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报纸受众特征
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叙事特点
![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叙事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5a9927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c.png)
20208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微博、微信、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介迅速扩张,这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为快捷的途径,也对人们的新闻获取及阅读习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较于传统新闻,新媒体新闻传播速度更快,创作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也促使受众群体逐步养成了快餐式阅读习惯,倾向于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小篇幅阅读,这对素来以思想深、篇幅长见长的深度新闻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种环境下,深度报道怎样面对时代挑战,如何立足、怎样转型成了相关研究者和从业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对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叙事特点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为深度报道转型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叙事特点为了迎合新媒体时代人们对于获取新闻的新需求,国内大部分传统的深度报道报刊都在微信等平台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媒体背景下深度报道的叙事特点,笔者选择了较前卫且影响力较大的几个深度报道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叙事学为基础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的有效转型策略。
(一)叙事视角选择从叙事学角度来看,叙事视角通常指叙事者讲述故事的角度。
结构主义批评家对于叙事视角研究较为精细。
法国兹韦坦·托多罗夫根据叙事者和人物关系的不同,将叙事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及外视角三种形态。
因此,利用叙事学相关知识对新闻尤其是深度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意义重大。
叙事者对视角的选择不仅会决定新闻叙事的立脚点,也会对故事走向产生影响。
纵观优秀深度报道公众号不难发现,他们大都选择使用全知视角进行新闻叙事。
全知视角对于揭露事实、把握事件整体走向更加方便快捷。
例如:“Vista看天下”在对新闻事实进行叙事时大都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者在为受众梳理事件来龙去脉的同时,也会适当地引用相关事件帮助受众群体厘清思路。
《在这起悲剧中,“不作不死”的评论只会暴露偏见》一文以大四女生安安在张家界天门山翼装飞行失联遗体被搜到为切入点,引出对于这一事件不同网友的“偏见”,并进一步对电影中极限动作、现实社会极限运动者的心路历程进行全面剖析、解读,同时也从多维度折射出部分社会问题,可见在此报道中选择全知视角是最合适的。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现状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ee7dbf4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c.png)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传统的纸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纸媒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相反,它们正在通过创新和转型,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就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浅析。
一、发展现状1. 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崛起给传统纸媒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通过纸媒阅读新闻的人越来越少。
而且,新媒体的实时性、互动性和多样性,使其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给纸媒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转型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纸媒在不断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纸媒加大了对新媒体的投入,建设了自己的网站和客户端,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新闻信息。
纸媒也在内容上进行调整,注重深度报道和分析,提高新闻的质量和价值,以此来吸引读者。
3. 创新纸媒在面临新媒体的挑战时,也在不断创新。
它们不仅加大了对新媒体的应用,还注重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一些报纸将自己的报纸内容进行付费点播,或者推出会员制度,吸引读者付费订阅。
还有一些报纸将自己的版面设计做得更加精美、高端,吸引高端客户。
二、发展前景1. 新闻质量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要想获得读者的青睐,必须注重新闻的质量。
它们需要深度报道、分析和评论,做到内容的精准、权威和可信。
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留住读者的心。
2. 多元化发展纸媒要在新媒体的冲击中生存下来,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它们不能只依靠纸质报纸生存,还要借助新媒体,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建设官方网站和客户端,开展视频、音频、社交等多种形式的媒体运营,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
3. 整合资源纸媒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积极整合资源,实现多媒体融合传播。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传媒产业的融合发展。
纸媒可以与电视台、广播台等传统媒体合作,共同制作新闻报道,进行信息共享,提高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4. 深度定位纸媒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度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https://img.taocdn.com/s3/m/d2c6f4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b.png)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引言1. 受众的多样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传统媒体主要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向大众传播信息,而新媒体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向不同群体传播信息。
这使得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并与其他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也更加多元化。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受众,无论是老人、青少年还是儿童。
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得信息更加容易获取,无论是高龄人群还是年轻人都能够快速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
新媒体也使得传统媒体无法触及到的边缘人群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机会。
2. 受众的互动性新媒体的另一个特点是互动性,受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可以积极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创造中。
例如,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行为对他人发布的内容进行反馈和互动。
这种互动性使得受众不仅可以获得信息,还可以产生和传播信息,进而影响其他人。
互动性不仅意味着受众可以参与到信息传播中,也意味着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个性化定制。
新媒体技术可以根据受众的兴趣、历史行为等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为受众提供更加符合他们需求的内容。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并通过互动行为来影响推荐算法的结果。
3. 信息获取与传播的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媒体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渠道传播信息,而新媒体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信息。
这种传播方式的改变使得信息可以以更快的速度传播,也降低了信息的传播成本。
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传统媒体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渠道向受众传播信息,而新媒体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信息。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性来找到更多相关的信息。
结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呈现出多样性、互动性和个性化需求的特点。
受众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可以积极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创造中。
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数字化运营的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数字化运营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83489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6.png)
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数字化运营的探讨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报纸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
在数字化时代,报社不仅需要坚持纸质媒体的传统,同时也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数字化运营。
这不仅是为了适应人们获取信息的新方式,更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数字化运营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传统报纸由于纸质媒体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人们对即时、快捷、多元化信息的需求。
相比之下,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广泛,使得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得各种信息。
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报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发行量下降。
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传统报纸的发行量逐渐下降,广告收入也在减少。
其次是受众年龄结构的变化。
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而传统报纸的受众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中,这导致了传统报社受众结构的不断老化。
新媒体上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传统报社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立足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化运营的必要性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挑战,传统报社不得不进行数字化运营。
数字化运营是指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将内容、传播和商业模式进行数字化升级,增加用户互动和参与度,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商业价值。
数字化运营可以丰富内容形式。
传统报纸的内容主要以文字、图片为主,而数字化运营可以将内容形式进行丰富,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来传播信息,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数字化运营可以实现即时传播。
在新媒体环境下,消息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传统报纸无法与之竞争,而数字化运营可以使得传播速度变得更快,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数字化运营可以实现精准定位用户。
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数字化运营可以实现多元化商业模式。
除了传统的广告收入,数字化运营可以通过付费阅读、内容分销、会员制度等多种方式获取收入,减轻对广告收入的依赖,实现商业模式的多元化。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及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及创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cec2578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0.png)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及创新路径摘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促进各种媒介传播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与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的难度越来越低,信息传播的方式多样化、可及性强,受众在新闻阅读中有很大的选择和自主权。
新闻媒体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新闻产品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传统新闻媒体在这种冲击下,时效性低、互动性弱、传播方式线性单一、传播风格严肃刻板的缺点被放大,大批受众流失,传统新闻传播走到了升级或是淘汰的十字路口。
面临这种严峻考验,研究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这能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指明方向和提供参考,加速传统新闻媒体的革新升级进程。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创新路径引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传播媒介的改变,还包括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受众也对新闻传播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为了推动新闻传播发展,必须要从新闻传播形式入手,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从而抓住新媒体时代的机遇,顺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发展潮流,并能够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带来的种种挑战,有效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推动新闻传播实现更好的发展。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征1.1交互性新媒体作为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产物而言,其本身就具备较强的互动性,所以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传播也具有一定的交互性特征。
现如今,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接收当下热门的新闻。
且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新闻客户端等各种媒体平台了解时事政治和掌握社会动态。
在浏览或观看一则新闻报道后,受众可以发表自己对这一新闻报道的看法和意见,也可以对新闻进行点赞或转发,从而让新闻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编辑可以通过后台,查看回复受众的留言和评论,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有效拉近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增强用户粘性。
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传播具有较强的交互性。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特征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d9ff0a971fe910ef02df826.png)
从中衍生了 精准营销 的理念 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手段,建立在精准定位 的基础上,坚持与受众长期的个性化沟通,使营销达到一种可测 可控的高要求。 拿新媒体下广告信息传播举例,新媒体广告的投放可以精准到某一 地区、时段、人群,甚至是对某一个体的独特广告匹配,根据你的 IP、COOKIES等来识别。 就如你浏览网页,终端就可以根据你浏览的内容给你推出相应的可 能会用的到的产品。
新媒体的特征
• 无限性 • 包容性 • 个性化和精准性 • 费用低廉
在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中,包容的形式和内容已经 被趋向无限化。新媒体时代创造了无限的生产,无限的需 求和无限的消费。数字化的技术革新,全民性的创造和传 播以及无边界的传播带来的是无限的生产。创造无止境, 欲求也无止境,生产的多样性必然带来需求的无限以及消 费的无限。
在这些类节目中受众可以参与到节目制作中可以成为节目的中心决定节目的发展在新媒体发展下受众成为用户每个普通人都可以随意地发布信息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一支麦克传播和接受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新பைடு நூலகம்体环境下受众特征
小组成员:苑鹏飞 刘峰瑞 曾江旭 王继刚
何为 “受众”?
受众,就是指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 传者。 会场的听众,戏剧表演、体育比赛的观众, 报纸刊物的读者,广播电视的收听者,网络 媒体的用户等都属于受众的范畴。 在大众传播时代的背景下大众传播的受众最 引人注目。受众与传媒构成了社会传播过程 的两级,这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 和冲突的关系,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系统运 行的重要特色。
传统媒体将媒体的形式界限分明,如文字时代、印刷时代、 电子传输时代等。
新类 传 新 的型 统 的 平综 媒 传 台合 体 播 上在 的 技 一不术 个同将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现状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9e4744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a.png)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纸媒。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纸媒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都在不断下滑。
纸媒并没有因此消失,相反,它正在不断寻求转型,并在新媒体环境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纸媒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1.发行量下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前,人们习惯于购买报纸、杂志来获取新闻和信息,但现在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
纸媒的发行量一路下滑。
据统计,近几年纸媒的发行量下降了30%以上,一些小型报纸更是面临倒闭的风险。
2.广告收入减少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广告主也更倾向于投放在新媒体平台上,而不是纸媒。
这导致了纸媒的广告收入大幅减少。
一些大型报社和杂志社也因此陷入了经营困境。
3.内容转型纸媒并没有坐以待毙,相反,它们正在积极转型,改变旧有的经营模式。
许多报社和杂志社开始把重点放在数字化内容上,推出跟紧时代潮流的互动内容,增加户外活动、社交媒体推广等,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二、未来前景1.数字化转型与其它传统产业一样,纸媒必须转型数字化。
他们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上建设自己的阵地,积极投入移动端和社交媒体平台。
通过这些渠道,纸媒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品牌建设纸媒在新媒体平台上也需要进行品牌建设。
他们需要在新媒体上推出更多的高质量、深度内容,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纸媒需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抓住读者的心。
他们需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推出更多的互动内容,提高读者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他们还需要加大对深度报道的投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吸引更多读者。
4.与新媒体合作纸媒也需要与新媒体进行合作。
他们可以采取原创内容对接、跨媒体合作、内容共享等多种形式与新媒体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特征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特征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5d4a06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a.png)
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特征的变化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受众的特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特征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过去,受众获取信息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等,而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这使得受众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再被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所束缚。
受众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浏览新闻、观看视频、听音乐等。
这一变化使得受众的信息获取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的参与程度大大增加。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积极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和传播中。
通过互联网平台,受众可以发布自己的观点、评论和分享,与其他受众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参与性质的变化使得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之一。
受众的声音得以被更广泛地传播和影响,从而形成了更加多元化和民主化的媒体环境。
第三,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的注意力变得更加分散。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网络上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和娱乐选择,而且这些内容通常是碎片化和快节奏的。
受众需要在众多的信息中进行选择和筛选,从而导致他们的注意力变得更加分散。
许多受众往往只是浏览信息的表面,很少有耐心深入阅读或观看。
这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保持他们的关注。
在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的娱乐需求也发生了改变。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电视、电影院等媒体渠道获取娱乐内容,而现在,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各种类型的娱乐内容。
人们可以通过在线视频平台观看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通过音乐流媒体平台收听音乐,通过游戏平台玩游戏等。
受众对于娱乐内容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自己想要的娱乐内容。
新媒体时代下我国报纸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新媒体时代下我国报纸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83ded11fad6195f312ba6dc.png)
介竞争的不断加剧 ,我 国报纸 已开始走 些专业性报纸 都可以从侧面说 明报业 的 人多样化 、个性化 、厚 报化 、彩色化 的 差异化市场竞争已经初 现雏形 。
时代 。在互联 网发展 日新 月异的今天 , 网络信 息传 播 的速度 更 为快 捷 ,人 际
2 . 新 媒 体 介 入 凸显 纸 质 排 版 缺 陷
不及其他媒体 ,尤其是新媒体 。
3 报 道 内容 真 实性 受 到 质疑
数 ,但思考 和把握 现代报纸版面革新 的 在 信 息 时代 拯救 记 者 》一 书 中更 是 言
趋 向,对我们 主动应对报业市场发展 主 之凿 凿地 预言 : ‘  ̄ 1 1 2 0 4 4 年 ,确切地 说
探 索与争鸣
‰ % : a 私
新媒体 时代 下我 国报纸面临的挑 战及其对 策
口 卢科键
【 摘 要 】 新媒体 时代的全 面到来 ,对传统媒体—— 报纸产生较大冲击 ,阅读量减 少、广告投放 量降低 ,均对
报 纸行业的发展造成显著影响。在此背景下 ,报纸只有顺应媒体 市场 的发展趋 势 ,在 充分发挥 自身优 势的前提 下 ,
报纸新 闻的真实性受到质疑也是 当
流 ,仍 然具 有积极 的意义 。”① 如今 的 是2 0 4 4 年1 0 月 ,最后一 张 日报 的读 者将 前报纸凸显 的问题之一 。 “ 华南虎”事 报纸在与新媒体 的竞争 中,只有化 “ 新 结账 走人 。 ~ ’ 该观 点是否会 得到 验 件、 “ 纸包子”等一系列假新闻 ,更是让
率 已经 到了较 高的水平 ,尤其是大专 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众化 的竞争理念 。如 面对 体育爱好者 新鲜 的排 版是 关键 。然而 ,千篇一律 的 上学历人群 上网 比例接近饱和 。且2 0 1 3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https://img.taocdn.com/s3/m/7229ec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7.png)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引言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特点1. 多样性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具有极大的多样性。
相比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多种形式的媒体内容,如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这种多样性使得受众更加个性化,也使得传播者需要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
2. 参与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积极地参与进来。
通过社交媒体、博客和论坛等平台,受众可以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进行讨论和互动。
受众的参与性增强了信息的传播效果,也使得受众更加活跃和有声音。
3. 分散性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的选择有限,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媒体机构。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门槛降低,受众可以通过个人博客、公众号等方式发布和传播信息。
这种分散性导致信息源的多样性,也使得受众需要更多的筛选和判断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变化1. 用户习惯的改变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受众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等渠道获取信息,而现在,更多的人通过方式、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上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获取信息。
这种变化使得受众更加便利和迅速地获取信息,也使得他们对信息的要求更高。
2. 对信息真实性的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真实性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虚假信息和谣言层出不穷,受众需要更加警惕和辨别。
受众对于信息的真实性更加关注,更加倾向于获取经过权威认证和可靠来源的信息。
3. 社交化传播的影响新媒体的社交化特点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并且容易产生网络般的传播效应。
受众在接受信息的也会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通过转发、点赞和评论等行为来推广信息。
这种社交化传播的影响使得受众更加容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和塑造。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具有多样性、参与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受众的习惯、对信息真实性的关注和社交化传播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
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将有助于传播者更准确地定位受众,并制定更有效的传播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的报纸受众特征
![新媒体环境下的报纸受众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5b5e8b427d3240c8547ef97.png)
当个体的信息接受者暴露在大众传播媒介前并独自接受信息作品时,它是消费者、译码者、参与者、反馈者的角色,具有受动性和能动性的本质特征。
但是,在信息接受中,由无数个体汇集而成的受众,其群体特点又是怎样的呢?就受众在空间上分布、存在的态势看,受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众多性、混杂性、分散性和隐匿性。
也就是说,在面对以大众传播媒介(如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的人数是极为众多和广大的;成分也是极其混杂和多样的;他们彼此分散居住,有的相距千里;这些人行踪不定,互不相识,素无关系,相互匿名;他们之间既无接受协议,也无有关接受准则;无共同感受,也无共同意识;在接受中,他们对别人无控制功能,别人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在任何日常的一天,我国报纸的读者约有4.5亿,广播的听众约有9亿,电视的观众约有8.5亿。
就受众接受信息的内在机制看,受众又具有四个特点:1、自在性受众不是某种臆想的东西,不是理论上的假设,而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客观现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
这就决定了信息接受者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的形貌、个性、兴趣、立场,都把自己划归在不同的社会类型之内。
2.自主性受众不是大众传播者的“侍从”,可以任意驱使,而是某种意义的“主人”;不是大众传播者的敌手,专门揭短拆台,而是大众传播这一巨大工程的合作者。
受众同大众传播者一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理和自己对信息作品的选择、理解与判断,并不轻易为传播者所任意左右或支配。
他们虽处于大众传播的终点,是信息的受体,但他们的接受活动从来不是强制的、被动的和消极的,而是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不是盲从的,而是自主的。
3.自述性受众对信息作品内容的感知与认识不全由传者给定,面对各种信息,每一位接受者都会作出属于他自己的理解与阐述,并据此进行再传播。
西方著名案例“比戈特先生”的漫画传播,即能充分说明受众具有很强的自行阐述的特点。
所以,如果说传播是传者的自由,那么“自述”就是受众的特权。
对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生存状况的思考
![对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生存状况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a31b61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72.png)
研究·融合与发展44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各行业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的背景下,媒体行业涌现出了新的传播方式。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方式更多样化,传播内容也更丰富。
新媒体突出的优势是对纸质媒体造成碾压的关键所在,因此,纸质媒体应不断创新,借鉴新媒体的优势,摆脱自身缺陷,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重新崛起,抢占市场份额。
1.新媒体对纸质媒体产生的冲击1.1受众人数大幅度减少在新媒体没有出现之前,人们了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只能是通过传统媒体,报纸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受众十分广泛,庞大的受众人群是纸质媒体发展的基石。
自新媒体出现之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而且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能够在第一时间让人们掌握自己需要的信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纸质媒体的受众人数大幅度减少,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对纸质媒体的需求近乎为零,纸质媒体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发展陷入困境。
1.2广告收入大幅度减少纸质媒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取经济收益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广告收入,可以说广告费用是支撑纸质媒体发展的重要支柱。
但在新媒体出现之后,鉴于新媒体的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倾向与新媒体合作,在广告市场有限的情况下,新媒体广告的增加,就导致了纸质媒体广告的减少。
缺少了广告的支撑,纸质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捉襟见肘的局面,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纸质媒体经济收入减少,发行量减少,而在报纸发行量减少的情况下,仅有的广告客户源也随之流失[1]。
纸质媒体发展陷入困境,在市场中的话语权逐渐旁落,纸质媒体在行业中的影响力随之下降。
1.3纸质媒体人才流失在新媒体迅猛的发展过程中,纸质媒体的发展陷入了窘境,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纸质媒体人才逐渐跳槽,纸媒人才向新媒体市场发展,使纸媒人才不断流失,在失去资金和人才这两大优势之后,纸质媒体的发展前景黯淡。
2.纸质媒体的发展优势2.1信息真实度比较高在新媒体迅猛来袭的过程中,纸质媒体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但新媒体并没有完全取代纸媒体,纸媒体依然存在发展空间。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报纸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报纸与新媒体融合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8959d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a.png)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报纸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崛起,给传统的报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报纸将走向消亡,相反,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
新媒体凭借其数字化、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且信息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图文、视频、音频等。
相比之下,报纸的传播方式显得较为单一和滞后,其发行和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但报纸也并非毫无优势。
报纸具有长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其专业的采编团队能够提供深度、准确、权威的报道。
此外,报纸的阅读体验具有独特性,能够让人静下心来深入思考。
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融合有助于扩大受众群体。
通过将报纸的内容推送到新媒体平台上,可以吸引更多年轻读者,拓宽报纸的影响力。
其次,融合能够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和时效性。
报纸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新闻,满足人们对即时信息的需求。
再者,融合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与报纸的内容优势相结合,能够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价值。
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
技术方面,报纸行业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上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
人才方面,既懂传统报纸采编又熟悉新媒体运营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
此外,在融合过程中,如何保持报纸的品牌特色和文化内涵,避免被新媒体同化,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为了实现报纸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在内容生产上,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报纸要发挥自身在深度报道、调查报道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结合新媒体的特点,生产出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内容。
例如,通过图表、短视频等形式呈现复杂的新闻信息,增强可读性。
在传播渠道上,要积极拓展新媒体平台,建立自己的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实现多渠道传播。
同时,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借助其强大的传播力推广报纸的内容。
新媒体背景下报纸的生存现状及转型策略
![新媒体背景下报纸的生存现状及转型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6f86c274028915f814dc2ad.png)
新媒体背景下报纸的生存现状及转型策略作者:周云骢来源:《科技传播》 2017年第21期摘要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一个新型媒体的世界,传统的报纸行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再不进行变迁与转型,将很快被新媒体所取代。
本文重点分析报业的生存现状以及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针对报纸行业的困境,笔者提出了关于报纸行业的转型策略,希望纸媒可以重新回归到大众的视野。
关键词新媒体;纸媒;生存现状;转型策略中图分类号 G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8-0005-021 报纸近几年的生存现状回想一下,现在的年轻人家里好像很少再会有报纸的踪影,快节奏的生活,在年轻的人们世界里好像遗忘了用纸张来阅读东西,取而代之的是手机、平板、kindle等物品,那种慵懒的午后时光一杯清茶伴着书香来消磨时光的日子已经逐渐消逝在快节奏的生活中。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各大纸媒的销量都在逐年递减,尤其在2010年以后,报纸的销售量迅速减少。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相比较2015年的统计数据,报纸出版总印张降低18.5%,报纸出版利润总额降低了15.7%,营业利润亏损的报业集团高达29家,很多龙头报纸企业不得不关闭其旗下的发行量不高的报刊,从而节约企业成本。
发行量不高带来的影响必然是广告投放量的减少,金主们更青睐将资金运用到阅览量更高的新媒体,而且近些年里面购买报纸的群体偏老龄化,所以广告阅览群体的老龄化偏重,广告内容都是偏重于保健市场或者养生内容。
从2011年至今我国报纸广告额大幅度下降,据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广告额较前一年分别下降了7.3%、8.1%、18.3%、35.4%的百分点,从这些数字中,不难看出报纸这几年广告收入成倍下降。
销售量不高,广告投放量少,读者偏老龄化,使得报纸行业的现状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2 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新媒体的从业者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从事新媒体工作者不光需要有传统媒体工作者需要具有的新闻专业素养,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技术,让使用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全方位的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资讯,各种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以及丰富的展现形式,使得新媒体的从业者都是“全能新闻者”。
新媒体对报纸新闻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对报纸新闻传播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db18b1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7.png)
新媒体对报纸新闻传播的影响1. 引言1.1 新媒体与传统报纸的关系新媒体与传统报纸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关系备受关注。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传统报纸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和冲击。
新媒体是指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和新手段传播信息的载体,如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
新媒体的兴起使得用户获取新闻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相比于传统报纸需要等待一天才能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新媒体几乎可以实时更新,用户只需轻轻一点,即可了解到最新的新闻动态。
新媒体对报纸的新闻传播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报纸以文字图片为主要传播方式,而新媒体更注重多媒体、互动性和社交性,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这种传播方式的改变使得报纸在竞争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效果对传统报纸造成的冲击方面,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迅速引起社会热议和传播,而传统报纸的出版周期相对较长,报道的信息速度和反应速度都比较滞后。
这种速度的对比使得传统报纸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传播上的优势。
2. 正文2.1 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方式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利用网络技术和移动设备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
传统报纸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了解到当天发生的新闻,而新媒体让用户可以实时了解到最新的动态。
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获取新闻,不再需要等待报纸的出版周期。
新媒体的兴起也让用户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参与讨论和互动。
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新闻内容的对象,而是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形成一个互动的社区。
新媒体还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新闻内容,用户可以通过订阅不同的信息源获取不同角度的报道,拓宽自己的视野。
传统报纸受版面和篇幅的限制,往往只能报道一部分新闻,而新媒体则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及时的信息。
新媒体对报纸新闻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对报纸新闻传播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f1205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8.png)
新媒体对报纸新闻传播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的报纸新闻传播方式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给传统报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就新媒体对报纸新闻传播的影响展开讨论。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在过去,人们获取新闻信息主要依靠报纸、广播和电视。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现在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新闻。
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App等也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即时性,使得人们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上获取新闻信息,而对于传统的报纸新闻逐渐失去了市场。
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相比传统的报纸,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新闻报道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
即时性成为了新媒体平台的一大优势,这也使得传统报纸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上处于劣势。
新媒体的覆盖面也更广,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于新闻的需求,从而使得新闻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
新媒体改变了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
传统的报纸新闻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新媒体则可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新闻内容的呈现,这使得新闻更加生动形象。
新媒体还可通过数据可视化、互动性等特点来呈现新闻,使得新闻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这些问题意味着报纸在内容形式上与新媒体的竞争力存在一定差距。
新媒体对传统报纸的广告收入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在过去,报纸是主要的新闻阅读方式,也是广告主的主要选择之一。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广告主更倾向于将广告投放到新媒体平台,因为新媒体拥有更大的受众数量和更具精准的受众定位。
这导致报纸的广告收入逐渐减少,进而影响到了报纸的经营现状。
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报纸的新闻传播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报纸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不得不面对读者数量的下降、广告收入的减少等挑战。
新媒体的兴起也给报纸带来了转型的机遇,可以通过整合传统与新媒体平台、改善内容和形式进而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
新媒体时代下报纸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
![新媒体时代下报纸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7573d1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a.png)
新媒体时代下报纸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力改变着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报纸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机遇。
新媒体技术的崛起无疑给信息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络、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的普及,让信息能够以即时、互动、多媒体的形式传递给受众。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获取最新的资讯,视频、音频、图文并茂的内容形式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比之下,报纸的出版周期较长,信息传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表现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主。
然而,报纸并非毫无优势可言。
长期以来,报纸积累了深厚的品牌声誉和专业的采编团队。
报纸的内容通常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把关,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专业的记者和编辑能够深入调查和分析事件,为读者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报道。
在新媒体时代,报纸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这种融合首先体现在内容生产方面。
报纸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拓宽信息来源渠道。
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收集公众的意见和线索,为新闻报道提供更多的素材。
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内容形式,将传统的文字报道与视频、音频、动画等元素相结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融媒体作品。
传播渠道的拓展也是融合的重要方面。
报纸不再仅仅依赖纸质发行,而是积极建立自己的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
通过这些平台,报纸的内容能够更迅速、更广泛地传播。
此外,与社交媒体平台合作,将优质的内容进行分享和推广,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
在与读者互动方面,新媒体技术为报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网站和客户端的评论区、社交媒体的互动功能,读者可以即时发表对新闻的看法和意见,与记者、编辑进行交流。
报纸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报道方向和内容,增强与读者的粘性。
数据的运用也是融合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读者浏览行为、兴趣偏好等数据的分析,报纸能够更精准地了解读者需求,为其推送个性化的内容。
试论互联网下新闻媒体传播受众的变化
![试论互联网下新闻媒体传播受众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55906d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f.png)
试论互联网下新闻媒体传播受众的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信息的迅速传播,新闻媒体的传播受众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和传播的范围、速度和效果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新的传播媒介和交互方式也使新闻报道的受众变得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下新闻媒体传播受众的变化,并对媒体应对这一变化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一、传统媒体的受众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新闻媒体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传统的通讯方式,比如报纸、广播和电视等。
这些媒体传播方式的受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1. 纸质媒体受众:这是最早的新闻媒体受众,主要是通过购买报纸或杂志等纸质媒介来了解新闻。
这一受众人群通常是中老年人群,他们习惯于在早晨或晚上读报纸来获取信息。
2. 广播受众:广播是一种古老的新闻传媒方式,通常播放在汽车、家庭收音机和电视等场所。
这种传播方式的受众人群更为广泛,包括了从年幼的孩子到年长的老人。
3. 电视受众:电视是一种更为现代的新闻传媒方式,它通常是通过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等渠道来播放。
这种传播方式的受众人群更为广泛,包括了从年幼的儿童到年长的老人。
总之,传统的新闻媒体主要依靠报纸、广播和电视等通讯媒介进行传播,受众相对单一且固定。
受众的接触频率不高,同时也难以实现交互式沟通。
这些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普遍缺乏及时性、响应性和互动性。
二、互联网媒体的受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崛起,新闻媒体开始向在线平台转移。
在互联网媒体下,新闻报道和传播的受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面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互联网媒体的受众。
1. 网络媒体受众:网络媒体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新型媒体,主要包括网站、微博、微信、app和短信服务等方式。
在这些媒体上,新闻报道和传播的受众更为广泛,包括了年轻群体、教育人群、职业人士和老年人等各类人群。
2. 社交媒体受众:社交媒体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媒体,如微信、微博、facebook和Twitter等。
社交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大量的用户在互联网上交流和分享信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发展趋势与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发展趋势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c41bf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e.png)
尽管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速度和形式上具有优势,但高质量的新 闻报道和深度分析仍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报纸拥有长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这是新媒体在短时 间内难以企及的优势。
通过数字化转型,报纸可以拓展在线阅读、移动端阅读、电子 报等新型业务模式,提高盈利能力。
报纸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利用其技术优势和广泛的用户基 础,拓展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
05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发展的未
来展望
数字化转型将持续深入
数字化转型是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发展 的必然趋势,未来报纸的数字化转型 将更加深入,实现报纸内容的全面数 字化,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
数字化转型也将带来报纸盈利模式的 创新,通过广告、付费阅读等多种方 式实现盈利。
内容创新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报纸可以拓展电商、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实现多元 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
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融合发展是指报纸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发展。
融合发展可以带来报纸业务的拓展和升级,提高报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例如,报纸可以通过与新媒体、电视等媒 体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新媒体平台的广告投放对报纸的广告收入 构成竞争,导致报纸广告收入下降。
新闻时效性滞后
数字化转型困难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迅速,而报纸的 出版周期相对较长,难以与新媒体在新闻 时效性上竞争。
尽管报纸尝试进行数字化转型,但面临着 技术、资金和运营等多重难题。
面临的机遇
内容为王 品牌价值 拓展数字化业务 与新媒体融合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发
展趋势与策略
汇报人:
日期:
•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发展概述 •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发展的趋势 •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发展的策略 •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发展的挑战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个体的信息接受者暴露在大众传播媒介前并独自接受信息作品时,它是消费者、译码者、参与者、反馈者的角色,具有受动性和能动性的本质特征。
但是,在信息接受中,由无数个体汇集而成的受众,其群体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就受众在空间上分布、存在的态势看,受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众多性、混杂性、分散性和隐匿性。
也就是说,在面对以大众传播媒介(如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的人数是极为众多和广大的;成分也是极其混杂和多样的;他们彼此分散居住,有的相距千里;这些人行踪不定,互不相识,素无关系,相互匿名;他们之间既无接受协议,也无有关接受准则;无共同感受,也无共同意识;在接受中,他们对别人无控制功能,别人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在任何日常的一天,我国报纸的读者约有4.5亿,广播的听众约有9亿,电视的观众约有8.5亿。
就受众接受信息的内在机制看,受众又具有四个特点:
1、自在性
受众不是某种臆想的东西,不是理论上的假设,而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客观现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
这就决定了信息接受者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的形貌、个性、兴趣、立场,都把自己划归在不同的社会类型之内。
2.自主性
受众不是大众传播者的“侍从”,可以任意驱使,而是某种意义的“主人”;不是大众传播者的敌手,专门揭短拆台,而是大众传播这一巨大工程的合作者。
受众同大众传播者一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理和自己对信息作品的选择、理解与判断,并不轻易为传播者所任意左右或支配。
他们虽处于大众传播的终点,是信息的受体,但他们的接受活动从来不是强制的、被动的和消极的,而是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不是盲从的,而是自主的。
3.自述性
受众对信息作品内容的感知与认识不全由传者给定,面对各种信息,每一位接受者都会作出属于他自己的理解与阐述,并据此进行再传播。
西方著名案例“比戈特先生”的漫画传播,即能充分说明受众具有很强的自行阐述的特点。
所以,如果说传播是传者的自由,那么“自述”就是受众的特权。
4.归属性
受众虽不是作为固定的群体而存在,而是自发的、未经组织的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类可归,心无所系。
恰恰相反,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归在某一特定的接受群体之列。
工人与农民,妇女与儿童、球迷与股迷……他们从心理到行为都将自己视为某一特定的群体。
而大众传播媒介也同样有意地把不同性质的各种信息分类集中传播给不同的接受群体,如《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上海证券报》、《足球》等报刊,和广播电视系统的“经济台”、“交通台”、“教育台”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