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四川盆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等方面的信息;•理解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掌握地图、图示等地理学习方法,在地图上找到四川盆地,在图示中读懂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情况。
二、教学内容1.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多数地处四川省境内,西部尚涉及云南、贵州两省。
2.位置特点:四面环山,盆地稍微向东倾斜,是中国大陆内的第二大盆地。
2.四川盆地的地形地貌1.高原地貌:四川盆地南部为亚热带红壤高原,海拔较高;2.山地地貌:北部为川西高原、岷山山脉,东南部为大巴山山脉;3.盆地地貌:四川盆地地势较为平坦。
3.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1.气候带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2.气温:四川盆地气温高低差异较大,西北部寒冷,东南部温暖湿润;3.降水:四川盆地南部山区雨量巨大,盆地中部相对干旱。
4.四川盆地的资源分布1.水力资源:四川盆地山区丰富的水力资源在全国都很有名;2.煤炭、铁矿资源:四川盆地北部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3.农业资源:四川盆地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4.科技资源:四川盆地内拥有众多高素质人才和优质高校。
三、教学方法1.讲授:由教师主讲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2.图解法: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示等形式感受盆地的自然环境;3.分组讨论: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四川盆地的特点。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知识导入让学生观看一段记录四川盆地特色景观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四川盆地的热情。
二、知识讲解向学生阐述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三、图解讲解教师通过地图、图示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四川盆地的地理情况,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四川盆地。
四、分组讨论按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等分组,让学生深入探讨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八年级下册 《四川盆地》课件
结论总结
1.地形: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四周被山地 和高原环抱。 2.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多云雾、多夜雨,少日照 3.熟制: 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
4.土壤: 紫色土(在湿热的条件下形成) 5.河流: 长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课堂练习 1.“昔日蜀道难,今日大改观”,四川盆地对外联系 的主要通道是( A ) A.成昆铁路和川黔铁路向南联系云贵地区 B.宝成铁路、成渝铁路穿越秦岭联系东西 C.长江向东穿过巫山联系长江下游地区 D.川藏公路穿过云贵高原联系东西 2.四川盆地大多数的城镇都沿交通干线公布的原因是 (A) A.便于对外联系 B.人口集中 C.有丰富的资源 D.自然条件优越
课堂练习 3.下列有关四川盆地的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 ) A.河流流向大多从四周向中心流 B.嘉陵江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 C.黄河流经盆地中部 D.河流水量较少,含沙量极大 4.四川居民爱吃辣椒,主要因为( B ) A.当地盛产辣椒,形成吃辣椒的习惯 B.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可以驱寒抗风湿 C.四川为湿润地区,有利辣椒生长 D.四川多山地,吃辣椒有利健身
新课学习 一个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他们在成因 上是有关联的。分析本区域滑坡、泥石流多发的自
然原因?
①多山地; ②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发地震,山体中断裂发育 ,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③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致使滑坡、泥 石流多发。
结论总结 蜀道变通途 1.铁路运输:宝成线、成昆线 2.水上运输 3.交通枢纽:重庆、成都 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被称为 天府之国 。 四川盆地内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 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 山、大熊猫栖(qi)息地、重庆大足石刻。
新课学习 蜀绣
初中地理八下第七章第三节 四川盆地(第2课时)教学课件
有 九寨沟 、 黄 龙 、 青城山—都江堰 、
峨眉山—乐山
、 大熊猫栖息地 、
重庆大足石刻 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还有三国蜀汉遗迹—— 成都武侯祠 ,
我国四大名锦之一的 蜀锦 ,自贡土法生产的井盐 。
学习任务二:
1.四川盆地主要有 成渝 、 宝成 、 成昆 、 川黔 、 .
襄渝 等铁路干线和大量高速公路,如翻山越岭的 雅安 — .
发达的区域。
二、合作探究【团结就是力量】
掌握四川盆地六处被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
黄龙
●九寨沟 ●
大熊猫栖息地 ●●青城山—都江堰 峨眉山—乐山 ● ●重庆大足石刻
1.结合读地图册P32四川旅游资源图,回答下列各题:
写出字母代表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A 九寨沟 B 黄
.
C 大熊猫栖息地 D青城龙山—都江堰.
第2课时
学习目标【点亮航标灯】
1.能说明盆地富庶的表现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了解四川省的交通发展。 3.了解四川盆地六处世界遗产及国家重点风景区
的分布。
一、自主学习【扬帆起航踏征程】
学习任务一:
1.“旅游天堂”是 四川省 享有的美誉。
2.四川盆地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有多姿多彩的巴蜀
文化,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目前,四川盆地内已
峨眉山—乐山、 重庆大足石刻
。
(2)填出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A 成都 B 泸州 C 攀枝花 .
(3)四川盆地的地势特征为:
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4)B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 气候。
冷 (5)D地比B地
(填热或冷),
原因是 D地的海拔比B地高 ,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
八年级地理7.3四川盆地优秀课件
c.全年多云雾雾、都——重庆
少日照、 太阳能缺乏,“蜀犬
多夜雨
吠日〞 巴山夜雨
土壤
盆地是全国紫色 土分布最集中的 地区,因而盆地 又被称为紫色盆 地。
活动:运用相关资料,填写以下空格。
盆地
温暖多雨 四周向中间
常绿阔叶林 紫色土
天府之国
盆地西部的xx平原地势地平、土壤肥 沃、农业兴旺、物产丰富,被誉为 “天府之国〞
巴山和 秦岭 山脉
云贵高原
河流
动动手:完
成课本P51
活动题〔2〕 〔3〕
岷 江
地势特点: 中间低四 周高
嘉 陵 江
乌 江
动动手:完成课本P51活动题〔4〕 从地形角度分析“蜀道难〞的原因:
答:盆地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 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a.温暖多雨
b小.冬、季少寒霜潮雪影响可以种植甘蔗
四川盆地
美丽的
第三节 盆地
人们用“巴山蜀水〞、 “天府之国〞、“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来描述。
为什么会这样形容?
l巴山蜀水 l天府之国 l蜀道变通途 l成渝经济区
巴山蜀水
巴山蜀水
动动手:完成课本 P51活动题〔1〕
位置:
盆地位于
省和 重庆 境内,西 临 青藏高原,南有
高原云,贵东有 巫山 山脉,北有大
“水旱从人,不知饥 馑,〞——都江堰水 利工程〔P52知识之 窗〕
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 物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 厚的、多姿多彩的巴蜀文化,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成为盆地旅游文化资源的主要 源泉,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 客。目前,盆地内已有九寨沟、 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 xx—乐山、大熊猫栖息地、 重庆大足石刻等六处风景名胜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三节 四川盆地
动力充足。
四、巴蜀文化
四川盆地孕育了深厚的、多姿多彩的巴蜀 文化,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目前,盆地 内已有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 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 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四川盆地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府库
一、巴山蜀水 P51 小知识
1、位置
秦岭
青藏高原
P51.活动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 四川 省
和 重庆 市境内,西临 青藏 高原,南有 云贵 高
原,东有 巫山 山脉,北有大巴山和 秦岭 山脉。
2、地形
四周被 山地 和 高原 环绕,盆地内部低 山丘陵起伏。
雅安—西昌高速公路
成都
重庆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夜景
水陆空多种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极大 地促进了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使 之成为中国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以重 庆和成都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西部经 济最发达的区域。
课本P56,活动。想一想,成渝经济区建
设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有什么有利条件?
川菜
川菜 辛辣可口 四川盆地湿气大,吃辣椒去湿气。
川剧
热烈欢快 幽默活泼
就如四川人的性格
自贡古盐井在历史上,四川省自贡市是以盛产井盐
著称。自贡开采井盐已有 2000年的历史。在自贡所 属狭窄的55平方公里面积上,当地劳动人民共开凿了 1.3万多口盐井。四川自贡井盐的采卤制盐史,可上 溯到东汉章帝时期,闻名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在清 咸丰、同治年间成为四川井盐业中心,其井盐遍销于 川、滇、黔、湘、鄂诸省,供全国1/10的人口食用。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 四川盆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盆地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川省的地势、地形及气候特征。
了解四川省有哪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知道四川省在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知道四川省现在的交通发展情况及交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理解四川省经济发展不平衡。
了解四川省独特的地域文化。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中国地图,说出四川盆地在中国的位置,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的特点。
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学会正确应对自然灾害,保障自身安全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川盆地的位置、地形、相邻省区、河流及流向。
2、教学难点: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川省对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地域文化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四川是我国的西部大省,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全省总面积48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五位。
2010年常住人口达8042万,居全国第四位。
1999年以来,四川省积极实施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川省。
(二)新课讲解:(一)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1.地势在图中左右两侧的蓝框中,分别填上表示方向的“东”“西”;在红框内补全地势阶梯名称。
四川省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西高东低。
2.地形四川省地形总体上分为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两部分。
川西高原山地:位于四川省西部,包括四川西北部水草丰美、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的高原和四川西南部山高谷深、森林广布的山地。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以及重庆市西部,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盆地西部为成都平原,地势低平;中部为丘陵,占盆地总面积的62%;东部有许多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四川盆地》教学设计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为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主要介绍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文化历史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对该地区有更直观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和图片,掌握四川盆地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有一定了解。
但四川盆地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其特点和优势还需进一步阐述。
此外,学生可能对四川盆地的文化和历史了解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入相关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文化历史等方面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和图片,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关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2.四川盆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3.四川盆地的文化历史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掌握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交通状况。
2.案例分析法:引入四川盆地的典型实例,分析其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
3.文化历史教学法:通过讲解四川盆地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讨论法:分组讨论四川盆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川盆地的相关地图、图片和数据资料。
2.制作PPT,展示四川盆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四川盆地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四川盆地,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四川盆地有初步的了解。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四川盆地课件
成渝
第四页,共十九页。
精巧点拨
1. 四川盆地(péndì)的地形特征:四周高,中间低。盆地(péndì)内以平 原和丘陵为主,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péndì)西侧是横断山区, 东侧是巫山,北靠大巴山脉,南邻云贵高原。 2. 四川盆地日照少的原因:降水较多,四周群山环绕,水汽不 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 间短,日照强度弱。 3.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1)劳动力丰富;(2)城市密集; (3)交通体系完整;(4)资源丰富;(5)政策支持。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17. 成都( C )
A.冬冷夏热
B.属于半干旱区
C.位于季风区
D.高新技术产业落后(luò hòu)
2013年4月20日8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
地震,我国政府和人民紧急开展了抗震救灾工作。据此读图7-3-3,
完成18~20题。
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18. 四川省的简称是( )A
据此完成10~11题。
10. 该水利工程是指( A )
A.都江堰水利工程 B.三峡水利工程
C.葛洲坝水利工程 D.小浪底水利工程
第十页,共十九页。
11. 这个水利工程使得大片(dà piàn)农田得以自流灌溉,其直接控
制的河流是( D) A.金沙江 B.雅砻江
C.乌江
D.岷江
12. 上海世博会地方展馆往往围绕一个主题布展,四川馆的主题最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3四川盆地 课件 (共23张PPT)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精灵。湖、泉、瀑、滩连 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泉、瀑、河、滩将108 个海子连缀一体,碧蓝澄澈,千颜万色,多姿多彩,异常洁净,能见 度高达20米。九寨沟以翠海(高山湖泊)、叠海、彩林、雪山、藏情 、蓝冰“六绝”驰名中外。
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一 个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大家知不知道,四川盆地还有一个称呼,叫做什么呢? 天府之国
那为什么四川盆地会成为“天府之国”呢? 做P52活动: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 水源、人口、市场分析。
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 源充足。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 姿多彩的巴蜀文化。
地形类型:盆地
特色土壤:紫色土
Hale Waihona Puke 河流流向:由四周向中间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由于本盆地周围都被高原、山地环抱,寒流受到山脉阻挡,使得本 区比较温暖湿润;而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使得本盆地的河流是 由四周流向中间。
本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本区的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在湿热的气 候条件下,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而本盆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 风气候,所以,它的典型植被就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云量多、雨雾多 D. 纬度低,距海远
6.下列选项中,表示四川盆地的是( )
7.四川盆地历来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跟下列哪个条件无 关?(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土壤肥沃,有“紫色土” C.有都江堰,水源充足 D.雨热同期
第三节 四川盆地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四川盆
《第三节 四川盆地》教学设计2-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三节四川盆地
学习目标:
1.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了解四川盆地丰富的物产和巴蜀文化旅游资源;
3.了解四川盆地主要的城市和交通分布,成渝经济区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通过ppt图文资料探究学习
1.
5、古人常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四川盆地。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善盆地对外交通
6、成渝经济区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工业中钢铁、机械、天然气、食品等部门在全
1、四川盆地拥有发达的农业的原因有哪些?成渝经济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分析你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你的建议。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盆地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_1
粮食
油料
生猪
第三页,共十三页。
课前预习
5.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____九__寨__沟__、______黄__龙__、 _青__城__山__—__都__江__堰___、____峨__眉__山__—__乐__山、(l_è s_h_ān_)___(_H_uá_ng_ló_n_g)__、
__大__熊__猫__栖__息__地_等六处风重景庆名大胜足被石刻
第六页,共十三页。
同步 训练 (tóngbù)
在成都平原有一个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且仍在使用
的大型水利工程(shuǐlìgōngchéng),它已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
产。
据此完成13~14题。
A
13.该水利工程是指( )
A.都江堰水利工程
B.三峡水利工程
C.葛洲坝水利工程
D.小浪底水利工程
14.这个水利工程使得大片农田得以自流灌溉,其直接控制的河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1983年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主要保护对象是大熊猫
等珍稀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
第二页,共十三页。
课前预习
1.四川盆地地处我国_____西__南___部,属______亚__热__带__季__风气(jì候fēng。)
(xīnán)
这里全年多__________、云雾少__________、日多照__________。
19.成渝经济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A.高大山脉地带
)C
B.沿盆地边缘地带
C.河流、铁路沿线地带
D.北回归线沿线地带
20.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说法,错误(cuòwù)的是( )
B
A.资源丰富
B.海运便利
C.工业发达
八年级 下册 地理 四川盆地ppt课件
15
精品课件
16
黄龙彩池
精品课件
17
青城山——都江堰
精品课件
18
大熊猫栖息地
精品课件
19
重庆大足石刻
精品课件
2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3._三__峡___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大大改善长江上游 的航运条件,其中_重___庆__市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
港口。
精品课件
11
精品课件
12
六、工业 1.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的成渝经济区 以__重_庆___和__成__都___两大城市作为中心。 [思考4]试分析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有利 条件。
水源充足;④劳动精力品课丰件 富。
9
蜀道难
精品课件
10
五、交通 1.古代四川盆地由于
______地__形___崎__岖____________,因此交通不便。 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兴建__成__渝____等铁路和大 量高速公路,使__成__都____和___重__庆_____成为我国
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小一部年分两地熟区为_____________一。年三熟
2.四川盆地土壤肥沃,土壤类型为____________,
耕紫地色类土型为____________。 水田
[思考3]成都平原农业发达,被誉为“天府之国”,
试分析其农业发达的原因。
①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热量
充足;②紫色土土壤肥沃;③河流众多,
精品课件
4
二、地形(巴山蜀水) 1.四川盆地四周地势较___高________,以西是 ___青__藏____高原,以南是___云__贵_____高原,以 东有_巫____山与_长__江__中__下__游__平__原___(地形区) 相隔,以北有__大__巴_____山和__秦__岭______。
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第一课时巴山蜀水
D.四川盆地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四川盆地
一、巴山蜀水
四周被山地 和高原环绕
盆地内部低 (1)四川盆地位于 四川 省和 西临青藏 高原,南有 云贵 秦岭 山脉,北有大巴山和
重庆
市境内, 高原,东有 巫山 山脉。
(2)找出流经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 岷江 嘉陵江 长江 (3)观察河流流向,思考河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地 怎样的地势?
运用四川盆地的相关资料,填写下列空格,并说一说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 作用。 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候特征:温暖湿润
特色土壤:紫色土壤 地形类型:盆地 河流流向:自北向南
自西向东
1.下列河流属于长江干流的是( D ) A.岷江 B.大渡河 C.雅砻江 D.金沙江 D ) 2.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吐鲁番盆地 C.准噶尔盆地 3.岷江与金沙江汇合处的城市是( C) A.重庆 B.成都 C.宜宾 D.内江 4.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线是( B ) A.太行山 B.巫山 C.横断山脉 D.大巴山
紫色土是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在湿热的气候 条件下,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的。四川盆地是 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过的地区,因而四川盆地又被 称为紫色盆地。
紫色土富含钙质(碳酸钙)和磷、钾等矿物质, 有较好的透水性、透气性,是较为肥沃的土壤,非常 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已经在紫色 土上开坑种植。
河流由北向南流,地势北高南低
(4)古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请从地形角度分析 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难的原因。
地表崎岖,起伏大,交通不便
小知识
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巫山、大楼山界内属古代巴国地域,以山地丘 陵为主;盆地西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属古代蜀国地域,主要河流大都从这 里经过汇入长江。故历史上习惯把四川盆地的山水称为“巴山蜀水”。
第三节:中国西部的人口大省——四川
3.茶文化
美丽的采茶姑娘
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 最早反映茶的辞赋为《蜀都赋》 • (汉.杨雄) • 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巴蜀地区 ” • 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的云南、四川 一带。
其他文化简介
• 麻辣的川菜,物美价廉的成都 小吃,唱腔优美的川剧及变脸 绝技,历史悠久的名居古镇, 经济实惠的农家休闲园,诙谐 幽默的四川话,独具魅力的民 族风情……都是四川独特地域 文化的真实写照。
辽阔的成都平原
川西旅游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们美丽的草原
寒冷而迷人的雪
我们的骄傲(国宝)
动动手,练能力
• 收集四川的图片,大家在一起 交流。(只要自己喜欢,并且 能给大家讲一讲你喜欢的理由) • 比一比,谁的家乡更美丽?
同学们,我们的家 乡是非常美丽的, 因为我们的家乡 是——四川,这就 是我们四川的魅力。 我们要爱我们的家 乡,爱四川,爱我 们共同的祖国。
第三节:中国西部的人口大省--四川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我们的家乡?
看看四川在中国的位置
一,四川的地形
1,川西高原山地
川西高原山地包括四川西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 左右的高原和西南部山高谷深.森林广布的山 地。
2,四川盆地 四川东部为平均海拔为500米左右的四川 盆地。
二,独特的地域文化
• 同学们知道我们四川有哪些著名文化呢?
1.民族文化
• 凉山彝族火把节: •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办的火 把节,是彝族同胞隆重.欢乐的传统节日, 他们在草地上斗牛.斗羊.赛歌.摔跤,夜晚的 火把游行和篝火晚会更把活动推向高潮。
四川名酒
• 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郎 酒,成都全兴大曲,绵竹剑 南春,射洪沱牌酒被国人称 为川酒的“六朵金花”。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介绍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四川盆地的具体特点和内涵,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四川盆地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可能了解更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川盆地的各个方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图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资料查询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四川盆地的热爱和保护地理环境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2.教学难点: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地形地貌的特点及其对气候和资源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展示四川盆地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四川盆地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四川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地形地貌的特点及其对气候和资源的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四川盆地内的典型地理案例,如成都平原、都江堰水利工程等,让学生深入理解四川盆地的特点。
地理课件-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
米等作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四周被高山环绕,内部地形平坦,是典型的盆地地 形。
盆地内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其中平原占据了大部分面积,是四川盆地的主 要农业区。
气候特点
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 季分明,温差较大。
四川盆地拥有许多世界级 的自然景观,如九寨沟、 峨眉山等,具有极高的观 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人文历史丰富
四川盆地是中国文化的发 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 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 都江堰、乐山大佛等。
旅游设施完善
四川盆地的旅游设施比较 完善,能够满足不同层次 游客的需求。
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旅游人数持续增长
03
四川盆地的人文环境
四川盆地的人文环境 历史沿革
人口分布
四川盆地的人口分布呈现出城市密集、乡村稀疏的特点。成都市作为四川盆地的中心城市 ,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而其他城市的人口规模也较大。在乡村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正在向城市迁移。
经济发展
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较快,主要以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为主。成都市的经济实力较强, 其他城市的经济实力也较强。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四川盆地的 经济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形成原因
四川盆地是典型的构造盆地,由喜马 拉雅运动中亚运动形成,以紫红色砂 页岩为主。
盆地内部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丘 陵、山地等,其中平原主要分布在盆 地底部。
盆地特点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 内陆盆地,也是中国四大盆地之
2-3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一、概况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
盆地面积23¬104km2;陆相地层面积约18¬104km2。
具有明显边框的构造盆地,同时也是一个地形上的盆地,呈北东向菱形分布。
盆地四周皆为高山,东北面为大巴山,东南面为大娄山,西南面为大凉山,西侧为龙门山。
区域构造上,四川盆地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北部,是地台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大型沉积盆地。
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区:早在东汉末期(公元147年)就有天然气开发的历史。
30年代,开始油气地质调查和钻探工作;1937年始先后在威远、巴县石油沟、隆昌圣灯山及江油等打了5口探井,发现了石油沟和圣灯山油田。
1953年后,大规模油气普查勘探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巴山大娄山大凉山龙门山已发现油田13个,气田97个。
气多油少。
其中探明储量大于100亿方的大中型气田10个。
探明储量大于300亿方的大型气田3个:五百梯539.88;威远408.61;卧龙河379.54亿方。
中国第一个碳酸盐岩大气田=威远气田:1940年开钻威1井,未获油气。
1964年10月15日,威2井测试日产7.98-14.5万方天然气,日产水12.7-37.3方,从而发现了威远气田。
盆地探明天然气储量4848亿方,其中:川东2777.5亿方;川东南1466.38亿方;川西北271.99亿方;川中470.07亿方。
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区,年产天然气70多亿方。
产油较少,1997年产油23.3万吨。
川中—川西地区:二次资评总资源量7134×108m3。
资源发现率为17%。
储层以低渗低孔为主。
但局部存在相对高孔段。
若与裂缝匹配,则可形成工业产能。
川东石炭系气藏20多年来一直作为四川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对象取得了显著成效。
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2777.5×108m3,占盆地探明储量的44.33%,成为四川盆地的主产气区和主力气层。
目前尚存剩余控制、预测储量分别为410.64×108m3和274.9×108m3,川东腹地可供勘探目标深、小、难,且已向边缘扩展,短期内难有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四川盆地
教学目标:
1、理解四川盆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2、针对都江堰工程对成都平原的特殊作用,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3、了解四川盆地富足的物产资源,树立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四川盆地的富足。
2、四川盆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主学习:
1、P51活动1:
2、四川盆地属气候,因四周山脉环绕,特别是盆地北部的、
山等山地阻挡了冬季风南下,所以,四川盆地冬季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少霜雪;而夏季又高温多雨,十分有利农业生产。
3、四川盆地土地肥沃,因土壤颜色呈紫色,被称为盆地。
4、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中的地区,农作物一年。
5、成都平原有着“”的美誉,伟大的水利工程,由秦国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时至今日,对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仍发挥着作用。
6、P53四川盆地丰富的旅游资源:
合作探究(一):地形、河流。
P50图7.39,回答以下问题:
1、描述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
(P51活动1)
2、找一找环保四川盆地的山脉高原,并在书本划一划。
3、说一说盆地内地形的特点。
盆地内部是平原(绿色),也有一些低山和丘陵(黄色)。
4、找一找盆地内主要的河流,如长江,岷江,嘉陵江和乌江等,并在图中描出来。
合作探究(二):发达的农业。
四川盆地拥有发达的农业的原因:
(1)、盆地内部地形,土地。
(2)、河流众多,更有都江堰水利之便。
(3)、气候,夏季雨热同期。
合作探究(三):蜀道变通途。
P55活动:
合作探究(四):成渝经济区。
P56活动:
随堂巩固:
1.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A.四川盆地 B.吐鲁番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2.四大盆地中,唯一无沙漠戈壁分布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3.关于我国盆地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四周都有高原环绕
B.我国四大盆地中,四川盆地最适合发展农业生产
C.塔里木盆地中有世界面积最广的沙漠
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又称“紫色盆地” B.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之美誉C.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5.下列选项中,表示四川盆地的是。
6.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是。
A.太行山B.巫山C.横断山脉D.大巴山
7.“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描述的是那一个省历史上的交通状况。
A.四川B.湖南C.安徽D.江西
8.四川盆地属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9.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低,气温低 B.四周环山,降水少
C.受夏季风影响,云量多、雨雾多 D.纬度低,距海远
10.读成都市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图6-2-1),回答问题。
(1)、从图中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可知,成都的气候类型是气候。
这样的气候条件为成都平原农业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2)、成都平原农业发展还主要依赖于水利工程,它位于中游,由父子主持修建。
(3)、下列关于四川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九寨沟、峨眉山、桂林山水都是四川盆地的旅游胜地
B.岷江、大渡河、沱江、汉江为四川盆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C.川剧、川菜是四川文化的典型代表
D.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石油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