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合集下载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论文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论文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法已日益暴露出自身的弱点,甚至成了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顽疾。

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大多采用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历史,这与以主动接受和探究发现紧密结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

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思维品质,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呢?一、打破习惯思维,敢于向权威提出挑战真理性是相对的,而知识的发展是无限的,无论认识原有的事物还是未来的事物,原有的知识都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敢于用科学的怀疑精神,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原有知识,包括权威的论断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习惯思维是人们思维方式的一种惯性,致使人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大大阻碍了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因此要教育学生树立批判意识,敢于打破常规去思维,敢于另辟蹊径、独立思考,运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才能迸射出创造性的火花,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

法国作家莫伯桑说:“应时时刻刻躲避那走熟了的路,去另寻一条新的路。

”例如,在世界科学史上具有非凡影响和重大意义的控制论的诞生,就体现了美国科学家维纳的思维的批判性。

古典概念认为世界由物质和能量组成,维纳则提出新观点、新理论,认为世界是由能量、物质和信息这三部分组成。

尽管一开始他的理论收到了保守者的反对,但他勇敢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最终创立了具有非凡生命力的“控制论”新学科。

二、点燃学生的创新欲望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可笑,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好奇心的满足。

故此,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都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摘要]历史教学要勇于站在时代的前列,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提出“疑问”,深入探究。

发挥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鼓励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多换一换角度,提出新观点、新看法。

[关键词]思维创造性人才学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和科技领域不断前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

而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就是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就是教育和人才。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迎合素质教育大潮。

那么,历史教学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在知识经济腾飞的时代,应当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我认为,历史教学要勇于站在时代的前列,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能为“科教兴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历史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呢?下面就运用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谈一点体会。

第一,引导学生认真学会观察事物,培养其创造思维,让学生能够透过迷雾“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

在历史教学中,对每张插图,每个历史景点,每个历史人物,要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的方位、多角度去观察、去思考。

这样学生就会成为知识的“发现者”,问题的“创造者”,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如在讲“张衡和地动仪”这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动仪的表状、结构,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从观察中认识到地动仪的科学性、先进性。

第二,提出“疑问”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

它是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

所以,只有对现有的资料的观点、结论善于怀疑,才能有创新。

“义理有疑,则濯支旧见以来新意。

”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创造良好的问题意识环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见解。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了解 到各种 不 同于课本 的历 史观 点。
手段 ,吸 引学生 的注意 力 。
步思 考 : “ 隋唐 时期对 外交 往繁 盛 的原 因有 哪些 ?从 中你得 到 了
3 在课 堂 教 学 中 , 教师 应 把 每 一节 课 的 内容 转化 为环 环 相 哪些 启示 ? ”这 个解 答 问题 的过 程 ,也是 学生学 生 ,去 让他们 研 究探讨 。通 过一 个个 谜 取 知 识 的 过 程 ,这 一 过 程 对学 生创 造 性 思维 的发 展 具 有 重大 意
2 第期 0年 9 1 O
教育科学
素质教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黎 光 明 ( 重庆 市江津区 白林初级 中学校 427 ) 027
人 的创造 力存 在于 人 的思维 能 力之 中。创 造性 思 维是指 创造 化专 制和 愚 民政 策严重 地束 缚 了人 民 的创造 意识 和创 新能 力 ,所
欲 望 ,才 能进行 有意 识 、有意 义 的创新 活动 ,才 能达 到创 新 的 目 中不断探 索学 习 ,不断加 深 自己的认 识 。
的。 中国具有 几 千年辉 煌灿 烂 的文化 ,对 于 这些 ,中 学生 总是充 满 好 奇 ,会 提 出各种 各 样 的 问题 ,有 些 问题 在 教师 看 来 非 常幼 稚 ,甚 至是无 意 义的 ,但对 学 生来说 却是 一种 探 索、 一种创 新 , 他们 正 是带着 这种 好奇 心来 认识 这个 世界 的 。例 如 ,通 过 中 国古
响 ”一类 的 问题 。学生 经过 思考 、 讨论 ,得 出答 案 的过 程 ,是 再 2 充 分运 用 事 物 挂 图 、人 物 画 像 、 漫 画 、名 人 名 言 、历 史 次认 识历 史地 图 、理解 史料 和教 材 内容 、归纳 教材 要 点 的过 程 。 . 画 、历史 地 图、文 物照 片等 直观 教具 , 以及 电影投 影等 现代 教学 提 出这类 问题 让学 生讨 论 ,是为 让 学生在 再现 史 实 的同时 ,进 一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些具体 的历 史资料 ,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具 体的认
() 重培养 学生独 立思维过程, 3注 并对思维过程进行分
析的能力 。 教师要让 学生 自己谈 出思考 问题的过程, 比较各
识 。同时 , 通过深入 了解重大历史事件 的酝酿和发展过程 ,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 () 3 展示创造性思维成果 , 使学生发现 创造 性思维的价 值。 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必须通过有用性来表现 , 教师 可以向
学生展示一些历史研 究成果对经济、 社会 、 文化 发展所起 的 重要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创造性思维 的重要意义 。 二、 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 打牢创造性思维 的基础

自思考问题方式 的优劣 , 究出最清晰 、 研 最简洁 、 最合理 的思
路。 ’
五、 传授创造性 思维 的方 法, 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
实现, 而科学研究表 明, 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 , 记 在历史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记忆方法 , 帮助学 生探索记忆 规律, 提高学 习效率 。
() 3 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分析 。 教师要 引导学 生将历史知 识点进行系 统的归纳 总结, 建立稳固的专题 , 理清历史知识 的内在联系 , 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 知 识分析解 决问题 的能力 。
() 1 上好 导言课 , 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好奇心 。授 课 激
() 向学 生展示创造性思维 的过程 。在历史教学过程 1
中, 教师授课重点不应只是具体的历史 时间、 历史事件 , 也不
时, 教师在把基本线索、 主要 内容告诉学生 的同时, 要点 出几 种能激发学 生学习积极性的事情 ,提几个 学生迫切 需要 了 解, 但只能通过认真学习才 能解答 的问题, 以问Leabharlann 为引导, 使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 中。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而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营造良好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可以营造良好学习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的目的。

同时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下面,笔者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历史教学中如何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一、用有趣的历史故事启发学生思考历史事件本身就蕴涵着趣味性、故事性。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如果用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来引出,无疑会吸引住学生,整堂课的学习氛围也就浓厚起来。

而直观性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考古实物、图像、幻灯、电影等直观性辅助性材料启发学生的兴趣,深入认识历史现象及其原因和规律,在这种方法下学生积极思维,灵活应用已有知识,联系材料会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课堂气氛、学习效果当然会很好了。

而且学生经过多向思维获取并理解了知识,从而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在讲“隋朝的大运河”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大运河图,再根据图例测算其长度,联系隋唐时期的挖河工具实物,对比现在的开挖工具,学生会很快发现大运河的开凿虽然便利了交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大运河的开凿大大加重了隋朝劳动人民的徭役,是隋末农民起义的一个原因。

学生就理解了课文的下一个知识点:隋亡的原因之一是繁重的徭役。

再如,讲解中国古代史“秦朝的暴政”时,不妨让学生讲述一下熟悉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由此引出繁重的劳役、徭役是秦的暴政之一。

二、采用联想式记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历史学习因为学科记忆性知识较多对记忆性要求较强,而现行历史课本是将几千年历史过程浓缩了的,比较枯燥。

学习和记忆中学生容易产生烦躁心理,而且又容易思维僵化到只是单一的死记硬背,导致分析性问题不会做答。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历史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了解过去的人与事件,思考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并且尝试着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将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要多样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历史教学的内容应该多样化。

教师可以从不同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进行选择,涉及到不同的时代和地区。

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学生可以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

通过提问,学生可以主动思考问题,并且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与他人进行讨论和辩论。

这种引导和激发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探究学生在历史教学中,不仅需要了解历史事件和事实,还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如历史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并从中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项目探究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深入研究和探索。

这种实践机会和项目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学生创新和创造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和创造。

学生可以尝试着改编历史故事、创作历史剧本,或者使用不同的媒体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学生的创新过程中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历史思维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历史思维。

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并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并让他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 在课 堂教学中对知识的讲授 做到 在数量 上要适 度 , 在质量上要精华 , 这样才能有利 于培养 和发展 学生 的创 造性 思维能力 。
五、 鼓励学生走 出课堂 开展 实践 活 动 , 是 培 养学 生 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突破 口 教师不 只要 注重 课 内, 还要 充 分利 用课 外 , 才 能有 效促进学生 创造 性思 维 能力 的发展 。例如 , 在讲 “ 戚继
教师若是 合 理设 置 了相关 的 问题 情境 , 提 出相 应 的 问 题, 学生 的兴趣会更 浓厚 , 思维 会更 主动 、 更积 极 。三是
给学生主 动探究 、 自主学 习的空间 。在教 学 中教 师要 注
意 给学生 留有 实践 、 创新 的广阔空间 。
三、 加 强课堂思维训练 , 突破思 维定式 , 是 培 养 学 生
火花 。
了 。三是培养 发散 思维 。授 课 时教师 若 能提 出能激 发 学生发 散思 维 的问题 , 引导他 们从 多种途 径去 思 考 , 学 讲 到“日本 明 治维
新” 时, 可以这样提问 : 你应 如何评价 明治 维新?试 比较 日本 明治维新和俄 国 1 8 6 1年改革 的异 同点 。为什 么 明
治维新能使 日本走上 了资本 主义道 路 , 而 中国的戊 戌变 法却失败 了?引导学生进行 发散思 维 , 既可让 学生 牢 固 掌握基础知识 , 又有 利于培养学 生的创 造性 思维能力 。
四、 精选材料 , 讲授知 识 , 为培 养学生 创造性 思维 能
力提 供 充分 必 要 的 信 息
二、 营造 良好 的课 堂气 氛是培 养学生创 造性 思维能 力的保证
在教学 中, 教 师要 善 于营 造一 种 良好 的课 堂 气氛 , 推动教学 效 果 的提 高 , 促 进 学 生 创造 性 思 维 能 力 的发 展 。如何营 造 呢?一 是 营造 轻松 自如 的教学 环 境 。在 教学 中, 教 师与 学生 建立融 洽 的师生关 系, 营造一 种学 生敢 于 畅所欲 言 、 各 抒 己见 的轻 松 自如 的教 学环 境 , 允

关于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

关于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

关于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刍议摘要: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尤其是创造力。

能否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案是肯定的。

一、培养直觉思维1.培养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没有完整的传统逻辑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它的心理机制是:思维活动在有关问题的意识边缘持续活动,当脑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时,原来的神经联系突然沟通,形成了新的联系。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是创造发明的先导,在创造发明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培养直觉思维的主要做法为:(1)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时代背景。

(2)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或猜想,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

(3)教师运用直觉思维解答问题,提出设想,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2.注意右脑的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左右两半球在功能上有高度的分工,左脑擅长言语和逻辑思维,右脑擅长形象思维。

两脑在创造性活动中起不同的作用,右脑靠无意识的直觉思维产生顿悟,左脑则先要为顿悟的形成准备资料,提供信息,尔后将顿悟的内容进行理性的验证,并用概念化、逻辑化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当一个人已形成非常顽固的使用言语思维的习惯时,他便失去了使用右脑非言语思维的能力。

一个人能否取得创造性成就,主要取决于他在直觉方面能获得多大程度的意外发现。

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左右脑的共同参与,单方面的发展左脑或右脑都难以达到目的。

右脑的开发主要通过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训练。

培养直觉思维的方法,前面已作阐述。

形象思维的培养可通过上课形式的改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参观、访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也可利用电教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教具、学具等直观器具图表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提高“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研究表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要经过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经过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层 将 引发 夺权 之乱 ,祸 及 国家 。学 生 顿时 明 白 了 “ 西 安事变 ”
为 什么要 和平解 决。 历 史 刨造 思维 的培 养是一 个全 新 的课 题 , “ 创造 活动 可 以
培 养集 中思 维主 要 是培 养抽 象 、概 括 、判断 和推 理 的能 力。这
里仅讲 分散性 思维 的培养 。 1 、多角度 、多侧 面思 考,提高思 维的流 畅性 思维 的流畅 性指 对 刺激很 流 畅地作 出反 应的 能力 ,即单 位 时间 通过 的思维 量 。教 师应 鼓励 学生 多 角度 、多侧 面地 思考 , 寻求 尽量 多 的答 案 。如 《 空 前繁 荣 的春秋 战 国文化 》一 课 ,可 提问 : “ 老子 、孔 子和 诸子 百家 的哪 些 主张 (思想 )对 你有启 迪 ? 每人列 举五 例 以上 。 ”学生 的 回答 内容 会 涉及 辩证 思想 、 学 习 方法 、教学 方 法 、社会 改革 、法 制建设 、人事 制度 及人 生 观 、世 界 观 等方 面 ,学 生 思 维 活跃 、流 畅 ,课 堂 气 氛 热 烈活 泼 。‘ 2、利 用假设 或变 式 ,训 练思维 的变通 性
浅谈 中学历史教 学创造 性思维的培养
河北省 涿 州 市实验 中学 耿文 杰
创造性 思维 就 是指 以探索 和 创造 的精神 和方 法 学习 ,对未 知或 已知 的 知识进 行有 创见 的思索 。史学 界一 般认 为 ,历 史创 造性 思 维只适 用 于历史 研究 ,但 “ 历史研 究 和历史 教 育都 是 以
思 维 的变通 性指 对 刺激随 机应 变 的能力 。教学 中可 利用 假 设 或 变式 ,让学 生 短时 间 内提 出解决 问题 的新 思路 、新 方法 。
近代史 的开端 ”这 一结 论时 :引 导学 生进行 发 散性 探究 ,立刻 有学 生提 出 富于创 新的 问题 : “ 尼德 兰革命 是 世界 上最 早 的资 产 阶级 革命 ,也 代 表了 人类 历史 发展 的趋 向 ,但 为 什么 不是世 界近 代史 的开端 呢?” 针对 这种 情况 ,教 师须 及时 引导 ,使 其 思维走 上正 确 的轨 道 ,使学 生提 出并 解决 的 问题符 合能 力培 养 的需要 , 适 应 素质 教 育的要求 。 二、提 高 “ 三 个维 度” .培 养学 生的分 散思维 研 究表 明 ,一 个创 造 性活 动 的过 程 , 要 经过 分 散思 维到集 中思 维 ,再 从集 中思维 到分 散思 维 ,经过多 次循 环 才能 完成 。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加 独 占讲 台 , 一讲到 底 , 学生 多半是死记 硬背 , 学 培养学生 的创造思 维为主轴 , 强创造性 的实 践操作 。 () 1处理好 教与学的关 系, 在发挥教 师主导
这种 “ 灌输式 ” 惯性 思维方 式 。 在传统 的教 育教 学活动 中, 我 生把知 识从黑板搬 到笔记 本上 , 长期 发展 下去 , 不仅 无助 于培 养学 们都 自觉或 不 自觉地对 学生 进行 着这 种思 维 教学 方法 , 学生从 与教 师或教 科书 相 同的方面 去 思考 问 题, 回答问题 , 思维 固定在 传统 的单 一的正 把
拉这 些 白银 , 一节车皮装 6 吨 , 0 得用2 0 0 左右节
创造性思维 能把学 生置于新 角度、 思路 、 新 新境 括历史 问题 。 界与新问题之 中 , 最能适应 学生带有 理性色彩 的好奇求新 的心理 。
然而 , 统的 历史教学严 重阻碍 了这种能 传
教师在 教学 实践 中必 须善于 挖掘 , 胆探 索 , 大 学 改革 , 构建 新 型的 历 史教 学模 式 。 基础 , 思想教 育是 根本 , 展学生智 能是核心 ” 发
杂、 更广 阔的方 向开 拓前进 。 创造 性思维具 有广 阔性 、 深刻性 、 独立性 、
评判性、 敏捷性 和灵活性等 高品位 的思维品质。
三是 要求 学生 把现 有 的材料 和 以前 的材 图把整 个地动仪 的内部结构 展示给学生 , 就能
四是 要求 学生 善于 在 多答案 和观 点 中作 从 而 留下深 刻 印象 ; 于 比较抽 象的概 念 、 对 原
发挥, 把被 “ 言堂 ” 剥夺的学生 主体地位 还 一 所
创设条 件 , 使他们 全面 、 主动 、 和谐 、 充分 的 发

浅谈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历 史教 学 中培 养学生 的创造性. 思维
河 北省 永 年县 第三 中 学 赵 娜
摘要 : 在课 堂上 , 教师应 和颜 悦色地和学 生讨论其观点 的合理性 , 对学 生的观 点 , 一般应持积极 态度 , 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 忌坚持 已见 切 主观 片面 , 率否定来 自学生的不同 见解 。 草 草率 的否定会使学 生尝试失败 、 内疚 、 挫折 的情 感体验 , 变得 战战兢兢 , 懒于体 验 , 墨守成规 。
识 以及 对 殖 民 掠 夺 的 性 质 有 更 深 入 的 综 合 与 认识 , 以此 训 练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 养 学 生 培 的创造 性能力 。 其 次 , 单 纯固定 的教与学为 教育双方 变
受经济危机 打击 , 为什么 美国实行 了“ 新政”
而德 日却 走 上 了 法 西 斯 道 路 ? 问 后 , 提 示 设 可 学 生 从 历 史 根 源 , 治 体 制 和 经 济 根 源 三 个 政 方 面 进 行 讨 论 。 样 , 生 不 仅 加 深 了对 原 有 这 学
例 如 : 动 荡 的 中 东 地 区 时 , 以 根 据 中 东 地 讲 可 区 地 图 和 几 个 中东 战 争 示 意 图 提 问 : l中东地区的地理 范围是指那里? 、 2 中东问题 的由来。 、 3 共 爆 发 了 几 次 中东 战 争 , 一 次 爆 发 、 每
的原 因, 程及结果 ? 进
正进步 。 ” 2 善疑 。 、 要学生善疑 , 首先要培养 学生 的 问题意识 。 在疑 问前 ,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 系统
的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 学 生 把 握 知 识 的 内 在 本 让 质 , 而 去 比较 分 析 问 题 , 问 题 设 置 一 个 情 从 为

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论文

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论文

浅谈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第三届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强调:“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造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也强调:“今后中国将继续加强素质教育,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在加强和改进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本文就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征,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抓起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摹仿和抄袭。

”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学校显得极为重要。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很有特征,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与政治家、科学家、杰出人才的思维不同,但这两种能力之间并无天然鸿沟,一般的创造力积累起来,汇成为特殊的创造力。

中学生的思维有以下特征:①想象力丰富;②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③能很快适应环境,并敏锐观察;④思维活跃,方法新颖,见解卓越,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⑤自主性强,不轻信他人;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根据以上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发生到发展的递进过程,乳儿只有较为复杂的知觉;婴儿则有感知动作思维;小学时期,开始发展起抽象、逻辑思维;进入中学阶段,形式逻辑思维趋于成熟,而辩证逻辑思维也有初步发展。

历史课教学应顺应思维发展规律的要求,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教师要克服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要提倡创新,反对经验;提倡怀疑,反对权威;提倡超越,反对跟随;提倡冒尖,反对持平。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谨小慎微、俯首贴耳、唯命是从的“小绵羊”。

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随着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已迈出了较大的步伐。

但学生在学习中,答题思路和运用知识方面仍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学生的智力因素在历史学习中得不到正常发挥。

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所谓历史思维,主要指通过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以达到历史学科所具有的思考、判断、运用等方面的思维要求。

这种能力的培养,有赖于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呢?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归纳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历史“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要理解许多历史现象相联系,而又好像是从这一具体事件抽象出来的规律性”。

学生学习历史,依据大量的历史材料、历史现象,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探寻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以至将来参与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这既是目前我国中学文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中学文科教学的方向。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促成抽象思维,以便发现历史规律。

如学习中国现代史四次统一战线,我们可以从每一时期的背景、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等方面去分析,为什么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政策和路线不同?引导学生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认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执行党的政策的自觉性。

这样,在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又进行了思想教育,实现了一举多得。

规律性的知识是具体知识的升华,规律性的知识能发人深思,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知识,训练学生从“已知”解决“未知”的思维过程,就使新的知识纳入一个新而且严密的体系之中,形成可以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二、用“形象记忆法”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历史学科是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学科,有各种个别的、偶然的或特殊的现象。

用于本事物缺乏联系的知识,去努力找出与其他事物有联系的一面,采取形象记忆法,可以加深印象。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加 以综合 , 者 借 助类 比 、 觉 、 感 等创 造 出新 办 法 、 或 直 灵 新
概 念 、 形 象 、 观 点 , 而 使 认 识 或 实 践 取 得 突 破 性 进 新 新 从 展 的 思 维 活 动 ” …创 造 性 思 维 形 式 有 横 向 思 维 、 异 思 。 求 维 、 象 思维 、 散 思维 和 直觉 思维 等 五种 表现 形 式 。E 想 发 2 ] 2 0 年 8 3 日胡 锦 涛 总 书 记 在 出 席 全 国 优 秀 教 师 07 月 1 代 表 座谈 会 的 重要 讲 话 中 向全 国教 师 提 出 了 四点 希 望 ,
1 向 思 维 能 使 我 们 摆 脱 旧 有 的 思 维 模 式 和 思 维 习 . 横
惯 , 助 于我 们 寻 找 尽 可 能 多 的 不 同 解 题 途 径 和 思 路 。 有 比
如 在 讲 到 明 朝 郑 和 七 下 西 洋 时 .老 师 不 但 要 讲 清 明 成 祖 派 郑 和七 下 西 洋 时 间之 早 、 数 之 多 、 模 之 大 、 用 之 人 规 费 高 、 响之 大 , 且 要 摆 脱 旧有 的 思 维模 式 , 郑 和下 西 影 而 把 洋 和 西 欧 新 航 路 开 辟 活 动 进 行 深 入 对 比 。 通 过 比 较 我 们 就 会 发 现 郑 和 七 下 西 洋 时 间 在 1 0 一 l 3 年 ,远 远 早 于 45 43 ,
介 绍 了培 养 学 生 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力 的 基 本 方 法 , 指 出 了 并
践 , 极 探 索 教 育 教 学 规 律 , 新 教 育 观 念 , 革 教 学 内 积 更 改 容 、 法 、 段 , 重 培育 学 生 的主 动精 神 , 励学 生 的创 方 手 注 鼓

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要传授历史的事实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各种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已有知识,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方法和效果。

一、为什么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历史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和创新力的思维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现代社会,创造性思维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1. 提出开放性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如果你是当时的人,你会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通常有多种解释和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培养他们多元思考的能力。

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分析和比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并培养出对问题多元化的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型研究项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通过研究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其中的细节和背景,培养自己的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

同时,自主研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三、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效果通过培养创造性思维,历史教学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首先,创造性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面对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创造性思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历史上的许多伟大成就都是来自于人们对现有知识的创新和突破,通过培养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科 教 创 新
Ci d a。—o ha u t n v:n e l n E c l I— L —: — —i r n a H — o a d
如 何 在 历 史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力 ①
黄 英 宽 ( 宜州市职 业教 育中心 广 西宜 州 5 63 0) 4 0 摘 要: 历史教 学中培养 学生创新 能 力关键是 创遣性 思维 能力的培养 。 历史 学科 创造性 思维是 指对 历史 事物进行 独立 思考 , 有理有据地 提 出 自 已新 见 解 的 能 力 。 文 我 就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造 性通 天 文 , 晓 地 理 。 有 如此 , 上 下 只 才 能 正确 自如 地 驾 驭 教 材 , 因材 施教 , 学 科 施 教 , 而 扮 演好 自身 的 角色 。 次 要 观 念 从 其 更 新 。 改 变 传 统 的 以 教 师 为 中心 , 教 材 要 以 为 中 心的 教 学 观 念 , 立以 学 生 为 中 心 、 树 以 发 展 为 中心 的 教 学 理 念 。 真正 的教 育 , 生 学 对 知 识 的 学 习 , 应 只 是 无 条 件 接 受 教 师 不 或书本的传授 , 应 主动选择 、 动建构 , 而 主 并 将 知 识 纳 入 自己 的 经 验 世 界 。 统 教 学 传 忽视 了 学 生 的 创新 意 识 , 就 要 求 教 师应 这 把 自己 定 位 于 学 生 学 习 的 组 织 者 、引导 者 和合作者这一角色, 不是知识的化身, 而 以 “ 威” 权 自居 。 师 就 不 能 推 行 单 一 的 灌 输 教 式 课 堂 教学 , 而是 积 极 引导 学 生 进行 自主 、 探 究 和 合 作 的 学 习 , 学 习 的 主 动 权还 给 把 学 生 , 而 拓 宽 学 生学 习知 识 的渠 道 , 展 从 拓 学 生 个 性 发 展 的空 间 。

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信息和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织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加以类比、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开拓创新思维训练,让他们具备创新素质。

那么,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呢?一、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学生要不断创新,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

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欲望,首先必须要有一种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教育氛围。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永恒追求。

创造性只能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涌现出来,历史课程标准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考试仍在进行,但题型结构的变化,已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单纯凭记忆的模式,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在教学中就一改过去的那种以讲为主、以记为辅的传统历史教学方法,代之以讨论为主、并辅之于辩论、归纳,同时大胆删去一部分内容,每课进行一、两个重点标题的讨论。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辩论,教师作适当地引导,或帮助查找一部分资料。

最初的几节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寻找疑点,并制定相应的鼓励和轻微“惩罚”措施。

(如唱支歌、讲个故事、朗诵一首诗等等),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时间一长,学生就慢慢形成一种寻找疑点和进行答疑的基本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创新欲望,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二、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引导者,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除了传授历史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主动探求、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和解决办法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授课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性讲述、图片展示、实地考察等方法,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出问题和思考。

二、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在讲授某个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来展开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过分指导学生的学习,而是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历史课题,让学生进行独立的研究和探索。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独立完成的研究报告。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组织创新活动和项目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创新活动和项目。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历史主题的展览、论坛或演讲比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让学生从源头上获取历史知识,并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和创新观点。

五、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笔头作业。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歌曲创作、舞蹈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水平。

浅谈历史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略, 稳定社会秩序 , 进行大规模建设 ; 是滋 生腐败 、 暴政 的
根源 , 不利 于建设民主政治 ; 钳制 了思想 ; 摧残 了文化 , 闭
塞 了才智 , 不利于科技创新 等等。可见 , 宽松 民主的课堂
氛围给学生开辟 出新 的思维境界。
3 . 灵 活 运 用 历史 教 材
精神 、 创新能力培养 的最好 时机 。教 师要切实 转变教 育

“ 我们传统 的师生 关 系是一 种不 平等 的人 格关 系 。 教 师不仅 是教 学过 程 的控 制者 , 教学 内容 的制定者 , 而
且 是真理 的化 身 和 绝 对 的权 威 。教 师 是 主 动者 、 支 配 者 。学生 是被 动者 、 服从者 。 ” 社会 、 学校 、 家长普遍认 为 能严 格管住学生的是好 老师 , 能遵 守条条框 框的是好 学 生 。在这 样的氛围 中, 师生很难在 平等水平 上探讨科 学 知识 、 交 流不 同意见 , 更不用 说对 学生 主体意识 和创新 精 神的培养 。 现代 教育理论认 为 , 不管 教师 年龄 多 大 , 学识 经 验
历 史 ・学科视点
浅 谈 历 史 教 学 对 学 生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力培 养
浙 江 台州 市教 育局 教研 室( 3 1 8 0 0 0 ) 陈 家华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 2 0 1 0年 7 月 印发 的《 国家 中长期 教育改革 和发 展规划纲要( 2 0 1 0 -2 0 2 0 年) 》 指出 , 要“ 创

思想是行 动的先导 , 转变 教育思想 , 更新教 育观念 , 是实施创新教育 的前 提 。历 史教 师在教学 中要 确立“ 创 新教育 ” 的全新学生 观 , 找准教 育与创新 的结合 点 , 培养 学生 的创造性 思维 , 激 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力。

”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

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

下面,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谈几点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

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的创新活动,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

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是非常的幼稚,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

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世界的。

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教师都不要简单的否定。

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遭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

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消失,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2、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人创新失败的结果。

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

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使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

通过开展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多方面的联想。

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

接着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

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

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

一个学生在《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加速器。

而唐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

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这在以往著述中,很少提及。

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进步。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又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