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随机事件与概率(公开课)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能够判断某一事件属于哪一类事件;2.掌握概念的定义,理解概念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并知道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的概率.【教学重、难点】重点:1.判断一个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2.求简单事件的概率.难点:1.生活中概率的应用;2.根据题意设计方案.【教学过程】活动一.探究新知问题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为了抽签,我们在盒中放五个看上去完全一样的纸盒,每个纸团里面分别写着表示出场顺序的数字1,2,3,4,5.把纸团充分搅拌后,小军先抽,他任意(随机)从盒中抽取一个纸团.请思考以下问题:⑴抽到的数字有几种可能?⑵抽到的数字小于6吗?⑶抽到的数字会是0吗?⑷抽到的数字会是1吗?问题2.小伟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请思考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⑴可能出现哪些点数?⑵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⑶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⑷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问题3.请你将以上两个问题中出现的6个事件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归纳: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其中和统称为确定性事件.练习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填序号)⑴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⑵篮球队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⑶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360°;⑷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⑸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⑹瓮中捉鳖;⑺拔苗助长;⑻守株待兔;⑼水中捞月.问题4.在问题1中,抽到的数字是2的可能性和抽到的数字小于3的可能性一样吗?抽到的数字是奇数的可能性和抽到的数字大于4的可能性一样吗?归纳: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问题5.在问题1中每个数字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我们用表示每一个数字被抽到的可能性大小.在问题2中每种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我们用表示每种点数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归纳:1.以上两个问题有两个共同的特点:⑴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⑵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2.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练习:⑴你能求出问题1中“抽到奇数”这个事件的概率吗?⑵你能求出问题1中“抽到的数大于4”这个事件的概率吗?⑶在思考上面两个问题时,分母、分子分别具有什么意义?归纳: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种可能的结果,并且他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活动二.新知应用例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⑴点数为2;⑵点数为奇数;⑶点数大于2且小于5;⑷点数为0;⑸点数为1到6的自然数.追问:这五个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的概率为,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归纳:练习:商场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分为7个大小相同的扇形:三块红色、两块绿色、两块黄色.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的转盘停止后,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界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⑴指针指向红色;⑵指针指向红色或黄色;⑶指针不指向红色.分析:⑴问题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种,三块红色如何来表示?⑵指针不指向红色就是.例2.在围棋盒中有颗黑色棋子和颗白色棋子,从盒中随机地取出一颗棋子,它是黑色棋子的概率是.⑴试用含的代数式表示;⑵若往盒中再放进10颗黑色棋子,则取得黑色棋子的概率变为,求和的值例3.五一期间,某书城为了吸引读者,设计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如图,转盘被平均分成12份),并规定:读者每购买100元的书,就可获得一次转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读者就可以分别获得45元、30元、25元的购书券,凭购书券可以在书城继续购书.如果读者不愿意转转盘,那么可以直接获得10元的购书券.⑴求转一次转盘获得45元购书券的概率.⑵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书券,你认为哪种方式对读者较合算?请说明理由.活动二:归纳新知什么是随机事件?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如何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的概率是多少?活动三:课堂检测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⑴通常温度降到0℃以下,纯净的水结冰;⑵随意翻开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号码是奇数;⑶太阳从东方升起;⑷购买一张彩票,中奖;⑸从地面发射1枚导弹,未击中空中目标.2.(2015河北)将一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与点数3相差2的概率是.不透明袋子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和4个蓝球,这些球出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⑴能够事先确定取出的球是哪种颜色吗?⑵取出每种颜色的球的概率会相等吗?⑶取出哪种颜色的球的概率最大?⑷如何改变各色球的数目,使取出每种颜色的球的概率都相等?4.(2014青岛)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被均匀分成20份,并规定:顾客每购买200元的商品,就可获得一次转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200元、100元、50元的购物券,凭购书券可以在该商场继续购物.如果顾客不愿意转转盘,那么可以直接获得购物券30元.⑴求转一次转盘获得购物券的概率.⑵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你认为哪种方式对读者更合算?.【每日一题】只有一张电影票,小明和小刚想通过抽取扑克牌的方式来决定谁去看电影.现有一副扑克牌,请你设计对小明和小刚都公平的抽签方案,你能设计出几种?《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这篇文章共7208字。
人教初中数学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 (公开课获奖)
随机事件概率15.2.2 分式的加减教学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教师强调进行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有括号要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的顺序.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 教学过程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教科书例7、例8是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2.教科书练习1:写出教科书问题3和问题4的计算结果.这道题与第一节课相呼应,也解决了本节引言中所列分式的计算,完整地解决了应用问题. 二、课堂引入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三、例题讲解(教科书)例7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教科书)例8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注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四、随堂练习 计算:(1) xx x x x 22)242(2+÷-+- (2))11()(b a a b b b a a -÷--- (3))2122()41223(2+--÷-+-a a a a 五、课后练习 1.计算: (1))1)(1(yx xy x y +--+ (2)22242)44122(aaa a a a a a a a -÷-⋅+----+ (3)zxyz xy xyz y x ++⋅++)111(2.计算24)2121(aa a ÷--+,并求出当=a -1的值.六、答案:四、(1)2x (2)ba ab- (3)3 五、1.(1)22y x xy- (2)21-a (3)z 12.原式=422--a a ,当=a -1时,原式=-31.13.3.1 等腰三角形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作(画)出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从轴对称的角度去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2.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思考,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并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法. 教具准备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生:硬纸、剪刀. 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师]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生]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师]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Ⅱ.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ABICABI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接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生乙]在甲同学的做法中,A点可以取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师]对,按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等腰三角形.现在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硬纸和剪刀,按自己设计的方法,也可以用课本探究中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师]按照我们的做法,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师]有了上述概念,同学们来想一想.(演示课件)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生甲]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师]同学们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生乙]我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折叠后,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生丙]我把等腰三角形折叠,使两腰重合,这样顶角平分线两旁的部分就可以重合,所以可以验证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生丁]我把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中线对折,可以看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说明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生戊]老师,我发现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也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师]你们说的是同一条直线吗?大家来动手折叠、观察.[生齐声]它们是同一条直线.[师]很好.现在同学们来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生]我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师]很好,大家看屏幕.(演示课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师]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投影仪演示学生证明过程)[生甲]如右图,在△ABC 中,AB=AC ,作底边BC 的中线AD ,因为,,,AB AC BD CD AD AD =⎧⎪=⎨⎪=⎩所以△BAD ≌△CAD (SSS ). 所以∠B=∠C .[生乙]如右图,在△ABC 中,AB=AC ,作顶角∠BAC 的角平分线AD ,因为,,,AB AC BAD CAD AD AD =⎧⎪∠=∠⎨⎪=⎩所以△BAD ≌△CAD .所以BD=CD ,∠BDA=∠CDA=12∠BDC=90°.[师]很好,甲、乙两同学给出了等腰三角形两个性质的证明,过程也写得很条理、很规范.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演示课件)[例1]如图,在△ABC 中,AB=AC ,点D 在AC 上,且BD=BC=AD , 求:△ABC 各角的度数.[师]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我们再来分析这个题.[生]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A=∠ABD ,∠ABC=∠C=∠BDC ,•再由∠BDC=∠A+∠ABD ,就可得到∠ABC=∠C=∠BDC=2∠A .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 的三个内角.[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对我们以前学过的定理也很熟悉.如果我们在解的过程中把∠A 设为x 的话,那么∠ABC 、∠C 都可以用x 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 (课件演示)[例]因为AB=AC ,BD=BC=AD , 所以∠ABC=∠C=∠BDC . ∠A=∠ABD (等边对等角).设∠A=x ,则∠BDC=∠A+∠ABD=2x ,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 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在△ABC 中,∠A=35°,∠ABC=∠C=72°.D CA BD CABDC A B[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Ⅲ.随堂练习(一)课本练习 1、2、3. 练习1. 如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2)120︒36︒(1)答案:(1)72° (2)30°2.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 ,∠BAC=90°),AD 是底边BC 上的高,标出∠B 、∠C 、∠BAD 、∠DAC 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DCAB答案:∠B=∠C=∠BAD=∠DAC=45°;AB=AC ,BD=DC=AD .3.如图,在△ABC 中,AB=AD=DC ,∠BAD=26°,求∠B 和∠C 的度数.答:∠B=77°,∠C=38.5°.(二)阅读课本,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Ⅴ.课后作业(一)习题13.3 第1、3、4、8题. (二)1.预习课本.2.预习提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Ⅵ.活动与探究如图,在△ABC 中,过C 作∠BAC 的平分线AD 的垂线,垂足为D ,DE ∥AB 交AC 于E .求证:AE=CE .D C ABEDCAB过程: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结果:证明:延长CD 交AB 的延长线于P ,如图,在△ADP 和△ADC 中,12,,,AD AD ADP ADC ∠=∠⎧⎪=⎨⎪∠=∠⎩∴△ADP ≌△ADC .∴∠P=∠ACD . 又∵DE ∥AP , ∴∠4=∠P . ∴∠4=∠ACD . ∴DE=EC .同理可证:AE=DE .∴AE=C E .板书设计一、设计方案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二、等腰三角形性质 1.等边对等角 2.三线合一 三、例题分析 四、随堂练习 五、课时小结 六、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1.如果△ABC 是轴对称图形,则它的对称轴一定是( ) A .某一条边上的高 B .某一条边上的中线 C .平分一角和这个角对边的直线 D .某一个角的平分线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 A .80° B .20° C .80°和20° D .80°或50° 答案:1.C 2.C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多2 cm ,并且它的周长为16 cm .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解:设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 cm ,则其腰长为(x+2)cm ,根据题意,得 2(x+2)+x=16.解得x=4.E DC A B P所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 cm 、6 cm 和6 cm .15.2.2 分式的加减教学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教师强调进行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有括号要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的顺序.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 教学过程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教科书例7、例8是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2.教科书练习1:写出教科书问题3和问题4的计算结果.这道题与第一节课相呼应,也解决了本节引言中所列分式的计算,完整地解决了应用问题. 二、课堂引入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三、例题讲解(教科书)例7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教科书)例8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注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四、随堂练习 计算:(1) xx x x x 22)242(2+÷-+- (2))11()(b a a b b b a a -÷--- (3))2122()41223(2+--÷-+-a a a a 五、课后练习 1.计算:(1))1)(1(yx x y x y +--+ (2)22242)44122(aaa a a a a a a a -÷-⋅+----+ (3)zxyz xy xyz y x ++⋅++)111(2.计算24)2121(aa a ÷--+,并求出当=a -1的值.六、答案:四、(1)2x (2)ba ab- (3)3 五、1.(1)22y x xy- (2)21-a (3)z 12.原式=422--a a ,当=a -1时,原式=-31.。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精细化处理后的文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随机事件的内涵,并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我们会进一步了解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的概率,这两个概念在数学领域中极为重要,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深刻理解随机事件的本质,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技巧。
2. 理解并运用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的概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对概率论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这两个概念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以及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概率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抛硬币、抽签等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的概率。
例如,抛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多少?抽签抽到红色的概率是多少?2. 讲解教材内容:详细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率概念。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这些概念的应用。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抛一枚均匀的硬币,求甲抛出正面且乙抛出正面的概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已知事件A和事件B相互独立,且P(A)=0.3,P(B)=0.4,求P(AB)。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某学校举行篮球比赛,已知甲队获胜的概率为0.6,乙队获胜的概率为0.4,求甲队连续获胜两次的概率。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及其实例。
2.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及其解释。
3. 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4. 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随机事件与概率大学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分类;(2)理解概率的定义,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3)学会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关系;(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概率论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使学生认识到概率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分类;(2)概率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1)概率的定义及基本性质的运用;(2)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随机事件,如掷骰子、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的特点;2. 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解释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
(二)新课讲授1. 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分类:(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2. 概率的定义及基本性质:(1)概率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2)概率的基本性质:① 非负性:任何事件的概率不小于0;② 稳定性: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某个事件发生的频率将趋近于其概率;③ 稳定性:对于任意两个事件A和B,有0≤P(A)≤1,0≤P(B)≤1;④ 加法公式:对于任意两个互斥事件A和B,有P(A∪B) = P(A) + P(B);⑤ 对立事件概率之和为1:对于任意两个对立事件A和B,有P(A) + P(B) = 1。
(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上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2. 小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 引导学生思考概率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收集生活中与概率相关的事例,下节课分享。
《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
《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随机事件”。
主要内容涉及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以及随机事件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随机事件的分类及运算。
2. 能够运用随机事件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运算及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及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彩票抽奖、抛硬币等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的共同特点。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随机事件的定义: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强调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可观察性。
(2)随机事件的分类: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随机事件分为三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随机事件的运算:讲解并举例说明随机事件的并、交、补运算。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彩票抽奖中随机事件的运算。
(2)讲解抛硬币游戏中随机事件的运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运算。
2. 例题解答步骤。
3. 小组讨论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三个随机事件,并判断它们的类型。
(2)某班有30名学生,其中有10名男生和20名女生。
随机选取3名学生,计算至少有一名男生的概率。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例如:中奖、晴天、遇到老朋友。
(2)P(至少有一名男生)= 1 P(三名女生)= 1C(20,3)/C(30,3) ≈ 0.78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和运算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应用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探讨随机事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险、投资等。
随机事件与概率 教案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教案标题: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概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例如抛硬币、掷骰子、抽牌等,并让学生观察这些事件的特征和规律。
2. 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知识讲解:1. 解释随机事件的定义,即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2. 介绍概率的定义,即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 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包括频率法和几何法。
示例演练:1. 提供一些简单的随机事件,如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2. 引导学生思考概率与事件发生次数、总次数之间的关系。
拓展应用: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如抽奖、赌博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交通拥堵等。
总结复习: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随机事件与概率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回顾学生在示例演练和拓展应用中的表现,对他们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案评估:1. 设计一些小组或个人练习题,测试学生对随机事件和概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际操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案扩展: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设计一些扩展活动,如探究更复杂的随机事件,引入条件概率等。
2. 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概率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历程。
教案反思: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25.1.1随机事件与概率-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教案)
-难点一:随机事件与确定事件的区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事件是随机的,而有些是确定的。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难点二:概率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在学习树状图和列表法时感到困惑,不懂得如何正确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需通过步骤讲解和练习,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随机事件与概率》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抛硬币或掷骰子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概率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率理论。尤其是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氛围热烈,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概率计算方法时,部分学生对于树状图和列表法的运用还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需要在这个环节加强个别辅导,让学生们逐步掌握这些工具。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考虑设计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难点三:概率的性质和应用。理解概率的加法规则和乘法规则,以及如何将这些规则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
-难点四:实验概率与理论概率的关系。学生可能不理解实验概率如何逼近理论概率,需要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让学生体验并理解这一过程。
举例:在讲解概率的乘法规则时,通过掷两个公平的六面骰子的实验,解释为何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是各自发生概率的乘积(例如,掷出两个6的概率是1/6 * 1/6 = 1/36)。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随机事件与概率(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掌握判断事件类型的方法与依据.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重点掌握判断事件类型的方法与依据.教学难点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教学准备不透明的袋子、4个黑球、2个白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都听说过“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吧!它的原意是指刮风、下雨、阴天、晴天这些天气状况,人们事先很难准确预料.后来泛指世界上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无法事先预料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无法预料事情发生结果的情况.例如,虽然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但是我们无法确定明天是否一定会下雨.今天蓝天白云明天风雨交加该事情的发生给我们不确定的印象.下面我们再来看三个问题.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问题1】五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为了抽签,我们在盒中放五个看上去完全一样的纸团,每个纸团里面分别写着表示出场顺序的数字1,2,3,4,5.把纸团充分搅拌后,小军先抽,他任意(随机)从盒中抽取一个纸团.请思考以下问题:(1)抽到的数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2)抽到的数字小于6吗?(3)抽到的数字会是0吗?(4)抽到的数字会是1吗?【师生活动】小组交流并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答案】(1)数字1,2,3,4,5都有可能抽到,共有5种可能的结果,但是事先无法预料一次抽取会出现哪一种结果;(2)抽到的数字一定小于6;(3)抽到的数字绝对不会是0;(4)抽到的数字可能是1,也可能不是1,事先无法确定.【问题2】小伟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请思考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2)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3)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4)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回答问题.【答案】(1)从1到6的每一个点数都有可能出现,所有可能的点数共有6种,但是事先无法预料掷一次骰子会出现哪一种结果;(2)出现的点数肯定大于0;(3)出现的点数绝对不会是7;(4)出现的点数可能是4,也可能不是4,事先无法确定.【追问】试着归纳出这些事件的特点.【新知】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必然会发生.例如,问题1中“抽到的数字小于6”,问题2中“出现的点数大于0”,这样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相反地,有些事件必然不会发生.例如,问题1中“抽到的数字是0”,问题2中“出现的点数是7”,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确定性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事先无法确定.例如,问题1中“抽到的数字是1”,问题2中“出现的点数是4”,这两个事件是否发生事先不能确定.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设计意图】通过问题1与问题2,引出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必然事件的概念.【师生活动】观察下面的动图,巩固对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必然事件概念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动图,生动地展现了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必然事件的概念.【问题3】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即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从袋子中摸出1个球.(1)这个球是白球还是黑球?(2)如果两种球都有可能被摸出,那么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吗?【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任务:每名同学随机从袋子中摸出1个球,记下球的颜色,然后把球重新放回袋子并摇匀.汇总全班同学摸球的结果并把结果填在下表中.【答案】(1)在上面的摸球活动中,“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是两个随机事件.一次摸球可能发生“摸出黑球”,也可能发生“摸出白球”,事先不能确定哪个事件发生.(2)在上面的摸球活动中,由于两种球的数量不等,所以“摸出黑球”与“摸出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摸出黑球”的可能性大于“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新知】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设计意图】通过问题3,归纳得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思考】能否通过改变袋子中某种颜色的球的数量,使“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小相同?【答案】可以增加2个白球,也可以减少2个黑球,只要使袋子中两种颜色的球的个数相同即可.【设计意图】比较这两种方法,容易发现某种颜色的球被摸到的可能性的大小与其相对多少有关,而与其绝对多少无关,这为下节课用个数比值而不是绝对个数刻画可能性的大小进行了铺垫.二、典例精讲【例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1)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2)买一张彩票,中奖;(3)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小于7;(4)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双号;(5)向空中抛一枚硬币,硬币不掉落在地面上.【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答案】(1)随机事件(2)随机事件(3)必然事件(4)随机事件(5)不可能事件【归纳】判断事件类型的方法与依据判断方法:判断事件类型,先要判断该事件的发生是不是确定的.若是确定的,则再判断其是必然发生的,还是必然不会发生的;若是不确定的,则该事件是随机事件.判断依据:客观事实,生产、生活中的常识经验,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及自己的学习经验等.【设计意图】通过例1,让学生掌握判断事件类型的方法与依据.【例2】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有下列事件:①掷得的点数是6;②掷得的点数是奇数;③掷得的点数不大于4;④掷得的点数不小于2.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____.【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回答问题.【答案】④③②①【解析】根据题意可得,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共有6种情况.①“掷得的点数是6”包含1种情况;②“掷得的点数是奇数”包含3种情况;③“掷得的点数不大于4”包含4种情况;④“掷得的点数不小于2”包含5种情况,故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由大到小的顺序,即每个事件包含情况的数目由多到少排列为④③②①.【归纳】比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方法比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时,可在条件相同和总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可能出现的结果数进行比较,结果数越多,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设计意图】通过例2,让学生掌握比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方法.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二、随机事件课后任务完成教材第128页练习题,第129页练习第1~3题.。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A版)第四章“概率”的第三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能区分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
2. 掌握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了解如何通过频率估计概率。
3. 学会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随机事件,并正确计算其概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随机现象,并提出问题:如何描述这些随机现象?2. 知识讲解(1)随机事件的定义: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
(2)频率与概率:讲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估计概率。
(3)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3. 例题讲解例题1:抛一枚硬币,求出现正面的概率。
例题2:掷一个骰子,求出现偶数的概率。
4. 随堂练习练习1:投掷两个骰子,求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练习2: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求从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得到红球的概率。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2.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3. 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4. 例题与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抛一枚硬币,求出现反面的概率。
(2)掷一个骰子,求出现奇数的概率。
2. 答案(1)出现反面的概率为0.5。
(2)出现奇数的概率为0.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随机事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
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
《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随机事件》。
详细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分类、随机事件的运算、条件概率及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随机事件的分类及运算。
2. 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2.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分类及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抛硬币的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问题,从而引出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讲解随机事件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
(2)介绍随机事件的分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讲解随机事件的运算:并、交、差、补。
(4)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5)讲解随机事件的独立性,让学生理解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
3. 随堂练习:(2)计算给定条件下的条件概率。
(3)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相互独立。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2. 内容:(1)随机事件的定义(2)随机事件的分类及运算(3)条件概率(4)随机事件的独立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计算给定条件下的条件概率。
(3)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相互独立。
2.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彩票中奖概率、天气预报准确性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教案标题:随机事件与概率一、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3. 能够应用概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白板笔、投影仪等;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前几节课所学的概率基础知识,如样本空间、事件等。
2. 概念讲解(15分钟):a. 随机事件的概念:解释随机事件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说明随机事件的特征和分类。
b. 概率的基本概念:介绍概率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事件的互斥与对立等。
3. 计算概率(20分钟):a. 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通过示例和练习,教授如何计算两个或多个独立事件的概率。
b. 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通过示例和练习,教授如何计算两个或多个互斥事件的概率。
c. 非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通过示例和练习,教授如何计算两个或多个非互斥事件的概率。
4. 应用实例(15分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概率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抽奖、投掷硬币等。
5. 深化拓展(10分钟):通过一些拓展性问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应用概率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6.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以巩固学生的概率计算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2.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计算概率的掌握情况;3.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或个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概率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探索更多的概率问题,并进行总结和归纳;2. 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数学软件或工具,进行更复杂的概率计算和模拟实验;3.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或活动,提升他们的概率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随机事件与概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随机事件与概率一、教学目标1. 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理解概率的计算公式。
3. 学会使用概率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2.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3. 概率的基本性质4. 概率的计算公式5. 概率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概率的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概率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计算公式。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概率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3. 讲解概率的基本性质:讲解概率的定义、概率的基本性质,如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等。
4. 讲解概率的计算公式:讲解必然事件的概率、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等计算公式。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运用概率论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7. 总结与复习: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巩固随机事件与概率的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讲解条件概率和联合概率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 讲解贝叶斯定理,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条件概率和联合概率进行推断。
3. 通过实例讲解概率论在实际领域的应用,如统计学、经济学、生物学等。
七、教学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随机事件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
3.能够应用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
2.能够应用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通过举一个猜硬币正反面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的概念。
2.概念解释:讲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特点,如不确定性、多样性等。
3.实例分析: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特点。
4.计算方法:讲解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如频率概率和理论概率。
5.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概率。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买彩票、投掷骰子等。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的数学工具。
五、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讲解式教学法:通过讲解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教学手段:1.黑板、彩色粉笔。
2.实物如硬币、骰子、纸牌等。
七、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布置练习题,对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评价。
3.进行课堂讨论和问答,检查学生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情况。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分析实例和讲解的方式,详细介绍了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应用题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外,需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安排,合理分配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的时间,保证教学的效果。
九年级数学上册-25.1.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1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能识别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掌握判断随机事件的方法.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能力
目标
根据生活中的情景感受三种事件的意义.
情感
目标
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1.掌握判断随机事件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尝试部分.
掌握判断三种事件的方法及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3题考查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补
偿
提
高
1.任意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可能性是————。但是任意掷出一个塑料瓶盖,其盖面向上和盖面向下的可能性( )。
2.下列实践中,随机事件是( )
A抛掷1个均匀的骰子,向上的点数是6.
问:(1).你会摸到什么颜色
的球? 摸出黑球的可能性与
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一
样吗?为什么?
(2)怎样改变袋子中某种球的颜色使得摸到黑球的可能性与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一样呢?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生活的经验熟练地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从而教师给出三种事件的定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学以致用:通过举例,进一步加深对三种事件的理解,及判断方法.
通过问题三的分析感受随机事件的可能性有大小.
尝
试
应
用
1.判断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随机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
①煮熟的鸭子飞了;
②明天地球还在转动;
③木材燃烧会放出热量;
④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2.理解随机事件的基本概念3.掌握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1.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特征2.随机事件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1.随机事件的计算方法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通过举例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如抛一枚硬币、掷一颗骰子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是否具有随机性,以及与随机性有关的因素。
2.讲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特征解释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特征,并结合上述举例,引导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强调随机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3.讲解随机事件的计算方法a.确定样本空间:样本空间是随机事件的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举例说明如何确定样本空间,比如抛一枚硬币的样本空间是{正面,反面}。
b.确定事件的概率:事件的概率是指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讲解计算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如频率法和几何法。
强调事件的概率是介于0和1之间的实数。
4.练习与讨论让学生通过练习计算事件的概率,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5.应用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计算扔一颗骰子出现奇数的概率,或者计算猜硬币正反面的概率等。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要概念和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拓展思维,思考更多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举例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特征,讲解了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和应用实例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 学会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抛硬币实验教师通过抛硬币实验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随机事件的规律。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判断题,让学生判断给出的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并说明原因。
4. 概率计算方法的讲解教师讲解如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5.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并讲解解题过程。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并说明原因。
2. 计算题:计算给出的随机事件的概率。
3. 应用题: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深入学习随机事件的相关知识,拓展延伸。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到此结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024年《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2024年《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第二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第1节。
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随机事件的定义,能区分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
2. 掌握事件的关系与运算,能正确进行事件的并、交、补运算。
3. 理解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难点:事件的并、交、补运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抛硬币、掷骰子、抽签等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中包含的随机现象。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示例使学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
讲解事件的关系与运算,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并、交、补运算。
3. 概率定义及其性质(10分钟)引出概率的定义,讲解概率的三个性质。
结合具体例子,使学生理解概率的含义。
4.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10分钟)介绍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如何求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5.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并说明理由。
抛掷两枚硬币,求得到两个正面的概率。
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求得到红桃的概率。
(3)某班有30名学生,其中有男生18名,女生12名。
随机选取3名学生,求选取的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女生的概率。
2. 答案:(1)略。
(2)1/4;1/4。
(3)19/2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定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掌握较好,但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随机事件与概率
学习目标:
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
学习重点与难点:对概率定义的初步理解。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1:看课本125页到127页问题3上面的内容。
自学检测(1):
1、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
2、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统称为确定事件。
3、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4.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________,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2:看课本127页到131页问题3上面的内容
自学检测(2):
1、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_________,称为随机事
件A发生的概率。
2、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______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
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
P(A)= 。
达标测试
1.(梅州)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A.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
B.黑暗中从一串不同的钥匙中随意摸出一把,用它打开了门
C.通常情况下,水往低处流
D.上学的路上一定能遇到同班同学
2.(台州市)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A .台州今年国庆节当天的最高气温是35℃
B .在一个装着白球和黑球的袋中摸球,摸出红球
C .抛掷一石头,石头终将落地
D .有一名运动员奔跑的速度是20米/秒
3.(甘肃省白银市)如图,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做游戏,她们先在地上画出一个
圆圈,然后蒙上眼在一定距离外向圆圈内投小石子,则投一次就正好投到圆圈内是( )
A .必然事件(必然发生的事件)
B .不可能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C .确定事件(必然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D .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
4.(湘潭) 将五张分别印有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贝贝,晶晶,欢欢,迎
迎,妮妮”的卡片(卡片的形状、大小一样,质地相同)放入盒中,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印有“妮妮”的概率为( ) A. 1
2
B. 13
C. 14
D. 15
5、(宜宾市)一个口袋中装有4个红球,3个绿球,2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搅均后随机地从中摸出一个球是绿球的概率是 ( ) A.
9
4
B.
92 C. 3
1
D.
3
2 6.(广东湛江市)从n 个苹果和3个雪梨中,任选1个,若选中苹果的概率是
12
,则n 的值是( )
A . 6
B . 3
C . 2
D . 1 7.数学试卷的选择题都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小明对某道选择题完全不会做,只能靠猜测获得结果,则小明答对的概率是
8. ( 宁夏回族自治区)从-1,1,2三个数中任取一个,作为一次函数y=kx+3的
k值,则所得一次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概率是。
9.(南京市)口袋内装有一些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从中摸
出一球,摸出红球的概率是0.2,摸出白球的概率是0.5,那么摸出黑球的概率是.
10.(巴中市)下面图形: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
从中任取一个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
率为.
11.(荆州市)在如图所示的8×8正方形网格纸板上进行投
针实验,随意向纸板投中一针,投中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___________.
12、一只口袋中放着若干个黄球和绿球,这两种球除了颜色之外没有其它任何区别,袋中的
球已经搅匀,从口袋中取出一个球取出黄球的概率为2
5。
(1)取出绿球的概率是多少?
(2)如果袋中的黄球有12个,那么袋中的绿球有多少个?
13、(山东青岛)“五·一”期间,某书城为了吸引读者,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如图,转盘被平均分成12份),并规定:读者每购买100元的书,就可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读者就可以分别获得45元、30元、25元的购书券,凭购书券可以在书城继续购书.如果读者不愿意转转盘,那么可以直接获得10元的购书券.(1)写出转动一次转盘获得45元购书券的概率;
(2)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书券,你认为哪种方式对读者更合算?请说明理由.
能力拓展:
14、(内江市) 如图所示,同时自由转动两个转盘,指针落在每一个数上的机会
均等,转盘停止后,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奇数上的概率是( D )
A.4
25
B.
5
25
C.
6
25
D.
9
25
14、(内江市) 如图所示,同时自由转动两个转盘,指针落在每一个数上的机会均等,转盘停止后,甲转盘指针落在奇数上或乙转盘指针落在奇数上的概率是( C )
A.4
25
B .
5
25
C.
6
25
D.
9
25
5 9
8
7
6
1 5
4
3
2
5 9
8
7
6
1 5
4
3
2
第13题图
绿
绿
黄黄
绿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