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481529227916888486d7c7.png)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同步练习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瞬时速度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以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 .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C .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3.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C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 .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01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A .0.25 m/sB .0.2 m/sC .0.17 m/sD .无法确定5.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 .9 m/sB .9.6 m/sC .10 m/sD .10.2 m/s6.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减速,后以36 km/h 的速度返回原点,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是A .24 km/hB .0C .36 km/hD .48 km/h7.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另一物体也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8.图示为某物体的s —t 图象,在第1 s内物体的速度是,从第2 s至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是,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4 s内通过的路程是,位移是,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9.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s,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 ,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km. 10.某质点沿半径R =5 m的圆形轨道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经过10 s运动了21圆周.该物体做的是________速运动(填“匀”或“变”);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质点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11.相距12 km 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 ,乙的速度是 3 km/h ,有一小狗以 6 km/h 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12.一位同学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钢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他从车轮的某一次响声开始计时,并同时数车轮响声的次数“1”,当他数到“21”时,停止计时,表上的时间显示已经过了15s,已知每段钢轨长为12.5 m,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算出火车的速度吗?参考答案1. ACD2. ABC3. AC4. B5.解读:题目中的“7s 末”“9 m/s ”和“10.2 m/s ”都是多余的条件,100 m竞赛中当然是变速运动.“100 m”和“10 s末到达终点”才是根据定义式求平均速度的必要条件:10100==t s v m/s =10 m/s 答案:C6. B 7.解读:第一种情况:设前后两段时间均为t ,则,总位移s =v 1t +v 2t ,总时间为2t ,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221111v v t t v t v v +=+=第二种情况:设总位移为s ,则前后两段位移均为2s,物体经过前后两段位移的时间分别为11122v s v s t ==t 2=2222v s v s=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第一课件网212121212222v v v v v s v s s t t s v +=+=+= 答案:221v v +;21212v v v v +8.解读:由s —t 图象知,物体在第1s内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 1=1 m,速度为v 1=1 m/s ;从第1s末至第3s末,物体静止,位移为零,速度v 2=0;第3 s末至第4s末,物体返回(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s 3=-3 m,速度v 3=-3 m/s.物体在4 s内的路程为s ′=1 m+3 m=4 m;在4 s内的位移为s =s 1+s2+s3=1 m+(-3) m=-2 m,4 s内的平均速度为t sv = =-0.5 m/s.答案:1 m/s ;0;-3 m/s ;4 m;-2m;-0.5m/s9.解读:设两站间的距离为s km 则由36003007260+=s s解得:s =30 km答案:3010.解读:物体沿圆轨道运动时,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仍是变速运动.由于质点的速率恒定,故它沿圆形轨道运动的速率为v =10514.3⨯=t Rπm/s=1.57 m/s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7 m/s.10 s内物体的位移为2R =10 m,所以其平均速度为v =t s =1010m/s =1 m/s质点运动一周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也为零.答案:变;1.57;1011.解读: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为小狗跑动所用的时间,这段时间与速率的乘积即为小狗的路程,不管小狗往返了多少次,路程等于速率与时间的乘积.答案:9 km ;7.5 km12.解读:火车在15 s的时间内通过了20根钢轨,则火车的速度为v =t s =155.1220⨯m/s=16.7 m/s 答案:16.7 m/s。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0f5ca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a.png)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大小的平均值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析:当时间非常小时;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在这段很小时间内的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平均速等于瞬时速;故A正确;平均速是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比值;而不是各时刻瞬时速大小的平均值;故B错误;根据定义;平均速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故C错误;平均速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答案: A2.在下列各种速中表示平均速的是()A.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为80 m/sB.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可达100 km/hC.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为2 000 m/sD.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为1.5 m/s解析:平均速对应的是一段时间.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为80 m/s;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不是平均速;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可达100 km/h;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为2 000 m/s;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不是平均速;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为1.5 m/s;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答案:BD3.对速的定义式v=错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B.速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此速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解析:v=错误!是计算速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答案:BCD4.列车沿平直铁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列车的位移越大;其速也越大B.列车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其速必越大C.列车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D.列车在任何10 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任何1 s内位移的10倍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相等的.答案:BCD5.对于平均速与速率、瞬时速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B.平均速的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和末速的平均值C.瞬时速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D.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可认为等于瞬时速解析:要抓住平均速与速率、瞬时速与速率的定义进行比较、理解.平均速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平均速不一定等于初、末速的平均值;只有速均匀变化时才满足这种关系.答案:CD6.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解析:由图可知;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乙由原点出发;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A 对;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对;甲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计时后t1才出发;故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1;C对;甲、乙图线的斜率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表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甲、乙运动方向相反;D错.答案:ABC7.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经历不同的时间后都到达B地;甲运动的时间较长;则() A.甲的平均速率一定比乙小B.甲的平均速一定比乙小C.甲的瞬时速一定比乙小D.甲、乙通过的位移一定相等解析: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因甲车运动时间较长;由v=错误!知;甲的平均速一定比乙小.但其路程不一定相同;即甲的平均速率不一定比乙小;某一时刻的瞬时速也不一定比乙小.答案:BD8.20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道路、桥梁全部毁坏;车辆无法通行.为迅速赶往汶川县城实施救援;武警战士徒步越过重重障碍;沿着崎岖的山路行军60 km;用了5小时到达汶川县城;随即展开紧急救援;以下关于武警战士行军的速和速率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是3.3 m/sB.各时刻的速均为3.3 m/sC.平均速率是3.3 m/sD.各时刻的速率均为3.3 m/s答案: C9.2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航;于7月30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如下图所示;此次护航从舟山启航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B.“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根据图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解析:将护航舰艇看做质点可较方便的研究其运行轨迹;故A对;由题图可知;“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错;C对;平均速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错.答案:AC10.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解析:由图象可知;乙在10 s时刚开始运动;此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已超过20 m.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增大;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10~25 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减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纵坐标相等;说明它们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答案:BCD11.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为150 m/s;这是指________速;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为70 km/h;这里指________速;瞬时速为2 m/s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内可走过2 m;此话对不对?解析: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对应的是瞬时速.平均速对应的是一段时间.飞机起飞离地时对应的是一个时刻;所以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为150 m/s;这是指瞬时速;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为70 km/h;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所以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为70 km/h;这是指平均速;瞬时速为2 m/s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内可走过2 m这句话不对;在接下来的1 s内;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一定是2 m;如果物体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可能大于或者小于2 m.答案:瞬时平均不对;在接下来的1 s内;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才是2 m12.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通过15 m的距离;第5 s内反向通过10 m的距离;求这5 s内的平均速和平均速率及后2 s内的平均速和平均速率.解析:在5 s内的位移为Δx1=5 m+20 m+20 m+15 m-10 m=50 m平均速为v1=错误!=错误!m/s=10 m/s在5 s内的路程为l1=5 m+20 m+20 m+15 m+10 m=70 m平均速率为v′1=错误!=错误!m/s=14 m/s.在后2 s内的位移及路程分别为Δx2=15 m-10 m=5 m;l2=15 m+10 m=25 m 在后2 s内的平均速及平均速率为v2=错误!=错误!m/s=2.5 m/sv′2=错误!=错误!m/s=12.5 m/s.答案:10 m/s14 m/s 2.5 m/s12.5 m/s。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26b30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b.png)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解析: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A错误;列车的速度是位移跟时间的比值,不是位移越大速度就越大,故B错误;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故C正确;列车在任何10 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任何1 s内
位移的10倍,故D正确.
答案:CD
5.平均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定义需要比较理解。
平均速度是位移大小与时间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大小与时间比值。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6.图中甲、乙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1,运动方向相反。
7.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但甲车运动时间较长,因此甲
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小。
但路程不一定相同,平均速率和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不一定比乙小。
8.武警战士徒步越过重重障碍,沿着崎岖的山路行军60 km,用了5小时到达汶川县城。
因此,其平均速率是3.3 m/s。
各时刻的速度和速率不一定相同。
11.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为150 m/s,这是指瞬时速度;
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为70 km/h,这里指平均速度;瞬
时速度为2 m/s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极短时间内的瞬间速度,而不是1秒内可走过2m的平均速度。
解析: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因此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火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速度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因此这里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而不是在接下来的1秒内可走过2m的平
均速度。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7d94e189eb172ded63b77b.png)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1.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m/sB.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全过程的速度为40km/hC.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90km/hD.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为6m/s2.在201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上,高一八班同学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下面对运动员们“快”字理解不正确的是()A.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平均速率大B.小王同学在100米决赛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学起跑时瞬时速度大C.小刘同学在1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好“快”呀,是指小刘同学的平均速度大D.在100米决赛中,小刘同学取得了第一名,小王同学取得了第二名。
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的“快”,是指任意时刻速度大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
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A.60 km/h B.29 km/hC.19 km/h D.9 km/h4.在杭宁高速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C.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D.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5.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B.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C.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D.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6.在伦敦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3s和19.32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7cc769b4daa58da0114aa0.png)
最新人教版物理教学资料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1.下列正确说法是:()A.速度越大,发生的位移越大B.速度越来越小,位移可能越来越大C.运动越快,速度越大D.位移越大,速度越大2.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t看出:()A.位移的数值总是大于速度的数值B.位移的数值可以比速度的数值小C.速度就是每秒内发生的位移D.速度不变位移与时间成正比3.测得百米运动员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m/s B.9.6m/s C.10m/s D.10.2m/s 4.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5.作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 1,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6.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31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m/s ,在余下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3.5m/s ,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若前1/3的位移内平均速度2m/s ,余下的位移内平均速度为 3.5m/s ,则全程平均速度 m/s 。
7.为使火药立即爆炸,应对其点燃。
为安全往往是先点燃导火索,在导火索慢慢燃烧时点火员可跑到安全地带,导火索燃尽而点燃火药爆炸。
设导火索长度为L,安全距离为S,则点火员的平均速度与导火索燃烧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8.对于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概念正确的说法是:()A.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不变的B.直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变化的C.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D.曲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不变的9.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中,甲在车厢头,乙在车厢尾同时开始向对方运动,经相同时间甲走到车厢尾,乙走到车厢头。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附答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de8e795acfa1c7aa00cc92.png)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v=ΔxΔt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2.速度有许多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速度的单位是m/s,但汽车速度常用km/h作单位,1 m/s=_____ km/h,1 km/h=________ m/s。
高速公路上某类汽车的限速为120 km/h=________ m/s。
3.武广客运专线为中国的新建高速铁路工程之一,是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
于2005年6月23日在长沙动工,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
武广客运专线始于武汉新武汉站,到达广州的新广州站,全长约1 068.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试车最高时速394.2公里/小时。
若列车以设计时速运行,不考虑在中间站的停车时间,则列车从新武汉站到新广州站的时间为多少?4.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A.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B.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C.雨滴落地时的速度D.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每秒位移相同,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6. 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2 s向东运动了7 m,后3 s向西运动了8 m,取向东为正方向,则物体在这5 s内的位移是________ m,路程是________ m,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7.下列速度值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的是____,指瞬时速度大小的是______。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9 m/sB.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冲线速度为12 m/sC.汽车速度计指示着的速度为60 km/hD.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为600 m/s知识点三:速度和速率8.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瞬时速率的理解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B.瞬时速度指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C.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D.瞬时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9.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测量出出发地和目的地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 km/h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 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度是150 km/h10.一同学以恒定的速率沿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跑步,他跑完一圈所用的时间为T,则其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含课后习题)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含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0e307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a.png)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详解(含课后习题)第一部分●练习题及详解1. 下图是我校举行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比赛现场图片,观众小明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运动的快,他的依据是 ;裁判员认为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运动的快,他的依据是 。
【答案】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详解: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我们需要把他们转化为相同路程或相同时间进行比较,我们科本上说的速度本质就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 歼——20战斗机以其先进的技术性能和隐身能力,成为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
自2018年起服役以来,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歼——20战斗机装备了WS-15涡扇发动机后,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分钟52km ,合 m/s 。
【答案】866.67 详解:52km/min=52×min 11km =52×s m 601000=866.67m/s注意,在物理学科中,最终结果不能是分数形式。
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题目中无特别要求时一般要保留两位小数,可以用“=”。
3.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 1.2m/sB. 12m/sC. 1.2cm/sD. 1.2km/h【答案】A 详解:我们应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速度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人步行的速度约1.2m/s 、百米运动员的速度大约10m/s 、自行车的速度约4.2m/s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约33m/s 。
4. 某种电瓶车的速度为20km/h ,一中学生7s 跑完了50m ,一汽车的速度是30m/s ,他们的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汽车 中学生 电瓶车B.电瓶车 汽车 中学生 B. 中学生 汽车 电瓶车 D.中学生 电瓶车 汽车【答案】A 详解:我们可以先把三个速度单位转化为相同单位,然后再比较大小。
20km/h=20×sm36001000=5.56m/ss750m=7.14m/s 30m/s>7.14m/s>5.56m/s 故选A 5. 第三学习小组在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中,对速度公式v=t s的理解纷纷发言,以下发言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就越少 C.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就越长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等于s 与t 的比值,但与s 和t 的大小无关【答案】D 详解:速度的定义是用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给第三个物理量下定义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练习带答案版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练习带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bb7ac2ff00bed5b8f31d3d.png)
《B1-1.3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预习评价】1.(1-7)(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B.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为零C.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D.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v2.(1-8)(多选)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
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 km/h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3.(1-8)(多选)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t 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到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A的位移最大B.质点A的路程最大C.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D.三质点平均速率相等4.(1-8)某物体沿一直线单向运动,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
(1)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我的问题】答案与解析1.AD【解析】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物体位移为零,路程大小等于圆周周长,根据定义,平均速度为零,平均速率不为零;物体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某时刻的速度为v ,不代表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 。
2.BC【解析】从A 到B 位移为9 km ,用时112 h ,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得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 ,A 项错误,B 项正确;速度计显示的是瞬时速度大小,C 项正确;由轨迹可以看出经过C 时速度的方向不是由A 指向B ,D 项错误。
高一必修1第一章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
![高一必修1第一章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25448f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d.png)
高一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5小题)1.(2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km/h.图示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限速值约为12 m/sB.限速值是指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C.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难以刹车D.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刹车距离越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2.(2分)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3.(2分)有四个在一条直线上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分别如下,则其中速度最大的是()A.10 m/s B.54 km/h C.0.72 km/min D.﹣20 m/s4.(2分)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静止到运动,二是由运动到静止D.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5.(2分)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A.在这一时刻之后的0.1s内的位移一定是1mB.在这一时刻之前的0.1s内的位移一定是1mC.在这一时刻之前的1s内的位移可能是10mD.从这一时刻起以后的10s内的位移一定是100m6.(2分)下列关于速度大小的表述符合实际的是()A.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4m/sB.人在步行时的速度约为4.0m/sC.我国的高铁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300m/s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100km/h7.(2分)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率就是速度B.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D.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8.(2分)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90km/h!”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1小时,怎么可能走了90km 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90km.”“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0km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90km的路程.”从物理学角度看,你认为这位女士主要是由于没弄清哪个物理概念()A.位移B.路程C.速度D.加速度9.(2分)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假若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结果将会是()A.甲先到达终点B.两人同时到达终点C.乙先到达终点D.不能确定10.(2分)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B.汽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速度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11.(2分)平均速度定义式为,当△t极短时,可以表示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v t,该定义应用的物理方法是()A.等效替代法B.控制变量法C.理想模型法D.极限思想法12.(2分)下列情况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B.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D.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13.(2分)质点沿直线O x方向做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6t﹣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从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A.﹣2m/s、﹣6m/s B.﹣18m/s,﹣2m/sC.﹣2m/s、﹣2m/s D.﹣18m/s、﹣6m/s14.(2分)某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起跑后第3秒末的速度是8m/s,第10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3m/s,他这次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1 m/s B.10.5 m/s C.10 m/s D.9.5 m/s15.(2分)在长泰到林墩高速公路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物理意义是()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C.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D.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二、填空题(共6小题)16.(8分)运动物体经过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常简称为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度: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位置时的相同.17.(4分)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m.则第10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km/h,前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m/s.18.(4分)图为一道路限速标志牌.《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牌标明的最高时速.质量为1200kg的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6000N.若该汽车经过半径为30m的水平弯路时,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得高于m/s;若该汽车驶上圆弧半径为40m的拱形桥桥顶时,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得高于m/s.(取g=10m/s2)19.(4分)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甲上面数字的意思是指,乙上面数字的意思是指.20.(6分)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为2m/s2,则此物体在2s末时的速度为,4s初的速度为,它在第5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21.(4分)某高速公路边交通警示牌有如图所示标记,其意义是指车辆的速度(填“瞬时”或“平均”)不得超过km/h.三、综合题22.(5分)有一高度为1.70米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米短跑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运动.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快门(曝光时间)是秒.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6×10﹣2米,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5×10﹣3米.由以上数据估算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3.(10分)某车在经过平直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后,车内速度表上的指针经过t=14s从指向0位置均匀转过120°角后指向100位置,如图.(假设车做直线运动)(1)(5分)速度表上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还是平均速度?(2)(5分)求汽车在t=14s内经过的路程.24.(15分)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求当其运动了4s时的:(1)(5分)瞬时速度(2)(5分)位移(3)(5分)全程的平均速度.25.(5分)为了了解汽车的加速性能,通过快速闪光照像的方法,把汽车启动后不同时刻的位置记录下来,整理数据得下列表.试估算1.0s内的平均速度和1.0s末的瞬时速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速度、速率;惯性【解析】【解答】解:A、120km/h= 1203.6m/s≈33.3m/s,A不符合题意;B、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指的是限制的瞬时速度,B不符合题意;C、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C不符合题意;D、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刹车距离越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正确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对应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瞬时速度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对应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2.【答案】B【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B【解答】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故B正确;C、位移方向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方向,而速度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所以不相同,故C错误;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大小均不改变的,故D错误.故选:B.【分析】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的方向即为速度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方向均不变,据此分析判断.3.【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速度大小为10m/s;B、速度大小为54km/h=15m/s;C、速度大小为0.72km/min=12m/s;D、速度大小为20m/s故选:D【分析】把选项中的速度统一单位就可以比较大小.4.【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它的运动方向可能会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可能改变,故A错误;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速度可能发生改变,例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C、物体速度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静止到运动,二是由运动到静止,运动状态还与运动方向有关,故C错误;D、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故D正确.故选D.【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两方面,速度大小和方向只要有一个改变,那么运动状态就得改变.5.【答案】C【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物体在这一时刻的前后0.1s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不一定等于1m.故AB错误.C、物体在这一时刻的前1s内可能做匀速运动,故位移可能为10m,故C正确;D、从该时刻起,可能做变速运动,则10s内的位移可能为100m.故D错误.故选:C.【分析】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m/s,根据物体的运动性质判断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位移.6.【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声音的速度,约为340m/s,故A错误.B、人在步行时的速度约为4.0m/s,故B错误.C、我国的高铁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约为83m/s,故C错误.D、高速公路的正常速度一般不低于90km/h,故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100km/h,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7.【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速率是速度的大小;不是速度;故A错误;B、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C、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回到起点,则平均速度可以为零,故C错误;D、物体只要运动,则一定会产生路程,则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故D正确;故选:D.【分析】瞬时速度的大小表示速率,但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概念不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8.【答案】C【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这位女士理解错的是速度的概念,速度时位移比时间,90km/h是速度的概念,是描述的瞬时速度,不会因为她的开车时间短,或位移短而改变此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故选:C.【分析】速度的概念,对速度来说是位移比时间,不会因为位移或时间的增大或减小而影响速度大小.9.【答案】A【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运动员先由静止做加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前进直到冲过终点线,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说明现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同时起跑,在乙跑完全程的时间内是个定值,因为匀速阶段甲物体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在这个时间内甲的位移会大于110m;故甲先到达,故A正确.故选:A【分析】百米赛跑过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运动员先由静止做加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前进直到冲过终点线,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说明现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因为前后两个过程乙物体所用的时间不变,判断在乙跑完全程的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10.【答案】B【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为瞬间的速度;故A错误;B、汽车通过大桥的速度为一过程的速度;故为平均速度;故B正确;C、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为瞬间的速度;故C错误;D、跳水运动员起跳时,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一位置上的速度;故为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B.【分析】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对应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过程内的运动快慢.11.【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当时间极短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瞬时速度,该思想是极限的思想方法.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分析:当△t极短时,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物理方法为极限的思想方法.12.【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子弹射到墙上研究的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B、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B错误;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C错误.D、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是研究的一段位移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D.【分析】平均速度研究的是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研究的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13.【答案】B【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为:v=6﹣6t2(m/s)=6﹣6×22=﹣18m/s;据题意,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m),可得:t=0时,x=0m;t=2s时,x′=﹣4m;故2s内位移为:△x=x′﹣x=﹣4m﹣0m=﹣4m;2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选:B.分析:将t=2s代入v=6﹣6t2(m/s),求解瞬时速度.根据题意得到t=0时刻、t=2s时刻的位置坐标,求出2s内位移,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求解平均速度.14.【答案】C【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某运动员在百米直线竞赛中,第10秒末到达终点,这次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故选:C.分析: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15.【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甲图指从长泰到林墩的这条路的长度,表示路程.乙图指此处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对应的是一个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甲图指从长泰到林墩的这条路的长度,表示路程.乙图指此处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是瞬时速度16.【答案】某个位置;速率;可以准确;运动方向【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运动物体经过某个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常简称为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瞬时速度:可以准确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故答案为:某个位置,速率,可以准确,运动方向.【分析】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对应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瞬时速度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对应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17.【答案】70;15【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汽车的速度表显示的是瞬时速度,由图可知在第10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km/h.十秒内汽车的位移是150m,则在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70;15.【分析】汽车的速度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故速度表显示的是瞬时速度;汽车在10s内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10s的比值,就是汽车在10s内的平均速度.18.【答案】20;20【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汽车在水平弯路,不发生侧滑时的最大速度,需轮胎与路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得:汽车驶上圆弧半径为40m的拱形桥桥顶时,不发生侧滑时的最大速度,需重力提供向心力,即:得:故答案为:20,20.【分析】汽车做圆周运动,重力与支持力平衡,侧向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可求出最大速度;在最高点时要是汽车不发生侧滑最大速度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19.【答案】路程;瞬时速度【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告示牌甲是量程牌,表示距离终点的路程.而限速标志中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故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是瞬时速度;故答案为:路程,瞬时速度.【分析】告示牌甲是量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标志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20.【答案】4m/s;6m/s;9m/s【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v=at,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为:物体在第4s初的速度也就是第3s末的速度为:第5中间时刻也就是4.5s末的速度为:故答案为:4m/s,6m/s,9m/s.【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2s末的速度,第4s初和第3s末是同一个时刻,同样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第4s中间时刻的速度也就是3.5s末的瞬时速度.21.【答案】瞬时;90【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交通警示牌是指汽车的限速标志,是要求车辆行驶的速度不在任一时刻均不可超过该速度;故应为瞬时速度;故答案为:瞬时;90.【分析】警示牌所示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表示汽车任一时刻的速度均不能大于该速度.22.【答案】设在曝光时间内的位移为x,则有由比例关系,得:据速度的定义,【解析】解答:设在曝光时间内的位移为x,则有由比例关系,得:据速度的定义,答:冲刺的速度为8.5m/s.分析:根据运动员的高度和像的高度比例关系求出运动员冲刺时秒内的位移.在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瞬时速度.23.【答案】(1)速度表上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2)速度从零均匀增加到100km/h,某车应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得【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1)速度表上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因为速度表上的示数对应不同的时刻和位置,符合瞬时速度的概念;(2)速度从零均匀增加到100km/h,某车应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得答:(1)速度表上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2)汽车在t=14s内经过的路程为194m.分析:(1)瞬时速度对应位置、时刻,平均速度对应位移、时间;(2)根据平均速度推论求解位移.24.【答案】(1)瞬时速度为8m/s;(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得到:(3)(全程的平均速度:【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得到:(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得到:(3)全程的平均速度:答:(1)瞬时速度为8m/s;(2)位移为16m;(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3)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列式球即可.25.【答案】第1s内的位移为4m,故第1s内平均速度为:汽车各个0.1s 的位移分别为:0.04m,0.12m,0.20m,…,0.84m,0.92m,1.00m;由于相等的相邻时间内的位移差值恒定,故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为: 1.0s 末的瞬时速度为:答:1.0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1.0s末的瞬时速度为8m/s.【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第1s内的位移为4m,故第1s内平均速度为:汽车各个0.1s的位移分别为:0.04m,0.12m,0.20m,…,0.84m,0.92m,1.00m;由于相等的相邻时间内的位移差值恒定,故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为:1.0s末的瞬时速度为:答:1.0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1.0s末的瞬时速度为8m/s.【分析】根据平均速度速度的定义求解平均速度,先判断出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根据公式△x=aT2求解加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解末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db79a810a6f524ccbf85e4.png)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1.攀岩是一种考验人的意志的运动。
如图为一户外攀岩运动的场景和运动员的攀岩运动线路示意图,该运动员从起点A经B点,最终到达C,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线路ABC表示的是运动员所走的位移B.线路总长度与运动员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他的平均速度C.由起点到终点运动员所经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D.运动员所经过的路程比自A到C的位移大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同心还有150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A.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位移B.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路程C.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位移D.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路程3.下列列举的几种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A.汽车经过路标时的速度是90km/hB.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300m/sC.某同学的百米跑速度是8m/sD.队伍行进速度大约是20km/h4.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A.必须以这一速度行驶B.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C.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5.小明准备“五一”去泰山旅游,打算下山时乘坐景区客运索道.如图所示,索道的客车容量为50人/车,它从起始站运行至终点站单程用时10分钟.该客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和每小时的运能约为(注:客车运能是指一辆客车单位时间最多能够运送的人数.A.5 m/s,300人B.5 m/s,600人C.3 m/s,600人D.3 m/s,300人6.甲、乙两列火车相距为1000 m,并分别以12 m/s和8 m/s的速度在两条平行铁轨上相向行驶。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及答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563f305f0e7cd18425366b.png)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1.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A.32km/hB.345km/hC.56km/hD.90km/h2.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A.蜗牛:1.5mm/s B.炮弹:1000m/s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km/s D.火车:360km/h3.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是()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B.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D.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4.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5.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与速度和位移无关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8、关于瞬时速度,下述说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B 、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C 、是物体在发生某一段位移过程中的速度D 、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9、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10、【2007北京理综18】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及答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7640e80c22590102029da7.png)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1.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A.32km/hB.345km/hC.56km/hD.90km/h2.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A.蜗牛:1.5mm/s B.炮弹:1000m/s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km/s D.火车:360km/h3.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是()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B.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D.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4.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5.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 )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与速度和位移无关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8、关于瞬时速度,下述说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B 、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C 、是物体在发生某一段位移过程中的速度D 、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9、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10、【2007北京理综18】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
高中物理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过关练习(最新含详解)
![高中物理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过关练习(最新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82e53ae172ded630a1cb62a.png)
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过关练习1.(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xt,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 成反比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2.(多选)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3.某人骑自行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 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1 m、2 m、3 m、4 m,则( ) A.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C.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1 s末的速度为1 m/s4.(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 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 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5.如图所示是某条公路的路段上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
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A.必须以40 km/h的速度行驶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40 km/h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40 km/h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40 km/h6.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经过提速后,我国列车的最高速度达到410 km/hC.由于堵车,在隧道中的车速仅为1.2 m/sD.“嫦娥二号”卫星整流罩以20 m/s的速度落入江西境内某田地中7.(多选)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荧屏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
运动的快慢 习题 (含答案)
![运动的快慢 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1c0ec5102de2bd96058857.png)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一定是快慢不变的运动
B.快慢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D.以上说法没有正确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故A正确;
A.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B.甲、乙谁先到达终点难以判断
C.甲先到达终点
D.乙先到达终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所以甲t秒内跑了100m,乙t秒跑了90m,第二次甲跑了110m,乙跑了100m,用速度公式进行分析求解即可.
【详解】
甲的速度v= = ,乙的速度v= = ;第二次甲跑了110m,根据公式t= ,所以甲用时为 t,第二次乙跑了100m,根据公式t= ,所以乙用时为 t,通过比较可知甲用时较少,所以甲先到达终点。
(1)汽车行驶的速度: ,
在3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
声音传播的距离:
,
设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的距离s为,
(2)由公式 得,开到山脚下还需要的时间:
。
【点睛】
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理解在3s时间内,声音和车共同走过了鸣笛时车到山崖距离的二倍距离,根据两个距离和的一半可求出鸣笛时到山崖的距离,两个距离差的一半可求出听到时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
【解析】
【详解】
(1)由题可知,反应时间是 ,制动前汽车行驶8m,则速度是:
(2)制动的距离为 ,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车,行驶距离为39m,即打电话驾车时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行驶距离: 。
运动的快慢--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运动的快慢--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38ab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6.png)
运动的快慢速度公式及相关计算 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1)公式:=tv s,字母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 或m•s -1。
换算关系:1 m/s=3.6 km/h 。
(3)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1)定义:粗略描述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2)公式:总均平总=t v s 。
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实验原理:=tv s 实验装置:常见考点:Q1:小车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什么样的偏差?A :小车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测量结果偏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偏大。
Q2: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如何?A :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越来越快,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即全上下>>v v v ,整个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
Q3:本实验减小误差的方法是什么?A:适当减小斜面倾角、适当延长斜面长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Tips1:路程用刻度尺测量,读数时注意估读(沪教版不要求估读);时间用秒表测量。
Tips2:实验时斜面坡度应该小一些,以方便测量时间,但不可过小,过小则小车不动,过大会使小车速度太快,造成计时不准。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C.物体运动所用时间越长,它的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2.运动员跑步的速度是36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3.如图为两汽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两汽车在同一时刻出发B.两汽车往同一方向行驶C.两汽车在第10s时相遇D.两汽车运动速度均为5m/s4.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必修一(2019)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2019)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2f98ec6c85ec3a87c2c5fa.png)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为瞬时速度的是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列车以72 km/h的速度通过山洞D.小球第3s的速度是6 m/s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公路限速8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标量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3.2019年3月31日,马拉松赛事在雁城衡阳举行。
衡阳马拉松比赛全程42.195公里,路线为衡阳市体育中心→衡州大道→船山东路→来水北路→金甲岭路→衡邵高速→船山东路→衡州大道→衡阳市体育中心。
31日早上7点30分,马拉松在衡阳市开跑,共1.5万名选手参加比赛。
来自肯尼亚的选手以2小时21分52秒的成绩获得全程马拉松冠军。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2.195公里是指位移B.7点30分是指时间间隔C.肯尼亚选手的平均速度约为5m/s D.2小时21分52秒为时间间隔4.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不均匀的纸带,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打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打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打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D.打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5.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管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A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数值B .必须一直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C .汽车上的速度指示数值,有时可以超过这一数值D .瞬时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数值6.一辆汽车沿着一笔直的公路以速度v 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跑完其余1/3的路程,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122v v + B .122132v v v v +C .1226v v + D .1222v v + 7.一辆汽车以速度为v 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速度为20km/h 跑完了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 ,则前面的速度( ) A .24 km/h B .35 km/h C .38 km/hD .48 km/h8.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40km/h ,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 ,则在全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 .45km/h B .48km/hC .50km/hD .52km/h二、多选题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平均速度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指平均速度10.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 、2s 、3s 、4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B .物体在ABCm/s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C.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D.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1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该()A.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墨粉纸盘)套在定位轴(纸盘轴)上B.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两限位孔的连线平行D.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电源三、解答题1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0~1s内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如果运动,速度是多大?(2)1~2s内物体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方向是正还是负?(3)2~3s内物体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方向是正还是负?14.一质点向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前13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位移的后23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2,则(1)通过这前后两段所用时间之比为多少?(2)整段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15.一列火车长380米,它匀速经过路边的扳道工人用19秒,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个山洞,从火车进山洞到车尾离开共用50秒钟。
【基础练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物理人教必修1)
![【基础练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物理人教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0ea9330a8114431b80dd815.png)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基础练习1.下列情境中的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 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以10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 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C. 由于堵车,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车速仅为10 km/hD. C919以260 km/h的速度从跑道上起飞2.关于“限定车速30公里/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指瞬时速度B. 指平均速度C. 等于30 m/sD. 等于108 m/s3.在长浏高速公路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A.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大小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大小C.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大小D.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大小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D. 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5.甲运动的速度是3 m/s,乙运动的速度是2 m/s,丙运动的速度是-5 m/s,则() A. 甲比丙运动快 B. 乙比丙运动快C. 甲运动最快D. 乙运动最慢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没有方向B. 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物体运动位移越大,速度越大D. 物体位置变化越快,速度越大7.有四个在一条直线上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分别如下,则其中速度最大的是()A. 10 m/sB. 54 km/hC. -20 m/sD. 0.72 km/h8.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单向行驶,开始以40 km/h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接着以速度v行驶全程的第二个的的路程,最后以72 km/h的速度行驶完最后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4 km/h,不计变速时间,则v等于()A. 50 km/hB. 60 km/hC. 70 km/hD. 80 km/h9.如图所示,某武警部队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为了实施紧急救援,战士们徒步越过重重障碍,沿着崎岖的山路行军60 km,用了5小时到达目的地,随即展开紧急救援,以下关于武警战士行军的速度和速率说法正确的是()A. 平均速度是3.3 m/sB. 各时刻的速度均为3.3 m/sC. 平均速率是3.3 m/sD. 各时刻的速率均为3.3 m/s10.关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B.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 瞬时速度,其大小就是瞬时速率,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D.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且其与位移的方向总是一致的11.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 m 处的瞬时速度是6 m/s,16 s 末到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 m/s,则全程内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 6 m/sB. 6.25 m/sC. 6.75 m/sD. 7.5 m/s12.对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的时间t成反比B. 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3.中国飞人刘翔在2011年8月举办的第十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3秒34的成绩获得亚军,关于比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10 m是刘翔比赛中路程的大小B. 13秒34是刘翔夺冠的时刻C. 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是8.2 m/sD. 刘翔经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一定等于8.2 m/s14.关于平均速度,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运动物体第3s末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B. 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5m/s,该时间里物体每秒内位移不一定都是5m;·C. 某段运动的平均速度都等于该段运动的初速和末速之和的一半;D. 汽车司机前面速度计上指示的数值是平均速度.15.在我校今年的秋季运动会田径比赛中,周长200m的跑道上运动员们奋力奔跑,各种田径比赛在有序的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百米赛跑所选用的是跑道的直道部分,不同运动员按照规定跑完全程,该过程中位移大小不同B. 百米赛跑中,冠军选手赢得比赛是因为在跑全程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C. 在1500m 跑比赛中,不同跑道运动员按照规定跑完全程位移相同D. 在1500m 跑比赛中,冠军选手赢得比赛是因为在跑全程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16.一个物体先向正东以3/m s 的速度前进了4s ,又以3/m s 的速度回头走了4s ,试求:()1该物体在8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2如果后4s 不是回头,而是向正北方向,这8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详细解析1.C【解析】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以10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对应一个点,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对应一个位置,表示瞬时速度,故B错误;由于堵车,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车速仅为10 km/h,对应一段位移,是平均速度,故C正确;C919以260 km/h的速度从跑道上起飞,对应一个点,为瞬时速度,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同步练习
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瞬时速度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以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
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 .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
C .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01
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 .0.25 m/s
B .0.2 m/s
C .0.17 m/s
D .无法确定
5.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 .9 m/s
B .9.6 m/s
C .10 m/s
D .10.2 m/s
6.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减速,后以36 km/h 的速
度返回原点,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是A .24 km/h
B .0
C .36 km/h
D .48 km/h
7.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 2匀速运
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另一物体也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8.图示为某物体的s —t 图象,在第1 s内物体的速度是,从第2 s至第3 s内物体的速
度是,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4 s内通过的路程是,位移是,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9.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
s,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 ,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km. 10.某质点沿半径R =5 m的圆形轨道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经过10 s运动了21
圆周.该物
体做的是________速运动(填“匀”或“变”);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质点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11.相距12 km 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 ,乙的速度
是 3 km/h ,有一小狗以 6 km/h 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
12.一位同学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钢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他从车轮的
某一次响声开始计时,并同时数车轮响声的次数“1”,当他数到“21”时,停止计时,表上的时间显示已经过了15s,已知每段钢轨长为12.5 m,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算出火车的速度吗?
参考答案
1. ACD
2. ABC
3. AC
4. B
5.解读:题目中的“7s 末”“9 m/s ”和“10.2 m/s ”都是多余的条件,100 m竞赛中当然是
变速运动.“100 m”和“10 s末到达终点”才是根据定义式求平均速度的必要条件:10100==
t s v m/s =10 m/s 答案:C
6. B 7.解读:第一种情况:设前后两段时间均为t ,则,总位移s =v 1t +v 2t ,总时间为2t ,
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221111v v t t v t v v +=+=
第二种情况:设总位移为s ,则前后两段位移均为2s
,物体经过前后两段位移的时间分别
为
11122v s v s t ==t 2=2222v s v s
=
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第一课件网
212121212222v v v v v s v s s t t s v +=+=+= 答案:221v v +;21
212v v v v +
8.解读:由s —t 图象知,物体在第1s内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 1=1 m,速
度为v 1=1 m/s ;从第1s末至第3s末,物体静止,位移为零,速度v 2=0;第3 s末至第4s末,物体返回(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s 3=-3 m,速度v 3=-3 m/s.物体在4 s内的路程为
s ′=1 m+3 m=4 m;在4 s内的位移为s =s 1+s2+s3=1 m+(-3) m=-2 m,
4 s内的平均速度为t s
v = =-0.5 m/s.
答案:1 m/s ;0;-3 m/s ;4 m;-2m;-0.5m/s
9.解读:设两站间的距离为s km 则由36003007260+=s s
解得:s =30 km
答案:30
10.解读:物体沿圆轨道运动时,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仍是变
速运动.由于质点的速率恒定,故它沿圆形轨道运动的速率为v =105
14.3⨯=t R
πm/s=1.57 m/s
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7 m/s.
10 s内物体的位移为2R =10 m,所以其平均速度为
v =t s =1010
m/s =1 m/s
质点运动一周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也为零.
答案:变;1.57;10
11.解读: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为小狗跑动所用的时间,这段时间与速率的乘积即为小
狗的路程,不管小狗往返了多少次,路程等于速率与时间的乘积.答案:9 km ;7.5 km
12.解读:火车在15 s的时间内通过了20根钢轨,则火车的速度为
v =t s =
155
.1220⨯m/s=16.7 m/s 答案:16.7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