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机械手开题汇报最终修正版

机械手开题汇报最终修正版

机械手开题汇报最终修正版1.机械手国内外发展现状工业机械手最早应用在汽车制造工业,常用于焊接、喷漆、上下料和搬运。

工业机械手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脑功能,它可替代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温等恶劣环境中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

目前主要应用与制造业中,特别是电器制造、汽车制造、塑料加工、通用机械制造及金属加工等工业。

工业机械手与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搬运小车与自动检测系统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

随着生产的发展,功能和性能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机械手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工业机械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始于40年代的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搬运核原料的遥控机械操作手研究,它是一种主从型的控制系统。

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

它的结构是:机体上安装一回转长臂,端部装有电磁铁的工件抓放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型的;1962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又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

运动系统仿造坦克炮塔,臂可以回转、俯仰、伸缩,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用磁鼓做储存装置。

不少球面坐标式机械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年该公司和普曼公司合并成为万能制动公司,专门生产工业机械手。

1962年美国机械铸造公司也实验成功一种叫Versatran机械手,原意是灵活搬运,可做点位和轨迹控制:该机械手的中央立柱可以回转、升降、伸缩,采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也是示教再现型。

虽然这2种机械手出现在六十年代初,但都是国外机械手发展的基础。

从60年代后期起,喷漆、弧焊工业机器人相继在生产中开始应用。

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出一种Unimation—Vic.arm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

联邦德国机器制造业是从1970年开始应用机械手,主要用于起重运输、焊接和设备的上下料等作业:联邦德国Kuka公司还生产一种点焊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和程序控制;日本是工业机器人发展最快,应用国家最多的国家,自1969年从美国引进两种典型机械手后,开始大力从事机械手的研究,目前以成为世界上工业机械手应用最多的国家之一。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机械手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和各个领域。

本设计旨在设计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程度的机械手,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和可行性。

本文将从设计背景、目标、方法和预期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引言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模拟人手动作的自动化装置,它通过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物体的抓取、搬运和放置等操作。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机械手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机械手普遍存在操作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程度的机械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2. 设计背景目前市场上的机械手大多采用传统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其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

因此,本设计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算法,设计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程度的机械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设计目标本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种具有以下特点的机械手:- 高精度:能够实现对物体的准确抓取和放置,精度达到毫米级。

- 高自动化程度:能够通过编程实现自动化操作,并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动。

- 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物体,并能够进行灵活的操作。

4. 设计方法本设计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设计目标:- 机械结构设计:采用先进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法,优化机械手的运动性能和刚度。

- 传感器技术应用: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如视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以实现对物体的准确感知和控制。

- 控制算法设计:设计高效的控制算法,实现机械手的自动化操作和精确控制。

5. 预期结果通过本设计,预期能够实现以下结果:- 设计出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程度的机械手原型。

-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手的性能和可行性。

- 提出优化方案,进一步改进机械手的性能和功能。

6. 计划安排本设计将按照以下计划安排进行:- 第一阶段:调研和文献综述,了解机械手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智能化机器人系统,已经成为了工厂自动化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

它主要通过机械手臂和控制系统的相互配合,完成物料的搬运、装配、喷漆等工作。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手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我国的机械手制造技术还有待提升,因此市场上的机械手品质往往有着参差不齐的状况,稳定性和持续性都不尽如人意。

因此,如何提高机械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机械手的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高机械手的稳定性和精准度,为机械手的普及使用和工业自动化生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三、预期成果(1)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构建一种新型机械手结构,使机械手的运动更加平稳、稳定。

(2)引入控制算法和局部运动控制等技术,提升机械手的精准度和速度。

(3)通过实际应用和多组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该机械手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研究方法1.从机械手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出发,通过ADAMS、Solidwork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械手进行结构仿真和性能分析。

2.设计控制系统的硬、软件结构,选择DC/AC伺服电机、编码器等关键部件,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多个轴的联动控制。

3.在机械手的不同运动轨迹上,通过“视觉传感器+控制程序”的组合方式进行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进而建立机械手控制的数学模型。

4.通过实验对比和分析,寻找最优化的控制参数,进一步提高机械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五、论文结构1.绪论。

介绍机械手的相关背景和意义;明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阐述研究意义与意义;梳理研究进展,研究现状;详细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机械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械手的结构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一种优化的机械手结构方案,从而实现机械手的平稳、稳定运动。

3.控制系统设计。

详细介绍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结构及其硬、软件的规划,包括选择关键部件、搭建控制程序、通过局部运动控制的方式提升机械手的精准度和速度的方法等。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正文:1·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1·1 项目背景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运动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器械、军事领域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重要工具。

因此,研究机械手的设计和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2 研究意义本项目旨在实现一个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的机械手系统。

该系统将能够完成人类手臂的复杂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劳动力成本。

此外,机械手还可以应用于危险环境下的作业,保障工人的安全。

2·研究目标与内容2·1 研究目标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复杂任务的机械手系统,实现机械手的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

2·2 研究内容a·机械手系统的结构设计:包括机械手的关节设计、传动系统设计、执行器设计等。

b·机械手系统的运动学分析:通过建立机械手的数学模型,研究机械手的运动规律和工作空间。

c·机械手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机械手的运动控制、路径规划和力控制等。

d·机械手系统的性能评估:通过实验验证机械手系统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等指标。

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1 研究方法a·理论研究法:分析机械手的工作原理、运动规律和控制策略,建立数学模型。

b·数值模拟法: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机械手系统的运动学和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c·实验研究法:设计实验平台,对机械手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

3·2 技术路线a·机械手系统的结构设计:根据任务需求设计机械手的结构,选取合适的传动系统和执行器。

b·机械手系统的运动学分析:建立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分析机械手的位姿、速度和加速度特性。

c·机械手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算法、路径规划算法和力控制算法。

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
通常,工业自动化中使用的机械手,都是简单的夹持器, 只能实现简单的开合动作,应用具有很大局限性。出现这种 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二、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抓取稳定性、可靠性低; 对抓取物体形状自适应性差; 质量重,不能实现微小的位姿调整。
二、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社会对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 高,生产的产品品种形状成千上万,人们迫切从有毒、有害、 高温或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愿望等原因, 随着科技水 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机械手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的扩 大,概念也在不断地拓展,不再局限于搬运、焊接以及大批量 作业的机械手,而是机械手不仅可以替代人手完成一些简单 的操作,还能进行更加复杂的随形抓取和操作。随着机械手 研究的深入和各方面需求的巨大增长, 研制一款结构简单,
Control[C].1962,p:3-10
[3]T.Tomovic. Computer control of multi-jointed finger system for precise object-handing
[A].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metics[C]. 1982.p: 289-299.
. [13]俞昌东,姜力,黄海.残疾人假手的仿人和欠驱动机构研宄[J].机械设计,2007,24(9):44-46
[14] 王嘉研.欠驱动机械手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5]卜夺夺.仿人机器人欠驱动灵巧手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 [16]卜夺夺,周建军,马天文 .腱传动仿人手指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J].机电工程,2012,03:286-289. [17] 王光宇.五指仿人灵巧手的机构设计[J].才智,2013,15:207-208. [18] 张文增,马献德,黄源文,邱敏,陈强.末端强力抓取的欠驱动拟人机器人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机械手开题报告1.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机械手的出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且可以在一些危险环境中代替人工作业,保护工人的安全。

1.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设计并制造一款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机械手,满足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需求。

通过研究机械手的机构结构、控制系统以及工作性能等方面,探索机械手的优化设计和应用。

1.3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①机械手的结构设计②机械手的传动系统设计③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④机械手的性能测试与分析2.机械手的结构设计2.1 机械手的机构形式机械手的机构形式可以采用串联型、并联型或混合型结构。

根据研究需要,本次设计选择了混合型结构,即在基座上设计一个旋转基座和一个活动式手臂。

2.2 机械手的关节设计机械手的关节设计应考虑旋转灵活度、承载能力等因素。

本次设计选择了直线型关节和旋转型关节,分别实现机械手的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

2.3 机械手的末端执行器设计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设计应考虑抓取物体的能力、精度等因素。

本次设计选择了夹爪式末端执行器,能够灵活抓取不同形状的物体。

3.机械手的传动系统设计3.1 传动方式选择根据机械手的运动特点,本次设计选择了电动驱动方式,并采用减速器传动实现机械手各关节的运动。

3.2 传动装置选型本次设计选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源,配合减速器和伺服控制系统实现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3.3 转动速度和扭矩计算根据机械手在工作时的载荷大小和运动速度要求,计算出各关节的转动速度和扭矩要求。

4.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4.1 控制器的选型根据机械手的运动需求和精度要求,本次设计选择了PLC作为机械手的核心控制器。

PLC具有稳定性好、功能强大等优点,适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

4.2 控制算法设计根据机械手的运动特点和任务需求,本次设计采用PID控制算法来实现对机械手运动的精确控制。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机械手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业、医疗等领域。

它能够模拟人手的运动,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手的应用领域和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因此对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设计和开发一种高效、灵活的机械手系统,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探索机械手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研究内容1. 机械手的工作原理机械手主要由机械结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感知系统等组成。

机械结构决定了机械手的运动方式和灵活性,传动系统实现机械手的力和速度传递,控制系统对机械手进行精确控制,感知系统使机械手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和物体。

2. 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基础。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任务需求,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机械手,如平行机械手、串联机械手和混合机械手等。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机械手的负载能力、工作空间、精度要求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3. 机械手的控制方法机械手的控制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基于传感器的反馈控制、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基于学习的自适应控制等。

不同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任务和环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以实现机械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性能。

4. 机械手的应用案例机械手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食品加工等。

以汽车制造为例,机械手可以完成汽车零部件的搬运、焊接、装配等任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研究机械手的应用案例,可以深入了解机械手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和优势。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机械手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同时设计并搭建实验平台,对机械手的性能和控制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可以设计和开发一种高效、灵活的机械手系统,并实现对其性能和控制方法的验证。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铣床上下料机械手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电08-4班姓名:杨绍宝学号: 080514010415 指导教师:李大勇教师职称:黑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篇二:机械手开题报告附表6:郑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注:课题来源要填写明确(如教师拟定、学生建议、某企事业单位项目等)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e—调研报告(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要求(1)、(2)均要填,如ay,by等。

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篇三: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123 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工业机械手学院名称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机制(专本)10-3班学生姓名 xxx学号 1022060xx 指导教师填表时间: 2012 年3月 23日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1234篇四:机械手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篇五:机械手设计_开题报告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程名称:机械手设计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机制专101 学号: 2010543112 学生姓名:李晓军1、课题来源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型汽车生产以及轻工业生产中,往往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作还需要人工上下料,既费时费力,又影响效率。

而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 开题报告

机械手 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机械手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仓储、医疗卫生等领域。

它通过模拟人手的动作实现物体的抓取、搬运和放置,具有高效、精准、可靠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对机械手的研究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机械手的结构、控制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优化和创新应用,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灵活性,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内容1. 机械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机械手的结构包括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等部分。

本研究将对机械手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各个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工作方式,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2. 机械手的控制方法机械手的控制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传统的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本研究将对这些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估,找出适合机械手控制的最优方法,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3. 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物料搬运、焊接、装配等。

本研究将选择其中的一个应用场景,对机械手在该场景中的工作流程进行研究,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实验搭建机械手的实物模型,进行结构和控制方法的验证和优化。

其次,通过数值模拟对机械手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五、研究意义1. 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机械手的应用可以代替人工完成繁重、重复和危险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 促进工业自动化发展机械手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优化和创新将推动整个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提高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

3. 推动科技进步机械手的研究和改进需要涉及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对机械手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科技进步。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机械手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机械手是一种具有自主控制能力的装置,能够模拟人手的动作完成各种操作任务。

机械手在工业生产、医疗、服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开发一款高效、稳定、灵活的机械手成为迫切需求。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设计并制作一款性能优良的机械手。

具体目标如下:⒈实现多轴控制,可实现六个自由度运动。

⒉具备高精度定位和夹持能力。

⒊在不同工作环境下表现稳定可靠。

⒋实现多种操作模式切换的功能。

⒌具备自主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三、技术路线⒈机械结构设计:(1) 设计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包括关节型、平行机构型等。

(2)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驱动装置,实现机械手的运动。

(3) 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

⒉控制系统设计:(1) 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和编码器,获取机械手运动状态。

(2) 设计控制算法,实现机械手的运动规划和轨迹控制。

(3) 设置多种操作模式,如远程控制、自主学习等。

⒊系统集成与测试:(1) 将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集成。

(2) 进行功能测试,验证机械手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项目计划⒈第一阶段(3个月):(1)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和竞争情况。

(2) 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型。

(3) 进行关键技术验证实验。

⒉第二阶段(4个月):(1) 完成机械手的初步设计和制作。

(2) 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和算法开发。

(3) 进行系统集成与测试。

⒊第三阶段(2个月):(1) 优化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

(2) 进行性能测试和功能验证。

(3) 准备项目展示和验收。

五、风险分析⒈技术风险:(1) 机械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运动不稳定。

(2) 控制系统算法难以实现,无法满足需求。

(3) 材料选型错误,导致机械手性能不佳。

⒉时间风险:(1) 设计制作周期过长,无法按计划完成。

(2) 外部供应商无法按时提供所需材料和零部件。

⒊成本风险:(1) 材料和设备价格的波动,导致成本超出预算。

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模拟人手动作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手术、空间探索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手的设计和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手的设计问题,包括机械结构、控制系统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

二、机械结构设计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机械手的运动自由度、力学性能以及材料选择等因素。

例如,在设计机械手的关节时,需要考虑到其承受的力矩和速度要求,选择合适的传动装置和驱动方式。

此外,还需要考虑机械手的重量和尺寸,以便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三、控制系统设计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是实现其精确控制的关键。

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机械手的运动规划、传感器选择以及控制算法等问题。

例如,在机械手的运动规划中,可以采用逆运动学算法来确定机械手各个关节的位置和速度。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力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以便实时获取机械手的状态信息。

四、应用领域机械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医疗手术和空间探索等。

在工业生产中,机械手可以代替人工完成重复、繁琐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医疗手术中,机械手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减少手术风险和病人痛苦。

在空间探索中,机械手可以进行危险环境下的探测和维修工作,拓展人类的探索能力。

五、挑战与展望机械手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精确度、稳定性和成本等问题。

在精确度方面,机械手需要具备高精度的运动控制能力,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在稳定性方面,机械手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在成本方面,机械手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成本效益,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手的设计和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械手可以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来提高其自主控制能力。

同时,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机械手的结构和性能也将得到改善。

机械手 开题报告

机械手 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机械手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以其高效、精准和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组装、医疗器械生产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手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高,为生产过程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效益。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机械手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下的局限性,通过改进和优化机械手的设计和控制系统,提高其适应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同时,本研究还将探索机械手在未来智能制造中的潜力,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1. 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是影响其性能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将对机械手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其负载能力、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将考虑机械手的紧凑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2. 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是实现其自动化操作的核心。

本研究将对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以提高其运动控制精度和速度响应。

同时,还将探索机械手的感知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3. 机械手的应用研究机械手的应用范围广泛,但在某些特定领域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研究将针对某些特定领域的需求,进行机械手的应用研究。

例如,在医疗器械生产领域,机械手需要具备高度的精确性和灵活性,以完成微创手术器械的组装和测试工作。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综合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通过实验验证和仿真模拟,评估改进和优化的效果。

同时,还将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机械手的应用研究,以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成果将为机械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

通过改进和优化机械手的结构和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工投入。

同时,机械手的应用研究将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社会经济的进步做出贡献。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简易小型直角坐标机械手1 机械手1.1 机械手的定义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机械装置。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

1.2 机械手的作用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意义更为重大。

因此,在机械加工、冲压、铸、锻、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仅为某台机床的上下料装置,是附属于该机床的专用机械手。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立的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使用范围比较广的“程序控制通用机械手”,简称通用机械手。

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很快地改变工作程序,适用性较强,所以它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1.3 机械手的分类及特点工业机械手的种类很多,关于分类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此暂按使用范围、驱动方式和控制系统等进行分类。

机械手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1)专用机械手它是附属于主机的、具有固定程序而无独立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

专用机械手具有动作少、工作对象单一、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和造价低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的自动换刀机械手,如自动机床、自动线的上、下料机械手和加工中心。

(2)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控制系统的、程序可变的、动作灵活多样的机械手。

在性能范围内,其动作程序是可变的,通过调整可在不同场合使用,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是独立的。

通用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大、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强,适用于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的生产。

通用机械手按其控制定位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简易型和伺服型两种:简易型以“开一关”式控制定位,只能是点位控制,伺服型可以是点位的,也可以实现连续控制,伺服型具有伺服系统定位控制系统,一般的伺服型通用机械手属于数控类型。

《搬运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2500字》

《搬运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2500字》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意见
□通过□不通过
答辩组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辩组组长(签名)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学院审核意见
分管教学院领导签字(公章)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工业机械手是指模仿机器部分操作功能以控制人类活动状态的机械装置,并始终根据技术人员指定的手动工作流程传送工件或夹持工具以进行智能操作。本主题主要介绍通用机床的操作。主要职责是使用设计的物料机械手将工件转移到指定位置,并自动完成物料供应。本文主要进行了物料搬运机械手结构的设计。调查了国内外机械手发展的现状,了解了物料搬运机械手主要用于自动生产线上的上、下料。本机械手以交流伺服电机和气缸为动力源,交流伺服电机易于实现转速的控制,无杆气缸可以节省安装空间以及实现大行程。其工作方向为三个直线方向,以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副使X、Y轴工作台做往复直线运动,以无杆气缸驱动Z轴工作台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以及驱动气动手爪实现对物料的夹持。本文是对整个设计工作较全面的介绍、分析和总结。
现代汽车的生产情况也很清楚:所有这些工厂都是生产线,特别是焊接技术,以及生产线,主要用来制造机械手。身体在每次运动中都是这样移动的,然后身体的身体被控制、呼吸和下降,同时将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这些机械手不仅出现在这些工业中,还出现在一些家用电器工厂中,这些工厂在装配线上使用这种机械手,而且还出现在制造机械手的大部分线路上。
[3]苏长青、丁凯元、薛凯勋、刘浩淼.基于ANSYS Workbench的送料机器人机械手静力学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 2020(32):2.
[4]张爱琴.一种上下料机械手:, CN111824767A[P]. 2020.

启动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

启动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

启动机械手设计开题报告
一、项目背景
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运动的机器人,具有高度灵活性和精度。

它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可以完成复杂的操作任务。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款适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机械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项目目标
1.设计出一款具有高度灵活性和精度的机械手;
2.实现机械手对物体的抓取、移动和放置等操作;
3.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项目计划
1.文献调研: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机械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
2.需求分析:明确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及其要求;
3.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确定机械手结构、控制系统等方案;
4.零部件选型:选取合适的电机、传感器等零部件,并进行测试验证;
5.组装调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组装,并进行功能测试和调试;
6.性能评估:对机械手进行性能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四、技术路线
1.机械结构设计:采用六自由度机械臂结构,包括底座、肩部、肘部、腕部和手爪等部分;
2.电机控制系统设计:采用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混合控制方式,通过编码器反馈实现精确控制;
3.传感器设计:采用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传感器,实现对物体的抓取和移动等操作。

五、预期成果
1.一款具有高度灵活性和精度的机械手原型;
2.能够完成物体的抓取、移动和放置等操作;
3.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六、项目意义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工业生产领域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将促进机械手技术的发展
和应用推广。

【开题报告】机械手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机械手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近年来,我国在机械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本课题旨在研究一种新型机械手,以提高我国机械手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研究意义1. 提高生产效率:新型机械手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速、高效率的抓取与放置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2. 优化产品质量:机械手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降低次品率。

3. 促进产业升级:新型机械手的研究与开发,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4. 培养人才: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将为我国培养一批具备机械手研发、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研究内容1. 机械手结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机械手的快速组装与维护。

引用高级句子: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力求实现机械手的轻量化、高可靠性和易维护性。

2. 控制系统设计:研究高性能控制系统,实现机械手的精确运动与协同作业。

引用高级句子:控制系统设计遵循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原则,确保机械手在各种工况下均能稳定运行。

3. 传感器应用:研究新型传感器在机械手中的应用,提高机械手的感知能力。

引用高级句子:传感器技术在机械手中的应用,将使机械手具备更为敏锐的感知和适应能力。

4. 仿真与实验验证:通过仿真软件对机械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性能指标。

引用高级句子:仿真与实验验证环节,将确保机械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机械手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逆向分析法:对现有机械手进行逆向分析,总结其优点和不足,为新型机械手的设计提供借鉴。

3. 设计分析法: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对机械手进行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传感器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4. 仿真与实验法:利用仿真软件对机械手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指标。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正文】一、项目背景和研究意义(1)背景介绍在工业生产领域,机械手已经成为自动化生产的重要工具,其具有高效、精准、可重复操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装配、搬运和加工等工序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业需求的提升,对机械手的性能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进行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以满足生产需求。

(2)研究意义本项目的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机械手的自动化操作能够替代人工操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2、改善生产环境:机械手能够在危险环境和恶劣条件下工作,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和疲劳,改善工作环境。

3、提高产品质量:机械手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执行任务,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和一致性。

4、推动产业发展:机械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工业自动化发展,提升国家制造业竞争力。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具有高效、稳定和精准操作能力的机械手,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设计和制造机械手的机械结构和运动控制系统,实现多自由度、灵活可调节的操作能力。

2、开发机械手的感知和决策系统,实现对环境和任务的感知、理解和决策能力。

3、集成相关传感器和执行器,建立机械手的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算法,实现精准控制和操作。

(2)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手的结构设计:研究机械手的结构、材料选择和零部件设计,满足机械手的工作要求。

2、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系统,包括伺服控制器、驱动器和传感器等。

3、感知和决策系统研发:研究机械手的感知技术,包括视觉、力觉和位置感知,以及相应的决策算法。

4、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算法:建立机械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和策略,实现精准控制。

5、系统集成和优化:将各个系统组装集成起来,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和测试,确保机械手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对机械手的结构和运动控制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关键参数和限制条件。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的物料搬运、组装、焊接等工作中。

机械手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还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性能、高精度的机械手对于提升工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意义。

本项目旨在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机械手,具有更高的运动精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强的负载能力,以满足工业生产对机械手的高要求。

通过该机械手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线上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项目内容。

1. 机械手结构设计,本项目将对机械手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包括关节的布置、传动装置的选用、执行器的选择等,以确保机械手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和稳定性。

2. 控制系统设计,针对机械手的运动控制需求,将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的选型、控制算法的开发等,以实现机械手的高精度、高速度的运动控制。

3. 功能验证与性能测试,在机械手的研发过程中,将进行多种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包括负载能力测试、运动精度测试、响应速度测试等,以确保机械手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四、项目预期成果。

1. 设计制造一台新型高性能机械手原型,并完成运动控制系统的研发。

2. 实现机械手的高精度、高速度运动控制,并通过性能测试验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提出机械手的应用方案,并在实际生产线上进行试验应用,验证其在工业生产中的效果。

五、项目进度计划。

1. 项目启动阶段,完成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初步方案确定。

2. 项目中期阶段,完成机械手原型的制造和控制系统的开发。

3. 项目后期阶段,完成机械手的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并进行应用试验。

六、项目预算。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00万元,其中包括材料采购、设备购置、人员费用、试验费用等。

七、项目风险分析。

1. 技术风险,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研发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克服各种技术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抓取稳定性、可靠性低;

对抓取物体形状自适应性差;
质量重,不能实现微小的位姿调整。
二、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社会对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 高,生产的产品品种形状成千上万,人们迫切从有毒、有害、 高温或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愿望等原因, 随着科技水 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机械手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的扩 大,概念也在不断地拓展,不再局限于搬运、焊接以及大批量 作业的机械手,而是机械手不仅可以替代人手完成一些简单 的操作,还能进行更加复杂的随形抓取和操作。随着机械手 研究的深入和各方面需求的巨大增长, 研制一款结构简单, 稳定、可靠、重量轻、对抓取物体形状具有自适应性的随 形抓取机械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五、论文进展安排
2015.07-2015.11 2015.12-2016.02 2016.03-2015.06 2016.07-2016.09
查阅文献及资料,确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 方向,列出论文提纲 对传统的机器人抓取机构、驱动传动技术进
行分析和比较。
学习三维,模拟软件,进行详解的手指结构、
驱动传动结构方案设计。
机器人是新兴的跨学科综合性高新产品,涉及机械、电 子、计算机 、控制理论 、仿生学 、人工智能 、传感器技 术等学科领域和交叉学科 。作为机器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 机械手是一个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小型机构,其设计与研究 也涉及机械、计算机、自动化、电子、材料等多门学科,它作 为末端执行器,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承载机器人的工作能力。 通常,工业自动化中使用的机械手,都是简单的夹持器, 只能实现简单的开合动作,应用具有很大局限性。出现这种 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国内外现状对比可知抓取机械手存在问题有: 对抓取物体形状适应性差; 控制结构复杂,重量体积过大; 制造成本昂贵。
四、论文拟研究内容
1)随形抓取机械手总体设计 2)随形抓取机械手的运动学与静力学分析
3)随形抓取机械手抓取运动规划与控制系统设计
4)随形抓取机械手三维实体建模与仿真验证
研究实验,用三维软件对所设计抓取机构、 驱动传动系统做出运动仿真和静力学仿真分 析,验证其合理性,分析数据并做出优化。
2016.10-2016.12 2017.01-2017.04
撰写毕业论文 论文修正与格式检查
六、参考文献
[1]蔡自兴.机器人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 [2]R.Tomovic.G.Boni.An adaptive artificial hand[A].IR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on Automatic Control[C].1962,p:3-10 [3]T.Tomovic. Computer control of multi-jointed finger system for precise object-handing [A].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metics[C]. 1982.p: 289-299. [4]刘伊威.赵京东.机器人灵巧手的研 与发展[J].2009,(9):148-152 [5]Butterfass J,Grebenstein M,Liu H,et al.DLR Hand II:Hard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J].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 Automation, Taipei, Taiwan,2003,1(1): 684-689. [6] Clement M. Gosselin. Adaptive robotic mechanical systems: A design paradigm[J].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2006, 128: 192. [7] Birglen L, Gosselin C M. Geometric design of three-phalanx underactuated fingers[J].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2006, 128: 356. [8] X H Gao, M H Jin,L Jiang,et al. The HIT/DLR Dexterous Gripper: Work in Progress[J].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2003,9:3164-3168. [9]刘伊威,金明河,樊绍巍.五指仿人机器人灵巧手DLR/HIT Hand II[J],机械工程学报,2009,(5):10-17. [10]王洪瑞,吕应权,宋维公.BH-1灵巧手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1997,9(3):44-50. [11] 杨洋,陆震,张启先.多指灵巧手考虑渐近稳定性的最优抓持规划[J].航空学报,1996, 17(3): 324-329. [12] 王国庆,李大寨.新型三指灵巧机械手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1997,33(3): 71-75. [13]俞昌东,姜力,黄海.残疾人假手的仿人和欠驱动机构研宄[J].机械设计,2007,24(9):44-46 [14] 王嘉研.欠驱动机械手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9.
2)随形抓取机械手的运动学与静力学分析
基于D-H方法,建立机械手运动学的几何模型及坐标系,利 用坐标变换矩阵建立起各个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推导 出随形抓取机械手手指末端的位置矩阵 ;
四、论文拟研究内容
建立随形抓取机械手的抓取力学模型,分析影响作业对象 与工具作用力学的相关因素,揭示机械手的构型参数、对 象特征参数等对于作业过程中机械手抓取力影响的规律 ; 最后对随形抓取机械手手指进行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为机 械手的控制打下基础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外现状:
德国宇航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款灵巧手在功 能和外形上都与人手十分相像,其手指的每个关节 分别由一个袖珍电机驱动,可以彼此独立工作。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英国Shadow机器人公司开发的机械手基本能像人手一样运 动,并具备人手大部分的抓取功能。另外该机械手的动力 源采用气压驱动的方式,反应灵敏迅速。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也先后研发了BH系列 多指机械手。BH-3是基于斯坦福机械手的原理研发的 一款灵机械手手,该款机械手实际上是靠各指节之间 的耦合运动来实现对物体的自适应性,当手指末端的 位置确定以后,整个灵巧手的形态也就随之确定,操 作的适应性性有限。进一步研发BH-4 灵机械手,手 掌决定了四根手指在手掌上的布局,通过设计不同的 手掌结构,整个灵巧手可以呈现拟人状和非拟人状, 而手指只能实现自适应包络 。
3)随形抓取机械手抓取运动规划与控制系统设计
随形抓取机械手最基本的两个功能就是抓取和操作,要机 械手完成某一特定的操作任务,就必须对机械手进行抓取 规划;要实现抓取和操作的运动必须依靠控制系统。
四、论文拟研究内容
4)随形抓取机械手三维实体建模与仿真验证
运用软件对随形抓取机 械手抓取不同形状的物体 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机械 手抓取的操作性能 ; 通过对机械手抓取不规 则形状物体的联合仿真, 验证机械手对不规则形状 物体抓取的适应性,进一 步验证随形抓取智能机械 手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
参考文献
[15]卜夺夺.仿人机器人欠驱动灵巧手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 [16]卜夺夺,周建军,马天文 .腱传动仿人手指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J].机电工程,2012,03:286-289. [17] 王光宇.五指仿人灵巧手的机构设计[J].才智,2013,15:207-208. [18] 张文增 , 马献德 , 黄源文 , 邱敏 , 陈强 . 末端强力抓取的欠驱动拟人机器人手 [J]. 清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 版),2009,02:194-197. [19] 张文增 , 陈强 , 孙振国 , 徐济民 , 赵冬斌 . 变抓取力的欠驱动拟人机器人手 [J]. 清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2003,08:1143-1147. [20] Lionel Birglen and Clé ment M. Gosselin.Force Analysis of Connected DifferentialMechanisms:Application to Grasping[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2006(25):1033 [21] 黄海.新型仿人假手及其动态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2]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3]王洪瑞,吕应权,宋维公.BH一1灵巧手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研究.系统仿真学报,1997(9):44一49 [24]管贻生,张启先,李泽湘.多指手操作:运动学算法和实验.机器人,1998(5):321一331 [25]诸静.机器人与控制技术.第一版.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170一201 [26]熊有伦.机器人技术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17一35,55,61 [27]张永德,机器人多指灵巧手的结构优化设计及抓取机理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1999:13一 20,30一35 [28]林良明.仿生机械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4 [29]邹慧君,傅祥志,张春林,李祀仪.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一15
图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现状:
HIT/DLR 四指机械手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所和德国宇航中心 共同研制的仿人多指机械手,由四根手指组成,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均 具有三个自由度,拇指除了具备三个弯曲自由度以外,还有一个类似人 手拇指侧向摆动的自由度,共13个自由度。该机械手操作非常灵活,能 像人手一样抓取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物体,同时在复杂程序的控制下,还 可以弹奏钢琴。但由于该款灵巧手的驱动控制系统全内置在灵巧手内部, 所以该灵巧手的尺寸无法进一步缩小,并且由于该灵巧手高度的操作灵 活性,其手指表面布满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共计有1600多个,除此之 外,还有 600 多个机械零部件,结构比较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