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1
导论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及实验(丙)课件
Symbiotic system can now carry out aerobic catabolism. Some bacterial genes move to the nucleus, and the bacterial endosymbionts become mitochondria.
efficient because fuel is oxidized to CO2.
HH
H H C=C
/\
"J R—C ZCH
基团
Carbonyl (aldehyde)
Carbonyl (ketone)
R —C—R 2 0
Ether
R1—O—R2
Guanidinium
Ester Acetyl R
O H
OH
Imidazole Sulfhydryl
Anhydride (two
carboxylic acids)
A2
Amino (protonated)
H l + R—N—H
1H
Thioester
H
H
R—N—C—N/
JI ,
+N H / \ H H
R——C=CH
HN、 、夕
H
R— O
Carboxyl
R —C—O-o
R—C—N O
Hydroxyl R —O—H <(alcohol)
Enol
?—H,H
R—C=C
Imine N-Substituted
线粒体的进化
Anaerobic metabolism is inefficient because fuel is not completely oxidized.
生物氧化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及实验(丙)课件
Interlocking gears (coupHng device)
Battery (two leal species of
different reduction
potential)
Motor (energy transducer)
(a)
Weight being lifted (mechanical work)
膜结构。外膜outer membrane可允许小分子 (Mr<5000)和离子自 由通过。内膜inner membrane只允许
在内膜上有特异通道的物质通过,对大部分的小分子及离 子不通透。
外膜
Outer membrane ---- Inner membrane
内膜
-Cristae -Matrix
基质
CH2
产—8。一
CO2
CH2
c—COOJ
o
II
a-Ketoglutarate
C—S-CoA
II
o
Succinyl-CoA
CoA-SH
CO2
④
Oxidative
decarboxylation
二、电子传递链:又称为呼吸链。是由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的一系列能接受氢或电子的中间传递体组成。
•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
Dehydrogenation
CH2—coo一
CH2
coo-
Succinate CoA-SH
succinyl-CoA synthetase
GTP (ATP)
⑥
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GDP (ADP)
+R
\a-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 complex CH2—COO~
浙江大学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实验类型: 定量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鉴定氨基移换反应的简便方法及其原理;2、学习纸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1、氨基移换反应:氨基移换反应是在氨基移换酶(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α-氨基和α-酮酸的α-酮基之间发生的互换反应。
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催化,转氨酶的最适pH 接近7.4,在各种转氨酶中,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GPT )和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 )的活性最强。
转氨作用主要发生在肝脏中。
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在肝、心、肾等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 )、谷草转氨酶(GOT )活性较高。
2、GPT 催化下的转氨作用装订线L -谷氨酸脱氢酶在体内特别是在肝细胞内含量丰富,活性高,催化L -谷氨酸氧化脱-NH 2,加碘乙酸能抑制其活性,从而可以保护氨基移换反应的产物L -谷氨酸。
3、纸层析原理本实验用纸层析法,检查由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肝细胞谷丙转氨酶(GPT) 的作用下所生成的谷氨酸,证明组织内的氨基移换作用。
滤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情况(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技术。
层析溶剂是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
由于滤纸纤维上羟基具有亲水性,因此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而通常把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在进行分离时,由于被分离物质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布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物质将在两相间进行连续的、动态的不断分配,从而造成不同组分移动的速度也不相同。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与试剂、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名称: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
实验目的:掌握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了解蛋白质纯化的过程。
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分子,其提取与分离在生物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盐析、透析等方法对蛋白质进行提取,然后利用凝胶色谱技术对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
实验材料与试剂:蛋白质溶液、盐析剂、透析袋、凝胶色谱柱、缓冲液、标签试剂等。
实验过程:
1.蛋白质的提取:将蛋白质溶液与盐析剂混合,静置后收集上清液,进行透析,得到纯化的蛋白质溶液。
2.蛋白质的分离:将纯化的蛋白质溶液上样到凝胶色谱柱,用缓冲液洗脱,收集目标蛋白质峰。
3.蛋白质的鉴定:对分离得到的蛋白质进行SDS-PAGE电泳,然后转移到膜上进行Western Blot分析,验证蛋白质的分离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
1.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提取的蛋白质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
2.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蛋白质能够与对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说明分离效果良好。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提取并分离了蛋白质,掌握了蛋白质纯化的基本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盐析、透析和凝胶色谱技术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3、4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及其分离纯化效果的评价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袁平、朱耀仁、蔡玉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Folin-酚法①学习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②掌握分光光度法制作标准曲线,准确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③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蔗糖酶活力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①掌握酶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②学习酶的比活力的计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Folin-酚测定法Folin-酚试剂是由甲、乙两种试剂组成的。
甲试剂由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组成,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酒石酸钾钠铜盐起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乙试剂是由磷钼酸和磷钨酸、硫酸、溴等组成,在碱性条件下,铜-蛋白质络合物以及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酚基)和色氨酸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乙试剂)产生深蓝色(钼蓝和钨蓝的混合物),其色泽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可用500nm 波长比色测定,适于测定蛋白质含量0.05~0.5g/L 。
优点: 简单、迅速、灵敏度高;反应较稳定。
缺点: 该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干扰。
2、蔗糖酶活力测定蔗糖酶(β-D-呋喃型果糖苷-果糖水解酶EC 3.2.1.26),是一种水解酶。
它能催化非还原性双糖(蔗糖)的1,2-糖苷键裂解,将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原糖)。
因此,每水解1mol 蔗糖,就能生成2mol 还原糖。
还原糖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例如:纳尔逊-索模吉试剂比色法,斐林试剂法等。
生化丙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及其分离纯化效果的评价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分光光度法制作标准曲线,准确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3.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4. 掌握酶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 学习酶的比活力计算;6. 了解蔗糖酶分离纯化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Folin-酚测定法Folin-酚试剂由甲、乙两种试剂组成。
甲试剂由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组成,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酒石酸钾钠铜盐起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乙试剂由磷钼酸和磷钨酸、硫酸、溴等组成,在碱性条件下,铜-蛋白质络合物以及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酚基)和色氨酸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乙试剂)产生深蓝色(钼蓝和钨蓝)。
2. 蔗糖酶活力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是测定酶活力的一种常用方法。
DNS试剂在碱性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生成橙黄色物质,其颜色深浅与还原糖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DNS反应液的颜色深浅,可以计算出酶活力。
3. 蔗糖酶分离纯化蔗糖酶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等。
本实验采用凝胶过滤法进行蔗糖酶的分离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蔗糖酶、牛血清白蛋白、标准蛋白质溶液、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DNS试剂、Folin-酚试剂等。
2. 试剂: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磷钼酸、磷钨酸、硫酸、溴、苯酚、浓盐酸、无水乙醇等。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1. 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电子天平、移液器、试管、试管架、烧杯、滴定管、比色皿等。
2. 器材:凝胶过滤柱、离子交换柱、亲和层析柱等。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 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1)制备标准曲线:将标准蛋白质溶液分别稀释成不同浓度,取一定量加入Folin-酚试剂,按照实验原理进行显色反应,在54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实验甲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 这样的蛋白质- SDS复合物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不 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椭圆棒 的长度,也就是蛋白质分子量的函数。
• 当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5000~200000D之间时,蛋白 质分子的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符合下列方程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1.1、原理
• 电泳法分离、检测蛋白质混合样品,主要是根据各 蛋白质组分的分子大小和形状以及所带静电荷的多 少等因素所造成的电泳迁移率的差别。蛋白质分子 在外加电场下的泳动行为可用下列函数式表示:
EQ V=
6π rη
v:分子泳动速度
E:电场强度
η :介质粘度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 自由基引发的方式有化学法和光化学法两种,前者 的引发剂是过硫酸胺(AP),后者的引发剂是核 黄素(VitB2)。两种方法的催化剂都是四甲基乙 二胺(TEMED)。
•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改变聚合体系中Acr和Bis的比 例,可得到不同网眼大小的凝胶,由于凝胶的三维 网状结构,对在凝胶中泳动的不同分子量的质点有 着选择和阻碍,因此使凝胶本身又具有分子筛效应。
称取去脉叶片0.5g,加入0.05mol/L pH7.8的磷酸缓 冲液2ml,加石英砂少许研磨成匀浆,10000r/min 离心10min,上清备用。 ⑵、样品的处理 • 取30ul待测样品的上清于离心管中,加入30ul浓样 品溶解液,混匀,置于100℃水浴中保温3~5min, 取出冷却备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 如将已知分子量的几种标准蛋白质的相对迁移率对 分子量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在 相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 标准曲线上求得该蛋白质的分子量。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
. .. .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实验名称: 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蔗糖酶 同组学生: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2、学习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学习蔗糖酶活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容和原理(1)实验原理 1、离子交换层析: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进行。
离子交换剂与水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反应主要以离子交换方式进行,或者借助离子交换剂上电荷基团对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吸附作用进行。
这些过程都是可逆的。
在某一pH 值的溶液中,不同的蛋白质所带的电荷存在差异,因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就有区别。
当洗脱液的pH 改变或者盐的离子强度逐渐提高时,使某一种蛋白质的电荷被中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降低,不同的蛋白质按所带电荷的强弱逐一被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离子交换剂是由基质、电荷基团(或功能基团)和反离子构成。
基质 电荷基团 反离子 电荷基团反离子电荷基团反离子基质基质—+—++可逆交换可逆交换++溶液中的离子(交联纤维素、交联葡聚糖、交联琼脂糖)— ——阳离阴离子交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姓名: 李佳怡学号: 3130100246 日期: 2015.5.19地点: 生物实验中心310 装订线由于蔗糖酶的pI偏酸性,所以在pH7.3 缓冲液的环境中,粗分离纯化样品蔗糖酶带负电荷,因此我们用阴离子交换剂达到分离蔗糖酶的目的。
2、酶活力检测(定性检测)蔗糖酶(β-D-呋喃型果糖苷-果糖水解酶EC 3.2.1.26),能催化非还原性双糖(蔗糖)裂解,将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
本实验采用3.5-二硝基水酸法,其原理是3.5-二硝基水酸与还原糖共热(100℃)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围还原糖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深度成正比,由此来确定并收集蔗糖酶纯化样品。
大学生物实验报告范本三篇
大学生物实验报告三篇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FS-DY-20594大学生物实验报告三篇篇一: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名称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姓名徐梦浙学号专业生物系统工程指导老师王建平/叶尊忠一热电偶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和调理电路,熟悉调理电路工作方式。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了解热电偶特性曲线;2.观察采集到的热信号的实时变化情况。
3. 熟悉热电偶类传感器调理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所需仪器四、myDAQ、myboard、nextsense01热电偶实验模块、万用表注意事项五、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曲,影响模块使用。
六、禁止弯折实验模块表面插针,防止焊锡脱落而影响使用。
七、更换模块或插槽前应关闭平台电源。
八、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热电偶的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九、本实验仪采用的电偶为K 型热电偶和J型热电偶。
十、实验原理:热电偶是一种半导体感温元件,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特性实现测温。
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热电偶是一种使用最多的温度传感器,它的原理是基于1821年发现的塞贝克效应,即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或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只要两节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另一端温度为T0,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见图50-1(a),即回路中存在电动势,该电动势被称为热电势。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实验甲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共18页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单体,Acr)和甲 叉双丙烯酰胺(双体,Bis)在催化剂(TEMED) 和引发剂(AP或VitB2)作用下聚合而成的三维网 状结构的凝胶。
• 单体和双体单独存在或混合在一起都是相对稳定的, 若有自由基存在则可引发二者的聚合。
相对迁移率mR = 样品迁移距离(cm) 染料迁移距离(cm)
分离胶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 以标准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对相对迁移率作图, 绘制标准曲线。并根据待测样品的相对迁移率,从 标准曲线上查出其分子量。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10%SDS
75 ul
TEMED(原液)
4 ul
H2O
3.5 ml
10%过硫酸铵(AP) 60 ul
4%浓缩胶 0.35ml
0.3 ml 25ul 5 ul 2.3 ml 25 ul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2、样品的提取及处理 ⑴、样品的提取 • 取新鲜叶片,冲洗干净,吸干表面水分,去掉叶脉,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分为连续和不连续系统两种, 不连续电泳系统是采用两种不同的缓冲液配制两种 不同浓度的凝胶,它可使样品在两层胶的界面处浓 缩,从而大达提高了电泳的分辨率,使之特别适用 于稀样品的分离。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的特点:简便、快速、重复 性好,只需几微克的样品即可进行测定。当分子量 范围在15000~200000D时,所测得的结果与用其它 方法测得的结果相比,误差一般不超过10%。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5资料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蔗糖酶分离纯化产物的SDS -PAGE 检测分析及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蔗糖酶分离纯化产物的SDS -PAGE 检测分析3、学习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Mr)的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1、SDS -PAGE 凝胶制作;2、蔗糖酶分离纯化产物的SDS -PAGE 电泳分离;3、洗脱测定并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实验原理 1、电泳是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作定向运动即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2、电泳法分离、检测蛋白质混合样品主要是根据各蛋白质组分的分子大小和形状以及所带净电荷多少等因素所产生的电泳迁移率的差别。
3、区带电泳是样品物质在一惰性支持物上进行电泳,因电泳后,样品不同组分形成带状区间,故称区带电泳。
4、聚丙烯酰胺凝胶(PAG)由丙烯酰胺和交联试剂N,N ’-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有催化剂(如过硫酸铵或核黄素)和增速剂(如N,N,N ’,N ’-四甲基乙二胺,TEMED )的情况下聚合而成的。
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在恒定的、非解离的缓冲系统中来分离蛋白质,这主要是由蛋白质样品所带的电荷和分子质量的差异性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仍保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活性。
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分为⑴连续系统凝胶缓冲液的pH值及凝胶浓度不变。
该电泳系统具有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⑵不连续系统凝胶缓冲离子成分、pH值、凝胶浓度、电位梯度不连续,由浓缩胶和分离胶组成。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座号:实验一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操作一、课堂目标1.简述生化实验的五点基本知识2.动手练习三种吸量管的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3.选择弹动混匀法做操作练习,使试管内溶液混匀4.仔细观察老师使用离心机的示教过程,并练习使用。
二、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1.实验前做好预习每次实验课前应首先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然后认真阅读实验指导,明确课时目标,了解实验原理、操作程序及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2.实验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指导和教师的要求,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如实地将实验结果、数据填写在记录本内。
3.正确使用和爱护仪器实验时须遵照教师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每种仪器。
贵重仪器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搬动,如不慎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
4.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秩序遵守实验室规则,实验时保持室内安静。
实验仪器及用具必须洁净,实验试剂的排列应整齐有序。
勿将试剂药品洒于桌面、地上或它处。
废物及强酸、强碱溶液应适当处理,以防堵塞和腐蚀水管。
实验结束,做好清洁工作,注意关断水,电源,关闭好门窗。
5.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三、生物化学实验几项基本操作1.吸量管的选择和使用(1)刻度吸管常见容量有l0ml、5ml、2m1、1ml、0.5ml等数种。
通常将管身标明的总容量分刻度为100等分。
常选用与移取非整数量的试液,因厂家不同,有分刻度到尖端和刻度不到尖端的两种。
如刻度到管尖的,通常在管壁上标有“吹”字,放液时必须在容液流完后吹出残留于吸管尖端的试液。
使用前先认明。
(2)移液管吸管中间膨大,管壁只有一条总量标线,准确度较高,常用作移取整数量的试液。
常见规格有50ml、25m1、l0ml、5ml、2ml和lml等容量。
操作时在放出试液后,吸管尖端在容器内壁上仍要停留10~15秒钟。
以上两种吸管使用方法如下:用右手拇指和中指靠住吸管标线以上部分,将管尖插入所要移取的试液液面下约lcm处。
浙江大学生化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生化实验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本实验旨在对浙江大学生化实验进行系统的记录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展现实验的过程和成果,并对实验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该实验采用了一系列生化实验方法,旨在研究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机制和规律,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对实验背景、方法和结果的详细描述,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实验信息,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安排和内容概要的介绍。
可以简要描述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例如:"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介绍本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全文的脉络。
引言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实验背景、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实验的背景知识、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结论部分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整体的文章结构,读者将更清晰地了解本篇文章的内容安排和逻辑脉络。
"1.3 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特定生化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的进行,旨在深入了解该生化反应的特性和规律,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同时,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们对生化实验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正文2.1 实验背景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生化领域相关的实验内容,通过对生物组织、酶活性、代谢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深对生化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生化实验既是理论知识的延伸,也是对知识的实践检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背景包括对常见的生化实验技术和实验原理的介绍,例如酶活性检测方法、代谢途径的测定方法等。
蛋白质化学2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及实验(丙)课件
1.同源蛋白质:在进化上关联的蛋白质,它们在不同的物种 中行使
相似的功能。
Mar-HSC70 C. virginica HSC70 D.meldziogagter HSC70
M.sexta HSC70 M.mutfculud HSC70
HSC70
MA KA?
nonpolar side chain
polar side chain
1.肽键的结构: (1)部分双键性质,反式构象
(2)刚性平面,肽平面
事实上,肽键的构象是受限制的
+180
air 120
60
s①
浇
<D
0
-60
-120
-180
0
Ramchandran 图 6 i degrees)
-180
+180
Mar-HSP70 C.vlrqlnica HSP70
HSP70 M.sexta HSP70 M.musculud HSP70 H.sapiens HSP7O
MASKGP
EiiDAAKNQVM
“IDAAKNQVAN EL.GDAAKNQVAN
IfWAAKNQVAN KlpDAAKNQVAN RL GDAAKNQVAN
hydrogen
4.多肽链主链上的每个肽键中的 羰
基氧原子都与其后的第四个氨 基酸
trogen
残基上的酰胺基形成氢键。 氢键的 方向与螺旋轴平行。
(2) 0-折登(0-sheet):是另种常见的二级结构。
反向平行
view
平行
view
(3)3-转角(p-turn):—种回转式的二级结构。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精)
生物化學實驗報告Western Blotting2009.11.04保二第七組B506097011 朱筠湘B506097013 郭玟秀(本次報告執筆)B506097015 陳芊穎B506097036 蘇羿蓁Western Blotting一、實驗目的:學習西方墨點法的原理及方法。
二、實驗原理:利用抗原(蛋白質)與抗體互相結合的原理,在蛋白質上結合上抗體以及可呈色的物質,使蛋白質訊號放大,方便觀察。
三、實驗步驟:(1)將membrane浸泡於5%的高蛋白脫脂牛奶與PBS或PBST混合液,在室溫中至少泡1小時以上。
(2)加入一級抗體(Rabbit anti-Oct-4)於blockingsolution,在室溫下置於搖晃機45分鐘。
(3)用每次10 ml的 PBST清洗membrane 3次,每次10分鐘。
(4)加入15μL的二級抗體(Anti-rabbit-IgG-AP)及牛奶混合於blocking solution 在室溫中,搖晃45分鐘,有蛋白質的地方會呈現藍色。
(5)再次用10 ml的 PBST清洗membrane 3次,每次約5~10分鐘。
(6)加入AP substrate:33μL的BCIP + 330μL的NBT +AP buffer 1.5mL。
(7)Membrane上的藍色帶漸漸顯色。
(8)用dH2O清洗membrane。
(9)membrane曬乾後,照相,即完成。
四、實驗結果:SDS-PAGE Western Blot五、實驗討論與心得:(1)為什麼實驗中要加入牛奶?A:membrane上沒有蛋白質band的地方,可用牛奶中的蛋白質塞住,以避免讓沒有蛋白質的地方都染上顏色。
(2)Anti-rabbit-IgG-AP上的AP是什麼?A:AP是Alkaline phosphatase(3)心得:本次實驗延續上一次SDS-PAGE的實驗,進一步將含轉印訊息的membrane,利用抗原抗體反應,染上顏色,使訊號更明顯。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
. . . .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实验名称: 质粒DNA 的微量制备及电泳检测 同组学生: 金宇尊、鲍其琛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质粒DNA 的提取原理和方法;2、了解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核酸的原理和操作;3、学习并掌握对电泳检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二、实验容和原理 1、实验容①质粒DNA 的提取②DNA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2、实验原理①质粒:质粒是一种染色体(核质体)外的寄生性的自主复制子,存在于细菌等细胞中,为双链闭环的DNA分子,大小在1-200kb 之间,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功能, 能表达例如抗性、菌毒素等细胞非必需的遗传信息,但其复制和转录必须要利用依赖宿主细胞(细菌)基因组DNA 编码的一些酶和蛋白质。
质粒能够自发的或人为的在细胞间转移,因此是基因工程技术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重要载体。
②从细菌细胞中抽提质粒DNA 的步骤:a 细菌培养使质粒大量扩增;b 收集和裂解细胞,并去掉细菌碎片和核质体DNA ;c 进一步除去蛋白、脂类、RNA 等杂质,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
③碱裂解法来分离纯化质粒DNA :在EDTA 存在下,经过SDS 处理使细胞膜裂解,从而使菌体充分裂解,利用在碱性条件下(NaOH ),使核质体DNA 与质粒DNA 的变性;加入乙酸钾,在中性条件下,核质体DNA 与质粒DNA 又存在复性的差异,质粒DNA 很快得以复性,而细菌核质体DNA 分子难以复性,核质体DNA 会缠绕附着在细胞膜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姓名: 李佳怡学号: 3130100246 日期: 2015.6.9地点: 生物实验中心310 装订线碎片上通过离心被沉淀下来,质粒DNA则留在上清液;上清液中还含有可溶性蛋白质、核糖核蛋白和少量核质体DNA以及脂质类杂质等,可通过碱性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的抽提去除;含有质粒DNA的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或异戊醇沉淀,这是由于当加入无水乙醇时,其会夺去核酸周围的水分子,使其失水而易于聚合。
浙江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1 / 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地和要求(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一、实验目地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名称: 姓名:
学号: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实验名称: 姓名:
学号: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实验名称: 姓名:
学号: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实验名称: 姓名:
学号: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大学生物学实验报告
大学生物学实验报告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标准格式汇总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实验一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目的][原理][仪器组成][操作与结果][结果粘贴]实验二酶的特异性[目的][原理][操作与结果]将以上1、2、3号试管置于37℃水浴箱保温10分钟。
然后向各管中加班氏试剂20滴,沸水中煮沸10分钟,取出勿振摇试管,观察结果并记录。
[分析]三管结果及原因。
实验三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目的][原理][操作与结果](一)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分析各管的颜色变化原因](二)pH对酶反应的影响[分析各管的颜色变化原因]篇二:四川大学-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报告-学生版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甘薯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学生:学号:同实验者:研究背景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 GSH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抗自由基和抗氧化应激作用, 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等。
γ-GCS是植物细胞中GSH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可以调控GSH的生物合成量。
GSH 在生物体抵御冷害、干旱、重金属、真菌等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说明γ-GCS也与植物抗逆过程密切相关。
实验一甘薯叶片RNA提取一、实验目的1. 了解真核生物RNA提取的原理;2. 掌握Trizol提取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Trizol 试剂是由苯酚和硫氰酸胍配制而成的单相的快速抽提总RNA的试剂,在匀浆和裂解过程中,能在破碎细胞、降解细胞其它成分的同时保持RNA的完整性。
TRIzol的主要成分是苯酚。
苯酚的主要作用是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
苯酚虽可有效地变性蛋白质,但不能完全抑制RNA酶活性,因此TRIzol中还加入了8-羟基喹啉、异硫氰酸胍、β-巯基乙醇等来抑制内源和外源RNase(RNA酶)。
0.1%的8-羟基喹啉可以抑制RNase,与氯仿联合使用可增强抑制作用。
异硫氰酸胍属于解偶剂,是一类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可溶解蛋白质并使蛋白质二级结构消失,导致细胞结构降解,核蛋白迅速与核酸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姓名:李佳怡 ____________
学号:_J6 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生物实验中心310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丙)
实验名称:蔗糖酶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指导老师:方祥年 成绩:_ _同组学生姓名:金宇尊、鲍其琛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学习掌握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巩固理论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并发现新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订 1、实验内容:
线 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
2、实验原理:
① 酵母细胞破碎
液体剪切法―超声波法.机械搅拌法.高压匀浆法
固体剪切法一压力和研磨 非机械法——> 物理法.化学渗透法.酶溶
本实验采用研磨的方法。
通过固体剪切法(研磨)将酵母细胞破碎,把蔗糖酶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岀
来。
② 蔗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
蛋白酶常用的初步分离纯化方法有:盐析、选择性变性、有机溶剂沉淀等。
本实验采用选择性变性(加热)、有机溶剂(乙醇)沉淀等方法对蔗糖酶进行初步的提纯以及收集 样品。
由于一般酶蛋白在常温下分离纯化过程中易变性失活,为了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率和纯度,在提纯 操作中要始终保持酶的活性,如在低温下操作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地分离提纯效果。
实验报告
细
胞
破碎
的
常
用
方
法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
市售干酵母粉10g/组(3〜4人)
2、实验试剂
石英砂,95%乙醇(-20*0,20mmol/L Tris-HCl 缓冲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电子天平(称量干酵母粉):研碎(每组一套):50ml高速离心管(4支/组、4孔50ml离心管架一个/组);托盘天平(离心管平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箱(50°C);量筒(50ml)、微量移液枪(lOOOu 1)及枪头或移液管(1ml)、玻棒、滴管等;离心管(留样品I、II用)及离心管架:制冰机:一20°C冰箱。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酵母细胞破粹(干磨法)
①称量:称取市售干酵母粉10計约3-5 g石英砂放入研钵
②研磨(干磨):至尽可能成细粉末状(约15min)
③加液+研磨:呈:取总体积40 ml的20mmol几Tris-HCl缓冲液,分2次加研磨lOmin,
使呈糊状液体;
④离心:将糊状液体转移到2支50ml离心管中,两支离心管平衡后(托盘天平上),离心lOmin
(条件:4°C、12000r/min)
⑤收集+测量:收集上淸液并量出体积VI (样品I),另留1ml上淸液(样品I )放置一20°C冰箱保存
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眾、蔗糖酶活力测定和SDS-PAGE分析
2、热处理
①水浴热处理:将上步抽提液(样品I),迅速放入50°C恒温水浴,保温30min,
并每隔5min用玻璃棒温和搅拌提取液。
②冰浴冷却:保温后迅速用冰浴冷却5min
③离心:将热处理后的样品I转移至两支50ml离心管中,平衡后,离心10min a
(条件:4°C, 12000r/min)
④收集+测量:收集上淸液并量出体积V2 (样品II),另留1ml上淸液(样品II )放宜一20°C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左、测左蔗糖酶活力和SDS-PAGE分析。
3、有机溶剂(乙醇)沉淀
①冰浴:将热处理后的上淸液加入相同体枳的一20°C的95%乙醇,冰浴中温和搅动混匀,
放置约20min:
②离心:转移至两支50 ml离心管中,平衡后,离心lOmin:
(条件:4°C, 12000r/min)
③收集保存:弃去上淸液,用7 mL的20mmol/L Tris-HCl缓冲液溶解沉淀
留岀lmL溶液,并将余下溶液转移入7 mL塑料离心管,一20°C冰箱保存。
(用于实验2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蔗糖酶)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实验数据记录
石英砂::
干酵母粉:;
Tris-HCl提取离心后上淸液体积(样品I )VI::
样品I热处理离心后上层淸液体积(样品II)V2:。
2、实验现象:
研磨过程:干酵母颜色变浅,散发岀一股难闻的气味:
第一次离心后:上清液澄淸颜色上黄色;下部沉淀分层,上层酵母细胞碎片等呈棕褐色,
下层石英砂呈白色:
第二次离心后:上清液更加澄淸橙黄色;沉淀为米白色,较第一次变浅:
第三次离心前:上晴液柠檬黄,沉淀为米白色。
七、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1、实验结果:
①经过研磨破碎的酵母提取液样品I (lmL):
②将样品I经过热处理的样品II (lmL):
③经过选择性变形和有机溶剂沉淀处理过的样品II,用Tris-HCl缓冲液溶解保存在一只7mL和一只lmL的离心管中(样品III、IV)。
注意:所有收集样品均需在管壁外用油性记号笔做好标记,先放在一次性PE手套中,并放入-20 *C冰箱中保存,用于后续实验。
2、结果分析:
①最后得到的两管沉淀,英中一管为米白色沉淀,另一管夹杂部分黄色沉淀,疑为杂质蛋白,或是由于在加入乙醇时体积比例没有调整好而造成,具体结果有待进一步检测。
②误差分析:
a:称呈:天平精确度不高,可能会对石英砂和干酵母的称量结果造成误差;
b:在研磨过程中,有少部分粉末洒岀,存在操作误差;
c:在平衡过程中,为了保持平衡用胶头滴管在两支离心管之间进行调肖,有部分溶液残留在胶头滴管里。
可以将所有的材料放进一支离心管,另外一支离心管加入水,通过改变水的含捲达到平衡的效果,以此来减少误差。
八、讨论、心得
1、实验原理探析
①石英砂的作用:加入石英砂是为了在研磨过程中增大摩擦力,将酵母细胞充分研磨破裂,提取蔗糖酶:
②高温水浴:利用了蔗糖酶的耐热性(最受温度为45-50°C),可以在50°C的水浴热处理下将不耐热的杂蛋白去除:
③有机沉淀:乙醇提供疏水的环境,破除蛋白质外层的水膜,从而使提取的蔗糖酶聚集在一起沉淀分离;
④冰浴作用:使分子运动速度下降,再加以搅拌使之快速沉降。
⑤低温操作:防I匕操作过程温度升髙引起有效成分变性。
2、思考题:本实验在从丁•酵母中提取和分离纯化蔗糖酶的过程中具体运用了哪些方法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运用说说你的设想。
答:①在本次试验中采用机械法中固体剪切法的研磨法:分离纯化过程用了选择性变性(加热)、有机溶剂(乙醇)沉淀的方法,后通过离心达到真正分离纯化的目的。
②英他常用细胞破碎方法:液体剪切法中的超声波法、机械搅拌法、高压匀浆法以及固体剪切法中的压力法和非机械法中的溶胀和自溶、化学渗透和生物酶降解等。
由于蔗糖酶存在于细胞内部,所以需要将细胞破碎以获取蔗糖酶。
另外,浓缩方法有沉淀法、吸附法、超过滤法、透析法、减压蒸懈法、冰冻干燥法等。
不同的方法都各有优势和缺点,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要求、目的来选择较为适宜的方法。
(《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赵永芳第四版)
3、实验感想
第一次做生化实验,感觉还是很新鲜。
在实验开始研磨的过程中,就有点被一股难闻的味道恶心到了。
之后在实验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实验本身比较简单,所以即使第一次实验没有预习,还是能够很快的理解实验的内容。
但是之后的实验应该还是比较复杂的,所以需要我们好好预习,并进行一定的思考,以便在下次实验课上能充分的将理论课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