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一战及一战后的世界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练习题(含解析)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围绕这场战争,小历和小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小历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小史说:“不对。
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
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2)你同意谁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
(2)同意小历的观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人顺应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意小历的观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人顺应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如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最早发明此交通工具的人是谁?它的发明与哪一动力机的研制息息相关?(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答案】(1)汽车。
本茨。
内燃机。
(2)电灯、电话、电报等。
(3)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RJ下册教案 第3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导学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新秩序;战争还激化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推动了拉丁美洲的民主改革。
此外,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了由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
2021最新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学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01自主学习案一、凡尔赛条约1、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安排,这就是巴黎和会。
2、巴黎和会的核心文件:处理德国的《凡尔赛条约》。
3、巴黎和会对中国问题的处理: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4、操纵国:英国、法国、美国。
5、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6、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际联盟,1920年1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但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被排斥在外。
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二、九国公约1、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2、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
《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
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华盛顿会议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4、一战后的世界体系的建立:帝国主义国家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02课堂探究案探究一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探究二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比图探究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及影响答:实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
影响:1、改变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2、激起了新的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
03随堂达标针对练一凡尔赛条约1、引起中国五四运动的条约是:(A)A、《凡尔赛条约》B、《四国条约》C、《九国公约》D、《辛丑条约》2、在《凡尔赛条约》中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殖民地转给了哪个国家:(D)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针对练二九国公约3、《九国公约》规定:(D)A、只准德国保留10万陆军B、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C、相互尊重列强在其属地的权益D、各国遵守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与各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B)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四国条约》D、《五国条约》04课后评价案5、中国第一次拒接了由世界上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和约是:(C)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凡尔赛条约》D、《九国公约》6、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获益者是:(C)A、中国B、日本C、美国D、英国7、下列有关《九国公约》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B)A、使中国回到被列强共同掠夺的局面B、将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转交给日本C、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D、中国对列强实行“门户开放”政策8、在下列国家中,在巴黎和会上掌握主导权的是:(D)①英国②法国③日本④美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复习试题(含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复习试题(含解析)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4年,西线的消耗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和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或《蒂珀雷里》等歌曲开始的。
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着“ 圣诞节回家” 的题词。
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摘编自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战争”的名称。
(2)小历认为材料中描述的战争“是由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维护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这样的评价你同意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2)不同意;从表面上看,萨拉热窝事件是真正的导火线,但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战争的主要性质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非正义的战争。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的“1914年,西线的消耗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战争”指的是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小历的评价“战争是由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维护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我不同意。
因为从表面上看,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但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一战是由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但战争的主要性质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非正义的战争,英国、法国、俄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根据时间判断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认识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战争的性质。
2.材料: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世界赢得了和平。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列宁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请回答:(1)文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它是什么性质的战争?(2)从列宁的话中分析,这场战争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性质(2)①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是对政治文明的创新;②现代化史观: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③全球史观: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④革命史观: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战争指的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2)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是对政治文明的创新;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材料二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材料三“……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励,是极其巨大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
月革命的发生原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
2.了解《和平法令》及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和十月革命意义; 3.通过对十月革命爆发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 析能力。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材料展示
1914—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 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 于战争,400多万伤残。
概况
性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把社会主义的理论由理想变成现实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特征 意义
苏 联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背景
列宁
措施 内容 成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引发严 重的社会危机 特点: 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把社会主 义同市场、 ①粮食税②实行自由贸易 商品货币关 ③允许外国资本和私营企业经营 系和资本主 使苏联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义直接联系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起来
影响
美国受益最大;中国受伤最重;日本受限最多。
结果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远东(东亚)和太平洋的 国际新秩序。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背景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1917.11
一战激化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领导者 地点 政党 政权 列宁 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党 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联系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国内五 四运动。
概况
华 盛 顿 会 议
世界体系
世界体系〔格局)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20世纪以来政治体系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
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
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在战后不久,美苏两国的合作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含解析)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综合复习试题(含解析)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某班同学开展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下面是他们搜集的材料,现邀请你参与共同探究。
材料一:如下图——《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1)地图中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凯末尔革命爆发于图中的处。
材料二:但无论如何……纵然欧洲的外交家们能再次吹熄六月底的这一束火星,那也只可能是避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20世纪初发生世界大战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
——李可曼《寻常中的不平静:欧洲的1914》(2)材料二中“六月底的这一束火星”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分之百”概率形成的原因。
(3)有历史学者指出,一战是一场没有真正意义上战胜国的战争,请结合一战前后的相关史实,论述该观点的合理性。
(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A、D(2)萨拉热窝事件,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参考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浩劫,无论协约国或同盟国,都在这场战争中或战后的分赃体系中尝到苦果。
对于德国等同盟国而言,割地赔款等处罚极大的削弱了他们的力量,同时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对于协约国来说,英法遭受重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英国甚至从此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之一,但巴黎和会上诉求惨遭拒绝。
日本在一战中所获得的既得利益,在《九国公约》中被西方大国剥夺。
美国虽然获利甚丰,但在战后的仍未能达到领导世界的目的,同时在亚太地区埋下和日本的矛盾,成为后来二战的重要根源。
因此,一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胜国。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课本所学,1917年11月,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起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着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 试题(含解析)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试题(含解析)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战争在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美)罗伯特·E·勒钠(美)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
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一中的“战争”期间爆发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革命”(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导致这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以古鉴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答案】(1)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革命:十月革命。
(2)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启示: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害;②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解析】【详解】(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高三历史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格局的形成
⑵不同点
•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 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 ②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是帝 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 ③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后者则 超出了欧洲的范围。 • ④前者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 着德国等国的崛起而瓦解;而后者则是战胜国之间的妥 协,必然随着一方的瓦解而瓦解。 • ⑤前者的重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 盾;而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 ⑥维系前者的国际组织是国联;维系后者的国际组织是 联合国。
8.联合国
• 背景
• ①1942年元旦,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 言》,联合国一词即源于此。 • ②1945年6月,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10 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 立。 • ③为了维护二战后国际关系秩序与世界和平和安全。 • 盟约内容 • ①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 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 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 普遍和平。 • ③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问题
• (2)二战
•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抗击法西斯,也是最后一个获 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国家,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 牲。 • ②二战后期,中国参加了开罗会议,并签署了《开 罗宣言》,宣告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 • ③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 斯斗争,同时抗战的胜利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 地位。 • ④二战后,作为重要的战胜国参与了在远东国际军 事法庭上对日本的审判,伸张了正义,为国际和平 做出了贡献。
3.国际联盟
• 背景 • 国际联系的日益密切: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 日益密切,一些行业性的国际组织建立起来, 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讯联盟等。 • 一战的惨痛教训:一战的惨痛教训激起了广 泛的反战和平思潮,人们希望建立一个具有 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防止新的大战的发 生,维护世界和平。 • 威尔逊的推动: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规划 战后世界和平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得到响 应。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练习题(附答案)
【答案】(1)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山东半岛。
(2)华盛顿会议召开。因为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3)损害中国利益。
【解析】
【详解】
(1)由“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可知,材料一中“条约”指的是《凡尔赛和约》,其签订双方是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是山东。
(2)根据所学知识,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战争在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及包含哪些国家?
(3)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美)罗伯特·E·勒钠(美)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在这封信中,我们向你叙述以下一些情况。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案6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及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及其在两国崛起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一战后,印度和埃及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方式及方式不同的原因。
【学情分析】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教师应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经过、历史作用等方面讲述;对埃及华夫脱运动,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一战相关内容,了解埃及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和华夫脱运动的背景,并结合革命内容归纳其影响;对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背景、内容、意义等方面归纳掌握。
【新课导入】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图片中人物是甘地,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
他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
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
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端分子刺杀身亡。
为了纪念甘地的伟大功绩,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2日,即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甘地伟大的一生。
【讲授新课】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教师多媒体出示材料:材料一1609年起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建立起移民据点,1757年开始向内陆扩张领土,多数印度邦保持内部事务的自治,但是必须服从东印度公司的绝对权威。
1858年,英国政府正式接管印度的统治,印度也逐渐成为英国在全球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被称作“王冠上的明珠”。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10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3亿多英镑的军费。
材料三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1000多万印度人民丧生。
问题:根据三则材料,归纳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印度在19世纪中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受到残酷剥削。
一战期间,印度为英国提供兵源、物资、粮食和军费,导致印度国困民乏。
人教版9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 第3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D.中国与
美国
问题。
2.材料展示:
材料一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 整; (二)……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 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 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 举动。
间:
地 巴黎凡尔赛宫
点: 参加国:战胜的协约国,苏俄、
战败的德国、奥匈帝 国、奥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外。
操纵国:英、法、美
巴黎和会的召开
背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 景 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
排。 结 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 果 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
实 战胜国瓜分战利品,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 质 秩序。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
会议。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
领土 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 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
军事 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
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 国陆军人数
政治
凡尔赛 条约
华盛顿 体系
确立了
战胜国
在欧洲、 凡
西亚和 尔
非洲的 赛-
国际秩 华
序 调整和 确立了 战胜国 在东亚 和太平 洋地区 的关系
盛 顿 体 系 构 成 国 际
关
当堂演 练
1、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 ) A.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 B.中国山东问题 C.维护世界和平 D.调解美国和日本的矛盾
3 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诞生了一批新兴独 立国家。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考情分析】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历年中考的重点内容。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宰国家、实质、主要条约及其内容;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及其作用等。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是命题的重点,往往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查,例如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联系;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等。
世界格局的变化也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如将一战后、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与当今的世界格局综合考查。
复习本专题时,应注意前后联系,归纳比较。
【知识梳理】一、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背景:一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战胜的协约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确立标志: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
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决定成立国际联盟。
之后,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1921〜1922年,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及其他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3.作用: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实质:是一战后形成的新的统治秩序,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
5.存在矛盾: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由于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二、主要条约及其内容1.《凡尔赛和约》:(1)领土方面。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答案)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综合复习试题(附答案)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后不稳定的最后一个主要原因是存在着这样一个掉手的事实,即:“德国问题”不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处理和更加紧张了……当巴黎和约条款带来了更多的耻辱时,大多数德国人都纷纷对这一“奴役性条约”和同意这些条款的魏玛民主政治家们进行谴责。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并不满意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的利益,美国依旧是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两国的矛盾有增无减。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
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就认定今后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修建防御工事,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
——摘编自刘长敏《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1)“巴黎和约条款”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人对这一条款的态度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世界影响。
【答案】(1)巴黎和会。
态度:反对、厌恶。
(2)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独霸的局面(没有消除美日矛盾;美日矛盾有增无减);华盛顿会议后,美国限制日本移民入境;英国对日进行军事戒备(英加紧和日本在亚洲的争夺)。
(3)暂时缓解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但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的隐患。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约条款”是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大多数德国人都纷纷对这一‘奴役性条约’和同意这些条款的魏玛民主政治家们进行谴责。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按照各自的利益和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了殖民地并划分势力范围,建立起帝国主义列强新的世界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个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并不稳定,它以实力为基础,随着各国政治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一直进行着局部调整。
战胜国还成立了一个仍由欧洲领导的世界性政治组织——国际联盟,用以维护帝国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20世纪20年代,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及其他国际性协议的相继出台;缓和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稳定了世界局势。
为防止新的战争,大国之间进行了裁军谈判,60多个国家缔结了《非战公约》。
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战胜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后,开始致力于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处于暂时的和平状态。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及答案)(4)
一、选择题1.好莱坞影片《圣雄甘地》中有这样一幅情景:20世纪20年代,甘地号召民众自己纺纱织布,并身体力行,穿戴土布缝制的白衫白帽,一时间,这种打扮成为印度人的流行服饰。
材料中的“流行服饰”现象表明A.影视明星引领服饰潮流B.甘地主张与殖民政府合作C.政治运动影响生活变迁D.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2.“阿芙乐尔”在俄文中的意思是“曙光”或“朝霞",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
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A.第一国际成立B.二月革命的胜利C.巴黎公社革命D.十月革命胜利3.“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显示了斯大林模式()A.采用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C.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建设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D.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5.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
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
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B.苏联模式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C.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D.苏联的改革解决了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6.有人评价俄国在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
这里的“重大变革”指()A.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7.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组织 :共产主义者 同盟 5、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 组织
专 题 感 悟
1.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化,前两 次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两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第三次政 治格局的变化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关,它是冷战的产 物。 2.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强国主导的前提 下,历来体现了强权政治。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 发展,但也面临危机和挑战,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 3.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一直在延续,面对 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遏制中国的因素在增强,因此内强 实力,外显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利 益是当务之急。
10、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综合 国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 素质; (3)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 (4)反对霸权主义,妥善解决各类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11、中国在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实际行动稳定亚洲和世界经济秩 序。 (2)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 展。 (3)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4)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负责任的行动维护世界 和平与发展,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四、近现代国家关系发展过程中重 要的国际组织
1.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先后形成的三组对立的 军事政治集团:一战时期: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二战时期:轴心国集团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冷 战时期:北约和华约。 2.战后维护和平组织:一战后:国际联盟;二 战后:联合国。 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不同作用:国际联盟成立后 被英法等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所操纵,成为维护一 战后帝国主义统治秩序的工具;而联合国在二战 后特别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在维护 国际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提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2.时间: 18世纪60年 3.地点: 英国 4.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发明珍妮纺纱机 意义: .珍妮机成为真正近代意义的上的机器,使人类的手 解放出来;.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5.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重大发明: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广泛应用 意义: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 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6.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 (1)富尔顿发明汽船 (2)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使人类进入“火车时代” 7.工业革命的后果(意义、影响)、启示: ①.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影响 ②.产生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③.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日 本 明 治 维 新
目的: 富国强兵 改革者:明治天皇 时间: 1868年;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 向西方学习,鼓励发展近代业 内容 军事方面: 建立“皇军”和警察制度,维护治安; 社会生活文教: 提倡“文明开化”强制义务育教育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 影响 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 的新威胁; 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勇于创新,善于学习
17、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 2、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 3、特点:以电为核心 4、成果: (1)新能源: 电力、石油
(2)新机器、新产品:内燃机(解决动力)、电灯泡 (3)新交通工具: 汽车、飞机 (4)新通讯工具: 电报、电话 5、列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做出贡献的人物及成就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卡尔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 发明飞机 6、影响: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0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一战前的欧洲缔约结盟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这种局势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加速一战的爆发 2、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导火线是什么?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萨拉热窝事件 3、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____________ 凡尔登战役 4、一战的结果和性质 结果: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掠夺战争 5、列举一战开始、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开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14年) 结束:同盟国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1918年) 巴尔干半岛 成为战争的火药桶,点燃这 6、一战前的欧洲___________ 个火药桶的火星是______________ 萨拉热窝事件
三、在位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四、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时,要高价 赎买一块份地。 3、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 管理。
五、内容:
核心内容 废除农奴制
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 六、实质: 双重的敲诈和掠夺 1、积极意义:使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 七、影响: 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 建残余,农民没有获得基本的权利。) 八、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分赃与称霸世界; 目的: 操纵者: 英、法、美; 时间:1919年; 性质: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
体系” 协调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 目的:
—
三、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召开时间:1919年 操纵国:法国、英国 和美国 (2)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3)《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的签订 (4)中国问题: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 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 发中国五四爱国运动。 ( 5)作用: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关系,构成 了“凡尔赛体系”
5、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6、意义 2、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发 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名称 时间 领导人
1775~1783 年 1861~1865 年 美国南 北战争 林肯 华 盛 顿
性质
重要 文献
斗争 对象
第 一 次 燃 遍 全 球 的 战 火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之间矛盾 加剧。 导火线(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开始标志: 1914年7曰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时间: 1914——1918年 同盟国德意奥—英法俄协约国(意大利、 战争双方: 中国加入协约国) 经 过重大战役、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 绞肉机” 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浩劫、灾难; 启示: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美德)
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电子计算机的广 泛应用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
主要 瓦特改良蒸汽机, 标志 并得到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灯、 主要 珍妮纺纱机、 发明 瓦特改良蒸汽机、 内燃机、汽车、 汽船、火车 飞机
凡 尔 赛 华 盛 顿 体 系
巴黎 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和会 结果: 签订《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 作用: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关系,构成了“凡尔赛 华盛 时间:1921—1922年; 发起者:美国 《九国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目的、为列 结果: 顿会 强共同侵占中国提供了条件、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 议 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作用: 调整了列强在亚太的关系,构成华盛顿体系 会议共 均属分赃会议,少数强国操纵,损害弱小国 同点: 家的利益 评价: 暂时调整列强之间的矛盾,确立战后世界的新 秩序没从根本解决矛盾; 实质: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结果
美国独 立战争
既是一场民 取得了民 族独立战争, 《独立 英国殖 族独立, 又是一次资 宣言》 民者 建立了美 产阶级革命 国
废除了黑 美国历史 《宅地法 人奴隶制 上的第二 》《解放 种植园 维护了国 次资产阶 黑人奴隶 奴隶主 家的统一 级革命 宣言》 阶级
共同点: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背景 幕府统治的危机(内忧外患)
一战及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国同盟: 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
两大 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缔 军事 约 目的: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集团 结 性质: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盟 的 列强争夺的地区: 巴尔干半岛 狂 潮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影响: 严重的威胁了世界和平,世界局势日益紧张,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 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 “委任统治” 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4、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条约?能体现巴黎 和会是分赃性质的内容是哪条?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2、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召开时间:1921—1922年 操纵国:美国 《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危害:名义上尊重中 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 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公约打击 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为列强共同掠 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作用:调整 了列强在东方的关系,构成了 “华盛顿体系”
科学技术
物理学:1.牛顿:英国科学家,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
体系—( 牛顿力学),他被称为 _______ “现代科学之父” 2.爱因斯坦:德国物理学家,他提出著名相对论 _____ 生物学: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 发表的科学巨著《 》 物种起源 ,完整地确立____________ 。 生物进化学说
文学艺术
列夫 .托尔斯泰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 列 1.文学方面: ____________ 宁称赞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2.绘画艺术:凡·高 荷兰伟大画家,表现主义绘画艺 术的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 《向日葵 》。 3.音乐艺术:贝多芬 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古 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他的思想和创作 深受( 法国大革命 )及精神的影响。
影 响
1创造巨大的生产力 1.极大的提高社会生1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 2产生两大对立阶级 产力; 2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3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人类由蒸汽时代进3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入电气时代 化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14课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一、根本原因:俄国的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南方: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焦点: 黑人奴隶制的存废 北方: 资本主义经济 2.导火线: 林肯当选总统 1861 ①开始: ______年,南方挑起内战 作用: 3.过程: 《宅地法》 ②颁布法令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扭转了战局 文献意义:极大鼓舞黑人奴隶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热 情,使战争形势有利于北方。 4、结束:1865年,北方胜利,国家统一
一战后确立的世界新的统治秩序(即战后和平制度) 叫什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怎样形成的?该体系的实 质是什么?如何评价? 通过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等条约构成了凡 尔赛体系,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等构 成了华盛顿体系,最终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它实质上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实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体系; 评价:这一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关系,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