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9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10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10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过程与方法: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

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手电筒。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1.出示一瓶含有微生物的水,讲述来历:“春天到啦!大地回春河流和湖泊里的水也融化了,上周我去了农村收集了一些稻草并把它泡在了鱼缸水里”,同学们您们猜猜这些水里可能会有什么?2.学生猜测会有微生物,知道学生观察微生物需要什么工具?怎么使用显微镜(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二、制作装片1.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会制作方法:准备好一块载玻片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轻轻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2.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1) 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2) 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3) 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4) 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5) 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两个学生一组,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科学记录单上。

3.辨别认识微生物对照18页,22-24页的资料,辨认所观察到的是什么生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12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12
过程与方法:1、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 2、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 3、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细致观察、详细记录的重要性。 2、发展观察研究生物细胞的兴趣。 3、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重点:仔细观察并用画图的形式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难点:能认真细致观察、记录。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 教师演示器材: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导学流程
训练内容
一、课前导学
①自主训练(时量: 5 分钟)
1、自学课文的第 1、把你从课文中看的的各种细胞用图画的形式画下来。
叶表皮上的气孔 一部分,看看文中在显
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两导四练”高效课堂
导 学 案(教师用)
科目 科 学 课型 新授
课题 1--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二)
总第 节
编制教师
授课教师
六 年级 班 授课时间 3.13
学习内容 教材 p15-16 面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科学概念: 1、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 胞也是不同的。
讨论细胞的作用,并填 写 16 页的网状图。
消化
呼吸
运动
排泄
生命体的细胞
(时量:5 分钟)
一、填空:
1、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的叶细胞中的 叶绿体 ,还看到了叶
表皮上的 气孔

2、 罗伯特·胡克 是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
3、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 生命体 是由细胞组成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13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13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一、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七课时内容。

在前面两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本课以一滴水为载体,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常见的微生物。

对于微生物,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间接了解,但缺少亲身体验。

通过本课的教学,试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观察工具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视野,帮助人们发现微小世界的很多奥秘!同时认识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同样具有生命的特征。

并力求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

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科学实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正确使用显微镜,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描述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获取科学知识、科学体验、科学乐趣的同时,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根据六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对于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学生兴趣颇高。

对于微生物,学生只是停留在知其名的层度,没有深入的了解,也没有亲历的观察。

对于生物的生命特征,有感性认识,但没有抽象的概念。

稍加点拨,即可理清。

六年级学生第一次使用显微镜,即使在前面用过一次显微镜也还只是了解到它各部分的名称和基本用法,难以做到熟练使用。

尤其在对光和调焦两方面需要再次指导操作。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层:会制作微生物装片。

B层: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并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

过程与方法: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微生物装片、观察微生物。

难点:追踪观察活的微生物,并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

五、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有较多微生物的水、铁盘。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微小世界PPT教学课件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微小世界PPT教学课件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三)》微小世界
PPT教学课件
第七节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三〕
课前提问
1.往左移动装片,显微镜下的物象往哪移动?
——往右移动
2.“上〞字正放在显微镜下呈什么样?
3.怎样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并观察洋葱细胞?
上——
自从列文虎克 用自制的显微镜发 现了微生物,科学 家通过观察发现自 然界生活着许许多 多的微生物。我们 见过它们吗?在什 么情况下见到过?
因绿色为最佳感受色, 可使睫状体放松,图案从里 到外大小不等,不断变化图 案可不断改变眼睛晶状体的 焦距,使调节他们的睫状体 放松而保护视力。
远眺图使用说明
1、远眺距离为1米-2.5米(远眺图电脑版比纸质 版小,距离相应缩短),每日眺望5次以上,每次 3—15分钟。
2、要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高 度标准为使远眺图的中心成为使用者水平视线的 中心点。
愿知识与您相伴 让我们共同成长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 我们观察到水中 的微生物了吗?
➢ 我们在水中发现 了什么微生物呢?
草 履 虫
变 形 虫
喇 叭 虫
眼 虫
鼓 藻
船 形 硅 藻
团 藻生命体的ຫໍສະໝຸດ 本特征➢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 ➢ 都需要营养 ➢ 都需要进行呼吸 ➢ 都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响 ➢ 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 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 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3、远眺开始,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 的感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每一层的绿白线 条。
4、如果视力不良,只能进到某一层时,不要立 即停止远眺,应多看一会儿,将此层看清楚后, 再向内看一层,如此耐心努力争取尽量向内看, 才能使眼的睫状肌放松。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12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12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学情分析经过前面六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对显微镜的应用已经很熟练了,学习制作了洋葱表皮临时玻片,观察了一些植物细胞永久玻片,对细胞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也阅读了课本中关于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他们很想自己去一探究竟,本课刚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份好奇心。

学生们通过本节课对微生物进行观察与探究,在借助视频资料进行拓展,从而来建立新的关于生命和微生物的概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过程与方法: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或手机拍照、录视频的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4、对照一些视频资料了解更多水中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运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的微小生物,用图文或是拍照录视频的方式记录微小生物的形态和行为,并能进行识别,发现证明它们的生物特征。

课前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小生物--水蚤。

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培养皿、黑色卡纸、烧杯。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制作并观察了洋葱表皮临时玻片,就在六3班上课的时候,突然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小红点在动,惊呼老师,这是什么?刚好我们就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进行了观察,老师把它录下来了,同学们请看。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情绪瞬间被调动起来了。

这是红蜘蛛,很小,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它的足、足上的茸毛、触角,今天我们要观察比红蜘蛛还要小的水中微小生物,教师出示培养液。

二、新课学习1观察前的制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微小世界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微小世界课件

草履虫身体 表
面有许多能摆动 的纤毛。草履虫 只有一个细胞, 但是这 一个细 胞却能完成消化、 呼吸、 排泄、 繁殖等所有的生 命活动。
——草履虫
——草履虫
草履虫用纤毛感
觉周围环境,像 划桨一样划动纤 毛自由 运动。草 履虫的食物是细 菌扣单细胞藻类。 它通过细胞口将 食物吸入体内, 不能消化的食 物残渣由胞肛排 出体外。
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 细胞组成,属于单细胞个体。 它借着纤毛的摆动,在水里 自由运动,草履虫口沟里的 纤毛不停地摆动,使水里的 食物进入细胞,形成食物泡。
草履虫的结构
探究新知
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产生非常灵敏的反应, 并且能适应环境。草履虫能自行繁殖,其生殖方式 是分裂生殖。
探究新知 变形虫
变形虫是一种原生动物。 生活在淡水里,身体只有一 个细胞。它的食性广,生命 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 形成一个包囊度过难关。
探究新知
利用干草培养微生物
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入装有干草 的烧杯中,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 点。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结集而成 的,瓶中许多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正是 以此为养料进行大量繁殖。
探究新知
鱼缸或池塘 里的水
滴管
干草
霉点
探究新知
(二)制作玻片标本
实验名称 制作微生物的玻片标本 滴管、池塘或பைடு நூலகம்缸的
——制作标本
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
——制作标本
盖上盖玻片
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 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取一些池塘或鱼缸 中的水,倒入装有 干草的烧杯中。
——干草培养微生物
——干草培养微生物
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微小世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22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微小世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22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微⼩世界⽤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22第七课⽤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前⾯⼏课使⽤显微镜观察⽣物细胞的基础上,学⽣了解到了⽤⾁眼不可能看清的⽣物基本结构——细胞,对细胞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了细胞是⽣命体的基本单位。

通过学习有关列⽂虎克研究微⽣物的在科学历史资料,知道微⽣物在地球上分布很⼴,种类和数量极多,和⼈类的关系也⼗分密切。

学⽣对于如何操作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视野中所呈现出的事实和有关图像资料,来分析和判断我们所看见的物体是否是微⼩⽣物,从⽽来建⽴新的关于⽣命和微⽣物的概念,形成学科的核⼼思想与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定难度的。

⼆、教学⽬标1、科学概念(1)在⽔中⽣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物;(2)微⽣物通常都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3)微⽣物具有⽣命体的特征,如:对环境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与反应、能繁殖等。

2、过程与⽅法(1)在显微镜下观察⽔中活着的微⽣物,⽤图⽂⽅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为特征;(2)发现微⽣物具有⽣物的⼀些特征;(3)对照资料识别微⽣物的种类名称。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仔细观察⽔中微⽣物的特征,并做好详细的观察和记录(2)教学难点:根据它们的形态和⾏为特征,来判断他们是否是具有⽣命的⽣物。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含有丰富微⽣物的池塘⽔,以及相关的微⽣物彩⾊资料图⽚。

2、学⽣准备:分组实验,每组光学显微镜⼀台;装有东湖⽔的烧杯,载玻⽚和盖玻⽚,镊⼦,胶头滴管,吸⽔纸,观察记录单,每组⼀份关于微⽣物的纸质资料。

五、教学过程1、教师出⽰⼀壶从东湖采集来的⽔2、提出问题:湖⽔⾥有我们⾁眼看不清的⽣物吗?要想看得仔细清楚,我们就需要使⽤显微镜来观察。

如何制作装⽚呢?3、制作东湖⽔⽣物装⽚。

教师⽰范,讲解注意事项。

第⼀、在载玻⽚上滴⼀滴东湖⽔,盖上盖玻⽚,⽤吸⽔纸吸掉多余的⽔。

第⼆、迅速的放载物台上观察。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7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7
1、阅读课本P17——18,完成以下练习:
(4)我们可以利用培养微生物。
(5)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
(6)列文虎克在雨水、河水、井水中都找到了。
2、阅读课文P22-24资料库,我知道了在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等。
合作探究一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1.小组合作制作玻片标本。
2.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并用图或文字记录在作业本第10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页码
P17—18
学习内容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水中微生物。
(2)了解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初步了解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知道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的一些生物特征。
(3)学习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学习重点
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四、提示观察方法:(1)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2)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3)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4)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5)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
五、组织大展示,提问:除了水中的微
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都由细胞组成、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都会繁殖)出示:视频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22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22

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学生了解到了用肉眼不可能看清的生物基本结构——细胞,对细胞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了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通过学习有关列文虎克研究微生物的在科学历史资料,知道微生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种类和数量极多,和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学生对于如何操作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视野中所呈现出的事实和有关图像资料,来分析和判断我们所看见的物体是否是微小生物,从而来建立新的关于生命和微生物的概念,形成学科的核心思想与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2)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3)微生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如:对环境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与反应、能繁殖等。

2、过程与方法(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2)发现微生物具有生物的一些特征;(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名称。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仔细观察水中微生物的特征,并做好详细的观察和记录(2)教学难点:根据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来判断他们是否是具有生命的生物。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含有丰富微生物的池塘水,以及相关的微生物彩色资料图片。

2、学生准备:分组实验,每组光学显微镜一台;装有东湖水的烧杯,载玻片和盖玻片,镊子,胶头滴管,吸水纸,观察记录单,每组一份关于微生物的纸质资料。

五、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一壶从东湖采集来的水2、提出问题:湖水里有我们肉眼看不清的生物吗?要想看得仔细清楚,我们就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观察。

如何制作装片呢?3、制作东湖水生物装片。

教师示范,讲解注意事项。

第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东湖水,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第二、迅速的放载物台上观察。

4、汇报一滴水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发现,视野中的可以观察到的物体很少,似乎什么都没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课件_3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课件_3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三)
( 列文虎克 )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 微生物 )。
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一些小型原生动物等。
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 绿藻 )大量繁殖的结果。
采集微生物
鱼缸、池塘、水沟
脱脂棉纤维
脱脂棉纤维和吸水纸目的是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变形虫 )、( 钟虫
)、 鼓藻
)、

)等。
巩固练习
二、判断
1.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
有微生物。
( ×

2.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 √ )
3.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
( √


4.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 5.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微生物。( √ )
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想研究什么?
要点回顾: (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微生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我们可以利用( 干草
2.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 (
)培养微生物。
绿藻大量繁殖
)的结果。
3.我知道的微生物有( 草履虫
巩固练习
三、连线
变形虫 鼓藻
草履虫
船形硅藻
鼓藻
单细胞微小绿色藻类植物,对称分为两半,自身进行光合作 用,分裂、接合生殖。
船形硅藻
像船形,单细胞藻类植物。
钟虫
鼓藻
船形硅藻
草履虫 弹跳虫 漫游虫 刀口虫 盘星藻
线虫
栅形藻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微小世界-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PPT课件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微小世界-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PPT课件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你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了吗?它是什么样的?把你观察到的微生物详 细地画出来。
思考它们具有生物的特征吗?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 ⑦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认识常见的水中微生物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产生灵敏的反应。在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
它的细胞表面会形成一个坚固如壳的膜, 不食不动。
一般情况下, 草履虫的繁殖方式是先将身体拉长, 接着从中部分裂
成两部分, 最后每部分形成一个幼小的草履虫。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三)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认识常见的水中微生物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自从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科学家通过观察发 现自然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生命世界三》教案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生命世界三》教案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用显微镜察看身旁的生命世界三?教课设计设计7、用显微镜察看身旁的生命世界〔三〕【教课目的】科学观点:、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可以看到的细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好多形态万千的微生物。

3、微生物往常都有特别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四周的环境。

4、微生物拥有生物的特点,如:对环境有必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生殖等。

过程与方法:、在显微镜下察看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点。

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点。

3、比较资料辨别微生物的种类。

感情、态度、价值观:、展开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育微生物拥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课要点】运用显微镜察看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教课难点】记录并辨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课准备】分组实验器械: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

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教师演示器械: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教课过程】一、察看水中的微生物、故事导入: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以前鲜为人知的巧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察看记录里这样描述:“大批难以相信的各样不一样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往返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一个粗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类小东西;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单可以生长优秀,并且能开朗地生殖——可以寄生大概270多万个‘狄尔肯〞。

“狄尔肯〞〔拉丁文中“细小开朗的物体〞的意思〕就是以后人们常说的微生物。

1675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察看对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时间,察看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其实不停地活动假如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恰似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

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实就是原生动物。

1683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关注的对象,他发现人口腔中居然潜藏着很多“小动物〞,它们像蛇同样用优美的曲折姿势运动。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课件1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课件1 教科版

鼓藻
• 生活在水中,每个鼓藻细胞是由两个 “半细胞”构成,左右对称,能进行光合 作用
船形硅藻

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种类
繁多,大约有11000多种,分布极其广泛。
硅藻体内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它是鱼、贝、虾类特别是其幼体的主要食
物。
草履虫
生活在不流动,含有很多有机物的淡 水里,是一种体型较大的原生动物,长约 0.25厘米,用肉眼可以看见是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 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 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 世界,在一滴水中,看到很多细小活泼的 物体,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 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就是后 来人们常说的微生物。
•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 微小生物的总称。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草履虫的身体 前端较钝,后端较尖,中后部较宽,形状 像一只倒转的草鞋。
由一个细胞构成
构造简单
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 身体微小
栉毛虫
轮虫
线虫
钟形虫
喇叭虫
•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菌、真菌及一些 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 变形虫是一种原生动物,生活在淡水中, 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变形虫是能变形的, 它细胞表面的任何地方都能突起,这些突 起我们叫做伪足。伪足的方向也代表了它 运动的方向。 伪足能包围猎物。
• 变形虫的事物:单细胞藻类、细菌、小 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物碎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学习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对“微生物”这个科学词汇并不陌生,他们从课外书籍或视频资料中对微生物已有所了解,但并没有亲眼看见过水中的微生物。通过本单元前7课的学习,学生对观察工具的使用已具备一定基础。特别是学生通过《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这两课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生物细胞结构,同时将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记录下来。这节课学生将在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结构的基础上,继续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本课教材包括两个内容:采集、培养微生物;识别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我将本课教学调整为: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观察、识别水中的微生物;微生物是生物吗;微生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形成对微生物的宏观认识。这样调整教学,以观察、识别水中的微生物为主线开展教学,在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建构微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讲述:据说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继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看看那些“绿毛”是不是属于微生物,并做好记录。(出示课题: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设计意图】从鱼缸、池塘等常见周围事物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身边现象的思考,继而聚焦本课内容继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2.内容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七课。本课隶属于科学课程标准“生命世界”领域中“生命的共同特征”模块下“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一内容之中。
本课是“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相关内容的第三课,是在学生充分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结构的基础上,继续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微生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种类和数量极多,和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本课侧重指导学生观察几种生活在水中的微生物的形态和行为。
(出示记录单,提示记录的方法和要点)
提示:
①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②在显微镜下认真、耐心地寻找微生物,如果确实没有找到,可以更换一滴水重新观察。
⑵学生分组制作玻片标本,观察并记录。
2.识别微生物:
分组活动:对照资料识别观察到的是何种微生物。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含板书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光学显微镜、装有培养微生物的水的烧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观察记录单、“水中常见的微生物”资料单。
教师演示材料: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话题:自然界中的微生物(2min)
谈话:鱼缸、池塘里的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总是出现绿毛。你知道水里为什么会长“绿毛”吗?
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衡量学习是否有意义不在于它是用语言接受还是用自己的经验去获得,关键之一就是看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凡是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的材料就是有意义的材料。在本节课的观察、识别微生物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材料,帮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微生物,从而建立微生物与生物间的联系。
3.描述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
科学态度
1.在反复找寻草履虫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研究可能是枯燥的,需要有耐心、反复进行的。
2.保持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教学难点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并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资料:水中常见的微生物
3.汇报交流:
展示观察记录单,根据记录单说一说观察到的是哪种微生物,它有什么特征。
4.介绍水中常见的微生物:
教师借助ppt介绍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鼓藻、硅藻、眼虫、团藻等微生物及其特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姓名
学校
学科
科学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教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六年级下册
《微小世界》
年级

相关领域
生命世界——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课题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让每一个孩子参与科学观察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认真、细致的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耐心以及对待科学学习的态度。教会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自主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内容
用滴管吸取烧杯中的水,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图示出示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三)观察、识别微生物
1.观察微生物:
⑴讲解观察要点:
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上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微生物详细地画在记录单上,同时记下它的特征。
对照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资料《水中常见的微生物》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二、探索研究:观察、识别水中的微生物(28min)
介绍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一)采集、培养微生物
1.采集微生物:
观察微生物就要采集或培养微生物。鱼缸、池塘、溪沟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2.利用干草培养微生物: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科学实践
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并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观察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科学概念
1.举例说出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认识到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2.了解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结集而成的,瓶中许多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正是以此为养料进行大量繁殖。
今天课上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培养有微生物的水。
(二)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
实验名称
制作微生物的玻片标本
实验材料
装有培养微生物的水的烧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