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随机变量的变异系数公式
随机变量的变异系数公式
1、方差(也就是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用stdev 函数计算:=stdev(A1:A100)则方差是=stdev(A1:A100)^2
2、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数,根据上面公式得到标准差后,再用average求得平均值,就可得到变异系数:=stdev(A1:A100)/average(A1:A100)
变异系数是标准差点平均数的百分数。
变异系数=方差/均值。
一个相对值,没有单位,其大小同时受平均数与标准差的影响,在比较两个或两个样本变异程度时,变异系数不受平均数与标准差大小的限制。
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
种子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
变异系数计算公式:
X=(X1+X2+X3+…+Xj)j
SD=(X1-X)2+(X2-X)2+…+(Xj-X)2
C.V=SD/X
式中X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SD为标准偏差,C.V为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概念和计算公式
变异系数概念和计算公式
变异系数是一个标志个体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也叫变异度、变异率
或变异比例。
它表示样本变异数据的程度,它可以反映抽样结果分散程度,便于我们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处理。
变异系数是以单位标准差为基础,用百分比形式表示样本值离散程度
的统计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数×100%
例如,我们有一组样本数据,样本值为9、8、4、2,那么变异系数
的计算过程为:先求出样本的平均数,即(9+8+4+2)÷4=5.75;求出
每个样本值与均值之差的平方和,即(9-5.75)2+(8-5.75)2+(4-5.75)
2+(2-5.75)2=29.25;求出样本方差,即s2=29.25÷4=7.31;求出标
准差,即s=√7.31=2.71;最后求取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个体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可以用它来衡量实际值占理论
值的比例,它反映独立样本值分散程度的大小,反映一个样本组中各种试
验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
变异系数越大,说明样本结果的分散程度就越大,可以看出样本值之间的差距;变异系数越小,说明样本值之间的分散程度
越小,样本值差距越小。
一般来说,取样个体特征差别越小。
变异系数求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变异系数求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概述部分,我们将对本文所涉及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
本文的主题是"变异系数求解",我们将探讨变异系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以及局限性。
变异系数是用于衡量数据集变异程度的一项统计指标。
它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将数据集的标准差除以均值,并乘以100来表示,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
变异系数不受不同数据单位的影响,因此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单位或不同尺度的数据集。
本文将首先介绍变异系数的定义,阐述它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对标准差和均值的计算及其相关公式。
通过这些计算步骤,我们可以得到数据集的变异系数值,并将其用于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变异系数的应用范围,包括它在财务分析、经济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等领域的具体运用。
通过实际的案例和应用示例,我们将展示变异系数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意义和效果。
然而,变异系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将在本文中对这些局限性进行详细探讨。
局限性主要包括对极端值和异常值的敏感性,以及在数据集不满足正态分布假设时的适用性问题。
我们将说明这些局限性对变异系数的应用和解释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关于如何避免误解和错误解读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进一步了解变异系数的相关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应用和局限性。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框架,帮助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利用变异系数来分析和解读数据集的变异程度。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组织方式。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首先,我们将概述变异系数的概念和重要性。
变异系数是一种用来度量统计数据变异程度的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数据集中的离散程度。
接着,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接下来的内容。
变异系数概念和计算公式
用于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离散 程度
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
变异系数越大,说明数据的 离散程度越大
变异系数越小,说明数据的 离散程度越小
描述数据离散程 度:变异系数可 以用来描述数据 分布的离散程度, 即各数值与其平 均数之间的偏差。
比较不同尺度的 数据:变异系数 可以消除不同尺 度数据间的单位 差异,使得不同 尺度的数据能够
变异系数与偏态系数:变异系数和偏态系数都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适用于不同规模和单位的 数据
消除量纲和数量级对评价 的影响
计算公式简单明了
综合考虑数据的离散程度 和平均水平
无法消除量纲和单位的影响 无法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对于异常值较为敏感 无法用于比较不同量级的变量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变异系数(CV)=标准差/平均值
变异系数的应用场景:变异系数常用于比较不同数据集的波动性,例如在不同时 间点、不同地区或不同组之间的数据比较。
变异系数的解释:变异系数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性越小;变异系数越大,说明 数据的波动性越大。
公式:CV=S/μ
意义: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01
03
05
02
04
变异系数的定义: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用于衡量数据的相对波动性。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变异系数 = 标准差 / 平均值
变异系数的意义:变异系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对于其平均值的波动情况。 变异系数的作用:变异系数在统计学中常用于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离散程度,也可用于评估模 型的稳定性。
评估治疗效果:变异系数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帮助医生选择更有效的治 疗方法。
第3章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复习题
试分别写出样本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的统计量及参数 符号. 试写出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几何平均数、变异系数 的计算公式. 平方和的计算公式有-----、-------和-------。 已知∑xi2=45180,平均值=67,n=10,则其方差和标准 差分别为------和------ 。 已知样本平方和为360,样本容量为10,则其标准差等 于-------。
S
x ( x ) / n
2 2
n 1
2955000 5400 / 10
2
10 1
65.828
三、标准差的特性
1、各观测值间变异大,标准差也大,反之则小。 2、各观测值加或减一个常数,其标准差值不变。 3、每观测值乘或除一个常数a,则标准差是原来的
a倍或1/a倍。
Excel计算统计量
二、几何平均数
使用(适用)条件; 定义; 计算方法; 实例。
一、几何平均数适用条件
呈倍数关系或偏态分布的资料,描述
其集中性时可用几何平均数表示。
如畜禽 、水产养殖的增长率,抗体的滴度,药 物的效价,畜禽疾病的潜伏期等,可用几何平均 数表示其平均水平。
2、几何平均数定义
n个观测值相乘之积开n次方所得的方根, 称为几何平均数,记为G。
S
x
2
(
x)
2
n
n 1
6、
测定北京肉鸭周龄(x)与体重(g , y)如下:
周龄:0 1 2 3 4 5 体重 48.5 206 535 969 1467 1975 相对数: 4.25 2.60 1.81 1.51 1.35
试求其周平均生长速度。
变异系数 标准差 平均值
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变异系数、标准差和平均值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三个概念,它们分别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分布情况和集中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这三个指标经常被用来分析和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特征,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性和规律。
本文将对变异系数、标准差和平均值进行详细介绍,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它的计算公式是标准差除以平均值,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变异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高;反之,数值越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低。
通过变异系数,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离散程度,从而找出哪个数据集更加稳定或者更加波动。
其次,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分布情况的重要指标。
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是先求出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值,然后将这些差值平方后求和,最后除以数据个数并取平方根。
标准差的数值越大,说明数据的分布越分散;数值越小,说明数据的分布越集中。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差经常被用来衡量数据的波动程度,例如股票的波动率、生产线的稳定性等。
最后,平均值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统计指标。
平均值就是将所有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结果,它代表了数据的集中趋势。
通过平均值,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数据的中心位置,从而对数据集的整体特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在实际应用中,平均值经常被用来比较不同数据集的大小、分析数据的趋势等。
综上所述,变异系数、标准差和平均值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三个指标,它们分别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分布情况和集中趋势。
通过对这三个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性和规律,从而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对大家对变异系数、标准差和平均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变异系数和四分位数间距
变异系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变异系数和四分位数间距都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变异度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离散程度。
接下来,我将分步骤阐述这两个指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一、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又称标准差比、离散系数,它是用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来刻画变异程度的指标。
公式为: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数×100%其中,标准差是数据与平均值之间的离散程度,平均数是数据的中心位置,变异系数的值越小,则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反之则越大。
例如,若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30,标准差为10,则变异系数为33.33%。
变异系数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将不同单位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用来判断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
二、四分位数间距四分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列后分为四等分所得到的数值,分别是上四分位数(Q3)、下四分位数(Q1)、中位数(Q2)和极端值。
四分位数间距是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之间的差值,用来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
公式为:四分位数间距=Q3-Q1四分位数间距可以消除异常值对数据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例如,若一组数据的下四分位数为10,上四分位数为30,则四分位数间距为20。
若四分位数间距越大,则说明数据离散程度越大。
三、变异系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的应用变异系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在统计学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走势。
1. 变异系数可以用来判断数据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例如,若同一指标的两个样本的变异系数相差很大,则说明两个样本具有很大的差异,这样的数据就不能进行比较。
2. 四分位数间距可以用来判断数据的分布情况。
例如,若四分位数间距较小,则说明数据比较集中,反之则说明数据比较分散。
3. 变异系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可以结合使用,来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例如,若变异系数较小,四分位数间距较大,则说明数据比较稳定,但分布比较广泛。
在实际应用中,变异系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选用,同时也需要考虑其他相关指标的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分析数据的特征。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第三章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本章重点介绍平均数(mean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与变异系数(variation coefficient )三个常用统计量,前者用于反映资料的集中性,即观测值以某一数值为中心而分布的性质;后两者用于反映资料的离散性,即观测值离中分散变异的性质。
第一节 平均数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统计量,用来表明资料中各观测值相对集中较多的中心位置。
在畜牧业、水产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平均数被广泛用来描述或比较各种技术措施的效果、畜禽某些数量性状的指标等等。
平均数主要包括有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中位数(median )、众数(mode )、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 )及调和平均数(harmonic mean ),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记为x 。
算术平均数可根据样本大小及分组情况而采用直接法或加权法计算。
(一)直接法 主要用于样本含量n ≤30以下、未经分组资料平均数的计算。
设某一资料包含n 个观测值:x 1、x 2、…、x n ,则样本平均数x 可通过下式计算:nxnx x x x ni in∑==+++=121 (3-1)其中,Σ为总和符号;∑=ni i x 1表示从第一个观测值x 1累加到第n 个观测值x n。
当∑=ni ix1在意义上已明确时,可简写为Σx ,(3-1)式即可改写为:nx x ∑=【例3.1】 某种公牛站测得10头成年公牛的体重分别为500、520、535、560、585、600、480、510、505、490(kg ),求其平均体重。
由于Σx =500+520+535+560+585+600+480+510+505+490=5285,n =10代入(3—1)式得:.5(kg)528105285∑===nx x即10头种公牛平均体重为528.5 kg 。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都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而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就是帮助我们进行这一分析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个指标。
标准差是衡量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常用指标。
它的计算公式为,标准差 = 平均数的平方差的平均数。
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高;标准差越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低。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标准差来判断数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而进行合理的决策。
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用来衡量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变异系数 = (标准差 / 平均数)× 100%。
变异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到正无穷,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变异系数越大,说明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越高;变异系数越小,说明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越低。
与标准差相比,变异系数更具有普适性,因为它能够消除不同数据之间的量纲差异,使得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更具有可比性。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财务管理中,我们可以利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程度;在生产管理中,我们可以利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评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在市场营销中,我们可以利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分析产品销售的波动程度。
总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在使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
标准差适用于数据分布近似正态的情况,而变异系数适用于数据分布不同但需要进行比较的情况。
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只是数据分析的工具,最终的决策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最后,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才能更好地运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进行数据分析。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第三章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本章重点介绍平均数(mean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与变异系数(variation coefficient )三个常用统计量,前者用于反映资料的集中性,即观测值以某一数值为中心而分布的性质;后两者用于反映资料的离散性,即观测值离中分散变异的性质。
第一节 平均数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统计量,用来表明资料中各观测值相对集中较多的中心位置。
在畜牧业、水产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平均数被广泛用来描述或比较各种技术措施的效果、畜禽某些数量性状的指标等等。
平均数主要包括有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中位数(median )、众数(mode )、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 )及调和平均数(harmonic mean ),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记为x 。
算术平均数可根据样本大小及分组情况而采用直接法或加权法计算。
(一)直接法 主要用于样本含量n ≤30以下、未经分组资料平均数的计算。
设某一资料包含n 个观测值:x 1、x 2、…、x n ,则样本平均数x 可通过下式计算:nxnx x x x ni in∑==+++=121 (3-1)其中,Σ为总和符号;∑=ni i x 1表示从第一个观测值x 1累加到第n 个观测值x n。
当∑=ni ix1在意义上已明确时,可简写为Σx ,(3-1)式即可改写为:nx x ∑=【例3.1】 某种公牛站测得10头成年公牛的体重分别为500、520、535、560、585、600、480、510、505、490(kg ),求其平均体重。
由于Σx =500+520+535+560+585+600+480+510+505+490=5285,n =10代入(3—1)式得:.5(kg)528105285∑===nx x即10头种公牛平均体重为528.5 kg 。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意义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意义
• 自由度 (degree of freedom) :统计学借此 来反映一批变量的约束条件。
“权”,加权法也由此而得名。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意义
• 在计算离散型频数资料的平均数时,
k
( fx )i
x i1 N
• 式中x为组值,f为频数,N为总频数(∑f), k为组数。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意义
• 在计算连续型频数资料的平均数时,
k
( fm )i
x i1 N
• 式中m为组中值,f、N和k同上式。
• 例如一个有 5 个观察值的样本,因为受 到统计数的约束,在5个离均差中,只有4 个数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变动取值, 而第五个离均差必须满足这一限制条件。
• 自由度记作 DF , 一般样本自由度等于观
察值个数 ( n ) 减去约束条件的个数 ( k ) ,
即 DF = n - k 。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意义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意义
(二)计算标准差时,各观测值加上或减去一个常 数,标准差的值不变;
(三)当每个观察值都乘以一个常数a时,所得的标 准差是原来标准差的a倍.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意义
样本的方差为 总体的方差为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意义
• 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 记为CV。
cvsx100%
• 两个小麦品种株高变异的比较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第三章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本章重点介绍平均数(mean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与变异系数(variation coefficient )三个常用统计量,前者用于反映资料的集中性,即观测值以某一数值为中心而分布的性质;后两者用于反映资料的离散性,即观测值离中分散变异的性质。
第一节 平均数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统计量,用来表明资料中各观测值相对集中较多的中心位置。
在畜牧业、水产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平均数被广泛用来描述或比较各种技术措施的效果、畜禽某些数量性状的指标等等。
平均数主要包括有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中位数(median )、众数(mode )、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 )及调和平均数(harmonic mean ),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记为x 。
算术平均数可根据样本大小及分组情况而采用直接法或加权法计算。
(一)直接法 主要用于样本含量n ≤30以下、未经分组资料平均数的计算。
设某一资料包含n 个观测值:x 1、x 2、…、x n ,则样本平均数x 可通过下式计算:nxnx x x x ni in∑==+++=121 (3-1)其中,Σ为总和符号;∑=ni i x 1表示从第一个观测值x 1累加到第n 个观测值x n。
当∑=ni ix1在意义上已明确时,可简写为Σx ,(3-1)式即可改写为:【例3.1】 某种公牛站测得10头成年公牛的体重分别为500、520、535、560、585、600、480、510、505、490(kg ),求其平均体重。
由于Σx =500+520+535+560+585+600+480+510+505+490=5285,n =10代入(3—1)式得:即10头种公牛平均体重为528.5 kg 。
(二)加权法 对于样本含量n ≥30以上且已分组的资料,可以在次数分布表的基础上采用加权法计算平均数,计算公式为:∑∑∑∑==++++++===f fx f x f f f f x f x f x f x k i iki i i k k k 11212211 (3-2) 式中:i x —第i 组的组中值; i f —第i 组的次数;k —分组数第i 组的次数f i 是权衡第i 组组中值x i 在资料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量,因此f i 称为是x i的“权”,加权法也由此而得名。
变异系数怎么算
变异系数怎么算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变异系数C·V=(标准偏差SD/平均值Mean)×100%
变异系数只在平均值不为零时有定义,而且一般适用于平均值大于零的情况。
变异系数也被称为标准离差率或单位风
险。
变异系数又称“标准差率”,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另一个统计量。
当进行两个或多个资料变异程度的比较时,如果度量单位与平均数相同,可以直接利用标准差来比较。
如果单位和(或)平均数不同时,比较其变异程度就不能采用标准差,而需采用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相对值)来比
较。
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称为变异系数,记为C.V。
变异系数可以消除单位和(或)平均数不同对两个或多个资料变异程度比较的影响。
标准变异系数是一组数据的变异指标与其平均指标之比,它是一个相对变异指标。
变异系数有全距系数、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等。
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用CV(CoefficientofVariance)表示。
CV(CoefficientofVariance):标准差与均值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CV=σ/μ
作用:反映单位均值上的离散程度,常用在两个总体均值不等的离散程度的比较上。
若两个总体的均值相等,则比较标准差系数与比较标准差是等价的。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异同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异同
变异系数与标准差都可反映数据的变异度大小,但标准差是一组同质数据间变异度大小的量度指标,它带有单位,因而不同单位的数据间的变异度大小不可用标准差作比较,而标准误是一种不带单位的反映变异度大小的相对数值,因而它可对不同单位数据间的变异度大小作比较。
可以说,标准差是反映数据内部变异度大小的指标,变异系数是用来比较不同单位数据间变异度大小的一个指标,所以在应用时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变异系数:当需要比较两组数据离散程度大小的时候,如果两组数据的测量尺度相差太大,或者数据量纲的不同,直接使用标准差来进行比较不合适,此时就应当消除测量尺度和量纲的影响,而变异系数可以做到这一点,它是原始数据标准差与原始数据平均数的比。
优势:变异系数的好处是不需要参照数据的平均值。
变异系数是一个无量纲量,因此在比较两组量纲不同或均值不同的数据时,应该用变异系数而不是标准差来作为比较的参考。
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公式
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公式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数据分布和离散程度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对于比较不同数据集或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所示:1. 平均值(Mean)的计算公式:平均值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用来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公式:mean = (x₁+ x₂+ ... + xₙ) / n其中,mean表示平均值,x₁至xₙ表示数据集中的各个数值,n表示数据的个数。
2.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的计算公式:标准差是一组数据离平均值的平均偏差,用来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公式:std = √[(Σ(x - mean)²) / n]其中,std表示标准差,x表示数据中的每个数值,mean表示平均值,n表示数据的个数,Σ表示求和。
3.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的计算公式: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用来比较不同数据集或样本之间的离散程度。
公式:cv = (std / mean) * 100其中,cv表示变异系数,std表示标准差,mean表示平均值。
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比较不同尺度或单位的数据集。
例如,在金融领域,可以使用这些指标来比较不同投资组合的风险和回报;在生物学研究中,可以使用这些指标来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差异程度;在工程领域,可以使用这些指标来比较不同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数据分布和离散程度的指标。
它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公式来获得,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差异,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分析和决策。
统计学中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
统计学中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变异系数(又称离散系数)是概率分布离散程度的一个归一化量度。
变异系数只在平均值不为零时有定义,而且一般适用于平均值大于零的情况。
变异系数也被称为标准离差率或单位风险。
变异系数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另一个统计量。
当进行两个或多个资料变异程度的比较时,如果度量单位与平均数相同,可以直接利用标准差来比较。
如果单位和(或)平均数不同时,比较其变异程度就不能采用标准差,而需采用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相对值)来比较。
变异系数的意义:变异系数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另一个统计量。
当进行两个或多个资料变异程度的比较时,如果度量单位与平均数相同,可以直接利用标准差来比较。
如果单位和(或)平均数不同时,比较其变异程度就不能采用标准差,而需采用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相对值)来比较。
变异系数的优点:比起标准差来,变异系数的好处是不需要参照数据的平均值。
变异系数是一个无量纲量,因此在比较两组量纲不同或均值不同的数据时,应该用变异系数而不是标准差来作为比较的参考。
变异系数的缺点:当平均值接近于0的时候,微小的扰动也会对变异系数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造成精确度不足。
变异系数无法发展出类似于均值的置信区间的工具。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变异系数C·V =( 标准偏差SD / 平均值Mean )×100%变异系数:是概率分布离散程度的一个归一化量度,又称离散系数。
只在平均值不为零时有定义,而且一般适用于平均值大于零的情况。
变异系数也被称为标准离差率或单位风险。
当进行两个或多个资料变异程度的比较时,如果度量单位与平均数相同,可以直接利用标准差来比较。
如果单位和(或)平均数不同时,比较其变异程度就不能采用标准差,而需采用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相对值)来比较。
生物统计学名词解释
生物统计学1、参数与统计量参数,就是指从总体中计算所得得用以描述总体特征得数值,就是反映总体基本情况得特征数。
如:总体平均数、总体标准差.统计量,就是指从样本中计算所得得数值称为统计量,就是反映样本基本情况得特征数,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总体参数得估计值。
如: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
2、标准差与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都就是反映离散性得特征数即变异数中得一种。
标准差有总体标准差与样本标准差之分:б=、S=。
标准差得大小受多个变量影响,若各变量间差异大标准差也大。
标准差得值较大时,得代表性受到削弱。
要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间得变异程度时,必须满足:标准差相近似,且单位相同.变异系数就是度量数据资料变异程度得常用指标.变异系数CV=×100%,就是样本变量得相对差异量,就是为不带单位得纯数。
变异系数CV可比较多个样本得变异系数。
3、精确性与准确性准确性也称准确度,就是指测定值与真值得符合程度大小。
精确性也称精确度,就是指多次测定值得变异程度。
4、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双侧检验就是指进行假设检验时将拒绝性概率分置于理论分布得两侧.备择假设为HA:(或)。
单侧检验就是指进行假设检验时将拒绝性概率分置于理论分布得一侧。
备择假设为HA: (),或:()5、假设检验得两类错误若H0就是真实得,经过假设检验却否定了它,则犯了一个否定真实假设得错误—即第一类(Ⅰ类)错误,亦称“弃真".犯第一类错误(“弃真")得概率即为显著性水平α。
若H0不就是真实得,经过假设检验却接受了它,则犯了一个接受非真实假设得错误—即第二类(Ⅱ类)错误,亦称“纳伪"。
犯第二类错误(“纳伪”)得概率为β。
当样本含量相同时,显著性水平α↓,则β↑;反之,β↓,则α↑。
6、比较五个样本平均数得差异显著性时,检验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若用t检验对四个样本进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分别对两个样本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会产生较大误差,提高了犯第一类错误得概率。
变异指标计算与分析
变异指标计算与分析一、变异指标的含义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它综合反映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或离散程度。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结合运用变异指标是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
变异指标的作用有:反映现象总体总单位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测定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
从以上三点作用可以看出,变异指标总是和平均指标相结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总体的特征。
二、变异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变异指标包括以下几种: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1、全距是测定标志变异程度的最简单的指标,它是标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反映总体标志值的变动范围。
用公式表示为: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从计算可知,全距仅取决于两个极端数值,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的程度,也不能拿来评价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2、平均差是各单位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反映的是各标志值对其平均数的平均差异程度。
其计算方法有简单和加权两种形式。
3、标准差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又称为均方差。
它是测定标志变动程度的最主要的指标。
标准差的实质与平均差基本相同,只是在数学处理方法上与平均差不同,平均差是用取绝对值的方法消除离差的正负号然后用算术平均的方法求出平均离差;而标准差是用平方的方法消除离差的正负号,然后对离差的平方计算算术平均数,并开方求出标准差。
标准差的计算也有简单和加权两种形式,计算公式如下:()nx x ∑-=2σ简单标准差:; ()∑∑-=f f x x 2σ加权标准差:4、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
它是通过变异指标中的全距、平均差或标准差与平均数对比得到的。
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当所对比的两个数列的水平高低不同时,就不能采用全距、平均差或标准差进行对比分析,因为它们都是绝对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不仅受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的影响,而且受到总体单位标志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
生物统计 第3章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lg x G
f [( x ) f 1 ( x ) f 2 ( x ) f n ] } lg{ 1 2 n 1
1
f
lg[( x 1 )
f1
( x2 )
f2
( xn )
fn
]
f
{ f 1 lg x 1 f 2 lg x 2 f n lg x n }
四、众数
3、某病患者5人其潜伏期(天)分别为2,3,5,
8,20,求其平均潜伏期。
(二)已分组资料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若资料已分组,编制成次数分布表,则可利
用次数分布表来计算中位数,其计算公式为:
Md L i f ( n 2 c)
式中:
L — 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i — 组距;
f — 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n — 总次数; c — 小于中数所在组的累加次数。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例3.6】 某奶牛场68头健康母牛从分娩 到第一次发情间隔时间 整理成次数分布 表如表 3-2 所示,求中位数。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表3-2
68头母牛从分娩到第一次发情间隔时间 次数分布表
由表3-2可见:i=15,n=68,因而中位数只能 在累加头数为36所对应的“57-71”这一组,于是可 确定L=57,f=20,c=16,代入公式(3—5)得:
对于总体而言,通常用μ表示总体平均数, 有限总体的平均数为:
xi
i 1
N
N
(3-3)
式中,N 表示总体所包含的个体数。
当一个统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所估计的总体
参数时,则称此统计量为该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本章重点介绍平均数(mean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与变异系数(variation coefficient )三个常用统计量,前者用于反映资料的集中性,即观测值以某一数值为中心而分布的性质;后两者用于反映资料的离散性,即观测值离中分散变异的性质。
第一节 平均数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统计量,用来表明资料中各观测值相对集中较多的中心位置。
在畜牧业、水产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平均数被广泛用来描述或比较各种技术措施的效果、畜禽某些数量性状的指标等等。
平均数主要包括有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中位数(median )、众数(mode )、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 )及调和平均数(harmonic mean ),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记为x 。
算术平均数可根据样本大小及分组情况而采用直接法或加权法计算。
(一)直接法 主要用于样本含量n ≤30以下、未经分组资料平均数的计算。
设某一资料包含n 个观测值:x 1、x 2、…、x n ,则样本平均数x 可通过下式计算:nxnx x x x ni in∑==+++=121Λ (3-1)其中,Σ为总和符号;∑=ni i x 1表示从第一个观测值x 1累加到第n 个观测值x n。
当∑=ni ix1在意义上已明确时,可简写为Σx ,(3-1)式即可改写为:nx x ∑=【例3.1】 某种公牛站测得10头成年公牛的体重分别为500、520、535、560、585、600、480、510、505、490(kg ),求其平均体重。
由于Σx =500+520+535+560+585+600+480+510+505+490=5285,n =10代入(3—1)式得:.5(kg)528105285∑===nx x即10头种公牛平均体重为528.5 kg 。
(二)加权法 对于样本含量n ≥30以上且已分组的资料,可以在次数分布表的基础上采用加权法计算平均数,计算公式为:∑∑∑∑==++++++===f fxf x f f f f x f x f x f x ki iki i i kk k 11212211ΛΛ (3-2) 式中:i x —第i 组的组中值; i f —第i 组的次数;k —分组数第i 组的次数f i 是权衡第i 组组中值x i 在资料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量,因此f i 称为是x i的“权”,加权法也由此而得名。
【例3.2】 将100头长白母猪的仔猪一月窝重(单位:kg )资料整理成次数分布表如下,求其加权数平均数。
表3—1 100头长白母猪仔猪一月窝重次数分布表组别 组中值(x )次数(f )f x 10— 15 3 45 20— 25 6 150 30— 35 26 910 40— 45 30 1350 50— 55 24 1320 60— 65 8 520 70— 753 225 合计1004520利用(3—2)式得:)(2.451004520kg f fx x ===∑∑ 即这100头长白母猪仔猪一月龄平均窝重为45.2kg 。
计算若干个来自同一总体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时,如果样本含量不等,也应采用加权法计算。
【例3.3】 某牛群有黑白花奶牛1500头,其平均体重为750 kg ,而另一牛群有黑白花奶牛1200头,平均体重为725 kg ,如果将这两个牛群混合在一起,其混合后平均体重为多少?此例两个牛群所包含的牛的头数不等,要计算两个牛群混合后的平均体重,应以两个牛群牛的头数为权,求两个牛群平均体重的加权平均数,即)(89.738270012007251500750kg f fx x =⨯+⨯==∑∑即两个牛群混合后平均体重为738.89 kg 。
(三)平均数的基本性质1、样本各观测值与平均数之差的和为零,即离均差之和等于零。
0)(1=-∑=x x ni i 或简写成∑=-0)(x x2、样本各观测值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为最小,即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ni 1(x i -x )2<∑=ni 1(x i - a )2 (常数a ≠x )或简写为:∑-2)(x x <∑-2)(αx以上两个性质可用代数方法予以证明,这里从略。
对于总体而言,通常用μ表示总体平均数,有限总体的平均数为:N x ni i ∑==1μ (3-3)式中,N 表示总体所包含的个体数。
当一个统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所估计的总体参数时,则称此统计量为该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
统计学中常用样本平均数(x )作为总体平均数(μ)的估计量,并已证明样本平均数x 是总体平均数μ的无偏估计量。
二、中位数将资料所有观测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观测值,称为中位数,记为M d 。
当观测值的个数是偶数时,则以中间两个观测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中位数简称中数。
当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呈偏态分布时,中位数的代表性优于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因资料是否分组而有所不同。
(一)未分组资料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对于未分组资料,先将各观测值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1、当观测值个数n 为奇数时,(n+1)/2位置的观测值,即x (n+1)/2为中位数;M d =2/)1(+n x2、当观测值个数为偶数时,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即:2)12/(2/++=n n d x x M (3-4)【例3.4】 观察得9只西农莎能奶山羊的妊娠天数为144、145、147、149、150、151、153、156、157,求其中位数。
此例n =9,为奇数,则:M d =52/)19(2/)1(x x x n ==++=150(天)即西农莎能奶山羊妊娠天数的中位数为150天。
【例3.5】 某犬场发生犬瘟热,观察得10只仔犬发现症状到死亡分别为7、8、8、9、11、12、12、13、14、14天,求其中位数。
此例n =10,为偶数,则:5.11212112265)12/(2/=+=+=+=+x x x x M n n d (天)即10只仔犬从发现症状到死亡天数的中位数为11.5天。
(二)已分组资料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若资料已分组,编制成次数分布表,则可利用次数分布表来计算中位数,其计算公式为:)2(c nf i L M d -+= (3—5)式中:L —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i —组距;f —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n —总次数;c —小于中数所在组的累加次数。
【例3.6】 某奶牛场68头健康母牛从分娩到第一次发情间隔时间整理成次数分布表如表3—2所示,求中位数。
表3—2 68头母牛从分娩到第一次发情间隔时间次数分布表间隔时间(d )头数(f )累加头数12—26 1 1 27—41 2 3 42—56 13 16 57—71 20 36 72—86 16 52 87—101 12 64 102—116 2 66 ≥117268由表3—2可见:i =15,n =68,因而中位数只能在累加头数为36所对应的“57—71”这一组,于是可确定L =57,f =20,C =16,代入公式(3—5)得:5.70)16268(201557)2(=-+=-+=c n f i L M d (天)即奶牛头胎分娩到第一次发情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为70.5天。
三、几何平均数n 个观测值相乘之积开n 次方所得的方根,称为几何平均数,记为G 。
它主要应用于畜牧业、水产业的生产动态分析,畜禽疾病及药物效价的统计分析。
如畜禽、水产养殖的增长率,抗体的滴度,药物的效价,畜禽疾病的潜伏期等,用几何平均数比用算术平均数更能代表其平均水平。
其计算公式如下:nn nn x x x x x x x x G 1)(321321ΛΛ⋅⋅=⋅⋅= (3—6)为了计算方便,可将各观测值取对数后相加除以n ,得lgG ,再求lgG 的反对数,即得G 值,即)]lg lg (lg 1[lg 211n x x x nG +++=-Λ (3—7)【例3.7】 某波尔山羊群1997—2000年各年度的存栏数见表3—3,试求其年平均增长率。
年度 存栏数(只)增长率(x )Lgx1997 140 ——1998 200 0.429 -0.368 1999 280 0.400 -0.398 2000 350 0.250 -0.602利用公式(3—7)求年平均增长率G =)]lg lg (lg 1[lg 211n x x x n+++-Λ =lg -1[31(-0.368-0.398–0.602)]=lg -1(-0.456)=0.3501即年平均增长率为0.3501或35.01%。
四、众 数资料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次数最多一组的组中值,称为众数,记为M 0。
如表2-3所列的50枚受精种蛋出雏天数次数分布中,以22出现的次数最多,则该资料的众数为22天。
又如【例3.6】所列出的次数分布表中,57—71这一组次数最多,其组中值为64天,则该资料的众数为64天。
五、调和平均数资料中各观测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称为调和平均数,记为H ,即∑=++=xnx x x n nH 1111111)(121Λ(3—8)调和平均数主要用于反映畜群不同阶段的平均增长率或畜群不同规模的平均规模。
【例3.8】 某保种牛群不同世代牛群保种的规模分别为:0世代200头,1世代220头,2世代210头;3世代190头,4世代210头,试求其平均规模。
利用公式(3—9)求平均规模:33.2080048.01)024.0(1)(1512101190121012201200151===++++=H (头)即保种群平均规模为208.33头。
对于同一资料,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上述五种平均数,最常用的是算术平均数。
第二节 标准差一、标准差的意义用平均数作为样本的代表,其代表性的强弱受样本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影响。
如果各观测值变异小,则平均数对样本的代表性强;如果各观测值变异大,则平均数代表性弱。
因而仅用平均数对一个资料的特征作统计描述是不全面的,还需引入一个表示资料中观测值变异程度大小的统计量。
全距(极差)是表示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大小最简便的统计量。
全距大,则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大,全距小,则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小。
但是全距只利用了资料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不能准确表达资料中各观测值的变异程度,比较粗略。
当资料很多而又要迅速对资料的变异程度作出判断时,可以利用全距这个统计量。
为了准确地表示样本各个观测值的变异程度,人们首先会考虑到以平均数为标准,求出各个观测值与平均数的离差,即(x x -),称为离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