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包头市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范文
《包头市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包头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其城镇化进程对区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包头市城镇化质量,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包头市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包头市城镇化质量实证分析1. 城镇化发展现状包头市作为内蒙古的重要工业城市,其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
然而,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规划滞后、环境污染等。
2.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等方面,对包头市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估。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对包头市城镇化质量进行量化分析。
3. 实证分析结果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包头市城镇化质量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环境友好和城乡统筹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中,环境污染、城市规划滞后、农村人口外流等问题较为突出。
三、包头市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包头市工业发展较快,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对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2)城市规划滞后: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3)农村人口外流: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导致人口外流,城乡发展不均衡。
2. 原因分析(1)产业结构:包头市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2)政策支持:政府对城市规划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不够,导致城市规划和农村发展滞后。
(3)教育资源不均: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农村人口外流。
四、对策研究1. 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1)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技术,提高城市建设的环保水平。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科学评价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对城镇化建设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动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化、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尝试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城市综合衡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反映了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城市化质量、城乡发展差距等多个方面。
1.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指标之一,城市人口规模大致能够反映城市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
城市人口规模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城市与农村的人口分布情况。
城市化率高通常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强,社会资本充裕。
4. 城乡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是指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差距大小。
城乡发展差距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上指标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只有全面评价这些指标,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城市化水平。
二、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城市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交通、水利、能源、信息通信等多个方面。
1. 交通指标交通指标包括城市道路密度、公共交通设施完善程度、交通拥堵指数等多个方面。
交通指标反映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交通发展水平以及交通拥堵程度。
2. 水利指标水利指标包括城市供水量、排水排污设施完善程度、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等多个方面。
水利指标反映了城市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态,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整性和健康性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科学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城镇化率、城镇规模结构、城乡融合发展、人居环境和城市创新能力五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城镇化率是评价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城镇化率反映了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衡量城镇化程度的直观指标。
城镇化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城镇化率的衡量可以综合考虑城市人口数量、户籍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数量等因素。
其次,城镇规模结构是评价城乡发展差距和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标。
城镇规模结构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对于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规模结构可以通过城市数量、城市人口规模、城市面积等指标来反映。
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能够推动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第三,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城乡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土地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财政支出、农民收入等方面进行考虑。
合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强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打破户籍制度的障碍等,都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四,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价城市的人居环境可以从空气质量、水质水量、噪音污染、交通拥堵、绿地面积等方面进行考虑。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第五,城市创新能力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评价城市的创新能力可以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要素配置等方面进行考虑。
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够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城镇化率、城镇规模结构、城乡融合发展、人居环境和城市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科学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引起了广泛关注。
新型城镇化强调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注重城市建设的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科学评价城镇化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工具,对于指导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完善,评价方法不够系统和精准等。
对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热点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构建一套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深入分析城镇化的各个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比较研究国内外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劣,借鉴国际经验,提升我国的评估水平;三是根据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和要求,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城镇化工作提供精准指导;四是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效果,检验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五是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挑战和前景,为未来城镇化工作提供发展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政策制定、规划实施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指导,推动我国城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是指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特点、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工作。
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是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指导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需要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趋势进行认识和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新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和新机遇。
就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就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就地城镇化是指在原有农村地区基础上实施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模式,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为了科学评价就地城镇化的效果和成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下面我将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一些评价指标。
首先,在经济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价。
一是地区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比较就地城镇化前后的GDP增长速度,可以评价就地城镇化的经济效果。
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衡量从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转移的劳动力比例。
较高的转移率意味着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得到了更好的转移,并且加入了城镇的产业链。
三是农村收入水平,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工工资水平等。
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次,在社会方面,以下几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就地城镇化的效果。
一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包括道路、电力、教育、医疗等基本设施的建设和普及程度。
就地城镇化应该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二是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包括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
通过比较就地城镇化前后的教育和医疗水平,能够评价政策的成效。
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程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率和福利待遇。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获得感和幸福感。
另外,在生态环境方面,以下几个指标可以用于评价就地城镇化的效果。
一是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包括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方面的抽样调查。
通过比较就地城镇化前后的生态环境质量,可以评价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
二是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土地利用率和能源利用率等。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
最后,在政府治理方面,以下几个指标可以用于评价就地城镇化的效果。
一是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包括是否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透明的决策程序做出决策。
二是政府执法的公平程度,指政府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公平性。
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评述
() 1 要关注研究对象的尺度问题。对
标体 系。该指标体系参考了国家相关部
门、研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在国 家 “ 十一五”科技支撑研究计划 、省域城 镇体 系规 划和 国家人居环境 奖的评选 中
国家而言, 中国城镇化 问题是与现代化 、
工业化 、市场化、国际化以及实现转型发 展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的,也是与全面、协
(E D 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 系集中 OC)
反映关键环境指标 ,如污染 问题及 自然
13 . 城镇 化质量的评价与研究对象
近年来,针对各级城镇、不同区域、不
物质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巨大
影响。如果城镇化进程导致各类要素从农 村单方面流向城市,则必然会造成城乡发
资源与资产的利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
人都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内涵进行了分 析和研究_1。综合上述研究团队和学者 8 __ 3 的观点,结合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的突 出矛盾,本文认为城镇化 质量的 内 涵应包括以下 4个方面: () 乡统筹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 1城 是劳动力、资本及土地等生产要素以 政 府的行政 、财政和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广
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虽然表达方式与城镇
拆大建” 、历史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等许 多 问题。这与社会管理、土地管理、空间管 制和财税体 制等许 多原有的制度 、规范
匡远配等人对湖南省 1 4个地市[ l 3、 l
朱洪祥对山东省 1 个地市[] 7 0 、韩江涛等 2 人对新疆 1 个地市[] 5 3 的城镇化质量都进 3 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针对县 ( 和镇 的城镇化质量研究 市) 的成果也比较丰富,如孔凡文对全国各省
接相关的;紧凑城市和精 明增长的理念 ,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构建、测度与比较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构建、测度与比较余江叶林摘要:本文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中国2020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划目标,综合专家群决策的网络分析法和基于变异系数的因子贡献法,构建三层次四维度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和各省市的数据进行了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测度和比较。
结果发现:(1)新世纪以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较快,但各主要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城镇化速度远高户籍人口城镇化,资源环境水平严重滞后且差距持续扩大;(2)中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并且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和短板各不相同;(3)中国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可以划分为质量同步、质量超前和质量滞后三类7种组合,超过一半的地区存在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率的情况,质量滞后仍然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中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测度;比较作者简介:余江,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湖北武汉430072。
Email:yujiang@。
叶林,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17BJY219)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in China: Construction, Measure and ComparisonYu Jiang(Associate Professor, Wuhan University)Ye Lin(Associate Professor,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the targets in 2020 of the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in China,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taining of three levels and four dimensionsby the combination of GD-ADP and CV methods , and make the evaluation for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of 31 provinces (cities) in China during 2000 to2016 .We find that:(1) The level of China's new-urbanization has improved rapidly after 2000 till now but unbalance between the major dimensions; (2)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exists distinct gap among provincial urbanization and the elements of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develop unbalance within provinces.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presents obvious feature of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is in descending orderfrom eastern coastal region to central region then to western region; (3) compared to level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rate and quality of new-pattern urbanization,all the provinces (citi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lassifications and seven distinctive types.More than half of the region's urbanization quality lags behind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the quality of lag is still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ew-urbanization.Key words: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in China;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measure; comparison一、导言城镇化作为工业化的必然伴侣,既是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过程和客观趋势,同时也是一国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问题研究2017年第4期48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李志燕 刘灵会 李彦儒摘 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正进入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论文以新型城镇化中的“人的城镇化”为中心,结合河北省的发展实际,围绕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社会进步和城乡统筹六大方面,共选取了26个测量指标,研究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河北省 新型城镇化水平 指标体系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民生调研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601508DOI: 10.16722/j.issn.1674-537X.2017.04.01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 在此背景下,河北省顺势而为,适时的提出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20年)》,近两年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我们认识到,河北省的发展程度依旧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并且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较大差异。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河北省自身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描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各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而进行量化分析,可以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目前“新型城镇化”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但它绝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而是要在增加城市人口比重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品质的提升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本文在充分借鉴专家学者的观点基础之上,认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涵义概括最为全面,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新型城镇化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城市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建设取得更为可持续、高效、人性化的成果。
一、城市规划指标城市规划是决定城市品质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和福利等。
城市规划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1. 城市化率和用地利用率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所占比例,用地利用率是指城市用地的有效利用程度。
这两个指标可以评价城市规划的适宜性和可持续性。
2. 绿色空间和公共空间占比绿色空间和公共空间是维护城市品质的重要元素。
绿地和公共空间占比高的城市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区的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
3. 城市密度和交通状况合理的城市密度可以促进城市的高效运转,减少交通拥堵问题,交通状况是城市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
通过评估交通建设和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环保生态环保对城市品质的影响很大,城市生态指标可以评价城市的环保水平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情况。
城市生态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空气、水、土壤质量空气、水、土壤质量是城市生态环保的重点,建立合理的监测和评估制度有助于确保城市环境的优良。
2. 能源利用和废物处理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处理是城市生态环保的另外两个方面,通过评估能源利用和废物处理的效率以及可持续性,可以有效推动城市生态环保的发展。
三、社会服务配套城市品质的提升需要适宜的社会服务配套设施和完备的公共服务,这些服务的存在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大幅提升。
社会服务配套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教育、卫生服务设施教育和卫生服务设施是城市社会服务配套的两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公立学校、医院的设施多少、服务质量的评估,可以确保城市的教育、卫生服务质量。
2.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城市品质的另外一个评价指标,通过评估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文化中心等设施的数量和服务质量,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山东省城市品质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山东省城市品质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随着山东省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品质提升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山东省城市品质提升评价标准体系分析入手,结合评价工作实际情况,对完善标准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品质提升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山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51%,城镇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城市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为全面推进山东省城市品质提升,科学评估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实绩实效,省直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省城市品质提升工作评价。
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及特点整个评价工作包括材料评价、现场评价、群众满意度调查等内容。
评价指标设置一级指标10个,包括8个行动任务,1个满意度调查和1个加分项;二级指标22个,包括每个行动任务设置1-5个分项,加分项设置6个分项,满意度调查设置6个分项;三级指标54个。
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二)蓝绿空间提升(四)道路交通提升该指标体系比较全面的反应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评价采取了查阅资料、现场评价、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等多种方式,力求评价结果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市建设和品质提升状况。
该指标体系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和群众关心的内容设置各项目指标,避免大而全和面面俱到,不设置领导重视、机构配置和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开会发文等主观性和程序性的内容,评价判定标准清晰明确、客观公正,强调工作实际效果。
该指标体系充分利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省直有关部门评估、通报结果和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减少各城市报送材料数量和种类,避免了各城市对报送资料标准理解不同而产生的偏差。
2城市品质提升评价情况从总体情况来看,山东省16城市均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有效开展了城市品质提升工作。
从空间分布来看,各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区域不平衡性,青岛、潍坊和威海3市多项指标评价得分处于全省前列。
从行动任务评价指标看,不同工作任务成效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新型城镇化是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城市生态环境载体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结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引导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城镇化过程。
新型城镇化侧重于以人为本、以质量为先、以生态宜居为标准,提出以人为本、绿色发展、高品质、高水平为基本方向的新的城镇化发展理念。
而评价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则是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否符合规划定位和目标,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希望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评价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经济指标1. 城市化率:城镇化率是衡量国家城镇化程度、城市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2. 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通过城镇化率和地区经济总量、人均GDP 之间的关系来评价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3. 城市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评价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考察城市化进程中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方面。
二、社会指标1. 教育水平:城镇化程度与教育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城镇化率和各项教育指标(例如高等教育率、教育经费投入及学生人数比例等)的关系来评价城镇化对教育水平的提升作用。
2. 医疗卫生水平:城市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卫生服务水平,通过城镇化率和医疗资源配置、医疗人员数量及卫生服务覆盖率等指标的相关性来评价城镇化对医疗卫生水平的影响。
3. 社会保障水平: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关注城市居民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保障情况,包括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覆盖率等。
三、生态环境指标1. 绿地率:城镇化进程中要关注城市的绿化面积,评价城市绿地面积与城市总用地面积之比,反映城市绿色覆盖面积的多少。
2. 生态环境质量:城市化进程中要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PM2.5浓度、臭氧浓度等环境监测数据。
这些数据反映了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可以评价城市生态环境是否受到有效保护。
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作者:崔启迪刘敏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6期[摘要]城镇化水平体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提升城镇化水平,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本研究对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国内外有关城镇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及实践,总结出对于我国城镇化评价研究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关于城镇化研究的文献不断增多,本文主要从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来进行综述。
1 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之间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想建立一个科学并合理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指标的选取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
在选取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时需从客观实际出发,从而可以全面并准确地反映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二,系统性原则。
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间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应从系统整体出发。
第三,可比性原则。
为了方便各地区的城市间进行横向比较,在选取指标时要能够反映城镇发展的共同特性,又可反映其个性特征。
第四,可操作性原则。
所设计的指标要便于收集和进行量化,进而可以提高指标体系的实际工作效率,因此要求在选取指标时,不要过于复杂,力求简明实用,尽可能用较少的指标来反映较多的实质性内容。
2 国内外城镇化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及评述2.1 国外关于城镇化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及评述城镇化涉及的影响因素很多,既关乎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社会等因素,也关乎地理、环境、空间等因素。
国外学者采用复合指标法对城镇化的发展及相关内容进行评价,具体见表2-1:根据国外学者对城镇化的评价,可看出其基本模式是针对评价对象来选取可反映其内涵的几个要素,再针对各个不同方面选取一系列评价指标,运用定性或定量方法来评价城镇化的发展情况。
新型城镇化 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新国标
新型城镇化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及评价结果运用。
本文件适用于对县城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县城 county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政府驻地镇或街道及其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委会所辖区域。
城镇化 urbanization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
4 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综合系统的客观性评价原则。
坚持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相关联的科学性评价原则。
坚持发展引领、分类评价的合理性评价原则。
5 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可用于进行不同县城横向或同一县城不同年度纵向比较城镇化发展水平。
本评价指标体系可结合专家意见,增加或减少相关指标。
应用本指标体系进行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测算时,应将同类型县城1进行比较。
注1:县城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和人口流失县城五类。
本指标体系包含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34个。
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6 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个地区GDP 与该区域内常住人口的比值,是衡量一个地区每个居民对该地区的经济贡献或创造价值的指标,单位为万元/人。
按公式(1)计算。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 区域内常住人口 (1)式中:区域内常住人口是在一个地区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总数。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单位为万元/人。
按公式(2)计算。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家庭人口 (2)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中,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单位为%。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逐渐转向质量提升。
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将城镇化与现代化紧密结合,注重城镇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和人文性,提倡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建立科学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围绕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展开讨论,探讨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新型城镇化理念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点新型城镇化是指在保持城镇化进程的动力和速度的基础上,注重城镇化内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理念,把人的需求作为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追求城镇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
新型城镇化还注重生态文明,强调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兴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的质量和人文性,注重城镇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强调城乡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1. 围绕人口城镇化率建立指标人口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基本指标,直接反映了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和程度。
在评价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口城镇化率指标来评估城乡人口的转移情况,城镇规模的扩大程度,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情况等。
还可以结合人口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建立更为细致的人口城镇化指标体系,全面评估城镇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2. 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指标城市规划和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直接影响城市的品质和功能。
在评价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指标,如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城市建设的节约性、城市绿化的覆盖率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城市规划的科学程度和城市建设的质量,形成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科学评价。
3. 关注城市功能和社会服务的指标城镇化的本质是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社会服务的完善。
在评价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可以关注城市的功能和社会服务的完善情况,如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的交通便利程度、城市的医疗教育水平等。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B  ̄ U 6 . 9 1 亿 ,每年 有超过 1 0 0 0 万 的农 村剩 余劳动 力进 入
城 市 ,创造 了人类历 史上 规模 空前 的城镇 化 进程 。城 镇 化 在促 进 农 民增 收 、促进 产业 结构调 整 和 资源 的优 化 配 置、缓 解 农村人地 紧张 矛盾 等 方面 ,发 挥 了重要作 用 。 然 而 ,我 国城 镇 化 推 进 过 程 中质 量 问题 ,近 几 年 引起 政府 决策 部 门和 学 术界 的高度 关注 ,已经有 相 当多 的学 术 部 门对 此 有详 细 的研 究 。论 题 有 : ( 1)城镇 化 进程中的 “ 土地 城 镇 化 ”快 于 “ 人 口城 镇 化 ” 问题 ;
关键 词 :城 镇 化 ;质 量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宜居 城 市
Ab s t r a c t :t O e s t a bl i s h s c i e n t i i f c a nd r e a s o n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ur ba n i z a i t o n q u a l i t y e v a l u a i t on s t a nd a r d, i s t h e g u i de t o i m pr o v e t he qu a l i t y o f a l l t h e ur b a n i z a ion t d e v e l o pm e nt o f t he i m po r t a nt b a s i c wo r k.Sy s t e m a t h om e a n d a br oa d,t he pa pe r r e v i e ws t he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战略。
本文通过参考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相关论文,设置了反映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生态环境条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人口、城乡生活等6个一级指标,共设置29个二级指标,构成了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指标体系设计应满足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即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反映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尽量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力求呈现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第二,系统性原则,即应从系统整体出发,能够真实反映城乡关系的各个方面及其主要特征。
各指标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即要求不能过于复杂,力争简明实用,用较少指标反映较多的实质性内容。
设计的指标便于收集和量化,从而提高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第四,可比性原则,即要求能反映城乡发展的共性特征,又能测度其个性特征,从而进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
关于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国内对于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次研究是杨荣南在1997年发表的文章《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在该文中作者设置了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空间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和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等5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来对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评价,此后十多年时间里,尤其是近几年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学者越来越多,在这些文章中关于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生态环境条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人口、城乡生活等方面的研究。
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包括其发展 的集约性、公平 病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 北 区
图1 各成 份特征值 的碎 石图 表 1 标准化 后的数据
堑 1 X 2 X 3
30 6
01 2
1 1 5
d
1 3 : 4
6
3 6 8
7
8
q
l 0 X j 1
指 农村人 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第二三产业
外辐射能力及服务能力不断 增强 , 最终 实现城 乡一体 化 的 目标 。 何平 、 倪苹 ( 2 0 1 3)
认为, 城镇化质量 是指城镇 化发展 的综合 水平 ,同时还
成 分数
不 断向城镇聚集 ,引起城镇数量增加 、规
模扩 大的历史过程。因此 , 新的历史时期 , 城镇化 不仅是城镇人 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
1 2 2 - t 4 1 — 1 6 0 3 4 8 - 7 7 7 — 1 3 0 1 6 2
1 0 6 - 0 8 0 1 2 7 一 O o 8 - 0 0 5 2 2 7 - 07 0 — 1 4 . 3 - 0 7 3 — 0 7 9 1 4 1
城镇 数量 、城 镇规模 、城镇化速度 、人 口
城镇化率 等方面 ;而城镇化质量反映 的是 既定城镇 化数量情况下所能满足城 乡居 民 生产 、生活和 生态 需求的优 劣程度 。
城 镇 化 发 展 水 平 的评 价 指 标 体 系 与 评 价 模 型
目前 国内对城镇化发展水平 的评 价方 法主要有单一指标 法和复合指标 法两大分 类。单一指标法 比较 常用的即为人 口比重 指标法 ,这一指标体现 了人 口在 经济 活动 中的结构关系 ,较准确 的把握城市化 的经
新型城镇化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新型城镇化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城市开始注重提高城市品质,把城市建设成为舒适、宜居、绿色、可持续的城市,促进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评价城市品质的好坏,需要建立一个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从城市空间、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和城市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一、城市空间方面城市空间是城市的物质基础,对城市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城市空间影响城市的视觉效果、舒适度、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交通流畅度等。
因此,针对城市空间,应该建立以下评价指标:1、城市景观城市景观包括公园、广场、建筑物、雕塑等。
好的城市景观可以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城市生活,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
因此,应该综合考虑景观的布局、设计、维护和改善,以评价城市景观的好坏。
2、城市密度城市密度影响城市的舒适度和交通流畅度。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居住、商业、工业等用地的布局和管制政策来评价城市的密度水平。
3、城市绿化城市绿化与城市环境质量密切相关。
好的城市绿化可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减少噪音、降低热岛效应等。
因此,应该综合考虑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建筑物的绿化率、公共绿地的设施等来评价城市绿化的好坏。
城市经济对城市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文化的投入和贡献上。
因此,针对城市经济,应该建立以下评价指标:1、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带动城市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精神文化品质的提升。
因此,应该综合考虑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质量、创新能力和创意授权方面来评价城市经济的质量。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经济的重要保障,对城市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好的基础设施可以保障城市交通、能源、水利等方面的顺畅运转。
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交通、能源、水、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评价城市经济的好坏。
基于预警指标体系的城镇化质量评价——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深化
城 镇 化
基 于 预 警 指 标 体 系 的城 镇 化 质 量 评 价
— —
对 山东省 城 镇 化质 量 评 价体 系 的深 化
朱 洪 祥 雷 刚 吴 先 华 刘 阳强 ( 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 济南, 00) 山东 2 01 5
【 图 分 类 号 】 2 11 中 F9 .
【 献标识 码】 文 A
城镇 化是 现代 化 的重 要 标 志 , 各 级 城镇 转 方 是 式 、 结构 、 内需 的重 要 途 径 和 依 托 , 系 着 经济 调 扩 关 社 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目前 , 山东 、 东 ¨ 、 苏 、 广 江
子 系 统 的城镇 化监 测 评 价 体 系 , 中质 量 评 价 指标 其
体 系设 置 了全 省 及设 区市 城 镇 化 质 量 评 价 指 标 体
基金项 目: 山东省 社会 科学 规 划研究 重 点 项 目“ 山东 省 国际 金融 组
1 2 1 取 得 的 经 验 ..
山东 省 自 2 0 0 5年 建立 城 镇 化 监 测 评 价 制 度 以 来, 其质 量评 价指标 体 系在 科 学 客 观衡 量 全 省 及 不
化质 量评 价指 标体 系 , 四级指 标 、2项 具 体 指标 , 设 3 涵盖 人 口就 业 、 济 发 展 、 市 建 设 、 会 发 展 、 经 城 社 居
民生 活 和生态 环境 等六 个方 面 , 如表 1所示 。
112 指标 评 价方法 ..
价 , 布 了六 册 《 发 山东 省 城 镇 化 发 展 报 告 》, 省 内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人均出口额 (城市)人均铺装道路 长度(面积) 百人拥有电话机(移动 电话)数(电话普及 率、万人电话交换机容 量、电信业务收入) 用水(自来水)普及率 (供水生产能力、人均 用水量) 万人拥有公共车辆(公 共汽车)数 地域信息化水平(万人 互联网用户数,互联网 普及率) 人均生活用电量(用电 保证率) 用气普及率(城市气化 率) 建成区面积(占本行政 区面积、市区)比重 路网密度 排水管道密度 客运总量 集中供热面积 建成区面积增长率
作者简介 陈 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博士。 张云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硕士。
16
*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中国城镇化速 度与质量的评价和预测研究”(2006BAJ14B01)部分研究成 果。
China Ancient City Leading Theory of City
城镇人口(非农业人口) 比重(城镇化水平) 第三产业就业(从业人 员)比重 市区人口密度
城镇从业人口比重
人口集聚程度
市区人口 市区人口占本行政区域 人口的比重 农村城市化率
适龄人口中学的入学率
人均GDP (城市)第三产业(增 加值)占GDP的比重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 进出口总额(占GDP的 比重)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 收入 (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 GDP 地均GDP GDP增速 人均第三产业GDP 市区GDP占市域GDP比重 非农产值比重 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 值比 全员劳动生产率 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
张耕 田, 1998
●
● ● ●
● ●
叶裕 民, 2001
●
●
●
● ● ●
李振 福, 2003
李爱军 城调总 张松青 匡远配 等, 队, 等, 等, 2004 2005 2005 2005
●
●
●
●
宣国 富, 2005
●
刘艳军 袁晓玲 等, 等, 2006 2008
●
白先 春, 2004
●
●
●
●
●
●
●
国内学者,专门针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成果, 主要有张耕田(1998)、叶裕民(2001)、李振福 (2003)、李爱军(2004)和国家城调总队(2005) 等。选用的指标主要包括人口转化、经济增长、基础设 施建设、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城乡协调和公共安全等 几个领域。现选取其中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研究成 果,汇总如下(见表1): 2.2.2 地方政府发布的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
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引导、调控、监测和评比,是 近几年许多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湖南省规委从 “(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 优美和社会安定”等五个方面,建立了5个一级指标、 31个二级指标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以对各州市的 城镇化水平进行比较;广东省建设厅每两年发布的《广 东省城镇化发展评估报告》中,从城镇集聚发展水平、 城镇要素流动水平、城镇文明发展水平、城镇生活服务 质量、城镇环境建设质量和城乡统筹发展能力等六个方 面,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进行了比较和排序,并从中 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组成“城镇化综合指标 体系”,对21个地级以上市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 行了评估;山东省临沂市提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 系,从人口就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居 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七个方面,建立了涵盖16个二级指 标、32个三级指标的体系。 2.2.3 与城镇化质量相近的指标体系研究
然而,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质量问题,近几年 引起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已经有相当多 的学术部门对此有详细的研究。论题有:(1)城镇化 进程中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 (2)农民工无法享受市民待遇带来的“半城市化”问 题;(3)城市开发过程中“大拆大建”,破坏了城市 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4)大学生贫困聚居形成的 “蚁族”群体;(5)大城市交通拥堵、房价高启、城 市各阶层贫富差距陡增等“城市病”问题;(6)城市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中村”、 “群租”等问题严重;(7)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滞缓, 资源环境褪化等,在此不再赘述。
2 国内外城镇化质量相关研究述评
城镇化质量问题的提出,是典型中国式发展道路 及语境下的产物。纵观国际社会发展进程中,既无政府 主导作用突出的城镇化战略,也无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体 系。在城乡要素流通没有阻滞的情况下,城镇化进程只 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自然的迁 移过程,没有特别突出的比较意义。一般而言,一个国 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社会、人居环境、人 文发展等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这些指标所蕴含的 福利状况、物质建设、城乡关系处理、弱势群体保护等 水平,与我们通常语境下的城镇化质量密切相关。 2.1 国际机构的研究状况
中国名城 城市理论前沿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陈明 张云峰
摘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标准, 是引导各地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系统 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与 城镇化质量评价相关的一些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了 我国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成和评价标 准。依据其体系和标准,分别对我国相关省份和案例城市 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了研究。
“中等收入陷阱”。严重的贫富分化、过度城市化、增 长转型困局、社会冲突加剧等是其中突出的问题。可 见,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除了依靠国家进一 步通过经济发展积累财富外,还有赖于实现社会的转 型、政府各部门积极的推动和更加完善的公共政策。推 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质量指标,对各地城镇化进程中的 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对各地城镇化战略进行科学的引 导和规范,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工作。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宜居城市
Abstract:to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is the guid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ll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basic work.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reviews the about urban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summarizes and urban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related some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proposed our country urban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construction principle, composi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On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and standard, respectively to our country related provinces and case cit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quality was studied.
显然,城镇化速度的快速推进,与城镇化质量的提 高并没有必然内在的逻辑关系。虽然库兹涅兹“倒U” 曲线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和社会差异 会由初期的扩大逐步呈现出收敛的趋势,国际社会也不 乏这样的案例;但同时更多的案例表明,许多国家在人 均GDP突破3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这个阶 段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往往集中爆发,从而掉入
Key words:urbanization;Quality;Evaluation index system;Livable cities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2-16(9)
1 绪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由1978年的 17.9%提高到2011年的51.27%,城镇人口由1.72亿增 加到6.91亿,每年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 城市,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城镇化进程。城镇 化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 置、缓解农村人地紧张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 1
●8
●8
●7
●5
●5
●5 ●4
3 ●2 ●1
1 1 1
18
China Ancient City Leading Theory of City
类别 社会 发展
环境 改善 城乡 协调 安全
指标
(城市)人均住房(使 用)面积 (城市)万人拥有医生 数(床位数) 百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 书 万人(拥有)在校大学 生数 恩格尔系数 (实际调查)失业率 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 (比重)(科技人才资 源总量) 平均预期寿命 大专以上人数比重(万 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 R&D(科研与实验)经 费支出占GDP比重 社会保障覆盖率(医 疗、养老保险参保率) 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 百户拥有家用电脑数 万人拥有影剧院数 百户拥有私家汽车数量 劳动力就业保险率 万人(拥有)在校中学 生数 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 重 人均消费性支出 万人交通事故件数 邮电局所数量 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 限 全年专利授权量 社区服务设施数 城市人均(万人)绿地 (公共绿地)面积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 率(污水年排放量) 环境噪声达标率生 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生活垃圾清运量)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每平方公里二氧化硫排 放量 每万元GDP综合能耗 水质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率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环卫机械数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 异 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就业 比重比率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 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异系 数 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 产业平均利润 城乡之间的物质流和信 息流状况 区域内建制市镇密度 年末耕地面积 粮食产量 选用指标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