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精品版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选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e390e3da1c7aa00b42acb3c.png)
?好朋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局部: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寄语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根本局部: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复听全曲。
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拟适宜,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聆听?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与小狗?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C 听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歌唱并表演。
三结束局部:小结。
结束全课。
执教:雷小梅好朋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拟,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局部:1听音乐问好!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根本局部:1、表演?拉勾勾?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拉勾勾?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6d074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4.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音高:认识音阶、音级,学会简单的音高标记。
2. 音长:理解音符、休止符的概念,学会简单的节奏表示方法。
3. 音色: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学会用音色来区分乐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模仿、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乐器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音乐元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听一首简单的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
2. 讲解:讲解音高、音长、音色的概念,并用教具进行展示。
3. 实践:让学生模仿教师演奏的音符、节奏,进行音高、音长的练习。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元素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听一首歌曲,尝试分辨音高、音长、音色。
2. 练习用简单的音符、节奏创作一首小歌曲。
第二章:学习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2. 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奏符号: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学会它们的表示方法。
2. 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节奏的演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听、说、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拍手、敲击等动作,帮助学生感受节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听一首有节奏的歌曲,感受节奏的魅力。
2. 讲解:讲解各种节奏符号的概念,并用教具进行展示。
3. 实践:让学生模仿教师演奏的节奏,进行各种节奏的练习。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听一首歌曲,尝试分辨各种节奏符号。
2. 练习用各种节奏符号创作一首小歌曲。
第三章:学习音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符符号,如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等。
2. 培养学生对音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教程全册
![一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教程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852ac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1.png)
一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教程全册第一单元:音乐入门第一课时:认识音符和节奏1. 音符的种类: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2. 节奏的种类:强弱拍、次强弱拍、弱拍。
3. 练:用拍手和跺脚的方式感受不同的节奏。
第二课时:研究简单的音阶1. 大调音阶:C大调、G大调、F大调。
2. 小调音阶:a小调、d小调、e小调。
3. 练:用口哨或竖笛吹奏简单的音阶。
第二单元:唱歌与欣赏第三课时:学唱儿歌1. 歌曲:《小星星》、《小燕子》、《两只老虎》。
2. 研究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3. 练:分组练,每人唱一段歌曲。
第四课时:音乐欣赏1. 欣赏作品:《彼得与狼》、《四季》、《动物狂欢节》。
2. 分析作品的形式、主题和情感。
3. 练:用自己的话描述作品的特点和感受。
第三单元:打击乐器演奏第五课时:认识打击乐器1. 打击乐器的种类:木鱼、小鼓、铃鼓、沙锤。
2. 研究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和演奏技巧。
3. 练:分组练,每人演奏一种打击乐器。
第六课时:合奏练1. 研究简单的合奏曲目。
2. 练:分组合奏,协调各个乐器的节奏和音量。
第四单元:音乐游戏第七课时:音乐游戏1. 游戏名称:《捉迷藏》、《音乐抢答》、《音乐接力》。
2. 研究游戏规则和玩法。
3. 练:分组进行游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八课时:音乐比赛1. 比赛内容:唱歌、演奏、音乐游戏。
2. 研究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3. 练:分组进行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教程全册》的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书本内容课件PPT514份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书本内容课件PPT514份](https://img.taocdn.com/s3/m/d674c3a90b4c2e3f5627630f.png)
怎样能使物体发出高低不同 的声音?
通过上面的活动,你能得出 怎样的结论?
谢谢!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
第5课时 青蛙音乐会
夏天到了,池塘里热闹起来,请同学们仔 细聆听音乐,听一听是谁在开音乐会?
这首欢快的乐曲是一首管弦乐合奏曲,请 同学们看一看,这就是西洋管弦乐队在舞 台上演奏的样子。
原来是青蛙在开音乐会。请同学们仔细 聆听,乐曲中青蛙的叫声出现了几次?
• 当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勇夺金牌的时
候,我们会听到这首熟悉的旋律;每周一
的升旗仪式的时候我们也会听到这首熟悉
的旋律。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
74
•请问同学们,你们对 国歌了解多少???
75
作者介绍
• 曲作者——聂耳(1912—1935年)
原
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 艺)
• 汉族,云南玉溪人。课余从民间音乐家学习演奏笛子、胡琴、三弦、月琴 等民族乐器,熟悉传统乐曲。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插班生。 时值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在中国南方兴起,他开始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 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1927年考入云南第一师范高级部英文组,参与本 校学生进步组织“读书会”的活动,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 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28年后, 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公开和秘密的革命活动。为逃避搜捕,于1930年7月 潜离昆明,经越南转赴上海。
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青蛙轻轻的叫声吧
请同学们来一起开始我们的音乐会吧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
第1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有一首歌,它曾唤起一个伟大民族的觉醒;
• 有一首歌,它曾激励四万万同胞拿起武器 把侵略者从自己家园赶了出去;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86a8cdc581b6bd97e19ea53.png)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第一课《好朋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3、认识几种音乐学习标志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的音乐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与大家一起表演歌曲,尽快缩短师生、学生间的距离,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情绪。
3、尽快认识书中的学习标志,并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教材分析:本课书是新学期的启始课,教师要非常重视这一课的教学活动,课上不要刻意的要求学生的纪律,用优美的歌声、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1、《玩具兵进行曲》是德国作曲家莱昂.那塞乐写的回忆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的境的故事写成的一首乐曲。
乐曲为C大调、2/4拍、复三部曲式,这首乐曲是众多《玩具兵进行曲》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2、《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宫调式,一段体、节奏规整,多为一字一音,亲切、自然、易上口,可帮教师组织好教学,让学生感到亲切、随意。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1、与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具准备:录音机、学习标志卡片、头饰(玩具兵)教学过程: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玩具兵进行曲》要求:1、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或跳。
2、动作与音乐要合拍(有节奏)。
3、若场地有限可改在教室外进行。
二、坐位安排:呈半圆形坐好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便于师生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做准备。
1、老师做自我介绍。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用听唱法学习。
(1)老师亲切的范唱歌曲,让学生完整的感受歌曲的情绪。
(2)随歌曲的录音律动,用动作表现出欢快的情绪。
(3)学唱歌曲:老师讲解曲中人名节奏的读法—板书。
(4)师生练习演唱。
(5)分小组对唱(一问一答)。
(6)为了激发积极性,一定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名字(可同时说)。
四、利用休息的时间认识学习标志——出示卡片“小话筒、小耳机、小书本、对拍手、小电脑、小孔雀、小乐器”:(师)“只要我们牢牢记住它的名字,我们就能看懂书中要我们做什么啦!”1、教学生认识卡片的名字——贴在黑板上。
2020年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精品版
![2020年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3a295a43323968001c923d.png)
1、 教学生认识卡片的名字——贴在 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唱了《你的 名字叫什么》,请大家找出相应的学
习标志?” 2、老师拿起卡片:“下面我们一起 来”——(生)听音乐(导入下一个
环节。 四、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进教室时听 的那首乐曲吗?请你再听一次,听后 用语言描述出来乐曲的情绪,并给这
教师预设
一、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玩具兵 进行曲》
要求:1、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走或跳。
2、动作与音乐要合拍(有节奏)。 3、若场地有限可改在教室外进行。
二、坐位安排:呈半圆形坐好 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便于师生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为今
后的教学做准备。 1、老师做自我介绍。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用
2、了解具体的表演内容,如有相同的 内容可一起进行,有的孩子胆子小, 可以请大家帮助他们进行表演,每一 组内选一个小主持人(教师出参与进
来)。 3、提示要求,节目之前自己报名字及
展示的内容。
学生
一. 听音乐《玩具兵 进行曲》,用动作表 现出欢快、活泼的情 绪。
二. 复习歌曲《你的 名字叫什么》。
三.
学生
一. 学 生 按 要 求 听 音 乐 进教室——《玩具兵进行 曲》 。
二. 呈半圆形坐好座位。
1.听师做自我介绍。 2.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你的
名字叫什么》。 ( 1) 听师范唱歌曲,让学
生完整的感受歌曲的 情绪。
精选文档
听唱法学习。 (1) 老师亲切的范唱歌曲,让学生
完整的感受歌曲的情绪。 (2) 随歌曲的录音律动,用动作表
13
11. 16— 11. 22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5c9a3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5.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准备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节奏感和音乐记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参与音乐活动的团队精神。
二、学生准备1. 学生需具备基本的音乐听觉和节奏感。
2. 学生需能够配合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三、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2. 音响设备:CD播放器、音响、音乐道具等。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图片等。
四、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等。
2. 学习简单的音乐符号和乐谱知识。
3. 学习基本的音乐演奏技巧:唱歌、跳舞、打击乐器等。
第二章:音乐感知与表现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和音高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感知:通过听音乐、唱歌曲等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 音乐表现:通过唱歌、跳舞、打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
三、教学活动1. 听音乐、唱歌曲:让学生听音乐并跟随歌曲唱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 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和音高的感知能力。
3. 打击乐器演奏:让学生运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听音乐、唱歌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2. 学生音乐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第三章:音乐记忆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掌握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记忆:通过听音乐、唱歌曲等活动,让学生记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音乐节奏:通过打击乐器、舞蹈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和掌握音乐节奏。
一年级上册小学音乐全册备课(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小学音乐全册备课(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688b0d964bcf84b9d57b3f.png)
全册备课二次备课第(一)单元备课二次备课1 课时备课二次备课1、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歌曲,例如皮埃尔的《玩具兵进行曲》,伊格鲁的《玩具兵阅兵式》,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玩具兵小进行曲》,波埃鲁涅的《玩具兵》等。
但是,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莱昂•耶塞尔生于1871年。
《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
内容是这样的: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
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
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
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
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这支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C大调,2/4拍。
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军鼓为前导开始游行。
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那叮叮笃笃的音响更增加了儿童的乐趣。
第一部分情调明朗活泼,第二部分主题雄壮而有气势,反复时,加进了短笛、木琴、小钟琴,显得活泼风趣。
然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接尾声。
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将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那惊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
2、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规整,多为一音一字,词曲结合紧密,以亲切的询问名字的方式,自报姓名,互相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
这首歌作为起始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自然的条件,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2 课时备课二次备课第(二)单元备课二次备课备注:教案均用五号仿宋体字反正面打印。
您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评价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2课时备课二次备课3课时备课二次备课《跳绳》是一首活泼短波折创作歌曲,2/4 拍,宫调式,歌曲的节奏规律强,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以跳进为主,形象生动、活泼,是多年来深受儿童们喜爱的一首歌曲。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249f44aeaad1f347933fa7.png)
《好朋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寄语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复听全曲。
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聆听《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与小狗》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C 听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组编创动作。
D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歌唱并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表演《拉勾勾》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拉勾勾》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再听范唱。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4b087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a.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
2. 音阶、节奏、拍子。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概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演奏。
3. 实践法:学生演唱、演奏和练习。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
2. 讲解音阶、节奏、拍子的概念。
3. 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4. 学生演唱、演奏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音乐的基本元素。
2. 学生能理解音阶、节奏、拍子的概念。
3. 学生能参与演唱、演奏和练习,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学习歌曲1. 让学生学会一首简单的歌曲,培养音乐节奏感。
2. 培养学生合唱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的学习:歌词、旋律、节奏。
2. 合唱的技巧:音准、节奏、和谐。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指挥。
3. 实践法:学生演唱、练习合唱。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让学生熟悉歌曲。
2. 示范演唱和指挥,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学生演唱、练习合唱,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2. 学生能在合唱中保持音准、节奏和和谐。
3. 学生表现出对音乐的热情和合作精神。
第三章:认识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如拍子、节拍等。
2. 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1. 节奏的基本概念:拍子、节拍、节奏型。
2. 节奏的感知和表达:拍手、敲击、唱名。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拍手、敲击、唱名。
3. 实践法:学生实践拍手、敲击、唱名。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拍子、节拍、节奏型的概念。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00f77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0.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准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课程的介绍:音乐课程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
2. 学生音乐的听、唱、动、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和目标。
2. 示范法:教师进行音乐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情况。
第二章:音阶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阶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阶的学习:认识音阶、音阶的构成、音阶的练习。
2. 节奏的练习:认识节奏、节奏的练习、节奏的游戏。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阶的构成和节奏的类型。
2. 实践法:学生进行音阶和节奏的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音阶和节奏掌握情况。
2. 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
第三章:简单音乐符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符号的介绍: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等。
2. 音乐符号的练习:识谱、写谱、演奏。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符号的意义和用法。
2. 实践法:学生进行音乐符号的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音乐符号掌握情况。
2. 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
第四章:歌曲学习与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歌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的学习:歌词的记忆、旋律的掌握、演唱技巧的培养。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8812a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2.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音高、音长、节奏、音色等。
2. 音乐的基本技能:唱谱、打拍子、演奏简单乐器等。
3. 音乐欣赏和表现:欣赏经典音乐作品,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歌曲、游戏、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学生能熟练地唱谱、打拍子、演奏简单乐器。
3. 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和表现,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音高和音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音高和音长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高的概念:音的高低,音阶的组成。
2. 音长的概念:音符的种类和时值。
3. 音高和音长的练习:唱谱、打拍子、听音练习等。
三、教学方法1. 通过听音、唱谱、打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知音高和音长的变化。
2. 运用图谱、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3. 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3. 学生能通过听音练习,辨别不同的音高和音长。
第三章:节奏和拍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和拍子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节奏和拍子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奏的概念:节奏的种类和特点。
2. 拍子的概念:拍子的种类和强弱规律。
3. 节奏和拍子的练习:唱谱、打拍子、节奏游戏等。
三、教学方法1. 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节奏和拍子的变化。
2. 运用图谱、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节奏和拍子的概念。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e025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b.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简介与学生准备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音乐教学,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音乐技能和音乐认知。
二、学生准备1. 学生需了解并能够适应课堂纪律和教学要求。
2. 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听、唱、动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分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2. 定期进行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
3. 综合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技能和认知水平。
第二章:音阶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基本的音阶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阶:学习Do、Re、Mi、Fa、Sol、La、Si的基本音阶。
2. 节奏:学习简单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
三、教学活动1. 音阶学习:通过唱名游戏、音阶接龙等活动,让学生熟悉音阶。
2. 节奏学习:通过拍手、敲击等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四、作业与评价1. 回家作业:练习音阶和节奏,家长签字确认。
2. 课堂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三章:歌曲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演唱简单的歌曲。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合唱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学习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歌曲。
2. 合唱练习: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训练。
三、教学活动1. 歌曲学唱:跟唱、分组唱、接龙唱等多种方式学习歌曲。
2. 合唱练习:通过二声部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四、作业与评价1. 回家作业:演唱歌曲,家长签字确认。
2. 课堂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和合唱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四章: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精品版第一册音乐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新课程标准》也明确了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爱好,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1、进一步强调音乐课的教学常规,提出新学期音乐课的具体要求,强调音乐课的重要性。
2、进一步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学会自然地发生和保护嗓音,避免喊叫和用嗓过度。
3、根据歌曲的内容,结合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并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熏陶。
4、通过各种形式的节奏练习、歌曲表演、音乐欣赏、音乐游戏等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歌唱能力、表演能力、演奏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措施:1、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
2、注重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培养审美情趣。
3、积极利用生活中的音乐教育资源,沟通课内外的联系,拓展音乐实践的时空。
教学进度表课题——第一课〈好朋友〉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课题——第一课〈好朋友〉(总第2、3课时)课题——第一课〈好朋友〉(总第4、5课时)课题——第二课《快乐的一天》(总第6、7课时)课题——〈快乐的一天〉(总第8、9课时)课题〈快乐的一天〉(总第10、11课时)课题《祖国您好》(总第12、13课时)课题《祖国您好》(总第14、15课时)课题《可爱的动物》 (总第16、17课时)课题《可爱的动物》(总第18、19课时)课题《可爱的动物》(总第20课时)课题《静静的夜》(总第21、22课时)课题《静静的夜》(总第23、24课时)课题《爱劳动》(总第25、26课时)课题《爱劳动》(总第27课时)课题《小精灵》(总第28、29课时)1、通过聆听《小青蛙》,演唱《小青蛙找家》,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课题《小精灵》(第总30课时)1、用柔和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2、能按节奏创编歌谣。
3、聆听《野蜂飞舞》,想像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的印象。
课题《小小音乐家》(总第31、32课时)一、听音乐律动,注意节奏的准确,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聆听《号手与鼓手》:1.完整初听乐曲,听到喇叭声音举手表示。
2.复听乐曲徒手做打鼓和吹喇叭的动作。
3.分组表演。
二、表演:《法国号》——用听唱法学习1.用模唱法学习歌曲《法国号》。
2.演唱时声音干净而富有弹性。
“嗡巴巴”第一个字“嗡”,要唱得强,似号声,“巴”要唱得轻巧,“谁在唱歌”要唱得连贯,用连、断一、听音乐律动,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聆听《号手与鼓手》:1.完整初听乐曲,听到喇叭声音举手表示。
2.复听乐曲徒手做打鼓和吹喇叭的动作。
3.分组表演。
二、表演:《法国号》——用听唱法学习1.用模唱法学习歌曲。
2.演唱时声音干净而富有弹性。
“嗡巴巴”第一个字“嗡”,要唱得强,似号声,“巴”要唱得轻巧,“谁在唱歌”要唱得连贯,用连、断的对比表现这首歌。
3.边唱边用手半握拳状在桌子上击出强弱。
第一拍用空心拳击桌面为强,第课题《小小音乐家》 (总第33、34课时)的对比表现这首歌。
3.边唱边用手半握拳状在桌子上击出强弱。
第一拍用空心拳击桌面为强,第二、三拍用手指点击桌面为弱。
4.学生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三、课堂小结: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的情况。
二、三拍用手指点击桌面为弱。
4.学生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三、师生再见!一、听音乐律动,注意节奏的准确,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聆听小提琴曲《会跳舞的洋娃娃》: 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洋娃娃怎样跳舞,请你用动作表一、听音乐律动,注意节奏的准确,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聆听小提琴曲《会跳舞的洋娃娃》: 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课题《小小音乐家》 (总第35、36课时)现出来。
3.复听乐曲,一部分同学随着音乐做动作。
用手半握拳敲击节拍。
一部分学生可随着音乐用手指按图谱划动,感受乐曲的快慢。
二、表演:《布娃娃弹琴》——用听唱法学习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歌声击拍。
3.四小节一句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
歌中两处一字多音要唱准,“叮叮咚”要唱得轻快。
4.注意学生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拖拉,使歌曲演唱达到优美抒情的效果。
5.可选择碰钟敲击每小节的第一拍为歌曲伴奏。
三、课堂小结: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的情况。
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洋娃娃怎样跳舞,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3.复听乐曲,一部分同学随着音乐做动作。
用手半握拳敲击节拍。
一部分学生可随着音乐用手指按图谱划动,感受乐曲的快慢。
二、表演:《布娃娃弹琴》——用听唱法学习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歌声击拍。
3.四小节一句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
歌中两处一字多音要唱准,“叮叮咚”要唱得轻快。
4.注意学生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拖拉,使歌曲演唱达到优美抒情的效果。
5.可选择碰钟敲击每小节的第一拍为歌曲伴奏。
三、课堂小结: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的情况。
一、音乐律动,结合情绪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注意节奏感聆听《星光圆舞曲》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感受钢琴的音色。
2.说出乐器的名称,边听音乐边用手指敲击节拍。
3.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三拍子的感受。
二、编创活动:(一)音的长短1.音的长短是本课的知识点。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理解音的长短。
2.用比较的方法说出瀑布流水与房檐滴水哪个长,哪个短。
3.用打击乐器敲击,说出哪个声一、音乐律动,结合情绪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注意节奏感聆听《星光圆舞曲》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感受钢琴的音色。
2.说出乐器的名称,边听音乐边用手指敲击节拍。
3.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三拍子的感受。
二、编创活动:(一)音的长短1.音的长短是本课的知识点。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理解音的长短。
2.用比较的方法说出瀑布流水与房檐滴水哪个长,哪个短。
3.用打击乐器敲击,说出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4.将学生分成小组,对课本上的思考题进行讨论,并且用笔在纸上画出长短线条。
(二)听辨强弱的游戏:走走跳跳活动方法:1.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教师手持鼓站在圆圈中,教师敲鼓,学生走课题《游戏》 (总第37、38课时)音长,哪个声音短。
4.将学生分成小组,对课本上的思考题进行讨论,并且用笔在纸上画出长短线条。
(二)听辨强弱的游戏:走走跳跳活动方法:1.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教师手持鼓站在圆圈中,教师敲鼓,学生走和跳,鼓声强时跳,鼓声弱时走。
2.教师击鼓速度可慢些,强弱要分明,教师可四音为一组,如: (强)××××;(弱)××××;便于学生反映在动作上。
3.还可以让学生随教师的击鼓声转方向,鼓声强时顺时针走,鼓声弱时逆时针走。
4.教师可发动学生献计献策,怎样活动更有趣。
让学生动脑参与到编创活动中。
三、课堂小结: 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的情况。
和跳,鼓声强时跳,鼓声弱时走。
2.还可以让学生随教师的击鼓声转方向,鼓声强时顺时针走,鼓声弱时逆时针走。
3.教师可发动学生献计献策,怎样活动更有趣。
让学生动脑参与到编创活动中。
生:轰隆、轰隆、轰隆、轰隆,火车开啦!轰隆、轰隆、火车开得多么好!穿过高山,跨过大桥,轰隆、轰隆、轰隆、轰隆,多么快乐!…………第三步:视听结合演唱歌曲1、课件展示歌曲画面,按节奏跟读歌词。
2、学生跟唱,注意唱词要清晰,情绪要快活。
3、跟琴唱词,可以加上自编动作表演。
4、引导学生唱自编的歌词,并予以鼓励。
第四步:动手动脑编创节奏1、启发学生回答火车开动时发出的各种声响,学出来给大家听,讨论“火车的叫声、大车轮转动的声音、小车轮转动的声音填写哪个音合适?”2、出示节奏,让学生填写完整。
wuhong long hong long hong小车轮转动的声音填写哪个音合适?”2、出示节奏,让学生填写完整。
wuhong long hong long hong longhong longKa cha Ka cha Ka cha Ka cha3.学生仔细看教师手势分三组依次读出,再读两组(叫声、大轮声)(大轮声、小轮声),再三组( 叫声、大轮声、小轮声)一齐读出,形成三声部的效果。
4、让学生分组设计“火车开来了,又开走了”的情景,设计读节奏的方法,看哪一组表现的形象、生动。
5、将“火车”三声部节奏与歌曲《火车开啦》演唱连接起来,使歌曲更有趣味性。
第五步:游戏活动张扬个性1、以“火车开啦”为背景音乐,作“开火车”的游戏:大家一齐唱“火车开啦”的歌,从一个站向另一个站“开”去,到了一站,读拍歌谣,然后再向另一站“开”去。
要求读拍歌谣准确、清晰。
达到要求者给这个车站起名字,然后再继续游戏。
2.让学生参与设计游戏,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投入。
要求每一组都可以有不同的游戏方式,看哪一组游戏编创的好。
3、四个组进行游戏比赛,教师进行long hong longKa cha Ka cha Ka cha Kacha3.学生仔细看教师手势分三组依次读出,再读两组(叫声、大轮声)(大轮声、小轮声),再三组( 叫声、大轮声、小轮声)一齐读出,形成三声部的效果。
4、让学生分组设计“火车开来了,又开走了”的情景,设计读节奏的方法,看哪一组表现的形象、生动。
5、将“火车”三声部节奏与歌曲《火车开啦》演唱连接起来,使歌曲更有趣味性。
第五步:游戏活动张扬个性1、以“火车开啦”为背景音乐,作“开火车”的游戏:大家一齐唱“火车开啦”的歌,从一个站向另一个站“开”去,到了一站,读拍歌谣,然后再向另一站“开”去。
要求读拍歌谣准确、清晰。
达到要求者给这个车站起名字,然后再继续游戏。
2.让学生参与设计游戏,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投入。
要求每一组都可以有不同的游戏方式,看哪一组游课题《游戏》 (总第39课时)奖励。
三、欣赏《火车波尔卡》: 1、教师简单介绍乐曲极其背景。
2、初听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火车的鲜明形象和欢快的音乐情绪。
3、复听音乐:请同学随音乐自由动作,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
四、在游戏中结束该课: 小朋友们的小火车开得多快呀!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载着欢乐到操场上开起来吧! 再次播放《火车开啦》音乐,孩子们随音乐跳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