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教案8.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文学作品:《小猪佩奇》系列故事、《白雪公主》等。

2. 准备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图片、道具等辅助材料。

3. 准备活动场地和环境布置。

三、活动过程:1. 开场导入:教师以一首儿歌或简短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3. 文学作品解析: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角色和寓意,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幼儿的思考。

4. 文学作品创作: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文学创作,如角色扮演、故事接龙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鼓励幼儿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中布置文学作品展示区,展示幼儿的创作作品,激发其他幼儿的学习和创作热情。

3. 学科融合:教师结合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等,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和分析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调查家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评价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六、活动内容与安排:1. 第一周:学习《小猪佩奇》系列故事,通过朗读和观看视频,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和角色。

2. 第二周:学习《白雪公主》等经典童话故事,通过朗读和图片展示,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3. 第三周:学习寓言故事,如《乌鸦和狐狸》等,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 第四周:学习诗歌和儿歌,通过朗读和演唱,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韵律和美感。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教案标题:《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3.掌握一些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学作品。

教学重点:1.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2.学前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和解读。

教学难点:1.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把握;2.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和解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封面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了解和认识。

Step 2: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例如:文字简单易懂、内容朴实生动、情感温暖接地气等。

Step 3:学前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包括“童话故事”、“启蒙教育文学”、“趣味性文学”等,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流派的特点。

Step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和解读(30分钟)教师通过阅读一些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节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Step 5:小组讨论和展示(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和解读,并准备一份小组展示,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Step 6: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问,激发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更多思考和探索。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阅读一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资源: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封面图片;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节选。

评价方式: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的小组展示;3.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读后感。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到幼儿园或小学进行参观和交流,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2.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学前儿童文学研讨会或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发表观点。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小班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小班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小班教案标题: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前儿童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 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介绍:童话故事、儿歌、儿童诗歌、绘本等。

3. 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

4. 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演。

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前儿童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引发学前儿童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互动问答法: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前儿童在故事中扮演不同角色,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绘本阅读法:通过阅读绘本,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一段儿童歌曲,引发学前儿童的兴趣。

2. 介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让学前儿童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概念。

3. 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儿歌、儿童诗歌、绘本等。

4. 挑选一篇适合小班学前儿童的童话故事进行讲解,引导学前儿童欣赏和解读故事。

5. 进行互动问答环节,让学前儿童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6.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前儿童在故事中扮演不同角色,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 给学前儿童分发绘本,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并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讨论。

8. 结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鼓励学前儿童继续阅读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前儿童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前儿童的作品和表演,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对学前儿童进行简单的问答测试,评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儿童文学作品集:包括童话故事集、儿歌集、儿童诗歌集、绘本等。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学前儿童文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原则。

3.能够分析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4.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原则。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说出他们对学前儿童文学的认识和了解。

2.知识讲解(30分钟):讲解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原则,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重点讲解作品的主题、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选择原则。

3.分析和评价(30分钟):通过分析和评价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其特点和价值。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段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或视频片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全班讨论的形式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4.教学应用(4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段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学作品,并设计针对该作品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绘本故事分享、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

每组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教学活动进行展示。

5.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思考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学生分析和评价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2.学生设计和展示教学活动的能力。

3.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和视频。

2.图片、绘本等教学辅助材料。

3.绘本故事分享、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相关材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并掌握了选择和分析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

通过设计和展示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将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活动准备1.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文学作品。

2. 准备文学作品的相关图片或道具。

3. 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环境。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的身体状况,确保幼儿的身体舒适。

2. 文学作品欣赏(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和角色。

b.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c.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活动延伸(5分钟)a. 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游戏或手工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

b.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和分享方面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情况。

五、教学建议1. 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注重文学作品的质量和内容。

2.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3. 活动延伸部分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4.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六、活动内容1. 文学作品:《小猪快跑》2. 活动目标:通过欣赏和表演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活动准备:准备《小猪快跑》的故事课件、小猪手偶等。

七、活动过程4. 文学作品欣赏(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猪快跑》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b.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学前儿童文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能力;3.引导学前儿童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分类;(2)优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读和分析;(3)开展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

2.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读本法:选取优秀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并展开讨论;(3)讨论交流法:开展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唱歌、朗诵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兴趣。

2.学习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分类(15分钟)通过图片、PPT等形式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主要分类,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选读学前儿童文学作品(30分钟)选择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小红帽》、《三只小猪》等,并进行读本讲解和导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0分钟)学生围绕所选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讨论,包括情节、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5.开展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40分钟)通过游戏、绘画、故事编排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创作,让他们感受创作的乐趣,并在创作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6.总结(10分钟)通过互动问答等方式,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和对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资源准备1.图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2.优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3.创作活动所需的绘画纸、彩色笔等工具。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评价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评价学生在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中的表现和创作成果。

六、延伸拓展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如朗诵比赛、绘画比赛等;2.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图书展览,拓宽他们的学前儿童文学知识和阅读资源。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技能。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情感发展。

1.2 适用对象适用于3-6岁学前儿童。

1.3 教学资源教学书籍、故事cd、图片、手工材料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学作品选择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诗歌等。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和丰富情节的文学作品。

2.2 教学活动设计以故事讲述为主线,结合朗读、讨论、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方式。

设计问题讨论和思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结合手工制作和绘画,让幼儿通过触觉和视觉感受文学作品。

2.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和角色。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技能。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情感发展。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故事讲述法通过朗读和讲述文学作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让幼儿更加投入故事情节。

3.2 互动讨论法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3 手工制作法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让幼儿动手参与,提高他们的触觉和视觉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法。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观察记录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记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技能的发展情况。

4.2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和绘画作品。

评价幼儿的作品质量和创造力发展。

4.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反馈。

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童话故事《狼与七只小羊》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道德观念。

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制作小羊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2 第二周:诗歌《春天的故事》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学前儿童文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儿童故事的类型和结构。

3.儿童故事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4.儿童故事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1.利用儿歌或者童谣的形式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学前儿童文学中具有的特点,如简单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情节,以及有助于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价值观。

第二课:儿童故事的类型和结构1.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所学习的几个儿童故事,并归纳总结它们的类型和结构。

2.给学生分发一些不同类型和结构的儿童故事,让他们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掌握儿童故事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第三课:儿童故事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1.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经典的儿童故事录音,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2.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童话故事,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来演绎故事。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自己受故事启发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第四课:儿童故事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1.分发一些简短的儿童故事给学生阅读,然后请他们回答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2.学生分组进行绘本故事创作,鼓励他们以自己理解故事的方式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1.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朗读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3.学生对儿童故事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情况。

4.学生的绘本故事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资源:1.儿歌、童谣的录音。

2.不同类型和结构的儿童故事。

3.绘本故事创作的素材和示例。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参加绘本故事的比赛和演讲,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2、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引导幼儿体会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2、教学难点如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较为复杂的文学语言。

怎样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文学作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理解作品内容。

3、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表演法: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文学作品。

四、教学准备1、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学作品,如经典的童话故事、儿歌等。

2、准备相关的图片、道具、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

3、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图片或播放一段有趣的音频,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述《小红帽》的故事时,可以先展示小红帽的图片,问幼儿:“你们知道这个小女孩是谁吗?”2、讲述作品教师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文学作品,在讲述过程中,适当运用表情、动作增强故事的趣味性。

注意语速适中,声音抑扬顿挫,根据幼儿的反应和理解程度,适时停顿或重复重点内容。

3、提问与讨论讲述完作品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比如,“小红帽为什么要去看望奶奶?”“大灰狼是怎么骗小红帽的?”“如果是你,会怎么做?”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肯定。

4、再次欣赏播放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幼儿再次欣赏文学作品,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印象。

5、角色扮演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文学课程编号:xxxx教学方式:课堂授课班级:学前班学时:x学时教师:xxxxx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

3.培养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

2.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介绍和分析。

3.阅读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并进行情感交流。

4.开展创作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相关儿童文学作品的动画片或读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学前儿童文学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教师讲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如语言简单明了,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儿童阅读等。

3.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动画片或听故事,让学生感受学前儿童文学的魅力和故事的趣味性。

同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喜爱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4.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学习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益处。

第二课: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介绍和分析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几本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封面,并问学生对这些作品有什么了解和熟悉的故事。

2.学习(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几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如《三个和尚》、《小兔子找妈妈》等,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

3.拓展(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结合课堂介绍和分析的内容,进行口头表达,并展示给全班。

4.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课:阅读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并进行情感交流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几本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儿童文学学前班教案

儿童文学学前班教案

儿童文学学前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前班儿童培养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前班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前班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儿童文学简介2.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3. 阅读与表达活动4. 创作活动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儿童文学简介(30分钟)首先,介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作用。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文学形式,旨在满足儿童的成长需求和文化修养。

通过儿童文学,可以引导儿童培养阅读习惯,丰富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步:经典儿童文学作品(40分钟)1. 给学生讲解几本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小红帽》、《丑小鸭》等。

帮助他们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分发相关故事书籍,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儿童文学的魅力。

第三步:阅读与表达活动(5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本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2.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进行口头表达,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第四步:创作活动(4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插画,并解释插图与故事情节的关联。

2. 分发绘图纸和彩色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儿童文学故事创作插图。

3.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为插图配上文字说明,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口头表达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学生创作的插图和文字说明,评估他们对儿童文学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让他们亲身感受儿童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促进家庭阅读氛围的形成。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案,学前班儿童能够了解儿童文学的定义及作用,熟悉几本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参与阅读和表达活动,并进行创作。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导言:学前阶段是儿童生命中重要的时期,对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文学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针对学前儿童的文学教育需求,设计一份全面的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学前文学教育。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儿童对文学的兴趣和喜爱。

2. 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

3.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儿童的情感表达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儿童文学概述:介绍儿童文学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2.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导读:选取适合学前儿童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讲解,引导儿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3. 绘本阅读和创作: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绘本,进行故事阅读和绘本创作活动,培养儿童对图画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戏剧游戏:通过戏剧游戏,让儿童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节,培养表达和合作能力。

5. 诗歌朗诵: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诗歌作品,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培养儿童的语言节奏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启发法:通过故事情节启发儿童的思考和表达,开展讨论和互动。

2. 图片展示法:使用图片展示故事情节和绘本内容,帮助儿童理解和回忆。

3. 角色扮演法:引导儿童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节,培养表达和合作能力。

4. 互动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激发儿童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堂课:儿童文学概述- 介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 讲解儿童文学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第二堂课: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导读- 选取一部适合学前儿童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导读。

- 分析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引导儿童进行讨论和表达。

3. 第三堂课:绘本阅读和创作- 选择一本适合学前儿童的绘本进行阅读。

- 引导儿童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进行绘本创作活动。

4. 第四堂课:戏剧游戏- 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第一章:了解儿童文学作品1.1 讲解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1.2 介绍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诗歌等1.3 分析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标准1.4 引导学习者选择适合儿童的文学作品第二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2.1 教授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2.2 引导学习者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寓意和情感2.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帮助儿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2.4 讨论如何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章:儿童文学作品的演绎与表达3.1 教授如何演绎儿童文学作品,包括语言、表情、动作等3.2 引导学习者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讲述、表演、绘画等3.3 通过实践演练,讲解如何生动有趣地演绎儿童文学作品3.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第四章: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评价4.1 教授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2 引导学习者创作适合儿童的文学作品4.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优劣4.4 讨论如何鼓励儿童参与文学创作和评价活动第五章: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与拓展5.1 讲解如何将儿童文学作品应用到教学中5.2 引导学习者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游戏5.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拓展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领域5.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第六章:文学作品与儿童心理发展6.1 分析文学作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6.2 讲解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6.3 引导学习者了解文学作品在儿童情感教育中的作用第七章: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与文化教育7.1 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文学作品7.2 讲解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儿童的文化意识7.3 引导学习者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7.4 讨论如何利用文学作品促进儿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第八章:文学作品的表演与戏剧化8.1 教授如何将文学作品进行戏剧化演绎8.2 引导学习者运用戏剧化手法提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8.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指导儿童参与戏剧化表演8.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戏剧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第九章:文学作品的亲子共读与互动9.1 讲解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9.2 引导学习者如何选择适合亲子共读的文学作品9.3 教授亲子共读的技巧与方法9.4 讨论如何通过亲子共读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教学反思10.1 总结整个课程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10.2 引导学习者反思自身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10.3 讨论如何不断提升儿童文学教学质量和效果10.4 提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建议与展望重点解析本教案编辑专员编写的教案,涵盖了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各个方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本科)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本科)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教案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院(系、部) :学前教育学院教研室(实验室) :艺术教研室课程名称:儿童文学授课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主讲教师:王晓阳职称:讲师使用教材:《学前儿童文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制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学前儿童文学概说二、教学目的、要求(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一)婴幼儿心理特征(二)婴幼儿语言特征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1)自我抑制能力较差,易激动,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

(2)独立行走和摆弄物体。

自主性开始建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目标前进,锲而不舍。

/w51/play_album-aid-10301434_vid-Njc5NTQ1ODc.html(3)有一定的概括性,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

(4)5-6岁是一个飞跃期,追根问底,强烈的求知欲。

2、婴幼儿的语言特点(1)词汇量不断增长,能按照成人语言指示调节行为。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3.培养学前儿童文学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特点;2.学前儿童文学对儿童的积极影响;3.学前儿童文学的欣赏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特点;2.学前儿童文学对儿童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PPT;2.学前儿童文学的相关绘本、童话书籍、儿歌CD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与学生互动讨论他们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

2.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特点(15分钟)通过多种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听故事等方式感受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如简单明了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寓教于乐等。

3.学前儿童文学对儿童的积极影响(20分钟)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学前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包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塑造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4.学前儿童文学的欣赏和创作(30分钟)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并对作品进行简要的讲解和解读。

鼓励学生通过插图、故事情节等元素进行自由创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小结与延伸(10分钟)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2.检查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价其对学前儿童文学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培养了一定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创作指导仍需细化,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阅读范围,引导他们发现更多优秀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配套教案)8.卖火柴的小女孩

(配套教案)8.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三单元导读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

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讲述了人物、动物、植物等童话人物奇妙的经历,引人人胜,又发人深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这次专门安排童话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第三单元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认识“捡、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几、晃、喷”,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针对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谈感受。

3.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从中体会她命运的悲惨。

4.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从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不同幻象中体会她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几、晃、喷”,会写13 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小女孩的形象。

3.交流课文第1~4自然段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重点)一、谈话导入1.辞旧迎新的除夕夜,幸福的人家是怎样一番情景?哪位同学能说说你们家的大年夜是如何度过的?(学生畅所欲言)2.然而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在大年夜有家难归……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关注了哪些信息?有什么疑问?学生观察,交流。

4.引导:是啊,这还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呢,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小女孩为什么会孤零零一个人流落街头呢?让我们一起到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去找答案吧。

5.了解作者: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和“现代童话之父”。

代表作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

6.教师板书课题,(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齐读课题。

7.指导书写“柴”字:上面部分略扁,下面部分的撇、捺要舒展。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第一讲】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2.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3.了解世界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4.了解儿童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掌握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计划学时]:4学时[第一学时]一、组织教学:1.自我介绍2.对课堂纪律的要求◆不要旷课、迟到、早退◆课堂上不要随便讲话◆在上课时,把手机关掉◆请假要交假条3.讲授方式◆基于教材,有详有略,有补充◆课堂上会注重交流(抽问、讨论)希望大家积极探讨问题;任何问题的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愿不愿意动脑筋之分,没有动错脑筋和动对脑筋之分。

◆欢迎同学们随时给我反馈意见4.成绩评定本门课程属于考查科目,主要看同学们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讨论、课堂朗读等基本功训练的表现,还有完成作业的态度等。

考查范围:(1)创作婴幼儿儿歌或幼儿诗(2)改写或续写适合幼儿听赏的童话故事、故事(3)学习创作故事、图画书、婴幼儿散文(4)学习表演幼儿戏剧(课本剧)二、讲授新课: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一、什么是学前儿童文学?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1.必须是“文学”2.必须是“婴幼儿”的文学3.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接受的特殊性,把儿童文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第二学时]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1.婴儿期生理特点(0——3岁)2.幼儿期生理特点(3——6岁)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1.婴儿心理特点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学会走路,开始说话。

1岁以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1——1.5岁是理解语言阶段;2岁左右说话不成句,全总喜欢叽哩咕噜地说话;3岁左右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幼儿心理特点3——4岁时,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意义。

2.掌握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步骤。

【能力目标】1.能根据本章提供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步骤设计至少两个具体活动案例。

2.能根据本章提供的案例组织至少两次仿真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3.能根据自己设计的活动案例组织至少一次仿真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握各类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重点。

三、课时分配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本章应授课时数为12学时。

四、教法建议(1)教学录像观摩(3)幼儿园实践教学五、教学内容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概述(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概念和意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它的主旨在于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文学作品,感知文学作品,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相关经验观点,或者是艺术表达方法。

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听说过程,它是成人通过引导儿童,围绕文学作品,开展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视觉的、听觉的、动觉的参与,对于儿童的语言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文学作品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全方位的、多通道的促进作用。

那么幼儿园文学作品包括哪些内容呢?但凡适合学龄前儿童本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各类文学作品都包含在内,大体上可分为故事、诗歌、古诗、绘本几种,故事你想童话故事、生活故事、成语故事、科学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等,诗歌包括了儿歌(童谣),还有一些游戏歌,像谜语歌、数字歌、绕口令这些,还有民间童谣等等。

还有古诗、现代诗。

(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特点1.幼儿文学作品活动是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一个系列活动2. 整合相关内容,开展一个主题、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

3.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目标主要有:1.要求幼儿积极参加文学活动,乐意欣赏文学作品,知道文学作品有童话故事、诗歌和散文等体裁;2.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培养他们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3.要求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习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现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文学作品的理解。

幼儿园教师儿童文学教学设计

幼儿园教师儿童文学教学设计

幼儿园教师儿童文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和情感体验能力。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故事理解能力。

4.引导幼儿欣赏各种文学形式,如儿歌、童谣、故事、诗歌等。

二、教学内容1.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

2.不同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和阅读。

3.利用儿童文学作品开展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活动。

4.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和导入(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幼儿展示不同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发幼儿对文学的兴趣。

然后,教师向幼儿讲解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例如: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趣味性、简洁性和寓教于乐的特点。

2. 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和阅读(30分钟)教师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谣、儿歌、故事书等,并与幼儿一起欣赏、阅读。

在欣赏和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扮演角色、利用肢体语言等方式,增加趣味性,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度。

3. 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活动(4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儿童文学相关的话题和素材,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出示一张图片,让幼儿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创造力编写一段故事。

4. 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培养创造力(3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创作活动,鼓励幼儿使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来表达自己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2.教师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教师记录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艺术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儿童文学作品集:–《童谣宝库》–《儿歌大全》–《幼儿故事书》–《幼儿诗歌选》2.图片、实物、绘画纸、彩色笔等教具。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我深入挖掘了幼儿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与儿童文学作品的互动,幼儿对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
儿歌手指谣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2013级幼师1-4班
课题序号
8
授课课时
15到16
授课形式
班级
使用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学习幼儿手指谣的手势与表演
2、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素质培养与能力训练。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力争成为主动学习的人。
教学重点
手指谣的学习
教学难点
手指谣的自创
更新、补
充、删减
内容
补充:手指谣视频
要领:双手大拇指单伸出来,食指、中指、无名指根据要求依次做动作。
7、根据视频要求依次练习
三、拓展迁移
如何自创儿歌的手指谣
如何创编合适的动作
如何要节奏地过渡
四、自编儿歌手指谣
1、拍手歌
2、菊花开
五、学生表演儿歌
1、自编内容表演
2、同学交流评作
六、总结本节课收获,布置实践作业
课外作业
实践练习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1、托班手指谣
2、小班手指谣
3、中班手谣
4、大班手指谣
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安排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等
一、复习导入
学生复习学过的手指谣,请学生到讲台前表演,锻炼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二、学习新知
1、中班手指谣《猴子和鳄鱼》
要领:右手荡秋千,数字递减
左手是鳄鱼的嘴
通过手指谣让幼儿建立数字的概念。
2、《小狐狸》
要领:手指做出小狐狸的样子
两手表演儿歌内容
3、《螃蟹》
要领:手指扮出螃蟹的样子
做出八、横、竖等动作.
4、《瓜瓜花》
要领:用两手做出瓜的样子
连贯学习儿歌的内容
5、《五指歌》
要领:大拇指弯一弯,中指和食指做剪刀状,四个手指交替,双手合十。
6、《一家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