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逻辑推理问题
小学奥数六年级逻辑推理练习及答案【三篇】
![小学奥数六年级逻辑推理练习及答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6993a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7.png)
【导语】海阔凭你跃,天⾼任你飞。
愿你信⼼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花,谱下锦绣第⼏篇。
学习的敌⼈是⾃⼰的知⾜,要使⾃⼰学⼀点东西,必需从不⾃满开始。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学奥数六年级逻辑推理练习及答案【三篇】》供您查阅。
【第⼀篇】 在下边的表格的每个空格内,填⼊⼀个整数,使它恰好表⽰它上⾯的那个数字在第⼆⾏中出现的次数,那么第⼆⾏中的五个数字依次是().分析:根据题意,采⽤假设法,依次排除不合适的数,即可得到正确的答案. 解答:先考虑表格中最右边4下⾯的填数, 如果4下⾯填1,这表明第⼆⾏中必有1个4, 由于4填在某数的下⾯,该数在第⼆⾏中就必须出现4次, 所以4必须填在1的下⾯, 这样0,2,3下⾯也都是1, 但第⼆⾏中并没有出现这些数, 所以不能满⾜要求; 同样可推知,在4下⾯不能填⼤于1的数, 所以4下⾯应该填0. 再看3下⾯的填数, 如果在3下⾯填1,那么第⼆⾏中有⼀个3,⽽且1下⾯已不能填0, 所以第⼆⾏中最多有两个0,从⽽3不能填在0的下⾯, 如果3填在1下⾯,则0和2下⾯都必须填1, 但2下⾯填1,说明第⼆⾏中有⼀个2,⽭盾, 如果3填在2下⾯,那么第⼆⾏中必须有三个2,这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3下⾯不能填1,当然也不能填⼤于1的数,所以也必须填0. 如果第⼆⾏中再有⼀格填0,那么就出现三个0. 这样,在第⼀⾏的0下⾯空格中要填3,从⽽第⼀⾏中3下⾯就不能是0. 这与上⾯⽭盾.同样可推知第⼆⾏不能有四个0,所以第⼆⾏中只能有两个0,就是说在第⼀⾏的0下⾯填2. 再看第⼀⾏中剩下的1与2下⾯的填数.若在1下⾯填2,第2⾏必有两个1,这不可能,所以1下⾯必须填1. 最后我们看到第⼀⾏的2下⾯必须填2. 综上所述,第⼆⾏五个数字依次应填2,1,2,0,0. 点评:解答此题的技巧是:⽤假设法,即先假设其中填⼀个数,再根据题⽬推断,如果推出⽭盾则假设错误,反之假设正确.【第⼆篇】 在⼆⾏三列的⽅格棋盘上沿骰⼦的某条棱翻动骰⼦(相对⾯上分别标有1点和6点,2点和5点,3点和4点),在每⼀种翻动⽅式中,骰⼦只能向前或向右翻动.开始时,骰⼦如图1那样摆放,朝上的点数是2;最后翻动到如图2所⽰的位置.此时,骰⼦朝上的点数不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3 B.4 C.5 D.1 解答:解:如图所⽰:第⼀种路径:滚动到位置1处,1在下,则6在上;滚动到位置2处,2在下,5在上;滚动到3处,3在下,则4在上; 第⼆种路径:滚动到位置1处,1在下,则6在上;滚动到4处,3在下,4在上;滚动到3处,2在下,5在上; 第三种路径:滚动到5处,3在下,4在上;滚动到4处,1在下,6在上,滚动到3处,4在下,3在上; 所以最后朝上的可能性有3、4,5,6,⽽不会出现1,2.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需要学⽣经历⼀定的实验操作过程,当然学⽣也可以将操作活动转化为思维活动,在头脑中模拟翻转活动,较好地考查了学⽣空间观念.【第三篇】 ⼀、填空1.观察下⾯这组图形的变化规律,在标号处画出相应的图形.2.下图是由9个⼩⼈排列的⽅阵,但有⼀个⼩⼈没有到位,请你从右⾯的6个⼩⼈中,选⼀位⼩⼈放到问号的位置.你认为最合适的⼈选是⼏号. 1.解答:这道题中的每⼀个图形是由⾥外两部分组成的,我们分开来看.先看外⾯的图形.外⾯的图形都是由△、□、○组成,并每⼀横⾏(或每⼀竖⾏)中都没有重复的图形.这样我们可以先确定①、②、③外⾯的图形.通过题⽬中给出的图形,我们不能确定出③的外部图形,因为不论③所在的横⾏还是③所在的竖⾏都只给出1个图形,所以我们应先确定出①和②的外部图形.①所在的横⾏中只有○和△,所以①的外部图形是□,②所在的竖⾏只有△和○,所以②的外部图形也是□,③所在的横⾏只有□和○,所以③的外部图形是△.然后按照这种⽅法确定内部图形,可知①的内部图形是□,②的内部图形是△,③的内部图形是○,形状确定好以后,我们还要注意各个图形的内部图形是有不同颜⾊的,分别由点状、斜线和空⽩三种组成,确定的⽅法和确定形状是完全相同的,请你⾃⼰把三个图的颜⾊确定出来.最后①、②、③应分别为:2.仔细观察,可发现图中⼩⼈的排列规律:即每⾏(列)的⼩⼈"⼿臂"(向上、⽔平、向下)."⾝腰"(三⾓形矩形、半圆),及"脚"(圆脚、⽅脚、平脚)各不相同.从中可知问号处的⼩⼈应是向上伸臂.矩形腰,圆脚的⼩⼈.即最合适的⼈选是6号.。
【经典】小学六年级奥数— 逻辑推理图文百度文库
![【经典】小学六年级奥数— 逻辑推理图文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717ca2c0482fb4daa48d4b0c.png)
【经典】小学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图文百度文库一、拓展提优试题1.有一口无水的井,用一根绳子测井的深度,将绳对折后垂到井底,绳子的一端高出井口9m;将绳子三折后垂到井底,绳子的一端高出井口2m,则绳长米,井深米.2.若一个长方体,长是宽的2倍,宽是高的2倍,所有棱长之和是56,则此长方体的体积是.3.图中阴影部分的两段圆弧所对应的圆心分别为点A和点C,AE=4m,点B 是AE的中点,那么阴影部分的周长是m,面积是m2(圆周率π取3).4.甲、乙两家商店出售同一款兔宝宝玩具,每只原售价都是25元,为了促销,甲店先提价10%,再降价20%;乙店则直接降价10%.那么,调价后对于这款兔宝宝玩具,店的售价更便宜,便宜元.5.若算式(□+121×3.125)÷121的值约等于3.38,则□中应填入的自然数是.6.从1,2,3,4,…,15,16这十六个自然数中,任取出n个数,其中必有这样的两个数:一个是另一个的3倍,则n最小是.7.小强和小林共有邮票400多张,如果小强给小林一些邮票,小强的邮票就比小林的少;如果小林给小强同样多的邮票,则小林的邮票就比小强的少,那么,小强原有227张邮票,小林原有张邮票.8.如图所示的“鱼”形图案中共有个三角形.9.若质数a,b满足5a+b=2027,则a+b=.10.有三杯重量相等的溶液,它们的浓度依次是10%,20%,45%,如果依次将三个杯子中的溶液重量的,,倒入第四个空杯子中,则第四个杯子中溶液的浓度是%.11.用1,2,3,4,5,6,7,8,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三位数(每个数字只能用1次),使最大的数能被3整除;次大的数被3除余2,且尽可能的大;最小的数被3除余1,且尽可能的小,求这三个三位数.12.从1,2,3,…,2016中任意取出n个数,若取出的数中至少有两个数互质,则n最小是.13.等腰△ABC中,有两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则△ABC的内角中,角度最大可以是度.14.a,b,c是三个互不相等的自然数,且a+b+c=48,那么a,b,c的乘积最大是.15.如图,由七巧板拼成的兔子图形中,兔子耳朵(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则兔子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9×2﹣2×3)÷(3﹣2),=(18﹣6)÷1,=12÷1,=12(米),(12+9)×2,=21×2,=42(米).故答案为:42,12.2.解:长方体的高是:56÷4÷(1+2+4),=14÷7,=2,宽是:2×2=4,长是:4×2=8,体积是:8×4×2=64,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4.故答案为:64.3.解:阴影部分的周长:4+3×4×2÷4+3×2×2÷4,=4+6+3,=13(米);阴影部分的面积:3×42÷4+3×22÷4﹣2×4,=12+3﹣8,=7(平方米);答:阴影部分的周长是13米,面积是7平方米.故答案为:13、7.4.解:甲商店:25×(1+10%)×(1﹣20%),=25×110%×80%,=27.5×0.8,=22(元);乙商店:25×(1﹣10%),=25×90%,=22.5(元);22.5﹣22=0.5(元);答:甲商店便宜,便宜了0.5元.故答案为:甲,0.5.5.解:令□=x,那么:(x+121×3.125)÷121,=(x+121×3.125)×,=x+121×3.125×,=x+3.125;x+3.125≈3.38,x≈0.255,0.255×121=30.855;x=30时,x=×30≈0.248;x=31时,x=×31≈0.255;当x=31时,运算的结果是3.38.故答案为:31.6.解:将有3倍关系的放入一组为:(1,3,9)、(2,6)、(4,12)、(5,15)共有4组,其余7个数每一个数为一组,即将这16个数可分为11组,.则第一组最多取2个即1和9,其余组最多取一个,即最多能取12个数保证没有一个数是另一个的三倍,此时只要再任取一个,即取12+1=13个数必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3倍.所以n最小是13.7.解:(1﹣):1=13:19,13+19=32;1:(1﹣)=17:11,17+11=28,32与28的最小公倍数是224,小强和小林共有邮票400多张,所以共有224×2=448张,448÷32×13=182,448÷28×17=272.小强:(182+272)÷2=227张小林:448﹣227=221.故答案为:227,221.8.解:由一个三角形组成:14个;由两个三角形组成:8个;由三个三角形组成:8个;由四个三角形组成:4个;由六个三角形组成:1个;总共:14+8+8+4+1=35个.故共有35个三角形.故答案为:35.9.解:依题意可知:两数字和为奇数,那么一定有一个偶数.偶质数是2.当b=2时,5a+2=2027,a=405不符合题意.当a=2时,10+b=2027,b=2017符合题意,a+b=2+2017=2019.故答案为:2019.10.解:依题意可知:设三杯溶液的重量为a.根据浓度=×100%=×100%=20%故答案为:20%11.解:根据分析,最大的数最高位是:9,次大的数最高位是:8,最小的数最高位是1,次大的数倍3除余2,且要尽可能的大,则次大的三位数为:875;最小的数被3除余1,且要尽可能的小,则最小的三位数为:124;剩下的三个数字只有,3,6,9,故最大的三位数为:963.故答案是:963、875、124.12.解:根据分析,1~2016数中,有奇数1008个,偶数1008个,因为偶数和偶数之间不能互质,故:①n<1008时,有可能取的n个数都是偶数,就不能出现至少有两个数互质的情况;②n=1008时,若取的数都是偶数,也不能出现至少有两个数互质的情况;③n≥1009时,则取的n个数里至少有一个为奇数,取出的这个奇数和它相邻的偶数一定互质,综上,n最小是1009.故答案是:1009.13.解:180°×=180°×=90°答:角度最大可以是 90度.故答案为:90.14.解:48÷3=16,16﹣1=15,16+1=17,所以,a,b,c的乘积最大是:15×16×17=4080.故答案为:4080.15.解:10=80(平方厘米)答:兔子图形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80.。
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
![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7b32e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d.png)
教学课题逻辑推理教学目标会找突破口,学会条理性分析题目。
教学重点找突破口教学难点逻辑推理逻辑问题是一类非常规的数学问题,不需要过多的计算,只需对问题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论证。
运用逻辑推理时,要有条理,要从众多条件中理清头绪,选准突破口,以事实为根据,使问题水落石出。
像这样有根有据的推理过程叫做“逻辑推理”。
例1、学校举行数学竞赛,A、B、C、D、E五位同学进入前5名。
他们猜测各人的名次如下:A:B第三名,C第五名;B:D第二名,E第四名;C:A第一名,E第四名;D:C第一名,B第二名;E:D第二名,A第三名。
老师说他们各猜对了一半。
你能推算他们的名次吗?练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有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
钱说:丙是2号,乙是4号。
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
李说:丁是1号,乙是3号。
又知赵钱孙李每人都说对了一半,那么丙是几号?例2、四(1)班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老师找了a、b、c三位同学。
a说:是b做的。
b说:不是我做的。
c说:不是我做的。
这三人只有一人说了实话,问这件事是谁做的?练习:甲乙丙三个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
甲说:是丙打碎的。
乙说:我没有打碎玻璃。
丙说:是乙打碎的。
他们当中只有一人说了谎话。
问到底是谁打碎了玻璃?例3、甲乙丙丁在谈论他们及他们的同学何伟栋的居住地。
甲说:我住在北京,乙住在北京,丙住在天津。
乙说:我住在上海,丁住在上海,丙住在天津。
丙说:我和甲都不住在北京,何伟栋住在南京。
丁说:甲住在北京,乙住在北京,我住在广州。
假设他们每人都说了两句真话,一句假话,问:不在场的何伟栋住在哪儿?练习:要选派ABCDE五人中若干人去执行某项任务,选派时需考虑以下条件:(1)若A去,则B也去;(2)D、E两人中至少去一人;(3)B、C两人中只去一人;(4)C、D两人都去或都不去;(5)若E去,则A、D都去。
问:应该选派谁去?例4、某宾馆住着ABCDEF六个不同国籍的客人,他们来自美、英、法、德、俄、意大利,现在知道:(1)A和美国人是医生。
六年级奥数专题 逻辑推理问题(学生版)
![六年级奥数专题 逻辑推理问题(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36c39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7.png)
逻辑推理问题本讲知识可以说是多数孩子比较喜欢的一讲,有趣又可以开发智力,自主学习研究性比较高。
其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和思想我们在平时的奥数学习中已经接触运用过了。
本讲我们主要从解答逻辑推理问题的方法入手讲解。
如假设法、列表法、排除法、比较法、整体考虑法等,通过实际例题具体讲解。
列表时要将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分别用行与列标出,通过横向与纵向的不断比较得出结论。
假设法“假设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已知条件进行推算,顺藤摸瓜,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排除法还有一种组题形式的逻辑推理题(多为选择题),这种题型通常从题目条件出发,并结合排除法来确定选项。
一般的逻辑推理对于一般的逻辑推理题,要能够通过假设、枚举、列表或者列表与假设相结合等方法来分析,逐个探讨各种假设的正确性,进而得出确切的信息。
体育比赛中的逻辑推理问题对于体育比赛形式的逻辑推理题,注意“一队的胜、负、平”必然对应着“另一队的负、胜、平”。
有时综合性的逻辑推理题需要将比赛情况用点以及连接这些点的线来表示,从整体考虑,通过数量比较、整数分解等方式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试题来源】【题目】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 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试题来源】【题目】甲、乙、丙每人有两个外号,人们有时以“数学博士”、“短跑健将”、“跳高冠军”、“小画家”、“大作家”和“歌唱家”称呼他们。
此外:(1)数学博士夸跳高冠军跳得高;(2)跳高冠军和大作家常与甲一起去看电影;(3)短跑健将请小画家画贺年卡;(4)数学博士和小画家很要好;(5)乙向大作家借过书;(6)丙下象棋常赢乙和小画家。
你知道甲、乙、丙各有哪两个外号吗?【试题来源】【题目】小明、小芳、小花各爱好游泳、羽毛球、乒乓球中的一项,并分别在一小、二小、三小中的一所小学上学。
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问题
![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514a9565ce05087632134f.png)
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问题知识定位本讲知识可以说是多数孩子比较喜欢的一讲,有趣又可以开发智力,自主学习研究性比较高。
其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和思想我们在平时的奥数学习中已经接触运用过了。
本讲我们主要从解答逻辑推理问题的方法入手讲解。
如假设法、列表法、排除法、比较法、整体考虑法等,通过实际例题具体讲解。
知识梳理列表法列表时要将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分别用行与列标出,通过横向与纵向的不断比较得出结论。
假设法“假设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已知条件进行推算,顺藤摸瓜,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排除法还有一种组题形式的逻辑推理题(多为选择题),这种题型通常从题目条件出发,并结合排除法来确定选项。
一般的逻辑推理对于一般的逻辑推理题,要能够通过假设、枚举、列表或者列表与假设相结合等方法来分析,逐个探讨各种假设的正确性,进而得出确切的信息。
体育比赛中的逻辑推理问题对于体育比赛形式的逻辑推理题,注意“一队的胜、负、平”必然对应着“另一队的负、胜、平”。
有时综合性的逻辑推理题需要将比赛情况用点以及连接这些点的线来表示,从整体考虑,通过数量比较、整数分解等方式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精讲【题目】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 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答案】小张是工人,小李是农民,小王是教师【解析】这道题目并不难,聪明的小朋友思考一下就能得到答案,但是今天我们通过这道题目一起来学习一个十分有用的方法:列表分析法. 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李不是教师,小王不是农民,小张不是农民.由此得到左下表。
表格中打“√”表示肯定,打“×”表示否定.因为左上表中,任一行、任一列只能有一个“√”,其余是“×”,所以小李是农民,于是得到右上表.因为农民小李比小张年龄小,又小李比教师年龄大,所以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即小张不是教师。
小学奥数-逻辑推理
![小学奥数-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a9fe2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0.png)
小学奥数-逻辑推理逻辑推理(一)解题思路:以重要的条件为突破口,用排除、假设、反证、筛选等方法有条理地进行推理例1公路上按一路纵队排列着五辆大客车.每辆车的后面都贴上了该车的目的地的标志.每个司机都知道这五辆车有两辆开往A市,有三辆开往B市;并且他们都只能看见在自己前面的车的标志.调度员听说这几位司机都很聪明,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的车是开往何处的,而让他们根据已知的情况进行判断.他先让第三个司机猜猜自己的车是开往哪里的.这个司机看看前两辆车的标志,想了想说“不知道”.第二辆车的司机看了看第一辆车的标志,又根据第三个司机的“不知道”,想了想,也说不知道.第一个司机也很聪明,他根据第二、三个司机的“不知道”,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地。
请同学们想一想,第一个司机的车是开往哪儿去的;他又是怎样分析出来的?例2XXX、XXX、XXX三个男同学都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在一起打羽毛球,举行混合双打比赛.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
第一盘,XXX和XXX对XXX和XXX;第二盘,XXX和XXX对XXX和XXX的妹妹。
请你判断,XXX、XXX和XXX各是谁的妹妹。
例3“迎春杯”数学竞赛后,甲、乙、丙、XXX四名同砚推测他们之中谁能获奖.甲说:“假如我能获奖,那么乙也能获奖.”乙说:“假如我能获奖,那么丙也能获奖.”丙说:“假如丁没获奖,那么我也不能获奖.”实践上,他们之中只有一小我没有获奖.并且甲、乙、丙说的话都是正确的.那么没能获奖的同砚是___。
例4数学竞赛后,XXX、XXX、XXX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XXX猜测:“XXX得金牌;XXX不得金牌;XXX不得铜牌.”结果XXX只猜对了一个.那么XXX得___牌,XXX得___牌,XXX得___牌。
例5有三只盒子,甲盒装了两个1克的砝码;乙盒装了两个2克的砝码;丙盒装了一个1克、一个2克的砝码.每只盒子外面所贴的标明砝码重量的标签都是错的.聪明的XXX只从一只盒子里掏出一个砝码,放到天平上称了一下,就把所有标签都矫正过来了.你晓得这是为何吗?例6四人打桥牌,某人手中有13张牌,四种花色样样有;四种花色的张数互不相同.红桃和方块共5张;红桃与黑桃共6张;有两张将牌(主牌).试问这副牌以什么花色的牌为主?1例7S、B、J、R四人分别获数学、英语、语文和逻辑学四个学科的奖学金,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获得的是哪一门获学金.他们相互猜测:S:“R得逻辑学奖”;B:“J得英语奖”;J:“S得不到数学奖”;R:“B得语文奖”。
【精品】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
![【精品】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d63d0967ec102de2bd89c3.png)
逻辑推理(一)理(一)专题简析:逻辑推理题不涉及数据,也没有几何图形,只涉及一些相互关联的条件。
它依据逻辑汇率,从一定的前提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来获取某种结论。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假设法、排除法、图解法和列表法等。
逻辑推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进行合情合理的推理,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推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交替运用“排除法”和“反正法”。
要善于借助表格,把已知条件和推出的中间结论及时填入表格内。
填表时,对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结果要及时注上“√”(或“×”),也可以分别用“1”或“0”代替,以免引起遗忘或混乱,从而影响推理的速度。
推理的过程,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或重复内的根据,并常常伴随着论证、推理,论证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逐渐锻炼、培养出来的。
例题1星期一早晨,王老师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的坏桌凳都修好了。
传达室人员告诉他:这是班里四个住校学生中的一个做的好事。
于是,王老师把许兵、李平、刘成、张明这四个住校学生找来了解。
(1)许兵说:桌凳不是我修的。
(2)李平说:桌凳是张明修的。
(3)刘成说:桌凳是李平修的。
(4)张明说:我没有修过桌凳。
后经了解,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请问:桌凳是谁修的?根据“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可知:(2)、(4)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假设(2)说真话,则(4)为假话,即张明修过桌凳。
又根据题目条件了:只有1人说的是真话:可退知:(1)和(3)都是假话。
由(1)说的可退出:桌凳是许兵修的。
这样,许兵和张明都修过桌凳,这与题中“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相矛盾。
因此,开头假设不成立,所以,(2)李平说的为假话。
由此可退知(4)张明说了真话,则许兵、刘成说了假话。
所以桌凳是许兵修的。
挑战自我1、小华、小红、小明三人中,有一人在数学竞赛中得了奖。
老师问他们谁是获奖者,小华说是小红,小红说不是我,小明也说不是我。
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
![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5a3b2333d4b14e842468c1.png)
逻辑推理(一)专题简析:逻辑推理题不涉及数据,也没有几何图形,只涉及一些相互关联的条件。
它依据逻辑汇率,从一定的前提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来获取某种结论。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假设法、排除法、图解法和列表法等。
逻辑推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进行合情合理的推理,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推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交替运用“排除法”和“反正法”。
要善于借助表格,把已知条件和推出的中间结论及时填入表格内。
填表时,对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结果要及时注上“√”(或“×”),也可以分别用“1”或“0”代替,以免引起遗忘或混乱,从而影响推理的速度。
推理的过程,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或重复内的根据,并常常伴随着论证、推理,论证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逐渐锻炼、培养出来的。
例题1星期一早晨,王老师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的坏桌凳都修好了。
传达室人员告诉他:这是班里四个住校学生中的一个做的好事。
于是,王老师把许兵、李平、刘成、张明这四个住校学生找来了解。
(1)许兵说:桌凳不是我修的。
(2)李平说:桌凳是张明修的。
(3)刘成说:桌凳是李平修的。
(4)张明说:我没有修过桌凳。
后经了解,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请问:桌凳是谁修的?挑战自我1、小华、小红、小明三人中,有一人在数学竞赛中得了奖。
老师问他们谁是获奖者,小华说是小红,小红说不是我,小明也说不是我。
如果他们当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
那么,谁是获奖者?2、一位警察,抓获4个盗窃嫌疑犯A、B、C、D,他们的供词如下:A说:“不是我偷的”。
B说:“是A偷的”。
C说:“不是我”。
D说:“是B偷的”。
他们4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
你知道谁是小偷吗?3、有500人聚会,其中至少有一人说假话,这500人里任意两个人总有一个说真话。
说真话的有多少人?说假话的有多少人?例题2虹桥小学举行科技知识竞赛,同学们对一贯刻苦学习、爱好读书的四名学生的成绩作了如下估计:(1)丙得第一,乙得第二。
趣味奥数题6年级逻辑推理
![趣味奥数题6年级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7ec3f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9.png)
趣味奥数题6年级逻辑推理一、题目。
1. 甲、乙、丙三人进行跑步比赛。
甲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丙快。
”请你说出他们三人的跑步速度顺序。
- 解析:根据甲说的话,甲不是最快的且比丙快,那么最快的只能是乙,其次是甲,最后是丙。
所以三人的速度顺序为乙>甲>丙。
2. 有A、B、C、D四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
他们对自己的成绩进行了预测。
A 说:“我肯定得第一名。
”B说:“我不会得最后一名。
”C说:“我不可能得第一名。
”D说:“我肯定得最后一名。
”竞赛结果出来后,发现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人预测错误。
那么谁预测错误了呢?- 解析:假设A预测错误,那么A不是第一名,C说自己不可能得第一名是正确的,D说自己肯定得最后一名是正确的,B说自己不会得最后一名也是正确的,这样就符合只有一人预测错误;假设B预测错误,那么B就是最后一名,可是D说自己是最后一名,这样就矛盾了;假设C预测错误,那么C就是第一名,这与A说自己是第一名矛盾;假设D预测错误,那么D不是最后一名,B说自己不是最后一名,这样就没有人是最后一名了,也矛盾。
所以A预测错误。
3. 张、王、李三位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英语。
已知:张老师不教英语;王老师不教语文;教英语的老师不教数学;教语文的老师和王老师是好朋友。
请问三位老师分别教什么科目?- 解析:由可知张老师不教英语;由可知王老师不教语文;由可知王老师不教语文。
从知道教英语的老师不教数学,那么英语老师只能教语文或者英语。
假设张老师教语文,因为王老师不教语文,教英语的老师不教数学,所以王老师教数学,李老师教英语;假设张老师教数学,因为张老师不教英语,王老师不教语文,所以王老师教英语,李老师教语文。
4. 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小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红色球比白色球大;蓝色球比黄色球大且比黑色球小;黄色球比白色球大;黑色球比红色球小。
请按照球的大小顺序排列这五种颜色的球。
- 解析:由可知黄<蓝<黑;由可知白<红;由可知白<黄;由可知黑<红。
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含答案
![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8133b8650e52ea5418986d.png)
逻辑推理知识框架逻辑推理作为数学思维中重要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各种数学竞赛中,除此以外,逻辑推理还经常作为专项的内容出现在各类选拔考试,甚至是面向成年人的考试当中。
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来说,逻辑推理既有趣又可以开发智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比较高。
本讲我们主要从各个角度总结逻辑推理的解题方法。
一、 列表推理法逻辑推理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层次多,条件纵横交错.如何从较繁杂的信息中选准突破口,层层剖析,一步步向结论靠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推理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采用列表的方式,把错综复杂的约束条件用符号和图形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借助几何直观,把令人眼花缭乱的条件变得一目了然,答案也就容易找到了.二、 假设推理用假设法解逻辑推理问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几种可能情况,逐一假设.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如果推不出矛盾,而是符合题意,那么假设成立.解题突破口:找题目所给的矛盾点进行假设三、 体育比赛中的数学对于体育比赛形式的逻辑推理题,注意“一队的胜、负、平”必然对应着“另一队的负、胜、平”。
有时综合性的逻辑推理题需要将比赛情况用点以及连接这些点的线来表示,从整体考虑,通过数量比较、整数分解等方式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四、 计算中的逻辑推理能够利用数论等知识通过计算解决逻辑推理题.例题精讲一、列表推理法【例 1】 刘刚、马辉、李强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第一盘:刘刚和小丽对李强和小英;第二盘:李强和小红对刘刚和马辉的妹妹.问:三个男孩的妹妹分别是谁?【考点】逻辑推理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因为兄妹二人不许搭伴,所以题目条件表明:刘刚与小丽、李强与小英、李强与小红都不是兄妹.由第二盘看出,小红不是马辉的妹妹.将这些关系画在左下表中,由左下表可得右下表.李强马辉刘刚小丽小红小英××××李强马辉刘刚小丽小红小英×√×××××√√刘刚与小红、马辉与小英、李强与小丽分别是兄妹.【答案】刘刚与小红、马辉与小英、李强与小丽分别是兄妹【巩固】王文、张贝、李丽分别是跳伞、田径、游泳运动员,现在知道:⑴张贝从未上过天;⑵跳伞运动员已得过两块金牌;⑶李丽还未得过第一名,她与田径运动员同年出生.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王文、张贝、李丽各是什么运动员?【考点】逻辑推理【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为了能清楚地找到所给条件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运用列表法,列出下表,在表中“√”表示是,“×”表示不是,在任意一行或一列中,如果一格是“√”,可推出其它两格是“×”由⑴⑶可知张贝、李丽都不是跳伞运动员,可填出第一行,即王文是跳伞运动员;由⑶可知,李丽也不是田径运动员,可填出第三列,即李丽是游泳运动员,则张贝是田径运动员.【答案】王文是跳伞运动员,李丽是游泳运动员,张贝是田径运动员【例 2】张明、席辉和李刚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工人、农民和教师,已知:⑴张明不在北京工作,席辉不在上海工作;⑵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⑶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⑷席辉不是农民.问:这三人各住哪里?各是什么职业?【考点】逻辑推理【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这道题的关系要复杂一些,要求我们通过推理,弄清人物、工作地点、职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的关系需要两两构造三个表,即人物与地点,人物与职业,地点与职业三个表.我们先将题目条件中所给出的关系用下面的表来表示,由条件⑴得到表1,由条件⑵、⑶得到表2,由条件⑷得到表3.因为各表中,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所以表2可填全为表5.由表5知农民在北京工作,又知席辉不是农民,所以席辉不在北京工作,可以将表1可填全完为表4由表4和表5知得到:张明住在上海,是工人;席辉住在天津,是教师;李刚住在北京,是农民.方法二:由题目条件可知:席辉不在上海工作,而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所以席辉不是工人,又不是农民,那么席辉只能是教师,不在北京工作,就只能是在天津工作,那么张明在上海工作,是工人。
六年级奥数之逻辑推理(二)
![六年级奥数之逻辑推理(二)](https://img.taocdn.com/s3/m/3c753711f78a6529647d53ad.png)
逻辑推理(二)1.小华和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参加象棋比赛。
每两人要比赛一盘。
到现在为止,小华已经比赛了4盘。
甲赛了3盘,乙赛了2盘,丁赛了1盘。
丙赛了几盘?2.A,B,C,D,E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
到现在为止,A已经比赛了4盘。
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
E赛了几盘?3.A先生和A太太以及三对夫妻举行了一次家庭晚会。
规定每两人最多握手一次,但不和自己的妻子握手。
握手完毕后,A先生问了每个人(包括他妻子)握手几次?令他惊讶的是每人答复的数字各不相同。
那么,A太太握了几次手?4.五位同学一起打乒乓球,两人之间最多只能打一盘。
打完后,甲说:“我打了四盘”。
乙说:“我打了一盘”。
丙说:“我打了三盘”。
丁说:“我打了四盘”。
戊说:“我打了三盘”。
你能肯定其中有人说错了吗?为什么?5.图32-2是同一个标有1,2,3,4,5,6的小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
图中正方体三个朝左的一面的数字之积是多少?6.图32-3是同一个标有1,2,3,4,5,6的小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
图中正方体三个朝左的一面的数字之和是多少?7.将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分别涂在正方体各面上(每一面只涂一种颜色)。
现有涂色方式完全一样的相同的四块小正方体,把它们拼成长方体(如图32-4所示),每个小正房体红色面的对面涂的是什么颜色?黄色对面的?黑色对面呢?8.如图32-5所示,每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写着数字1~6,并且任意两个相对的面上所写的两个数之和都等于7。
把这样的5个正方体一个挨一个连接起来后,金挨着的两个面上的数字之和等于8。
图中写?的这个面上的数字是几?9.某班44人,从A,B,C,D,E五位候选人中选举班长。
A 得选票23张。
B得选票占第二位,C,D得票相同,E的选票最少,只得了4票。
那么B得选票多少张?10.某商品编号是一个三位数,现有5个三位数:874、765、123、364、925。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奥数竞赛逻辑问题 全国通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奥数竞赛逻辑问题 全国通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b03825527d3240c8447efa2.png)
第一讲逻辑推理姓名()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利用逻辑推理来解答。
那么什么是逻辑问题呢?逻辑问题是指事物进行判断、推理。
一般说逻辑问题必须遵循一些初步规律:1、矛盾律:两个矛盾的判断,不可能是同时成立的。
例如:小明在一次数学竞赛中,不能既是第一名又是第三名。
2、排中律:是指只有两种可能,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第三种可能。
例如:甲、乙两人争夺乒乓球比赛单打冠军,冠军不是甲获得,就是乙获得。
这两个结论必有一个成立。
解这类问题时,往往先从某一个条件出发,利用其他条件进行推理,直到推出结论为止。
有时先做出一种假设,从这个假设出发,推出自相矛盾的结论。
说明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因此与假设相反的情况是正确的。
在推理的过程中,选中突破口,层层剖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经常采用的解答方法是表格方式。
例1、某地质学院的三名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分析。
甲判断:“不是铁,不是铜。
”乙判断:“不是铁,而是锡。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
”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人只说对了一半,另一人则完全误了。
你知道这种矿石是矿石;是错的;只对了一半。
例2、小明和小华和小红三人中,有一人做了一件好事。
老师问他们三个人是谁做的好事。
小明说:“是小华做的。
”小华说:“不是我做的。
”小红说:“不是我做的。
”已知他们三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假话,有一个说的是真话。
请你判断一下,好事是做的。
例3、刘军、张斌和徐文在一起,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战士。
现在只知道:①徐文比战士的年龄大;②刘军和农民不同岁;③农民比张斌年龄小。
是工人;是农民,是战士。
例4、用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分别涂在正方体的各面上正方体,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体,如图所示。
试回答:每个小正方体红色面的对面涂的是色;黄色面的对面涂的是色,黑色面的对面涂的是色。
例5:观察下图中数字的摆放规律,由此得到A=_____。
例6、爸爸在邮局寄了三种信:平信邮资每封1角,航空信邮资每封2邮资每封4角,他共用去2元2角。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逻辑推理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240b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a.png)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逻辑推理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逻辑推理
六年级是学习的冲刺阶段,也是拓展思维的好时机,有效的进行习题训练有助于同学们奥数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奥数题及答案:逻辑推理】
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王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小明得___牌,小华得___牌,小强得___牌。
逻辑推理答案:
逻辑问题通常直接采用正确的`推理,逐一分析,讨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舍弃不合理的情形,最后得到问题的解答.这里以小明所得奖牌进行分析。
解:①若"小明得金牌"时,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
②若小明得银牌时,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铜牌,那么王老师没有猜对一个,不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铜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也不合题意.
③若小明得铜牌时,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那么王老师只猜对小强得奖牌的名次,符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银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小明、小华、小强分别获铜牌、金牌、银牌符合题意。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解析及逻辑推理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解析及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45853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c.png)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解析及逻辑推理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解析及逻辑推理
1.难度:
二年级的四个站成一列纵队,学学在前,思思紧跟其后,聪聪在思思后面,最后是明明.明明拿出两顶红帽子和两顶黄帽子,分给四人戴,每人一顶,站在前面的人不能回过头来看,后面的人可以看前面人头上戴的帽子(单选).
⑴如果聪聪说:"我头上戴的`是黄帽子".那么,-----(A、学学;B、思思;C、学学和思思;D、学学和思思都不)能说出自己戴颜色的帽子.
⑵如果聪聪说:"我头上戴的是红帽子".那么,-----(A、学学;B、思思;C、学学和思思;D、学学和思思都不)能说出自己戴什么颜色的帽子.
⑶如果聪聪说:"我不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那么-----
(A、学学;B、思思;C、学学和思思;D、学学和思思都不)能说出自己戴什么颜色的帽子.
因为聪聪只能看见学学和思思两个人戴的帽子,如果他能确定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说明学学和思思肯定戴的是同色的帽子。
如果他不能确定自己戴什么颜色的帽子,说明学学和思思戴的是不同颜色的帽子。
如果聪聪说:"我头上戴的是黄帽子"。
那么学学和思思都能确定自己戴的是红帽子。
如果聪聪说:"我头上戴的是红帽子"。
那么学学和思思都能确定自己戴的是黄帽子。
如果聪聪说:"我不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那么学学和思思一个人红帽子一个人。
而思思可以看见学学戴的什么帽子,那么思思就能说出自己帽子的颜色。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解析及逻辑推理】。
小学六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逻辑推理
![小学六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bfe2ab2b160b4e777fcfc2.png)
8.9.小学六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逻辑推理(一)(二)(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六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逻辑推理(一)一、尝试练习1、甲、乙、丙三人进行跑步比赛.A、B、C三人对比赛结果进行预测.A说:“甲肯定是第一名.”B说:“甲不是最后一名.”C说:“甲肯定不是第一名.”其中只有一人对比赛结果的预测是对的.预测对的是谁?2、刘毅、马宏明、张健三个男孩都有一个妹妹,六人在一起打乒乓球,进行男女混合双打,事先规定:兄妹不搭档.第一盘:刘毅和小萍对张健和小英;第二盘:张健和小红对刘毅和马宏明的妹妹.小萍、小红和小英各是谁的妹妹?二、训练营地1、甲、乙、丙三人分别是一小、二小、三小的学生,在区级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跳高、跳远和垒球冠军。
已知二小的是跳远冠军;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甲不是跳远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
问:他们三人分别是哪个学校的获得哪项冠军2、甲、乙、丙三人,一个姓张,一个姓李和一个姓王,他们一个是银行职员,一个是计算机程序员,一个是秘书.又知甲既不是银行职员也不是秘书;丙不是秘书;张不是银行职员;王不是乙,也不是丙.问:甲、乙、丙三人分别姓什么3、甲、乙、丙、丁4个同学同在一间教室里,他们当中一个人在做数学题,一个人在念英语,一个人在看小说,一个人在写信.已知:①甲不在念英语,也不在看小说;②如果甲不在做数学题,那么丁不在念英语;③有人说乙在做数学题,或在念英语,但事实并非如此;④丁如果不在做数学题,那么一定在看小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⑤丙既不是在看小说,也不在念英语.那么在写信的是谁?小学六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逻辑推理(二)一、尝试练习1、王帆、李昊、吴一凡三人中,有一人看了《地球奥秘》这部科技片。
当老师问他们三个谁看了这部科技片时:王帆说:“李昊看了。
”李昊说:“我没有看。
”吴一凡说:“我没有看。
”如果知道他们三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有一人说的是真话,你能判断谁看了这部影片吗?2、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分别涂有红、绿、黄、白、蓝、黑六种颜色,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判断出这个正方体每一种颜色对面各是什么颜色吗?黄红绿蓝黄白白红黑二、训练营地1、甲、乙、丙、丁4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有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说:“丁是l 号,乙是3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丙的号码是几号2、一次国际足球邀请赛上,来自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的5支队伍均已到齐了,分组抽签仪式上,几位记者对各队的编号展开了讨论。
六年级奥数之逻辑推理
![六年级奥数之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542e67a26925c52dc5bf03.png)
逻辑推理1.共有4人进行跳远、百米、铅球、跳高4项比赛,规定每个单项中,第一名记5分,第二名记3分,第三名记2分,第四名记1分.已知在每一单项比赛中都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总分第一名共获17分,其中跳高得分低于其他项得分;总分第三名共获11分,其中跳高得分高于其他项得分.问总分第二名在铅球项目中的得分是多少?2.4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比赛结果,各队的总得分恰好是4个连续的自然数.问:输给第一名的队的总分是多少?3.6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现在比赛已进行了4轮,即每队都已与4个队比赛过,各队已赛4场的得分之和互不相同.已知总得分居第三位的队共得7分,并且有4场球踢成平局,那么总得分居第五位的队最多可得多少分?最少可得多少分?4.某商品的编号是一个三位数.现有5个三位数:874,765,123,364,925,其中每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恰好在同一位上有一个相同的数字.那么这个三位数是多少?5.某楼住着4个女孩和2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10岁,最小的4岁,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男孩大4岁,最大的男孩比最小的女孩大4岁.求最大的男孩的岁数.6.某次考试满分是100分,A,B,C,D,E这5个人参加了这次考试.A说:“我得了94分.”B说:“我在5个人中得分最高.”C说:“我的得分是A和D的平均分,且为整数.”D说:“我的得分恰好是5个人的平均分.”E说:“我比C多得了2分,并且在5个人中居第二.”问这5个人各得了多少分?7.在一次射击练习中,甲、乙、丙3位战士各打了4发子弹,全部中靶.其命中情况如下:①每人4发子弹所命中的环数各不相同;②每人4发子弹所命中的总环数均为17环;③乙有2发命中的环数分别与甲其中的2发一样,乙另2发命中的环数与丙其中的2发一样:④甲与丙只有1发环数相同;⑤每人每发子弹的最好成绩不超过7环.问:甲与丙命中的相同环数是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逻辑推理问题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了不同的号码。
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丙;李说:丁是1号,乙是3号。
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说对了一半,那么,丙的号码是( )号。
2、有一种俱乐部,里面的成员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老实人,永远说真话。
第二类是骗子,永远说假话。
某天俱乐部全体成员围着一张圆桌坐下,每个老实人的两旁都是骗子,每个骗子的两旁都是老实人。
记者问俱乐部成员张三:俱乐部共有多少成员?张三回答:有45人。
李四说:张三是老实人,那么李四是老实人还是骗子?3、一次游泳比赛,由甲、乙、丙、丁四个人参加决赛,赛前他们对比赛各说了一句话。
甲说:我第一,乙第二。
乙说:我第一,甲第四。
丙说:我第一,乙第四。
丁说:我第四,丙第一。
比赛结果无并列名次,且各人都只说对了一半。
那么,丁是第()。
4、3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已知参赛者中任何10人里都至少有一名男生,那么男生至少有()人。
5、甲、乙、丙、丁四人进行羽毛球双打比赛,已知:(1)甲比乙年轻;(2)丁比他的两个对手年龄都大;(3)甲比他的同伴年龄大;(4)甲与乙的年龄差距要比丙与丁的年龄差距大。
试判断谁与谁是同伴,并说出四人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
6、一次国际足球邀请赛上,来自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的5支队伍均已到齐了,分组抽签仪式上,几位记者对各队的编号展开了讨论。
A记者:3号是欧洲队,2号是美洲队;B记者:4号是亚洲队,2号是大洋洲队;C记者:1号是亚洲队,5号是非洲队;D记者:4号是非洲队,3号是大洋洲队;E记者:2号是欧洲队,5号是美洲队。
结果,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半,那么1号是()队,3号是()队。
7、老师给甲、乙、丙各发一张写着不同整数的卡片。
老师:甲的卡片上写着一个两位整数,乙的卡片上写着一个一位整数,丙的卡片上写着一个比60小的两位整数,且甲的数×乙的数=丙的数。
请大家先看一下自己的数,然后猜一猜其他两位同学的数是多少?甲:我猜不出其他两个人的数。
丙:我也猜不出其他两个人的数。
甲听了丙的话,问乙:你能猜出我和丙的数吗?乙:我猜不出你们两人的数。
听到这里,甲:我已经道乙丙的数,乙的数是(),丙的数是()。
对不对?那么,三个人手中的卡片上的数各是多少?甲是(),乙是(),丙是()8、三个盒子里分别装有两个红球,两个白球和一红一白球,但盒子外面的标签都贴错了。
如果只从其中一盒里摸出一个球,就要肯定判断出三个盒子里各装什么球,必须从贴()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球;若是()色球,则这个盒子装的是()球,那么贴()球的盒子里装的是()球,剩下的盒子里是()球。
9、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戴着三种不同颜色的帽子,穿着三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去参加一次争办奥运会的活动,已知:(1)帽子和衣服的颜色都只有红、黄、蓝三种;(2)甲没戴红帽子,乙没戴黄帽子;(3)戴红帽子的学生没有穿蓝衣服;(4)戴黄帽子的学生没有穿红衣服;(5)乙没有穿黄色衣服。
试问:甲、乙、丙三人各戴什么颜色的帽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10、小明、小华、小强、小英和小兰同坐一排,小华、小强和小兰各讲了三句话。
(1)小华:有两个人在我和小强之间。
小明离小强最近。
我和小兰相邻。
(2)小强:我和小兰相邻。
我也和小华相邻。
有两个人在我和小华之间。
(3)小兰:我离小强最近。
我和小华相邻。
有一个人在我和小明之间。
如果每个人的三句话中只有两句是真话,问:坐在正中位置的是谁?11、A、B、C、D、E、F六个选手进行乒乓球单打的单循环比赛(每人都与其他选手比赛一场),每天同时在三张球台各进行一场比赛。
已知第一天B对D,第二天C对E,第三天D对F,第四天B对C。
问:第五天A与谁对阵?另外两张球台上是谁与谁对阵?附送: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练习及答案解析【试题】: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200g,与浓度为30%的酒精溶液300g,混合后所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是( )。
【试题】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
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 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
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试题】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
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
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试题】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
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试题】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
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
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
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
【试题】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
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试题】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
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
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试题】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试题】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 两地的距离。
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
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
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
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试题】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
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 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浓度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浓度要求混合后的溶液浓度,必须求出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和所含纯酒精的质量。
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即为原来两种溶液质量的和:200+300=500(g)。
混合后纯酒精的含量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中纯酒精的和:200×60%+300×30%=120+90=210(g)那么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浓度为:210÷500=42%【解答】: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浓度为42%。
【解析】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甲25天完成24×25=600棵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解析】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3.6头牛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
【解析】甲乙合作一天完成1÷2.4=5/12,支付1800÷2.4=750元乙丙合作一天完成1÷(3+3/4)=4/15,支付1500×4/15=400元甲丙合作一天完成1÷(2+6/7)=7/20,支付1600×7/20=560元三人合作一天完成(5/12+4/15+7/20)÷2=31/60,三人合作一天支付(750+400+560)÷2=855元甲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4/15=1/4,支付855-400=455元乙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7/20=1/6,支付855-560=295元丙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5/12=1/10,支付855-750=105元所以通过比较选择乙来做,在1÷1/6=6天完工,且只用295×6=1770元【解析】把这个容器分成上下两部分,根据时间关系可以发现,上面部分水的体积是下面部分的18÷3=6倍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的高度之比是(50-20):20=3:2所以上面部分的底面积是下面部分装水的底面积的6÷3×2=4倍所以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容器底面积之比是(4-1):4=3:4【独特解法】(50-20):20=3:2,当没有长方体时灌满20厘米就需要时间18*2/3=12(分),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就是12-3=9(分钟)的水量,因为高度相同,所以体积比就等于底面积之比,9:12=3:4【解析】把甲的套数看作5份,乙的套数就是6份。
甲获得的利润是80%×5=4份,乙获得的利润是50%×6=3份甲比乙多4-3=1份,这1份就是10套。
所以,甲原来购进了10×5=50套。
【解析】把一池水看作单位“1”。
由于经过7/3小时共注了一池水,所以甲管注了7/12,乙管注了5/12。
甲管的注水速度是7/12÷7/3=1/4,乙管的注水速度是1/4×5/7=5/28。
甲管后来的注水速度是1/4×(1+25%)=5/16用去的时间是5/12÷5/16=4/3小时乙管注满水池需要1÷5/28=5.6小时还需要注水5.6-7/3-4/3=29/15小时即1小时56分钟【继续再做一种方法】:按照原来的注水速度,甲管注满水池的时间是7/3÷7/12=4小时乙管注满水池的时间是7/3÷5/12=5.6小时时间相差5.6-4=1.6小时后来甲管速度提高,时间就更少了,相差的时间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