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个人生平简介
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碎叶(今中亚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他的父亲在4岁时迁居到剑南道绵州(今四川江油)。
李白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漫游中度过,他曾经在黄鹤楼搁笔,也曾在永王李璘的幕府中参与过政治,但最终因不能见容于权贵而在京三年后弃官而去,继续他的流浪生活。
在安史之乱后,他曾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但途中遇赦。
晚年的李白漂泊在东南一带,并依附于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后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他的诗文流传至今,并被整理成《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区别于另两位文学家李商隐与杜牧的“小李杜”。
他的诗才横溢,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形式多样,既有豪放的风格,又有婉约的情感。
李白出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他的母亲是突厥人,父亲是汉族人。
他的家族世代居住在西域,但他自幼就跟随父亲回到中原地区。
李白的少年时期在四川度过,他在那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古代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他的诗歌才华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十四岁时就开始创作诗歌。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游历四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
他的诗歌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又有婉约柔美的意境。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道家、儒家、佛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
他的诗歌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婉约的情感。
他的诗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他的诗歌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历史传统的反思。
李白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誉为“诗中之仙”,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他的诗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启示,许多文人墨客都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诗歌创作技巧和精神风貌。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游历四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
他的诗歌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又有婉约柔美的意境。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道家、儒家、佛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
他的诗歌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婉约的情感。
唐代诗人李白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李白生平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有诗仙之称。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唐代诗人李白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唐代诗人李白生平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
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
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
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
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
李白生平成就介绍讲解
▪ 生平概述 ▪ 史书传记 ▪ 详细生平 ▪ 李白诗歌 ▪ 李白个性 ▪ 李白真迹 ▪ 作品名句 ▪ 同名人物
目录
生平概述
▪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静宁 县),一说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 托克马克市附近),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 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 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 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 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 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 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 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在年 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 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
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
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
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
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
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
史书传记
▪ 《新唐书·卷202·李白传》
李白的生平介绍PPT
三、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是他叛逆精 神的重要体现。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 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 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 可热……通过对政事朝纲的分析,并到幽 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 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 乱将作。“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 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他 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 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李
白
生
平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2月28日),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 (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 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 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1130篇, 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梁园吟 》、《将 进酒》、《金樽清酒斗十千 》《静夜诗》等诗篇,有 《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 阶。达亦不足贵,究亦不足悲。韩信 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 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 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年早欲五 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四、赞美大自然,反映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位伟大的漂 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 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 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 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 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 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 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 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 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及代表作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及代表作唐代诗人李白简介及代表作李白(701年-762年)[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唐代诗人李白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2]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3] 。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唐代诗人李白代表作《将进酒》《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行路难·其一》《三五七言》《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渡荆门送别》《春夜洛城闻笛》《送友人》《望庐山瀑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天门山》《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长相思·其一》《赠汪伦》《客中行》《峨眉山月歌》《独坐敬亭山》《早发白帝城》《夏日山中》《清平调·其一》《赤壁歌送别》《子夜吴歌·秋歌》《关山月》《怨情·美人卷珠帘》《古朗月行》《侠客行·赵客缦胡缨》《蜀道难》《月下独酌四首》《飞龙引二首·其二》《侠客行·赵客缦胡缨》《飞龙引二首·其一》《忆秦娥·箫声咽》《妾薄命·汉帝重阿娇》《短歌行》《寻雍尊师隐居》《登金陵凤凰台》《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的生平经历(简单介绍)
李白的生平经历(简单介绍)李白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李白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神龙元年(705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三十岁之前到处游历,广交朋友,希望得到引荐,却一事无成。
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天宝二年,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又因权贵谗谤,玄宗疏远,内心烦闷,李白离开了宫廷。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因投永王兵败下狱,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知识扩展:李白生平简介及名句欣赏
李白生平简介及作品名句欣赏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视权贵,曾让“力士脱靴”。
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成熟起来的。
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中的高傲。
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百姓基层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
”李白图片(《古风》第三十九)并对因谄事帝王而窃据权位者的丑态极尽嘲讽之能事,如:“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个艺术概括在李白诗歌中的意义,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在杜诗中一样重要。
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701-762年),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关于李白的身世有两种说法,一种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李白五岁就很有文学天赋,十五岁开始撰写诗赋并求取上层关注,得到了一些社会名流的认可和奖赏。
青年时游学江油、剑阁、梓州等地。
李白在游学过程中受到了道家思想、侠客思想的影响。
开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四岁的李白决心离开故乡,他从江油出发,途径成都、峨眉山等地,北上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定居。
不仅与唐朝旧相许圉师的孙女成婚,还结识了好友孟浩然、李邕、汪伦等人。
在文坛上得到尊重和认可。
开元十六年(728年)早春,李白和好友孟浩然他一起前往广陵,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被人陷害无法自证清白,产生隐居之念。
一方面是通过隐居访仙学道,树立声誉,为将来的仕进做准备;另一方面是在隐居期间向达官显贵上书,请求引荐。
天宝元年(742年)得到进京供奉翰林的通知,得到了唐玄宗的宠幸,却只是被当成御用文人,难以施展政治抱负。
最终因为性格狂放不羁得罪人而出走长安。
后期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因参与永王东巡而被判罪,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重获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作《早发白帝城》。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宝应元年 (762年),李白客死在安徽当涂县令李阳冰处,享年62岁。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其诗作在全唐诗收录于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的作品想象丰富,浪漫奔放,意境独特,才华洋溢,在诗歌的艺术成就上,他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的生平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李白的生平简介篇1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李白生平事迹表
李白生平事迹表
一蜀中求学,崭露头角(701—725)
701年出生在四川江油县青莲乡(青莲居士)。
约706—716在匡山读书十年,其间,学剑术、纵横术和诗文,尤以诗文见长。
二出蜀远游,求道访友(725—735)
725年别匡山,辞亲远游。
他乘船经三峡东下,过荆门、江夏、到浔阳登庐山;访金陵,游扬州,浪迹吴、会之间;再回舟上,由江夏溯汉水,过襄樊,走临汝,又从临汝到安陆,开始“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
三移家东鲁,供奉翰林(736—744年)
736年李白从安陆移居山东。
天宝元年(742年)在南陵奉召入长安。
唐玄宗亲自召见,任为翰林供奉(李翰林)。
他以经世王佐之才自命,玄宗则以文学侍从看待。
对此遭遇,他并不满意,加之纵酒狂放,目中无人,终蒙谗出京。
四离开长安,漫游南北(745—757)
745年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漫游南北。
他从梁宋(开封)、齐鲁到幽燕,又多次来往会稽、金陵、宜城之间。
在此初期,他和杜甫结下了不朽的友谊。
756年参加永王璘幕府。
次年永王兵败丹阳,他受到牵累,流放夜郎。
五巫山遇赦,病逝当涂(758-762年)
757年李白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东还。
在江夏、巴陵、衡阳一带稍事盘桓,就回到浔阳。
以后又重游金陵,来往宣城,历
阳等地。
临卒前一年,李光弼东镇临准,抗拒史朝义,他闻讯请缨,不幸中途因病折回,於宝应元年(762年)在当涂令李阳冰任所逝世,年六十二。
诗仙李白生平简介
(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合称“李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关于李白的简介资料
李白的简介资料关于李白的简介资料导语: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誉为“诗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李白的简介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人物生平早年天才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
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
祖籍为甘肃天水。
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
李白五岁。
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
”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
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
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
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辞亲远游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
古代诗人李白的生平及诗作
古代诗人李白的生平及诗作一、生平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他于公元701年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迁居四川江油。
李白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喜好武功,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曾流浪江湖,也曾效力于唐朝官府。
遗憾的是,李白晚年受到了政治迫害,最终在公元762年病逝,享年61岁。
二、诗作特点李白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和语言华美著称。
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山水田园、边塞战事、咏史抒怀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音乐性。
李白的诗歌在唐代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诗仙”。
三、诗作主题1.山水田园:李白的山水田园诗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题,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2.边塞战事:李白的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士们的英勇事迹为主题,如《关山月》、《战城南》等。
3.咏史抒怀:李白的咏史诗以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题,借古讽今,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愤世嫉俗之情,如《将进酒》、《行路难》等。
4.友情、离别:李白的友情诗和离别诗以表达诗人对朋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为主题,如《赠汪伦》、《月下独酌》等。
四、代表作品1.《将进酒》:这首诗以豪放、奔放的诗风展现了诗人的旷达情怀,表达了及时行乐的人生观。
2.《庐山谣》: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3.《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4.《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美景色。
5.《静夜思》: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李白的诗作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他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李白的生平及诗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诗歌,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李白的生平简介。
方法:回顾课本或相关资料中对李白生平的描述,提取关键信息,如出生地、字号、号青莲居士的含义、享年等。
诗人李白生平简介
诗人李白生平简介诗人李白生平简介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人李白生平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人李白生平简介1李白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叶堡乡),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
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的生平及诗歌
李白的生平及诗歌李白的生平及诗歌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的生平及诗歌,参考一下。
诗人李白的一生是积极奋发的一生,同时又是坎坷潦倒的一生。
一、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李白。
而提到他,我们不禁会想起这位诗仙放浪不羁的一生。
李白出生于唐代的西部边陲碎叶,传说,在李白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见了长庚星,它还被称为太白金星。
而我们天才而伟大的诗人得名白,又字太白,显然与这个虽不可信却令人神往的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洁白进而太白,正是长庚星所体现的光明、纯洁、完美的象征。
传说不是信史,却真切地表现出传说者的美好愿望和寄托。
李白生长在世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从小热爱大自然,崇尚大自然,深受道家影响,酷爱游山玩水,寻仙访道。
他自述“一生好入名山游”,“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
而其青少年时期,唐玄宗登位,承继了前代已经取得的业绩,并且励精图治,清除外患,一时出现了唐帝国在开元期间的强大、统一、繁荣、安定的局面。
此后唐帝国即进入了它的全盛时代。
李白的青壮年时代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空气之中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帝国日趋衰落,开元时代的繁盛安定局面再没有恢复。
李白一生的后期,正好处在这个由极盛而趋向衰落的历史转折时期,它的大部分优秀诗篇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法国著名的古典作家布封曾说,“风格即其人”。
从李白来看,更为可信。
无论是他的同时代的人对他的风度的称赏或后代人对他的诗的风格的赞叹,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不以世俗的品评尺度来看待他。
而关于李白的思想特点,人们的说法却是颇为分歧的。
从李白和他的生平事迹来看,他对中国历史上各种传统思想,都有过一些接触,所受到的思想影响是比较复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个人生平简介导语:李白作为“诗仙”被众人熟知,大家都读过很多李白的诗,但是可能大家对李白这个人不太了解。
下面橙子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李白的资料,大家快来看看吧!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人物生平早年天才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
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
祖籍为甘肃天水。
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李白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
李白五岁。
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
”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
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
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
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2]辞亲远游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
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
秋,病卧扬州。
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
结识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
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
李白二十七岁。
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
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开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屡次入侵。
李白二十八岁。
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唐玄宗为自己四十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
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日。
以宇文融管理全国财赋,强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
李白二十九岁。
在安陆。
蹉跎岁月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
春在安陆。
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
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并结识其子张垍。
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
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
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
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
是年杜甫十九岁,游于晋(今山西省)。
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高力士所决。
十月,玄宗驾幸洛阳。
李白三十一岁。
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
秋到嵩山五岳之一的中岳(为河南省登封县的名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隐居之意。
暮秋,滞留洛阳。
开元二十年(732年),十月,玄宗到洛阳以北(今山西省一带)地区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
十一月,至北都太原(唐朝开国之地),祀后土(土地神),大赦天下。
十二月,归还洛阳。
是年全国户数为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为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李白三十二岁。
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
秋,自洛阳返安陆。
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
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
岁未,归家安陆。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正月,唐玄宗亲注老子《道德经》。
令天下士庶(身份很低的役人与庶民)家藏一册,梅年贡举时加试《老子》策。
三月,韩休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五月,张九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二人为人正直,敢于力谏,张九龄尤以文学才能,道德文章,为世所重。
分天下为十五道,各置采访使(负责监察督办所辖地区的政治等项),是年长安久雨,京师饥谨,诏令放太仓米二百万石以赈民。
李白三十三岁。
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
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唐玄宗巡幸洛阳。
二月,秦州(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地震,房屋倒塌,崩坏殆尽,压死者四千余人。
征召自称生于尧时的道士张果先生,玄宗亲问以治道神仙之术。
授其银青光禄大夫(银印上系以青色缓带,以为品位高的标志。
副职),位侍中(唐门下省协助宰相起草文书等项的官吏)。
[2]西游献赋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
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
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
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
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
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
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
[2]供奉翰林供奉翰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
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
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岁。
诏翰林院。
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
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
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
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
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2]李杜相识天宝三载(744年,注:天宝三至十五载、至德年号期间称“载”而不称“年”)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
在这里,他遇到蹭蹬的杜甫。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
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
而“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
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
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
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
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
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
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
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
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箓的盖还,为他造了真箓。
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
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
就在这年冬天,李杜两人分手。
安史入幕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
春在当涂。
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刻中(今浙江省膝县)。
至漂阳(今江苏省滦阳县),与张旭相遇。
夏至越中。
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金陵。
秋,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入庐山屏风叠隐居。
天宝十五载、至德元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五月,郭子仪、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
六月,安禄山率部攻破潼关,生擒哥舒翰。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五十七岁。
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抒发了建功报国情怀。
永王擅自引兵东巡,导致征剿,兵败。
李白在浔阳入狱。
被宋若思、崔涣营救。
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后,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
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
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
是年杜甫四十六岁,四月,从贼营逃出,谒肃宗于风翔,授右拾遗。
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史思明反。
五月,肃宗罢张镐宰相,出为荆州大都督长史。
十二月,史思明陷魏州(今河北省南部)。
李白五十八岁。
李白自浔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
春末夏初。
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
秋至江陵,冬入三峡。
是年杜甫四十七岁,为华州司功参军。
溘然病逝安史入幕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
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
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
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
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
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
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