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仪器装配及校正实验教学大纲
光学仪器设计与控制技术 教学大纲
![光学仪器设计与控制技术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ba1e3f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a.png)
光学仪器设计与控制技术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 介绍光学仪器设计与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领域。
- 探讨光学仪器设计和控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历程。
2. 预备知识- 光学基础知识(如光的本质、光的传播、光的干涉与衍射等)。
- 大学物理和数学基础知识。
- 控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知识。
3. 光学仪器设计- 光学仪器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 光学元件选择和组合。
- 光学仪器的成像理论和设计方法。
- 光学仪器的光路设计和光学系统优化。
4. 光学仪器控制- 光学仪器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控制。
- 光学仪器的自动对准和稳定控制。
- 光学仪器的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
- 光学仪器的远程控制和网络化。
5. 实验和实践- 光学仪器设计案例分析。
- 光学仪器控制软件和硬件的实际应用。
- 光学仪器设计和控制实验。
6. 评估和考核- 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
-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
-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20%)。
7. 参考教材- 《光学设计基础》- 《光学设计与计算机辅助》- 《光学仪器设计与光电系统仿真》8. 课程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学生应能掌握光学仪器设计和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控制简单的光学仪器。
- 具备独立解决光学仪器设计和控制问题的能力。
-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9. 课程备注- 建议先修课程:光学基础、大学物理。
- 本课程为选修课程,适用于光学、物理、仪器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以上是《光学仪器设计与控制技术》的教学大纲。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在光学仪器设计和控制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能力,并通过实践案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本课程能为学生在光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光学实验 课程教学大纲
![光学实验 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841c2c5a8102d277a22f07.png)
光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光学实验所属专业:物理学、原子核物理等课程性质:必修学分:4(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光学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的最后一个阶段。
经过前面两个学期的实验训练(力热实验、电磁学实验),对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本课程期对光学的主要原理、现象、应用以及基本的光学实验思想、方法和仪器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引申提高,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原则上选修该实验课程的同学应已经按要求修完物理专业《光学》课程以及《普通物理力学实验》、《普通物理电磁学实验》并取得相应学分。
对实验的数据处理,一般的实验方法、原理及仪器有相当程度的掌握。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李健等,基础物理实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主要参考书:杨葭荪译,光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钟锡华,现代光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吕斯骅,段家忯,基础物理实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朱鹤年,新概念物理测量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实验课程,讲授与实验操作相接结合,根据学时要求安排若干必修实验题目和选修题目。
必修每个实验4学时,选修实验学时视具体内容而定,一般不低于每个实验4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课:光学实验基础知识实验一:薄透镜主焦距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薄透镜焦距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在光具座上的各光学元件的共轴调节;2、掌握透镜的成像性质;3、了解视差在光学实验中的应用。
【仪器用具】:光学导轨、光具座、白光光源(含滤光片及毛玻璃)、光屏、平面镜、被测透镜等。
【教学要求】:透镜成像规律,自准原理,共轴调节,判断误差、系统误差及其消除;像缺,伪像,视差法及其应用。
光学实验教学大纲
![光学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d088fd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7a.png)
光学实验教学大纲光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和要求在一学期内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光学基本实验和选做实验, 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光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通过研究一些基本的光学现象, 加强对经典光学理论的理解, 提高对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认识.1. 由浅入深逐渐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和调节基本光学实验仪器和装置(包括组合装置), 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原理及正常使用状态、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 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光学实验操作技能.2. 通过实验事实分析, 研究一些基本光学现象和规律, 使抽象的理论成为生动的现象. 理论联系实际, 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又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3. 学会光学中基本物理量的一些测量方法. 在学习实验测量方法时, 使学生掌握它的设计思想、特点及其适用条件. 在实验测量过程中, 使学生注意观察和分析所发生的各种光学现象, 注意其规律性, 以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善于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学会分析光学实验中的基本光路, 了解光路组成元件的参量对实验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各基本光路之间衔接配合的要求, 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5. 继续学习误差分析的方法, 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能正确地表达和评价实验结果;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小实验误差的有效途径, 以加深对实验理论的认识和对所用测量方法和仪器的理解.6. 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 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习惯和科学作风.二、课程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光学实验内容分为基本实验和选做实验, 其中基本实验8个题目, 选做实验3个题目, 每个实验安排3小时. 全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做够6个以上的实验. 考试考核采用实验操作、笔试或写实验论文等形式进行. 学生的总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等)按一定比例计算, 一般考试成绩占60%, 平时成绩占40%.以下列出基本实验和选做实验的实验题目:(一) 基本实验1.薄透镜焦距的测定2.测定透镜组的基点3.分光计的调节及棱镜折射率的测定4.用双棱镜测定光波波长5.用牛顿环测定透镜曲率半径6.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7.衍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8.偏振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二) 选做实验1、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2、液体折射率的测定3、白光干涉三、实验题目与基本要求(一) 基本实验1.薄透镜焦距的测定[目的和要求](1)学习光学系统的共轴条件;(2)透镜焦距的测定用一次成象法、二次成象法、自准法, 对凹透镜用辅助透镜成象法;(3)计算透镜焦距的平均误差及标准差.2.测定透镜组的基点[目的和要求](1)测定透镜组的基点及焦距;(2)了解透镜组基点的特性;3.分光计的调节及棱镜折射率的测定.[目的和要求](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及各部件的作用;(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要求及调节方法;(3)掌握分光计测量顶角(反射法和自准法)及用最小偏向角测定棱镜折射率的基本技术.4.用双棱镜测定光波波长[目的和要求](1)观察双光束干涉现象,理解相干条件;(2)利用双棱镜测定光波波长;(3)计算Na光波波长的相对误差及标准偏差.5.用牛顿环测定透镜曲率半径[目的和要求](1)牛顿环是用分振幅方法产生的干涉现象,是典型的等厚干涉条纹,在实验中要求学生理解条纹形成的原理, 并注意观察条纹的特征, 指出与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等倾干涉的区别;(2)牛顿环在实际工作中有重要应用, 测量透镜曲率半径及检查光学元件中光洁度和平面度等. 通过实验掌握测量曲率半径的方法. 熟练的使用读数显微镜. 数据处理用逐差法. 并计算测量误差(小于5%).6.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目的和要求](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 初步掌握调节方法;(2)观察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形成的条件及干涉图样的特点.7.衍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目的和要求](1)加深对光的干涉、衍射和光栅分光作用的基本原理的理解;(2)掌握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栅常数, Hg谱线的波长和角色散率;(3)用透射光栅测定波长, 采用正入射法和最小偏向角法进行测定并计算其误差.8.偏振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目的和要求](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原理和方法及使用的元件(偏振片、尼科尔棱镜、1/2波片、1/4波片);(2)观察旋光现象, 了解量糖计的构造并测定糖溶液的浓度(误差5%).(二) 选做实验1.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验加深对夫琅和费单缝衍射现象的理解, 掌握其光强分布与衍射角、缝宽、观察屏与缝的距离等因素的关系;(2)通过实验理解怎样用光电二极管测量相对光强, 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相对光电流与位置的关系曲线, 即衍射光强分布图;(3)由于目前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光源不稳定, 装置受振动等原因, 在定量方面不能要求过高, 因而只要求对峰值、条纹宽度较接近理论值即可(小于10%).2.液体折射率的测定[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折射极限法测定液体折射率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阿贝折射计的工作原理, 熟悉其使用方法, 并测定液体和固体的折射率.2、白光干涉[目的和要求](1)学习一种测量透明薄片厚度或折射率的方法;(2)进一步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形成条件;(3)学习调节光路的方法。
光学检验教学大纲模板
![光学检验教学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d0197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f.png)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光学检验2. 课程代码:XX0XX3. 学分:XX4. 学时:XX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6. 课程性质:必修7. 适用专业:光学工程、应用光学等相关专业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掌握光学检验仪器的操作技能和性能指标。
3. 学会使用光学检验方法对光学元件、光学仪器进行检验。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光学检验的基本原理-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基本概念- 光学检验的基本方法- 光学检验的误差分析2. 光学检验仪器- 干涉仪、衍射仪、偏振仪等基本类型- 各类仪器的结构、原理、性能指标- 仪器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3. 光学元件检验- 透镜、棱镜、反射镜等光学元件的检验方法- 光学元件的形状、表面质量、光学性能等检验标准- 检验仪器与检验方法的选择4. 光学仪器检验- 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检验方法- 光学仪器的性能指标、检验标准- 仪器检验流程与注意事项5. 实验技能训练- 光学检验实验的基本操作- 光学检验仪器的调试与使用- 光学元件、光学仪器的检验与测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光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仪器和标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教学法:在实验室进行光学检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20%2. 期中考试:30%3. 期末考试:30%4. 实验报告:20%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光学检验》2. 教学参考书:《光学检验技术》、《光学检验仪器》等3. 实验指导书:《光学检验实验指导》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网站、在线课程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光学检验基本原理、干涉仪、衍射仪、偏振仪2. 第5-8周:光学元件检验、光学仪器检验3. 第9-12周:实验技能训练4. 第13-16周:复习、考试注:以上教学大纲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光学仪器与实验教案
![光学仪器与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cbd4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2.png)
光学仪器与实验教案
教案名称:光学仪器与实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光学仪器的种类及其原理。
2.通过实验掌握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对光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光线传播、折射、反射等。
2.常见光学仪器: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等。
3.实验操作: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制作简易望远镜等。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光学仪器,让学生了解光学仪器在日常生
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基本原理讲解:讲解光线传播、折射、反射等基本原理,为后续讲解光学
仪器打下基础。
3.常见光学仪器讲解:分别介绍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等仪器的原理和使
用方法。
4.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观察物体并记录
观察结果。
同时引导学生制作简易望远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总结与回顾: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回答问题,
巩固学生对光学仪器的理解和掌握。
6.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节课内容,并尝试寻找生活中的其他光学
仪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
难点:理解光学仪器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回答问题情况,评价学生对光学仪器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同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光学仪器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光学仪器实验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a82c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9.png)
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校 准、测量光强等步骤
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包括调 节波长、测量光谱等步骤
注意事项:包括操作规范、 安全防护、仪器维护等事项
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目的:掌握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 作步骤
实验器材:光学仪器、实验材料、记录本 等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手册的步骤进行操 作,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详细记录实验 数据,包括测量值、计算结果等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分 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操作步骤、数据 记录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 验目的、器材、步骤、数据和结论等
综合评价。
教师应引导学 生对实验结果 进行反思和总 结,提高学生 的实验能力和
创新能力。
实验报告的撰写与评价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等
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规范、清晰、简洁,便于阅读和理解
实验报告的评价:根据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准确性、完整性、 创新性等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验 证光学仪器的
性能和原理
实验方法:使 用光学仪器进 行测量和观察
实验数据:记 录测量和观察
的结果
结果分析:对 实验数据进行
分析和解释
讨论:讨论实 验结果与理论 预期的一致性 和差异性,提 出改进措施和
建议
实验教学方法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解:详细解释实验目的、原理、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光学仪器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汇报人:XX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安排 实验评价与反馈
《普通物理实验(光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光学)》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8385bc3c5da50e2534d7f4e.png)
《普通物理实验(光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光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物理学所属实验室:光学实验室实验学时、学分: 4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普通物理实验(光学)》是继力、热实验及电磁学实验之后,为物理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除了作为基础实验课的重要部分以外,也将对提高光学理论课教学质量起到保证作用。
其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课程教学目标1:学习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光学基本仪器;熟练掌握光学实验基本光路的调整和相关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能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分析实验误差;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正确规范地撰写实验报告。
课程教学目标2:在观察、测量与分析中,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的认识;学习实验的物理思想,增强用实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素质,以适应学生各种可能的发展。
课程教学目标3:让学生受到比较严格和系统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为他们今后的理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的矩阵关系注:以关联度标识,课程与某个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可根据该课程对相应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来定性估计,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二、实验教学要求1.在课前,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设备及易耗材料。
2.进行实验前,教师向学生扼要讲明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规程。
3.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三勤、三坚持”,即腿勤(巡视学生操作)、嘴勤(启发学生思考)、手勤(进行必要的示范),坚持严格要求、坚持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坚持因材施教。
4.除必须两人合作的项目外,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操作,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每次实验结束后,要布置实验报告内容。
6.要认真批改全部的实验报告,并分析学生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
光学仪器装配与调整 教材王劲松
![光学仪器装配与调整 教材王劲松](https://img.taocdn.com/s3/m/246d0a2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c.png)
光学仪器装配与调整
光学仪器装配与调整是一门涉及光学仪器性能特点、装配与调整技术的专业课程。
以下是关于光学仪器装配与调整的一些基本知识:1.光学仪器的性能特点:光学仪器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灵敏
度等特点,因此在装配与调整过程中需要保证各项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仪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在装配光学仪器前,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
清洗、检查和测试,确保它们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显微镜、测量仪器等。
3.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按照装配图纸和工
艺要求进行操作,注意各个零部件的相互配合和定位。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灰尘、油污等杂质进入仪器内部,以免影响仪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4.调整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在调整光学仪器时,需要根据仪器的性
能特点和使用要求,对各个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需要调整镜头的焦距、像差等参数,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和准确的测量结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调整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光学仪器装配与调整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光学、机械、电子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掌握光学仪器的装配与调整技术,为光学
仪器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光学教学大纲
![光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d3ea4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8.png)
光学教学大纲光学教学大纲光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它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应用广泛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领域,如天文学、生物学、医学、通信等。
因此,制定一份合理的光学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光学素养和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一、光学基础知识1. 光的本质:介绍光是由光子组成的电磁波,解释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
2. 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包括光速、折射率等。
3. 光的反射与折射:讲解光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包括斯涅尔定律和光的全反射。
4. 光的干涉与衍射:介绍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包括杨氏双缝干涉、杨氏单缝衍射等。
二、光学仪器和实验1. 凸透镜和凹透镜:介绍透镜的基本原理、焦距计算和光学成像,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使用和特性。
2. 显微镜和望远镜:讲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物镜、目镜、倍率等概念。
3. 光栅和光谱仪:介绍光栅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光谱仪的构造和光谱分析原理。
4. 光学实验:设计一些简单的光学实验,如测量透镜的焦距、观察干涉和衍射现象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三、光学应用领域1. 光学与天文学:讲解光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如望远镜观测、星等分类等。
2. 光学与生物学:介绍光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如显微镜观察、细胞成像等。
3. 光学与医学:讲解光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如激光手术、光学成像等。
4. 光学与通信:介绍光学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光传感器等。
四、光学前沿研究1. 光学量子计算:介绍光学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前景。
2. 光学超材料:讲解光学超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如光学隐形衣、超透镜等。
3. 光学传感技术:介绍光学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五、光学教学实践1. 光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演示等。
2. 光学实验设计:指导学生进行光学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光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光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c75932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3.png)
光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纲制定时间: 2008年9月课程名称: 光学实验课程负责人: 陶纯匡Optical Experiments课程分类: 基础课程课程类型: 必修适应专业: 应用物理、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总学时: 48 课程总学分: 1.5实验学时: 48 实验学分: 1.5开课单位: 物理学院一. 光学实验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光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各门各类的光学实验, 任何一个重要的光学分支都有着极雄厚的实验基础, 光学实验是光科学发展的发祥地与策动力。
光学实验课程是继力、热实验以及电磁学实验之后为物理类专业二年级学生(含理工综合班)开设的一门独立的基础课程, 它在培养学生光学技术基本功, 如何使用光学仪器, 光学系统研究光学现象与规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一教学环节里, 学生经过一定的光学测量和光电转换技术的基本训练后应具备光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技能和技巧, 能够正确记录、处理数据,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正确规范地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具备从事光科学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备注学时分配序号1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及成象规律验证掌握共轴等高调节的基本方法及光束的准直;薄透镜焦距的测量;成象规律验证。
3 基础实验2 透镜象差的分析与测量认识透镜的各种象差及成因;掌握透镜象差的测量方法。
3 基础实验3 测定透镜组的基点了解共轴球面系统的性质, 学会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测定透镜组的基点及焦距;验证单个透镜与透镜组基点间的关系。
3 基础实验4 望远镜、显微镜的设计及应用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结构及放大原理;测定望远镜的放大率;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学会用显微镜测量微小长度。
3 设计性5 分光计的调节与玻璃折射率的测定了解分光计的构造及测量的基本原理;学会分光计的调节方法;掌握分光计测角的方法及测定玻璃三棱镜折射率。
光学仪器中的光学系统校准与调整教案
![光学仪器中的光学系统校准与调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175d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2.png)
光学仪器中的光学系统校准与调整教案光学仪器中的光学系统校准与调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光学系统的校准与调整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能够正确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光学系统的校准与调整。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提高其对光学现象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光学系统校准与调整的基本概念。
2.校准与调整的常用工具和设备。
3.光学系统的校准与调整步骤及注意事项。
4.实验操作:对特定光学系统进行校准与调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理解光学系统的校准与调整的原理。
重点:光学系统的校准与调整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显微镜。
2.光学系统校准仪器。
3.教学PPT。
4.实验模型。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光学系统校准与调整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对特定光学系统进行校准与调整。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体验,教师进行指导。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对光学系统校准与调整的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光学系统校准与调整的基本概念、工具、设备及原理。
3.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对特定光学系统进行校准与调整,教师进行指导。
4.归纳小结:回顾重点和难点,总结光学系统校准与调整的原理和步骤。
七、评价与反馈1.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光学系统校准与调整的掌握情况。
2.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八、作业布置1.完成教学PPT上的相关练习题。
2.写一篇关于光学系统校准与调整的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心得体会。
光学试验教学大纲
![光学试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2bc738ca45177232e60a279.png)
光学实验教学大纲(2007)课程名称:光学实验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实验指导书:光学实验讲义面对专业:物理专业一.学时、学分实验学时:实验学分:18-24 1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光学实验的光路调节及一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如测定透镜的焦距、光波波长、光栅常数等;学会正确使用基本的光学测量仪器,如光具座、分光计、读数显微镜、迈克尔逊干涉仪和常用的光源,掌握它们的结构、原理及调节方法;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测量和分析,加深对光学基本规律和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三.实验方式与考核要求:1、本课程实验课18-24 学时,开设 8 个实验,课程分为必做实验、设计性实验(小论文)两部分,根据教学实际可开放实验室。
2、考核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每一个实验必须写出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教师必须认真批改,实验考核采用百分制,实验考核为考查,考查主要以平时成绩为主占 80% ,小论文 20% 。
四.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每组实验实验开设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备注人数类型要求学期薄透镜焦1、用物距象距法测实验1距的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2 3基础必做四报告2、用两次成像的23 4方法测凸透镜焦距。
3、用自准直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用辅助透镜成像法测凹透镜的焦距。
分光计的1、调节分光计,使调整及折之达到调节要求。
射率的测2、测三棱镜的顶角定A。
3、测最小偏向角δ。
实4、测三棱镜对钠光3验2 综合必做四(λ=589.3nm )的报折射率。
告5、测出汞灯谱线中λ1 = 546.1nm, λ2= 435.8nm 两谱线的最小偏向角δ。
透镜组基1、测量透镜组中透点的测定镜L1和L2的焦距。
2、测量透镜组实主点、节点、焦点。
3验2 基础必做四3、根据实验数据画报出 L1 、L2 、N'、(H')、告F'的相对位置图。
显微镜、1、测定望远镜的放实望远镜放大率。
光学装配1
![光学装配1](https://img.taocdn.com/s3/m/fa9b594fda38376bae1fae7a.png)
2020/3/Biblioteka 02020/3/311
11
§ 1.2 光学仪器装配校正的一般工艺过程
一、装配工艺过程概念
装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零件,按 装配图所表示的关系及要求装配在一起,称为装配。
校正:将初步装配完成的产品,通过必要的工艺 手段,使其达到图纸所确定的有关技术性能的过程, 称为校正。
2020/3/30
应用电子学院
2020/3/30
1
2020/3/3
1
光学装配与调校技术
概述
光学仪器
•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光学仪器也得 到飞速发展,其种类有:光学计量仪器、物 理光学仪器、天文光学仪器、测量遥感仪器、 光学测试仪器、医用光学仪器、显微镜、照 相机及摄影机等等。
2020/3/30
2
2020/3/3
2020/3/3
23
23
§ 1.3机械装配
• 装配方法:完全互换法、不完全互换法、 修配法、分组选配法、调整法
2020/3/30
2020/3/3
24
24
§ 1.3机械装配
一、补偿概念
指在一个产品中,用改变其中某一组件 (零件或部件)的尺寸或位置,以实现此产 品的某一技术要求。
对应于产品的某一要求而使组成件的尺寸 或位置的改变量称为补偿量。
(1)用麻花钻改制的锪钻应尽量短,以减少振动。 (2)锪钻的后角和外缘处的前角要适当减小,以 防止轧刀现象。
(3)切削速度不能大于一般锪孔速度是钻孔速度 的2/3—1/5,以减少振动而获得光滑的表面。
(4)锪钢材料时,在导柱和切削表面加适当的润 滑油。
2020/3/30
2020/3/3
30
光学透镜与光学仪器的调整教学设计方案
![光学透镜与光学仪器的调整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9e87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0.png)
光学仪器的稳定 性评估方法
稳定性是评估光学仪 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 一,其影响实验结果 的可靠性。通过合适 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可以提高光学仪器的 稳定性,确保实验数 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05
第5章 光学仪器的故障排除 与维护
光学仪器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01 故障表现分析
详细描述光学仪器常见故障现象
创新光学仪器设计与应用
推动技术进步
利用新型设计推动光学技 术的创新 促进光学仪器技术的快速 发展
应用前景
新型光学仪器在科研领域 的应用前景广阔 工程领域对创新设计的需 求日益增加
合作建议
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将助 力新型光学仪器的研发 加强行业交流促进光学技 术的应用
光学技术的前景与挑战
光学技术在未来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需 要应对多样化的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加强教育 与产业交流,才能推动光学透镜与仪器领域的进 步。
● 07
第七章 结语
致谢
在此,特别感谢所有 支持并参与本教学设 计的老师和同学。你 们的支持和帮助让这 次教学设计更加成功。 同时,也要表达对光 学教育与实践的热爱 与信心,期待未来光 学技术与教育的美好 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书籍
《光学导论》
网站链接
期刊论文
展望
探讨光学技术与教育的发 展趋势 推动光学教学向更深层次 发展
● 08
第8章 光学透镜与光学仪器 的调整实验
实验材料准备
在进行光学透镜和光学仪器的调整实验前,首先 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透镜、仪器和其他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要求列出所需材料清单,并详细说明准 备步骤,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同时,提供 相关参考资料和预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实验目的和方法。
光学仪器的光路设计与校准教案
![光学仪器的光路设计与校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f79d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0.png)
光学仪器的光路设计与校准教案教案标题:光学仪器的光路设计与校准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光路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光路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理解光路校准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光路设计的基本概念。
2.光路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光路校准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实例介绍光学仪器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出光路设计和校准的重要性。
2.讲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光路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光学仪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同时引出光路设计的概念和目的。
3.讲解光路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详细介绍光路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包括确定光源、设计光路结构、选择光学元件、优化光路等步骤。
同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光路设计。
4.讲解光路校准的方法和重要性:介绍光路校准的意义和方法,包括使用标准光源、调整光学元件、测量光斑位置等步骤。
同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光路校准。
5.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光路设计和校准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点评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四、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光路设计和校准的掌握情况。
2.通过作业和测试题,评估学生对光路设计和校准的理解程度。
3.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
五、教学反思1.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光路设计和校准的知识和技能。
3.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实验装置组装与校准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实验装置组装与校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7e517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8.png)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实验装置组装与校准方法在物理实验中,正确而精准地组装和校准实验装置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实验装置的组装和校准方法往往需要经验和技巧,并且可能因为不同实验需求而有所变化。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实验装置组装与校准方法。
一、光学实验装置1. 简单光学仪器的组装在组装简单的光学仪器时,如凸透镜实验装置,首先要清洁镜片,并使用宽度适中的透明胶带将镜片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接下来,要根据实验要求确定透镜与屏幕的距离,并使用适当的支架将透镜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上。
最后,要确保光线的对准,可以通过调整透镜位置和屏幕位置来实现。
2. 晶体光学实验装置的组装晶体光学实验装置如双折射仪的组装较为复杂。
首先,需要仔细清洁所有的光学元件,特别是偏振片和分析器。
接下来,要调整偏振片和分析器的位置,使其相对于样品的位置合适,并保证光线的透过方向正确。
然后,要确认光源的位置,并使用调节螺丝调整光源的亮度,以获得清晰的光斑。
最后,对样品进行旋转调整,观察和记录光斑的行为,从而得到实验所需的数据。
二、电子实验装置1. 基础电子电路实验装置的组装在组装基础电子电路实验装置时,首先要将电子元件正确连接在电路板上。
根据电路图,按照正确的连接方式焊接元件,并注意避免电路板上的元件短路。
接下来,要有效地布线,避免信号干扰和电流过大。
布线时,可以使用跳线、电源线等,需要注意线路的长度和位置。
最后,要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并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测量。
2. 激光干涉仪的组装与校准激光干涉仪是一个常见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光的干涉现象。
在组装和校准激光干涉仪时,首先需要搭建光路,包括透镜、分束器、反射镜等。
在搭建过程中,需要精确调整组件的位置和方向,以确保光路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接下来,需要调整激光器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得高质量的激光束。
最后,使用干涉仪进行干涉图案的调整和观察,根据干涉图案来判断装置是否正确组装和校准。
三、力学实验装置1. 弹性系数实验装置的组装与校准弹性系数实验装置常用于测量材料的弹性性质。
光学实验教学大纲
![光学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a184a0f79563c1ec5da71ac.png)
《普通物理实验(光学)》实验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实验总学时数:20适用专业:物理系物理教育、电子专业承担实验室:物理系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实验课程让学生受到比较严格和系统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为他们今后的理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分组人数要求)实验一薄透镜焦距的测定主要内容:·用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
·用单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
·用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
·测凹透镜焦距。
基本要求:·掌握测量凸透镜和凹透镜焦距的方法。
·验证透镜成像公式,并从感性上了解透镜成像公式的近似性。
实验二分光计的调整及折射率的测定主要内容:·调节分光计,使之达到调节要求。
·测三棱镜的顶角A。
·测最小偏向角δ。
·测三棱镜对钠光(λ=589.3nm)的折射率。
·测出汞灯谱线中λ 1 = 546.1nm, λ2 = 435.8nm 两谱线的最小偏向角δ。
基本要求:·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学会调节和使用分光计。
·掌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最小偏向角的方法,测定棱镜对某波长光波的折射率。
实验三透镜组基点的测定主要内容:·测量透镜组中透镜L1和L2的焦距。
·测量透镜组主点、节点、焦点。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L1、L2、N'、(H')、F'的相对位置图。
基本要求:·了解测节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学习确定透镜组的主点、节点和焦点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光学系统基点和基面的性质。
实验四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主要内容:·调整实验装置,观察牛顿环干涉现象。
·测量干涉环的直径。
基本要求:·观察牛顿环产生的等厚干涉条纹,加深对等厚干涉的认识。
《光学设计及实验》教学大纲
![《光学设计及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2debdf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0.png)
《光学设计及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400249课程名称:光学设计及实验Optical design and practice学分:3 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24)一、目的与任务光学设计及实验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技术专业必修课,它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掌握光电仪器设计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学习光学设计的像差理论和像差校正方法,掌握国际上流行的光学设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①学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方法和像差理论知识,掌握采用各种像质评价方法来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②学习光学自动设计原理和程序,并掌握国内最为流行的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使用方法;③掌握各类典型光学仪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共48学时,其中实验学时24,理论学时24第一章光学系统像质评价(理论学时:4学时,实验学时:2学时)§ 1 — 1概述§1-2共轴光学系统的结构参数和光学特性参数§1-3用几何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1-4几何像差的曲线表示§1-5用波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第二章光学自动设计原理和程序(理论学时:4学时,实验学时:2学时)§2-1概述§2-2光学自动设计中的最优化方法§2-3阻尼最小二乘法光学自动设计程序§2-4怎样使用阻尼最小二乘法程序进行光学设计§2-5适应法光学自动设计程序§2-6怎样使用适应法程序进行光学设计§2-7 Zemax软件的使用第四章薄透镜系统的初级像差理论(理论学时:4学时)§3-1概述§3-2薄透镜系统的初级像差方程式§3-3薄透镜组像差的普遍性质§3-4像差特性参数P, W, C的规化§3-5单透镜的Ko, ”8, C和结构参数的关系§3-6双胶合透镜组结构参数的求解§3-7平行玻璃板的初级像差公式§3-8单透镜像差性质的讨论§ 3 — 9光学系统消场曲的条件petzval条件第四章望远物镜设计(理论学时:4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4-1望远物镜设计的特点§4-2用初级像差求解双胶合望远物镜的结构参数§ 4-3用zemax软件设计双胶合望远物镜§4-4高级像差§4-5二级光谱色差§4-6用zemax软件设计其它望远物镜§4-7望远物镜像差的公差第五章显微物镜设计(理论学时:3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5-1显微物镜设计的特点§5-2显微物镜的类型§5-3低倍消色差显微物镜设计§5-4中倍消色差显微物镜设计§5-5显微物镜像差的公差第六章目镜设计(理论学时:3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6-1目镜设计的特点§6-2常用目镜的型式和像差分析§6-3冉斯登、惠更斯和凯涅尔目镜设计§6-4对称式目镜和无畸变目镜设计§6-5广角目镜设计§6-6目视光学系统像差的公差第七章照相物镜设计(理论学时:2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7-1照相物镜的光学系统和结构型式§7-2照相物镜设计的特点§ 7-4用zemax软件设计双高斯物镜§7-5照相物镜像差的公差三、考核及成绩评定学生根据每次实验写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给定分数,满分10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仪器装配与校正》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1210113 实验类型:课内实验学时: 16 学分:1
开课单位:光电与机电工程学院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先修
课程:应用光学、光学测量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实验教学的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于光学仪器装配中对元件质量、镜片清洁度、装配位置误差、装
配发生的偏心等等对成象质量的影响。
并且通过校正过程,理解课程中的有关理论。
结合课
程中关于解透镜位移对成象的影响的变化规律,还要结合光学系统象差理论分析各种装配误
差对于相应象差的贡献。
2、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光学仪器装配与校正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及校正方法。
(2)熟悉常用光学系统测量
仪器的调试和使用。
(3)掌握常见光学零件装配调整参数的测量方法。
(4)运用光学仪器装配与校正的基本知识能调试和改进光学仪器。
(5)对光学仪器能进行
初步精度分析处理。
三、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二)实验内容实验一:牛顿环装置实验目的和要求: 1、观察等厚干涉现象;
2、用干涉法测量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
实验内容:
1、用干涉法测量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