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动力系统及新能源
能源动力领域前沿进展 教学大纲
![能源动力领域前沿进展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233155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5.png)
能源动力领域前沿进展一、概述能源动力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能源动力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作为新一代能源动力专业的学习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能源动力领域的前沿进展,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能源动力概述能源动力是指利用自然界的能源转化成为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
能源动力领域涉及能源的生产、转换、储存和利用等方面,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动力技术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三、能源动力领域前沿技术1. 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是当前能源动力领域的热点,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方面的技术。
其中,太阳能技术在能源动力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而风能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
这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 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动力系统是指利用新型能源来驱动机械设备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等。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新能源动力系统将成为未来能源动力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3. 智能能源管理技术智能能源管理技术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优化能源的生产、转换和利用过程。
通过智能能源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能源动力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大纲1. 能源动力领域基础知识在能源动力领域的教学中,需要系统地介绍能源动力的基础知识,包括能源的种类、转换原理、应用技术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能源动力领域的基础知识,可以为学生们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能源动力领域前沿技术在教学大纲中,需要重点介绍能源动力领域的前沿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动力系统、智能能源管理技术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前沿技术,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 实践教学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大纲还应包括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们能够亲自动手进行能源动力领域的实验和实践。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巩固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航空航天领域中新能源动力系统发展分析
![航空航天领域中新能源动力系统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760b8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0.png)
航空航天领域中新能源动力系统发展分析在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背景下,航空航天领域的新能源动力系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航空航天动力系统主要依赖化石燃料,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在能源安全和资源枯竭方面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推动,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不仅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助于推动未来航空航天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多个技术方向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例如,电动航空、氢燃料电池和太阳能动力系统等都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这些新能源动力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对传统燃料的依赖,还能在提升飞行性能、降低运营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等方面带来明显优势。
电动航空是当前航空领域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电动发动机驱动飞行器,利用电池或其他形式的电源储存能量。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的发展,电动航空的动力密度和能量密度都有了显著提升,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传统内燃发动机的性能。
电动机具有高效、安静、低维护的优点,使其尤其适合用于短途商业航班和通用航空。
与电动航空相辅相成的是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
氢燃料电池通过electrochemically 反应氢气和氧气生成电能,其排放物仅为水,堪称绿色环保的一种优选方案。
在航空航天应用中,氢气可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如水的电解或生物质转化等,且其能量密度远超过传统锂离子电池,这使得氢燃料电池在远距离飞行任务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许多航空公司正在对氢燃料飞机进行测试,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商业化运营。
太阳能动力系统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
太阳能技术已经在地面交通和建筑应用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同样具备可观的前景。
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电池板为飞行器提供动力,可以极大地减少燃料消耗,同时延长飞行时间。
近年来,一些实验性太阳能无人机的成功飞行证明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
新能源汽车概论习题册答案
![新能源汽车概论习题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e35ef10740be1e640e9ad0.png)
《新能源汽车概论习题册》答案模块一新能源汽车概述课题一认识新能源汽车一、填空题1. 新型动力系统、新型能源、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2. 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3. 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控制器4.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5.专用、绿6. D、F7.电能、电机、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8.两类、动力9.燃料电池系统、可充电储能系统二、选择题1.C 2.C 3.B 4.D 5. A 6.B三、判断题1.√2.√ 3.×四、简答题1.答: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2.答:3.答:(1)新能源汽车号牌的样式新能源汽车号牌分为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和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两种。
(2)新能源汽车号牌的主要特点1)增设专用标志新能源汽车号牌增加专用标志,标志整体以绿色为底色,寓意电动、新能源,绿色圆圈中右侧为电插头图案,左侧彩色部分与英文字母“E”(Electric 电)相似。
其中,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为渐变绿色,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为黄绿双拼色(黄色在左侧)。
2)号牌号码“升位”与普通汽车号牌相比,新能源汽车号牌号码增加了 1 位,如原“粤 B·D1234”可升位至“粤 B·D12345”。
升位后,号码编排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了与普通汽车号牌“重号”,有利于在车辆高速行驶时更准确地辨识号牌。
3)实行分段管理为更好地实施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差异化管理政策,新能源汽车号牌按照不同车辆类型实行分段管理。
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中的字母“D”或“F”位于号牌序号的第一位,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中的字母“D”或“F”位于号牌序号的最后一位。
4)改进制作工艺新能源汽车号牌采用无污染的烫印制作方式,制作工艺绿色环保。
同时,使用二维码、防伪底纹暗记、激光图案等防伪技术,提高了号牌的防伪性能。
五、综合题1.答:(1)驱动电机(2)车载能源(3)驱动电机控制器(4)动力电缆(5)动力蓄电池(6)充电插孔2.答:(1)发动机(2)驱动电机控制器(3)动力蓄电池(4)充电接口(5)驱动电机(6)变速器(7)驱动电机课题二新能源汽车代表品牌一、填空题1. 电动机2. 电机、传动系统、台湾富田电机3. 三个字母、一个椭圆、成就梦想4. EX、LITE5.GE3 530、54.756.造世界水平的好车、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二、选择题1.B 2.A 3.C 4.D三、判断题1.√2. ×3.√ 4.√ 5.×四、简答题1.答:在特斯拉公司中,Model S 拥有独一无二的底盘、车身、发动机以及能量储备系统。
新型汽车动力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新型汽车动力系统的开发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51800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a.png)
新型汽车动力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近年来,新型汽车动力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开发和应用,成为汽车制造业的一个热点领域。
新型动力系统主要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等多种类型,以提高燃油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广泛应用于私人汽车和商用车辆中。
一、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是将传统的燃油动力系统与电动机相结合,在互补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的燃油效率,并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
混合动力车辆可以根据行驶状态自动切换燃油和电动机,以提高车辆的经济性和行驶距离。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企业在开发混合动力车辆。
丰田的普锐斯、福特的福克斯和别克的君越等车型,都采用了混合动力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私人汽车市场。
同时,在中国,广汽本田也推出了基于混合动力技术的和谐混动车型,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二、纯电动力系统纯电动车辆不需要燃油发动机,完全通过电池供电。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纯电动车辆没有尾气排放,具有零排放和能源消耗低的特点。
并且,纯电动车辆使用方便、安全舒适,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纯电动车辆目前仍存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充电设施建设等问题,因此市场渗透率相对较低。
针对这些问题,许多企业已经开始研发新型的电池技术和充电设施,以缩短充电时间和增加续航里程,提高纯电动车辆的性价比。
三、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是将氢气作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行。
与传统燃油车辆相比,燃料电池车辆不产生污染物,同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
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开始逐渐推向商用化,华为与吉利联合共同研发的ARCFOX HBT11燃料电池车,成为了国内首款商业化生产的燃料电池汽车。
同时,还有许多企业正在加紧研发和生产燃料电池车辆,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提高能源消耗效率。
四、总结新型动力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不仅仅是汽车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更是实现精准扶贫、绿色环保的重要途径。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汽车行业将逐渐向新能源方向发展,推动动力系统的更新换代和技术革新,实现汽车产业的更加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1b0c4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a.png)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在当今的汽车工业中,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性能、续航里程、可靠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部件。
电池作为能量存储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续航里程;电机则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电控系统则对电池和电机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管理,确保整个动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首先来谈谈电池。
目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有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为了提高电池的性能,优化设计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在电池材料的选择上,可以研发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的正负极材料。
例如,采用新型的三元锂电池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池的能量存储能力。
另一方面,电池的结构设计也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电池的封装方式、电极的布局以及散热结构,可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降低内阻,减少发热,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
BMS 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精确估算电池的剩余电量和健康状态,合理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避免过充、过放等情况的发生,保障电池的安全和性能。
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优化设计也十分关键。
电机的类型主要有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等。
在电机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电机的功率密度、效率、扭矩特性等因素。
通过优化电机的磁路设计、绕组结构和冷却系统,可以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效率,使其在相同体积和重量下能够输出更大的功率和扭矩。
同时,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可以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提高电机的动态响应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大脑”,负责协调电池和电机的工作。
电控系统的优化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在硬件方面,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传感器和功率器件,能够提高电控系统的处理速度和控制精度。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8f7a6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4.png)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因其环保、节能的特点,已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领域。
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即为动力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与悠久的汽车历史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和优化。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特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由电机、电池、电控系统组成,与传统燃油汽车的动力系统有很大的区别。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特点如下:1. 电动机功率高,马力强大。
相比传统汽车的发动机,电动机的功率更高,马力更大。
2. 电池续航能力强。
新能源汽车中的电池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驾驶里程,且可以快速充电,提高车主的使用便利性。
3. 动力系统工作效率高。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通过优化的设计,可以提高动力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达到更佳的节能效果。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设计的关键1. 电池容量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电池的容量越大,车辆的续航能力越强。
因此,在设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时,需要根据车辆的用途、车型和车重等因素综合考虑电池容量。
2. 电机功率电机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车辆提供动力的唯一来源。
电机功率的大小决定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最高车速等关键指标。
在设计电机功率时,需要根据车辆的用途和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类型和功率。
3. 电控系统设计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掌控整个动力系统的工作。
在电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机的功率、电池的容量、车辆的用途等因素,以确保整个动力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优化的措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电机转子材料选用电机转子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选用材料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很大。
新材料的引入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功率,从而提高整个动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2. 电池技术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方法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41f0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6.png)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方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减少碳排放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选择。
而动力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优化与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方法,旨在提高动力性能和能源利用率。
一、电池技术的创新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主要能源来源是电池,因此电池技术的创新对于整个动力系统的优化至关重要。
首先,可以通过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来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例如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或固态电池。
其次,应关注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能,开发出更耐用、更安全的电池技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损耗。
同时,还可以探索电池的快速充电技术,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二、电机系统的改进电机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化对于提高整车的动力性能至关重要。
首先,可以通过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来增强动力输出,例如采用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永磁同步电机或开发电磁材料以提高电机的性能参数。
其次,可以通过改进电机控制算法,优化电机的响应速度和转矩输出,提高动力系统的调节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电机驱动技术,提升整车的驱动性能和操控性能。
三、能量回收与再利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还可以通过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来实现。
将制动能量、惯性能量等转化为电能进行回收,并通过电池储存以供后续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能量管理系统,使能量的调配更加智能高效,实现能量的最优分配与利用。
四、轻量化设计与空气动力学优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还需要关注整车的轻量化设计和空气动力学优化。
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减少整车的自重,可以提高动力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通过优化车身外形设计,减小空气阻力,可以提高整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能,减少能量损耗。
总结: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方法包括电池技术的创新、电机系统的改进、能量回收与再利用以及轻量化设计与空气动力学优化。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069aa4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8.png)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交通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与优化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性能、续航里程、安全性以及成本等关键因素。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由电池、电机、电控等部分组成。
电池作为能量存储装置,为车辆提供动力来源;电机则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电控系统则负责对电池和电机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整个动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首先,我们来谈谈电池。
电池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有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性能好等优点,成为了主流选择。
然而,锂离子电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成本较高、充电时间长、安全性有待提高等。
为了优化电池性能,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努力。
一方面,通过改进电池材料和结构,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例如,采用新型的正极材料、优化电池的封装工艺等。
另一方面,研发快速充电技术,缩短充电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BMS 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从而实现对电池的精确管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接下来是电机。
电机的效率和功率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动力性能。
目前,新能源汽车中常用的电机有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交流异步电机则成本较低,但效率和功率密度略逊一筹。
在电机的设计与优化方面,主要包括提高电机的效率、增大电机的功率、降低电机的噪声和振动等。
通过优化电机的电磁设计、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改进电机的冷却系统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机的性能。
同时,电机的控制系统也需要不断优化,以实现更加精确的电机控制,提高车辆的动力响应和行驶稳定性。
电控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大脑”,其作用不可小觑。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比较电动机vs燃料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比较电动机vs燃料电池](https://img.taocdn.com/s3/m/aa05ba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a.png)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比较电动机vs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比较:电动机 vs. 燃料电池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的枯竭,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人们新的选择。
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中,电动机和燃料电池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动力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优缺点,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选择。
一、电动机动力系统电动机动力系统使用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推动汽车前进。
该系统主要由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和传动装置组成。
优点:1. 零排放:电动机不使用燃料燃烧,无气体和废气排放,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2. 低噪音:与传统内燃机相比,电动机运行时噪音更低,提供更舒适的驾驶体验。
3. 高效率:电动机具有高效能和高能量转化率,相对于燃料电池系统更加节能。
缺点:1. 续航里程受限: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相对较短,每次充电后的行驶距离有限,目前充电设施的建设也相对欠缺。
2. 充电时间长:相比于传统加油站,充电时间较长,并需要经常寻找充电桩。
3. 电池寿命和维护成本:电动车使用的电池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成本较高。
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使用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工作。
该系统主要包括氢气储存罐、氧气供应系统、燃料电池和电控系统。
优点:1. 长续航里程: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相对较长,相对于电动汽车更加适用于长途旅行。
2. 快速加氢:与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时间更短,用户可以更快地进行加氢操作。
3. 绿色能源: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使用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无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友好。
缺点:1. 氢气储存和供应不便:目前氢气储存和供应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氢气供应链不够成熟,限制了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
2. 价格贵: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制造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燃料电池汽车的售价相对昂贵。
3. 能源利用效率:燃料电池产生电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相对于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技术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技术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67e5c0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6.png)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技术及发展趋势随着气候变化日益严峻、能源稀缺和污染越来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技术发展1.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是由电机、电池组和电控系统组成。
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发动机”,必须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可靠性。
现阶段电机有永磁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和交流同步电机等。
电池组是电动汽车的“油箱”,目前主要有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
电控系统则是电动汽车的“大脑”,用于控制电机、电池组和整车电子系统,实现汽车的动态控制和能量管理等功能。
2. 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的动力系统是由内燃机、电机、电池组和控制系统组成。
内燃机和电机分别驱动汽车的前、后轮,电池组则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能。
控制系统则通过内燃机和电机的智能控制,使汽车在不同情况下实现最佳能量利用。
二、发展趋势1. 电动汽车:以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和安全的锂离子电池为主要电池型号,同时研发更高效、更小巧的电机以及更加智能化的电控系统。
2. 混合动力车:研发更高效、更轻量化的内燃机以及更为强大且成本更低的电机和电池。
定位为中高端市场,提高技术水平,拓宽市场占有面。
3. 燃料电池汽车:采用氢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料电池产生电能,发动机通过转换能量驱动汽车行驶。
其具有零排放、快速加油,数百公里续航等特点,正在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4. 轻量化: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轻量化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总结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是决定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关键。
目前,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和突破,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达到更加优质的用户体验。
简述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简述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feb632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3.png)
简述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非常规车用燃料(非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或者使用常规车用燃料但搭载了先进的车载动力装置以显著提高能效和减少排放的汽车。
具体来说,新能源汽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1.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BEV):仅靠电池作为能量源驱动电动
机运行的汽车。
2.增程式电动汽车(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 REEV):拥有内燃机
为电池充电,但仍以电动机为主要驱动力的汽车。
3.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结合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两
种动力系统的汽车。
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可以外部
充电且具备一定纯电行驶里程的混合动力汽车。
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FCEV):利用氢气与氧气在
燃料电池中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来驱动的汽车。
6.氢发动机汽车:直接燃烧氢气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不断明确和更新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和技术要求,推动其技术研发、市场应用及产业体系的发展。
新型动力系统及新能源教学教材
![新型动力系统及新能源教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304528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4.png)
01
02
03
应用现状
目前新能源在发电、供暖、 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 方向。
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 识的提高,新能源的应用 将更加广泛,未来有望成 为主导能源之一。
挑战与机遇
新能源发展面临技术、经 济、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 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机遇和 经济效益。
04
新型动力系统与新能源的结合
习题与思考题
设置适量习题和思考题,帮助学生巩 固所学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建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实践 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启发式教学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分组讨论与合作学习
组织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优势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 能源的依赖,降低污染物排放, 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挑战
技术成熟度不足,成本较高,基 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电池回收 和再利用问题需解决。
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创新
加强研发力度,提高动力系统 和新能源技术的性能和效率。
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新型动力系统和 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 相关产业的发展。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动力系统 和新能源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教材目的与意义
培养专业人才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掌 握新型动力系统和新能源的基本 原理、技术及应用,为未来的职
业发展奠定基础。
推动科技进步
本教材的编写和推广可以促进新能 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推动相关领 域的科技进步。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fb4c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5.png)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1.绪论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动力系统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
本文就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2.传统动力系统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区别传统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驱动轮等部分组成。
与之相比,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在技术上更加先进,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分一般由电池组、电机、控制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3.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现状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首先,电池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采用的各种电池类型电池等都已经满足了新能源汽车日常使用的要求。
其次,在电机控制技术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系统实现高效和精准的控制,从而提高了电力转化效率。
最后,新能源汽车传动装置技术也得以逐渐完善,很多新能源汽车已经可以实现无级变速,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
4.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应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最典型的应用场景是电动汽车。
随着电动汽车逐渐普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另外,在公交车、物流运输等领域也有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应用。
在这些领域,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可以有效减少颗粒物、废气等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5.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未来展望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未来展望十分广阔。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将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技术将不断进步,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能效。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传动装置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实现更加智能和高效的传动方式。
6.结论本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
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将不断提高电池容量、电机控制技术和传动装置技术,逐渐实现智能和高效的传动方式。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将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变革和发展。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66977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2.png)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续航里程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核心部件。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能量存储装置,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续航里程。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有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流选择。
然而,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成本较高、安全性有待提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正在不断努力研发新型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
新能源汽车电机主要分为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等。
直流电机由于其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已逐渐被淘汰。
交流异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但效率相对较低。
永磁同步电机则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主流选择。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的性能,科研人员正在研究新型电机结构和控制策略,如轮毂电机、多相电机等。
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脑”,负责对电池和电机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车辆的高效运行。
电控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机控制系统(MCU)。
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监测电池的状态,如电压、电流、温度等,实现电池的均衡充电和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机控制系统则负责控制电机的转速、转矩和功率,实现车辆的加速、减速和巡航等功能。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控系统的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为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三大核心部件外,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还包括传动系统、充电系统等。
新能源动力系统
![新能源动力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f34bb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7.png)
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动力系统是使用非传统能源作为驱动力的动力系统。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传统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研发和推广新能源动力系统,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新能源动力的定义、种类、优势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新能源动力系统指的是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非传统能源为驱动力的动力系统。
这些新能源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还能大大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因此,新能源动力系统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新能源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水能发电以及生物质能利用等。
太阳能发电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用于家庭和企业的发电,还可以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
风能发电则利用风能产生动力,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水能发电是利用水流的动力驱动涡轮机发电,最常见的就是水电站。
生物质能利用则是将生物质如植物、木材等转化为能源,如生物质发电等。
新能源动力系统相较于传统能源动力系统有很多优势。
首先,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燃料来源广泛且可再生,不会因为资源枯竭而面临供应短缺问题。
其次,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燃料清洁,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更少。
此外,新能源动力系统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最后,新能源动力系统还具有较低的成本和维护费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其经济性会更加突出。
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国政府纷纷提出并实施了新能源发展的计划和政策。
同时,新能源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生物质能利用等技术的效率和成本都在不断提高,使得新能源动力系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新能源动力系统将逐渐取代传统能源动力系统,成为主流的能源供应形式。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428847290975f46527d3e1e6.png)
19
New Energy Vehicles
三、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不同 5、制动系统不同
内燃机汽车: ABS系统和制动真空助力系统,真空助力的真空源取自发动机运行后进气道内真
空度。停车后真空助力作用消失。涡轮增压发动机、缸内直喷发动机带真空泵或辅 助真空泵。少部分车型带能量回收系统。
纯电动汽车: ABS系统和制动真空助力系统,真空助力的真空源来自于12V直流电驱动的真空
9
New Energy Vehicles
(1)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系统中动力电池和发动机通过发电机发出 的电能都通过逆变器输送给电动机,由电动机 驱动汽车行走。
总体结构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只有电动 机的电力驱动系统,其特点更加趋近于纯电动 汽车,但在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驱动系统 中的热能—电能—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过程中, 能量损失较大。一般常用于在大型混合动力客 车上。
串联式中驱动电机运转的电量主要来源于 发动机的工作,所以对其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 并不很高。
10
New Energy Vehicles
(2)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
发动机和电动机通过不同的离合器来 驱动车轮,可以采用发动机单独驱动、电 动机单独驱动、或者发动机和电动机混合 共同驱动三种工作模式。此外当发动机提 供的功率大于车辆所需驱动功率时或者车 辆制动时,电动机变成发电机,给蓄电池 充电。
泵。在停车时真空助力也可起作用。
20
New Energy Vehicles
三、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不同 6、空调系统不同
内燃机汽车: 压缩机由发动机通过皮带驱动制冷; 热风由发动机冷却水的热量在散热器上散发,由热风电机风扇吹到车内。
纯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由高压直流电驱动电机,带动压缩机制冷; 热风由高压直流电通过PTC器件发热产生热量,由热风电机风扇吹到车内。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6def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3.png)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研究I. 引言随着全球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关注,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的研究和发展重点。
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技术,则是新能源汽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充电技术等方面探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II. 电池技术目前,新能源汽车采用的主要电池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轻量化等优点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流电池。
但是,锂离子电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价格昂贵、充电时间长、安全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研发新型电池。
如采用新型材料,如硅基材料、金属氧化物等,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研发钠离子电池、氢氟酸电池等新型电池,也是重要的方向。
III. 电机技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主要由电机、减速器和驱动轮组成。
电机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
目前,新能源汽车应用最广泛的电机类型是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的优点在于高效、高功率和高转矩,因此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永磁同步电机价格较高,加工复杂度也较高,同时容易产生电磁干扰。
相比之下,异步电机具有成本低、容量大、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此外,新型电机技术,如磁悬浮电机技术、绕线电机技术等也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IV. 电控技术电控技术是指控制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控制器和相关电子电路技术。
电控技术的发展将决定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
电机控制技术是电控技术中的关键部分,主要分为直流电机控制、交流电机控制和步进电机控制。
当前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智能控制、高速控制和精确控制等方面。
同时,新型制造技术,如3D打印技术、柔性电路技术等的应用,也将为电控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V. 充电技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技术是其发展的关键环节。
新能源名词解释 三电系统
![新能源名词解释 三电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e2c1d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1.png)
新能源名词解释三电系统
三电系统是指由电动机、电控器和电池组成的新能源汽车动力
系统。
其中,电动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负责驱动车辆前进;电控器则起到控制电动机转速和输出扭矩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控
制中枢;电池则提供电能,是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
三者相互配合,构成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因此被称为"三电系统"。
从电动机角度来看,它可以是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或者燃料
电池车的动力源。
纯电动车使用电池供电,电动机驱动车辆运动;
混合动力车则结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机,电动机在起步和低速行驶时
提供动力,内燃机在高速行驶时提供动力;燃料电池车则使用燃料
电池产生的电能驱动电动机。
从电控器的角度来看,它负责控制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包括控
制电机的启停、转速、输出扭矩等参数,以及对能量的回收和分配
进行管理。
电池则是整个系统的能量来源,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的
电池种类有所不同,包括锂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等。
电池的
性能将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安全性能。
总的来说,三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它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因此,不断提升三电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性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分类
![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a14130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8.png)
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分类
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 纯电动动力系统(BEV):纯电动动力系统使用电池组储存能量,转换为电能供电。
车辆完全依靠电力驱动,不产生尾气排放,具有零排放和环保的特点。
2. 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是一
种结合了燃油和电力的动力系统。
车辆装备有电池组和电动机,电池可以通过外部电源充电,也可以通过发动机发电进行充电。
电能可以直接驱动车辆,也可以与燃油一起提供动力。
3. 混合动力系统(HEV):混合动力系统是一种结合了内燃
机和电力的动力系统。
车辆同时装备有燃油发动机和电池组,电能可以通过回收制动能量或发动机发电进行充电,电能和燃油可以相互补充提供动力。
4.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FCV):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使用氢气作为燃料,通过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工作。
燃料电池车辆具有零排放和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特点,但氢气的储存和供应仍然是一个挑战。
5. 气体动力系统(NGV):气体动力系统使用天然气(压缩
天然气或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驱动发动机工作。
天然气具有较低的碳排放和轻微的尾气排放,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动力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c885f3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3.png)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传统的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主要的区别其实就体现在了动力系统上。
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又是什么呢?一、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概述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动力系统主要分为两类,即纯电动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
纯电动系统主要是指通过电能来驱动汽车,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电池组、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等;而混合动力系统则是通过电力和传统燃油两种方式来驱动汽车,主要组成部分有电池组、发电机、传动系统等。
二、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纯电动汽车所采用的动力系统是通过电池来存储电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发动机,从而实现汽车的运行。
电池组是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就是存储电能。
电池组的种类很多,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锂离子电池。
电机控制器也是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电机的运转,使电机根据需要输出相应的功率,从而实现汽车的运行。
驱动电机则是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心脏,它通过转化电能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
三、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是通过传统燃油和电力两种方式来驱动汽车。
其主要特点就是可以在不损失性能的情况下减少油耗和排放,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由电池组、发电机、传动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电池组同样也是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作用就是存储电能,并在需要的时候输出电能给发电机使用。
发电机则是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主要负责将燃油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池组储存起来,为汽车提供动力。
传动系统则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部分,其主要作用就是将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输出功率通过变速器等部件进行转化,最终提供给汽车的车轮驱动力。
四、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会更加注重动力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同时也将更加注重研究和开发新型的电池技术。
其中,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更加偏向轻量化、高效化和智能化,追求更高的电池能量密度和电机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金属氢化物与其它储氢方法的比较
应注意的是 :
H2发动机不同会有不同程度地排出CO2: 由天然气制氢:
- CnH2n+2+2nH2O >nCO2+(3n+1)H2
由煤制氢:
- CH0.8+0.6H2O+0.7O2 >CO2+H2
由渣油制氢:
• 醇类燃料----一般指甲醇(CH3OH) 和乙醇(C2H5OH)
来源:
• 甲醇:生产甲醇的原料有煤、木柴、天然 气、有选择的城市垃圾及近几年正在研究 的海藻等;
• 乙醇:生产乙醇的原料有单糖类{如甘蔗、 甜菜等},淀粉类植物(如玉米、薯类、大 麦等),化工原料(如乙烯等 )和纤维类 (木屑、树枝及秸杆等)。
• 地球上的天然气资源还可使用200年 • 天然气是最洁净的燃料之一。天然气做燃料的车
辆比用汽油或柴油的车辆在排放方面至少要减少 85%~90%。
日本本田天然气小客车布置示意图
日本本田天然气汽车和汽油车 性能的比较
储量:
----中国拥有世界第二的天然气储量
传统发动机
天然气发动机
2.醇类燃料
气体燃料汽车
• 优点
--排放可降低到加州超低排 放法规(ULEV)的1/10 --商业应用技术已成熟 --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 --燃油经济性好
• 缺点
--费用高 --充气站少
天然气NG:—主要成分甲烷CH4,
分子中只含一个C原子。
• 排放特性: CO少; 未燃HC引起的光化学反应低; 燃料中几乎不含硫,造成酸雨的SO2排放大幅度降低; 热值比汽油高,可减少造成温室效应的CO2; 稀燃下限宽,有利于降低NOX; 固体颗粒的排放几乎为零。
H/C
4
3
≈2
奥托循环M100及E100发动机 与汽油机性能的比较
自由混合双燃料汽车 Flexible Fuel Vehicle
3.氢燃料和氢能发动机
通用采用线控技术的氢燃料 装备氢燃料转子引擎!马自
电池概念车Hy-wire
达RX-8
氢能源时代的构思
氢作为汽车燃料的特点:
• 唯一的不含碳的燃料最理想的环保燃料 • H2的热值为120MJ/kg,是汽油的2.7倍。
乃至死亡。若侵入眼睛的量大,则会导致 视神经衰弱,甚至失明。
醇类燃料的性质:
• 甲醇:一种轻质、无色、略有臭味、低污染的可燃液体, 与水能无限互溶
• 乙醇:只含两个碳原子的含氧燃料
醇与汽油的成分的比较
组成
甲醇
乙醇
普通汽油
C(%)
37.5
52.2
86
H(%)
12.5
13.0
14
O(%)
50
34.8
-
态分为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LPG)
--主要成分丙烷C3H8和丁烷C4H10,由石油矿藏中伴生 的为石油气,以液态存在。特点与NG相似.
液化石油气LPG: --主要成分丙烷
C3H8和丁烷C4H10。
• ----特点与NG相似,具有热值高、抗爆性好,自
燃温度高,易与空气混合,低排放等优点。
• 1996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250亿m3,2000年天 然气陆上产量为250亿m3,海上为150亿m3。
特点:(国际燃气汽车协会主席,杰
福瑞-塞斯勒博士)
• 与汽油和柴油相比,天然气使用更为经济(在有 些国家,天然气比传统燃料便宜50%)
• 与其它车辆相比,天然气最安全。天然气比空气 还轻,即使泄露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二甲醚的特点:
• 是由两个甲基中间夹一个氧原子构成 (CH3-O-CH3),不存在C-C键
• 着火温度为2350C,低于柴油的2500C • 含氧量为34.8%,容易完全燃烧 • 不发生光化学反应;对人体无毒 • 可再生燃料,不仅可以从石油及天然气中提取,
而且可以从煤、植物、生活垃圾中提取
二甲醚的排放特性:
醇类燃料的性质:
• 甲醇:一种轻质、无色、略有臭味、低污 染的可燃液体,与水能无限互溶。甲醇只 有一个C原子,没有C-C键,含有50%的氧。
• 乙醇:只含两个碳原子的含氧燃料
特点:
• 可再生燃料 • 与汽油或柴油掺烧或纯烧 • 在燃烧中产生甲醛和乙醛等有害气体。 • 甲醇有一定毒性,若吞服量大,则会中毒,
- CH1.8+0.98H2O+0.51O2 >CO2+1.88H2
4. 含氧燃料和二甲醚
• 含氧燃料—分子结构中含有氧原子的燃
料。如甲醇和乙醇等。含氧燃料在燃烧时 所需空气量少,容易充分燃烧,基本上不
产生碳烟,对解决柴油机的碳烟和微粒 排放有很大优势。
• 二甲醚:有可能成为高效、低污染、廉价
的十分理想的柴油机新型燃料。
• 热效率高:辛烷值高达130,可采用高压缩比,获得高的 热效率。
• 运转性能:气体燃料,低温起动和低温运转性能好; • 适应性能好,可单独或与汽油同时使用(双燃料),并且
发动机改造小。
天然气NG
• 运转性能:气体燃料,低温起动和低温运转性能好; • 适应性能好,可单独或与汽油同时使用(双燃料),并且
新型动力系统及新能源
前言 天然气 醇类燃料 氢燃料和氢能发动机
含氧燃料和二甲醚 太阳能汽车 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 燃料电池
前言
• 洁净能源? • 可再生的能源? • 其它的可以取代汽车的动力机械?
1. 气体燃料和气体燃料汽车
压缩天然气(CNG) 液化天然气(LNG)
—主要成分甲烷CH4,分子中只含一个C原子,按储存状
但单位体积的发热量只有汽油的1/20 • H2极易点燃,火焰传播特性也很好;但自
着火温度(在大气压下)高达850K • 携带性和安全性差
氢在发动机中的供给方式:
• 常温H2,进气管吸入 • 液态H2,进气管吸入(H2的沸点为-253C) • 高压H2,缸内直喷
氢燃料的实用化问题:
• 如何廉价地获得H2 • 携带运输:安全、低成本和能量密度高 • 常用的贮运方法有高压气瓶法(HP)、液态H2(LH)和
发动机改造小。
• 问题: 使用纯NG发动机功率下降约10%; 储气压力高达20Mpa,使燃料容器加重; 一次充气行驶距离短; 燃料的储运,添加困难,设备复杂,一次性投资较高 。
储量:
• 我国四川、陕甘宁、新疆及东部油田有丰富的天 然气资源,新疆、大庆等东北的区有石油液化气 资源。
• 1993年已探明的天然气资源为1.87万亿m3,估计总 储量38万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