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用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与文化遗产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与文化遗产秦汉时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更是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探讨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遗产,并从中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智慧。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在秦汉时期,人们对政治治理和国家管理有着非常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吕氏春秋》这本书了。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吕不韦所编写的一本思想性质的书籍,被誉为“百家之书”的代表之作。
在秦汉时期,吕氏春秋对于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政的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吕氏春秋强调以法治国。
它认为,法律是上等人治下等人的最好方式,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监督和统一人民。
同时,《吕氏春秋》还注重道德修养,认为作为一个领袖,必须能够成为百姓爱戴的楷模。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仁政”思想的重要来源。
另外,秦汉时期对于中央集权的探讨也相当具有意义。
由于历史上的各国相继失败,秦始皇通过对各国抵制的消灭,建立了一个始终保持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从而获得了较为长久的维稳效果,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中央集权帝国。
之后,汉朝不断完善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制定出了非常系统的官僚制度,并成功保持了中央政权的统一。
二、秦汉时期的文化遗产除了政治思想外,秦汉时期也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兵马俑了。
兵马俑为秦始皇所建,属于秦汉时期大型雕塑的代表之作。
这些兵马俑以当时的军队模样为依据,每一个兵马俑都有着不同的面部、服装和尺寸,并且都显得十分逼真。
这些雕塑艺术品展现了秦朝士兵的严格训练和集体荣誉感,也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兵马俑外,秦汉时期还留下了许多著名文化遗迹,如敦煌壁画、长城、四大发明等等。
敦煌壁画,指的是位于甘肃敦煌的壁画艺术品,其中之一的“马王堆汉墓”更是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思想。
另外,汉朝也创造了铁铸造术、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这些技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并深刻影响着当今中国的科技水平和文化印记。
秦汉时期的红色文化和人文精神
秦汉时期的红色文化和人文精神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其中,文化和人文精神是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而红色文化则是恢弘壮观、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一、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思想和文化传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时期,这是因为在秦朝和汉朝之前,中国一直是处于分散、属国和战国状态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统一的时期,这不仅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也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在文化传统方面,秦汉时期的传统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基础。
在这个时期,诸如《诗经》、《周礼》、《仪礼》等经典都得到了重视和传承。
人们对于周代传统的礼乐、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推崇和传承,也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石。
二、秦汉时期的红色文化在秦汉时期,红色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统。
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革命的文化传统,这包括军民共同的纪念活动、革命歌曲、革命戏剧和革命小说等,并在中国历史中留下了众多光辉灿烂的篇章。
红色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革命史。
可以说,秦汉时期的革命斗争是中国革命史的开端,这也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的丝绸之路开辟,为中国大力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此外,他还加强对西域诸国的控制,扩大汉朝版图,在国内外都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
在秦汉时期,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也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大力的传播。
像《天问》、《吊古战场文》和《游击队之歌》等都是代表性的革命文化,它们通过弘扬自由、平等、公正的革命思想和民主、科学、进步的价值观,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
三、秦汉时期的人文精神与红色文化相对应的是,秦汉时期还有人文精神的传承。
人文精神主要指对于人性、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究。
在秦汉时期,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阶段。
秦朝划时代地开创了绘画的壁画时代。
而汉代的绘画则具有鲜明的个性,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明朗的色彩为代表。
中国秦汉时期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发展
中国秦汉时期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发展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这个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名人、文化作品和思想,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对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以极高的政治手段,规范了中国的文字,长度等,并消灭了七国,实现了中央集权,统一了中国。
汉朝则是在秦朝之后出现的一个王朝。
汉朝将中央集权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并推进了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二、秦汉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在秦汉时期,中国出现了很多重要的思想流派和文化作品。
这些作品和思想流派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遗产,也对中国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个体责任、仁爱、正义、敬畏等,这些观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到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同样在秦汉时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道家思想注重自然、人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讨论。
许多机智的观点和思想被提出,影响到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3. 佛教思想佛教思想在秦汉时期也在中国流行开来。
佛教思想强调人类的禅定、慈悲、自我检讨、中庸等等。
佛教思想影响到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思想。
4. 文化作品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创作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很多重要的文化作品被创造了出来,例如《管子》、《韩非子》、《离骚》、《诗经》等等。
5. 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方面,秦汉时期也有许多杰出的科技成果。
例如造纸术、指南针、火枪、桥梁技术等。
这些技术成果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总结在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是一个在思想和文化方面都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作品和思想流派,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汉时期的思想与文化遗产
秦汉时期的思想与文化遗产张衡的地动仪、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史记》、汉儒的经典……这些都是我们对于秦汉时期思想与文化遗产的印象。
在这个历史时期,尽管政治变动频繁,但文化艺术、哲学道德的探讨与传承却依旧顺畅进行着。
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秦汉时期思想与文化遗产的精华。
一、兴起的儒学思想秦汉时期儒学思想被广泛流传,成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
尤其是西汉时期兴起的新儒家,自刘向、扬雄到董仲舒、东方朔,他们以汉世之善为基础,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觉人志、达人道,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
在他们的引领下,人们更加关注道德与修身,强调人性的本善,对于“仁爱”、“教化”、“礼”的讨论也愈加深刻。
《论语》、《孟子》等经典也被大力推广传播,在千百年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
二、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由司马迁所著,共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内容涵盖诸多领域。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大儒,曾多次审定《春秋左传》、《史记》等重要著作,他引进了许多历史上极具价值的先贤思想,并透过文笔、排版等手段加以呈现,着力传承历史文化。
三、王充的辩证法思想王充是西汉末年的伟大思想家、文化名人,其代表作《论衡》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奠基之作。
在王充发展的思想中,“论衡”是一种讨论分别矛盾的辨证哲学思想,强调“三极”(天地人)、四象(春夏秋冬)、五行(金木水火土)、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学问,阐述事物的辩证及平衡,力求引导各个阶层认知真理,改善人们的生活。
王充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秦汉时期,文艺上的实质性发展得到了突出的展现。
文学艺术作品颇丰,有令记、赋、诗、歌、谣、曲、土话文、快板,等等,内容丰富,无一不耐人寻味。
各个领域的文艺作品,都透露出严谨的精神面貌和浓郁的创作氛围。
戏曲、音乐、书法、绘画、雕刻、陶艺等各个门类艺术都有所涉猎。
其中,《南方朔》等戏曲作品,形式随性、别具特点,成为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被传承至今。
秦汉的思想文化总结
秦汉的思想文化总结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思想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集中大权的中央政权,实行了一系列彻底的改革措施,推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在思想方面,秦始皇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实施焚书坑儒,倡导法家思想,通过中央集权的政治手段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由于实施了兵马俑永久立法的措施,兵士和文官都无法干涉国家事务,由此也保证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同时,秦朝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如修筑长城、连接河道,推动了交通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秦朝的中央集权。
然而,秦始皇在政治和思想上所推行的改革措施也带来了反面效果。
焚书坑儒使得当时大量传世经典和文化遗产丧失殆尽,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在秦朝之后的汉朝,汉高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儒家的政策,重建了古代文化的传统。
儒家思想在汉朝成为国家的官方思想,对于社会的教化和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汉高祖还重视父子、君臣等家庭伦理关系,推崇忠诚、孝顺等传统价值观念。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官僚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的推行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汉武帝在位时推行了“开疆拓土”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同时,汉武帝还采取了一系列文化措施,扶持文人雅士,为文化的兴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文化方面,秦汉时期也涌现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
如《诗经》、《论语》、《战国策》等经典,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和形成的。
这些作品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秦汉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历史著作,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等,这些书籍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对于后世人们了解秦汉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推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为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思想总结
秦汉时期思想总结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
在这个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等各种思想流派相互竞争,同时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思想思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秦汉时期的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秦汉时期的思想以儒家为主流。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提倡孝悌、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鼓励人们追求心灵的升华和修养的完善。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他们致力于治国安邦和教化民众,提出了很多对社会管理和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要理念,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次,道家思想在秦汉时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物质世界的超脱。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他们反对人为的权谋和制度束缚,提倡返璞归真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对后世的哲学思考和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法家思想在秦汉时期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法家强调法制的重要性,主张严明法纪,以法治国。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他们强调法律的严明执行和公平公正的判决,为秦朝的统一和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法家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
此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思潮。
例如,农家思想强调农耕的重要性,主张农业的兴盛和农民的劳动,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纵横家思想强调智谋策略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为那个时代的权谋之士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的思想丰富多样,儒家、道家、法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相互竞争,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思潮。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传承这些思想,以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该时期的思想文化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而汉朝则是继承了秦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下面将从儒家思想、法家思想以及艺术文化等方面来探讨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在秦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秦朝统一六国后,由于秦始皇大力推行法家思想,严格规定各种行为和言行,限制了人民的个人自由。
然而,秦朝灭亡后,汉朝崇尚文化,开始复兴儒家思想。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以人为本,强调人伦关系和道德修养。
在秦汉时期,礼仪之邦的思想逐渐流行开来,人们开始注重仪式和礼节,尊重长辈并倡导忠孝。
这种思想影响了整个社会,儒家思想在教育中得到重视,孔子的学说被广泛传播。
二、法家思想对秦汉时期的影响法家思想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大力推行的一种思想体系。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权威和统一,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来管理社会,追求法制的严密和效率。
在法家思想的影响下,秦始皇采取集权的政治体制,对各种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并以法律手段来约束和惩罚。
在秦汉时期,法家思想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律的实施使得社会秩序更为稳定,促进了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然而,秦始皇过于强调法律的权威,限制了人民的自由,引起了社会的不满,最终导致了秦朝的崩溃。
三、秦汉时期的艺术文化秦汉时期的艺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
在建筑方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兴修秦始皇陵,造成了雄伟壮观的兵马俑,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死者的尊重和丰富的艺术创作。
在文学方面,汉朝时期儒家思想的复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历史文献《史记》、《汉书》等的问世标志着历史文献体裁的形成,对后世的历史记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音乐方面,秦汉时期的音乐注重和谐与和容,以民间音乐为主,并发展了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交流。
在绘画方面,秦汉时期的绘画风格丰富多样,既有宫廷壁画的庄严和富丽堂皇,也有士人山水画的雅致和含蓄。
二.3秦汉时期的思想和文化(新)
练出高分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1
2
3
4
6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 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实质:
借助天上的神权来强化地上的皇权,以思 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
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文化专制 & 神学倾向
(4)评价新儒学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
评
积 极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价
消 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极 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
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
思考:董仲舒的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黄老之学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根本原因: 形势变化:
秦始皇
汉武帝
政策
排斥、打击
尊崇
不 同 点
原因
秦刚刚统一,需要 巩固君主专制;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 击
国力强盛,建设大一 统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 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篆书尚圆,隶书尚方 篆书竖长,隶书扁方 篆书笔画粗细如一像铁丝,隶书一波三折像雁尾
(9)、艺术
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整体表现了秦朝军阵的雄 伟气势,个体形象写实传神,是中国雕塑艺术的 精品。
绘画:艺术丰富多彩,有墓室壁画,帛画,木刻画, 画像石,画像砖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 帛画,描绘细致,色彩绚烂,汉代艺术精品。
秦汉时期的文化变革与社会转型
秦汉时期的文化变革与社会转型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一个转型时期。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到汉武帝扩大疆土并推行新政,这一时期的文化变革和社会转型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思想文化变革秦汉时期的文化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崇法家思想,二是儒家与法家思想的融合。
在秦始皇的统治下,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在对待统治、法律和社会制度方面逐渐替代了儒家思想。
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如“分封制”的废除,士大夫世家的削弱,皇权的强化等。
这些改革大都符合法家思想的思路。
虽然秦朝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改革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和国家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而随着汉朝的建立,儒家思想重新回到中国社会的中心,成为汉武帝时期的主流思想。
在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获得了权力,但并未完全排挤法家思想。
政治上仍然重视法家政治思想的应用,但摆脱了秦时对法家思想的过度倚重,儒家思想也得以合理地发挥。
这一时期的文化变革由于对汉朝及其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华文明由“儒家为主”向“儒法兼容”转变,从而为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社会转型在秦汉时期,中国社会经济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型。
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向重商主义转型秦时全国封建制度的废除,精神空前的民族一体化,使商业活动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发展,经济的繁荣便开始了。
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汉武帝下令发掘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
这使得以商业活动为主导的重商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从封建社会向商品经济社会的转型。
2.实现了百姓居民的分权秦汉时期,国家干预在百姓生活中具体微观层面的业务越来越少。
百姓的权利和自由逐渐得到尊重和保护。
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商贸活动的自由。
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的最优利用,商贸活动的自由化使得经济繁荣起来。
高考历史总复习:秦汉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考历史总复习:秦汉时期考点归纳整理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秦汉时期的政治: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郡县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2、秦汉时期的经济3、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秦始皇复习建议秦汉时期的政治。
一般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考查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基本特点。
复习时要注意把握两对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一般高考会考查解决这两对矛盾的措施。
秦汉时期的思想,注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要将其放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进行掌握。
知识清单参考答案:1、①前221,②皇帝,③三公九卿,④郡县,⑤焚书坑儒,⑥推恩,⑦休养生息,⑧正统。
考点聚焦考点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秦王嬴政将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由皇帝控制。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下设诸卿;以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监察百官;又设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丞相之下设有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如图所示:特点: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朝议制度秦始皇统治前期,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4.郡县制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守为郡最高行政长官,上承中央命令,下督所属各县。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秦汉的文化政策和统一思想
秦汉的文化政策和统一思想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变革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本文将重点探讨秦汉时期的文化政策和统一思想。
一、秦汉时期的文化政策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文化政策,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法家思想,促进文化统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政策莫过于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指秦始皇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禁止私人藏书,并将大量书籍焚烧,同时也将儒家学派的老师和学生活埋在地下,以此来打击儒家学派及其思想。
然而,焚书坑儒却并没有阻挡历史的前进步伐。
汉朝建立后,汉武帝大力推崇儒家学派,开始了对儒家学术的广泛推广和研究。
在他的主持下,汉武帝成立了太学,招收全国各地的学生进行儒家学术的学习,同时在国家范围内广泛推广儒家思想。
在这样的政策推动下,儒家思想开始走向了全国各地,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秦汉时期的统一思想秦朝以法家思想为主导,推崇君主专制,主张神位合一,推行“天下为家”的思想。
在秦始皇的高压政策下,全国实行了统一的货币、文字、度量衡等。
在这样的制度下,国家极度集中,并缺少民间自治的制度。
然而随着秦朝的灭亡,汉朝的建立,汉武帝推广儒家思想,对于统一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汉武帝的领导下,中央政府开始推行儒家思想,并且在全国范围推广,形成了全国性的文化统一。
封建社会的统一思想有其矛盾性。
在统一的前提下,又因为统一而产生的矛盾也在不断地发展着。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上。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较大,在国家各地推广统一的文化思想的同时,也对地方各种文化传统进行了予以打击。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地方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有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破坏。
总结起来,秦汉时期的文化政策和统一思想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严重打击了传统文化,但同时也促进了思想的新发展,开创了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一个独特时代。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讲义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1.思想:(1)秦朝“焚书坑儒”。
(2)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科技文化:(1)汉代造纸术。
(2)小篆和隶书。
(3)汉赋。
[主干梳理]考点一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新儒学(1)背景⎩⎪⎨⎪⎧①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③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①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③教育⎩⎨⎧a.教科书: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
b.中央: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考点二 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造纸术⎩⎨⎧①概况: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意义: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数学:《九章算术》①概况:成书于东汉,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许多算术命题。
②影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3)农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4)医学⎩⎨⎧①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②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2.文学:汉赋(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秦汉时期历史特征
秦汉时期历史特征
1、秦朝的时代特征主要有: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3)文化上: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4)思想上:焚书坑儒,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
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汉代的时代特征主要有
(1)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表现在改革政治体制、建立新的军事体制、实施新的财政税赋制度等。
(2)思想统治更为严酷,最典型的就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学说统治中国长达几千年。
(3)封建割据势力形成,这一现象在秦朝末期初露端倪,到汉代形成规模,从此,地主势力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产物长期占据历史舞台。
(4)“多民族”与“大一统”形成格局,随着汉代疆域的不断扩大,大一统是必然趋势,而多民族则是少数民族屈从于汉族的。
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与文学文化
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与文学文化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秦汉时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经历了重要的变革,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哲学思想和文学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将对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及文学文化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在秦汉时期,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中国的哲学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提倡仁义道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普及。
例如,汉朝时期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董仲舒,他认为天人合一,提倡“天人感应”的思想,主张推崇贤能,以实现天下大同。
此外,他还强调“民贵君轻”,反对暴政和专制统治。
道家思想则强调天道自然,推崇虚无缥缈的“道”和“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其中,汉朝时期代表性的学者是董卓,在《老子》和《庄子》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消除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公,以达到人类的和谐和繁荣,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此外,秦汉思想中还出现了不少零散的思想派别,如墨家、名家等。
墨家强调实践和功利主义,强调爱人和非攻,认为商贸和利物之事可课。
名家则主张言辞的艺术和文化美学,对文学和语言艺术方面的贡献颇多。
二、秦汉时期文学文化的发展在秦汉时期,文学文化的发展也非常繁荣。
《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文化衍生物也应运而生,如传统汉字、文化习俗等等。
优美的诗歌是秦汉时期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楚辞》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描写了大量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情爱,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中国文学中位居前列,也对东亚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故事和传说也是秦汉文学的丰富表现形式。
《史记》、《汉书》等历史著作不仅让读者了解了古代历史和文化,也揭示了当时的政治权力结构和社会风貌。
此外,秦汉时期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如《刘备三顾草庐》、《孔雀东南飞》、《愚公移山》等等,这些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文化价值。
秦汉时期的墨家思想与文化进步
秦汉时期的墨家思想与文化进步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开阔视野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许多具有独特个性和活泼气息的思想和文化现象。
其中,墨家思想在文化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墨家思想的内涵、影响和意义等方面,剖析秦汉时期的文化进步。
一、墨家思想的内涵墨家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想。
其代表人物是墨子,因而得名。
墨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兼爱",也就是"爱人如己","爱己如人"。
这种"兼爱"精神是一种普遍的道德要求,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特点和社会关系的内在规律。
在墨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兼爱"的重要性,形成了一系列与"兼爱"的相关思想,如"反墨"、"非攻"和"无为"等。
其中,"反墨"是墨家思想的主要竞争者,强调"有攻必防",提倡自我保卫和军备竞赛。
而"非攻"和"无为"则体现了一种非暴力、兼容并包的思想,颇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二、墨家思想的影响墨家思想的影响在秦汉时期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首先,它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墨家的兼爱思想强调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平等,主张以仁义为中心的社会秩序,使得当时的政治生态得到了很好的调整。
同时,墨家思想也促进了各种艺术文化的发展,如书法、音乐、诗歌等,这些文艺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亦深刻反映了墨家思想的内涵和精神特点。
其次,墨家思想的影响还表现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
在秦汉时期,墨家思想并不只是纸上谈兵或纯属学术兴趣,它融入了广泛的社会实践之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观念的一部分。
兼爱、以仁义为中心的精神,不仅渗透到了各大政治、文化机构中,更体现在人们的言行和决策中。
秦汉政治思想文化历史总结
秦汉政治思想文化历史总结秦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王朝,其政治思想和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对秦汉政治思想文化历史的总结:首先,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统一了中国大陆,并实行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秦朝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法家”学派上,以法治为中心,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十分重视政府的权力和统一的管理。
这种思想理念奠定了中国统治者对于集权政府的重视,并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其次,汉朝在政治制度上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又加强了地方官员的权力,建立了县、郡、国、州、郡五级政权结构。
此外,汉朝还采取了官僚制度,提拔人才,实行科举制度考取人才,大大增强了统治者对于人才的掌控能力。
同时汉朝还重视道德伦理教育,恢复了儒家思想的地位,强调孝道、忠诚和廉政等。
这些政治制度和思想使得汉朝政治体系稳定有序,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秦汉时期的文化也有很大的突破和进步。
秦朝统一文字,推行小篆,使得文字系统更加统一,为后来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秦汉时期古代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文学方面。
建安七子以及司马迁等人为汉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发展。
此外,在艺术方面,秦汉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瓷器、织锦、壁画等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当时的艺术水平。
汉朝还建立了国际贸易路线,使得中国文化影响到了更远的地方。
最后,在历史上,秦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王朝,其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制度,推动了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在政治制度上,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汉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
在政治思想上,秦朝以法家学派为主,汉朝重视儒家思想,推动了孔孟之道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秦朝统一了文字,汉朝在文艺和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些都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政治思想文化历史总结
秦汉政治思想文化历史总结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上有很多创新,也在思想文化上取得了很多成就。
以下是对秦汉政治思想文化历史的1000字总结:秦汉政治思想文化历史总结秦朝是历史上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建立者秦始皇以“焚书坑儒”的方式统一了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帝国政治的先河。
秦朝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是集权主义、法家思想的兴起和法律的规范性。
在政权形式上,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地方设立了郡和县,设立官署、设立郡守、县令来管理,并实行任命制,这种县官制度保障了秦朝政治的集权性。
在法律上,秦朝实行了一系列严苛的法律制度,例如泾渭分明的赏罚制度,明文化的律令制度等等。
这些法律制度的实行,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还对封建制度的建立、统一货币的实行、统一商贸制度的规范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这些制度的制定,都是源于法家思想的倡导。
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主张强调法律的制定与执行,通过法律的严明和现实的利益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强化政治的权力集中,并通过法律的约束保证政权的合法性。
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法家思想成为了秦朝的国策,并基本上影响了后来的汉朝。
秦朝的政治思想对汉朝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汉初统治者以刘邦为首,在秦朝的基础上实行了较为宽松的政治制度,封建王朝的中央政府更加强调礼法的制定与执行,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思想文化方面,秦汉时期出现了一系列与先秦时期不同的思潮和学派,如儒家学说的复兴、道家思想的影响以及与这些思想相对立的一些异见学派的兴起。
儒家学说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思想流派,在秦汉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相结合,对汉朝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的考试制度和士人的儒学教育也成为了汉朝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思想则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反对权力集中和法律束缚。
尽管道家思想并没有成为统治思想,但道家的自然观念和人文主义思想对于汉朝的士人和文人产生了影响。
秦汉历史中的文化与思想
秦汉历史中的文化与思想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和思想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秦汉时期,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现象,其中一些现象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和思想状况非常有帮助。
一、社会文化(1)匈奴的出现在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是匈奴的出现。
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在玄武门之变后成为了中国汉文化的主要威胁。
匈奴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中国的北方形成了一个威胁。
为了应对匈奴的威胁,汉朝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修建长城、开设边防等等。
(2)士族思想的崛起在秦汉时期,土地的所有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以前,土地的所有权一般属于皇家或贵族,而在秦汉时期,大量的土地被分配给普通百姓,这些人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新贵族。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都对于墨家、道家等著名的思想家进行了学习,开始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潮流,这种潮流被称为士族思想。
士族思想强调的是人的自尊、个人价值和对他人的关心,并注重人性的发展。
(3)统一思想的强制在秦汉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统一思想成为了当局的重要目标。
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被奉为正统思想,而其他的思想流派则被压制。
不过,在这个时期,佛教和道教等宗教也开始在中国兴起。
二、文化思想(1)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了当时文化思想的主流,成为了整个文化的基础。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将人性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联系在一起。
在儒家思想中,个人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个人的利益必须与群体利益相一致。
(2)道家思想在秦汉时期,道家思想也开始兴起。
道家思想强调的是道的实践和冥想,将真理看做是一种无形的、难于捉摸的形态。
在道家思想中,人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安宁,得以脱离俗世的繁琐与纷争。
(3)法家思想在秦汉时期,法家思想也兴起了。
法家思想强调的是法律和行政手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压制,才能维持一个比较稳定和有序的社会。
(4)佛教思想在中古时期,佛教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并在秦汉时期达到了一定的发展。
秦汉的思想文化总结怎么写
秦汉的思想文化总结怎么写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朝代,其间涌现出了众多思想家和文化精英。
总结秦汉的思想文化可以从政治制度、儒家思想、法家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下面就以这些方面为线索,来写一篇1000字的秦汉思想文化总结。
秦汉的思想文化在政治制度方面有着重要的突破和创新。
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措施,以统一思想文化,为中央集权政治奠定了基础。
同时,秦朝的法律制度也得到了极大改革,法家思想在政治制度上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整个秦汉时期,儒家思想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流派。
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达到了巅峰,主要体现在帝王道德、社会伦理和教育方法等方面。
儒家思想倡导君子道德,主张至善至美,并对社会秩序和家庭伦理提出了明确的规范。
例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强调君父道,倡导“仁爱”、“孝道”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法家思想则在统治者制定法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家强调法治思想,主张以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将法律规范作为统治的工具。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了“以法度人”的主张,在社会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文学艺术方面,秦汉时期也有着丰富多样的创作。
在文学方面,以《楚辞》、《诗经》等诗歌作品为代表,秦汉时期的文学达到了巅峰。
这些作品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充满了浓郁的个人色彩。
而在艺术方面,秦汉时期的壁画和陶俑等艺术作品则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闻名,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
总而言之,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在政治制度、儒家思想、法家思想和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秦汉思想文化的总结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秦汉时期,思想文化的统一有哪几种形态表现
秦汉时期,思想文化的统一有哪几种形态表现1、学术表现。
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
这主要体现在《易传》和《吕氏春秋》之中。
前已谈到各家都以六经为源,而《易》为群经之首。
战国后期,融汇各派思想的著作,又体现于《易传》之中,它以儒家学说为底色,兼容墨、法、道、阴阳等派的思想,将先秦《易经》中所记录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
出于吕不韦门下数以千计的门人之手的《吕氏春秋》,全书共140篇,其中属儒家者约40篇,属道家的约20篇,属墨家的约12篇,属法家的约16篇,属纵横家的约14篇,属兵家的16篇,属阴阳家的约14篇。
单从全书篇章的组成,即可看出其融合诸子百家之意。
2、政治表现。
秦王朝专以法家思想为其统治之术,实施了一系列的统一文化的措施。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等,起先以制度文化的形式被确定下来,而这样的制度文化,又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趋于统一,从而使中华文化共同体真正建立在一个统一政治背景之下。
自那以后,文化的统一与政治的统一互为因果,互为表里,构成中华文化顽强的再生机制:统一的政治为文化的统一提供前提,一旦政治分裂,统一的文化则表现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其走向统一。
这种文化与政治的强力互补,构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3、从文化形态表现,秦朝是法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期,继秦朝而起的汉朝,初期采用黄老之术,与民休息,无为无不为,使统一文化表现出以道家思想为主色调的特色,从汉武帝时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学家又在兼融诸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尊儒术之论,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儒学确立了一统天下的地位。
由于此时的儒学文化在总结法、道二家失败的基础上提出,在学理上更趋完备和圆融,更具涵容性,因而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在后来受容外来佛文化的过程中,取得主动,日趋丰富,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董仲舒文化思想的成就何在?董仲舒第一位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董仲舒承先秦以来原始学术中天人相通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王权天授”之说,既为汉代秦兴及夏商周的更替寻得理论依据,同时也杜绝了陈胜吴广之流的反上作乱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4分
(2014·全国Ⅰ,24)考查儒学影响下的 选择题,4分
君主专制统治特点
【预习检测】
1.(2017年山西太原期中考试)秦汉时期,谶纬神学
(一种具有宗教神学色彩的理论)一度流行。在董仲舒
看来,自然界的许多现象皆与社会政治有关,所谓“王
者将兴,必有符谶”董仲舒的这一思想
A.有助于儒学走上正统地位
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
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
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
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材料三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
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
3.(2015广东卷1)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
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
B 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知识结构梳理】
1.原因
秦 汉 时
(一)秦: 焚书坑儒
一、思想
背 景
2.表现 3.影响
1.背景
期
(二)汉: 儒学成为正统 2.董的思想
高2016级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 秦汉时期(精神文明史) (前221年—220年)
课时3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考纲及复习目标】
考纲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汉代科技成就 3.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4.汉代文学成就
复习目标 1.了解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分析汉代儒学 成为正统的原因、手段、影响; 2.知道秦汉中国的科技成就、汉字的演变、书法和绘 画艺术的发展,了解汉赋出现的原因、代表作及其特点 。
为正统的原因。
1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 纳汉武帝时儒学能够成为正统的原因。
1.经济:汉武帝时,西汉国力逐渐强盛; 2.政治:社会问题严重(匈奴威胁、王国问题、阶 级矛盾等),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思想:汉初的无为思想(或黄老思想)已不适应 新形势的需要; 4.根本原因: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巩固 专制统治的需要。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形 成文化专制氛围
c、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 封建统治
d、提出“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 “天人感应”是一种理论学说,用来解释人 和自然、宇宙的关系,是由阴阳五行学说发 展和改造而成.由西汉儒学大家董仲舒创设 ,成为汉武帝执政的理论基石。
• 天人合一是天人感应的一种理想状态.天人 合一是一种境界,以道家为主,杂糅儒、 佛的自然观、命运观。
• 君权神授是天人感应学说的目的,或者说君 权神授需要天人感应学说来支撑和解释.君 权神授是天人感应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在 现实社会中诞生了天子。
2.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景 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 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 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C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
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的
(创新P33) 3.汉武帝措施
思
4.影响
想
(一)科技:纸的发明(概况、外传、意义)
和 二、文化 (二)艺术:书法、绘画
文
(三)文化:汉赋(特点、成就)
化
【重难点突破1】 儒学成为正统
材料: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亡的教训,实行“无为而治”与
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后,随着社会稳
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不能适应强化
必修三 专题一
教材分布
第二课
必修三 专题二 第一课第一子目
必修三 专题二 第二课第一、二 子目
必修三 专题二 第三课第三子目
P9-12 P26、27 P31、32 P38、39
考情分析
考点 范围
考查角度
题型与 分值
(2016·全国Ⅰ,24)考查儒家思想的 历史渊源
选择题,4分
思想 文明
(2015·全国Ⅰ,40)比较考查汉代儒学与 孔孟儒学的不同
【重难点突破2】 2.董仲舒的主张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
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
B.论证了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C.决定了后世儒学的发展趋势
A
D.背离孔孟学说为士儒所不耻
谶纬是古代中国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 合称。谶纬是盛行于秦汉代的重要社会思潮,是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纬书是对秦汉以来 “纬”“候”“图”“谶”的总称。其中保存了大量 关于神话民俗文化的记载,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大综合 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研究中国思想文化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谶是秦汉间儒家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 后来中国民间发展为庙宇或道观裹求神问卜,渐渐地 更加简化为求签。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 一类书,被汉光武帝刘秀之后的人称为“内学”,而 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 来的一种政治预言。纬书是上古谶纬思想学说的辑录, 并非出于某一作者。谶纬出于神学迷信,谶是方士们 造作的图录隐语,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即以神学迷 信附会和解释儒家经书的。
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岳麓版教材
经过六十多年的修养生息,汉朝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加
强……但是,社会也潜伏者危机,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
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
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
代发展的需要。
——人教版教材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时儒学能够成
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并简要分析其影响,主要特点呢?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 1、内容
a、 “君权神授” 与“天人感应”
既要百姓服从统治,加强了君权
又要求统治者爱好百姓,限制君权 过度膨胀,同时为儒学披上神学外 衣,迷信色彩
b、提出“大一统”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