本研究方法的是:A、控制变量法B、类比法C、实验法D、演绎法2、题干:关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时才具有惯性B、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C、惯性的大小可以通过加速度来衡量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且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3、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6N的恒力作用,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
问经过3秒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A. 3 m/sB. 6 m/sC. 9 m/sD. 12 m/s4、关于简谐振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 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往复运动。
B. 在弹簧振子系统中,当振子位于平衡位置时,其加速度为零。
C. 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
D. 对于任何给定的弹簧振子系统,周期与振幅无关。
5、在下列关于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描述中,不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是()A、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B、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熟练运用物理实验器材进行测量6、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A、利用多媒体展示物理现象,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物理概念B、通过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C、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D、以上都是7、在简谐振动中,振子的质量为m,振幅为A,角频率为ω,下列哪个表达式代表了振子在位移为x处的势能?mω2x2)A.(12kA2)B.(12kx2)C.(12D.(mω2A2)8、一个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若仅考虑洛伦兹力的作用,则下列哪种情况下粒子的动能会改变?A. 粒子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B. 粒子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C. 粒子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成45°角D. 上述情况都不会改变粒子的动能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质量会发生变化C.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了物体在真空中会永远匀速直线运动D.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未能揭示电磁感应的规律2、以下关于物理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B. 速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C. 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D. 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3、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如果给一个电容器充电,使其两极板带上了等量异号的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为零;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为零;C、电容器储存的电能为零;D、电容器的静电能最大。
4、在静电场中,如果两点电荷相距为r,两者之间的静电力与其电量乘积之比为常数,这个常数应该是()。
A、静电力 / (电量1 * 电量2);B、电量1 * 电量2 / 静电力;C、(电量1 + 电量2) / 静电力;D、电量1 / (静电力 * 电量2)。
5、在下列关于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A、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确保视线垂直于尺身读数B、在实验中,若发现刻度尺的0刻度已经磨损,可以从另一刻度开始测量C、在用天平称量物体时,应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D、做电学实验时,如果有断路的情况出现,应该立即关闭电源并检查电路6、下列关于高中物理教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尽量减少其运用B、实验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但只能作为辅助教学方法C、讨论法适合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D、演示法主要用于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对学生动手能力提升作用不大7、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含答案)
A.声与能量B.声与信息C.响度D.噪声2.关于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2351419219256360U Ba Kr 2n→++B.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4141712781He N O H+→+C.2392399293U Np X →+是衰变方程,其中X 是中子D.铀239(23992U )衰变成钚239(23994Pu )的核反应方程为239239092941U Pu e→+3.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
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 1作用在小球上。
使小球缓慢移动至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的位置;第二次如图乙所示,用一个始终与细线垂直且在同一竖直面内的拉力F 2,也使小球缓慢移动至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的位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θθF 2F 1甲乙F 1、F 2都不断增大两个过程中,细线的张力都不断增大做的功比第二次拉力F 2做的功多APv 0A B F分离位置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分离位置一定在弹簧原长处分离位置一定在弹簧原长处的左侧分离位置一定在A、B两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处m、长为l的匀质细杆对通过距离杆一端点为)。
ml2B.161ml2D.12)有用功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大?玻璃棒)该资源最适合用于哪个物理知识点的教学?(4分))基于该资源,结合其物理原理,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互动的教学片段。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例如用吸盘吸住玻璃板或用细线绑住玻图13.1-8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过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存在作用)简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4分))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n E/eV∞05–0.544–0.853–1.512–3.401–13.60种频率的光子10.2eV的光子12.09eV的光子0.31eV的光子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相距为6L的A、B两处分别固定正电荷A、B间不同位置放置一个电量为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处由静止释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53R D.23R 一理想气体做准静态绝热膨胀,在任一瞬间压强满足)状态变为(p f ,V f )状态的过程中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为(B.p V p V i i f f−γD.p V p V i i f fγ−+1设砝码开始离桌面的高度为x ,取桌面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面,则系统的初始h Mv +)122,以木块、砝码、绳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该系统机械能守恒,由h Mv +)122,)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4分))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光速不變原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光速在真空中的值为 3 × 10⁸ m/s,不随光的频率和波长而改变。
B.光速是所有物体都不能超过的速度极限。
C.光速在不均匀介质中是恒定的。
D.光速是时空的最基本的物理常量。
2、下列关于量子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子能量是连续的。
B.电子的能级是连续的。
C.电子的自旋是量子化的。
D.原子核的半径是量子化的。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牛顿力学三个基本定律?A. 惯性定律B. 加速度定律C.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D. 运动合成与分解定律4、物理学中用于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是什么?A. 向心力B. 向心加速度C. 向心运动D. 向心距离5、在演示过程中,观察到水发生了温度稳定现象,此现象表明:A. 水的吸收热量B. 水的释放热量C. 水的蒸发D. 水的凝固6、根据气体的状态方程PV=nR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改变容积,气体温度不变,则气体压强也不变B. 改变温度,气体压强不变,则气体体积变大C. 改变温度,气体压强不变,则加气体分子个数D. 改变气体分子个数,气体压强不变,则气体体积变大7、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逐渐停下来C.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需要力D. 物体的运动状态无需力就能改变8、关于光的传播和反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光线沿直线传播,当遇到反射面时发生反射B. 光在反射过程中遵循“光路可逆”原则C.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0,000公里D.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光速的极限值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高中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题题目:简述牛顿第二定律,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一规律。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1] 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根据这个定律,如果一个物体的加速度是5m/s²,质量是2kg,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多少?2.[2]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电磁感应现象描述的是当一个闭合电路放置在变化的磁场中时,会在电路中产生电动势和电流。
以下哪种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3.很多科学家致力于基础物理研究,他们的工作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和验证。
下列哪位科学家的成就被公认为推动了整个世界的科技进步()A. 达尔文(Charles Darwin)B. 牛顿(Isaac Newton)C.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D. 居里夫人(Marie Curie)4.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最可能引入下列哪个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A. 法拉第线圈实验B. 滑动摩擦实验C. 傅科摆实验D. 光电效应实验5、下列关于力学中的功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运动都做功。
B.物体做功必须克服外力阻碍。
C.物体在力作用下有改变力的方向也做功。
D.物体的位移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时,物体做功为零。
6、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在5 N的恒力作用下做7 m的位移,物体所受功为:A.35 JB.70 JC.10 JD.14 J7、下列关于时间与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是指物体运动所经历的过程,频率是指物体运动的次数B.时间是一个物理量,频率也是一个物理量,两者之间具有清晰的比例关系C.频率是指物体运动的次数,时间是指物体运动的持续时间,两者之间并非相互等价D.时间是物体的属性,频率是能量的多少8、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是一种机械波B.光是一种电磁波C.光是一种量子D.光是一种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的实体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问题:请简述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和公式,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干:在下列哪个选项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A. 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B. 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两者相互配合C. 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D. 教师是知识的创造者,学生是知识的复制品2、题干:关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B.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C. 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但可以忽略教师的认识规律D. 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师的教学规律,但可以忽略学生的教学规律3、在以下哪个选项中,描述了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A.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B. 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严格控制课堂纪律C. 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D. 追求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4、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A. 提问要简单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问题B. 提问要频繁,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C. 提问后立即给出答案,以免学生思考D. 提问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5、关于简谐振动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振动能量在平衡位置时最大,在最大位移处最小。
B. 振动能量在平衡位置时最小,在最大位移处最大。
C. 振动能量在整个振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D. 振动能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无规律可循。
6、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面上,若水的折射率为(n),则光线进入水中后的速度为:A.(c/n),其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B.(c⋅n),其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C.(c),与介质无关。
D. 不确定,因为还需要知道水的具体类型。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C. 力的单位是牛顿(N)D. 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8、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B. 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C. 磁场变化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D. 磁场变化在绝缘材料中产生感应电流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在物理学中,简谐运动是一种常见的周期性运动形式。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模拟卷
A. 声与能量B. 声与信息C. 响度D. 噪声2. 关于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2351419219256360U Ba Kr 2n→++B. 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4141712781He N O H+→+C. 2392399293U Np X →+是衰变方程,其中X 是中子D. 铀239(23992U )衰变成钚239(23994Pu )的核反应方程为239239092941U Pu e→+3. 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
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 1作用在小球上。
使小球缓慢移动至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的位置;第二次如图乙所示,用一个始终与细线垂直且在同一竖直面内的拉力F 2,也使小球缓慢移动至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的位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θθF2F 1甲乙F 1、F 2都不断增大两个过程中,细线的张力都不断增大做的功比第二次拉力F 2做的功多APv 0A B F分离位置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分离位置一定在弹簧原长处分离位置一定在弹簧原长处的左侧分离位置一定在A 、B 两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处m 、长为l 的匀质细杆对通过距离杆一端点为)。
B. 16ml2D. 121ml 2)有用功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大?玻璃棒)该资源最适合用于哪个物理知识点的教学?(4分))基于该资源,结合其物理原理,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互动的教学片段。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例如用吸盘吸住玻璃板或用细线绑住玻图13.1-8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过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存在作用)简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4分))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n E/eV∞ 05 –0.544 –0.853 –1.512 –3.401 –13.60种频率的光子10.2eV的光子12.09eV的光子0.31eV的光子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相距为6L的A、B两处分别固定正电荷A、B间不同位置放置一个电量为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处由静止释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53RD. 23R一理想气体做准静态绝热膨胀,在任一瞬间压强满足)状态变为(p f ,V f )状态的过程中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为( B. p V p V i i f f−γD. p V p V i i f fγ−+1设砝码开始离桌面的高度为x ,取桌面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面,则系统的初始h Mv +)122,以木块、砝码、绳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该系统机械能守恒,由h Mv +)122,)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4分))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周围出现“白气”C. 秋天,田野里到处可见白霜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态变化中的升华现象。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中间没有液态阶段。
A选项: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不是升华,所以A错误。
B选项: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后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是升华,所以B错误。
C选项: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时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但题目要求的是升华现象,所以C错误。
不过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虽然白霜是凝华形成的,但它不是题目要求的升华现象。
D选项: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中间没有液态阶段,属于升华现象,所以D正确。
2、小明同学在参加市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 _______ 的;以 _______ 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答案:运动;小明自己(或与他并肩跑的同学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我们首先要明确选定的参照物。
在百米赛跑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与地面的位置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因为小明在向前跑动,所以小明是运动的。
然而,如果我们选择小明自己(或与他并肩跑的同学等)为参照物,那么小明与他自己(或与他并肩跑的同学等)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都是相对静止的。
因此,以小明自己(或与他并肩跑的同学等)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3、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场只存在于磁体周围B. 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 S 极受力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C. 条形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最弱D. 地球周围不存在磁场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磁场的存在、磁场方向的规定、磁体的磁性强弱分布以及地磁场。
高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答案:B;C;D解析:A.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而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故A错误;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即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故B正确;C.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后,若回到出发点,则位移为零,故C正确;D. 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只要初末位置相同,则位移就相同,故D正确。
2、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答案:A解析: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正确;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重力并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是地球吸引力的一个分力,故B错误;C.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圆心上,圆环上无一点,故C错误;D.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才一定与其几何中心重合,故D错误。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甲、乙两木块在相同大小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木块通过的位移一定相等B. 甲、乙两木块的动量一定相等C. 甲、乙两木块的动能一定相等D. 甲、乙两木块的加速度一定相等答案:A;D解析:,A.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相同的恒力F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m可知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但不知道甲乙两木块的质量关系,所以不能确定加速度at2,可知位移x与加速度a和时间t有关,由于的大小关系。
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目:以下关于高中物理教材《运动学》中“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保持不变,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
B.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保持不变,方向也不变的直线运动。
C.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是相等的。
D.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的速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运动。
2、题目:在以下关于高中物理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操作过程中,手持实验器材时不能用手指直接触摸滑轨。
B. 实验操作中,若发现装置出现故障,应立即拔掉电源或气源。
C. 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杠杆,因为杠杆可能会引入误差。
D.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器材恢复原位,保持实验室整洁。
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物理图像与实际物理现象完全一致?A. 光滑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斜面支持力的作用B. 匀速直线运动中的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的作用C. 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D.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4、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牛顿第三定律?A.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B. 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D. 物体的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5、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下列实验设计最直接地体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是()。
A、将条形磁铁迅速插入闭合线圈中B、将条形磁铁慢慢插入闭合线圈中C、保持线圈与条形磁铁的距离不变,并相对运动D、改变闭合线圈的磁场强度,观察感应电流变化6、一款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为200安时(Ah),表示该蓄电池能够以5安(A)的电流连续放电的最长时间是()小时。
A、10B、20C、40D、807、在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属于基本实验技能的是:A. 调整实验装置的零点B. 测量长度时的视线垂直于刻度尺C. 调整天平平衡时的轻摇轻放D. 用白纸记录实验数据8、根据以下信息,判断下列哪个物理量有ς方向性(即矢量性):信息: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且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模拟卷解析
= µ0 I 。 8R
故正确答案为 C。
6.【答案】C
【解析】A 选项:带电粒子从 A 位置运动到 P 位置,速度增加,电场力做正功,电
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由等势线可判断出电场线的大致分布及粒子的受力方向,但是带电
2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模拟卷解析.indd 2
2020-08-22 17:11:29
2020-08-22 17:11:30
生:物块的重力为 10 N,斜面的高为 0.5m,可得有用功的大小为 5J。 师:额外功应该如何计算? 生: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用总功减去有用功即可得到额外功。 师:请同学们计算额外功是多少。 生:拉力的大小为 3N,移动的距离为 2m,所做的总功为 6J,有用功为 5J,可得额 外功为 1J。 师:机械效率又该如何求解? 生:现在已经知道了总功和有用功,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即可求解。 师:请同学们计算机械效率是多少。 生: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代入数据可得机械效率为 83.3% 。 12.【参考答案】 (1)在教学评价方面,该教师对于乙同学的评价中强调了要多看教材,这样的评价 会让学生过于依赖教材,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反馈方面,针对甲同学的错误猜想,教师在播放完视频后并没有对甲同学进 行反馈,违背了教学反馈的及时性,不利于甲同学的课堂学习。 在教学方法方面,分子间引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该名教师在对分子间引力进 行教学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进行深入学习,这种单一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发散性, 违背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主体方面,该名教师指定乙同学回答课堂问题,这种教学行为违背了面向全 体学生的原则。 (2)教学片段: 师:我们通过观察各种不同扩散现象的实验,知道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既然分子 在不停地运动,那么物质应该很容易散开才对,然而通常情况下固体和液体会飞散开么? 学生:没有见到过固体和液体飞散开。 师:固体和液体总是聚合在一起,是否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学生:应该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否则固体和液体不可能总是聚合在一起。 师:请同学们猜想,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松手 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两个铅柱会分开。 师:请同学们说一下铅柱分开的原因。 学生:因为铅柱之间没有涂抹任何可以粘连的物质,所以松手后,铅柱会分开。 师:请同学观察老师做的实验。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B.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C. 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也具有惯性D. 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答案:C解析:A选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到外力作用无关,也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也具有惯性,C选项正确。
D选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到外力作用无关,所以D选项错误。
2、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B.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D. 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答案:B解析:A选项,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测出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法拉第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进一步研究了磁与电的关系,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所以B选项正确。
C选项,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是洛伦兹发现的,而不是安培,安培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即安培定则,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但他并没有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的,所以D选项错误。
3、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为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 t 时刻和(t + Δt) 时刻振子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Δt 一定等于T 的整数倍B. 若 t 时刻和(t + Δt) 时刻振子运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Δt 一定等于 (T/2) 的整数倍C. 若Δt = T,则在 t 时刻和(t + Δt) 时刻振子动能一定相等D. 若Δt = T/2,则在 t 时刻和(t + Δt) 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答案:C解析:A选项,若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只能说明这两个时刻振子可能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但并不能确定Δt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因为振子可能在一个周期内多次经过这两点,所以A选项错误。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D.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都可能做曲线运动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A选项: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例如,平抛运动中的物体只受重力(恒力)作用,但其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即曲线。
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一定做曲线运动。
如果变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物体将做直线运动,而不是曲线运动。
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虽然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但C选项的表述“可能做曲线运动”并不全面,因为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也有可能做直线运动。
因此,C选项不是最佳答案。
D选项: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都可能做曲线运动。
这涵盖了A、B、C选项中的情况,是最全面、最准确的表述。
因此,D选项正确。
2、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是恒力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
A选项:匀速圆周运动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其方向在不断变化,因此不是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指的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因此加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指的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曲线运动)。
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由于向心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因此合外力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恒力。
所以C选项错误。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国统考高中物理模拟试卷四(含答案)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四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图是为高中物理某教课书中的一副插图。
根据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摩擦力B.摩擦力只能是阻力C.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D.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如图是质量为1kg的质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像,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0~3s时间内,合力对质点做功为10JB.在4~6s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3m/sC.在1~5s时间内,合力的平均功率为4WD.在t=6s时,质点的加速度为零3.如图,放在墙角的木板AB 重力忽略不计,B 端靠在光滑竖直墙上,A 端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的物块从B 端沿木板匀速下滑,在此过程中关于受力情况的分析错误的是()A .木板对物块的作用力不变B .地面对木板A 端的支持力大小不变C .墙对木板B 端的弹力与地面对木板A 端的摩擦力大小相等D .墙对木板B 端的弹力大于地面对木板A 端的摩擦力4.BC 是半径为R 的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末端C 在圆心O 的正下方,∠BOC=60°,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从与O 等高的A 点水平抛出,小球恰好从B 点滑入圆轨道,则小球在C 点对轨道的压力为:()A .73mgB .3mgC .103mgD .4mg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3m 和m 的A 、B 两滑块,它们中间夹着(不相连)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由于被一根细绳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 、B 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p A :p B =3:1B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 、B 两滑块的速度大小之比v A :v B =3:1C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 、B 两滑块的动能之比E kA :E kB =1:3D .剪断细绳到两滑块脱离弹簧过程中,弹簧对A 、B 两滑块做功之比W A :W B =1:16.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已知x 轴上相距d=3.6m 的两个质点M 、N 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已知质点M 比N 质点先起振,则该波()A.波长可能为4.8mB.频率可能为0.2HzC.传播速度可能为3.6m/sD.质点M 在波谷时,质点N 在波峰7.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带电质点P 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 4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则()A.电压表读数减小B.电流表读数减小C.质点P 将向上运动D.R 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8.水平面上A 、B 、C 三点固定着三个电荷量均为Q 的正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放置在O 点,OABC 恰构成一棱长为L 的正四面体,如图所示。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试卷
A.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B.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C.气体密度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D.气体的总动能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二、计算题(共 1 题,共 20 分)
9. 如图 9 所示,一个薄的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半圆柱面导体,沿长度方向的电流
在柱面上均匀分布。求半圆柱面导体在其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
A.两列波在 a、b 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 10m/s
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 4m
帮助青年人 学到 用到 得到 走正道
2
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 c 为振动加强点 D. 2 = 0.5 时刻,b 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5. 如图 5 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从状态 A→C→B 的过程,下列关于 此过程状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某教材关于“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的演示实验如下。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电流、磁场等相关知识。
问题:
(1)简述什么是安培力。(4 分)
(2)材料二所述实验在教学中有什么作用。(4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
活动、设计意图等)。(20 分)
帮助青年人 学到 用到 得到 走正道
7
12. 材料:图 12 为高中物理某版本教材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问题:
(1)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哪种物理知识的教学?(4 分)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8
分)
帮助青年人 学到 用到 得到 走正道
2020下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物理高中
2020下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物理高中
2020下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物理高中
1.题目:静电感应
(1)题目:静电感应
(2)基本要求:试讲时间十分钟,师生之间互动,实验需要进行模拟演示
2.题目:《质点》
(1)题目:《质点》
(2)真题内容:
(3)基本要求:试讲时间十分钟,师生之间互动,要有适当板书
3.题目:《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
(1)题目:《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
(2)真题内容:
(3)基本要求:试讲时间十分钟,要有师生间的互动,语言清晰,无实物演示,适当板书
4.题目《磁感应强度》
(1)题目:《磁感应强度》
(2)真题内容:磁铁、导线、回形针、电源感受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基本要求:试讲时间十分钟,要有师生之间互动,注意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要有引导性提问,要有适当板书。
5.题目:《质点》
(1)题目:《质点》
(2)基本要求:试讲时间十分钟,要有师生之间互动,注意启发式教学,要有适当板书。
6.题目:《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
(1)题目:《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
(2)真题内容:
(3)基本要求:试讲时间十分钟,要有师生之间互动,注意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要有引导性提问,要有适当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