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统计图表的应用
例谈统计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统计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14ceb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1.png)
例谈统计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地理学是一门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学科,而统计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将统计方法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已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从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例子出发,探讨统计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并剖析其意义及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来引入统计方法。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到周边社区进行人口普查调查。
学生们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比如调查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例、职业分布等数据。
通过这样的实地调查,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社区的人口特征,同时也可以学习和掌握统计方法如何在实际调查中应用。
通过实地调查,学生们不仅能够增加对地理知识的了解,还能培养实际应用统计方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统计方法在地理资源分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将学生所学的统计方法与地理资源分析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们利用地图制作软件,对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分析和统计。
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流量图、饼状图、柱状图等图表形式来展现地理资源的分布和数量,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地理资源在该地区的分布情况。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资源的理解,还能够加深他们对统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统计方法在地理现象变化分析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气候变化分析。
学生们可以通过收集某地区多年来的气温、降雨量等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如平均值、方差等对气候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通过这样的例子,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气候变化的理解,还能让他们明白统计方法在分析地理现象变化中的重要性。
这样一来,学生们将会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并且懂得如何使用统计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增强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统计方法在地理决策和规划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理决策和规划需要依据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而统计方法正是用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的重要工具。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64d4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e.png)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包括其种类和读图方法。
然后详细分析了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视野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总结了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关键词】三角形地理统计图,高中地理教学,读图方法,应用案例分析,意义,研究背景,概念特点,种类,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的重要性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是地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统计图表形式,通过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来表示数据信息,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能够直观地反映地理现象和规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读图方法对于学生理解地理数据、分析地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读图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
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时,需要理解图表中各部分的含义和关系,通过对比大小、比例等信息来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本文旨在探究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深入讨论,探讨其在未来地理教学中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
希望能够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是一种常见的地理数据可视化方式,其主要特点包括:利用三角形的形状来表示数据的大小或比例关系;三角形的大小或形状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通过颜色、大小等视觉元素的运用,能够使数据更加生动直观,便于观众理解和比较;三角形地理统计图通常具有较高的美观度,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适用于展示各类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状况等方面的数据内容。
地理统计图表精讲第4讲—统计图表分析与绘图
![地理统计图表精讲第4讲—统计图表分析与绘图](https://img.taocdn.com/s3/m/565f3a47783e0912a2162a9c.png)
第4讲 统计图表分析与绘图一.地理统计图表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是大量真实地理信息数字化和形象化的表现形式,是地理信息的社会交流工具。
它用真实可信的数据来描绘图表及表述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是地理规律、地理事物在区域内发生、发展的定量到定性体现,具有较强的时间动态性。
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格、坐标图、结构图三大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下:(表1-11)息含义,判读其表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
同时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并在上述基础上,解释或说明相关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和规律。
解答地理统计图表题,要完成好“三步曲”:认真审题、提取有效信息、揭示地理内涵。
(一)数据表格数据表格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列表展示形式。
表格中展示的各项地理要素均是紧密相关的,表格中展示的数据资料均是客观、真实的。
解读表格题,要能解释或说明表格中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变化原因,要能总结或类比表格中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差异。
解读表格题要注意以下要点:(1)抓主线要素,综合分析地理规律:表格题中虽然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因素。
(2)对统计数据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解读表格题重在认识表格统计中映射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即从理论上作定性分析。
多数表格题可直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象的强弱、大小、多少等相对数量变化规律。
若题目要求做精确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并计算数据,做出定量分析。
解读表格题,是作定性、定量分析,还是仅作定性分析,因题而异,要准确把握。
(3)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经典题例】(信息迁移题:05全国文综)分析表1-12和表1-13中的数据,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状况,并与东部进行比较。
【思路点拨】此题是典型的数据表格分析题,考查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概念理解和分析能力。
地理图表与统计分析
![地理图表与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66141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6.png)
地理图表与统计分析地理图表和统计分析是研究地理现象、地理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图表和统计数据的呈现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本文将探讨地理图表与统计分析在研究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重要性和价值。
首先,地理图表是地理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
通过图表的形式,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例如,地图可以用来展示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气候分布、土地利用等信息。
柱状图和折线图则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如城市人口增长率、农田面积变化等。
这些图表的使用使得地理研究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
其次,统计分析是地理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处理和解读工具。
通过对地理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关联性。
例如,通过对气温和降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而推断气候变化对降雨的影响。
另外,统计分析还可以用来验证地理假设和模型的有效性。
例如,通过对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评估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并验证经济发展理论的适用性。
地理图表和统计分析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研究,也在实际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地理图表和统计分析来制定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
通过对人口分布、交通流量等数据的分析,可以合理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另外,企业也可以利用地理图表和统计分析来进行市场调研和商业决策。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和市场需求的统计分析,可以预测市场趋势和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然而,地理图表和统计分析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是进行地理图表和统计分析的基础。
如果数据收集不准确或缺乏代表性,将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地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增加了分析的难度。
不同地区的地理现象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变量和因素,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
综上所述,地理图表和统计分析在地理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41学用地理统计图
![1.41学用地理统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49e8672ea5e9856a561260e5.png)
课题:学用地理统计图第1课时教案编号007 备课人徐进芬使用时间2013-03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人口地理统计图的种类,学会判读各种人口统计图;学会根据不同的地理数据,选择适当的表述方法,并运用图表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常见人口统计图、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和统计图的判读,提高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培养搜集整理信息,并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地理思维和读图分析能力,激发探究兴趣,加深对人口地理统计图和有关人口问题的理解。
教学重点各类地理统计图的阅读、分析、应用。
教学难点三轴、四轴坐标统计图的阅读、分析、绘制、应用。
教学方法预习学习法,分析图表法教学过程第 1 页共 3 页第 2 页 共 3 页导入新课]在地理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反映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特征的数据,为了使某些枯燥、复杂的数据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分析和比较各种地理事物的“量”的变化,我们常会用到地理统计图。
今天我们就以人口统计图为例,学用地理统计图。
[板书]单元活动 学用地理统计图。
一、学用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教师活动]展示图1-4-1,图1-4-2,图1-4-3,图1-4-4[教师提问]这是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四类常见的人口统计图,请同学们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我们应如何选择使用它们?[学生回答]略。
[学生活动]1.读图1-4-5,比较各大洲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分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间的关系;分析和大洲人口增长阶段及原因。
2.读图1-4-6,分析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差异,讨论P27问题。
[学生回答]略。
[学生讨论]地理统计图的阅读程序。
[教师总结]统计图一般可依下列程序阅读: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揭示联系或规律――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课堂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绘制各乡镇人口柱状图及近50年我县人口增长折线图。
地理图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地理图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1499402b160b4e767fcf5d.png)
地理图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作者:林冰晶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51期【摘要】地理图表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地理图表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和多种思维能力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地理图表图表应用思维能力注意的问题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
地理图表在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学习地理的习惯。
地理图表是一把钥匙,正确的认识,巧妙地运用,会给地理学习者带来益处。
常见的地理图表有地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值线图、图像、统计图表等。
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内容为依据,初步探讨地理图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首先地理图表中的地图知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
1 地图知识(定义、特征及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是经过概括处理后的地理环境信息,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采用特殊的符号语言,在平面上再现的客观世界的模型,它可以储存和传递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量、质量的空间分布、空间移动和随时间变化的信息。
[1]地图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和地理规律等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被称为"百科全书"。
地图 "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同时也是阅读地图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物质模型,空间信息的载体,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具有直观性、一览性、抽象性、合成性、几何相似性、可量测性、地理适应性等特征,[1]它传输各类地理环境信息,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是地理教学直观的教具。
各种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地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区域的空间概念,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了解地理信息的特征及规律;利用地图指导学生对比分析,了解不同区域、不同信息本质特征上的差异和联系,如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获取世界海陆分布形势、大洲大洋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地形高低起伏、大洲的差异和相似等信息;利用地图进行推理分析,帮助学生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方法去预测、预报各种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如天气预报以地图为背景,根据地图动态显示天气过程、范围、持续时间,对未来天气变化做出预测;利用地图帮助学生认识祖国、认识世界,激发其爱国热情并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图表专题】高考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专题
![【图表专题】高考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4bb6e6ee06eff9aff8075b.png)
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要点精讲1.方法概述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形式和重要内容,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地理高考试题的特色。
2.增分策略(1)利用图像信息利用图像信息解题一般遵循“读图名→细辨图例→挖掘信息”的步骤。
以下题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2)利用表格资料表格通常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展示形式。
解读表格资料时,要能解释或说明表格中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变化原因,要能总结或类比表格中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差异。
解读表格资料应注意的三个问题:①抓主要线索,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②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大多数试题可直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定量分析,则需要利用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③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反、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典例剖析1.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D.河西走廊(2)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的农业活动(3)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C.土壤肥力提高D.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解析解答本题时先读图名,图名能概要地说明图示的主要内容,该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再细辨图例,找出图中表示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等相关图例;最后挖掘信息,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图像分析的关键,找出图中的植物群落、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的变化趋势。
地理统计图表
![地理统计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b8d1fcc989eb172dec63b70c.png)
二、统计图表的判读
【合作探究1】统计图
右面图甲“我国各 类地形面积比例”, 图乙“珠三角某市的 工业结构图”。
1.两图所呈现的信息有何异同? 同:都表示出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地理事物由哪几 2. 按照人们的习惯,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 部分组成,二是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 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请描述我国地形的构成特 异:饼状图还反映了某一地理事物的数量多少。 征,分析我国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请给乙市的工业结构调整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统计图表的判读
【合作探究1】统计图
2.按照人们的习惯,把山地、 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请描述我国地形 的构成特征,分析我国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利: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 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资源丰富, 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小 不利: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区地 面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多发。 3.请给乙市的工业结构调整提出合理的建议。
行业名称 新兴产业:电子、 电气、机械、石化 传统产业:食品饮 料、纺织服装、建 材
潜力产业:森林造 纸、医药、汽车
新兴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增加值比重持续增长; 传统产业所占增加值的比重持续减少;潜力产业 所占增加值比重呈增长趋势。
统计图表判读的一般步骤
(1)读图名:该图反映什么数据; (2)读图例(坐标):图例的类型,坐标的含 义; (3)读数值:最大值、最小值、重要转折点数 值; (4)判断规律,分析答题:在以上显性信息基 础上找出规律,分析答题。
发展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降低轻工业的比重
二、统计图表的判读
结构图判读一般规律:
地理统计图表在有关人口问题试题中的应用
![地理统计图表在有关人口问题试题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22846dddccda38376baf0a.png)
A . 迁 出人 口数量贵州 多于 四川
B . 迁 入 人 口数 量 上 海 多 于广 东 C . 人 口增 长 率 浙 江 高 于 江 苏
D . 人 口 自然增 长 率 安 徽 低 于 天 津
41
迁入人口比 重 %
8 . 该 城 市所在 的 国家 可
能 是 A . 美 国 ( )
B . 日本
C . 俄 罗斯
D . 德国
【 解析 】 本组 题考查人 口增长 和人 口迁 移 的相 关知识 。 第7 题, 由图3 可 以看
出, 2 O 世纪9 0 年代 总人 口增长速 度减慢 , 人 口自然增长率增加 , 总人 口增长率 大
从 近 几年 考 查 人 口问题 的高 考 试 题 中 可看 出 , 在 考 查 的能 力上 , 对 图 表 判 读
能力的考查 是不变的主题 ; 在命题形式上 , 多以柱状网 、 线状 图 、 坐标 图 、 区域图 、
金字塔图或表格等方式 提供数据 , 以选择题居多 ; 在 考 查 的 内容 上 , 多 集 中 在 人
口增长 、 人 口分 布 、 人 口迁移 及其影 响 、 人 门老龄化 与人 口年 龄结构 等方面 。 因 此, 要复 习好这部分 内容 , 掌握人 口地理统计图表 的判读方法是关键 。 同时 , 注意 图表 、 图形的变化 , 加强应变能力的训练也很有必要。
一
、
人 口柱 状 图
柱状统计网主要通过 比较两个及以上柱状统计符号高度的差异 , 来说明统计对
个量 , 但 其 中隐 含着 “ 出生 率一 死亡 率=自然增 长 率 ” 的 内容 , 往 往从 图 中较 容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f715d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d.png)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在当今信息时代,图表已成为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技巧,提高地理素养。
一、图表的类型及特点初中地理图表主要包括地图、统计图、流程图、示意图、漫画等。
(1)地图:展示地理空间分布,表现地理现象的相互关系。
(2)统计图:反映地理数据变化,展示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
(3)流程图:揭示地理过程,展示地理现象的发展变化。
(4)示意图:用图形符号表示地理要素,揭示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
(5)漫画:以艺术手法表现地理现象,增强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二、解读图表的方法(1)阅读地图标题,了解地图主题。
(2)关注地图要素,包括山川、河流、城市、交通等。
(3)分析地图信息,提取地理知识点。
(4)联系实际,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1)阅读图表标题,了解图表主题。
(2)关注图表轴线,理解坐标轴代表的含义。
(3)分析图表数据,提取地理知识点。
(4)联系实际,运用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1)阅读流程图标题,了解流程图主题。
(2)关注流程图环节,理解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3)分析流程图信息,提取地理知识点。
(4)联系实际,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
(1)阅读示意图标题,了解示意图主题。
(2)关注示意图符号,理解符号代表的含义。
(3)分析示意图信息,提取地理知识点。
(4)联系实际,运用示意图解决实际问题。
(1)阅读漫画标题,了解漫画主题。
(2)关注漫画情节,理解艺术手法所表现的地理事物。
(3)分析漫画信息,提取地理知识点。
(4)联系实际,运用漫画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践与拓展1.课堂实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图表,讲解地理知识点。
2.课后拓展:学生自主搜集地理图表,分析、总结地理知识点。
3.活动实践:举办地理图表制作、评选等活动,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4.社会调查:结合地理图表,开展社会调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总之,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技巧,提高地理素养。
地理学科中的地理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
![地理学科中的地理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217e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c.png)
地理学科中的地理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它既关注具体的地理事实,也注重对这些事实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
地理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地理学家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地理学科中常用的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
一、地理统计方法1. 地理统计描述分析地理统计描述分析是地理学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各种统计指标和图表展示地理现象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常见的地理统计描述方法包括:中心位置测量(如平均数、中位数等)、离散程度测量(如方差、标准差等)、分布形态测量(如偏度、峰度等)等。
这些统计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地理现象的特征,并便于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空间插值方法地理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离散的地理数据进行空间插值,以获取完整的地理信息。
空间插值方法能够通过已知的点数据推测出未知点的属性值,并用空间分布图或等值线图展示出来。
常见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插值法等,它们基于离散点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数学模型将数据进行插值预测。
3. 空间统计方法空间统计方法是研究地理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和模式的方法。
它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联系和影响因素,为地理学家提供有关地理系统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
常见的空间统计方法包括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聚类分析等。
这些方法结合了统计学理论和地理学的特点,有助于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特征和规律。
二、地理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地理学研究通常需要收集各种地理数据,如地形数据、气候数据、人口数据等。
数据收集需要依据研究目的确定采集方法,并通过现场调查、实地测量、遥感技术等方式获取数据。
随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包括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处理重复值等步骤。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地理学研究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2. 数据可视化与分析地理学研究需要将数据可视化以更好地理解和展示地理现象。
高考地理考生需掌握的地理图表分析法
![高考地理考生需掌握的地理图表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1b792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b.png)
高考地理考生需掌握的地理图表分析法一、常见的地理图表类型1、地图地图是地理学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图表之一。
包括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区域地图等。
地图可以展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分布、人口分布等各种地理信息。
2、统计图统计图如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常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对比和变化趋势。
例如,人口增长的折线图、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柱状图、能源消费结构的扇形图等。
3、示意图示意图包括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地理原理示意图等。
比如,水循环示意图、冷锋暖锋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等,能够帮助考生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的内在机制。
4、景观图景观图直观地展示了地理环境的外貌和特点,如热带雨林景观、沙漠景观、冰川景观等,有助于考生形成对不同地理区域的感性认识。
5、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通过线条的弯曲和疏密程度反映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二、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1、先看图名图名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图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让考生迅速明确读图的目的和重点。
2、再看图例图例是理解图表的关键,它解释了图表中各种符号、颜色、线条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
3、分析图表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等,对图表中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
4、注意图表的细节包括图表中的注释、数据单位、坐标轴的刻度等,这些细节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
三、地理图表的分析技巧1、数据对比分析对于统计图,要善于对比不同数据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找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2、空间分布分析在地图和等值线图中,关注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如哪里高哪里低、哪里密集哪里稀疏等。
3、因果关系分析通过示意图和过程图,理清地理现象和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4、综合分析将多个地理图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系统地理解地理问题。
四、地理图表在解题中的应用1、获取信息通过阅读图表,准确获取题目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为解题提供依据。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讲义)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209ec0116fc700abb68fc32.png)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一、地理统计图表的含义和类型1.含义:地理统计图表是反映地理事物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其借助数学工具(统计图、统计表格)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如比例、分布等)、相互的数量关系、数量的发展变化等。
统计图像的最大优点是信息简明扼要、过程性强,往往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很有利于培养和测评综合思维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
2.类型: 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地理统计图表可分为数据表格、坐标图和结构图三大类。
坐标图可分为线状图、柱状图、金字塔图、雷达图、玫瑰图、三维立体坐标图(也叫斜角坐标图)和平面三角坐标图等;结构图可分为扇形图、饼状图、柱状图和矩状图等。
⑴数据据表格表1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2⑵坐标系图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
常见的坐标图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包括折线、曲线和柱状图)及平面正三角坐标系两类。
前者又分为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和玫瑰图等,后者主要是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需要说明的是,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某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比例,因此也是一种结构图。
①平面直角坐标系图②特殊类型:雷达图、风向玫瑰图和金字塔图等⑶结构图结构图是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展示,常采用几何图的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
常见的结构图有扇形、饼状、柱状和矩状图。
扇形图或饼状图主要表示地理事物数量大小的结构和比重,一般以圆为100%,将地理事物按百分比在圆内分割成若干个扇形,用来表示同类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组成。
柱状和矩状图是在扇形图和饼状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往往强调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理事物的对比关系,可形象鲜明地提示比较内容的对比关系。
二、地理高考试题中统计图表的特点:从全国高考以及各省市的地理高考试题看,统计图表是每年必定会涉及到的考点。
(1)在统计图表的试题中,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自然地理里的大气污染、大气环境保护、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气温)、自然灾害、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里的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业、旅游、文化、能源等;甚至在区域地理的考查中也会涉及到统计图表。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图表的作用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图表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def5d5240c844769eaeec7.png)
、
优化地理教学 。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以图激趣是广大地理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在地理教学
教学 中充分利 用地理图表 , 尤其是地图 , 并精心 引导学生
去查 找 , 析 思 考 和 应 用 地 图 , 步 提 高 学生 读 图 、 图 的能 分 逐 识 力 。 为 了使 学 生真 正 掌 握 地 图 ,在 头 脑 里 建 立 起 图 示 思维 结 构 , 要 重视 学 生 绘 图 能 力 的培 养 。 这 样 , 生 看 图 、 图 、 还 学 析 绘 图 , 手 动 脑 结 合 起 来 , 合 能 力 会 日益 提 高 。 如 “ 球 的 运 动 综 地 动 ” 节 , 出 问 题 并 让 学 生 结 合 图 思考 ,如 果 地 球 公 转 时 , 一 提 “
产生迫切 的探根究源的心理 , 思维活动也会迅速地进入活跃状 态。如在学 习等高线时 , 用山体模 型及据其绘制的相应的等高
线地形图, 就很形象直观, 在模型上可讲述山体各部分名称 , 如
黄赤交角增大一度 , 地球上的五带将如何变化?” 了说明问 为
题 , 示 学 生 在 画 图过 程 中可 把 “ 度 ” 增 大 一 些 , 整 个 绘 提 一 再 在
加 那利 寒 流 流 经 , 以 较 干 旱 , 所 而摩 尔 曼斯 克 虽 然 在北 冰 洋 沿 岸 , 度较 高 , 深 受北 大 西洋 暖流 影 响 , 以成 为不 冻港 。 纬 但 所 再 如 “ 见 的 天气 系统 ” 的气 旋 、 常 中 反气 旋 , 其产 生 天 气 现 象 的 对
象, 并在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完整的地理 表象 , 图像信 息比 由于
文字信息容 易直接记忆与展现 , 所以 , 通过图像建立起来 的地 理表象在记忆中具有特殊意义。 综上所述 , 地理 图表作为最实用的教具 , 如果在 教学 中运 用得好 , 不仅能帮助学 生理解 、 记忆地理 知识 , 而且 能帮助学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c221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3.png)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是一种常见的地理统计图表类型,通常用来表示不同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三个顶点代表了不同的地理现象,而顶点之间的线段则表示了这些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这种图表形式既具有直观性又能够清晰地呈现地理现象之间的关联,因此在地理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来帮助其深入地理现象和地理关系。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图表中的具体数据,了解各个顶点所代表的地理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入理解图表所呈现的地理信息。
教师还可以利用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进行地理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探讨具体的地理问题。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三角形地理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地理问题的解决中。
这种案例分析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制作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相关地理数据,并将其整理成三角形地理统计图,从而提高其数据整理和图表制作的能力。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制作原理和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等,向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的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并结合具体地理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地理现象和地理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地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贴近学生的实际,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统计图读图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介绍
![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6c0dd316c175f0e7cd13768.png)
(5)看异常。
①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 ( 如下图A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几种情况:一是由于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由于
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②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如下图B 处)。其变化可能是由于就业、升学等原
因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③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下图C处)。可 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 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 导致。
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图乙); ③年老型(缩减型或衰退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 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图丙)。
(3)析变化。从年轻型到年老型的正常转变(如上图)。其变化主要
是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增长模式的不断转变而转变。
(4)判增长。不同的金字塔类型,标志着出生率和死亡率所决定的
4.饼状统计图:是由扇形统计图派生出来的三维图形,除 了反映某些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外,还反映总体的绝对值。 我们可从数量的变化和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概括地理事物的发 展变化状况
二、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人口年龄金字塔,是用几何形式来描述人 口年龄结构状况的一种图式,它具有说明人口 年龄结构现状、分析由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所反 映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以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的作用。
出生率 死亡率 1962年 1975年 1990年
年份
中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图
年份
1995年 1985年 1975年 1965年 1957年 1949年 0 1 2
死亡率与出生率(%)
出生率 死亡率
3
4
出生率与死亡率(%)
19
4 3.5 3 2.5 2 1.5 1 0.5 0
统计学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932a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e.png)
统计学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数据的学科,而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表面、特征和过程的学科。
这两个学科的结合可以提供关于地理现象的定量信息和空间分布。
本文将探讨统计学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技术。
一、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地理学研究中,统计数据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地理变量,例如海拔高度、温度、降水量和土壤类型等。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是从实地调查、遥感影像或其他地理数据库中获取的。
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可以通过描述统计学、推论统计学和空间分析等技术进行处理和解释。
描述统计学方法可以用于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方差、标准差和相关性等。
推论统计学方法可以通过抽样和假设检验等技术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地理数据的可视化统计学还可以帮助地理学家将数据可视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地理现象。
数据可视化可以通过图表、地图和其他可视化技术来实现。
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和饼图可以用于展示地理变量的数量关系和趋势。
地图可以用于展示地理变量的空间分布,并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地理数据和统计分析的技术。
通过将地理数据输入到GIS软件中,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地图和空间分析结果。
这些地图和结果可以帮助地理学家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并为政策制定和规划提供支持。
三、地理现象的模型建立和预测统计学也可以用于建立地理现象的模型,并进行预测和模拟。
地理现象往往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关系。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数据,可以构建统计模型来描述地理现象背后的关系。
根据这些模型进行预测和模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影响。
四、案例研究: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统计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运用地理图表,解决地理问题
![运用地理图表,解决地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eda263a45177232f60a2d4.png)
A.5 am 0r B.1 0mm 5
型。针对不 同内容 、 不同类型的等值线 图, 读图答题
( )
必须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 : 第一步 , 图名 。读 图名 读
的。 同时 它 在 全球 变暖 趋 势 下还 在 萎 缩 。 干 旱 半 干 在
一
考 的自信心有很大的作用 。
、
运用地理分布 图。 知晓地理事物的分布
运 用 地 理 分 布 图 , 晓 地 理 事 物 的 分 布 , 成 知 形
和建 立地理 空间概念 , 认识地理 事物 的空间联 系和 空 间 差 异 , 示 地 理 事 物 的 空 间运 动 、 间演 变 的 揭 空 规律 , 这是解决地理问题 的有效途径之一 。 地理 分布图主要 有政 区分 布图 、 自然要 素分 布 图、 人类活 动分布 图。 目前高考试 题 中地 理分布 图
达 , 于提 高 了水 资 源 的 利 用 率 , 在 因此 选 D。 二 、 用地 理 等 值 线 图 。 识 地 理 事 物 的 特征 运 认
上 的 自然 、 人文信息 来考查地理 问题 。运 时空条件下某 理分 布图解答地 理问题 , 必须充 分抓住 图中显性信 息, 挖掘 图中隐性信 息 , 就需要 “ 范读 图” 第一 种 自然或人文 要素分布的特征。运用地理等值线 图 这 规 :
① 引湖水灌 溉
水 库 调节 径 流
② 海水
淡化 ③ 改进灌溉技术 ④ 建
i
B ②③ . D ①④ .
35 E 。
3 O N
A. ①② c ③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地理统计图等图像的判读应用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知识点一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与应用1、坐标图的判读与应用(1)二维坐标图:即直角坐标,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
这一种应该说是最简单的一种,也好识别,但要注意横、纵坐标不唯一时的切换。
(2)三维坐标图: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
如图1、图2所示。
阅读三角形坐标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ⅰ.因为是构成现象,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
ⅱ.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而不可能大于或小于100%。
ⅲ.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是三项,而不像其他构成图要素可以任意增减。
ⅳ.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一致,向上延伸方向也必然一致,而不是既可以向右上方,又可以向左上方。
(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
对于风频玫瑰图这一特殊的坐标图而言,我们要弄懂它的绘制原理,在此基础上也就不难看懂了。
它是在一个八方位(或更多)坐标图中加上气象资料绘制而成的,坐标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风频曲线离中心点越远说明风频越大。
一般而言,要能读出一个地方的最大风频和最小风频,以此结合有关城市和工业布局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
2、结构图的判读与应用结构图一般用来表示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部组成、比重变化、演变趋势等,是某一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形,常采用几何图的图形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
通常对结构图题型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第一,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仔细读图,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其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第二,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纵向上可以对比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认识其发展变化;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在结构特征上的差异或联系。
第三,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常见的结构图有扇形(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矩形结构图等。
(1)扇形(饼状)结构图扇形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
以全部面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以各个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理事物整体的比例。
这种图形能表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地理事物由哪几部,二是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
如中国地形组成结构图(图甲)。
饼状结构图除了可以反映扇形结构图反映的两方面内容外,还可以反映某一地理事物的量,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例关系两方面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
如某市工业结构图(图乙):既表示了工业总产值是300亿元,又表示了各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
此类结构图的判读步骤为:①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确图中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②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③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④结合其他信息回答问题。
(2)柱状结构图适用于表示相对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一般横坐标表示相对独立的各个地理事物,纵坐标表示数量。
这种图把事物数量上的差异用柱(线)的形态表现出来,具有直观性。
判读柱状结构图,首先要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
出现左右两个纵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
(3)矩形结构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某地理事物的整体,这样可以看出各部分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例如,阅读上图,首先需明确该图横坐标表示的是1925年至1989年的时间段,纵坐标表示各种能源消费所占的百分比。
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
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
由图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煤炭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能源,但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与20年代相比,70年代的消费量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而50年代后,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取代煤炭居于首位。
作为新能源的核能自60年代在能源消费中出现之后,消费比重不断上升。
水能的消费变化较小,自50年代起有所增加。
最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图示时间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4)金字塔图金字塔图多用于人口的年龄结构统计上,又称人口百岁图,是用几何图形来描述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一种图示,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左右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它具有说明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分析由人口年龄特征反映的人口生产类型以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作用。
人口金字塔的基本类型分三种,如下图所示。
①为增长型:下宽上窄。
表示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将呈增长趋势。
②为稳定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将呈稳定趋势。
③为收缩型:上宽下窄。
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将呈减少趋势。
另外由于人口生育、死亡水平的变化以及迁移、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人口金字塔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如纺锤型、葫芦型、圣诞树型等。
3、地理表格的分析技巧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要灵活运用表格中的数字,从数字中找出表格欲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切不可被表格中众多的数据所迷惑。
一般而言,解读表格题,要能解释或说明表格中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差异。
要注意以下要点:(1)抓主线要素,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表格题中虽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解读表格题重在认识表格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就是从理性认识上作定性认识。
大多数表格题直接就可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
若题目要求做定量计算,就必须要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
(3)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发展思维。
4、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技巧判读关联图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搞清楚该图的中心思想,把握图的核心,认真读懂图意,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2)根据图中信息所对应的知识进行联想,把相关知识在头脑中过一遍,并使其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判断。
(3)做这类题时,先把联系最紧密的,自己觉得最好填的先填出来,剩余越少就越好选了。
(4)解答后进行验证,以确保判断的正确。
5、地理模式图的判读技巧(1)地理分布模式图的判读技巧①分析其分布的一般规律、成因及特点。
②把规律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
例如:读“世界气候模式图”可以看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那么只要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地方都可能会有这种气候的分布,我们应该在世界地图中熟悉一些典型的地区,比如:地中海沿岸、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洛杉矶)、非洲南端的西海岸(开普敦)、澳大利亚的西海岸(珀斯)、南美洲的西海岸(圣地亚哥)等。
(2)地理过程模式图的判读技巧地理过程模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
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的一般步骤:①了解图意,图文转换。
从图中获取答题的信息。
②知识回顾,寻找依据。
就是在读图了解图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整理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内容。
③紧扣题意,准确答题。
6、地理分布图的判读技巧地理分布图在图形系统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政治区域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自然要素分布图(如世界气候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工农业要素分布图、中国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图(如南方地区矿产、铁路和城市等多要素分布图等)。
地理分布图的解读程序如下:(1)读图名图下可能没有分布图的名称,但往往题干部分会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从中提取已知条件。
(2)读图例一般的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先阅读图例,才会提高读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读图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新设定的图例,同时将图例信息标注到与题目相关的地方。
(3)定位置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一般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对于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图尤为重要。
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事物的范围。
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
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
读面状地理分布图,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知识点二地理绘图能力的培养1、地球公转示意图绘图内容:二分二至日、太阳位置、近远日点、公转方向、自转方向。
特别注意:(1)太阳位置与近、远日点的关系。
(2)太阳位置与地球上太阳直射半球的关系。
(3)地球南北极与公转方向的关系。
2、黄赤交角示意图特别注意:(1)地轴与赤道垂直。
(2)黄道与赤道的交角为23°26′,黄道与地轴交角为66°34′。
(3)黄赤交角的大小等于回归线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极圈的度数。
3、光照图特别注意:(1)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冬、夏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2)晨昏线与地轴(经线)的关系:冬、夏至日时,晨昏线与地轴(或经线)呈23°26′的夹角;春秋分时晨昏线与经线(地轴)重合。
(3)在光照图转绘时要注意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的范围和各条经线的地方时。
(4)注意不同光照图的绘制。
4、热力环流图特别注意:(1)首先确定近地面的冷热状况。
(2)根据冷热确定垂直气流方向。
近地面冷,气流下沉;近地面热,气流上升。
(3)根据气流上升和下沉,判断近地面和高空中的气压高低。
气流下沉,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气流上升,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
(4)空气的水平运动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5)注意海陆、湖陆的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
5、等压线图绘图内容:绘制等压线、风向、低压槽、高压脊、冷暖锋等。
特别注意:(1)在绘制等压线图时要将各点顺次连好,并用平滑线连接起来。
(2)画风向时:首先判断出高低气压,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然后根据南北半球确定出风向,北半球向右偏转适当的角度,南半球向左偏转适当的角度。
(3)低压槽位于低气压向外延伸的部分,等压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并且画在最弯曲的部分。
如下面图1左图。
(4)高压脊是高压中心向外延伸的部分,等压线由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凸出,并且画在等压线最弯曲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