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810民法学、刑法学2018年考研初试真题

合集下载

2018法学专业考研真题(10)

2018法学专业考研真题(10)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同学派关于法的性质有不同理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律不外乎主权者的命令B.批判法学派认为衡量法律优劣的最主要标准是实施效果C.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应与社会主流道德和人性的正义准则保持一致D.历史法学派认为一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制度决定着法的内容和性质1.【答案】C【考点】西方不同法学流派的观点【解析】法律不外乎主权者的命令,是19世纪英国法哲学家、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约翰·奥斯丁的观点,A项错误。

社会法学派强调法律实施的效果,认为法律优劣的主要标准是实施效果,B项错误。

自然法学派主张法是人的理性,强调自然法普遍永恒,且高于人定法,人定法符合自然法时才是真正的法律,人定法应于自然法保持一致,C项正确。

历史法学派认为法是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D项错误。

2.关于法律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义务为本位是法律的本质特征B.法律应当由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意志C.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只能通过司法予以实施和实现D.法律的普遍性意味着在一国之内所有人都应享有相同的法律权利2.【答案】B【考点】法律的特征【解析】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主要是以权利为本位,故A项错。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从这个意义上看,法律体现国家的意志,故B正确。

法的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守法等方式,C项错误。

法的普遍性,是指法所具有的普遍约束力。

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在一国主权范围之内,法律具有普遍效力,所有人都得遵守。

(2)法律对同样的事和人同样适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项错误。

3.关于法律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民事法律关系均为相对法律关系B.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C.在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现实的D.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3.【答案】A【考点】法律关系【解析】民事法律关系不仅包括相对法律关系,还包括绝对法律关系,如物权关系与人身权等,故A表述错误,应选A项。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doc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doc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该规定使用的解释方法是()。

(分数:1.00)A.扩大解释B.类推解释C.限制解释D.文理解释2.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没有可执行财产的单位分支机构不会构成单位犯罪B.我国刑法中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不适用于外国公司、企业C.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可不区分主犯、从犯D.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3.下列选项中,主观方面可以表现为过失的是()。

(分数:1.00)A.放火罪B.虐待罪C.危险驾驶罪D.食品监管渎职罪4.甲破解了张某的股票账户密码,偷偷登录其账户买卖股票“练手”,案发时造成张某股票账户资金亏损15万元。

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分数:1.00)A.盗窃罪B.非法经营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5.下列选项中,既可以由作为实行,也可以由不作为实行的是()。

(分数:1.00)A.洗钱罪B.遗弃罪C.玩忽职守罪D.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6.甲误把张某当作李某推入井中,意图将其淹死,但事实上井中无水,结果张某摔死。

这属于()。

(分数:1.00)A.客体错误B.工具错误C.打击错误D.因果关系错误7.甲在候车室以需要紧急联系为由,向赵某借得高档手机,边打电话边向候车室外移动,出门后拔腿就跑,已经有所警觉的赵某猛追未果。

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分数:1.00)A.抢夺罪B.盗窃罪C.侵占罪D.抢劫罪8.下列关于罚金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对于未成年犯罪不得适用罚金刑B.罚金的最低数额可由法官酌情确定C.一人犯数罪分别判处罚金刑的应合并执行D.一人犯数罪同时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应当合并执行9.乘客甲明知擅自打开飞机应急舱门会危及飞行安全,在飞机被牵引车推出阶段故意将应急舱门打开,地勤人员发现应急充气滑梯弹出后将飞机迫停。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期末考试试卷刑法学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期末考试试卷刑法学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期末考试试卷刑法学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代码:A 授课课时:48课程名称:刑法总论适用对象:2018级法学专业试卷命题人_ _张艳青__ 试卷审核人__万灵娟_____【请注意:将各题题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1——5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6——10多项选择,每个2分,共15分)1、我国第一部刑法实施时间是()A、1997年3月B、1997年10月C、1979年10月D、1980年1月2、犯罪行为最基本的特征是()A、刑事违法性B、一定的社会危害性C、应受惩罚性D、行为人具有可罚性3、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是()A、虐待罪B、遗弃罪C、盗窃罪D、伪证罪4、黄某看到仇人李某在跑,便开枪将李某击毙。

而此时李某正在持枪追杀陈某,但黄某并不知道是这个情况。

黄某的行为属于()A、防卫过当B、正当防卫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5、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6、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

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

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

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

江西财经大学考研真题经济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宪法学、刑法学专业二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考研真题经济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宪法学、刑法学专业二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B卷)专业: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考试科目:综合课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法理学部分(共4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普通法系2、法律解释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简论法的强制性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论法的作用民法总论部分(共4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8分)1、公序良俗原则2、意思表示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2、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3、担保物权的特征三、案例分析题(8分)案情:某招领处将招领期已过的一条金项链以拍卖的方式卖给张三。

不久某人将该项链盗走并私下以较低价格卖与李四。

李四又将项链丢失,被人检到送到招领处。

经查,该项链原为王二所有。

现张三、李四、王二均向招领处主张该项链的所有权。

问:该项链所有权应当归谁所有?为什么?刑法总论部分(共4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8分)1、不作为2、准自首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

3、简述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三、案例分析题(8分)甲、乙二人于某个周末晚上前往王家盗窃,甲让乙在外接应,自己破窗而入窃取了大量财物,就要离开时甲发现当晚只有王妻一人在家睡觉,甲便忽生歹念,强行奸污了王妻。

问题:(1)对甲的行为如何定罪和适用刑罚(只答刑法规定)?(2)对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和适用刑罚(只答刑法规定)?民事诉讼法部分(共3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1、必要共同诉讼2、民事裁定3、执行根据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简述辩论原则的含义2、简述举证责任的倒置3、简述普通程序的特征。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期末考试试卷刑法学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期末考试试卷刑法学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代码:A 授课课时:48课程名称:刑法总论适用对象:2018级法学专业试卷命题人_ _张艳青__ 试卷审核人__万灵娟_____【请注意:将各题题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1——5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6——10多项选择,每个2分,共15分)1、我国第一部刑法实施时间是()A、1997年3月B、1997年10月C、1979年10月D、1980年1月2、犯罪行为最基本的特征是()A、刑事违法性B、一定的社会危害性C、应受惩罚性D、行为人具有可罚性3、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是()A、虐待罪B、遗弃罪C、盗窃罪D、伪证罪4、黄某看到仇人李某在跑,便开枪将李某击毙。

而此时李某正在持枪追杀陈某,但黄某并不知道是这个情况。

黄某的行为属于()A、防卫过当B、正当防卫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5、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6、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

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

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

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

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

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

2018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三)

2018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三)

2018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三)2018法考已进入到了紧张的复习阶段,真题练习必不可少,小编整理了刑法历年真题供各位考生练习,帮助大家解析命题思路,了解命题的陷阱与障碍。

一、单项选择题1、国有A 公司总经理甲发现A 公司将从B 公司购进的货物转手卖给某公司时,公司购进的货物转手卖给某公司时,A A 公司即可赚取300万元。

甲便让其妻乙注册成立C 公司,并利用其特殊身份,让B 公司与A 公司解除合同后,再将货物卖给C 公司。

公司。

C C 公司由此获得300万元利润。

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A.贪污罪贪污罪B.B.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C.C.诈骗罪诈骗罪D.D.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贪污罪。

选项A 正确。

A 公司已经与B 公司签订合同,履行该合同可赚取的300万元是A 公司必然获得的利益,然获得的利益,这与这与A 公司实有的财产本质上没有区别,公司实有的财产本质上没有区别,甲利用职务之便将其据为己有,甲利用职务之便将其据为己有,甲利用职务之便将其据为己有,符符合贪污罪的犯罪构成。

选项B 错误。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1)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2)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的;(3)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的。

甲的行为不符合本罪的成立要件。

选项C 错误。

贪污罪行为人是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并且非法获取的是本单位的财产,诈骗罪行为人不是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诈骗罪行为人不是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非法获取的是他人的财产,非法获取的是他人的财产,非法获取的是他人的财产,不是本单位的财产,不是本单位的财产,本题甲的行为符合贪污罪的成立要件,应当定贪污罪,不能定诈骗罪。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及详解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及详解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总分150, 考试时间180分钟)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该规定使用的解释方法是()。

A 扩大解释B 类推解释C 限制解释D 文理解释答案:A根据解释的方法,刑法解释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文理解释是根据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的说明。

论理解释是根据立法的精神与目的对条文进行说明,包括目的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比较解释和历史解释等。

本题中,最高人民法院将运钞车解释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扩大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范围,是扩大解释,A项正确。

2.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没有可执行财产的单位分支机构不会构成单位犯罪B 我国刑法中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不适用于外国公司、企业C 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可不区分主犯、从犯D 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答案:D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

排除A项。

外国公司、企业实施犯罪符合我国管辖的同样适用,排除B项。

对于一般共同犯罪案件,应当充分考虑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方面的不同,根据事实和证据能分清主从犯的,都应当认定主从犯,故C表述不正确。

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处刑罚,故选D项。

3. 下列选项中,主观方面可以表现为过失的是()。

2018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该规定使用的解释方法是()A.扩大解释B.类推解释C.限制解释D.文理解释2.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A. 没有可执行财产的单位分支机构不会构成单位犯罪B. 我国刑法中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不适用于外国公司、企业C. 两个以上单位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可不区分主犯、从犯D. 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3. 下列选项中,主观方面可以表现为过失的是()A.放火罪B.虐待罪C.危险驾驶罪D.食品监管渎职罪4. 甲破解了张某股票帐号密码,偷偷登陆其账号买卖股票“练手”,案发时造成张某股票帐户资金亏损 15万元,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 盗窃罪B.非法经营罪C.故意破坏财物罪D.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5. 下列选项,既可以因作为实行,也可以由不作为实行的是()A.洗钱罪B.遗弃罪C.玩忽职守罪D.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6. 甲误把张某当做李某推入井中,意图将其淹死,但事实上井中无水,结果张某摔死,这属于()A.客体错误B.工具错误C.打击错误D.因果关系错误7. 甲在候车室以需要紧急联系为由,向赵某借得高档手机,边打电话边向候车室移动,出门后拔腿就跑,已经有所察觉的赵某猛追不未果,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抢夺罪B.盗窃罪C.侵占罪D.抢劫罪8. 下列关于罚金的表述,正确的是()A. 对于未成年犯罪不得适用罚金刑B. 罚金的高低数额可因法官酌情确定C. 一人犯数罪分别判处罚金的应合并执行D. 一人犯数罪同时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应当合并执行9. 乘客甲明知擅自打开飞机应急舱门会危及飞机安全,在飞机被牵引车推出阶段故意将应急舱门打开,地勤人员发现应急充气滑梯弹出后将飞机迫离。

江西财经大学刑法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刑法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08-09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代码:A 授课课时:64课时课程名称:刑法总论适用对象:08法学试卷命题人试卷审核人一、单选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1、刑法解释,从解释的方法上分类,可以分为()A、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B、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C、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D、学理解释和文理解释2、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之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况可以不予追究()。

A.最低刑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B.最高刑为2年以下有期徒刑C.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D.最高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3、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A、只能是故意B、只能是过失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只能是间接故意4、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A 没有故意犯罪B 确有悔改C 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 确有重大立功表现6、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

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

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7、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乙死亡的结果。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的认识错误 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行为差误8、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二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

晚上,某乙因害怕案发后受惩,未到现场。

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