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原理的关系
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62489d0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e.png)
第四部分唯物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发展的途径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心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和考验.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基本属性.(1)二者相互区别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2)二者相互联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要看到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6.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四、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辩证否定观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其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2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哲学依据1从唯物论角度: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从辩证法角度:①发展的实质②辩证否定观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3从认识论角度: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创新的社会作用:4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
![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b716e4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2.png)
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它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系统观念强调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为世界是由矛盾、运动和发展构成的。
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中,系统是矛盾统一的总体,也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
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它突出了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具有内部矛盾的,系统观念则是通过分析和研究事物的各个层面和组成部分来揭示这种内部矛盾。
系统观念的重要特点是整体性和动态性。
整体性指系统不仅是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而且还具有整体属性,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动态性指系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它在运动与发展中不断调整、修正和完善自身。
系统观念的核心思想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没有孤立的事物和现象。
系统观念则从整体性和辩证性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系统观念强调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系统观念中,整体与局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整体决定局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系统观念则通过研究事物的整体和局部来揭示这种矛盾关系。
系统观念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认识论中,系统观念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帮助我们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运动规律。
在方法论中,系统观念引导我们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多个方面和层面,寻找事物的根本矛盾和解决之道。
总之,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它强调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系统观念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运动规律,引导我们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多个方面和层面,寻找事物的根本矛盾和解决之道。
系统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
![系统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0f851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9.png)
系统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
系统辩证论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和方法,旨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全面性、相
互作用性和发展性。
系统辩证论强调系统的整体性,认为事物是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
用的因素构成的,不能孤立地看待和解决问题。
它要求人们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综合各种因素,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一种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与
思考方式。
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是根本的,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础和源泉,意识和思
维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是通过矛盾
运动推动发展的,强调质量的转化和量变的质变。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
批判地思考和实践,并以改造世界为目标。
系统辩证论和唯物辩证法都是认识和思考事物的方法,都强调事物的全面性、相互作
用性和发展性。
系统辩证论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从全局出发分析问题;而唯物
辩证法则强调物质的决定地位和矛盾运动的推动作用,注重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
两
者在认识和思考问题上有相互关联和互补的特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事物
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现代系统科学与唯物辩证法探析
![现代系统科学与唯物辩证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52d47302768e9951e7385a.png)
2007.4□孙笑天现代系统科学与唯物辩证法探析现代系统科学的问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而问题在于,必须摆正现代系统科学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这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前提。
一、问题的提出系统科学思想是上世纪2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首先提出来的,40年代他又创立了一般系统论,为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后,系统科学发展不断出现新的飞跃,各种系统理论纷纷面世,使系统科学得到蓬勃发展,70年代后期,我国哲学界开始探讨系统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并随着问题的深入,出现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叫取代论,主张以系统论取代唯物辩证法。
第二种观点叫包蕴论,认为系统论和系统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已有的内容。
第三种观点叫发展论,认为系统论和系统方法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甚至有人提出唯物辩证法已从“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阶段进入“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阶段。
应该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系统论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所包含的系统思想和现代系统论不能等量齐观,这是因为它们产生的基础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系统思想产生于近代,当时的近代科学所能够提供的关于世界系统联系的事实是十分有限的。
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不可能孕育出完备的系统论思想和系统科学,系统论和系统科学只能是现代科学的产物。
从以上观点看,取代论是没有根据的包蕴论也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至于发展论,首先应肯定其重视现代系统科学对于唯物辩证法发展的意义是对的,但未免言过其实。
笔者认为,现代系统科学是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化。
其理由在于:现代系统科学提供了许多带有很大普遍性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原则,其基本范畴有系统、要素、层次、结构和功能等,其理论早有整体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最优化原则等。
这些基本范畴和理论原则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提炼、升华,有的可以被吸收成为唯物辩证法新范畴的重要材料,有的可以丰富、深化唯物辩证法原有范畴,有的将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维方式开辟新的途径,如由综合到分析再到综合辩证结合的思维方式。
辩证唯物论三大原理
![辩证唯物论三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c676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5.png)
辩证唯物论三大原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原理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下面分别进行详细介绍: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而不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简而言之,即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则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论系统科学方法与唯物辩证法
![论系统科学方法与唯物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792c0f52ea551810a6876d.png)
5齐齐哈尔大学学报6(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Journal of Q iqi har Un i vers it y(Ph&i Soc Sc i )No ve mber 2007[收稿日期]2007-05-31[作者简介]白晓东(1983-),男,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社会学。
论系统科学方法与唯物辩证法白晓东,郭 广(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关键词]系统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层次定位[摘 要]从系统科学方法的应用范围、普遍性程度及其使用的基本范畴来看,系统科学方法主要是一般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为唯物辩证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唯物辩证法作为最根本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在正确地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过程中,唯物辩证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N031;B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07)06-0041-03T he Syste m -Scien tificM ethod and The M ater ia listic Dia lecticsBAI X i a o -dong ,GU O G uang(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 m inistra ti on ,W uhan Uni vers it y of Technolo gy ,W uhan 430063,China)K ey word s:t he system -sc i entifi c m ethod ;t he ma teria listic dia l ectics ;l eve l positi on Abstr ac t:V ie wed fro m t he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 -sc i entifi c me t hod .s app licati on sco pe ,degree of un i ve rsality and basi c cat 2egory used ,it i s m a i nly the genera l sc i entifi c m ethod tha t confir m s and enr iches the m ater i a li stic d i a l ec ti cs ,creats t he co nditio ns for the m ater i a li sti c d i a lecti cs to f urther perfectio n and deve l op m ent .The m a teria listic d ialectics i s an essential sc ientific m ethodology syste m,wh ich plays a noticeable and i nstructi ve roles i n the process of app l yi ng t he syste m -sc i entifi c m ethod correctly .自从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系统科学得到了迅猛发展,系统科学方法也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领域以及社会科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引起了人们对系统科学方法与唯物辩证法关系的广泛关注。
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原理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原理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9676951312b3169a451a4c5.png)
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原理的关系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既有本质的区别,但同时又有内在的联系。
如果仅仅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否认二者之间的联系,就会导致以唯物辩证法否定系统论等错误。
第一,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来源。
系统论的产生,是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管理和科学方法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需要的直接刺激密切相关。
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起早于现代系统论的产生长达整整一个世纪。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化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物,是自然科学飞跃发展的结果,也是欧洲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
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第二,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
系统论是“关于整体的科学”,它把研究对象看作系统加以考察,揭示了有组织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
科学技术史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与人类认识事物的水平分不开的。
然而,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不同于系统论。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为对象,揭示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它不仅适用于系统论研究的有组织复杂系统领域,还适用干传统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有组织简单系统领域,以及目前尚未形成独立科学门类的无组织复杂系统领域。
显而易见,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根本不同的。
第三,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同的学科性质。
系统论揭示的规律仅适用干有组织复杂系统领域,而不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这就决定了它只能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门类。
系统论隶属于现代科学,属于“具体科学”的范畴。
它是科学并具有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功能,而不是哲学,亦不具备哲学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功能。
包括唯物辩证法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各门具体科学所揭示出的各种特殊的辩证内容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既是世界观、又是一般方法论。
系统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
![系统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ccc03fc8d376eeafaa31be.png)
系统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摘要]: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是物质世界固有的根本属性。
系统的实质是多元的辩证统一的整体,它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精确化、深刻化,这一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增添了全新内容,提供了崭新的形式,把唯物辩证法推向了新的阶段。
[关键词]:系统辩证论/发展/唯物辩证法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系统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现代系统科学是有跨学科性质的横向学科。
系统科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1]。
积极开展对系统辩证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
1 系统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方式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决不是抽象的哲学思辨的结果,而是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最高概括。
19世纪以前的近代自然科学主要研究既成的客观事物,19世纪的近代自然科学进入到对事物过程以及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的研究。
19世纪中期的三大发现分别揭示了细胞向生物体的转化、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和新旧物种的转化的科学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各种不同事物及其过程通过相互转化而普遍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转化联系的宇宙图景。
20世纪的现代自然科学已从研究自然界的既成客观事物、过程及其相互转化进步到研究自然界事物的内部结构、层次和信息,把自然界的事物当作系统加以考察。
由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现代科学整体化的趋势加强。
宏观、微观和宇观相互交叉、渗透,科学和技术相互交叉、渗透,各门自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等,正改变着人们关于物质世界的图景。
现代科学认识正向着微观的各层次和宏观的各层次两个方面延伸,从信息、层次、结构和功能的诸多方面揭示自然界的规律,人类获得了对物质世界越来越完整的认识。
而任何成熟的科学理论知识本身就转化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20世纪,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产生,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开始了科学研究模式的变革。
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和系统方法及运用
![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和系统方法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ed5cd133d4b14e8524686d.png)
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和系统方法及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及运用【作者】李守学【作者简介】李守学,淮阴市教育学院副院长事物的普遍联系是物质世界、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的特征。
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关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过去人们对它研究得比较多,而对事物联系的系统性则研究比较少。
近些年来,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在逐步深入。
本人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同系统工程学和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有联系,但不完全相同。
它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独立的系统的某些思想,同时也吸取了现代系统科学的优秀成果。
系统作为哲学范畴,是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的结果。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性。
系统概念、系统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联系观念为特征,包含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之中。
这时系统思想取得了哲学的表达形式,系统观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所谓系统,是指由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性是事物的根本属性。
作为哲学范畴的系统,它有哪些基本特征,我们由此应当得出什么样的方法论的结论呢?系统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整体性。
系统的整体性主要是揭示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没有要素,无所谓系统。
那么系统与要素是什么关系呢?系统是要素的有机统一,系统和要素是非加和、非还原的关系。
就是说,系统作为整体,它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各个要素分别存在时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也不能把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简单还原于要素的性质和功能。
研究系统要破除机械组合论和机械分解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整体不等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的,但氢和氧按一定方式组成的这个水的分子,作为系统整体,它就有新的性质和功能,也就是说它不是氢和氧分别存在的时候那个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而具有了氢和氧分别存在时所没有的性质和功能。
系统理论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
![系统理论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be71a125f0e7cd1842536fe.png)
第13卷 第2期系 统 辩 证 学 学 报V ol .13 N o .22005年4月JO U RN A L OF SY ST EM IC DIA L ECT ICS Apr.,2005 文章编号:1005-6408(2005)02-0033-03系统理论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潘建红,彭列汉(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摘 要:系统规律是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
它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既是对原有辩证法体系的丰富,更使原有体系发生深刻变化,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从“联系”与“三大基本规律”的角度阐述系统理论将唯物主义辩证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联系;三大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中图分类号:B 0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4-01-10作者简介:潘建红(1972-),男,湖北武汉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科技伦理学。
现代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系统论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问题,是在现代实践与科学基础上研究辩证法的总体性课题。
唯物辩证法是通过规律和范畴来揭示世界的,一定时间的规律和范畴的有机联系和统一就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形态,唯物辩证法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的每一次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会不可遏制地改变自己的形式。
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和社会实践及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许多领域取得划时代的突破,科技发展对唯物辩证法提供了新课题。
唯物辩证法必须对科技发展概括、升华,并对其进一步发展给以理论指导。
在这过程中,唯物辩证法也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体系。
一般系统论的出现使整个科学趋势发生转折,传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发生变革,需直接探讨因旧世界观崩溃而引起一些问题的兴起。
新的技术革命要求整体观点和跨学科的研究,由此产生了一些横断学科。
在这过程中,机械论与孤立分析方法产生不可克服的困难,统一的理论基础应运而生,一般系统论深入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选题集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选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1340a6850508763230121247.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选题集锦第一章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E.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理在事先C.物是感觉的集合D.心外无事E.吾心即宇宙3.以下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心外无物”B.“天下物皆可理照”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D.“理在事先”E.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4.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主要有()。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C.哲学高于所有具体科学D.具体科学可以蔑视哲学E.具体科学需要有哲学的指导5.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
A.所有唯心主义B.有些唯心主义C.所有唯物主义D.有些唯物主义E.休谟和康德哲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具有形而上学性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E.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7.旧历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A.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B.不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C.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D.没有找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E.没有摸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8.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A.本体论B.认识论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E.理性主义精选文库9.下列哲学属于非理性主义的有()。
A.黑格尔哲学B.唯意志主义C.贝克莱主义D.弗洛伊德主义E.存在主义10.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表现的有()。
A.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E.实现了唯物的自然观和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谈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的关系
![谈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3777fd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9.png)
谈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是西方现代哲学中较重要的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它们就客观事物、社会发展规律及理性活动有着密切关联。
首先,唯物辩证法是以客观事物发展中的矛盾内容为核心,以对矛盾内容具有变化、互相转化、协调一致性等特点为根据,采取认识现实的具体思想方式,在得到知识的表现形式。
唯物辩证法采用的是复杂的系统方法,随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进化变化,为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空间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系统论是一种把客观事物看成系统结构的科学方法,使用系统论思想研究客观事物,可以把它们中相互联系、共同耦合的内容抽象地总结出来,使研究的客观事物变成一个系统,获得学习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根据系统原理分析与研究加深对事物规律的理解,实现理解的广度和有效的深度。
最后,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是有着密切关联的,两者是一个统一体系。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不断变换形式的复杂性质,作为哲学理论,唯物辩证法以系统化观念把客观事物描绘出来、对其形成抽象结构;系统论是以客观系统运行为主要方向,以研究客观系统性质、操作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为主要业务领域,并以客观系统性作为基本原理而构成研究的集合体,所以它们有着紧密的结合性,在一定的实践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高校和高等教育中体现出它独特的价值。
浅谈辩证唯物论和系统科学的关系
![浅谈辩证唯物论和系统科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e35a001a300a6c30c229f7e.png)
哲 学 和 各专 门 具体 科学 的 关 系是 一 般
和 个别
、
而 单 独 考 察辩 证 唯 物 论 和 系 统 科 学 之
普遍 和 特 殊 的 关 系
,它们 是 对 立来自统一 的 关系 系别
,
、
。
既 然辩 证 唯物论 和系 统 科学 的关
合 体”
。
他 是 用 概 念 的 系 统 发展 反 映了 客
f J具 体 科 学 的 中介
一
在整
系 统科 学 和 各专 门具体 科学
。
,
它 处 于 哲 学 和 各专 门
,
在 原则 上 是 相 同 的
一句 话
我 之所 以 把
具 体科 学 之 间 这 个 层 次 上
。
是 哲 学 和 各专
、
辩 证 唯 物 论 和 系 统科 学 的 关 系 在 原则 上归
结 为哲 学 和 具体 科 学 的 关 系
适 用 范 围 上是不 同 的
冯 着 眼 于它
,
贝 塔 朗 菲 在论 述 系统 观 念 的 历 史发 展
,
辩 证 唯物 论研 究物 质世 界
。
时 明 确承认
马 克 思 和 黑 格尔 的 辩证 法 在
。
的 最 一 般 的 本 质 和 最 普 遍的 发 展 规 律
它
形 成 系统 论过程 中起过 重 大 作 用
,
辩 证 唯 物论 和 系 统 科学 的 关 系 问 题
成
其 范畴
、
原
了 国 内外哲 学 界 普 遍 注意 和 激 烈 争论 的 问 题 对 于 我 们 尤 其是 对 于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
都存 在 着 一 个 具有 世 界 观 意 义 上 的 极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e75b63a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1.png)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1、〖原理〗: (1)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继承。 2、〖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方法论〗: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即事事有矛盾;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唯物辩证法 基本规律 基本原理 关系
![唯物辩证法 基本规律 基本原理 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f6e519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8.png)
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关系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唯物辩证法里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关系,这就像是一场魔法世界里的奇妙关联。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就像是魔法世界里的三大巨头魔法。
对立统一规律那可是头号大佬,就像哈利·波特里的魔法石一样核心。
它说事物内部总有对立的双方,就像魔法世界里有光明魔法和黑暗魔法似的,这双方既互相斗争又互相依存。
你想啊,要是没有伏地魔这个大反派,哈利波特这个英雄怎么凸显出来呢?这两者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就像魔法世界里正邪的斗争推动着整个魔法故事不断发展一样,超级神奇。
质量互变规律呢,就像是魔法的成长法则。
它好比是小魔法师学习魔法,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些小魔法的量变积累,像学一些简单的悬浮咒之类的。
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可能就学会了超级厉害的阿瓦达索命咒(当然,咱是说在合法的魔法学习范围内哈)。
这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像魔法学徒一步步成长为大魔法师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慢慢积累起来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就像是魔法的革新过程。
魔法界的魔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旧的魔法可能会被否定,然后产生新的魔法,但是这个新魔法又保留了旧魔法里的一些精华部分。
这就好比最初的魔法扫帚只是普通的飞行工具,后来不断被改进否定,变成了光轮系列扫帚,速度更快、更稳定,但飞行这个基本功能还是保留着的。
而基本原理呢,就像是这些魔法规律背后的魔法理论书。
这些原理是对基本规律的一种解释和支撑。
就像魔法学校里的教授给小魔法师们讲解魔法规律背后的原理一样。
基本规律是具体在魔法世界里呈现出来的魔法现象,而基本原理则是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魔法现象。
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是分不开的,就像魔法咒语和魔杖分不开一样。
没有基本原理的支撑,基本规律就像没了魔力的咒语,空有架子却没法发挥作用。
而没有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就像是一本没有实例的干巴巴的魔法理论书,没人爱看。
它们共同构建了唯物辩证法这个大魔法体系。
就像魔法世界里的各个魔法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一样。
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
![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191d2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4.png)
作者: 郭杏华
作者机构: 北京体育学院
出版物刊名: 教学与研究
页码: 77-78页
主题词: 唯物辩证法;现代系统论;整体性;二者关系;正确把握;科学体系;具体科学;发展;规律;
事物
摘要: <正> 近年来哲学界就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的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这对于人们正确把握二者关系,以及对深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自身都是有益的。
但在讨论中,也有人企图以系统论代替唯物辩证法。
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倾向。
我们认为,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所反映的是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而系统论从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看,它属于具体科学,它所反映的只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本质和规律。
系统论所反映的事物的规律如联系、系统、整体性、结构等等都只是唯物辩证法揭示的世界规律的一个方面。
在系统论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这并不奇怪,因为一般存在于特殊和个别之中,特殊和个别包含了一般。
但系统论仍然未上升到世界观层次,不能代替辩证法,相反地,它还要自觉或不自。
论系统科学方法与唯物辩证法
![论系统科学方法与唯物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11b0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a.png)
论系统科学方法与唯物辩证法
论系统科学方法与唯物辩证法
从系统科学方法的应用范围、普遍性程度及其使用的基本范畴来看,系统科学方法主要是一般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为唯物辩证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唯物辩证法作为最根本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在正确地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过程中,唯物辩证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作者:白晓东郭广 BAI Xiao-dong GUO Guang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刊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7 ""(6) 分类号:N031 B024 关键词:系统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层次定位。
系统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范例
![系统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14bc3ea58da0116d17491a.png)
体系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体系是物质天下的存在方法,是物质天下固有的底子属性。
体系的本色是多元的辩证同一的团体,它富厚和生长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不雅。
体系辩证纪律是唯物辩证法的详细化、准确化、深刻化,这一纪律富厚和生长了唯物辩证法,为唯物辩证法的生长增加了全新内容,提供了极新的情势,把唯物辩证法推向了新的阶段。
:体系辩证论/生长/唯物辩证法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当代科学技能的生长,当代体系科学得到了敏捷的生长。
当代体系科学是有跨学科性子的横向学科。
体系科学的生长“彻底改变了天下的科学图景和今世科学家的头脑方法”【1】。
积极开展对体系辩证纪律的研究,有助于富厚和生长唯物辩证法。
1 体系是物质天下存在的方法体系是物质天下的存在方法,决不是抽象的哲学思辨的效果,而是当代天然科学生长效果的最高归纳综合。
19世纪从前的近代天然科学重要研究既成的客不雅事物,19世纪的近代天然科学进入到对事物历程以及天然历程的相互接洽的研究。
19世纪中期的三大发明别离显现了细胞向生物体的转化、差别情势的能量转化和新旧物种的转化的科学究竟,使人们熟悉到天然界种种差别事物及其历程通过相互转化而遍及接洽起来,刻画出一幅天然界转化接洽的宇宙图景。
20世纪的当代天然科学已从研究天然界的既成客不雅事物、历程及其相互转化进步到研究天然界事物的内部布局、条理和信息,把天然界的事物当作体系加以观察。
由于当代科学与技能的精密团结,使当代科学团体化的趋势增强。
宏不雅、微不雅和宇不雅相互交织、渗出,科学和技能相互交织、渗出,各门天然学科相互交织、渗出,天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织、渗出等,正改变着人们关于物质天下的图景。
当代科学熟悉正向着微不雅的各条理和宏不雅的各条理两个方面延伸,从信息、条理、布局和功效的诸多方面显现天然界的纪律,人类得到了对物质天下越来越完备的熟悉。
而任何成熟的科学理论知识自己就转化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要领论。
20世纪,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产生,大大开辟了人类的视野,开始了科学研究模式的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原理的关系
关键字:唯物辩证法,系统原理,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引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是关于运动发展的学说。
一是联系,一是发展,这就是它总的特征。
从这“两个原则”出发,进一步揭示出联系和发展的本质,以及它们各自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总的任务。
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一个要素,而任何一系统的要素本身,通常又是较低一级的系统。
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都自成系统又互为系统,如果把一个事物从某种系统中分离出来,它必然又落入另一种系统,并获得新质。
显然,这些重要发现闪跃着辩证法联系观的光辉。
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既有本质的区别,但同时又有内在的联系。
如果仅仅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否认二者之间的联系,就会导致以唯物辩证法否定系统论等错误。
第一,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来源。
系统论的产生,是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管理和科学方法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需要的直接刺激密切相关。
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起早于现代系统论的产生长达整整一个世纪。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化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物,是自然科学飞跃发展的结果,也是欧洲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
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第二,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
系统论是“关于整体的科学”,它把研究对象看作系统加以考察,揭示了有组织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
科学技术史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与人类认识事物的水平分不开的。
然而,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不同于系统论。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为对象,揭示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它不仅适用于系统论研究的有组织复杂系统领域,还适用干传统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有组织简单系统领域,统计力学、分子物理学和概率论所研究的无组织简单系统领域,以及目前尚未形成独立科学门类的无组织复杂系统领域。
显而易见,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根本不同的。
第三,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同的学科性质。
系统论揭示的规律仅适用干有组织复杂系统领域,而不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这就决定了它只能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门类。
系统论隶属于现代科学,属于“具体科学”的范畴。
它是科学并具有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功能,而不是哲学,亦不具备哲学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功能。
包括唯物辩证法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各门具体科学所揭示出的各种特殊的辩证内容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既是世界观、又是一般方法论。
第四,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同的科学体系。
系统论或系统科学是由系统工程技术、系统技术科学和系统学组成的科学体系。
然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联系和发展观点、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一系列基本范畴组成的,并与辩证的唯物论、辩证唯物的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一起,由此构成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可见,这一理论体系与系统科学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系统论证实了唯物辩证。
唯物辩证法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各门具休科学成果的科学地概括和总结。
因此,它的真理性需要各门具体科学发展的系统事实来证明。
系统论作为一门新的横断科学,从许多方面证实了唯物辩证法。
首先,系统论证实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其次,系统论证实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
再次,系统论证实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不平衡性原理。
第二,系统论深化了唯物辩证法。
系统论中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它和唯物辩证法息息相通。
尽管我们不能把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等同起来,它一也没有揭示出高于唯物辩证法的更普遍更深刻的原理原则,但我们必须承认,它确实对唯物辩证法提出了许多可取的思想,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地深化了唯物辩证法。
首先,系统论深化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其次,系统论深化了唯
物辩证法关于如何规定矛盾群体性质的思想。
再次,系统论深化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思想。
第三,系统论将推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使自己不落后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就必须高度重视现代科学的发展,大胆吸收和借鉴其中所包含的有价值的辩证内容和材料,择其善者而用之,以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使之永葆其美妙之青春。
首先,唯物辩证法应概括系统论提供的新思想、新范畴。
其次,唯物辩证法应借鉴系统论提供的新的科学原则。
再次,唯物辩证法应吸收系统论提供的新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现代系统论并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一个学科门类,是指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
现代系统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发展的产物。
现代系统论与以往的科学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它不是研究某特定领域的对象及其规律,而是研究各种不同领域的对象的共同特征及其规律,它把不同学科横向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具有跨领域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因此现代系统论又被人们称为横断科学。
现代系统论把自己研究的对象不是看作某个单独事物,而是看做一个整体系统,要求做整体综合性的研究和把握。
因此现代系统论又被称为系统科学。
现代系统论还有鲜明的方法论特征,它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到不同领域对象的研究,给不同学科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所以又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科学方法论。
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来源。
系统论的产生,是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管理和科学方法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需要的直接刺激密切相关。
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起早于现代系统论的产生长达整整一个世纪。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化和无产
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物,是自然科学飞跃发展的结果,也是欧洲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
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
系统论是“关于整体的科学”,它把研究对象看作系统加以考察,揭示了有组织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
科学技术史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与人类认识事物的水平分不开的。
然而,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不同于系统论。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为对象,揭示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它不仅适用于系统论研究的有组织复杂系统领域,还适用干传统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有组织简单系统领域,统计力学、分子物理学和概率论所研究的无组织简单系统领域,以及目前尚未形成独立科学门类的无组织复杂系统领域。
显而易见,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根本不同的。
参考文献:
(一)主要著作索引:
1.王雨田主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第二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乌杰.系统辩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菲利普·弗兰克.科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 肖前.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6.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7.庞元正.李建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经典文献选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