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825d6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5.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四则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熟练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和除法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等。
3.素材:包含加减乘除练习题的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四则运算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运算的应用场景。
2.授课:分别介绍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引导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
3.练习:就加法和减法进行练习,巩固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
2.授课:介绍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3.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馈1.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评价,指导学生改进错误。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探索四则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祝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取得不断进步!。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案【优秀4篇】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74752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d.png)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754+3826=答案20__-493=答案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1、创设情景:20__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小组合作(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汇报(1) 小数点对齐(2) 数位对齐(3)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1、口算下面各题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2、算一算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d8da0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5.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
2. 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3. 能够解决简单的四则运算问题。
教具准备:1. 课本《四则运算》下册。
2. 小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 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四则运算吗?”2. 学生回答。
3. 解释:“四则运算是指数的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
在数学运算中,我们经常用到这四种运算,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完成很多数学应用题。
”4. 提问:“你能举一些四则运算的例子吗?”5. 学生回答。
二、讲解加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加法公式写出来:“a +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加法是指两个数的数值相加,结果是两个数的和。
”4. 向学生提问:“4 + 5 = ?”5. 学生回答。
6. 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加法,并进行小组竞赛。
三、讲解减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减法公式写出来:“a -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减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结果是两个数的差。
”4. 向学生提问:“7 - 3 = ?”5. 学生回答。
6. 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减法,并进行小组竞赛。
四、讲解乘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乘法公式写出来:“a ×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乘法是指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结果是两个数的积。
”4. 向学生提问:“2 × 3 = ?”5. 学生回答。
6. 鼓励学生分组练习乘法,并进行小组竞赛。
五、讲解除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除法公式写出来:“a÷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除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除法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是两个数的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e7654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5.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方法。
本章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但对于四则运算的规则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对于复杂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加强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和解答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2.难点:复杂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2.实践操作法:通过计算练习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四则运算的教学PPT,包括四则运算的规则和方法,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四则运算的练习题,包括简单和复杂的题目,以供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计算价格,使学生思考和回顾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四则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四则运算的练习题,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和解答。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9518d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d.png)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四则运算的意义。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四则运算的运算规律和运算顺序。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过程:练习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三个层次,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评价。
2.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练习法、评价法。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过程:首先,让学生回顾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最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拓展作业:
设计一道关于四则运算的拓展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小华去超市购物,他购买了以下商品:苹果5元/斤,购买2斤;香蕉3元/斤,购买1斤;酸奶6元/瓶,购买3瓶。请计算小华总共花费了多少钱?此类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4.小组合作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道关于四则运算的实践题目。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此类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四则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行小组讨论。
过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解决。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c7b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6.png)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够熟练地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1)正确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特别是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生活中的购物情境,如:小明去商店买文具,一支铅笔 2 元,一个笔记本 5 元,他买了 3 支铅笔和 2 个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式计算,从而引出四则运算。
2、知识讲解(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例如:3 + 5 = 8,表示 3 和 5 合并成 8。
(2)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例如:8 3 = 5,表示已知 8 是 3 和 5 的和,求其中一个加数 3 对应的另一个加数 5。
(3)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例如:3 × 5 = 15,表示 5 个 3 相加的和是 15。
(4)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例如:15 ÷ 3 = 5,表示已知 15 是 3 和 5 的积,求其中一个因数 3 对应的另一个因数 5。
(5)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如:25 + 32 18 ,应先算 25 + 32 = 57 ,再算 57 18 = 39 ;48 ÷ 6 × 3 ,应先算 48 ÷ 6 = 8 ,再算 8 × 3 = 24 。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5f82fd3169a4517723a3d2.png)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精品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学习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让学生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能力。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打好基础。
(3)解决问题(例5)。
这部分内容是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位与作用: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四、单元教学难点:1.减法、除法的意义;2.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五、课时安排:建议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完成P3“做一做”,P4“练习一”第2题。
四则运算教案人教版
![四则运算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ed023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c.png)
四则运算教案人教版篇一: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具体安排如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材简析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最新12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最新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60a61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b.png)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3、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后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以小数形式记录的2023年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成绩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2023年奥运会上,我们中国一共取得多少枚金牌?呈现2023年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
师:你认识画面中的人物吗?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将带着我们一起回顾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准备好了吗?出发!继续呈现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画面并伴随着小明的声音:10米跳台双人跳水决赛开始了,第一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是由53个一和4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们知道是几分吗?(53.4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是由49个一和8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第二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整数部分是58,小数部分十分位2,百分位是0,你知道是几分吗?(58.2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在49—50之间且百分位是0的两位小数,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P96中间的表格。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5038ea4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3.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对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十单元进行总复习,复习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回顾和巩固,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 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相关知识点。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应用,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这些知识点。
2. 讲解:讲解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进行巩固。
3. 练习:学生进行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简便计算方法:讲解简便计算方法的概念和应用,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进行巩固。
5. 练习:学生进行简便计算方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PPT课件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进行解决。
7.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8. 总结:教师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四则运算的概念和应用。
2. 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3. 简便计算方法的概念和应用。
4. 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完成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练习题。
2. 完成简便计算方法的练习题。
3. 解决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思路和答案。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和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的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1bb0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6.png)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这里详细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理解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等)
二、教学重难点
(这里列举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重点是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难点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约200字)
(描述如何引入新课,如通过复习旧知识,提出新的问题等方式)
2. 新课讲解(约400字)
(详细描述如何讲解新课,如通过举例,做练习等方式)
3. 学生实践(约400字)
(描述学生如何进行实践活动,如分组讨论,做作业等)
4. 知识总结(约300字)
(描述如何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如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等)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约200字)
(描述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如课堂测试,作业批改等)
五、教学反思(约200字)
(描述教师对本次教学的反思,如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大纲,您可以在每个部分中加入更多的细节,以达到1500字的要求。
同时,为了使教案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建议您在编写时参考相关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7478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5.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主要涉及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这一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复习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简便计算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学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和运算定律。
2.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难点:理解并运用一些特殊的简便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掌握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提高简便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相关资料。
2.教学PPT或其他辅助教学材料。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例问题: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已学的知识。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1.23 + 17 = ?2.35 - 18 = ?3.42 × 5 = ?4.63 ÷ 9 = ?5.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和解答一些有关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问题,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57794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6.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5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练习本四、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
(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下午有多少人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 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e159b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8.png)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
2.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四则运算的知识。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演示。
3.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练习,小组内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四则运算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其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展示四则运算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
2. 练习题库: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案例素材:用于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讲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2. 第3-4课时:练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第5-6课时: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四则运算的知识。
四则运算教案(精选6篇)
![四则运算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b319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f.png)
四则运算教案(精选6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篇一一、班级情况分析:全班共有3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25人。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是由于班级存在较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学生在学习水平上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
尤其是翁浩、林海清、郭林馨、陈丽娜、张桦键等人,本学期还要重点抓。
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1c39282cc58bd63086bd67.png)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设计单元四则运算一、单元教学容四则运算P2——P12二、单元教学目标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能主动探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难点:Word资料准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能列出正确的综合式解决实际问题理解0不能做除数。
四、单元教学安排四则运算 ............................... 6•课时…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容: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2—— P3二、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五、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
探索发现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加法的意义出示教材P2例1主题图思考:怎样求到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怎样计算?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列式:814+1142=1956并展示线段图。
结合加法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2df99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2.png)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培养学生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算式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加法运算(1)学习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掌握加法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3)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
2. 第二课时:减法运算(1)学习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掌握减法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3)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
3. 第三课时:乘法运算(1)学习乘法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掌握乘法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3)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练习。
4. 第四课时:除法运算(1)学习除法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掌握除法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3)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练习。
5. 第五课时:四则运算的混合(1)学习四则运算的混合规则。
(2)进行四则运算的混合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 运用讲解法,讲解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技巧。
3. 采用练习法,进行大量的运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四则运算概念和法则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四则运算计算方法的运用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实物、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3. 练习题、作业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加法运算2. 第二课时:减法运算3. 第三课时:乘法运算4. 第四课时:除法运算5. 第五课时:四则运算的混合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复习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复习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ea96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00.png)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复习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77页至第80页的内容,包括四则运算定律、简便算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能够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解决四则混合运算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中,如何正确运用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商品的价格标签,引出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如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
3. 例题讲解:出示典型例题,如:256 + 375 + 44,引导学生运用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四则混合运算:出示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如:336 ÷ 16 + 27,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七、作业设计(1)450 ÷ 25 + 50(2)88 × 125 + 111(3)468 ÷ 8 × 232. 答案:(1)450 ÷ 25 + 50 = 18 + 50 = 68(2)88 × 125 + 111 = 11000 + 111 = 11111(3)468 ÷ 8 × 23 = 58.5 × 23 = 1345.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解决四则混合运算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运算顺序混乱的现象。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重点关注学生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4c32b7b84ae45c3a358c31.png)
一、复习预习直接写出得数.0.38+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加、减运算或乘、除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含有加、减运算,又含有乘、除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2.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有多层括号先算小括号。
考点/易错点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1.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当分数能转化成有限小数时(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一般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计算比较方便(避免了通分的麻烦);当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就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2.分数、小数乘法混合运算,如果小数与分数的分母能约分时,可直接运算或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比较方便;如果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能进行简算,也可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3.有些题目,不一定把全题统一化成分数或化成小数计算,可以根据运算顺序,分成几部分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算法。
考点/易错点3运算定律:加法:a+b=b+a a+b+c=(a+b)+c= a+(b+c)乘法:a×b=b×a a×b×c=(a×b)×c=a×(b×c)a×(b+c)=a×b+a×c (a+b)×c=a×c+b×c考点/易错点4运算性质:1.加减法混合运算性质:(1)a-b+c=a+c-b (2)a+(b-c)=a+b-c (3)a-(b+c)=a-b-c (4)a-(b-c)=a-b+c2.乘除法混合运算的主要性质:(1)a×b÷c=a÷c×b (2)a×(b÷c)=a×b÷c (3)a÷(b×c)=a÷b÷c(4)a÷(b÷c)=a÷b×c(5)(a±b)÷c=a÷c±b÷c考点/易错点5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1.和的变化规律:当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减少相同的数时,和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提高学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意识,准确判断,正确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能进行适当的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四则运算
1、回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我们都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要能正确地进行四则运算就要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让学生回忆并板书
2、说说运算顺序
42+6×﹙12-4﹚
42+6×12-4
987÷3×6
483.4-﹙39.5+98.8﹚
3、判断
5×﹙12-12÷12﹚
=5×﹙0÷12﹚
=5×0
=0
再次强调要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
二、复习简便运算
1、也有些题目可以不用运算顺序来计算,想不想看看哪些?出示题目:
①207+58+93+42
②25×11×4
③25×(4+8﹚
④300-123-77
⑤1300÷25÷4
先观察,接着在两分钟内完成
2、采访一下做的快的同学,看看他们的秘诀是什么?两个数能凑整先算,依据
是什么?(运算定律)说说第一个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还有哪些?学生回答并板书
有这么多运算定律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加法交换律就是两个数交换位置,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怎么表示(用字母)接着都用字母表示并板书
3、对每个题目运用的运算定律对号入座
4、小结:我们要进行简便计算,就要运用运算定律,拿到题目你觉得要看什么
呢?(看数字、看符号并板书)看数字有什么特点可不可以凑整,看符号有什么特点符合哪个运算定律,接着选择合适的方法(板书:选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刚才的题目对你们来说似乎太简单了,来点有难度的吧?出示题目: ①0.55+1.26+0.74+0.45
② 5.26-2.27-2.73
③(100-4) ×25
④ 731×99+731
⑤ 25×44
⑥ 21×16+42×42
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老师巡视
汇报交流
特别注意⑤ 25×44 学生基本用25×(40+4)来计算,引出25×4×11会更简便.同时出示25×444
⑥ 21×16+42×42部分学生不能很快地完成,明确要能运用乘法分配律就要有两个数相同交流两种拆法
2、考考你:800-56+44
800-56-44
3
876-52
4、25×137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一定要选合适的运
算定律以更好地解题,通过凑整会让计算很简便,同时也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让我们带着收获结束今天的课堂.
反思:
这个班的班底真的很好,对这个班来说我的内容似乎太简单了,在最后的练习设计还可以更深层次些,所以在今后的复习课中,对设计练习这块还应多花心思,以充分达到复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