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608-83高处作业分级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5b68fd64b35eefdc9d3335f.png)
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局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608—83(国家标准局1983年4月15日发布 1984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根据.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1.基本定义1.1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当高度h为2米至5米时,半径R为2米;当高度h为5米以上至15米时,半径R为3米;当高度h为15米以上至30米时,半径R为4米;当高度h为30米以上时,半径R为5米.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1.4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2.1高处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2.2高处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3.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3.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米/秒)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3.2.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3.2.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c1cf1e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2.png)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为了减少和杜绝化工装置区高处坠落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划清事故责任,根据国家高处作业分级标准(GB 3608-8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 3025—2008)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适用于化工企业内一切高处作业(包括外包工程项目)。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为高处作业。
二、高处作业分级高处作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高处作业,符合GB/T 3608的规定。
(一)作业高度在2m≤h<5m 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二)作业高度在5m≤h<15m 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三)作业高度在l5m≤h<30m 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四)作业高度在h≥30m 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三、高处作业安全要求与防护(一)高处作业前的安全要求1、进行高处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危险辨识,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将辨识出的危害因素写入《高处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并制定出对应的安全措施。
2、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3、作业单位负责人应对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4、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对患有职业禁忌证(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精神疾病等)、年老体弱、疲劳过度、视力不佳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5、从事高处作业的单位应办理《作业证》,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作业。
6、《作业证》审批人员应赴高处作业现场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后,方可批准高处作业。
7、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应在作业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投入使用。
8、高处作业前要制定高处作业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bb623951e79b896902266b.png)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3608—83(国家标准局1983年4月15日发布 1984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根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1,1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根据高度,不同分别是,当高度,为2米至5米时,半径,为2米,当高度,为5米以上至15米时,半径,为3米,当高度,为15米以上至30米时,半径,为4米,当高度,为30米以上时,半径,为5米。
高度,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1,4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2,1高处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高处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3,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3,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米,秒,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II级 III级高处作业
![II级 III级高处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f34cfe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7e.png)
II级 III级高处作业1.高处作业定义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时常会发生操从高处坠落以及物体落下伤人事故。
这类事故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造成的。
从高空中坠落当然极其危险,然而造成坠落伤亡事故的环境和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当操作人员在远离地面以上很高的建筑物中施工,如果周围是封闭的或者是有遮拦措施,所处的环境就比较安全。
但是,即使在较低的施工作业层,如离地面仅仅是1~2m的地方,失足下跌也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1983规定:凡在坠落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作为高处作业。
因此在建筑物作业时,这个概念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凡在2m以上无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作业,即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有效的预防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四口”与“五临边”和攀登、悬空均作为高处作业进行安全防护,确保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
施工中使用脚手架、井架、龙门架、施工电梯及各种起重机械设备时,其安全问题由项目或设备的安全技术部门分别处理。
2.高处作业分级当人和物从高处坠落时,地面可能会不平。
上述标准中提到的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坠落点的水平面。
所谓最低落点,是指在工作位置坠落时,有可能落到最低的地方。
这是最大坠落高度。
因此,高空作业的测量是以每个作业位置到相应坠落基准面的最大垂直距离为基准。
由于并非所有的坠落都是沿着垂直方向笔直地坠落,因此就有一个可能的坠落范围的半径问题。
即考虑最低坠落着落点时,应同时确定一个坠落的范围作为依据。
当以可能坠落范围的半径为R,从作业位置至坠落高度基准面的沿直距离为h 时,国家《高处作业分级》标准规定R与h值的关系如下:所以坠落高度越高,危险性越大。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0bc3e7998fcc22bcd10d33.png)
国家高处作业分级标准(GB3608—83)[颁布日期]19830415 [实施日期]19840101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 基本定义1.1 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 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当高度h为2—5m时,半径R为2m ;当高度h为5—15m时,半径R为3m ;当高度h为15—30m时,半径R为4m ;当高度h为30m时,半径R为5m 。
高度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1.4 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 高处作业的级别2.1 高处作业高度在2 ~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 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3.1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3.2.1 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 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3.2.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GB 3608-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
![GB 3608-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81c3e94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3.png)
GB 3608-8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
王怀青;社世中
【期刊名称】《安全.健康和环境》
【年(卷),期】1999(000)0S3
【摘要】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王怀青;社世中
【作者单位】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921
【相关文献】
1.GB3869-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J], 于永中;李天麟
2.GB 4200-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 [J], 于永中;李天麟
3.GB5817-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J], 程玉海;符绍昌;邹昌琪;朱惠兰;王肇滇;薛家耀
4.GB1233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毒作业分级 [J], 赵子璋;杨冬萍;蔡希智;许喜林;许树贞
5.GB/T 1443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冷水作业分级 [J], 黄海潮[1];李天麟[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
![《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https://img.taocdn.com/s3/m/249a0a6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e.png)
《⾼处作业分级》GBT3608 ⾼处作业分级 GB/T3608-93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12-27批准 1994-07-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处作业的术语、⾼度计算⽅法及分级。
本标准适⽤于各种⾼处作业。
2 引⽤标准 GB4200 ⾼温作业分级 GB12330 体⼒搬运重量限值 3 术语 3.1 ⾼处作业 凡在坠落⾼度基准⾯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处进⾏的作业称为⾼处作业。
3.2 坠落⾼度基准⾯ 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平⾯称为坠落⾼度基准⾯。
3.3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段⽔平距离称为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其⼤⼩取决于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或建筑物分布等有关的基础⾼度。
3.4 基础⾼度 以作业位置为中⼼,6m为半径,划出⼀个垂直⽔平⾯的柱形空间,此柱形空间内最低处与作业位置间的⾼度差称为基础⾼度。
3.5 可能坠落范围 以作业位置为中⼼,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与⽔平⾯垂直的柱形空间,称为可能坠落范围。
3.6 ⾼处作业⾼度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相应坠落⾼度基准⾯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值,称为该作业区的⾼处作业⾼度。
简称作业⾼度。
计算⽅法见附录A(补充件)。
4 ⾼处作业分级 4.1 作业⾼度分为2~5m;>5~15m;>15~30m及>30m四个区域。
4.2 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分为九类: a.阵风风⼒六级(风速10.8m/s)以上; b.GB4200规定的Ⅱ级以上的⾼温条件; c.⽓温低于10℃的室外环境; d. 场地有冰、雪、霜、⽔、油等易滑物; e. ⾃然光线不⾜,能见度差; f. 接近或接触危险电压带电体; g. 摆动,⽴⾜处不是平⾯或只有很⼩的平⾯,致使作业者⽆法维持正常姿势; h. 抢救突然发⽣的各种灾害事故; i. 超过GB12330规定的搬运。
4.3 不存在4.2条列举的任⼀种客观危险因素的⾼处作业按表1规定A类法分级。
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
![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https://img.taocdn.com/s3/m/91b92fd25ef7ba0d4a733b6d.png)
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
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
1
11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
12
13
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14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
2
21高处作业高度在2-5
2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
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
24高处作业高度在30
3
3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
32
3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3
4
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各类标记。
一般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
例1
例2
例3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
当高度h为2~5m时,半径R为2
当高度h为5m以上至15m时,半径R为3
当高度h为15以上至30m时,半径R为4
当高度h为30m以上时,半径为5。
高处作业分级修订稿
![高处作业分级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876264e9d0d233d4b04e695d.png)
高处作业分级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11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14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2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3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3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在高度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32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32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33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4标记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各类标记。
一般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特殊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类别,种类可省略不写。
高处作业分级
![高处作业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942e9bdafab069dc50220165.png)
高处作业分级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1 1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 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 3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1 4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2 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 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 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 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3 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 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3 2 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 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 2 2在高度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 2 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 2 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 2 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 2 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3 2 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3 2 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3 3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4标记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各类标记。
一般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特殊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类别,种类可省略不写。
例1:三级,一般高处作业。
例2:一级,强风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c20331881c758f5f71f67e2.png)
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局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608—83(国家标准局 1983 年 4 月 15 日公布 1984 年 1 月 1 日起实行)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纳劳动安全防备举措和增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合用于各样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1.1 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 米以上(含 2 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 坠落高度基准面经过最低坠落下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 最低坠落下落点在作业地点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地点的最低坠落下落点。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依据高度h不一样分别是:当高度h为 2 米至 5 米时,半径R为 2 米;当高度h为 5 米以上至 15 米时,半径R为 3 米;当高度h为 15 米以上至 30 米时,半径R为 4 米;当高度h为 30 米以上时,半径R为 5 米。
高度h为作业地点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1.4 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地点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2.1 高处作业高度在 2 米至 5 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 高处作业高度在 5 米以上至 15 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 高处作业高度在15 米以上至 30 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 高处作业高度在30 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别高处作业的类型3.1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别高处作业两种。
3.2 特别高处作业包含以下几个类型:3.2.1 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 米/秒)以上的状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 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 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5ee455425c52cc58bd6bed4.png)
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局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608—83(国家标准局1983年4月15日发布 1984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根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1.1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当高度h为2米至5米时,半径R为2米;当高度h为5米以上至15米时,半径R为3米;当高度h为15米以上至30米时,半径R为4米;当高度h为30米以上时,半径R为5米。
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1.4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2.1高处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高处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3.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3.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米/秒)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分级GB3608--新下载
![高处作业分级GB3608--新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eb7bd7d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6.png)
高处作业分级GB3608--新下载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1 1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 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 3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1 4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2 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 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 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 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3 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 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3 2 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 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 2 2在高度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 2 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 2 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 2 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 2 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3 2 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3 2 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3 3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4标记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各类标记。
登高作业
![登高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e296fe4a417866fb84a8e90.png)
登高作业基本定义: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国家标准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高空作业级别:(1)高处作业高度在2m—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高空作业类型(1)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2)洞口作业是指:孔、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2m以上的桩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作业。
(3)攀登作业是指: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或采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4)悬空作业是指: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进行高处作业。
其特点是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
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高空作业发生的时间•7月~8月是事故的高发时期,1月~2月是事故发生较少的月份。
这主要与建筑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有关,而到了冬季建筑工程大部分也到了停工状态。
•每天最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段是:上午10:00点到11:00点期间;下午13:00点到15:00点期间。
高处坠落的高度•据统计:大部分高处坠落发生在并不十分高的地方。
也许正是人们忽视了这一高度,认为无需做太多的安全防护,才导致事故的频频发生。
•在3~6米是最易发生高处坠落的高度。
70%的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在高度不到9米的地方。
由此推断,低作业层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容忽视。
高处坠落的位置•大部分事故发生在屋顶、结构层、脚手架、梯子、和从临边洞口处(详见下表),这些事故占所有高处坠落事件的80%。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9f920005901020207409c59.png)
西昌市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编制人:XXX二0一六年六月十六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一、高处作业的基本定义1、高处作业:国家标准GB3608-83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点的水平面。
3、最低坠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点。
4、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各作业位置至向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
称为该作业的高处作业高度。
二、高处作业分级1、高处作业的高度在2-5米时,为一级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的高度在5-15米时,为二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高度在15-30米时,为三级高处作业。
4、高处作业的高度在30米以上时,为特级高处作业。
三、高处作业的种类按作业环境的特殊和恶劣的性质将高处作业的种类分类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1、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情况:(1)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进行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2)在高温(350C以上)或低温(-100C以上),环境上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降雪时进行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5)室外采用人工照明进行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6)接近带电体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险的高处作业,称为抢险高处作业。
2、一般高处作业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都是一般高处作业。
四、作业高度与坠落半径坠落范围半径(R)随高度(H)不同而不同:1、当高度H=2-5米时,半径R=2米。
2、当高度H=5-15米时,半径R=3米。
3、当高度H=15-30米时,半径R=4米。
4、当高度H>30米时,半径R>5米。
上述规定,明确对不同高度施工作业面安全网防护宽度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处作业分级
GB 3608-83
发布时间:1983-4-15
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
1.1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坠落高度基准面
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最低坠落着落点
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1.4高处作业高度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
当高度h为2--5m时,半径R为2m;
当高度h为5m以上至15m时,半径R为3m;
当高度h为15m以上至30m时,半径R为4m;
当高度h为30m以上时,半径R为5m。
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2高处作业的级别
2.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 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
3.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3.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3.2.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3.2.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3.3 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4标记
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标记。
一般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特殊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类别,种类可省略不写。
例1:三级,一般高处作业;
例2:一级,强风高处作业;
例3:二级,异温、悬空高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