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区实验中学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D.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2.在反应X + 2Y → M + 2N中,已知M和N的摩尔质量之比为,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M。

则在此反应中Y和N的质量之比为A .B.C.D.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1.4B.X的化学式为CO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CO2+H2O+CO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5.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A.A B.B C.C D.D8.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附答案上教版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附答案上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完卷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相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l-35.5 N--14六、选择题(共20分)27、在互联网上用C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B.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28.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

其中错误的是()29、有关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C、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30、分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H2、N2、CO的质量比是( )A.1∶1∶1 B.2∶2∶1 C.1∶14∶14 D.1∶7∶731、硅材料是太阳能电池及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下面是硅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反应:222SiO C Si CO+−−−→+↑高温,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A、SiO2B、2CC、COD、C3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0.012kg12C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33、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4、)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35、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的B.甲醛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甲醛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3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熟石灰、酒精B.自来水、铁钉C.石灰水、蒸馏水D.蒸馏水、稀硫酸37、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38、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39、2009年2月9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由于违规燃放烟花,引起央视新址配楼发生大火,损失惨重。

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CO和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对于这些反应下列说法正确1.相同质量的C、CH4的是A.C2H5OH生成的CO2质量最少B.C消耗O2质量最多C.CH4的生成物质量总和最多D.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4.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5.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6.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7.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l0 g。

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X∶Y的比值可能为()序号反应前A的质量反应前B的质量反应后A3B2的质量①8 g 2 g 6 g② 4 g 6 g 6 g③X g Y g9 gA.1∶1B.2∶1C.1∶4D.3∶28.下列四种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电解一定量的水C.木炭在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9.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一密闭的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g)20202020反应后质量(g)2030未知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A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C.其化学方程式为:2C+3D=5B D.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6g10.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B.C.D.11.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2H4B.CH4O C.CH4D.C2H4O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表示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B.表示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C.表示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及氧气的质量关系D.表示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13.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氧气的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 B.B C.C D.D2.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A.X2Y5B.X2Y3C.XY2D.X2Y3.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是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B.加热的饱和溶液的KNO3和饱和溶液的Ca(OH)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6.将5.6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的质量为()A.6.4g B.15.2g C.16.0g D.30.4g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D.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8.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B.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C.量取液体时,手持量筒,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称量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应该用镊子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9.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分离酒精和水过滤B吸收一氧化碳将一氧化碳通入水中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D证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性质有关在等质量的碘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或汽油A.A B.B C.C D.D10.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C化学与安全D认识微观粒子①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②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②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很小A.A B.B C.C D.D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的化学式为X2Y3B.mg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一定生成(m+n)gZC.若有agX2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2b﹣a)gY2D.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12.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13.在由CH4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是A.11:18 B.22:9 C.11:37 D.1:114.下列关于物质除杂所用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的方法A KCl KClO3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加热B CO2CO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 NaCl KNO3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D Mg粉Zn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 1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 bB=cC 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B.物质A、C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一定相同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16.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A 安全常识B生活知识瓦斯爆炸──天然气引起煤气中毒──CO引起硬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高蜂窝煤易于燃烧──与空气充分接触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D物质分类H2作高能燃料──可燃性N2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空气──混合物河水──氧化物A.A B.B C.C D.D 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O2↑=2H2OB.2KMnO4K2MnO2+MnO2+2O2↑C.Fe2O3+6HCl=2FeC13+3H2OD.2NaOH+CuSO4=Cu(OH)2↓+NaSO418.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将燃烧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B.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向固体中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C.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D.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19.现有氢气、氧气、空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五种气体,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它们鉴别出来,提供的用品有:①火柴②石灰水③石蕊试液④干冷的小烧杯⑤内壁沾有石灰水的小烧杯.应选用(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⑤D.①⑤20.在“宏观 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乙、丙、丁都是氧化物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3:1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224D.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2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初中化学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卷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卷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卷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题)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菜刀生锈B .湿衣晾干C .大米酿酒D .燃放烟花【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 、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 、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 、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 、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难度:基础 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 .Ca (OH )2 C .KClO3 D .H2O【答案】【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 、氧气是一种只有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属于单质,所以它不是氧化物;B 、氢氧化钙[Ca (OH )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它不是氧化物;C 、氯酸钾(KClO3)是由K 、Cl 、O 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它不是氧化物;D 、蒸馏水的化学式为H2O ,它含有H 和O 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判断,学生应抓住氧化物概念的要点来判断,并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及相关概念.难度:容易 知识点:元素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氮气占78%,c表示的是氮气,“a”代表的氧气,故选项错误.B、氧气占21%,“a”代表的氧气,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占0.94%,“a”代表的不是稀有气体,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占0.03%,“a”代表的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4.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雪碧 B.牛奶 C.果粒橙D.豆浆【答案】【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雪碧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B错;C、果粒橙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C错;D、豆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D错.故选A.【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的形成5.硫酸铜(CuSO4)可用作游泳池消毒剂.CuSO4中S的化合价为()A.﹣2B.0C.+4D.+6【答案】【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CuSO4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4=0,X=+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吸取液体B.倾倒液体C.添加酒精 D.过滤【答案】【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倾倒液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添加酒精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按住胶头,挤压出空气,再插入被吸液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单元测试7.工业制取水煤气(一种燃料)的反应为:C+H2O CO+H2,其中的氧化剂是()A.C B.H2OC.CO D.H2【答案】【考点】氧化反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同时又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均指的是反应物.【解答】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C+H2OCO+H2中水失氧被还原是该反应的氧化剂.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主要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8.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鸡蛋清7.6~8.0B.柠檬2.2~2.4C.西红柿4.0~4.4D.牛奶6.3~6.6【答案】【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解答】解:酸性越强,pH越小,观察选项,柠檬的pH最小,故柠檬的酸性最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此类题目的易错点是认为pH大的溶液的酸性强.难度:容易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9.下列变化中氧元素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是()A.高温煅烧石灰石B.双氧水分解C.氢气燃烧 D.氧气液化【答案】【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属于元素是游离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属于元素的化合态.【解答】解:氧元素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是从单质形态到化合物状态,所以应该是有氧气反应.A、高温煅烧石灰石的过程中,氧元素的存在形式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B、双氧水分解过程中,氧元素一部分由化合态变成了游离态,一部分存在形式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C、氢气燃烧过程中,氧元素由游离态变成了化合态.故选项正确;D、氧气液化的过程中,氧元素的存在形式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10.两种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冰、干冰C.金刚石、石墨 D.水、双氧水【答案】【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A、CO和CO2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故错误;B、冰和干冰分别是H2O和CO2,都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故错误;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C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又都是单质,符合概念,所以正确;D、水、双氧水分别是H2O和H2O2,都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故错误;故选C.【点评】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所在.难度:容易知识点:金刚石石墨和C6011.物质俗称与化学式均正确的是()A.干冰CO B.食盐HClC.生石灰Ca(OH)2D.胆矾CuSO4•5H2O【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其俗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B.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其俗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C.消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故错误.D.CuSO4•5H2O是胆矾的俗称,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2KClO32KCl+3O2↑ B.3CO+Fe2O32Fe+3CO2C.4Fe+3O22Fe2O3 D.Mg+O2MgO2【答案】【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②是否已配平,③条件和符号是否漏缺,④化学式书写是否错误.【解答】解:A、缺少反应的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选项错误;B、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C、生成物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错误;D、生成物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熟悉书写时易犯的错误点,是解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3.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氢气冶炼金属 B.石墨作电极C.活性炭作除味剂D.金刚石切割玻璃【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A、氢气冶炼金属是利用氢气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B、石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活性炭作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A.【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4.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大量气泡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空气与水;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后,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会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但产生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难度:中等知识点:氧气15.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C.氮气沸点比氧气高 D.该过程为物理变化【答案】【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进行解答;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进行解答.C、根据图中氮气先分离出来,可知氮气沸点比氧气低进行解答;D、根据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图可知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所以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图中信息可知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故B正确;C、根据图中氮气先分离出来,可知氮气沸点比氧气低,故C错误;D、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16.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撒布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B.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C.水分子间的间隔D.水分子运动速率【答案】【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解答】解:当飞机撒布干冰后,干冰迅速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温度降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运动速率减小,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变大,但分子本身的质量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子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7.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时,有关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搭建装置时,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C.收集气体后,先用毛玻璃片盖上集气瓶,后移出水槽D.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答案】【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试管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放置酒精灯,后固定试管,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气体后,先用毛玻璃片盖上集气瓶,后移出水槽开,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18.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质量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单位是g/mol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式量,单位是molC.物质的量就是6.02×1023个微粒的质量,单位是g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答案】【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之一,物质的量等于物质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单位是mol ,一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的微粒个数是6.02×1023个;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物质的量不是物质质量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单位是mol,故选项说法错误.B、物质的量不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物质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单位是mol,故选项说法错误.C、物质的量的单位是mol,故选项说法错误.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意义,掌握物质的量的含义、单位、应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9.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底部还留有硫酸铜晶体)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一定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增加B.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所得溶液颜色变浅 D.溶质溶解度变大【答案】【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溶质质量分数有关考虑本题.【解答】解:A、向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底部还留有硫酸铜晶体)加入一定量的水,硫酸铜晶体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增加,故A正确;B、向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底部还留有硫酸铜晶体)加入一定量的水,所以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向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底部还留有硫酸铜晶体)加入一定量的水,硫酸铜晶体溶解,所以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如果是饱和溶液,溶液的颜色不变,如果是不饱和溶液,溶液的颜色变浅,故C错误;D、溶质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温度,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有关即溶液的浓度有关.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20.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答案】【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2题)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人类目前主要依赖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_______、天然气.(2)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3)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作为理想的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的燃烧产物无污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2mol氢气中约含_____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答案】【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物质的分类;化学与生活.【分析】(1)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2)根据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和形成酸雨的气体的记忆,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分析;(3)液氢与液氧燃烧生成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根据分子结构以及物质的量来分析.【解答】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石油.(2)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一氧化碳.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和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故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AC.(3)液氢与液氧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2mol氢气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2×2×6.02×1023=2.408×1024.故填:2H2+O22H2O;2.408×102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1)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Ⅰ.2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g/100g水.Ⅱ.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Ⅲ.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的一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Ⅳ.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Ⅰ.蒸发前原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Ⅱ.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无法判断.【答案】【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溶解度的含义、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KNO3和NaCl在20℃~30℃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进行解答;(2)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和判断方法进行分析;根据题中的数据以及题中析出晶体是通过蒸发溶剂得到的进行分析.【解答】解:(1)Ⅰ.由图表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故填:36;Ⅱ.30℃时,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故填:;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的一般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故填: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Ⅳ.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在20℃~30℃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所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36~36.3;故填:36~36.3;(2)Ⅰ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第二次蒸发10g水共析出5g晶体,第二次蒸发10g,析出4g晶体,所以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第三次蒸发10g水析出4g晶体,所以共析出9g;故填:不饱和;9;。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B.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C.量取液体时,手持量筒,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称量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应该用镊子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3.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4.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B.C.D.5.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 .水的电解D .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6.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32CaCO CaO+CO 点燃。

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不变),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 .生成CO 2的体积B .生成CaO 的质量C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7.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A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向收集满CO 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 2能溶于水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是CH 4A.A B.B C.C D.D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一定质量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上海奉贤区实验中学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上海奉贤区实验中学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上海奉贤区实验中学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分类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表中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2.把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2B .d 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C .c 不是化合物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3.硅(Si )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 +2CSi+2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4.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A.A B.B C.C D.D5.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6.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B.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C.该气体- -定含有C2H4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27.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8.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l:22.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3.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 X Y 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4.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5.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

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6.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C.Fe粉中含少量铜:加盐酸 D.CO气体(CO2):通入水7.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8.图中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表示()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9.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10.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一密闭的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g)20202020反应后质量(g)2030未知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A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C.其化学方程式为:2C+3D=5B D.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6g11.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2H4B.CH4O C.CH4D.C2H4O12.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尾气催化转换器”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个数不变2.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B.C.D.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A.A B.B C.C D.D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B.用水吸收COC.验证氧气已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6.如图所示为硫化氢(H2S)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硫、氢元素质量比为1:2B.丙代表的是纯净物C.34g硫化氢完全燃烧至少需48g氧气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7.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其中C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C.气体E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D.红色固体G可由金属Ag与CuSO4溶液直接反应得到8.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是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粉末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入另一个容器中2.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3.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

则原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A.9.2g B.6.9g C.4.6g D.2.3g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6.一定质量的乙醇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 27.6g,其中水为10.8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乙醇质量为 9.2gB.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2.8gC.燃烧产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 4:1D.若该质量的乙醇完全燃烧会多消耗 0.8g 氧气7.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A.2∶1 B.1∶2 C.22∶3 D.22∶78.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l0 g。

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X∶Y的比值可能为()序号反应前A的质量反应前B的质量反应后A3B2的质量①8 g 2 g 6 g② 4 g 6 g 6 g③X g Y g9 gA.1∶1B.2∶1C.1∶4D.3∶2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 N Q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x的值为13C.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5:4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0.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

沪教版(上海)2020年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年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年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则y表示的是A.高锰酸钾的质量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5.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7.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

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 增重4.4g 。

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 和CaO 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 2O 和C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B 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 2O 和CO 2 B .若缺少装置C ,则实验所得Cu 、O 个数比偏高 C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 2OD .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 2,打开K 1,让CO 通一段时间 8.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32CaCO CaO+CO 点燃。

★试卷3套精选★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

★试卷3套精选★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水B.木炭:火焰呈淡蓝色C.铁丝: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产生浓烈的烟雾【答案】C【详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水是实验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浓烈的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2.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用作电极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稀有气体用作霓虹灯的光源材料【答案】C【详解】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石墨作为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用来冶炼金属,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制霓虹灯,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溶解C.过滤D.倾倒液体【答案】A【详解】A、检查气密性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A正确;B、溶解物质不能用量筒,要用烧杯溶解,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不正确;C、过滤操作为滤纸紧贴漏斗壁,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漏斗颈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轻靠滤纸三层一侧,盛待过滤的烧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故C不正确;D、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D不正确。

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粉末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入另一个容器中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3.取2%的NaOH溶液20g和2%的HCl溶液20g,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6.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7.图中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表示()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8.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资料:①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②Mg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 +2HCl=MgCl2+2H2↑A.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B.循环制氢反应中需要不断加入ZnFe2O4C.反应2产生的氢气和反应3所得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D.反应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金属镁、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9.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l0 g。

上海奉贤区实验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上海奉贤区实验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上海奉贤区实验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C.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2.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4.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5.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6.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7.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B.C.D.8.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26,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 2H 2B .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C .3.9g 该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13.2g 二氧化碳D .5.2g 该化合物与6.9g 酒精(C 2H 5OH )含有等质量的碳元素2.已知一个SO 2分子的质量为nkg ,一个SO 3分子的质量为mkg 。

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 做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32m/(m-n ) B .32n/(m-n ) C .32n/(3n-2m ) D .32n/(3m-2n )3.已知:22Mg OH M O (gO+H ),CaCO 3高温CaO+CO 2↑。

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 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 3、MgO 和Mg (OH )2B .y 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C .z 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 3高温CaO+CO 2↑D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 3和MgO 4.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 为固体氯酸钾,b 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 和b 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 和b 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5.已知由CuS 、CuSO 3、CuSO 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1-3x B .1-2x C .1-x D .无法计算6.气体由CH 4、C 2H 4、C 2H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气体可能含有CH 4B .该气体可能是由C 2H 4和C 2H 2组成 C .该气体- -定含有C 2H 4D .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 4、C 2H 2、C 2H 27.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32CaCO CaO+CO 点燃。

沪教版(上海)2020年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年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年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 .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B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2.在反应X + 2Y → M + 2N 中,已知M 和N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当1.6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M 。

则在此反应中Y 和N 的质量之比为 A .B .C .D .3.硅(Si )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 +2CSi+2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 .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4.已知一个SO 2分子的质量为nkg ,一个SO 3分子的质量为mkg 。

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 做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32m/(m-n ) B .32n/(m-n ) C .32n/(3n-2m )D.32n/(3m-2n)5.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6.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7.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B.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C.该气体- -定含有C2H4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28.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9.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

沪教版(上海)2020年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年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年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C.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2.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3.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4.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5.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A.A B.B C.C D.D6.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是50 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3∶57.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A.2∶1 B.1∶2 C.22∶3 D.22∶78.下列四种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电解一定量的水C.木炭在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9.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B.C.D.10.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上海市奉贤区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A卷

上海市奉贤区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A卷

上海市奉贤区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20·淮安)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目的主要操作A辨别“羊毛制品”真假取样,灼烧,闻气味B检验土豆中淀粉的存在取样,滴加少量碘酒C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取5g蔗糖,溶于100g水D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过量的碳酸钙,搅拌,过滤A . AB . BC . CD . D2. (2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向试管内加锌粒B . 倾倒液体药品C .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D .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3. (2分)在化学实验中,水有多种用途,如:①改变物体的温度;②间接测定气体的体积;③溶解某些物质;④用于清洗;⑤吸收热量,保护仪器;⑥导电;⑦隔绝空气;⑧收集气体。

下列课本中的实验设计中,涉及上述水的用途的有()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 . ①②③⑤⑦C . ②③⑤⑦⑧D . ②⑤⑦⑧4. (2分)(2019·齐齐哈尔) 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色氨酸分子中含有4种元素B . 色氨酸中含有氮分子C . 色氨酸中共含有27个原子D . 色氨酸分子中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5. (2分) (2015九上·重庆期中)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

用氯酸钠(NaClO3)和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反应方程式:2 NaClO3+4HCl=2 ClO2↑+Cl2↑+2X +2 NaCl 。

其中X的化学式为()A . HClOB . NaOHC . H2OD . HClO36. (2分)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6x+2N2 ,生成物x为常见物质,关于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物质由氮、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C . 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D . 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7. (2分)(2011·河池)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 ①水的电解B . 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C . 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D . ④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8. (2分) (2015九上·宝丰期末) 下列物质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 . 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B . 酚酞试液鉴别硫酸钠溶液与硫酸C . 燃着的木条鉴别N2与CO2D . 品尝的方法鉴别工业盐与食用盐9. (2分)(2019·新和模拟) 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B .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C . 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 若16 g M和64 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10. (2分)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6分)11. (6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奉贤区实验中学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2.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A.CO B.CH4C.H2和CH4D.H2、CO和CH4 3.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A B.B C.C D.D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5.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6.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氧化铜(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碳酸钙粉末(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D硫酸铁溶液(硫酸)加入足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9.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10.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12.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A.2∶1 B.1∶2 C.22∶3 D.22∶713.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B.C.D.1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5.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 )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16.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2B.该反应中有4种氧化物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D.若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时,则无物质戊生成17.某可燃物1.6g在O2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1.8gH2O和2.2gCO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C、H两种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C、H、O三种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无法得出肯定的结论18.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A.2:1 B.1:2 C.3:4 D.3:819.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A.114 B.61 C.175 D.28920.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反应过程反应前反应后质量变化(不含容量质量)34.3g32.7g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21.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B.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C.该过程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D.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2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C.在反应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D.在0-t1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断增大2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22B.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O2、H2O和O2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2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5.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所以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6.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7.6 2.00.20(g)反应后的质量3.2X 5.80.4(g)A.X=0.4B.丁一定是单质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27.下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反应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2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29.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过量的白磷放入容积为40mL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必须等实验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之后再读数C.若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移动到12mL刻度处D.若不使用弹簧夹,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前沿一直向左移动直至停在8mL刻度处30.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B .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C .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D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2Al+3H OAl O +3H 一定条件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31.下列是实验室净化天然水的流程:(一)原理分析:(1)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流程方框内空白处_____。

蒸馏 蒸发 结晶 吸附 过滤(2)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步骤;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 (二)操作过程: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_____、_____、烧杯(洁净的)、胶头滴管;在过滤后,同学们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三)迁移应用沂源县自来水公司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_____(填“②”或“③”或“④”等序号)(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_(填选项序号)A 杀死水中的细菌B 减少水中的氧气C 使泥沙沉积至底部D 分解有毒物质(3)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若检验后发现水硬度高,你建议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_____.32.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上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所缺药品是_____________;(2)写出制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图是小明同学实验时的主要主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____________,其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______。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e.清洗仪器、整理桌面33.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