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治疗新进展

合集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现状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现状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现状陈学福,张东敬,罗晓丹,陈 仁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感染科,广州510080摘要: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主要通过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指标来定义。

已批准上市的两大类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均能减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以及降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

然而,抗病毒治疗的理想目标是功能性治愈,其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结局。

目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抑制HBV复制,但不能清除病毒,HBeAg和HBsAg血清学清除率低。

研发以功能性治愈为目标的新型药物,并评价与现有药物的协同、联合等作用是HBV治疗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核苷(酸)类药物;干扰素α;治疗学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21)05-1011-05CurrentstatusofthetreatmentofchronichepatitisBCHENXuefu,ZHANGDongjing,LUOXiaodan,CHENRen.(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Guangdong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GuangdongAcademyofMedicalSciences,Guangzhou510080,China)Abstract:ChronichepatitisBcausedbyhepatitisBvirus(HBV)infectionisaglobalpublichealthissue.AntiviraltherapyforchronicHBVinfectionplaysacriticalrole,andthegoalofantiviraltherapyismainlydefinedbyvirological,serological,andbiochemicalparameters.Asthetwotypesofantiviraldrugsapprovedformarketing,bothinterferonandnucleos(t)ideanaloguescanalleviateliverinflammationandliverfibrosisandreducetheincidenceratesoflivercirrhosisandhepatocellularcarcinoma.However,theidealgoalofantiviraltherapyisfunctionalcure,whichsignificantlyimprovesthelong-termoutcomeofchronichepatitisB.ThelimitationofcurrenttreatmentisthatitcaninhibitHBVreplication,butcannotclearthevirus,withlowserologicalclearanceratesofHBeAgandHBsAg.DevelopmentofnewdrugswiththegoaloffunctionalcureandevaluationofthesynergisticandcombinedeffectsofexistingdrugsareimportantdirectionsforHBVtreatmentanddevelopment.Keywords:HepatitisB,Chronic;Nucleo(t)ideAnalogues;Interferon-alpha;Therapeutic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5.004收稿日期:2021-03-25;修回日期:2020-03-25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81007)作者简介:陈学福(1969—),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通信作者:陈仁,crlmczx@163.com 防治HBV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组 , B rao等 人 对 1 1位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行 随 而 ab r 5 机 分 两 组 分 别 采 用 IN —O 联 合 L M 、 L M 抗 病 F t A 单 A 毒 治 疗 ,2周 时 发 现 HB A 5 e g血 清 转 换 、 B —D A H V N
P G IN— 治疗 慢 乙肝 患者 4 E F 8周 , 药 随访 2 停 4周
其 HB A e g的 转 化 率 为 3 % , 清 H V — N 2 血 B D A转 阴率 为 1 % 。该 药 在 我 国 2 0 9 0 7年 2月 被 批 准 用 于 慢
染性疾 病 中最 常 见 的一 种 , 世 界共 约 3 5亿 人 感 染 全 .
H e g血清 转换 , . % 的患 者 H s g消 失 。L T该 BA 14 BA D
药 抗 病 毒 治 疗 1年 H V —D A 阴 转 率 可 达 6 % 以 B N 0
上 ,BA H e g发生血 清学 转换 率 可 达 2 % , 药 率 发生 3 耐 在 2 ~ % …’ 。对 初 始应 答效 果 不 佳 者 ( 疗 2 % 5 治 4 周 是 HB V—D A>1 拷 贝/ 升 ) 继 续 治 疗 9 N 0 毫 , 2周 时 耐药 率可 达 3 % ~6 % 0 0 。T F抗病 毒治 疗在 国 D 外报道 该药抗病 毒疗效较 A V抗病 毒疗 效 明显要 高 , D
以前的统计数 据 比较 H s g携 带率 大大 降低 , BA 目前 抗病 毒治疗是 C B治疗 的主要手 段 , H 截至 目前 全球 批
准可用 于抗病 毒治疗 的西 药有普通 干扰素 (ne eo it fr r n, IN— L , 乙 二醇 干扰 素 ( elN) F o) 聚 Pg F 以及核 苷 ( ) 酸 类 似 药物 拉 米 夫 定 (a i dn A 、 1 v i L M) 阿德 福 韦 ( d f m u e aeo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33m, 1n 主要作用是 U B照射形 成吡啶二聚体从而产生 免疫抑制作 用 ; V 改变
朗格汉斯 细胞 的抗原 呈递功 能, 减轻表皮 的炎症 反应 ; VB光疗 抑制 由 U I 1、 L一 2 干扰素 一 和 I 一 介导的 I L 8 型变态反应轴 ( 前炎症 反应 ) 从 而选 , 择 性抑制 T细胞产生炎 症细胞因子 J 。因此 , 二者 的治疗 原理均可 针对副 银 屑病 的发病环节起治疗作 用。我们通过 治疗前 后资料 的 比较 。 以发现 可 联合 治疗优 于单独使用 n ub bv。 因此 ,b v N ub联合 凉血 消疤汤治疗 3 O例副银屑病 疗效确切 , 副作用少 , 是 治疗 副银屑病一种有效方法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作者简介 : 潘映秋 . . 18 一 ) 药师 . 女 (93 。 硕士 。 研究方向 : 药物基因组学。
t l oo mmu o h tme 2 0 2 2 0—6. o ti Ph n lP o o d, 0 5, 1: 6
慢 性 乙 型肝 炎 抗病 毒 治 疗 药物 的 研究 进 展
潘 映秋
浙江省 台州 医院 中心实验 室 , 江 台州 3 70 浙 100
【 摘要 】 十年前 , 二 慢性 乙型肝 炎的抗 病毒 治疗药物仅有 干扰素 一 d和拉米夫定 可供选择。干扰素 一 d伴随着严 重的不良反应 , 而拉米 夫定则在 治疗过 程 q发 生了严重的耐药。近十年来 , - 新开发的 C B治疗药物 陆续获批在临床上使用 , C B的抗病毒治疗提 供 了更多选择。本文就近二十年来 C B抗病 H 为 H H 毒治疗药物的研 究进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 慢性 乙型肝 炎; 抗病毒 ; 药物 d i1 .99 ji n 10 0:0 3 6 /. s .0 6—15 .0 10 .4 s 9 9 2 1 .7 6 5 文章编号:0 6—15 ( 0 1 0 10 9 9 2 1 )一 7—3 1 0 4 3— 2 慢性 乙型肝炎( h n ea t , H ) 染 是全球性 的疾病 , cr i h pti B C B 感 oc i s 全球有 超过 4亿的乙型肝炎病 毒( e a t i sHB 感染者 。每年有近 10万 hpti B v u , V) is r 0 的C HB患者死 于HB V长期感染导致 的肝硬化及肝癌 … 。我国 HB V感染者 数量居世界首位 , 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三分之一 以上 , 3 0 万 C B 者。 有 00 H 患 因此, 迫切需要有效的 C B的抗病毒 治疗方 案。在过去 的 2 H 0年中 , 已陆续 开发 出 7 种药物用于 C B的治疗 。现将 C B抗病 毒治疗药物 的研究进展 H H 综述如下 : 1 干扰 素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概括,从其病因病机、辨证和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治疗常用要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近况,以期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进展综述慢性乙型肝炎(CBH)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机错综复杂、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常见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1,2]。

在中医学中“慢性肝炎”归属于“黄疸”、“急黄”、“瘕瘕”、“胁痛”、“郁证”、“臌胀”、“积聚”、“虚劳”等范畴,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

然而近年来中医药在肝病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故中医药治疗乙肝成为世界肝病研究的热点。

现就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近几年来的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CBH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较为统一的认识是:认为CHB的发生与感染邪毒、情志、酗酒、过食肥甘厚味、体质强弱等诸多因素有关,乙型肝炎病毒的侵人以及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关键。

毒邪是否能致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

发病的基本病机为正气虚弱、疫毒(湿热夹毒)外侵、气滞血瘀引起正虚邪恋。

正气虚弱之人遭到毒邪攻击时,抵抗力不足致使毒邪进入人体,并易居肝脏,致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气机郁滞,进而血脉瘀阻。

当湿热毒邪进入机体,最易损害肝脾,患者多呈土衰木旺。

因为,脾为湿土之脏,土性易为湿,脾运不健,最易生湿,湿邪也最易困脾;肝具风火之性,湿遏气机日久,肝郁不畅,湿邪借肝经气火之力内郁化热[3,4] 致湿热内生。

湿热内蕴,气化枢机不利,若不能及时清除于体外,发生质变,即可成毒;湿热蓄积日久,又可人血入络,出现热郁血瘀征象,或湿淤互结;湿热淤毒邪伤肝,瘀阻肝络、三焦不能通调,或热伤阴血,或木郁土壅、湿困伤脾,肝病及肾,出现水液运行障碍,加重湿浊潴留。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近况及新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近况及新进展
感 染高 出 10多倍 ,它是 除 吸烟 以外 导 致人 类 癌症 0 的第 二 种严 重 的疾 病 。在 亚 太地 区 , 性 HB 慢 V感染 率超 过 1%, 中 2%~ 0 0 其 5 4 %患者会 因合 并或 不合 并 肝 细 胞 肝 癌 的 肝 硬 化 而 死 亡 。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已将 HB V感 染 列 为 全 球 十大 死 亡 原 因 之 一 。 目前 治 疗
M 5 2V与 52I即 r 0 、 5 5 , t 2 4I, M / 。应 用 聚 合 酶链 反 应 肽 核酸法 ( C — N 还 可发 现很 多早 期不 被发 现 P R P A)
的 Y D 、 M D等。最近的研究发现,突变基 因在 L DY E 继 续 治 疗 的 过 程 中还 可 能 出现 回复 突 变 现 象 。在
维普资讯
第1 2卷 第 2期
口岸 卫 生 控制
综 述
慢 性 乙型肝 炎 治 疗 近 况 及 新 进展
李 艳 天津 市和 平 区卫 生防病 站( 天津 ,0 0 0 30 7 )
中图分 类号 R 1 . 文献 标识 码 5 26 B
乙型肝炎病毒( B ) H V 感染仍是威胁着人类健康 的全 球 性 问 题 。 目前 ,全世 界 H V感 染 者 接 近 2 B O 亿 , 中有超 过 3亿 的慢性 感染 者 。 B 其 H V感染 比 HI V
受 性 与安慰 剂 相似 。新 加坡对 不 同基 因型 HB A e g阴
维普资讯
口岸 卫 生 控 制
第 l 2卷 第 2期
性 的慢性 乙型肝 炎 患者 对恩 曲他宾 治 疗 的反 应进 行 了研究 , 果显 示 : e g阴性 的慢 性 乙型肝 炎患 者 结 HB A

慢性乙型肝炎治愈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治愈临床研究进展
证的 -./ 312 标准品#而且对于定量引物的设计也存在差 异#因此难以评价不同血清 -./ 312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 确度及可比性)#*'
"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相关抗原"-.(;26$-.(;26主 要包含(种病毒蛋白!-.(26(-.+26和 !!90 的前核心蛋 白#三者间有着共同的%)#个氨基酸序列#并均源于前核心+核 心基因"8;+4+4$的转录(翻译及近似的转录后修饰)%"*'有研 究显示#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 4-.患者中#血清 -.(;26水平 与肝内 (((012 有显著相关性 "!*"*$"#""*""%$'由 于 125治疗对病毒蛋白的产生无直接影响#因此血清 -.(;26水
颗粒%"!$结合肝细胞表面非特异 -./ 受体硫酸肝素糖蛋白 的带电荷药物%"($与肝细胞膜特异性 -./ 受体 1K4A竞争 性结合的底物#抑制8;+I%与 1K4A的结合%")$不可逆性'
!*1K4A抑制剂!临床研究显示#接受不可逆性 1K4A抑 制剂:)%+@$;F$'+"过去称 JH;(%)'+7.$联合 A!BC>D1 干扰素 治疗的 -./C-0/ 合并感染者中#有 ()? 的患者血清 -0/ 312 低 于 检 测 下 限#优 于 单 用 A!BC>D1 治 疗 组#目 前 :)%+@$;F$'+作为丁型肝炎治疗药物已经在欧盟上市)%+*'但是# 本药用于治疗 4-. 的研究仍处于 #:期'其他的进入抑制 剂#如单克隆抗体 --C""(及 --C""+分别处于#期及$期# EL/ID">6B)$处于#期#2!(!处于临床前期'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包括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抗病毒作用、改善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中医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中医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有了不少进展,现综术文献资料如下。

1 对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效果慢乙肝临床症状主要有乏力、纳差、腹胀满、便溏、胁痛等,常见体征为肝区叩痛、肝脾肿大。

中医药在改善这类症状方面有明显作用。

罗氏[1]以柴胡疏肝散配合六君子汤治疗时症状改善率达91%以上,体征改善率70.0%以上。

张氏[2]疏肝健脾活血汤、苗氏[3]复方当归愈肝散、胡氏[4]加味丹栀逍遥散、钟氏[5]当飞利肝宁胶囊、郝氏[6]加味甘露消毒丹、齐氏[7]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等均显示能有效治疗慢乙肝,对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均在85%以上,对体征的改善率为70~90%,说明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相比西药而言,有改善症状体征的明显优势。

2 对化验指标的治疗效果中药有健脾养肝、清热化湿、化瘀解毒的功效,在治疗慢乙肝时常用汤剂、散剂、口服液、或静脉注射治疗。

唐氏[8]自拟白叶柴虎汤、封氏病毒消、罗氏[1]柴胡疏肝散、胡氏加味丹栀逍遥散、胡氏[9]自拟方归芍复肝煎、郭氏[10]肝泰丸、焦氏[11]苦参碱与丹参注射液、金氏[12]芪苓柴虎汤、覃氏[13]复方黄根液治疗慢乙肝时,TBIL、ALT、AST、A/G均有明显效果,有效率在80~96%之间,甚至有报道100%的患者ALT及AST恢复正常。

3 抗病毒的效果乙肝病毒清除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由于难以有效清除病毒,导致乙肝慢性化,引起肝硬化等。

有不少学者的中药治疗慢性乙肝时,经过3个月左右治疗,能使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

唐氏白叶柴虎汤使HbeAg和HBV-DNA转阴率达57.0%和43.1%。

封氏病毒消HBsAg转阴率13.3%(8/60),抗-HBs转阳率15%(9/60),HBeAg转阴率23.3%(14/60),抗-HBe转阳率13.3%(8/60)。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王陆军;张纪元;冯国华;王福生
【期刊名称】《传染病信息》
【年(卷),期】2011(024)004
【摘要】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其中替诺福韦酯作为一种新型药物,以其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及低耐药性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替诺福韦酯的体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应用的前景.
【总页数】2页(P255-256)
【作者】王陆军;张纪元;冯国华;王福生
【作者单位】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R379
【相关文献】
1.替诺福韦酯单独与联合恩替卡韦挽救治疗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经治慢性乙型肝炎失败患者疗效比较 [J], 李忠斌;邵清;李梵;李冰;陈松海;王春艳;陈国凤
2.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J], 聂青和;张久聪
3.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J], 张悦;吕洋;李旭;高普均
4.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序贯治疗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
用比较 [J], 韩思源;全冰
5.分析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J], 沈学斌;张丽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聂青和;张久聪
【期刊名称】《肝脏》
【年(卷),期】2008(013)005
【摘要】1995年Dienstag等发现拉米夫定可抑制HBV DNA复制以来,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临床应用成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治疗史上的里程碑,其问世推动了CHB治疗的进程。

迄今为止,已有4种核苷(酸)类似物即拉米夫定(LMV)、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和替比夫定(LdT)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总页数】3页(P411-413)
【作者】聂青和;张久聪
【作者单位】710038,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710038,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替诺福韦酯单独与联合恩替卡韦挽救治疗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经治慢性乙型肝炎失败患者疗效比较 [J], 李忠斌;邵清;李梵;李冰;陈松海;王春艳;陈国凤
2.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J], 王陆军;张纪元;冯国华;王福生
3.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J], 张悦;吕洋;李旭;高普均
4.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序贯治疗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比较 [J], 韩思源;全冰
5.分析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J], 沈学斌;张丽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 2 0 1 1 ] 2 3号 , 1 6一l 7.
8 D r o l e t B A, E a s l i y N B , F r i d e n U. H e m a n g i o m a s i n c h i l d r e n [ J ] . NE n g l J
临床合理用药 2 0 1 3年 6月 第 6卷 第 6期 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R a t i o n a l D r u gU s e 。 J u n e 2 0 1 3 。 v0 L 6N o . 6 B

1 77 ・
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正确 的药物 以及适 当的疗 程 、 剂量 , 充分
疗好患者 的疾病 , 又可 以减少患者遭受 药物不 良反应之苦 。如 此看来 , 糖 皮质激素隔 日疗 法若 然可 以研究 的彻底 一点 , 并 把
它应用到适用 的疾病 治疗上 , 无 疑可 以大大 减轻 患者 的痛苦 。
w i T l g p r e d n i s o n e t h e r a p y [ J ] . P l a s t R e c o n s t r S u r g , 1 9 6 7 , 3 9 : 7 6— 8 3 .
( 5 ) 1 2 3 3 .
6 尹艳莲. 安静 用药 时间 与问 隔 [ J ] . 邯郸 医学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 报 ,
2 0 0 4 , 1 7 ( 3 ): 2 6 1—2 6 2 .
7 卫生部. 糖皮 质 激素 类药 物 临床 应用 指 导原 则 [ s ] . 卫 办 医政 发
可 以在对新病例 的各 方面 了解不多 , 用药方案未 明的情况下 治

慢性肝病的并发症及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最新进展

慢性肝病的并发症及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最新进展
替代 大剂量 肠 胃外 的青霉素 制剂 。
盆腔炎 (I P D)
PD的临 床诊 断 通常是 困难 的。新 指南将 特 别 更新 P D 的l 诊 断标 准 。按 照 19 I I 临床 98年 的指 南 , 处于 S s 在 TD 高危 的性 活跃 的青 年 女性 中 , 果 出现 下腹 部 压 痛 、 如 附件 压 痛 及 子 宫 颈 活动 压 痛
其 它性病
其 它更 新 的 内容 将包 括建 议采用单 纯 疱疹 病毒 ( V) HS 型别 特异 性血 清 学 检测 , V 治 疗 及对 HS 伴有 HI V感 染 的抑 制药 物 的 使用 , 以及 用 系 列 依 维 菌 紊 ( emet ) 疗 严 重 的 挪 威 疥疮 感 染 。 i r ci 治 v n 修改 的建议 还 涉及 到甲 、 、 型肝炎 的相 关信 息 。( 乙 丙 待续 见下 期 ) ( 编译 杨露绮)
慢 性 肝 病 的并发 症 及慢 性 丙 型 肝炎 的治疗 : 新 进 展 最
( o I.K e tr n.MD) R we1 Z tema
美 国 胃肠病 学会 第 6 6届科 学年 会于 20 0 1年 1 O月 2 2日举 行 , 在年 会 召开 前 美 国 胃肠 病 学 内 窥镜 检查 协会 召集 一天 的会议 , 涉及 有关 内窥 镜 广 胃
增加 , 建议 如果 发现 以前 曾进 行 过这些手 术 , 随着治 疗一 起对 B 进行 筛查 。 V
建 议 对有症 状 的妇 女进行 治疗 。有少量 资 料考 虑 到在 妊娠妇 女 中使 用 局部 乳 膏或 胶囊 , 应 也 使用 口服制荆 。 甲硝唑 20毫 克 1  ̄ 2服每 日三次 连用 7 天或 克林 霉 素 30毫克 1 0 2服每 日二次 连用 7 天 。不 良的妊娠 后果 , 括胎膜早 破 、 程 延长 及 分 娩 时 间延 迟 。都 与 妊娠 期 间 B 的 发生 有关 。 包 产 V 在高 危妇 女 中( 例如 , 去生过早 产儿 的妇 女 )建议 对 其 进行 B 筛 查 并进 行 治 疗 , 以降低 妊娠 过 , V 可 合并 症 的危险 。然 而 , 检验这个 同题 最新 的l 临床实 验检 测 结 果是 相 矛盾 的 , 并且 , 这 些 矛盾 中对 在 B 的筛查 应 由职业 医生 来考 虑其否 定多 于肯 定 的结果 。 V

2022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2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2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全文)HBV感染可引起急、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

HBV是一种基因组约为3.2kb的部分双链环状DNA(rcDNA)的包膜病毒。

成熟的HBV颗粒也称为Dane颗粒:内含由核心抗原(HBCAg)组装成的二十面体核心颗粒,核心颗粒内主要为rcDNA以及与其共价偶联的病毒聚合酶;宿主来源的脂质包膜上嵌有不同比例的乙型肝炎大、中、小表面抗原(L∕M∕SHBsAg)o目前对HBV感染肝细胞的过程已有初步的认识。

首先HBV 特异性识别肝细胞膜上的钠离子-牛黄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受体并通过内吞的方式进入肝细胞;随后核心颗粒携带rcDNA进入细胞核,并通过特殊的修复机制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最后CCCDNA作为转录的模板启动HBV的基因表达和复制。

细胞核内cccDNA能够与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等因子组装为微小染色体,其稳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是CHB患者难以治愈的关键原因。

机体免疫反应同HBV的清除或持续性感染密切联系。

大量研究表明,急性感染中某些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与HBV特异的杀伤性T淋巴细胞活化相关;而在慢性感染中,某些抑制性细胞因子参与HBV特异性免疫细胞的耗竭,进而无法有效清除病毒。

因此通过对各类细胞因子功能研究将有助于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新的候选靶点。

1白细胞介素QL)IL包括多个家族,主要由免疫细胞所产生,是一类能够调控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细胞因子。

1.1 IL-I家族IL-I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包括IL-Ia和IL-lβo在一项研究[1]中发现,CHB 患者血清中IL-I水平远高于非HBV感染者,而用HBV体外刺激非HBV感染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能明显提高IL-I的分泌,表明HBV慢性感染可能促进IL-I表达/分泌;但当HBV病毒载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而降低血清中IL-I的水平表明HBV对IL-I的表达/分泌的调控具有双重性。

藏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乙肝的优势研究新进展

藏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乙肝的优势研究新进展

藏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乙肝的优势研究新进展摘要:慢性乙肝是现代医学疾病名称,指乙肝时长超过6个月,患者仍有肝炎等症状更明显疲劳和疲劳,食欲差,腹胀,肝脏,脸色阴沉的,它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

属于藏医“红刺病”范畴,藏医治疗是一种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本文比较了藏、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从藏医临床治疗、常用药物、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必要条件进行了分析,目前的优势,提出应科学规范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在临床和实验研究,探索西藏的统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筛选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藏医药综合疗法;慢性乙肝;优势;新进展前言根据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

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别高达60-80%。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我国肝炎防治的难点。

乙肝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致病来源是乙肝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感染人群大,潜伏期长,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使慢性乙肝的预防和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仍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医药为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族地区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长期的实践对某些疾病形成了独特的治疗经验。

藏医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外治法、用药方法和中草药的高效等优势。

1.对慢性乙肝病因病机的认识在藏医理论体系中,“长”、“卡巴”、“培根”三要素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础[1]。

它们保持平衡与协调状态,机体健康,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出现局部盛或倾斜下降,平衡与协调状态被破坏,机体呈现病态。

这种认识与“中医阴阳失衡导致身体出现病态”这一理论,都体现了“整体观念”。

两者都重视辩证治疗,从理论到诊疗。

2.藏医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2.1药物疗法目前,藏药复方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原肝 细胞的细胞溶解 , 继之 以细胞凋亡 【4, 3 导致血清 HB A . J eg
转换成 H eb BA 。血清转 换 常伴 临 床缓解 , 肝功 能趋 于正常 。 显然 , 消除或永久性抑制乙肝病毒是慢性 乙肝治疗的 主要 目
标。
明对于抑制 和清除病 毒优 于拉米 夫定 , 能起效 快 , 并 同时产 生 耐药的机 率小 【.]但 远 期疗 效 有待 进 一 步评价 。其 他 in , o
T lulie T nf i Dspoi fm rt e v n 、 eo v i rx u aae等疗 效有待进一 步 b d or o l
临床验证。另外, 细胞因子( 如胸腺肽 、 2 I 一1 I L一 、 L 2等)
和治疗性 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也逐 步受到重视 , 同时基 因 治疗成 为研究热点 , 主要包 括反义寡核苷酸、 其 反义 R A 核 N 、 期 临床验证 。 目 联合 用药 , 床效果 尚不理想 , 需进 卷第 8 3 期
V0 . 3 No 8 1 1 .





20 0 7年 8月
Au u t 2 0 g s. 0 7
Gudn iig ̄u a fT M m lo C
慢 性 乙型肝 炎 中西 医治 疗 进 展
Pr g e s i h e t e to r m c Ty e B He a i s wi m b n t n o o r s n t e Tr a m n f Ch o p p t i t Co i a o fTCM n e t r e i i e t h i a d W s e n M d cn
n s ae t r g u r n t ts o t g ai gTC wi e tr d cn .a d S n e e p tn u ;c re tsau fi e r t M t w se n me i e n O o . d n n h i

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进展

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进展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C HB ) 是 一 个 世 界 范 围 内 的 公 共 卫 生 问 题 。如
今, 已积累 了大量的询证医学证据 , 表 明反复的转氨酶升高 、 高 载量的乙肝病 毒水平 ( H B V D N A) 、 长期 的 HB e A g 抗原 阳性 状 态是疾病 进展 为肝硬化 、 肝癌 的危 险因素 。 。而通过抗 病毒 治疗持久地抑 制 H B V复制 , 实现 H B e A g 抗原 的血清学转换甚 至是 H B s A g 抗原的血清 转换 , 可减轻 肝细胞 炎症坏 死及 肝纤 维化的发生 , 最终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 、 肝硬化 、 肝癌及其并 发症 的发 生 , 从 而 改 善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和 延 长 其 存 活 时 间 。过去 1 0多年 , 慢乙肝 的抗病毒 治疗虽 然取得 了一定

1 7 4・
临床 合 理 用 药 2 0 1 3年 9月第 6卷 第 9期 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l a D r u g U s e . S e o t e m b e r 2 0 1 3 . V o I _ 6 N o . 9 B
功例子 , 如艾 滋病 的高效抗 逆转 录病毒 治疗 ( H A A R T疗法 ) 、
干扰 素 十利 巴 韦 林 联 合 治 疗 丙肝 , 以 及 经 典 的 四 联 抗 结 核 治
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 , 疗程相 对固定 , H B e A g血清转换 率 和H B s A g消失率相对较高 , 不存在耐药问题 ; 但其适应证较 局 限, 不能用 于失代偿期肝硬化 和重型肝炎患者 , 需注射给药 , 不 良反应多 , 患者难 以耐受 而致依从性差 。目前在我国批准使 用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基金项 HI 国家 自然科学基 金项 目(30801039);国家“十一 五”科 技重大专 项(2009ZX10005--017) 【作者 单位] 100039 北京 ,解放军第三 O二 医院肝病生物 治疗研究 中心 (王陆军 、张纪元 、冯 国华 、王福生 )
的作用 ,发现他们对 4种耐 药株 的抗性指数分别 为 0.8、1.8、2.1、0.7及 1.1、1.1、1.8、2.1,说 明二者在 这 4种耐药株 中抑制 HBV复制作 用相 当。
Recent progress of tenof o vir disoproxil fum arate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WANG Lu-jun,ZHANG Ji—yuan,FENG Guo—hua,WANG Fu—sheng Liver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for Biological Therapy,302 Hospital of PLA,Beijing 100039,China [Abstract] The nucleoside/nucleotide analogu es have been used widel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HB).Teno— 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a nucleotide analogue and potent inhibitor of HBV polymerase,shows superior efficacy in viral suppres- sion and low drug tolerance in CHB patients.The authors brief ly summar ize the recent progress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of TDF and the prospect of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10
作用机理(3)
干扰素对B细胞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起 抑制或增进作用,如干扰素浓度高时有 明显抑制抗体反应,临床应用大剂量 IFN-a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可使血清 IgG、IgM异常升高者得到改善或恢复, 其作用亦系干扰素抑制B细胞的作用,使 浆细胞制造免疫球蛋白抗体过多现象得 到降解所致。
清除体内HBV-DNA及HBeAg,并诱导HBeAg 转化为抗-HBe,肝细胞核内HBcAg使其消 失,肝脏组织学病变改善及ALT恢复正常。
医学ppt
13
适应症
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增高、 HBsAg、 HBeAg和 HBV—DNA阳性、肝活检有慢 性肝炎和肝功能代偿良好的慢性乙肝病 人。肝活检很重要,以确定诊断,了解 病变的程度(Grade)和分期(Stage),要除 外: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 豆状核变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医学ppt
14
治疗中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应每 2—4周测 HBsAg、HBeAg、 抗 HBe、HBV-DNA和肝功生化功能,以及血
液和肾脏功能。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及时作出 减量或停药的决定。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ALT 增高,以后往往伴有 HBeAg的消失.提示为 干扰素诱导免疫系统清除 HBV。一般来说 ALT增高,不需停药。但如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ALT<100u/L。 6、治疗中ALT一过性升高,疗效较好。
医学ppt
16
7、病毒血症水平低者,疗效较好。
8、疗程长,剂量偏大,效果好。
9、无其它病毒重叠感染,效果好。
10、治疗期未检出干扰素抗体,NK细胞活性升高
好。
11、不伴HIV感染或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疗
效好。
12、无前C区基因变异,无基因整合者,疗效较
医学ppt
18
不良反应处理:
一般无须停药,对症处理,症状严重立 即停药,WBC<2500,BPC<30000。
医学ppt
19
干扰素治疗方法: 300~500万单位,每周3次,皮下或肌注,
疗程4~6月。 疗效评价: 长期缓解率30~40%
医学ppt
20
禁忌征:
1、严重肝功能损害。 2、肝硬化失代偿。 3、忧郁症。 4、糖尿病、甲亢。 5、自身免疫性疾病。 6、血细胞减少。 7、重要脏器病变(心、肾等)。
3
慢性乙肝由于HBV持续存在及复制,不能 被免疫功能清除,致使肝脏病变持续存 在并发展,因此清除病毒的治疗是最根 本的。
医学ppt
4
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难点(1):
1 HBV在细胞内复制,抗病毒药在细 胞内不易达到有效浓度。
2 HBV有高度变异性,免疫压力及抗 病毒治疗,易引起HBV变异,产生耐 药。
医学ppt
11
作用机理(4)
干扰素对效应细胞的作用,它可以增加 组织相容抗原-I(HLA-I)的表达,这些 抗原对杀伤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十分重要。 此外还证实γ干扰素有增加有丝分裂刺 激淋巴细胞诱生γ干扰素,故IL-2与γIFN在功能上有密切联系和协调作用。
医学ppt
12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的
和黄疽,白蛋白和凝血酶元活力降低,需及时 停药,并作适当处理。
医学ppt
15
影响干扰素疗效因素(1):
1、女性优于男性。 2、成人期感染优于围产期和婴幼儿期感染。 3、肝病理显示碎屑样坏死有优于无。 4、病程短优于病程长。 5、治 疗 前 ALT>200u/L 或 酶 活 性 持 续 升 高 优 于
医学ppt
9
作用机理(2)
干扰素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还能诱导蛋 白激酶及2`5`寡腺苷合成酶(2`5`AS) 的产生,然后2`5`AS激活一个内源性核 酸内切酶降解病毒RNA,同时蛋白激酶能 灭活核糖体合成所必需的酶,从而使蛋 白合成减少,同时蛋白激酶能灭活核糖 体合成所必需的酶,从而使蛋白合成减少, 病毒生长受抑制。
3 HBV在肝外很多脏器组织存在,故 清除肝细胞内病毒,仍可引起复发。
医学ppt
5
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难点(2):
4 HBV慢性携带者,可产生免疫耐受, 抗病毒疗效降低。
5 慢性HBV感染者易与细胞染色体DNA整 合,整合后的HBVDNA不易被清除。
6 HBVDNA复制过程中,产生CCCDNA是复 制的原始模板,难以清除。
医学ppt
21
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医学ppt
22
适应症(1)
急性丙型肝炎现认为属于治疗对象,及 时治疗防止慢性化。所有慢性丙肝病人, 最好都有治疗的机会,但目前只有一部 分经过选择的病人才适合用干扰素治疗。
医学ppt
23
适应症(2)
易发展为肝硬化的高危病人,临床上 ALT持续或反复增高、HCV-RNA阳性、 肝活检有汇管区或桥转纤维化、或至少 有中等程度的炎症和坏死。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新进展
医学ppt
1
慢性病毒性肝炎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 法,鉴于本病的发展原理可能与病毒株的 毒力、受感染肝细胞的数量和患者免疫 系统的效应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故应用抗 病毒药物、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肝 细胞功能的药物治疗,可能起一定作用。
医学ppt
2
(一)抗病毒治疗
医学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好。
13、血清铁及铁蛋白较低,γ-GT较低者,疗效
好。
医学ppt
17
干扰素常见不良反应
1、流感样症状 发生率84%,2周内发生。 2、消化道反应 发生率2~6%,2周内发生。 3、神经精神症状 发生率15%,治疗中、后期出
现。 4、造血系统抑制 发生率2~6%,治疗2~3个月时。 5、其它 脱发(4%)、皮疹(<1%),肝肾损害。
医学ppt
24
适应症(3)
ALT增高,肝活检仅有轻度坏死炎症, 没有纤维化的病人,是否应立即治疗, 还不清楚,或许可以追踪观察,每隔 3— 5年再作一次肝活检后决定。
医学ppt
6
一、干扰素
医学ppt
7
干扰素种类
干扰素(Interferon、IFN)有α-IFN、 β-IFN、和γ-IFN三种,分别由人体白细 胞、纤维母细胞及致敏淋巴细胞所产生, 以α-IFN作用最强。
医学ppt
8
作用机理(1)
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但不能进入宿主细 胞直接杀死病毒,而是与细胞膜接触并 在细胞内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即抗病毒 蛋白(AVP),后者可抑制病毒mRNA信息 的传递,从而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 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