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之谱图的各种问题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几个使用问题 液相色谱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几个使用问题液相色谱解决方案1. 色谱柱中的流动相见排干吗?不少做色谱分别试验的人碰到过这样的情形:不慎未适时补充流动相,泵将溶剂瓶中的流动相吸干了,HPLC系统由此而停止工作了。
如此情况是否会损坏色谱柱?泵是否已将色谱柱中全部流动相都排干了?色谱柱还能使用吗?事实上,假如泵将溶剂瓶中的流动相吸干,并不会造成色谱柱的损坏。
即使泵中充分了空气,泵也不会将空气排入色谱柱。
由于泵只能输送液体,而不能输送空气。
相比之下,另一个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忘掉盖上色谱柱两端的密封盖或盖子太松而使色谱柱变干。
同样,整个色谱柱干枯的情况不太简单发生,多半可能只是色谱柱两端的几个毫米变干了,因挥发掉全部溶剂是色谱柱变干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即使色谱柱真的变干了,也不愿定就不可救药了。
可以尝试用一种完全脱气的、表面张力低的溶剂(如经氦气脱气的甲醇)冲洗色谱柱以除去气体。
较低的表面张力有助于浸润填料表面;已脱气的溶剂应当能够溶解并去除滞留在填料中的气体。
色谱柱大约需要(以1mL/min的流速)冲一个小时或更多的时间被彻底浸润,恢复到正常状态。
2. 使用PEEK (polyetheretherketone)管路和接头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假如常常需要更改流路或更换不同品牌的色谱柱,使用PEEK 材料制成的管路和接头会特别便利。
PEEK管路简单连接;PEEK接头不仅无需工具,手拧即可固定,而且简单调整锥箍之外的管路长度,便利与不同品牌或规格的色谱柱相连接。
使用此类材料的管路需要注意的是:PEEK对卤代烷烃和四氢呋喃的兼容性不好。
虽然未察看到上述溶剂溶解PEEK材料的明显迹象,但PEEK碰到上述溶剂会变脆。
另一个西药考虑的因素是压力限。
不锈钢管可耐受6000psi的压力,但PEEK管只能耐受近4000psi (但多数HPLC应用系统压力不会超过3000psi)。
使用PEEK接头时则无需挂念接头耐溶剂性能,由于接头几乎或很少与溶剂直接接触。
高效液相色谱峰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高效液相色谱峰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峰形状不对、峰分离不良、信号强度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出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原因:
1. 峰形不对:可能的原因包括色谱柱和流动相选择不当、流速太快或太慢、进样量过大或过小、进样溶液中有杂质或有沉淀等。
2. 峰分离不良:可能的原因包括色谱柱分离度不足、流速太快或太慢、温度不合适、进样量过大等。
3. 信号强度不稳定:可能的原因包括进样溶液中有杂质、进样器和检测器的灵敏度不稳定、流速不稳定等。
4. 前峰过宽或拖尾:可能的原因包括色谱柱老化、流速太快或太慢、流动相溶液中有杂质等。
5. 峰形对称度差:可能的原因包括色谱柱老化、流速太快或太慢、流动相溶液中有杂质等。
6. 峰峰高不稳定:可能的原因包括进样器和检测器的灵敏度不稳定、流速不稳定、进样量不稳定等。
7. 噪音过大:可能的原因包括进样器和检测器的灵敏度不稳定、进样器和检测器中有杂质、流动相溶液中有杂质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尝试调整色谱柱和流动相的选择,优化进样条件,调整流速和温度等参数,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检测器来验证结果,以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并解决。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子、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易出问题的主要部位。
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作为一种高精密仪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正确操作的话,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柱压问题、漂移问题、峰型异常问题。
2.1 柱压问题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
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50PSI(3.3 Bar)之间(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
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
2.1.1 压力过高这是高效液相在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压力突然升高,一般都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的原因。
此时,我们应该分段进行检查。
(1).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则是溶剂过滤头堵塞。
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半个小时,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在检查;(2).打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则是过滤白头堵塞。
处理方法:将过滤白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半个小时。
如果压力降至100PSI (6.7 Bar)以下,过滤白头正常,在检查;(3).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则是柱子堵塞。
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则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
如果是一些强保留的物质导致堵塞,则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
假如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则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
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甚,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1.压力过高或过低-压力过高可能是由于柱堵塞或流动阻力增加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更换柱、清洗柱或检查管路是否存在问题。
-压力过低可能是由于泵的磁力搅拌器不工作或进样器封堵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泵的磁力搅拌器是否工作正常,清洗进样器。
2.峰形不对称-峰形不对称可能是由于进样量不均匀或柱温度过高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确保进样量均匀和降低柱温度。
3.峰尾或前肩-峰尾可能是由于柱温度过高、流速过快或流动相pH值不合适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降低柱温度、减慢流速或调整pH值。
-前肩可能是由于流动相中存在杂质或柱堵塞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更换流动相或清洗柱。
4.杂峰或基线噪声-杂峰可能是由于样品纯度不高、固定相老化或试剂污染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提高样品纯度、更换固定相或检查试剂是否污染。
-基线噪声可能是由于进样器密封不良、流动相气泡或电噪声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进样器密封情况、减少流动相中的气泡或检查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干扰。
5.柱寿命短-柱寿命短可能是由于样品预处理不彻底、柱收尾不当或流动相pH值不合适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增加样品预处理步骤、正确收尾柱或选择合适的流动相pH值。
6.流量不稳定-流量不稳定可能是由于柱堵塞、进样器密封不良或流动相流速波动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清洗柱、检查进样器密封情况或调整流动相流速稳定性。
7.进样量偏差-进样量偏差可能是由于进样器封堵、进样器针头磨损或进样器流速不稳定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清洗进样器、更换进样器针头或调整进样器流速稳定性。
8.柱温度不稳定-柱温度不稳定可能是由于温控系统故障或环境温度变化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温控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或采取措施保持恒定环境温度。
这些是HPLC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案的例子。
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诊断和解决故障,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中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更换。
仪器管路液体泄漏是导致系统压力不稳定的最
常见情况。 漏液严重时,仪器自身会发出系统压力
过低的警报。 轻微泄漏则可用干燥的餐巾纸擦拭管
路外部,观察纸巾是否被渗入液体进行判断。 泄漏
孔璐璐,等: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中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97
可能由管路松动或管路损坏引起,对于前者,重新拧
1. 1. 1 样品前处理不当
样品前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鬼峰,一般源于两
96
个途径:一是所用试剂被污染;二是测试容器不干
净。 鉴别起来比较简单:使用试剂稀释样品,如果待
测样品出峰明显减小而鬼峰变化不大,则鬼峰源自
试剂污染。 如果洁净容器后重新检测鬼峰消失,则
鬼峰源自容器的污染。
1. 1. 2 流动相污染
的空气。 这种情况可预先将流动相进行超声脱气处
每次补充流动相时以直接补给的方式,没有对贮液
理,然后再装入储液瓶中待用。 二是由于水相和有
瓶进行清洗更换,富集的污染物就会进入到仪器流
机相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差异,两者在相互混合时,
路中产生鬼峰。
增加了空气在两种流动相中的溶解度。 对于这种情
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更换流动相,即使用干净
样品的相溶性,如没有特殊原因,一般选择流动相作
留以及色谱柱和仪器管路中污染物的富集。
为待测组分的溶剂,以降低由于待测样品在流动相
在不改变测试条件情况下,如果鬼峰每次有规
中溶解性差引入的空气量。
律地出现在色谱图的相同位置,则污染很可能来自
液相色谱仪采用动态混合器和静态混合器将不
于自动进样器端。 这时可将自动进样针和针座拆
Key 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mmon problems; influence factors;
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 色谱柱跑干了,处理方法:将贮液瓶装入重蒸水,首先按purge键,将柱前气柱排出,若无法排出,可将色谱柱前拆下,用注射器抽吸。
待柱前气体排空后,连接色谱柱,用水高低流速交替冲洗色谱柱,直至柱压稳定为止。
2.基线不稳,有静电,处理方法: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3.峰面积变化非常大,处理方法:检查是否进样阀堵塞。
4.基线突然提高,变粗,处理方法:检查样品池能量,若低于正常值,说明检测器污染。
5.柱压变动范围较大,处理方法:多为进气泡。
高低流速交替冲洗。
6.柱效或峰形突然变差,处理方法:更换预柱。
7塔板数低:色谱柱选择不对,二次保留、峰形不好的影响8色谱柱易变性:色说柱选择不对,二次保留的影响9色谱柱寿命短:色谱柱选择不对,样品需预处理(PH<3或PH>7)10保留值变化:色谱柱平衡不够,流动相比例改变11出现新的干扰峰:初始分离不够或初始样品无代表性选择波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检测波长要大于溶剂截止波长。
如果所选择的波长下溶剂有很强的吸收当然是不合适的。
溶剂有强吸收后,基线抬高,减小检测的线性范围而且会加大基线噪声,对溶质的检测灵敏度下降。
2. 对各组分都要有适当的吸收。
一般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只要选择一个对大多数组分都有较大吸收的波长就可以了。
3. 外标法定量时,要选择被测组份最大吸收波长。
254nm 对常见的共轭结构和羰基官能团都有吸收。
对饱和基团也有弱的吸收。
而对于常见的乙腈、甲醇的透过率很高。
是在不知道用什么波长时最理想的试验波长。
(一)涡流扩散(Eddy diffusion)流动相碰到较大的固体颗粒,就像流水碰到石头一样产生涡流。
如果柱装填得不均匀,有的部分松散或有细沟,则流动相的速度就快;有的部位结块或装直紧密则流就慢,多条流路有快有慢,就使区带变宽。
因此,固相载体的颗粒要小而均匀,装柱要松紧均一,这样涡流扩散小,柱效率高。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清洗柱或更换柱 清洗六通阀 清晰检测器
管路污染
冲洗
流动相中含有稳定剂 或稳定剂变化
使用无防腐溶剂
8.保留时间变 化
现象
保留时 间不重 复
判断
系统不问或未达 到平衡
室温波动大
柱被污染 溶剂配比不合适 进样体积太大或 样品浓度太高
故障排除
分析之前应有足够的时间 使系统平衡 使用柱温箱、将系统置于 恒温、空气对流小的环境 冲洗柱或更换柱 调节溶剂配比
检测器内有气泡
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的溶剂 冲洗流通池
用强极性的溶剂清洗系统
清洗检测器,在检测器后面 安装背景压力调节器
检测器灯能量不足
更换灯
12.规则基线 噪音
现象
规则基 线噪音
判断
故障排除
流动相、检测 器或泵内有气 泡
流动相脱气,冲洗系统除去检 测器或泵内的空气
室温不稳
稳定环境温度。使用柱温箱、 将系统置于恒温、空气对流小 的环境
鬼
洗脱物
峰
注射器脏
故障排除
用标准品对照、检查样品处理过程, 换新样品
增加分析时间或梯度洗脱、提高流 速、如问题仍存在,两次进样间用 强溶剂冲洗色谱柱
清洗注射器、冲洗进样口
现象
判断
故障排除
流动相被污染
清洗溶剂贮液瓶、清洗溶剂入 口过滤器、使用HPLC级试剂
色谱图 出现鬼 峰
柱被污染 六通阀污染 检测器污染
峰变 宽
环境温度变化 漏夜
使用柱温箱 检查漏夜的位置并维修
出现两个或多个未被完 全分离的物质的峰
选择其它色谱条件以改善分 离效果
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
使用较小的时间常数
4.峰分叉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子、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易出问题的主要部位。
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作为一种高精密仪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正确操作的话,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柱压问题、漂移问题、峰型异常问题。
2.1 柱压问题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
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50PSI(3.3 Bar)之间(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
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
2.1.1 压力过高这是高效液相在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压力突然升高,一般都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的原因。
此时,我们应该分段进行检查。
(1).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则是溶剂过滤头堵塞。
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半个小时,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在检查;(2).打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则是过滤白头堵塞。
处理方法:将过滤白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半个小时。
如果压力降至100PSI (6.7 Bar)以下,过滤白头正常,在检查;(3).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则是柱子堵塞。
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则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
如果是一些强保留的物质导致堵塞,则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
假如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则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
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甚,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原因及处理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一.仪器的维护与常见问题处理若液相出现规律性基线波动,长时间不平稳可能原因是什么?快速解决方法:一般为仪器系统出现气泡,最好使用纯甲醇长时间冲洗系统(不少于3小时,特殊情况要12小时左右)柱压逐渐升高可能原因是什么?快速判断①色谱柱出现堵塞②针座堵塞③进样针出现堵塞④系统管路中有未冲洗干净的盐⑤滤芯脏了解决方法①色谱柱出现堵塞:一种是将堵塞了色谱柱的位置拆卸,取出里面的筛网用水或甲醇超解(不建议采用,除非没有其他方法)另一种是将堵塞一头色谱柱链接在仪器上另一头不要链接,先用10%甲醇根据色谱柱柱压调节流速冲洗一小时左右,然后换成纯甲醇再以此方法继续冲洗,根据其柱压随时调整流速。
②针座堵塞与进样针出现堵塞:情况不严重则将它们拆卸后用水超解几分钟就可以了,若堵塞严重只有更换新的(堵塞不代表不能用,若无明显的质量损坏如:变形,滑口,开裂等,后续修好后还能做备件使用)③系统管路中有未冲洗干净的盐:用水或10%异丙醇对系统冲洗,冲洗后柱压正常,则可正常使用。
(注意不建议对系统反冲洗,会造成管路中的残留盐类物质重新回到系统中造成二次堵塞。
)④滤芯脏了:更换滤芯若出现保留时间飘移可能原因是什么?快速判断原因:①流动相混合不均匀②柱温不稳③压力不稳④密封圈松动⑤对于是四元泵的液相,其比例阀区域有堵塞情况(流动相是按比例配置,若比例阀区域堵塞,进样第一针时,可能有一个阀只进入25%另一个阀则是75%,进样第二针时则会变成一个阀进入20%,另一个阀80%)快速解决方法:①流动相重新配置,并按要求混匀②保证环境温度与仪器设定温度相差不大并稳定③系统冲洗平衡后方能实验④更换或调整密封圈⑤将出现堵塞区域的设备进行超声清洗。
1.气相检验化学残留:对照品重复性必须符合要求,但供试品重复性不做要求(上海海尼是对照品重复性必须符合要求,但配置两个供试品,各进一针不计算重复性。
目前海陵是对照品与供试品都要计算重复性)液相进样针无法正常采集?解决方法:一般为仪器机械故障,若进样器显示信号一直为红色,可能是进样针损坏或机械臂故障。
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每天用足够的时间来平衡色谱柱,您就会在处理问题方面获得最大的"补偿",而且您的色谱柱的寿命也会变得更长!------ 一定得做!新的色谱柱在使用之前应该在您自己的液相色谱仪上进行性能测试,即使用色谱柱附带的检验报告上测试条件和样品来测定该色谱柱的柱效。
并且,在以后的使用中,应时常对色谱柱进行测试。
卡套柱的安装(不加预柱)1.将卡套架套入柱芯2.将两片夹套片嵌入柱芯的凹槽,使柱芯高于夹套(见左图)3.将已套到柱芯上的卡套架向上推,直至高过夹套片4.将卡套帽和卡套架旋在一起,然后用手拧紧5.然后依同样的顺序连接好柱子的另一端6.连接到液相色谱仪,PEEK接头手拧即可;若为不锈钢接头应使用专用扳手注意:使用卡套柱时,两端的卡套应时刻连接在柱芯上。
不管您是平衡色谱柱或是清洗,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卡套取下来,否则会造成填料的流失。
卡套柱的安装(加预柱)1.将卡套架套入柱芯2.将两片夹套片嵌入柱芯的凹槽,使夹套高于柱芯(见左图)3.将已套到柱芯上的卡套架向上推,直至高过夹套片4.将"子弹头"预柱放入卡套片内5.将卡套帽和卡套架旋在一起,然后用手拧紧6.然后依同样的顺序连接好柱子的另一端7.连接到液相色谱仪,PEEK接头手拧即可;若为不锈钢接头应使用专用扳手更换色谱柱滤网和玻璃棉过滤片(同时可以修补色谱柱)注意:在取出反相柱芯的滤网和玻璃片之前,应该将色谱柱充分用水和甲醇/乙腈冲洗,而且修补工具的头部也应该蘸取少量的甲醇/乙腈,以避免在取出滤网和玻璃棉滤片时带出柱子内的填料。
1.将修补工具中的2套入柱芯的顶端2.将修补工具中的3轻轻地旋入已套着2的柱芯中,并顺时针方向旋转到旋紧3.一手握柱芯,另一只手轻轻地向外拉3,取出柱芯顶端的滤网4.用一个小铲子轻轻地取出滤网下面的玻璃棉以及被污染的填料5.将新的填料用甲醇润湿,然后填入挖去的部位,压平6.照(左图)装上新的玻璃棉滤网,并用修补工具中的4将玻璃棉压入柱芯顶端7.柱芯顶端套上2,然后参照(左图)将滤网放入8.压紧,然后取下2,再用4将滤网的边缘压平平衡色谱柱反相色谱柱在经过出厂测试后是保存在乙腈/水中的。
液相色谱使用注意及保养
高效液相色谱(HPLC)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一)峰型异常问题峰型问题是液相的主要问题,在做液相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变换不同的条件来改善不好的峰型,对于各种各样的异常峰,要区别对待,从主要问题出发,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1、色谱图中未出峰。
解决方法:系统未进样或样品分解;泵未输液或流动相使用不正确;检测器设置不正确;针对以上情况成因作相应调整即可。
2、一个峰或几个峰是负峰。
解决方法:流动相吸收本底高;进样过程中进入空气;样品组分的吸收低于流动相。
3、所有峰均为负峰。
解决方法:信号电缆接反或检测器输出极性设置颠倒;光学装置尚未达到平衡。
4、所有峰均为宽峰。
解决方法:系统未达到平衡;溶解样品的溶剂极性比流动相差很多;色谱柱尺寸及类型选择不正确;色谱柱或保护柱被污染或柱效降低;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
、5、所出峰比预想的小。
解决方法:样品黏度过大;进样品故障或进样体积误差;检测器设置不正确.定量环体积不正确;检测池污染;检测器灯出现问题。
6、出现双峰或肩峰。
解决方法:进样量过大;样品浓度过高;保护柱或色谱柱柱头堵塞;保护拄或色谱柱污染或失效;柱塌陷或形成短通道。
7、前伸峰。
解决方法:进样量或样品浓度高;溶解样品的溶剂较流动相极性强;保护柱或色谱柱污染或失效。
8、。
解决方法:柱超载,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峰干扰,对样品进行清洁过滤;调整流动相;硅羟基作用,加入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柱内烧结不锈钢失效,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对样品进行过滤;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将连接点降至最低;尽可能使用内径较细的连接管;柱效下降,更换柱子;采用保护柱,对柱子进行再生。
9、出现平头峰。
解决方法:检测器设置不正确;进样体积太大或样品浓度太高。
10、出现鬼峰。
解决方法:进样阀残余峰,在每次进完样后用充足的时间来平衡和清洗系统;样品中存在未知物,改进样品的预处理;流动相污染,更换新流动相,尽可能现配现用,隔夜的流动相再次使用时要过滤;尽可能使用HPLC级试剂;流路中有小的气泡,打开Purge阀,加大流速排除。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汇总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L、基线漂移原因解决方法1、柱温波动。
(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
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1、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图2、流动相不均匀。
(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
)2、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
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3、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
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
(不要用盐酸)4、检测器出口阻塞。
(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4、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
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5、更改配比或流速。
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6、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7、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8、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
9、重新设定基线。
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10、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M、基线噪音(规则的)原因解决方法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1、流动相脱气。
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
2、漏液图2、见第三部分。
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如有必要,更换泵密封。
3、流动相混合不完全3、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4、温度影响(柱温过高,检测器未加热)4、减少差异或加上热交换器5、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5、断开LC、检测器和记录仪,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加以更正。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这些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如鬼峰、基线漂移、拖尾、分叉峰、保留时间漂移、柱压过高等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1.用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有时发生漂移,有时发生快速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关于漂移问题:①温度控制不好,解决方法是采用恒温装置,保持柱温恒定;②流动相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防止流动相发生蒸发、反应等;③柱子未平衡好,需对柱子进行更长时间的平衡;关于快速变化问题①流速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重新设定流速,使之保持稳定;②泵中有气泡,可通过排气等操作将气泡赶出;③流动相不合适,解决办法为改换流动相或使流动相在控制室内进行适当混合;2.液相色谱中峰出现拖尾或出现双峰的原因是什么?①筛板堵塞或柱失效,解决办法是反向冲洗柱子,替换筛板或更换柱子;②存在干扰峰,解决办法为使用较长的柱子,改换流动相或更换选择性好的柱子;③可能柱超载,减少进样量;3.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①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②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
可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质改变流动相或柱子;③样品与检测器不匹配。
根据样品化学性质调整波长或改换检测器;④检测器衰减太多。
调整衰减即可;⑤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解决办法为降低时间参数;⑥检测器池窗污染。
解决办法为清洗池窗;⑦检测池中有气泡。
解决办法为排气;⑧记录仪测压范围不当。
调整电压范围即可;⑨流动相流量不合适。
调整流速即可;⑩检测器与记录仪超出校正曲线。
解决办法为检查记录仪与检测器,重作校正曲线。
4.做HPLC分析时,柱压不稳定,原因何在?如何解决?①泵内有空气,解决的办法是清除泵内空气,对溶剂进行脱气处理;②比例阀失效,更换比例阀即可;③泵密封垫损坏,更换密封垫即可;④溶剂中的气泡,解决的办法是对溶剂脱气,必要时改变脱气方法;⑤系统检漏,找出漏点,密封即可;⑥梯度洗脱,这时压力波动是正常的。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
/knowledge/d311729.html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L、基线漂移原因解决方法1、柱温波动。
(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
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1、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图2、流动相不均匀。
(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
)2、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
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3、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
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
(不要用盐酸)4、检测器出口阻塞。
(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4、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
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5、更改配比或流速。
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6、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7、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8、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
9、重新设定基线。
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10、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M、基线噪音(规则的)原因解决方法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1、流动相脱气。
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
2、漏液图 2、见第三部分。
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如有必要,更换泵密封。
3、流动相混合不完全 3、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4、温度影响(柱温过高,检测器未加热)4、减少差异或加上热交换器5、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5、断开LC、检测器和记录仪,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加以更正。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环境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1. 色谱峰分离不良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时,首要问题就是色谱峰的分离不良。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样品组分过于复杂,或是色谱柱选择不当。
解决的方法包括:(1)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如提取、净化等,以减少样品的复杂性;(2)调整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或试用其他类型的色谱柱,以提高色谱峰的分离度。
2. 流动相持续泵出问题在HPLC分析过程中,流动相持续泵出是关键步骤之一。
当出现流量不稳定或持续泵出不工作的情况时,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法:(1)检查管路是否有漏气现象,尤其是连接件的密封性;(2)清洗或更换柱子和过滤器,以防止堵塞;(3)检查、更换流量检测器,并校正流量计。
3. 柱寿命较短柱寿命的短暂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样品残留物的堆积、色谱柱废液的积累、和流动相的不合适。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减少残留物的堆积;(2)定期清洗和维护色谱柱,保持柱的表面状况;(3)使用适当的流动相,避免酸性或碱性物质损害色谱柱。
4. 波峰畸变问题波峰畸变是指在色谱图上观察到的峰形呈现为不对称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柱床不均匀、流量不稳定或是组分浓度过高引起。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1)更换新的色谱柱,确保柱床的均匀性;(2)检查各部分的流量是否稳定,尤其是溶液的泵出和进样流速的稳定性;(3)适当稀释样品,以降低组分浓度。
5. 某些组分无法检测到当分析物无法检测到时,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法:(1)确认所使用的检测器是否适用于分析物的检测,并检查检测器的灵敏度;(2)尝试使用其他检测器或改变检测器条件,如波长或电流;(3)检查样品制备方法是否完整,是否包含了分析物。
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色谱柱跑干了,处理方法:将贮液瓶装入重蒸水,首先按purge键,将柱前气柱排出,若无法排出,可将色谱柱前拆下,用注射器抽吸。
待柱前气体排空后,连接色谱柱,用水高低流速交替冲洗色谱柱,直至柱压稳定为止。
2.基线不稳,有静电,处理方法: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3.峰面积变化非常大,处理方法:检查是否进样阀堵塞。
4.基线突然提高,变粗,处理方法:检查样品池能量,若低于正常值,说明检测器污染。
5.柱压变动范围较大,处理方法:多为进气泡。
高低流速交替冲洗。
6.柱效或峰形突然变差,处理方法:更换预柱。
7塔板数低:色谱柱选择不对,二次保留、峰形不好的影响8色谱柱易变性:色说柱选择不对,二次保留的影响9色谱柱寿命短:色谱柱选择不对,样品需预处理(PH 3或PH 7)10保留值变化:色谱柱平衡不够,流动相比例改变11出现新的干扰峰:初始分离不够或初始样品无代表性选择波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检测波长要大于溶剂截止波长。
如果所选择的波长下溶剂有很强的吸收当然是不合适的。
溶剂有强吸收后,基线抬高,减小检测的线性范围而且会加大基线噪声,对溶质的检测灵敏度下降。
2.对各组分都要有适当的吸收。
一般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只要选择一个对大多数组分都有较大吸收的波长就可以了。
3.外标法定量时,要选择被测组份最大吸收波长。
254nm对常见的共轭结构和羰基官能团都有吸收。
对饱和基团也有弱的吸收。
而对于常见的乙腈、甲醇的透过率很高。
是在不知道用什么波长时最理想的试验波长。
(一)涡流扩散(Eddy diffusion)流动相碰到较大的固体颗粒,就像流水碰到石头一样产生涡流。
如果柱装填得不均匀,有的部分松散或有细沟,则流动相的速度就快;有的部位结块或装直紧密则流就慢,多条流路有快有慢,就使区带变宽。
因此,固相载体的颗粒要小而均匀,装柱要松紧均一,这样涡流扩散小,柱效率高。
(二)分子扩散(Molecular diffusion)分子扩散就是物质分子由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运动,也称纵向分子扩散。
高效液相常遇到问题及解决对策
涡流扩散(Eddy diffusion)流动相碰到较大的固体颗粒,就像流水碰到石头一样产生涡流。
如果柱装填得不均匀,有的部分松散或有细沟,则流动相的速度就快;有的部位结块或装直紧密则流就慢,多条流路有快有慢,就使区带变宽。
因此,固相载体的颗粒要小而均匀,装柱要松紧均一,这样涡流扩散小,柱效率高。
分子扩散(Molecular diffusion)分子扩散就是物质分子由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运动,也称纵向分子扩散。
要减少分子扩散就要采用小而均匀的固相颗粒装柱。
同时在操作时,如果流速太慢,被分离物质停留时间长,则扩散严重。
质量转移(Mass transfer)被分离物质要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中平衡,这样才能形成较窄的区带。
在液相色谱中,溶质分子要在两个液相之间进行分配,或在固相上被吸附和解吸附均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流速快时,转移速度慢,来不及达到平衡动相就向前移,这各物质的非平衡移动,使区带变宽。
动相流速当流速太低时,分子扩散严重,特别是在气相色谱中尤为突出。
如将理论塔板高度对流速作图,理论塔板高度随流速增加而急速下降,当达到最低值时,流速再加大则质量转移起主要作用,理论塔板高度又加大。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流速稍快影响不大,但在凝胶过滤色谱中,因为物质要渗透到凝胶内部,所以质量转移影响大,流速咖大会降低柱效率。
固定相颗粒大小定相颗粒越小柱效率越高,对流动相流动的阻力越大,需要加大压力才能使它流动。
1、开泵后压力即升高至最高限度,经过对色谱柱前,色谱柱,色谱柱后的分段测试,确定为检测池堵塞。
2、换检测波长后,色谱峰面积比以前做的小很多,怀疑进样环或管路漏夜,经检查,排除,最后确定为,检测波长的显示值和实际值不符。
由气味、景象和声音可以发现的问题A、溶剂的气味1、漏液1、见前2、溅出2、a、检查废液瓶是否已满b、找到溅出的部位并清洗干净B、热气味1、仪器过热1、a、检查并调节通风设施b、检查并调节温度设定c、关掉仪器,查找维修手册C、读数不正常1、压力不正常1、见前2、柱温箱问题2、a、检查并调节设定b、参照用户手册3、检测器灯失效3、更换灯D、灯警告1、压力超出极限值1、a、检查是否阻塞b、检查并调节极限值的设定2、其它警示灯2、见用户手册E、警告音1、溶剂泄漏/溅出1、找到并解决2、其它警告音2、见用户手册F、刺耳的短音或长音1、轴承失效1、见用户手册2、润滑不够2、进行恰当的润滑3、机械故障3、见用户手册进样阀可能发生的问题A、手动进样阀,转动不灵:1、转子密封损坏1、更换或调整转子密封2、转子太紧2、调整转子的松紧度B、手动进样阀,载样困难:1、进样阀安装不当,重新安装2、定量环阻塞,清洗或更换定量环3、进样器污染,清洗或更换进样器4、管路阻塞,清洗或更换管路C、自动进样阀,不能转动:1、无压力(或电源):提供恰当的压力(电源)2、转子太紧:调整转子的松紧度3、进样阀安装不当:重新安装D、自动进样阀,其它问题:1、阻塞,清洗或更换阻塞部件2、机械故障,见随机维修手册3、控制器故障,维修或更换控制器液相色谱系统的许多问题都能在谱图上反映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液相色谱仪怎样使用?
配好流动相,开工作站,设定流速,设定检测波长,开泵,开检测器,等基线走平后就可以进样了,等着出图后按停止,工作站会自动进行数据处理,生成报告,有不合适的地方自己手工调整.
高效液相色谱之谱图的各种问题
液相色谱系统的许多问题都能在谱图上反映出来。
其中有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变设备参数得到解决;而其他的问题必须通过修改操作程序来解决。
对于色谱柱和流动相的正确选择是得到好的色谱图的关键。
A、峰拖尾
原因解决方法
1、筛板阻塞 1、a、反冲色谱柱
b、更换进口筛板
c、更换色谱柱
2、色谱柱塌陷 2、填充色谱柱
3、干扰峰 3、a、使用更长的色谱柱
b、改变流动相或更换色谱柱
4、流动相PH选择错误 4、调整PH值。
对于碱性化合物,低PH 值更有利于得到对称峰
5、样品与填料表面的溶化点发生反应图 5、a、加入离子对试剂或碱性挥发性修饰剂
b、更改色谱柱
B、峰前延
原因解决方法
1、柱温低 1、升高柱温
2、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 2、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3、样品过载 3、降低样品含量
4、色谱柱损坏 4、见A1、A2
C、峰分叉
原因解决方法
1、保护柱或分析柱污染图
1、取下保护柱再进行分析。
如果必要更换保护柱。
如果分析柱阻塞,拆下来清洗。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柱子被强保留物质污染,运用适当的再生措施。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入口可能被阻塞,更换筛板或更换色谱柱。
2、样品溶剂不溶于流动相 2、改变样品溶剂。
如果可能采取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D、峰变形
原因解决方法
1、样品过载 1、减少样品载量
E、早出的峰变形
原因解决方法
1、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 1、a、减少进样体积
b、运用低极性样品溶剂
F、早出的峰拖尾程度大于晚出的峰
原因解决方法
1、柱外效应 1、a、调整系统连接(使用更短、内径更小的管路)
b、使用小体积的流通池
G、K’增加时,脱尾更严重
原因解决方法
1、二级保留效应,反相模式1、a、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
b、加入乙酸(或酸性样品)
c、加入盐或缓冲剂(或离子化样品)
d、更换一支柱子
2、二级保留效应,正相模式2、a、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
b、加入乙酸(或酸性样品)
c、加入水(或多官能团化合物)
d、试用另一种方法
3、二级保留效应,离子对 3、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
H、酸性或碱性化合物的峰拖尾
原因解决方法
1、缓冲不合适 1、a、使用浓度50-100mM的缓冲液
b、使用Pka等于流动相PH值的缓冲液
I、额外的峰
原因解决方法
1、样品中有其他组份 1、正常
2、前一次进样的洗脱峰 2、a、增加运行时间或梯度斜率
b、提高流速
3、空位或鬼峰 3、a、检查流动相是否纯净
b、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c、减少进样体积
J、保留时间波动
原因解决方法
1、温控不当 1、调好柱温
2、流动相组分变化 2、防止变化(蒸发、反应等)
3、色谱柱没有平衡 3、在每一次运行之前给予足够的时间平衡色谱柱
K、保留时间不断变化
原因解决方法
1、流速变化 1、重新设定流速
2、泵中有气泡 2、从泵中除去气泡
3、流动相选择不恰当 3、a、更换合适的流动相
b、选择合适的混合流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