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设计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设计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目标】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知道速度的单位,会进行米/秒、千米/时间的单位换算。

知道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米/秒、千米/小时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

例如我们要想尽快到达某地,坐火车就比坐汽车节省时间。

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围绕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并进行小结。

二、教学过程设计1.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提问: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

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要求学生利用小学学过的有关速度的知识具体回答:利用前面比较百米短跑运动员同万米长跑运动员谁运动快的方法,算出在相同时间内甲、乙车行驶的路程。

即算出它们运动的速度就可以进行比较。

甲10秒行50米,乙2行8米。

由此可知甲车运动的比乙车慢。

(相同时间用1秒、1小时都可以。

)汽车所通过的路线长度叫路程。

路程的单位是长度的单位,米或千米等。

1秒、1分、1小时叫做单位时间。

只要用物体通过的路程去除于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

知道了速度就能比较它们的快慢了。

在此基础上,给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s/t让学生计算出上例中甲乙两人的速度。(4)单位:米/秒;千米/时教师指出: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成的。常用的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单位中的分数线读作"每"。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作速度的单位。并推出:1米/秒=3.6千米/时; 千米/时=1/3.6米/秒(5)物理意义:5米/秒表示:1秒钟物体通过的路程是5米。提问: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答:它的运动特点是有时快,有时慢,到达中途车站时还要停下来。其特点为速度是变化的。教师指出: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这是常见的一种运动。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要求不很精确,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2.平均速度(1)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2)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v=s/t例题:课本第22页例题。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教案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教案

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

2、初步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3、初步了解瞬时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运动过程,建立解决运动问题先画示意图明确物理过程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景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教学重点: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公式及,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到几个物理量?(2)常见的比较方法有哪些?(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是否变化?二、引入新课观看动画:(1)田中匀速行驶的拖拉机、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2)正在降落的飞机(3)正在加速的赛车(4)被击的打出去的高尔夫球问:这些物体做什么运动?想一想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到几个物理量?常见的比较方法有哪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是否变化?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需要用到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

三、新课学习(一)平均速度(1)观看录像:公共汽车在直路上启动、加速、到站前减速、停止后乘客上下车;然后再启动前进------问:我们坐汽车由天安门去颐和园,人们对于汽车在路程中由于等红灯、乘客上下车或由于路况而车速的变化等细节是十分关心吗?人们关注的是汽车在全程中总共用了多少时间。

利用汽车经过的总路程和总时间计算出的汽车的速度应叫做什么速度?如何去理解?(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3)给出行驶的总路程和所用时间,计算汽车的平均快慢程度,给出平均速度公式。

板书:v=s/t(4)例题1:火车沿京沪线从北京站至济南全程498km,行驶4.5h,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分析:公式的正确运用、单位正确换算.v=s/t=498km/4.5h=110.7km/h(二)瞬时速度播放动画:汽车的速度计播放动画,学生易理解,表针指数随时变化,是显示汽车在某个瞬间的速度。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

长城中学教案
课题: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第 1 课时
主备课人:魏延平使用人: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

2、学会计算平均速度。

3、了解瞬时速度。

【导入新课】
【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认真阅读课本P68,2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课本上的图片思考:百米赛跑运动员、游泳运动员等,他们做的是什么运动?怎么比较每位运动员的快慢?怎样描述汽车运动的快慢?
2、怎样描述平均速度?公式是什么?
自学指导二:认真阅读课本P70瞬时速度下面的内容,3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瞬时速度?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什么?
【检测交流】
附:堂清检测题:
检测一: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____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速度快。

检测二:运动员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8m/s,中途的速度是9m/s,最后的速度是10m/s ,如果他的成绩是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9.67m/s
B 12m/s
C 8m/s
D 9m/s
【小结及作业】
本节基础训练
附:【板书设计】
1.平均速度
2. 2.瞬时速度
教学反思:。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2.初步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3.初步了解瞬时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实际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运动过程,养成运动解决问题先画示意图明确物理过程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速度的基础上,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会有所了解。

对本节课的掌握应该说是很轻松的,重点要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平均速度及计算。

教学难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猎豹追羚羊的视频,从而引入新课。

【探究新课】活动一: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四幅图片的运动特点。

2.播放小车在草原上行驶的动画。

学生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思考:我们如何描述小车的运动情况?3.播放苹果下落的动画。

学生观察苹果下落情况,苹果可能做运动,苹果的速度如何计算?活动二:学生自学,交流汇报一.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定义:2.公式:3.意义:活动三:1.播放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精彩表现。

每小组计算两个1.起点到第一个栏之间:2.第一个栏到第二个栏之间:3.第二个栏到第三个栏之间:4.第三个栏到第四个栏之间:5.第四个栏到第五个栏之间:6.第五个栏到第六个栏之间:7.第六个栏到第七个栏之间:8.第七个栏到第八个栏之间:9.第八个栏到第九个栏之间:10.第九个栏到第十个栏之间:11.第十个栏到终点之间:12.刘翔的平均速度各小组汇报交流计算结果。

2.例题:下表为D41次列车的时刻表,求D41次列车由北京行驶到德州和由北京行驶到济南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在导学案上完成,看谁做的快?3学以致用:(口头叙述完成)请学生计算T23次列车由义县行驶到锦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谁最快:请根据你生活的经历和学习的经验,将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和相应的物体连线。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

备课人刘安民上课时间11.8 教研组长课题第三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目标◆知识1、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能力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增强物理学系的兴趣。

教学重点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预习提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人复备一、引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投影)三、新课教学: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学习P67-70除例题以外的内容,并分析四幅图的运动特点,思考:1、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2、什么叫平均速度?3、什么叫瞬时速度?4、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有什么异同?(5分钟后检测哪组的自学效果好)自学检测,及后教:学生根据自学回答以上问题,同时教师投影概念,并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例题:(讲解:书写已知条件、要求的物理量、解题过程、及答案)投影例题2:要求学生按上题方法书写解题过程。

(后投影解题过程,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及书写格式。

)检测:1、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经前4s时间发生12m的位移时速度达到8m/s,紧接着作3s的匀速运动,以后又以10m/s的平均速度通过20m的位移。

问:1)在前4s内的v=?2)第6s末的即时υ=?3)前7s内的v=?4)全程的v=?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人复备5)已知在最后0.5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则在这前的1.5s内的平速均度为多少?2.一汽车在一直线上运动,第一秒内通过5m,第二秒内通过10m,第三秒内通过20m,第四秒内通过5m,则最初2秒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最后2秒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全部时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

3.一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驶向另一地,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υ1作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υ2作匀速运动,全路程平均速度是多少?4、一车沿平直公从某地驶向另一地,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υ1作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υ2作匀速运动,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5.是非判断:A.某段的v=10m/s,表示此段中每经1s其位移都是10m。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为第三章第三节,在整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第二节速度概念的延伸,同时为第四节平均速度的测量打下基础。

实际物体的运动往往是非直线的变速运动,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节研究的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教科书把平均速度列为选学内容。

书中虽给出了平均速度公式,但只要求学生在变速运动情况下会用平均速度公式计算时间、路程和平均速度。

知道平均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相对应。

应该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引入是把复杂的变速运动简单化。

瞬时速度这一概念学生不熟悉,也不容易理解。

教科书在平均速度的基础上建立瞬时速度概念,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三、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2.初步了解瞬时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3.体会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减速过程;会看列车时刻表,会使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学习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养成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景中体会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平均速度的定义;运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2.瞬时速度的定义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2.掌握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四、教学与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交流法、对比学习法五、教学过程:1.课前复习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都有哪些呢?学生回答:1.相同路程比较时间;2.相同时间比较路程;3.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提出问题:我们还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找同学来说一下匀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物体沿直线运动,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2.新课引入观看图片:百米跑道上的运动员;游泳赛道上的运动员;正在降落的飞机;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提出问题:看下面几幅图片,他们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路径是直线,但速度是变化的。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教学设计
学校:兰州城市学院
专业:物理学
姓名:成涛
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度。

教师引导学生推出平均速度的单位。

板书:3.单位:m/s
4.物理意义: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试试看】
【聊天室】
阅读课本第44页表格“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环节2 瞬时速度
【情境导入】
观看汽车的时速表
问:表针所显示的速度是汽车的平均速度还是汽车在某个瞬间的速度?
讲解瞬时速度的定义,组织学生讨论与平均速度的区别。

个瞬间的速度。

学生讨论总结匀速直
线运动中瞬时速度与平均
速度的关系。

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
机和学习
兴趣
通过学生
合作探究,
把课堂交
给学生,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从物理走
向生活,拓
展学生的
知识面
拓展知识,
锻炼学生
查阅表格
的能力
体现物理
知识在实
际中的重
要作用
小明家距学校3km,来校时
由于上坡用时16min40s,
回家时用时10min,
求:(1)小明来校的平均速
度?
(2)小明回家的平均速
度?
(3)小明往返一次的平
均速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

课题: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3、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过程与方法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重点:平均速度及其计算难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请同学们看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100m 跑道上的运动员,游泳池中的运动员, 正在降落的飞机, 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这些都可以看做是直线运动,但它们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如何描述它们运动的快慢呢?引出:. 平均速度的概念.二、知识精讲一、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2.公式:用v 表示平均速度,用s 表示路程,用t 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为tsv =-3、平均速度的意义:粗略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在某段路程(或时间)内运动平均速度的快慢. 温馨提示:利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注意: ① 统一单位 ②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实际上,我们在上一节的探究中得出的速度,就是平均速度。

你知道吗我国运动员刘翔于2004年8月27日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m 栏决赛上,随着发令枪响,以完美的起跑,第一个跨栏后就已经处于领先的位置。

随后的比赛,他在栏间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很好的节奏令他将领先的优势扩大,并最终以领先亚军一个半身位的距离冲过终点线,以12.91 s 的成绩平了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1993年在德国斯图加特世锦赛上创造的世界纪录,他也成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在田径短道项目上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选手。

观察下表你认为刘翔在各阶段的平均速度相同吗?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跨栏时刻1答案:刘翔在各阶段的平均速度不相同典例精析例题下表为D41次列车北京—济南(动车组) 时刻表 分析:要想求出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必须确定出这段路程的长度和通过此段路程的时间.由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由北京行驶到德州的时间t 1=2h 20 min= 2.33h ,路程s 1=377 km;由北京行驶到济南的时间t 2=3h 20 min= 3.33 h ,路程S 2= 495 km .解:根据平均速度公式tsv =-可得从北京到德州的平均速度v 1= s 1/t 1= 377km/2.33h≈161.8km/h 从北京刭济南的平均速度为v 2=s 2/t 2=499km/3.33h ≈148.6km/h答:D41次列车由北京行驶到德州的平均速度是161.8 km/h ,由北京行驶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是148.6 km/h .巩固练习1、如表所示,是北京至上海的T13次特快列车时刻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是多少h?其平均速度多少km/h?解:由图表可知,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和路程:t=(24:00-18:08)+8:08=14h,s=1463km所以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v=s/t=1463km/14h=104.6km/h.答: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是14h;其平均速度104.6km/h.2、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共用时10秒;测得第5秒末的速度为9.0m/s,第10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解答】解:A、因为运动员不是匀速运动,故测得第5秒末的速度为9.0m/s,不能确定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故A错误;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路程不知,所以不能求得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故B 错误;C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st=100m10s=10m/s,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小资料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二、瞬时速度1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例如:兵工厂要测枪弹或炮弹的瞬时速度,检验武器弹药是否合格.交警要用测速仪测车辆的瞬时速度,判断是否超速.小组讨论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结论: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者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下面以龟兔赛跑的故事为例问题:兔子跑的快指的什么速度大?乌龟最后胜利是指什么速度大?答案:瞬时速度;平均速度说明:1.平均速度与路程或时间相对应,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相对应。

【教案】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教学案例

【教案】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教学案例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概念;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并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它体现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体现了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的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重要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平均速度的提出,体现了用匀速直线运动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等效研究方法,即用变速直线的平均速度,就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处理。

当然它只能是粗略地反映了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应该强调,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

因此,提到平均速度时,要明确是指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以上以百米运动员在10s内跑完全程为例,均可作有力地说明。

讲平均速度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出瞬时速度的概念。

例如提出百米运动员跑到60m位置时的速度能加速到多大?为此可测运动员前后10m内这20m的平均速度;前后1m内这2m的平均速度;……即时间间隔(或位移间隔)取得越短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也可说成运动的物体从该时刻或该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可介绍“阿特伍德机”用此方法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教材上通过行驶中的汽车的速度计,既表明瞬时速度可测,又说明汽车的速度在不断变化,而速度计则反映出这一变化的精确过程。

指明通常说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也可指出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三、教具汽车速度计。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我们讨论了匀速直线运动。

真正能做到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的匀速运动是很少见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教学设计
d.教师针对学生答题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总结。
2.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结构;
b.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完成课本第章第节后的习题,重点关注以下题目:
a.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题;
b.结合实际运动问题,运用速度知识进行分析的题目;
c.利用图像法分析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题目。
3.进行一次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探究,要求如下:
a.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运动观察,如小车、滑块等;
b.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记录数据;
-实施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结合生活实际,将物理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请举例说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b.如何计算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c.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别;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

初中物理 1C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教学设计(2课时)

初中物理 1C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教学设计(2课时)

1C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2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变速直线运动;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3.知道瞬时速度的测量的方法4.认识平均速度是一种等效方法。

5.经历瞬时速度概念形成的过程,领悟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的思想方法。

6.感悟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得出瞬时速度时所用的无限逼近的极限方法。

教学过程:观察课本图1—20,运动前空翻的频闪摄影,并阅读第一段文字,请你讲出频闪摄影的大致原理?并说出运动员重心在地板上的运动(假设时间间隔,估算位移)。

引入:严格意义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存在的,常见的直线运动都是变速直线运动。

一、变速直线运动1、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思考:如何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快慢呢?如乌龟的爬行的快慢和兔子爬行的快慢?我们通常把它们的变速直线运动看作(或等效替代)匀速直线运动。

二、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经过的位移s与所用时间t之比,叫做这一位移或这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公式:v =s/t2、平均速度的方向: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

3、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对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粗略的描述。

说明:(1)平均速度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把一个变速直线运动等效地看作一个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对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粗略描述。

(2)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上的。

(3)v=(v1+v2)/2不一定成立例1:一物体前一个时间t内速度为30 m/s,第二个时间t 内速度为60 m/s,则在这时间2t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例2:一物体前一个位移s内速度为30 m/s,第二个位移s内速度为60 m/s,则在这位移2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例3:某人从甲地沿直线出发10 s末到达距离100 m的乙地,立即返回,经2 s回到甲地,这段时间内他的平均速度多大?自主活动P22:(1)子弹直径8mm,速度900m/s,求子弹击穿苹果的时间?参考答案:在照片上;量的子弹直径约2mm,长约7mm,苹果直径约15mm,按比例可得苹果实际直径约为60mm,子弹长约为28mm,子弹穿过苹果的位移约88mm,则t=s/t=9.8×10-5s(指导估算楼层高3.3m)(2)参考答案:大于、等于和小于9m均有可能。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5则范文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5则范文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5则范文第一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第三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目标1、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4、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1、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平均速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例如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启动和进站时运动得较慢,中间运行时运动得较快,有时还要在中途车站停下来,火车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3页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s求出它的速度。

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t在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做平均速度。

[板书]一、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sv=t-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s 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是通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

通常所说的某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表,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1: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例题(教师分析并讲解)。

例题2:(投影)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1秒内运动2m,第2秒内运动4m,第3秒内运动6m,求:(1)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第三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目标1、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4、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1、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平均速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例如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启动和进站时运动得较慢,中间运行时运动得较快,有时还要在中途车站停下来,火车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3页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s求出它的速度。

不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t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做平均速度。

[板书]一、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t s v =-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s 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 是通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

通常所说的某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表,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1: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例题(教师分析并讲解)。

例题2:(投影)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1秒内运动2m ,第2秒内运动4m ,第3秒内运动6m ,求:(1)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图4-1),帮助同学分析。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2.掌握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方法;3.能够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瞬时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运动的基本概念,例如位移、时间等,激发学生对速度的认识和思考。

然后给学生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显示了一个运动过程,要求学生描述运动的速度。

2.知识讲解(20分钟):(1)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引出了平均速度的概念。

然后给出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多个实例进行演示计算。

(2)瞬时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老师解释瞬时速度的概念,并与平均速度进行对比。

然后给出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运动中的例子进行演示计算。

3.实例分析(20分钟):老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学生通过分组合作,逐个解答问题,并与其他组分享解决思路和结果。

4.实验探究(30分钟):老师安排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

首先,学生需要准备一个小球、一段直线轨道和计时器。

然后,学生将小球放在轨道上,通过计时器测量小球在不同位置的通过时间。

最后,学生可以利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小球在每个位置的瞬时速度,并绘制出速度-位置图。

5.知识拓展(10分钟):老师给出一些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6.总结(5分钟):老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1.图片展示;2.实验器材:小球、直线轨道、计时器;3.教学素材:相关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估:1.每节课可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掌握情况;2.可根据实验结果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评估学生对瞬时速度的理解程度。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word教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word教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word教案北师大版《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直线运动快慢(2)初步了解平均速度上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刻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速度.(3)初步了解瞬时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体会实际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减速运动过程,建立解决运动问题先画示意图,明确物理过程的适应.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适应,在实际物理情形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明白得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新课: 通过学生观看运动员跑步竞赛,运动员游泳,汽车在直路上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的动画,然后提出问题:百米赛跑运动员, 游泳运动员等,它们作的是什么运动?如何来比较每位运动员的运动快慢?如何来描述汽车的运动快慢让学生交流,讨论: 百米赛跑运动员, 游泳运动员以及汽车等做的差不多上变速直线运动.教师讲解:平均速度,通过汽车在直路上启动,加速,减速,停止,匀速运动最后停下来的实例,讲明,假如给出汽车行使的总路程和所用的时刻,就能够运算汽车的平均快慢程度,从而给出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刻)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也能够用总路程除以总时刻来进行运算:公式:V=S/t教师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程度,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2.对平均速度的明白得:(1)平均速度一定要指出明是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刻)(2)平均速度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3.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时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如汽车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子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炮口的速度. 让学生查看一些些常见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4.讲述例题:课本上44面例题教师强调解题的规范化要求作业: :课本上44面练习1.2两题教学后记:北师大版物理《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3 教学课题 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仪器材料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动画《百米赛跑比较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白得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分享成果
性。培养学
流。
汇报总结
生自主学
板书:1.定义:表示运动物
习的意识
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
和学生的
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自信心,突
2.计算公式: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出 以 学 生
注意: 平均速度与速s 度的 总结出平均速度的定义、计 为主体、教
t
区别;
算公式、单位、物理意义等 师 为 主 导
们对于汽车在路程中由于 答:人们关注的是汽车在全
等人、乘客上下车或由于路 程中总共用了多少时间。
况而车速的变化等细节是
通过讨论
十分关心吗?
探究等活
利用汽车经过的总路
动,让学生
新课 程和总时间计算出的汽车
自主学习
做课堂的
教学 的速度应叫做什么速度?
分组讨论
主人,发展
如何去理解?
组内交流
学生的个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
学生活动设计
意图说明
创设 情景 提出 问题
复习提问:
回答: 1.v=s/t
1.速度的计算公式; 2.比较速度快慢的两种 方法是什么?
2.如果两个物体通过的路 程相同,可以比较他们所用 时间的多少;如果两个物体 用时相同,可以比较他们通
思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速度是否变化?
过的路程。 通过分析,使学生从实
度和价值观培养不够,下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拓展的广度和深
课后
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反思 3. 习惯与理论之间经常会有所差距。如速度问题,我们习惯上把口
语中的“速度”理解为瞬时速度,其实它是平均速度。故在学习
和运用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区分,不能混为一团。本节课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教案设计

《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2)初步掌握用平均速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了解瞬时速度。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过程,培养解决运动问题先画示意图,明确物理过程的解题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平均速度的学习养成把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科书安排的重点是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知道平均速度是运动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相对应。

对于瞬时速度,教科书通过事例介绍,只要求学生知道实际运动中的具体例子就可以了。

三、学情分析本节安排在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之后,学生对于速度的物理意义,即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快慢已经较为清楚,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入对平均速度的学习,就显得水到渠成。

《标准》对平均速度的要求规定为“知道”层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应该比较顺利。

四、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比较百米赛跑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的快慢,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然后讨论建立对变速运动快慢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在实例分析中,使学生会看列车时刻表,会利用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的平均速度。

教学设计一.速度概念的引入思考教材中提出的三个问题,从这三个问题中分析出比较速度的方法:用相同的时间,看运动的路程;运动相同的路程,看所用的时间.而比较不同的时间和路程的方法是用相同的时间衡量通过的路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校和学生可以提供图片资料、视频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比较速度的必要性,也可以直接由学生想象速度比较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说清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是速度的物理意义,结合小学的知识,得出速度的概念,可以由学生总结概念.二.实验:速度的计算学生在课前就应当准备玩具小车,进行课本上的实验,把实验中的数据添入表格中,就得到了计算速度的公式.本内容的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可能设计成使小车通过1米的路程,记录下所用的时间,进而比较小车的速度的大小,教师应当予以鼓励.三.速度的单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应当提供大量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比较和认识不同物体的速度,适当选取科技新闻,使学生联系实际和科技的学习,也可以用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更多的信息,建立自然界速度的物理图景和养成从信息中学习的习惯.可以提供的资料有:步行的速度、游泳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汽车速度、列车速度、飞机速度、卫星速度、地球运动的速度等.速度的单位可以用对比法学习,对比长度的单位换算和速度的单位换算,然后应当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换算.见副板书1.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观察出特点:单位进行等量代换、单位用字母表示.四.平均速度可以提供图片、视频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而我们一般都是不要求很精确的情况下,做粗略研究用平均速度,例如列车从广州到北京的平均速度等.所以引入平均速度概念,平均速度的计算是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都是指平均速度(实际上指的是平均速率).计算平均速度的例题,例题如副板书2形成作题的规范步骤:已知列出已知条件,一般换算成求所需的单位,用字母表示;求列出所求的物理量;解的过程是公式、代入数值和单位、得结果;答结果的内容.五.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案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案
6、甲乙两抵相距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54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7、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
8、两列火车 一列长150米 每秒行25米 另一列长240米 每秒行14米。现在两车相对而行 求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需要多少时间?
2、 阅读课本P55页 思考下列问题: 瞬时速度的定义是什么?
知识拓展:
1、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 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 为了不迟到 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2、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 问 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3、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 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4、一列火车长300米 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 用了1.5分钟 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 需要多长时间?
5、在一次引爆中 用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引爆 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厘米/秒 点火者点燃引线后以5米/秒的速度跑开 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出500米远的安全地区?
课题课题:平均速度与瞬源自速度主备人张玉斌审核
时间
授课指导
学习目标
1、知道平均速度概念及应用2、知道瞬时速度的定义及应用3、知道两者的异
预习演练
1、平均速度2、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3、瞬时速度知识要点
1、平均速度 阅读课本P67-68页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平均速度的定义是什么? 公式是什么? 一般适用于哪些情况?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设计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设计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变速直线运动;(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3)知道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2、过程与方法(1)认识平均速度是一种等效方法;(2)经历瞬时速度概念形成的过程,领悟“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领悟“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1.情景引人前几节课我们对匀速直线运动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我们今后研究各种形式的运动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直线运动,绝大部分是非匀变速的,它们运动快慢程度不一样,那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2.新课教学一、平均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s/t是恒定的。

那么如果是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那么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来表示。

例: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学生马上会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师:对,这就是运动员完成这100m的平均快慢速度。

板书:⎪⎪⎪⎩⎪⎪⎪⎨⎧=一致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体运动的快慢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移)的平均速度,用叫这段时间(或这段位所用时间的比值,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大小:在变速直线运动速度ts v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 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

所以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但这个=10m/s 只代表这100米内(或10秒内)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米的平均速度,也不表示后50米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

例:一辆自行车在第一个5秒内的位移为10米,第二个5秒内的位移为15米,第三个5秒内的位移为12米,请分别求出它在每个5秒内的平均速度以及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教学目标
1、 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 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4、 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
1、 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
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平均速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例如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启动和进站时运动得较慢,中间运行时运动得较快,有时还要在中途车站停下来,火车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3页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t
s 求出它的速度。

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 ,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 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做平均速度。

[板书]一、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
t s v =-
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s 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 是通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

通常所说
的某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表,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1: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例题(教师分析并讲解)。

例题2:(投影)
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1秒内运动2m,第2秒内运动4m,第3秒内运动6m,求:
(1)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图4-1),帮助同学分析。

[板图1]
师:前2秒通过的路程是第1秒的2m和第2秒的4m之和,所用的时间是2秒,求平均速度要用汽车前2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2秒,求前3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与求前2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是相同的,用汽车前3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3秒。

请同学们将例2做在练习本上,同时发几片胶片给几位同学。

请他们将题目解在胶片上,准备用投影仪将所做结果打在屏幕上,教师巡视,答疑。

教师可选一位在解题中忘记写公式或忘记写单位的同学,或计算有错误的同学,将其答题用投影打在屏幕上,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答题指出该同学的错误。

再找一位规范做题的同学的答题打在屏幕上,或教师给出一个规范解题的过程打在屏幕上。

投影:
已知:s1=2m,s2=4m,s3=6m
求:(1)
-
1
v(2)
-
2
v
解:(1)
-
1
v =

前2
2
1
t
s
s+
= s
m
s
m
m
/
3
2
4
2
=
+
(2)
-
2
v==
+
+
=
+
+
s
m
m
m
t
s
s
s
3
6
4
2
3
3
2
1


4m/s
答: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教师再一次强调解题方法,注意写出所依据的公式,运算时要注明各物理量的单位。

师:我们求出了汽车在前3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4m/s,能不能说汽车在第3s内运动速度是4m/s呢?
生:不能,前3s的平均速度是汽车前3s运动的全部路程12m除以3s钟的时间得出的4m/s,若求第3秒内的运动速度,应用第3s通过的路程6m除以1s,得出6m/s。

二、瞬时速度
在交通管理中,警察需要测定司机是否超速驾驶;在兵器试验中,需要测量子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炮口的速度,以检验武器是否合格。

在这些情况下测量的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极短的时间内的速度,例如汽车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

那么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那么它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同,并且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也相同。

三、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上节学习的速度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2、要懂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四、布置作业
1、课文第44页作业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