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2)

合集下载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代入法))说课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代入法))说课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代入法)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表达形式。

2. 代入法的原理和步骤。

3. 运用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例讲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代入法的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代入法的解题过程。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释一元一次方程的表达形式,举例说明。

3. 介绍代入法:讲解代入法的原理,展示解题步骤。

4. 运用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挑选典型题目,进行实例讲解,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题。

5. 练习与巩固: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强调代入法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代入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评估问题驱动法和实例讲解法的效果,考虑是否需要采用其他教学方法。

3. 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和课堂问答,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代入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3.3.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去分母(导学案)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3.3.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去分母(导学案)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3.3.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去分母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熟练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各种类型的方程.重点: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决.二、学习过程:自学导航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草书.这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用纸莎草压制成的草片上的著作,它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写成.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下面的问题就是书中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求这个数.你能解出这道方程吗?把你的解法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解法好.尝试解一解:解方程:3132232. 2105+-+-=-x x x思考:1. 若使方程的系数变成整系数方程,方程两边应该同乘以什么数?2. 去分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律等.考点解析考点1: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1.解下列方程: (1)2x−13+1=x+22; (2)x−14-2=3x+26; (3)13(1-2x)=27(3x+1); (4)x−12+1=x−13-2x+34.【迁移应用】 1.在解方程3y−14-1=2y+76时,为了去分母,最好将方程两边同乘( )A.4B.6C.12D.16 2.将方程x2-x+14=1去分母,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2x -x+1=1B.2x -(x+1)=1C.2x -x+1=4D.2x -(x+1)=4 3.解下列方程: (1)3x−12=4x+25; (2)1-3x−14=3+x 2; (3)2x−13-x=2x+14; (4)3x−22-(2-x)=x.考点2:构造一元一次方程求值★★ 例2.已知式子x+33-1与2x−17,当3x 取何值时,它们的值互为相反数.【迁移应用】 1.如果13a+1与2a−73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a 的值为( )A.43B.10C.-43D.-10 2.若式子x+13与2−x 2的值的和等于2,则x 的值为______. 3.已知a+34比2a−37的值大1,求2-a 的值.考点3:解分母含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 3.解方程:0.4x+10.5=0.02x+0.030.03+2.【迁移应用】 依据下列解方程0.3x+0.50.2=2x−13的过程,请在前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步骤,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依据.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3x+52=2x−13.(______________)去分母,得3(3x+5)=2(2x -1)(_____________) 去括号,得9x+15=4x -2(_________).(______),得9x -4x=-2-15(_______________). 合并同类项,得5x=-17(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得x=-175.(_______________)考点4:利用整体思想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4.阅读下列材料:请参照这种方法解方程3(x+1)-13(x -1)= 2(x -1)-12(x+1).【迁移应用】 解下列方程:(1)3(7x -5)-13(5-7x)+17(7x -5)=7(5-7x); (2)5(2x+3)-34(x -2)=2 (x -2)-12(2x+3).考点5:一元一次方程的错解问题★★★★ 例5.下面是小贝同学解方程x−13-3x−24=1的过程,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问题. 解:去分母,得4(x -1)-3(3x -2)=12.………第一步去括号,得4x -4-9x+6=12. ………………第二步 移项,得4x -9x=12+6-4.……………………第三步 合并同类项,得-5x=14.……………………第四步 系数化为1,得x=-145…………………………第五步(1)以上解题过程中,第一步是依据____________进行变形的; 第二步是依据________进行变形的;(2)第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这一步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方程的正确解答过程.【迁移应用】王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解方程的题目:x+13-x−16=1.小明同学的解题过程如下:去分母,得2(x+1)-x -1=6. ① 去括号,得2x+1-x -1=6. ① 移项,得2x -x=6-1+1. ① 合并同类项,得x=6. ①请你指出小明的解题过程从哪步开始出现错误?并将正确的解题过程写下来.。

七年级数学上册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2)教案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2)教案沪科版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四个图形中,通过旋转和平移能够全等图形的是()A.③和④B.②和③C.②和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详解】、②和④都可通过平移或旋转完全重合.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图形的概念.2.若点P(m,1-2m)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点P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m+(1-2m)=0,解得m=1,所以点P的坐标为(1,-1).故选D.3.用加减法解方程组87208516x yx y+=-⎧⎨-=⎩①②解题步骤如下:(1)①﹣②,得12y=﹣36,y=﹣3;(2)①×5+②×7,得96x=12,x=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1),(2)都不对B.步骤(1),(2)都对C.此题不适宜用加减法D.加减法不能用两次【答案】B【解析】先观察方程组中两方程的特点,结合加减法可用排除法求出答案.【详解】解:因为在解方程组时并不限制加减消元法使用的次数,所以D显然错误;由于两方程中x的系数相等,故适合用加减法,故C错误;①﹣②,得12y=﹣36,y=﹣3,步骤(1)正确,故A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加法消元的条件:未知数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用减法消元的条件:未知数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4.下列长度的木棒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 B.3,4,5 C.2,3,6 D.2,2,4【答案】B【解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判断.+=,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详解】A、123+>,能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B、34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236+=,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22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般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那条线段就能够组成三角形.5.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售价为1500元,为促销商店决定降价出售,在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的前提下,商店最多可降( )A.400元B.450元C.550元D.600元【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设商店最多可降价x元,根据题意可得:--≥⨯,x1500100010005%x≤,解得:450∴该商店最多降价450元.故选B.点睛:读懂题意,知道:“利润=售价-进价-降价的金额,利润=进价×利润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若m3,则估计m值的所在的范围是()A.1<m<2 B.2<m<3 C.3<m<4 D.4<m<5【答案】C【解析】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以及不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36<42<49∴67∴3<42﹣3<4即3<m <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出6<42<7是解题关键. 7.据5月23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介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豫西集团中南钻石公司推出大颗粒“首饰用钻石”,打破了国外垄断,使我国在钻石饰品主流领域领跑全球,钻石、珠宝等宝石的质量单位是克拉(ct ),1克拉为100分,已知1克拉0.2=克,则“1分”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 .20.210-⨯克B .2210-⨯克C .3210-⨯ 克D .4210-⨯克【答案】C 【解析】利用科学计数法即可解答.【详解】解:已知1克拉为100分,已知1克拉=0.2克,则一分=0.01克拉=0.002克= 2×10-3克,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计数法,掌握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C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 .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2倍【答案】B【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一一判断.【详解】解:A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故本选项错误; B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故本选项正确;C 、腰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腰可以是底的两倍,故本选项错误。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教案【3篇】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2、会从题目中找出包含题目意思的一个相等关系,列出简洁的方程。

3、把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概念,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训练学生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表达数学和日常生活亲切相关,生疏到很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

教学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查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与方法: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概念,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训练学生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表达数学和日常生活亲切相关,生疏到很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

教学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查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依据具体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预备:多媒体教室,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阅历和已有的学问动身,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制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

课程标准的建议要求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本节课在抓住主要目标,用活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激活学生学习热忱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究,现就几个教学片断进展探讨。

一、玩耍导入,设置悬念师:同学们,教师学会了一个魔术,情你们协作表演。

请看大屏幕,这是2023年10月的日历,请你用正方形任意框出四个日期,并告知教师这四个数字的和,教师马上就告知你这四个数字。

生1:24,师:2,3,9,10生2:84师:17,18,24,25师:同学们想学会这个魔术吗?生:想!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确定能学会!【一些教师常用教材的章前图或者行程问题情景导入,但章前图过于平淡且较难,不易激发学生兴趣,本次课用玩耍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实质是列一元一次方程x+(x+1)+(x+7)+(x+8)=任意框出的四个日期的和,x是第一个日期,这是本次课的第一个变化。

3.3.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案 (第2课时)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3.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案 (第2课时)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教学目标1.准确并熟练的解一元一次方程;2.熟练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解方程时所体现出的化归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进一步复习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2、灵活的运用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手段引导——活动——讨论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下面方程的解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

解方程:3141136x x --=-解:去分母()132-x 去括号 14126--=-x x移 项 1214x 6-+=+x合 并 210=x系数化为1 51=x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错误并进行改正,进一步熟悉解方程的步骤,为下面的环节做好铺垫。

解方程1、解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2、即学即练(1)2(x+3)-5(1-x)=3(x -1)(2)37524123--=+y y (加强解方程准确率的训练,通过练习,同桌交流总结出有关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3、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事项:(1)分母是小数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转化为整数;(2)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各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此时不含分母的项切勿漏乘,分数线相当于括号,去分母后分子各项应加括号;(3)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不要弄错符号;(4)移项时,切记要变号,不要丢项,有时先合并再移项,以免丢项;(5)系数化为1时,方程两边同乘以系数的倒数或同除以系数,不要弄错符号;(6)不要生搬硬套解方程的步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佳解法。

勇往直前1132231的差是与时,代数式、当+-=x x x=+-x x x 是互为相反数,则与、若代数式223122互为倒数的值与时,代数式、当3313x x x ++= (设计意图:灵活应用方程思想解决代数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与收获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简单应用作业布置1.教材中习题3.3中选取。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精选6篇)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精选6篇)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精选6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2、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挑战自我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点难点重点根据题意,分析各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熟练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弄清题意,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于学生来说解方程已不是问题了,本节课是以上一节课为基础,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学生读懂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用一元一次方程会解决就行了。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问题设计师生活动备注情境创设讨论交流:按怎样的解题步骤解方程才最简便?由此你能得到怎样的启发。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动手解方程自主探究问题一: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问题二:某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4小时,乙单独做需要6小时,如果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合作,问甲、乙合作还需要多久才能完成全部工作?问题三: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两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篇二一、目标:知识目标:能熟练地求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不含去括号、去分母)。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和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中“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重难点:重点: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移项三、学情分析:知识背景:学生已学过用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能力背景:能比较熟练地用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优秀7篇)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优秀7篇)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优秀7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数字型”问题;2.能熟练的通过合并,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3.进一步学习、体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研讨,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并加以解决,同时进一步渗透化归思想。

情感态度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

难点探索并发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情境引入牵线搭桥,解下列方程:(1)-5x+5=-6x;(2);(3)0.5x+0.7=1.9x;总结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方法。

引出问题即课本例3问:你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数列的问题吗?教师:出示题目,提出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根据讲评核对、自我评价,了解掌握情况。

探究一:数字问题例3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1.引导学生观察这列数有什么规律?①数值变化规律?②符号变化规律?结论:后面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

2.怎样求出这三个数?①设三个相邻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那么其它两个数怎么表示?②列出方程:根据三个数的和是-1701列出方程。

③解略变式:你能设其它的数列方程解出吗?试一试。

比比较哪种设法简单。

探究二:百分比问题(习题3.2第8题)某乡改种玉米为种优质杂粮后,今年农民人均收入比去年提高20%.今年人均收入比去年的1.5倍少1200元。

这个乡去年农民人均收入是多少元?①若设这个乡去年农民人均收入是x元,今年人均收入比去年提高20%,那么今年的收入是_________元;②因为今年的人均收入比去年的1.5倍少1200元,所以今年的收入又可以表示为_________元。

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设计【优秀3篇】

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设计【优秀3篇】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优秀3篇】篇一: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1白话文的我细心为您带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篇一一。

教学目标:1。

学问目标: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驾驭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实力目标:培育学生的运算实力与解题思路。

3。

情感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沟通,体会数学的严谨,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遗忘变号。

移项法则的敏捷运用。

三。

教学方法:1。

教法:讲课结合法2。

学法:看中学,讲中学,做中学3。

教学活动:讲授四。

课型:新授课五。

课时:第一课时六。

教学用具:彩色粉笔,小黑板,多媒体七。

教学过程1。

创设情景:今日让我们一起做个小小的嬉戏,这个嬉戏的名字叫:猜猜你心中的她心里想一个数将这个数+2将所得结果最终+7将所得的结果告知老师(抽一个同学,让他把他计算的`结果告知老师,由老师通过计算得到他最起先所想的数字。

)老师:同学们知道老师是怎样猜到的吗?同学:不知道。

老师:那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猜到的吗?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要学习的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

2。

探究新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前面我们遇到的一些方程,例如 3老师:大家视察这些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提示:视察未知数的个数和未知数的次数。

)(抽同学起来回答,然后再由老师概括。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l,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老师:同学们从这个概念中,能找出关键的字吗?能用它来推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再次强调特征:(1)只含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数为1;(3)是一个整式。

(留意:这几个特征必需同时满意,缺一不行。

)3。

例题讲解:例1推断如下的式子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推断,并分别抽同学起来回答,假如不是,要说出理由。

佳一数学秋季动画教案七年级-8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

佳一数学秋季动画教案七年级-8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

第八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教学内容]《佳一动态数学思维》秋季版,七年级第八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应用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

2.熟练应用“移项、合并、去括号、去分母”等知识解方程。

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中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等式变换的数学思想,建立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问题解决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情感态度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不同形式的方程,并掌握不同形式的方程的解法以及在解决过程中常用的技巧,使学生的解方程和计算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解复杂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动画语音课件第一课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教学路径学生活动方案说明一、课前谈话,增强互信。

师:欢迎大家走进佳—数学思维训练课堂,在这里大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上一讲我们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今天我们将接着上节课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文字)早在3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有一个伟大的设想:首先,把宇宙万物的所有问题都转化为数学问题;其次,把所有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最后,把所有的代数问题转化为解方程。

请同学们考虑。

师:虽然笛卡尔“伟大设想”没有实现,但是充分说明了方程的重要性。

不信,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课件出示:启动性问题中的故事(动画)师:这个故事很有趣吧,教我们要注意语言的艺术,语言归语言,这道题我们怎么解呢,由谁愿意来回答一下呢?请举手。

生回答:可能是用小学六年级中列算式的方法,教师注意引导,用方程的方法解决。

课件出示:设财主原有x位客人,依题意有123 232xx x+⨯+=师:好的,方程列的特别棒,那么怎么来解方程那?我们来回忆一下解方程的步骤,我请一名同学起来回答一下。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教案 (公开课获奖)3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教案 (公开课获奖)3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完成) 1. 解以下方程:〔1〕5(3x+1)-20=(3x-2)-2〔2x+3〕;(2)18x+3(x-1)=18-2(2x-1)2.在上节课的例2中,如果假设甲码头到乙码头的距离为x 千米,所列的方程是35.232+=-x x 么?你是怎样解的?有更好的方法吗?二、设问导读阅读教材P97-98完成以下问题:33712132=+++x x x x 中,各分母分别是: , ,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53210232213+--=-+x x x 中,各分母分别是: , ,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3.如何去掉以上方程的分母?依据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4.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是: 〔1〕 ,依据: ; 〔2〕 ,依据: ;〔3〕 ,依据: ; 〔4〕 ,依据: ; 〔5〕 ,依据: ;5.以下去分母的过程中有几处错误,怎样做可以防止这些错误?3123213--=-+x x x三、自我检测 1.解以下方程: 〔1〕31253+=-x x 〔2〕122312=--+x x四、稳固训练 1.解方程33523=-x , 可以把方程两边都乘以35,得到方程是〔 〕 A.7〔3x-2〕=15 B .5(3x-2)=21 C.7(3x-2)=5 D.3(3x-2)=35 2. 解方程4431212-=+--xx , 去分母后得到的方程是〔 〕 A.2〔2x-1〕-1+3x=-4 B .2(2x-1)-1+3x=-1 C.2(2x-1)-1-3x=-16 D.2(2x-1)-(1+3x)=-43.解以下方程: 〔1〕232)73(72x x -=+; 〔2〕353235xx --- 〔3〕161242=--+y y ; 〔4〕31819615xx x --+=+五、拓展训练课外活动中一些学生分组参加活动,原来每组8人,后来又增加4人,需要重新编组,每组12人,这样比原来减少2组。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教案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教案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教案教学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

2.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建立方程模型。

(2)运用去括号法则解方程。

二、学生自学前的指导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手指投影屏幕)自学。

自学指导自学P1-P3的内容后,思考并回答:(1)“动脑筋”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如何设未知数、列方程?(2)完成“说一说”。

(3)例2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紧张看书。

四、检验学生自学情况。

现有树苗若干棵,计划栽在一段公路的一侧,要求路的两端各栽1棵,并且每2棵树的间隔相等。

如果每隔5米栽1棵,则树苗缺21棵;如果每隔5.5米栽一棵,则树苗正好用完。

你能算出原有树苗的棵数和这段路的长度吗?[设原有树苗x棵,如果每隔5米栽一棵,则路长为5(x+21-1);如果每隔5.5米载一棵,则路长为5.5(x-1),由于路长相等,所以5(x+21-1)=5.5(x-1)即5(x+20)=5.5(x-1)]五、引导更正,指导运用1.学生训练。

(1)布置任务:看完了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好!下面请XX做第93页练习第1题,其余的同学在座位上练习……请XX做第93页练习第2题……(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把数学练习中的典型错误写在黑板上(同一题下)。

观察板演,找错误。

请大家看黑板,找错误。

找到的请举手。

2.学生更正。

3.学生讨论,评判。

(1)先看第一位同学做的(再看第二位同学做的……)[若对,则师:认为对的举手,师判“√”][若有错,则引导学生错误的原因及更正的道理][估计出现的错误](2)第1题中,不知道“去括号”时出错了。

引导学生说出错因,并更正。

(3)第2(2)题中,没有将-2和括号内的每一项相乘。

引导学生说出错因,并更正。

3.3.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去括号(教案)

3.3.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去括号(教案)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中的去括号部分,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思考和改进。
首先,关于理论讲授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去括号的概念上还存在困难。可能我讲解得还不够详细,或者例子不够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这个环节增加一些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去括号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整体效果较好,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专门的训练,比如口头报告、小组成果展示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
此外,课后我也收到了一些学生的反馈,他们表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感到有些困惑。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去括号的技巧,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括号前正负号对括号内各项符号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进行符号变换。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去括号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如何去掉方程中的括号。
-强调在去括号过程中,括号前的正负号对问题的能力。
-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去括号法则构建方程并求解。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个别学生显得比较被动。我意识到,在分组时需要更加注意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此外,我还应在讨论过程中多关注这些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数学教案设计5篇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数学教案设计5篇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数学教案设计5篇元一次方程篇一方程是处理问题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而解方程又是这种途径必须要掌握的。

这节课上学生是带着上一节课的内容来学习的,现对这部分内容总结如下:本节课的整体过程是这样的:先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从而引出了移项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利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当然今天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分内容,所以在方程的选择上,都是移项后,同类项的合并比较简单,与前一节内容相比较,可轻易感受到这种解法的简洁性;讲解完成后,进一步给出了练一练的两个方程,让学生动手去做;仔细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出现了很多困难。

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①含未知数的项不知道如何处理;②移项没有变号;③没移动的项也改变了符号;(划线的两种情况出现最多);针对以上情况,利用课堂时间,先让有困难的学生说一下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让其他同学帮助他找出错误并加以解决,这样更能促进同学间的相互进步。

(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这一点做得还不够完善,可从学生的作业中反应出来。

)再让学生总结注意点,教师进行点拨。

最后的学生小结并不是一种形式,通过小结教师能很好地看出学生的知识形成和掌握情况。

总的来说,虽然课堂上同学们总结错误点总结的不错,但学生对解方程的掌握仍浮于表面,练习少了,课后作业中的问题也就出来了;第一,解题中部分同学仍采用原来的等式性质进行;第二,移项时符号还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总的说来,这课堂效率不高,没有完成基本的课堂任务;学生一节课下来还是少了练习的机会,看来对求解的题目,课堂上需要更多的练习,从题目中去反馈会显得更加适合。

在新教材的讲解中,有时还是要借鉴老教材的一些好的方法。

另外,本节课没完成的任务,希望能在下面的时间里尽快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及时对知识进行掌握。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优质篇二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最新人教版《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2课时)》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人教版《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2课时)》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进一步掌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工程问题”中数量关系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2.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渊源及辉煌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以常数为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并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等式的性质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下面是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 (出示课件2-4)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求这个数.教师问1:思考题中涉及到哪些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学生回答: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33教师问2:引进什么样的未知数,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呢?学生回答:设这个数为x. 根据题意,得23x+12x+17x+x=33.教师问3:这个方程与前面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这个方程含有分母.教师:怎样解这个方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解答这类方程。

(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方程:3x+12−2=3x−210−2x+35(出示课件6)教师问4:若使方程的系数变成整系数方程,方程两边应该同乘什么数?学生讨论后回答: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教师问5:去分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分子是多项式的要加括号,等式里的整数不要漏乘.教师问6:哪位同学试着解答一下?学生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7)教师问7: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能找出错在哪里吗?(出示课件8)解方程:2x−13−x+22=1解:去分母,得 4x -1-3x + 6 = 1 ①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4 ②学生回答:总结点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

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

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会用分配律,去括号解决关于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在建立方程和解方程过程中的表现,发展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2.难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关键:建立等量关系.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继续讨论如何列、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当问题中数量关系较复杂时,列出的方程的形式也会较复杂,解方程的步骤也相应更多些.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你会用方程解这道题吗?教师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与同伴交流,探索列方程思路.在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作以下分析:1.本问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2.如果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那么怎样表示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量、上半年共用电量和下半年共用电量.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怎样解这个方程.思路点拨:本问题的等量关系是:上半年用电量(度)+下半年用电量(度)=150000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000)度,•上半年共用电6x度,下半年共用电6(x-2000)度,列方程6x+6(x-2000)=150000去括号,得6x+6x-12000=150000移项,得6x+6x=150000+12000合并同类项,得12x=162000系数化为1,得x=13500因此,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用电13500度.思考: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点拨:如果设去年下半年平均每月用电x度,那么怎样列方程呢?•这个方程的解是问题的答案吗?设去年下半年平均每月用电x度,则上半年平均每月用电(x+2000)度,列方程,6(x+2000)+6x=150000.解方程,得x=11500,那么上半年平均每月用电量为11500+2000=13500(度).方法一叫直接设元法,方程的解就是问题的答案;方法二是间接设元法,方程的解并不是问题答案,需要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最后答案.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利用分配律去括号是常用的化简步骤.二、范例学习例1.解方程:3x-7(x-1)=3-2(x+3).解法见课本强调去括号时,要注意的事项.三、巩固练习课本第95页练习,第98页习题3.3第5题.1.解:(2)去括号,得4x+6x-9=12-x-4移项,得4x+6x+x=12-4+9合并,得11x=17系数化为1,得x=(3)去括号,得3x-24+2x=7-x+1移项,得3x+2x+x=7+1+24合并,得5x=32系数化为1,得x=6思路点拨: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搞错符号.方程中有多重括号时,一般应按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的顺序去括号.2.解:设甲用x分登山.由甲先出发30分钟,甲、乙同时到达山顶,则乙用_______•分登山;•甲每分登高10米,则这座山高表示为______米,乙每分登高15米,•那么这座山高又表示为______米,相等关系为________.列方程10x=15(x-30)去括号,得10x=15x-450移项,得10x-15x=-450合并,得-5x=-450系数化为1,得x=90把x=90代入10x=900答:甲用90分登山,这座山高为900米.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继续讨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习了如何解含有括号的方法,解此类方程,一般地先去括号,后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并且注意去括号时易出错的问题.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98页习题3.3第1、2、4、6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4页至第95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行程问题中顺流速度、逆流速度、水流速度、静水中的速度的关系,以及零件配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会解方程.2.难点: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3.关键: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路程=速度×时间可变形为:速度= "www./" EMBED Equation.DSMT4 .2.相遇问题或追及问题中所走路程的关系?相遇问题:双方所走的路程之和=全部路程+原来两者间的距离.(原来两者间的距离)追及问题:快速行进路程=慢速行进路程+原来两者间的距离或快速行进路程-慢速行进路程=原路程(原来两者间的距离).二、新授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分析:(1)顺流行驶的速度、逆流行驶的速度、水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之间的关系如何?顺流行驶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逆流行驶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2)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由此填空(课本第97页).(3)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解:一般情况下,船返回是按原路线行驶的,因此可以认为这船的往返路程相等,由此,列方程:2(x+3)=2.5(x-3)去括号,得2x+6=2.5x-7.5移项及合并,得-0.5x=-13.5系数化为1,得x=27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7千米/时.说明:课本中,移项及合并,得0.5x=13.5是把含x的项移到方程右边,常数项移到左边后合并,得13.5=0.5x,再根据a=b就是b=a,即把方程两边同时对调,这不是移项.例3: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分析:已知条件:(1)分配生产螺钉和生产螺母人数共22名.(2)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3)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4)为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使生产的螺母数量与螺钉数量之间有什么样关系?螺母的数量应是螺钉数量的两倍,这正是相等关系.解:设分配x人生产螺钉,则(22-x)人生产螺母,由已知条件(2)得,每天共生产螺钉1200x个,生产螺母2000(22-x)个,由相等关系,列方程2×1200x=2000(22-x)去括号,得2400x=44000-2000x移项,合并,得4400x=44000x=10所以生产螺母的人数为22-x=12答:应分配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本题的关键是要使每天生产的螺钉、螺母配套,弄清螺钉与螺母之间的数量关系.三、巩固练习课本第99页第7题.解法1:本题求两个问题,若设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x千米/时,那么与例1类似,可得顺风飞行的速度为(x+24)千米/时,逆风飞行的速度为(x-24)千米/时,根据顺风飞行路程=逆风飞行路程,列方程:2(x+24)=3(x-24)去括号,得"www./" EMBED Equation.DSMT4 x+68=3x-72 移项,合并,得-x=-140系数化为1,得x=840两城之间的航程为3(x-24)=2448答: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840千米/时,两城间的航程为2448千米.解法2:如果设两城之间的航程为x千米,你会列方程吗?这时相等关系是什么?分析:由两城间的航程x千米和顺风飞行需2小时,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可得顺风飞行的速度为千米/时,逆风飞行的速度为千米/时.在这个问题( http: / / zk.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中,飞机在无风时的速度是不变的,即飞机在顺风飞行和逆风飞行中,无风时的速度相等,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方程:-24=+24化简,得x-24=+24移项,合并,得"www./" EMBED Equation.DSMT4 x=48系数化为1,得x=2448即两城之间航程为2448千米.无风时飞机的速度为=840(千米/时)比较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容易列方程,所以正确设元也很关键.四、课堂小结通过以上问题( http: / / zk.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的讨论,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http: / / zk.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的关键是正确地建立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另外在求出x值后,一定要检验它是否合理,•虽然不必写出检验过程,但这一步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99页习题( http: / / zk.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3.3第6题( http: / / zk.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一、填空题( http: / / zk.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1.行程问题( http: / / zk.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有三个基本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两地相距480千米,一列慢车从A地开出,每小时走60千米,一列快车从B地开出,每小时走65千米.(1)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x小时相遇,则列方程为________.(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x•小时之后,•两车相距620•千米,•则列方程为__.(3)慢车先开出1小时,相背而行,慢车开出x小时后,两车相距620千米,则列方程为________.二、解答题( http: / / zk.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3.一架飞机在两城市之间飞行,无风时飞机每小时飞行552千米,•在一次往返飞行中,飞机顺风飞行用去5小时,逆风飞行用了6小时,求这次飞行时的风速?4.2001年对甲、乙两所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评,•结果两校学生达标人数共1500人,2002年甲校达标人数增加10%,乙校学生达标人数增加15%,•两校达标总人数比2001年增加12%,问2001年两校学生达标人数各多少?答案:一、1.略2.(1)60x+65x=480 (2)65x+60x+480=620 (3)60x+65(x-1)=620-480二、3.24千米/时,设这次飞行风速为x千米/时,5(552+x)=6(552-x)4.900人,600人,设甲校2001年学生达标x人,(1500-x)·15%+10%x=12%×1500.第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5页至97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总结解方程的步骤.2.过程与方法经历去分母解方程的过程,体会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新”转化为“旧”的转化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2.难点: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以及去分母时,有时要添括号.3.关键:正确利用等式性质,把方程去分母.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去括号时应该注意什么?2.等式的性质2是怎样叙述的?3.求12,4,9的最小公倍数.二、新授下面我们来讨论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的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中的一个有关数学的问题.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用现在的数学符号表示,这道题就是方程:x+x+x+x=33当时的埃及人如果把问题写成这种形式,它一定是“最早”的方程.上面这个方程中有些系数是分数,如果能化去分母,把系数化成整数,则可使解方程中的计算更方便些.只要将方程两边同乘以42,就可化去方程中的分母.42×x+42×x+42×x+42x=42×33即28+21x+6x+42x=1386系数化为1,得x=为更全面地讨论问题,再以方程-2=为例,•看看解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我们知道,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由此能否去掉这个方程的所有分母呢?要乘的这个数是多少比较合适呢?这个数就是方程中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0,方程两边同乘以10.于是方程左边变为:10×(-2)=10×-10×2=5(3x+1)-10×2去了分母,方程右边变为什么?你算一算.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见课本第100页)解:去分母,得5(3x+1)-10×2=(3x-2)-2(2x+3)去括号,得15x+5-20=3x-2-4x-6移项,得15x-3x+4x=-2-6-5+20合并,得16x=7系数化为1,得x=思路点拨:(1)去分母所选的乘数应是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应遗漏;(2)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乘方程的两边时,•不要漏掉等号两边不含分母的项,如上面方程中的“2”.(3)去掉分母以后,分数线也同时去掉,分子上的多项式用括号括起来.回顾解以上方程的全过程,表示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等步骤,•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性质和运算律等.三、巩固练习课本第98页练习.(3)去分母,得3(5x-1)=6(3x+1)-4(2-x);去括号,得15x-3=18x+6-8+4x,移项,合并,得-7x=1,x=-.(4)去分母,得10(3x+2)-20=5(2x-1)-4(2x+1)去括号,得30x+20-20=10x-5-8-8x-4;移项,合并,得28x=-9,x=-.四、课堂小结1.解方程的思路:解一元一次方程实际上就是将一个方程利用等式性质和运算律进行一系列的变形,最终化为x=a,一般地,先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最后系数化为1,当然这些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2.去分母就是根据等式性质2,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常犯错误是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项,再一个容易错误的地方是对分数线的理解不全面,分数线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是除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括号,所以在去分母时,应该将分子用括号括上.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98页习题3.3第3、9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三课时作业设计一、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1.=-1解:去分母,得2x-1=x+2-1移项,合并,得x=22.解:去分母,得2x-1-x+2=12-x移项,合并,得2x=11系数化为1,得x=二、解方程.答案:一、1.错,改正略.2.错,改正略.二、3.(1)y= "www./" EMBED Equation.DSMT4 (2)x=-7 (3)x=-2 (4)x=-2.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优质(优秀5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优质(优秀5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优质(优秀5篇)元一次方程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公式变形例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公式变形。

教学难点:(1)对字母函数的理解,并能准确区分字母系数与数字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2)在公式中会准确区分未知数与字母系数,并进行正确的公式变形。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提出问题: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学生答的基础上强调:(1)“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1.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答:(1)去分母、去括号。

(2)移项——未知项移到等号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

注意:移项要变号。

(3)合并同类项——提未知数。

(4)未知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从而解得方程。

(二)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一个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

引导学生列出方程:ax=b(a≠0).让学生讨论:(1)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是什么?(a、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2)这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它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个方程满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所以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强调指出:ax=b(a≠0)这个一元一次方程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已知数是a、b(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

(三)新课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ax=b(a≠0)中对于未知数x来说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们就主要研究这样的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
学习目标:
1、掌握移项法则,会用移项法则对方程进行变形
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和“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

3、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难点:
移项法则
一、检查课前预习。

(指一列学生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
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x +x=1
B 、3x-2y=5
C 、x x 455=-
D 、2
15-+x x 2、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习本节课的重要依据,学生回答后,全班同学齐读一遍)
3、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x+3=10,那么x=10-( )
(2)如果2x-7=15,那么2x=15+( )
4、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 ”的形式.
(1)75=-x (2)55=-x
课内探究:
环节1:自主学习
1、结合课前预习中的内容,自学课本P.165-166,解方程x-2=5 2x=x+3
(1)你发现将方程的一项由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时,它的符号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先自学,然后同桌讨论交流)
(2)把方程中某一项_______________,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____。

注意:(1)移项一定要改变符号
(2)一般的,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不含未知数的项(常数项)移到右边。

巩固新知:
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吗?如果不正确,怎么改正?
(1)由方程z+3=1,移项得z=1+3
(2)由方程3x=4x-9,移项得3x-4x=-9
(3) 由方程3x+4=-5x+6,移项得3x+5x=6-4
(4)由方程5-2x=x-9,移项得-2x-x=9-5
强调:(移项一定要改变符号,不移项符号不变。


环节2、交流提升: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交流课本例1、2、3,共同讨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每组找代表汇报课本例1、2、3的解法,师用幻灯片显示解答过程。

集体交流解题步骤。

1.移项,2.合并同类项,3.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4.检验。

根据学到的方法,解答下列方程。

试一试:
(1)75=-x (2) 434-=x x
(3)42=-x (3) 312
3=x
(指做得最快的4名同学在黑板上做出4道题然后集体交流,找出薄弱环节,加强练习)
环节3、精讲点拨:
问题:解方程要注意“移项”与“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的区别。

求下列方程的解是移项还是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并说明变形的根据。

(1) 35=+x (2) 25-=x
(3) 592=x (4) 5x =3x – 5
(再找做得快的其他4名同学上黑板做出这4道题,每名同学讲出自己的做题依据。

找出典型错误,订正) 温馨提示:(1)移项:要先改变符号再移项
(2)合并同类项:移项后,把方程左右两边的同类项合并,将方程化为ax=b 的形式
(3)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将方程ax=b 未知数x 的系数x 化成1。

环节4:巩固检测
1、 (1) 3 + x = 6 (2) x — 15 = 2
x x x x x -+=+-=+=2674)3(;312)2(;1 (4)2181=x
(5)433
4=x (6) 7x —5 = —3x
(同桌交换所做练习,集体交流答案,标出对错,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出解简单方程的步骤吗?在每一步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课后延伸:(1-3题巩固作业,为必做题;4、5题拓展提升,可选做)
1、解方程
(1)3 – x = 6 (2)
x 21 =4
(3) 2x + 3 = 3x (4)2x – 1 = 5x + 7 (5)
2331+x =0 (6)21x – 3 = 5x +41
2、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方程变形的根据:
(1)x + 1.6 = 0 (2)-2.8y - 0.7 = 1.4
3、填空题
(1)若412223=+-k x k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 的取值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方程3x+2a=12和方程3x-4=2的解相同,那么a=__________.
4、解答题:
当x 取何值时,2x+1 与 —2
1x —2的值, (1)相等 (2)互为相反数
5、回顾:
整式的加减中的去括号法则你还记得吗?利用去括号法则完成下列题目
1、(1)3x + ( 2x –x ) (2) 3( x + 6 ) – 9 + 5 ( 1 – 2x )
2、尝试解下了方程:
(1)3( x + 6 ) = 9 – 5 ( 1 – 2x )
(2)( y + 1 ) - 2(y - 1 )= 1 – 3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