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EDI技术-物流产业大数据平台讲课教案
第5章 物流EDI技术
5.1
EDI技术概述
5.2 EDI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5.1 EDI技术概述
5.1.1 EDI的定义与特点 5.1.2 EDI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5.1.3 EDI的工作环境 5.1.4 EDI通信网络 5.1.5 EDI标准
5.1.1 EDI的定义与特点
1.EDI的定义
在Internet普遍投入使用之前,EDI 采用的通信方式是专用VAN。VAN不
是一种新型的通信网络,而是在现有网络 的基础上,增加EDI服务功能,类似于经 济信息网、教育科研网等。但由于各增值 网络的EDI服务功能不尽相同,对全球EDI 通信而言,其报文格式也有多种,系统必
须支持不同标准的EDI报文交换。
3.从VAN到Internet
以Internet为基础的EDI与传统的封闭式 EDI相比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比传统封闭式EDI节省投资和运营成本 (2) 使电子商务的参与形式多样化 (3)比传统EDI的接入灵活方便,速度快
5.1.5 EDI标准
EDI标准是国际上制定的一种用于在 电子函件中书写商务报文的规范和国际标 准。其构成三要素如下。 (1)数据元。可分为基本数据元和复合数据 元。 (2)数据段。是标准报文中的一个信息行, 由逻辑相关的数据元素构成。
2.EDI的特点
1.EDI的定义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可译为“电子 数据交换”。它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 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
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明 确了EDI的技术定义:根据商定的交 易或电子数据的结构标准,实施行 业或行政交易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 电子数据传输。
物流信息技术第五章物流EDI技术
我国的EDI应用模式
n 我国的EDI应用模式分为三种: n 一是行业应用模式,如“海关EDI通关系统”、“
国际集 装箱运输EDI示范工程”等; n 二是EDI中心模式,如广东EDI中心,上海港航
EDI中心等; n 三是China EDI模式,由邮电通信网为支撑提
供EDI增值服务。
三、EDI的构成和特点
EDI贸易的工作步骤
第二节 EDI系统结构
n 一、EDI标准 n (一)EDI标准概述 n 目前,有2个标准: n 1.EDIFACT-用于行政管理、商业和运输的电子数据互换规
则标准。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接收为国际标准,编号为 ISO9735。 n 2.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X.12鉴定委员会制定的ANSI X.12 n 两者区别: n EDIFACT和ANSI X.12标准在语义、语法等许多方面都有很 大区别。另外,ANSI X.12标准目前只可用英语。而EDIFACT 标准则可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即日耳曼语系或 拉丁语系均可使用该标准的语义、数据字典等。
二、EDI的产生和发展
n EDI起始20世纪六十年代末,欧洲和美国几乎同时提出 EDl概念。1968年美国运输业的许多公司,联合成立了 一个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TDCC)研究开发电子通讯 标准的可行性,他们的方案形成了当今EDI的基础。
n 70年代,EDI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应用在银 行业、运输业和零售业。只在各行业内部发展。
EDP接口模块,报文生成与处理模块,标 准报文格式转换模块,通信模块。 n (5) 运作规范化。
EDI的分类
n 一、贸易数据互换系统,它用电子数据文件来传输订 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
n 二、电子金融汇兑系统,它在银行和其他组织之间实 行电子汇兑。
edi的课程设计
edi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EDI(电子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
了解EDI系统的工作流程、技术标准和安全保障措施。
理解EDI在现代商务交流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EDI技术进行商务数据交换的能力,学会使用EDI软件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
掌握EDI报文的编制和解析方法,具备初步的EDI系统操作和故障排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强调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尊重他人隐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信息技术与商务应用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商务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和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在未来职场中的竞争力。
通过课程学习,实现以上所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EDI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EDI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应用场景,阐述EDI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原理。
2. EDI技术标准与规范:讲解EDI报文的结构、格式和编码规则,分析我国EDI标准体系及国际EDI标准。
3. EDI系统构建与实施:介绍EDI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要求,阐述EDI系统实施的基本步骤和关键环节。
4. EDI软件操作与应用:结合实际案例,教授EDI软件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解析常见EDI报文的编制和解析技巧。
5. EDI安全保障与风险管理:分析EDI系统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介绍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和管理策略。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新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EDI技术等,并了解这些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熟悉常见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
4.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性。
5. 学会分析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三、教学内容1. 物流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2. 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常见物流信息技术介绍a. 条码技术b. RFID技术c. GPS技术d. EDI技术4. 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应用5.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物流信息技术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物流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活动:安排实地考察或模拟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能力和对物流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物流信息技术》2. 辅助读物:相关论文、案例研究、新闻报道等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在线教程、视频资料等4. 软件工具:物流信息技术模拟软件、条码器等5. 硬件设备:条码扫描仪、RFID读写设备、GPS定位设备等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物流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2. 第3-4周: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第5-6周:常见物流信息技术介绍(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EDI 技术)4. 第7-8周: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应用5. 第9-10周: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论本章重点:数据、信息、物流信息、信息技术、物流技术的概念、物流信息的特点本章难点:现代物流的信息的特点及其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要求:了解:物流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数据、信息、物流信息、信息技术、物流技术的概念、物流信息的特点、现代物流的信息的特点及其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章数据库管理与网络应用本章重点:常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数据库组织本章难点:常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教学要求: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管理技术、计算机局域网技术、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数据仓库掌握:常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数据库组织导入案例: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一个用VFP开发的软件)第一节数据库基础知识一、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和使用的一门软件科学,是进行数据处理和管理的技术。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如下四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可概括为:(1)数据不能长期保存在计算机中。
(2)数据作为程序的组成部分不能独立存在,即数据和程序完全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数据由程序员设计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无专门的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4)数据面向应用,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之间相互独立、彼此无关,即使两个不同应用程序涉及到相同的数据,也必须各自定义,无法互相参照和引用。
文件系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1)数据以文件形式可以长期保存在计算机中并由操作系统来管理,文件组织方式由顺序文件逐步发展到随机文件(2)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系统提供了对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操作接口,即提供数据存取方法。
(3)一个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多个文件,一个文件可被多个应用程序使用,数据可以共享。
(4)数据仍然是面向应用的,文件之间彼此孤立,不能反映数据之间的联系,因而仍存在数据大量冗余和不一致性数据库系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可概括为:(1)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来组织数据,数据不再面向单一的应用,而是面向整个应用系统。
物流EDI技术-物流产业大数据平台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在造纸方向的应用一、物流EDI技术1、EDI的概念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一套报文通信工具,它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将交易双方彼此往来的文档转成标准格式,并通过通信网络传为对方,是一个电子平台。
EDI就是供应商、零售商、制造商和客户等在其各自的应用系统之间利用EDI技术,通过公共EDI网络,自动交换和处理商业单证的过程。
2、EDI系统工作原理EDI通信网络建立在MHS(国际间电子邮件服务系统)数据通信平台上的信箱系统,其通信机制是信箱间信息的存储和转发。
具体实现方法:在数据通信网上加挂大容量信息处理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建立EDI信箱系统,通信双方需申请各自的信箱,其通信过程就是把文件传到对方的信箱中。
文件交换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在发送文件时,用户只需进入自己的信箱系统。
EDI应用流程:(1) 制作订单。
在订单处理系统上制作出一份订单,并将所有必要的信息以电子传输的格式存储下来,同时产生一份电子订单。
(2) 发送订单。
购买方将该电子订单通过EDI系统传送给供货商,电子订单先存放在EDI交换中心上,等待来自供货商的接收指令。
(3) 接收订单。
供货商使用邮箱接收指令,从EDI交换中心自己的电子邮箱中收取全部邮件。
(4) 签发回执。
供货商在收妥订单后,使用自己计算机上的订单处理系统,为电子订单自动产生一份回执,经供货商确认后,此电子订单回执被发送到网络,再经由EDI交换中心存放到购买方的电子邮箱中(5) 接收回执。
购买方使用邮箱接收指令,从EDI交换中心自己的电子邮箱中收取全部邮件,其中包括供货商发来的订单回执。
整个订货过程至此完成。
3、EDI的应用领域(1)商业贸易领域在商业贸易领域,通过采用EDI技术,可以将不同制造商、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商业贸易之间各自的生产管理、物料需求、销售管理、仓库管理、商业POS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企业大幅提高其经营效率,并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物流信息技术第六章 EDI技术
1.物流公司的EDl应用 (P.121 图3-13物流公司交易流程图) 2.制造商的EDI应用 3.批发商的EDI应用 4.运输商的EDI应用 (P.12的过程
EDI条件下订购商品的过程 贸易公司与工厂订购商品的过程
EDI中心
1. 定义 EDI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但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 同的。
资料用统一标准。 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4年确认了EDI的技术定义: 根据商定的交易或电子数据的结构标准实施商业或行政交易,从 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数据传输。
第六章 物流EDI技术
EDI的发展概况
EDI在国外的应用情况 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信息技 术向商贸领域渗透的产物,用于计算机之间商业信息的传递, 包括日常咨询、计划、询价、合同、等信息的交换。
EDI的发展概况 EDI应用 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政府报告、广告、教育、司法、保险等领域 的EDI标准。这说明EDI已越过“无纸贸易”这一领域而广泛用于 经济、行政等部门。 美国EDI发展历程: 美国是最早应用EDI的国家之一。
这种标准不受计算机型的影响,既适用于计算机间的数据交流 ,又独立于计算机之外。
项目3.2 相关知识要点
10. EDI软硬件
EDI软件的主要功 能有格式转换、翻 译和通信。 格式转换 公司的业务不 同而导致单证 格式的不同, 格式转换软件 可以把公司单 证格式转换成 平面文件,也 可以将平面文 件转换成公司 单证格式。
2.EDI的构成要素: 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通信网络。
教学课件第四章物流EDI技术
1.宁波港口EDI中心: 2.天津港物流信息网EDI专栏: 3.上海市EDI中心:http:// 4.日照港EDI中心: 5.青岛港EDI中心: http://
(三) EDI的类别
1.根据EDI功能,EDI可分为: (1)贸易数据互换系统 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知名的EDI系统
(4)以Internet为基础的EDI
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EDI始于1995年8月。
当时劳伦斯利威莫实验室开始试验用电子邮件的
方式在国际互联网上传输EDI交易信息。
EDI交易信息经过加密压缩后作为电子邮件的 附件在网上传输。许多种格式的文件之所以可以
作为附件随电子邮件传输,是因为它们使用了一 种称作MIME格式的传输协议。国际互联网的标准 (RFC 1767)将MIME格式定义为传输EDI报文 的格式。EDIFACT(国际性EDI通用标准)也制 订了相应的标准。
2.我国EDI的发展
自1990年开始,国家计委、科委将EDI列 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例如,外经 贸部国家外贸许可证EDI 系统,中国对外贸易 运输总公司、中国外运海运/空运管理EDI系统, 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中化财务、石油、橡 胶贸易EDI系统” 等。
1991年9月由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 用办公室牵头会同国家计委、科委、外经贸 部贸促会等16个部委、局(行、公司)发起 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
20世纪70年代,随着数字通信网的出现加 快了EDI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出现 了一些行业性数据传输标准并建立行业性EDI , 例如,银行业发展的电子资金汇兑系统 (SWIFT)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systems 。
20世纪80年代EDI应用迅速发展,美国 ANSlX.12委员会与欧洲一些国家联合研究国 际标准。1986年欧洲和北美20 多个国家代表 开发了用于行政管理、商业及运输业的EDI国 际标准(EDIFACT)(EDI for
教学大纲-物流产业大数据平台培训课件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现代物流管理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点,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现在物流运作和发展的基础和平台,也是现代物流的灵魂。
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以及赖以实现的数据库技术、EDI技术、Intranet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
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开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论了解信息的概念、特征,物流信息的特点、作用、分类。
掌握物流信息处理的过程、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功能。
重点:物流信息的特点、作用、分类;物流信息处理的过程;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物流信息处理的过程;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
第二章数据库与管理技术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了解数据集市、数据挖掘的概念。
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模型、设计步骤、结构设计并明确其功能;掌握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
重点: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步骤;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及方法。
难点: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步骤;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及方法。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明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结构、基本要求、开发方法、开发过程,并结合实例,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网络框架等。
重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开发过程、功能及结构。
难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物流企业网络技术熟悉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概念、特点、核心技术、功能及网络拓扑结构,熟悉网络的常用设备;掌握物流企业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并通过实例结合实地考察进一步加深前述知识的理解和体会。
重点:Intranet的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
难点:物流企业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五章物流条码技术熟悉条码(含二维条码)的概念、特点、构成;掌握条码技术,物流条码的标准体系、识别技术、应用标准及领域。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第四单元 POS系统与EDI技术(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四单元POS系统与EDI技术一、学习目标:1、学生掌握POS系统的概念、特征及设备的操作、使用等。
2、掌握物流EDI技术的要领构成要素和特点,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因特网环境下EDI的使用,了解EDI技术的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POS系统的概念、特征及设备的操作难点:EDI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环境:四、教学内容:模块一模快二EDI技术(无纸化贸易)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缩写EDI )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
由于使用EDI 能有效的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而EDI 也被俗称为“ 无纸交易” 。
EDI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即电子数据交换,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
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EDI不是用户之间简单的数据交换,EDI用户需要按照国际通用的消息格式发送信息,接收方也需要按国际统一规定的语法规则,对消息进行处理,并引起其它相关系统的EDI综合处理。
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效率。
EDI系统由通信模块、格式转换模式、联系模块、消息生成和处理模块等4个基本功能模块组成。
使用EDI的主要优点有:(1)降低了纸张文件的消费。
(2)减少了许多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3)使得贸易双方能够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大大简化了订货过程或存货过程,使双方能及时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4)可以改善贸易双方的关系,厂商可以准确地估计日后商品的需求量,货运代理商可以简化大量的出口文书工作,商业用户可以提高存货的效率,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
物流信息技术EDI
EDI ½» » ²ã
EDI½» » ϵ ͳ ¼Æ Ëã »ú ͨÐÅ Íø Âç
16
EDI各层功能
(1)EDI应用层: 面向最终的具体应用业务。 (2)EDI代理服务层:翻译、通信、管理和协调。 (3)EDI交换层:EDI交换层包含计算机通信网络和
EDI交换系统两部分。EDI通信网络是EDI单证传 输 的 公 共 平 台 ; EDI 交 换 系 统 的 主 要 功 能 是 收 发 EDI报文,并通过存储转发的方式传输各EDI应用 系统的EDI报文
数据元 …
报文结束
11
四、EDI工作原理及框架结构
12
出 口 商 品 检 验 申 请 单 的 转 换 过
程
出口商品检验申请单
报验日期: 97-11-4
报检单位:
上海市食品进出口公司 报验地点:
/000000001
联系人:
吴继浩
单位地址:四川北路 525 号
托收
协 议 号 : 1716
电话:
63747380
随附单据 HS 编码 16041900
报验商品
商品名称 报验件数 单位 报验重量(毛) 报验重量(净)单位
冻烤鳗
2,803.00 110 33,600.00
28,030.00
035
备注:
以下内容由商检局填写
检验方式(打或补填)
商检施检项目(打)
项目
经 办人
商检检验()
品质/规格()
年月日
项目
共同检验()
发货人
(中文)上海市食品进出口公司
(译文)
受货人
商品名称规格 (中文)冻烤鳗
HS 编码
(译文)Frozen Roasted Eel 16041900 商品出口总值 U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在造纸方向的应用一、物流EDI技术1、EDI的概念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一套报文通信工具,它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将交易双方彼此往来的文档转成标准格式,并通过通信网络传为对方,是一个电子平台。
EDI就是供应商、零售商、制造商和客户等在其各自的应用系统之间利用EDI技术,通过公共EDI网络,自动交换和处理商业单证的过程。
2、EDI系统工作原理EDI通信网络建立在MHS(国际间电子邮件服务系统)数据通信平台上的信箱系统,其通信机制是信箱间信息的存储和转发。
具体实现方法:在数据通信网上加挂大容量信息处理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建立EDI信箱系统,通信双方需申请各自的信箱,其通信过程就是把文件传到对方的信箱中。
文件交换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在发送文件时,用户只需进入自己的信箱系统。
EDI应用流程:(1) 制作订单。
在订单处理系统上制作出一份订单,并将所有必要的信息以电子传输的格式存储下来,同时产生一份电子订单。
(2) 发送订单。
购买方将该电子订单通过EDI系统传送给供货商,电子订单先存放在EDI交换中心上,等待来自供货商的接收指令。
(3) 接收订单。
供货商使用邮箱接收指令,从EDI交换中心自己的电子邮箱中收取全部邮件。
(4) 签发回执。
供货商在收妥订单后,使用自己计算机上的订单处理系统,为电子订单自动产生一份回执,经供货商确认后,此电子订单回执被发送到网络,再经由EDI交换中心存放到购买方的电子邮箱中(5) 接收回执。
购买方使用邮箱接收指令,从EDI交换中心自己的电子邮箱中收取全部邮件,其中包括供货商发来的订单回执。
整个订货过程至此完成。
3、EDI的应用领域(1)商业贸易领域在商业贸易领域,通过采用EDI技术,可以将不同制造商、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商业贸易之间各自的生产管理、物料需求、销售管理、仓库管理、商业POS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企业大幅提高其经营效率,并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商贸EDI业务特别适用于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具有良好计算机管理基础的制造商、采用商业POS系统的批发商和零售商、为国际著名厂商提供产品的供应商。
(2)运输业领域在运输行业,通过采用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可以将船运、空运、陆路运输、外轮代理公司、港口码头、仓库、保险公司等企业之间各自的应用系统联系在一起,从而解决传统单证传输过程中的处理时间长、效率低下等问题。
(3)通关自动化在外贸领域,通过采用EDI技术,可以将相关部门和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避免企业多次往返多个外贸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审批等。
大大简化了进出口贸易程序,提高了货物通关的速度。
最终起到改善经营投资环境,加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的目的。
另外,EDI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税务、银行、保险等贸易链路的多个环节中,未来将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4、EDI技术在造纸方面的应用目前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 10—12%,严重污染环境,然而我们可以利用EDI连续电解除盐技术,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离子电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
它巧妙的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利用两端电极高压使水中带电离子移动,并配合离子交换树脂及选择性树脂膜以加速离子移动去除,从而达到水纯化的目的。
在EDI除盐过程中,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离子交换膜被清除。
同时,水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些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连续再生,以使离子交换树脂保持最佳状态。
EDI设施的除盐率可以高达99%以上,如果在EDI之前使用反渗透设备对水进行初步除盐,再经EDI除盐就可以生产出电阻率高达成15M Ω.cm以上的超纯水。
二、GPS技术1、GPS的概念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空间卫星星座(通信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机对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都能进行全方位导航和定位的系统。
2、GPS工作原理GPS定位采用空间被动式测量原理,即在测站上安置GPS用户接收系统,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接收GPS卫星系统发送的各类信号,由计算机求解站星关系和测站的三维坐标。
GPS 的基本定位原理: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3、GPS应用领域(1)陆地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应急反应、大气物理观测、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地壳运动监测、市政规划控制等;(2)海洋应用,包括远洋船最佳航程航线测定、船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宝、水文地质测量以及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监测等;(3)航空航天应用,包括飞机导航、航空遥感姿态控制、低轨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和载人航天器防护探测等。
4、GPS技术在造纸方面的应用造纸行业也有货物车辆运输与调度的需要,GPS车辆调度管理系统开发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GPS车辆调度管理系统可采用正版MapBar地图与卫星地图,丰富的地图叠加功能,可自主在地图上设定如指定区域,如:停车点、仓库、工厂、物流园、跟踪点等自主设定;可采用BS架构,只要能上互联网,任何有权限的人都可以登录平台监控所有车辆;灵活设置子用户,满足高端客户监控需求及内部管理需要;可精准的里程统计,对车辆运行里程进行精准计算,并通过网络传回数据,只要登录系统就可以方便得到车辆的里程统计,并自动生成统计报表。
里程误差控制在2%之内;历史轨迹回放,清楚掌握车辆运行动态;可以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如停车、停车未熄火报表;进出区域报表、偏移路线报表、超速报表、路桥明细等等,方便查询与统计管理;有丰富的硬件接口,可接入摄像头、温控、门磁、液压传感器等等;便捷的系统对接,预留丰富的系统接口,可以和客户的管理系统共享GPS数据和地图数据。
三、RFID技术1、RFID的概念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以电磁理论为基本原理,利用电磁能量实现的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2、RFID工作原理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具体流程:(1) 编程器预先将数据信息写入标签中。
(2) 阅读器经过发射天线向外发射无线电载波信号。
(3) 当射频标签进入发射天线的工作区时,射频标签被激活后即将自身信息经标签天线发射出去。
(4) 系统的接收天线接收到射频标签发出的载波信号,经天线的调节器传给阅读器,阅读器对接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送后台计算机。
(5) 计算机控制器根据逻辑运算判断射频标签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
(6) 执行机构按计算机的指令动作。
(7) 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各个监控点连接起来,构成总控信息平台。
3、RFID应用领域(1)低频段具有良好的物体穿透能力,广泛应用于进出管理、门禁管理、考勤、车辆管理、巡更、汽车钥匙、动物晶片、固定设备等。
(2)高频段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频段,应用于防伪、物流、人员识别等领域,如:供应链、生产管理与产品跟踪、货架、智慧卡(身份证、医保卡与交通卡等)、运输、门禁、票务(门票、电子票务)、图书和旅游卡等。
(3)超高频应用于国土安全、供应链、物流、移动商务、防伪、电子牌照、仓库管理、机场行李管理等,这是一个未来最具商机而将被广泛开发与应用的频段。
(4)微波应用于定位跟踪、自动收费系统、移动车辆识别等。
4、RFID技术在造纸方面的应用结合造纸厂仓储管理现状和需求,基于RFID系统工作原理和性能特征,在造纸厂仓库采用RFID定位跟踪和资产管理技术,该技术主要由读写设备和电子标签组成,读写设备和电子标签之间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获取其相关的数据,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系统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处理。
它改变了传统的人工仓储管理的模式,解决了边界定位和叉车动作捕捉等关键性问题,适应了仓储管理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了读写系统的远距离特征,具有优化资源配置、节约仓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使造纸仓储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得以全面提升。
四、销售终端POS1、POS的概念POS(Point Of Sales)即销售终端,是一种多功能终端,把它安装在信用卡的特约商户和受理网点中与计算机联成网络,就能实现电子资金自动转帐,它具有支持消费、预授权、余额查询和转帐等功能,使用起来安全、快捷、可靠。
2、POS系统的工作原理POS系统基本原理是先将商品资料创建于计算机文件内,透过计算机收银机联机架构,商品上之条码能透过收银设备上光学读取设备直接读入后(或由键盘直接输入代号)马上可以显示商品信息(单价,部门,折扣...)加速收银速度与正确性。
每笔商品销售明细资料(售价,部门,时段,客层)自动记录下来,再由联机架构传回计算机。
经由计算机计算处理即能生成各种销售统计分析信息当为经营管理依据。
POS机是通过读卡器读取银行卡上的持卡人磁条信息,由POS操作人员输入交易金额,持卡人输入个人识别信息(即密码),POS把这些信息通过银联中心,上送发卡银行系统,完成联机交易,给出成功与否的信息,并打印相应的票据。
3、POS机应用领域POS机可应用于城市一卡通小额消费及充值系统、景区一卡通系统、会员、专柜消费积分管理系统,酒店、餐饮、娱乐、烟草、电信、医保等行业,还适用于大、中型超市、连锁店、大卖场、大中型饭店及一切高水平管理的零售企业。
4、POS系统在造纸方面的应用POS系统在造纸业成品销售管理中有着重要应用。
POS系统即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如收银机)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如商品名、单价、销售数量、销售时间、销售店铺、购买顾客等),并通过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送至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
它是在商业、物流管理系统中,经销商和供应商为降低甚至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效益,而利用信息传输系统或互联网进行密切合作的一种战略,节约了原来用于手写、保管各种单据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销售人员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以进行下一次的销售计划,管理者把握住商品的进销存动态,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流转进行更好的控制和发展。
五、GIS技术1、GIS的概念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统,是能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