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爆破理论
爆破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爆破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5e3d8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f.png)
爆破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一、引言爆破工程技术是一种利用爆炸能量来实现工程目标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建造、交通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爆破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二、爆破工程技术的现状1. 应用领域爆破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建造、交通等领域。
在矿山中,爆破技术可以有效地破碎矿石,提高采矿效率;在建造领域,爆破技术可以用于拆除建造物、开挖基坑等;在交通领域,爆破技术可以用于隧道施工、铁路建设等。
2. 技术原理爆破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爆炸能量产生的冲击波来破坏物体。
在爆破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爆破物的性质和目标,然后选择合适的爆炸物和装置,进行布药、引爆等操作,最终实现预定的工程目标。
3. 技术要求爆破工程技术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爆炸物和装置,并合理安排爆破参数,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爆破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爆破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自动化爆破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时监测爆破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果和安全性。
2. 精确控制技术的提升精确控制技术是爆破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引入先进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爆破过程中的能量释放、冲击波传播等参数的精确控制,提高爆破效果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3. 环保技术的应用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爆破工程技术也需要适应环保要求。
因此,研发环保型爆破剂和装置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环保型爆破剂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爆破效果。
4. 数据化管理的推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化管理在爆破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建立爆破工程的数据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爆破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提高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四、结论爆破工程技术作为一种利用爆炸能量来实现工程目标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爆破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爆破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b20f5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f.png)
爆破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1. 爆破工程技术的概述爆破工程技术是一种利用爆炸能量来破坏或改变物体结构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矿山、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等工程领域,能够高效地完成一些传统方法难以达到的任务,如岩石爆破、拆除建筑物、挖掘隧道等。
2. 爆破工程技术的现状目前,爆破工程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成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技术手段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爆破工程技术的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代爆破工程技术采用了先进的爆炸物、起爆装置和监测仪器等设备,使得爆破过程更加精确、安全和可控。
2.2 安全性的提高在过去,爆破工程技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事故。
但现在,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和技术规范,爆破工程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工程师们能够准确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2.3 精确度的提升现代爆破工程技术能够实现对爆破效果的精确控制。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工程师们能够预测爆破后的效果,包括岩石破碎程度、振动幅度、噪音水平等。
这使得爆破工程更加可控,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4 环保性的改善过去,爆破工程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但现在,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工程师们开始采用更加环保的爆破材料和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3. 爆破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爆破工程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发展,并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3.1 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爆破工程也将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爆破工程设备将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能够自主完成爆破任务,并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3.2 精细化和个性化未来的爆破工程将更加注重精细化和个性化。
通过精确的设计和计算,工程师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爆破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3 绿色环保环保将成为未来爆破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现代爆破技术8
![现代爆破技术8](https://img.taocdn.com/s3/m/64d17964011ca300a6c390ea.png)
图 8-25 平面飞片加载装置示意图
8.3 爆炸合成新材料
• 8.3.2 爆炸合成金刚石
• 8.3.2.2 爆轰波法
保护介质 = 炸药 传爆药 雷管 爆炸罐
底座
• 8.3.2.3 爆轰产物法
•
图 8- 27 爆炸合成装置示意图
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Ultrafine Diamond,简称UFD)与冲击波法和爆轰 波法不同,它是利用负氧平衡炸药爆轰后,炸药中过剩的没有被氧化的 碳原子在爆轰产生的高温高压下重新排列、聚集、晶化而成纳米金刚石 的技术,所以又称为爆轰产物法。
8. 特种爆破技术
• 8.1 聚能爆破 • 8.1.1聚能爆破原理
8.1 聚能爆破
• 影响聚能药包爆破威力的因素
• 影响聚能药包威力的因素有:炸药、药形罩、隔板、 壳体、和支架等
图8-3 各种形状的药型罩 a-轴对称型;b-面对称型;c-中心对称型 1-药型罩;2-炸药
8.1 聚能爆破
8.2 爆炸加工
8.2.3 爆炸硬化
• 爆炸硬化(explosive hardening) 是利用敷设在金属表面的一 层板状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 波使金属表层硬化的方法。
图8-22爆炸硬化过程示意图 1-待硬化金属;2-已硬化金属;3-炸药;4-雷管
• 经爆炸硬化的金属表层,一般硬度将提高2~3倍,抗拉强度提高2 倍,屈服点可提高4倍左右。对爆炸硬化的高锰钢切片的显微观察表 明,高锰钢表层在复杂的爆炸应力作用下,晶粒产生了高密度的位 错、增值和滑移。 • 塑性变形和强化的结果,表现为硬度的提高,这就是高锰钢在爆 炸载荷作用下硬度提高的原因。
图8-30 SBG型爆炸切割弹结构示意图 1-连接件;2-同步引爆器;3-炸药; 4-聚能罩;5-异形炸药;6-壳体;7 -扩爆管
爆破原理及爆破方法
![爆破原理及爆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c3a85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9.png)
爆破原理及爆破方法第一节爆破作用原理一、岩体爆破破坏机理爆破是当前破碎岩石的主要手段。
关于岩石等脆性介质爆破破坏机理,有许多假设,按其基本观点,归纳起来有爆轰气体膨胀压力作用破坏论、应力波及反射拉伸破坏论、冲击波和爆轰气体膨胀压力共同作用破坏论三种。
1.爆轰气体膨胀压力作用破坏论该理论认为炸药爆炸所引起脆性介质(岩石)的破坏,使其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它所产生的推力,作用在药包四周的岩壁上,引起岩石质点的径向位移,由于作用力的不等引起的径向位移,导致在岩石中形成剪切应力,当这种剪切应力超过岩石的极限抗剪强度时就会引起岩石破裂,当爆轰气体的膨胀推力足够大时,会引起自由面四周的岩石隆起,鼓开并沿径向推出。
这种观点完全否认冲击波的动作用,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2.应力波反射拉伸破坏论该理论认为药包爆炸时,强大的冲击波冲击和压缩四周岩石,在岩石中激发成激烈的压缩应力波,当传到自由面反射变成拉伸应力波,其强度超过岩石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从自由面开始向爆源方向产生拉伸片裂破坏作用。
这种理论只从爆轰的动力学观点出发,而忽视了爆生气体膨胀做功的静作用,因而也具有片面性。
3.冲击波和爆轰气体膨胀压力共同作用破坏论该理论认为爆破时,岩石的破坏是冲击波和爆轰气体膨胀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在解释岩石破碎的原因是谁起主导作用时仍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冲击波在破碎岩石时不起主要作用,它只是在形成初始径向裂隙时起了先锋作用,但在大量破碎岩石时则主要依靠爆轰气体膨胀压力的推力作用和尖劈作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爆破时岩石破碎谁起主要作用要取决于岩石的性质,即取决于岩石的波阻抗。
关于高波阻抗的岩石,即致密坚韧的整体性岩石,它对爆炸应力波的传播性能好,波速大。
关于低波阻松软而具有塑性的岩石,爆炸应力波传播的性能较差,波速较低,爆破时岩石的破坏主要依靠爆轰气体的膨胀压力;关于中等波阻抗的中等坚硬岩石,应力波和爆轰气体膨胀压力同样起重要作用。
现代爆破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爆破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66cf3384254b35effd344f.png)
现代爆破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采矿工程中,除了各种先进的机械化设备之外,爆破新技术的应用也值得人们更多的关注。
本文从爆破技术的发展历史入手,随后对现代爆破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标签:现代爆破技术;应用分析;采矿工程1 爆破技术概述爆破技术就是利用炸药在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能量将周围的岩石等原有结构破坏。
目前爆破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采矿、采石等各个领域。
在采矿工程中,鉴于矿物的特殊性,这项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爆破所造成的冲击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此过程中,如果稍有不慎,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所以,在爆破进行中,特别是矿山的作业中,需要特别注意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能创造足够的经济效益。
2 爆破新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1)水胶炸药爆破技术。
水胶炸药是指利用浆状炸药的基体,再加上有机铵硝酸盐为敏化剂,利用化学交联技术并对其进行改进,最后得到具有高雷管感度和可用普通雷管起爆的炸药。
它的优点在于具有极好的抗水性和安全性,并且其质量稳定、有极强的爆炸威力等。
但是,它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于无沼气或极易发生矿尘爆炸的工程中。
在进行开采时,对于含硫量较高的矿床,水胶炸药是极佳的选择,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燃烧事故的发生,在煤矿的开采中运用水胶炸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2)无限分段起爆网络技术。
无限分段起爆网络技术是指在进行爆破时,为避免多点同时爆炸的现象,通常会利用导爆管来引爆炸药,并形成内外结合的炮孔。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样的技术已经逐渐普及使用。
在现代采矿爆破中,由于缺少专门的设备对起爆前的情况进行检查,所以在起爆中需要准确控制起爆网络的传播过程,并且在炮孔外面与导爆雷管连接,这样可以保证爆炸的最佳效果。
(3)电雷管爆破技术。
在我国的采矿工程中,比较常用的起爆方式是电雷管起爆。
隧道开挖中的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
![隧道开挖中的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92b4b1649649b6649d74770.png)
隧道开挖中的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摘要:隧道和地下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铁道、交通、水利、水电、矿山等均少不了它。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隧道工程建设越来越需要解决多快好省的问题。
为此,除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外,还要解决隧道现代爆破技术问题。
爆破开挖是建设隧道的第一道工序,它的成败与好坏直接影响到围岩的稳定,以及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和施工速度,因此,隧道爆破是隧道建设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邵分。
关键词:岩石爆破爆破机理隧道地下工程本构模型引言:虽然我国也在引进掘进机,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钻爆法与掘进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同时并举。
而且,在岩石隧道掘进机及高压射水等新的岩石开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同时,隧道爆破技术也会随着岩石爆破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进。
钻爆法由于对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开挖成本低。
因而特别在坚硬岩石隧道、破碎岩石隧道掘进中及大量的短隧道施工中,即使将来掘进机在技术上更完善了以后,也仍会是主要的施工方法。
1岩石爆破的本构模型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在两方面展开,一是追求普遍适用于各种爆破计算和分析、旨在建立相关计算模型的理论研究一是结合一定工程实践,适用于一定范围的具体工程设计和参数优化的实验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从岩石破碎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可将其分为弹性理论阶段、断裂理论阶段、损伤理论阶段和分形损伤理论个阶段。
1.1弹性理论阶段弹性力学模型将岩石视为各向同性的均质、连续的弹性体,岩石在爆炸荷载下的破坏是因其内部最大应力超过岩石应力极限引起的[1]。
在破碎之前,岩石处于弹性状态。
这种理论以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方法为基础,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可方便的简化工程问题、建立力学模型并加以分析计算。
由于这种理论模型不考虑岩石的材料缺陷,其理论基础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
1.2断裂理论阶段随着断裂力学的发展和岩石断裂理论研究的深入,岩石中裂纹扩展及断裂破坏问题也被引入了爆破理论研究领域[2]。
断裂理论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有BCM模型和NAG-FRAG模型。
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
![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262f2d66137ee06eff91878.png)
406室1.周边控制爆破有哪些方法,应用如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1)光面爆破。
先将光爆层意外的岩石爆破崩落,再爆破轮廓炮孔,形成设计轮廓。
优点:能减少超挖,加快掘进速度,爆破后成型规整,并且隧道轮廓外的围岩不产生或很少产生爆破裂缝,有效保持了围岩的稳定性和减少了其承载能力的降低。
2)预裂爆破。
事先沿设计轮廓线爆破轮廓炮孔,形成裂缝,再起爆轮廓范围内的炮孔爆落岩石。
优点:预裂缝一旦形成,对防止主爆区产生的振动及保留岩体的损坏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预裂缝形成后有二个重要作用,第一,防止主爆区的破裂缝伸向保留区。
第二,减小主爆区对保留区的振动影响。
缺点:预裂爆破是一种处在夹制作用很大情况下的爆破,振动强度大和使保留岩石受到某种影响在所难免。
3)切槽爆破。
将爆破的圆形孔断面结构改为带锥形的刻槽孔。
这种爆破效果好,断面平整,对于石材的开采,岩石边坡的爆破,隧道的掘进,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打孔施工较困难。
4)切缝药包爆破。
具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的炸药外包装上开有不同角度、不同形状和目的的切槽。
优点:不需要采用特殊形状的炮孔,直接将药包做成特殊形状,缺点:药包要做成特殊形状。
5)聚能药包爆破。
在装药前端做成空穴,衬以金属药形罩,爆炸瞬间金属变成液态沿着轴线方向向前高速射出,这样可使爆炸产物聚集起来,提高能流密度,增强爆破作用。
2.高耸建筑物定向倒塌拆除爆破有哪些危害,各是如何控制的?爆破飞石:严格控制装药量;采用小孔径分散装药或不耦合装药;调整局部装药结构;提高炮孔堵塞质量;合理确定起爆顺序和间隔时间;在爆破缺口部位做必要的覆盖防护、近体防护、保护性防护,防护材料可以用荆笆、胶帘等。
爆破振动:在构筑物周围开挖一定深度的减震沟触地飞石:紧贴构筑物周围环绕一层网格较密的铁丝网,倒塌过程中碎块在铁丝网的牵引下不可能飞散较远;在与高耸建筑物倒塌撞击的部分地面铺上一层软土,吸收撞击能量,减少反弹的碎块;在与建筑物倒塌撞击的部分地面周围设置防护栅栏,阻隔触地飞石。
浅谈对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的认识
![浅谈对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2c204794be1e650e52ea99f3.png)
浅谈对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的认识发表时间:2020-01-09T14:21:41.50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3期作者:包朋华[导读] 岩石爆破是利用炸药的爆炸作用对岩石施加荷载,使岩石破坏的力学过程。
摘要:岩石爆破是利用炸药的爆炸作用对岩石施加荷载,使岩石破坏的力学过程。
工程爆破的目的是基本上岩石或岩石状材料(如混凝土),炸药的爆破特定条件下的类型,爆破参数和钻井方法,钻探工具,钻机类型,钻机工作参数等,所有涉及岩石物理机械性能。
钻孔和爆破方法经常在隧道施工通过钻孔使用,即,岩石挖掘,充电和爆破。
当炸药在介质中被分解,如岩石和土壤会造成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到周围结构破坏产生的爆破应力波。
如何降低爆破开挖对邻近地面建筑的破坏,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使用相邻表面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爆破;数值模拟;岩石;单孔爆破1引言在土木工程活动,建筑施工,铁路,公路建设,以及各类隧道施工的基础涉及大量土壤或岩石体的开挖。
目前,爆破仍然是岩石开挖合理,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情况不会在未来发生很大变化。
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岩石爆破的方向学习掌握爆破工程。
岩石爆破技术是利用炸药作为能源,以使其爆炸做机械功,引起变形,破坏,运动和周围介质来实现预期的项目的投掷的工程技术。
其理论基础是炸药及其爆破理论、固体中的应力波理论、固体强度理论、岩石动力学等。
在采矿、铁路、公路和水利工程中,采用爆破可将土石方抛掷到预定的位置,从而加快了车场、公路或大坝的建设速度。
目前,爆破技术已经成为技术手段为许多工业生产和施工挖掘在经济建设之一,适用于各种部门中国国家经济生产的。
目前,在冶金,煤炭,水电,铁路运输和基础设施的经济建设领域,爆破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和生产矿山,岩土工程,建筑物拆除和材料加工。
在经济建设和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也促进了充实和爆破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爆破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已在应用程序中创建。
2岩石爆破岩石爆破是利用炸药的爆炸作用对岩石施加荷载,使岩石破坏的力学过程。
现代爆破技术及其应用
![现代爆破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1c9d82b307e87100f69601.png)
现代爆破技术及其应用摘要: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爆破技术的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和论述了现代爆破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爆破技术;土木工程;应用1.爆破技术概述爆破技术是一种利用爆炸过程中炸药产生的巨大能量使围岩及其他原始结构产生变形、破坏和抛掷作用,来完成工程目的的工程技术。
该技术安全、经济、快速,而且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冶金、煤炭、建材、化工、核工业、水利水电、交通、农业基本建设以及国防工程爆破等各个领域[1]。
在土木工程活动中,如建筑施工、铁路、道路施工、基坑开挖施工、隧道开挖施工等,大多需要大量的岩土体或土方开挖工作,爆破技术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
2.爆破技术的发展炸药是工程爆破作业中最主要的材料。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炼丹家就在长期的炼丹过程中发现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从而发明了黑火药。
在三国时期,我国就将火药用于战争,制造出火球和火箭。
到了两宋时期,科技发展迅速,战争接连不断,越来越多的火器开始出现并大量生产,促进了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
13世纪左右,火药从中国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经西班牙传入欧洲,最后传遍世界各地。
17世纪以后,火药开始广泛应用于矿山和土木工程爆破作业中,促进了爆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雷汞、火帽、硝化甘油和雷管的发现和发明,为现代爆破技术的不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20世纪后,导爆索、导爆管、毫秒延期电雷管、浆状炸药、乳化炸药等爆破器材和炸药的不断出现,使爆破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其后,导爆索起爆系统和导爆管起爆系统的研究和制造,大大增加了起爆作业的安全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爆破技术应用方面发展迅速,研发出许多爆破新工艺和新技术,解决了许多工程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难题。
我国公路、铁路、隧道、煤矿、水利等领域,大多采用爆破方法进行岩石的破碎开挖,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建设速度。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爆破技术已成为许多工业生产和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2013.05 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1-4章)
![2013.05 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1-4章)](https://img.taocdn.com/s3/m/da271e2058f5f61fb63666b0.png)
水下测试方法
7 4 5 3
6
1 9
2
82
1—水池,2—传感器,3、4—电荷放大器,5—数据采集仪 6—软盘,7—标准信号仪,8—药包,9—起爆电源
爆破器材
炸药的引爆
雷管——炸药 雷管——中继药包(起爆弹)
爆破介质
爆破方法
岩石爆破理论的发展阶段
早期发展阶段
爆破理论确定阶段
最新发展阶段
爆炸冲击波(应力波)使岩石产生裂隙,并将原 始损伤裂隙进一步扩展;
随后爆炸气体使这些裂隙贯通、扩大形成岩块, 脱离母岩;
冲击波对高阻抗的致密、坚硬岩石作用大;爆炸 气体膨胀压对低阻抗的弱弱岩石的破碎效果更佳 。
炸药在岩石中爆破作用
炸药的内部作用 炸药的外部作用
1.1 爆破的内部作用
有机玻璃中的爆炸裂纹
基本观点
1953年以前,这派观点在爆破界极为流行。 从静力学观点出发:认为药包爆炸后,产生
大量高温、高压气体,这种气体膨胀时所产 生的推力作用在药包周围的岩壁上,引起岩 石质点的径向位移,由于作用力的不等引起 不同的径向位移,导致在岩石中形成剪切应 力,当这种剪切应力超过岩石的极限抗剪强 度时就会引起岩石的破裂; 。
性物体的破坏是由内部存在的裂隙引起的 。由于固体内微小裂隙的存在,在裂隙尖 端产生应力集中,从而裂隙沿着尖端继续 扩张。 ——基于杆件试验和平板试验中的应力波
岩石杆件爆破试验
板件爆破试验
(1)1947年, K.M.贝尔特 (K.M.Baird) 用高速摄影机实测 了冲击波的速度。 用电力引爆直径㎜ 的铜丝在玻璃板中 爆炸,产生的冲击 波速度为 5600~11900m/s、 破坏的顺序是,爆 源附近→边界端→ 玻璃板中部。
现代爆破理论
![现代爆破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bc6c53143323968011c9235.png)
现代爆破理论2006年6月16日前言随着爆破技术和相邻学科的发展,爆破理论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岩体结构力学、岩石动力学和计算机模拟爆破技术的发展,使爆破理论的研究更实用化,更系统化了。
当今岩体力学已从以材料力学为基础的连续介质岩体力学发展为以工程地质为基础的非连续介质岩体力学。
岩体结构面特征对爆破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岩石动力学作为爆炸力学、冲击力学与爆破工程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对岩石爆破破碎原理的研究是一种推动力量。
计算机模拟爆破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预算出最优的爆破效果,而且可以在计算机上再现岩石爆破的动态过程,从而大大减少现场试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并能准确地查明各种因素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它代表着90年代爆破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爆破技术由工艺过渡到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是,从总体上看,爆破理论的发展仍然滞后爆破技术的要求,理论研究和生产实际仍有不小的差距。
再加上爆破过程的瞬时性和岩石性质的模糊性、不确定性、致使爆破理论众说纷法,争论不止。
美国矿业局W.L.福尔内(Faurney)等人认为:“岩石破碎的过程仍然没有阐明,在公开文献中尚有许多混乱和相互矛盾的论点……”南非的C.V.B.坎宁安(Cunninghan)在论及岩石爆破过程中动压与静压哪个占主导地位时谈到“60年代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论,毫无疑问,今后仍将争论一段时间”。
南非矿业研究会高级工程师J.R布里克曼(Brinkman)在1987年召开的第二届爆破破岩国际会议(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ck Fragmentation byBlasting)上谈到:“岩石爆破破碎机理目前仍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观点”。
在爆破理论迅速发展又众说纷云、相互矛盾的情况下,从发展的角度去研究不同时期各派爆破理论的主要论点、依据,从中找出发展趋势,无论是对于爆破理论本身的研究还是指导工程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爆破理论与技术
![爆破理论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ada75870029bd64783e2c28.png)
的氧量,g/g。
⑶氧平衡值计算: ①单质炸药:
Kb =
CaHbNcOd
b d (2a ) 2 16100% g/g M
M=12W+X+14Y+16Z
例如:硝化甘油炸药C3H5(ONO2)3——C3H5N3O9
5 16 (9 2 3 ) 2 K= 225
= + 0.035
三. 炸药的分类
1. 按组分分:
单体炸药——TNT、黑索金、太恩,雷汞 混合炸药——硝化甘油类炸药、硝铵类炸药、氯酸盐类炸药
2. 按用途分:
①起爆药:敏感、威力小,雷管的起爆药 Hg(ONC)2、Pb(N3)2、C6H2(NO2)ONO2 ②猛炸药:敏感度低、威力大,雷管的加强药、组成混合炸药 TNT-C6H2(NO2)3CH3、黑索金(RDX-[CH2N-NO2]3)、泰安 (PETN-C5H8(ONO2)4 ) ③发射药(火药):快速燃烧, 军事上发射药,工业上作起爆器材(导火索)和雷管的延期药
硝酸铵-2700m/s;
3. 影响爆速的因素
①药卷直径: 临界直径(小于则不爆)、 极限直径 (大于也不提高)
二号岩石铵梯炸药临界直径15mm
② 炸药密度:单质炸药(密好)、混合炸药(最佳密度)
③药卷外壳:外壳限制爆轰产物侧飞,直径小提高爆速明显,大时不明显。 ④ 炸药的粒度:越细,临界直径和极限直接减小,爆速提高。 ⑤ 起 爆 能 的 大 小 : 如 TNT 粒 径 1.0~1.6mm , ρ=1.0g/cm3 , 装 药 直 径
爆炸
2. 生成大量气体——作功的介质,1000L/kg
铝热剂的化学反应:
2Al + Fe2O3 = Al2O 3+ 2Fe + 829kJ
国内外现代爆破新技术_聚能爆破技术
![国内外现代爆破新技术_聚能爆破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2cb4c11a76e58fafab00347.png)
工程技术 Project technique国内外现代爆破新技术———聚能爆破技术 张瑞芝 李德超(中国矿业大学221008)【摘 要】针对光面爆破对围岩损伤较严重、轮廓不平整度大、周边孔痕率低,尤其在软弱破碎岩体中问题更为突出,超欠挖严重,很难保证周边质量等现状,岩石定向断裂爆破技术应运而生。
而其中的主要技术包括聚能管爆破技术、侧向聚能药包爆破技术、双向聚能拉伸爆破技术、多点聚能切割爆破技术等。
【关键词】聚能;爆破;双向1 引 言目前,国内外岩巷施工中普遍采用光爆技术,在我国高达90%。
相对于普通爆破,光爆巷道或硐室成型质量有较大改观,但围岩损伤仍较严重、轮廓不平整度大、周边孔痕率低,尤其在软弱破碎岩体中问题更为突出,超欠挖严重,很难保证周边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为了克服光爆的不足及满足复杂条件下岩体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的需要,国内外不少专家和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和探索性试验研究,岩石定向断裂爆破技术由此应运而生。
该爆破方法大体上分为三类,即切槽孔岩石定向断裂爆破、聚能药包岩石定向断裂爆破和切缝药包岩石定向断裂爆破。
其中,炮孔切槽爆破法增加了钻孔的难度,加大了辅助工序的时间,且需要采用专用钻具,钻孔效率低、成本高;聚能药包爆破法,尽管用药量少、效果好,但聚能药包制作工艺麻烦、适应性较差、不利于推广使用;相对而言,切缝药包爆破取得了较好效果,这类方法药卷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适应性强、易于推广,但对套管力学性质有一定的要求。
目前,对坚硬岩体的复杂断面成型爆破,仍无理想的爆破技术。
本文将从聚能管爆破技术,侧向聚能爆破技术,侧向聚能药卷爆破技术,多点聚能切割爆破技术等方面来介绍。
2 聚能管爆破技术2.1 基本原理在周边眼装药时,将炸药放在利用A BS 塑料制成的聚能管内,对炮孔实行不偶合装药,使聚能管本身对爆轰力产生瞬时抑制和导向作用,并通过切缝提供瞬态卸压空间,使爆轰力在切缝处形成高能流,集中在巷道轮廓线切线方向上传导,使其沿轮廓线方向优先产生裂隙并定向扩展。
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
![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262f2d66137ee06eff91878.png)
406室1.周边控制爆破有哪些方法,应用如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1)光面爆破。
先将光爆层意外的岩石爆破崩落,再爆破轮廓炮孔,形成设计轮廓。
优点:能减少超挖,加快掘进速度,爆破后成型规整,并且隧道轮廓外的围岩不产生或很少产生爆破裂缝,有效保持了围岩的稳定性和减少了其承载能力的降低。
2)预裂爆破。
事先沿设计轮廓线爆破轮廓炮孔,形成裂缝,再起爆轮廓范围内的炮孔爆落岩石。
优点:预裂缝一旦形成,对防止主爆区产生的振动及保留岩体的损坏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预裂缝形成后有二个重要作用,第一,防止主爆区的破裂缝伸向保留区。
第二,减小主爆区对保留区的振动影响。
缺点:预裂爆破是一种处在夹制作用很大情况下的爆破,振动强度大和使保留岩石受到某种影响在所难免。
3)切槽爆破。
将爆破的圆形孔断面结构改为带锥形的刻槽孔。
这种爆破效果好,断面平整,对于石材的开采,岩石边坡的爆破,隧道的掘进,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打孔施工较困难。
4)切缝药包爆破。
具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的炸药外包装上开有不同角度、不同形状和目的的切槽。
优点:不需要采用特殊形状的炮孔,直接将药包做成特殊形状,缺点:药包要做成特殊形状。
5)聚能药包爆破。
在装药前端做成空穴,衬以金属药形罩,爆炸瞬间金属变成液态沿着轴线方向向前高速射出,这样可使爆炸产物聚集起来,提高能流密度,增强爆破作用。
2.高耸建筑物定向倒塌拆除爆破有哪些危害,各是如何控制的?爆破飞石:严格控制装药量;采用小孔径分散装药或不耦合装药;调整局部装药结构;提高炮孔堵塞质量;合理确定起爆顺序和间隔时间;在爆破缺口部位做必要的覆盖防护、近体防护、保护性防护,防护材料可以用荆笆、胶帘等。
爆破振动:在构筑物周围开挖一定深度的减震沟触地飞石:紧贴构筑物周围环绕一层网格较密的铁丝网,倒塌过程中碎块在铁丝网的牵引下不可能飞散较远;在与高耸建筑物倒塌撞击的部分地面铺上一层软土,吸收撞击能量,减少反弹的碎块;在与建筑物倒塌撞击的部分地面周围设置防护栅栏,阻隔触地飞石。
第一章爆破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章爆破基本理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a8c765168884868762d6cb.png)
爆炸的分类: 物理爆炸(不发生化学变化 ) 核爆炸 (核裂变或核聚变 ) 化学爆炸(有新的物质生成 )
2018/8/6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2
化学爆炸三要素
1
反应的放热性
2
反应过程的高速度
3
反应中生成大量气 体产物
炸药爆炸必须的能 源
爆炸反应区别一般 化学反应的重要标 志
炸药爆炸对外做功 的媒介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
1.1 基本概念 1.2 炸药的起爆与感度 1.3爆炸反应的热化学参数 1.4炸药爆轰的基本知识
1.5 炸药的爆炸性能
2018/8/6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炸药
(explosive) :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放出能量,生成气体产物, 显示爆炸效应(explosive effect)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爆发点/℃ 330 186~230 171~179 180~188 184~189 300
2018/8/6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37
火焰感度:炸药在明火(火花,火焰)作用 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火焰感度。
2018/8/6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22
作业题
1. 长期研究和应用实践表明:工程爆破的发展前景正朝着科学化、精细 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2. 爆破器材的发展方向是高质量、多品种、低成本、高安全和生产工艺 连续化。 3. 爆破安全技术包括爆破施工作业中的安全问题和爆破对周围建筑设施 与环境安全影响两大部分。 4.名词解释:缓慢分解 5.什么是化学爆炸的三要素? 6.炸药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形式是:()()()()。 7.试述从缓慢分解到爆轰的转化过程。 8.燃烧与缓慢分解的区别。 9.燃烧与爆炸的区别。 10.爆轰与爆炸的区别。
爆破理论——精选推荐
![爆破理论——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1394f9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2.png)
爆破理论2. ⼯程爆破基本理论爆破理论就是研究炸药爆炸与爆破对象(⽬标)相互作⽤规律的有关理论。
对于内部爆破(装药置于爆破对象内部),例如岩⼟爆破,就是研究炸药在岩⼟介质中爆炸后的能量利⽤及其分配,也就是研究炸药爆炸产⽣的冲击波、应⼒波、地震波在岩⼟中的传播和由此引起的介质破坏规律,以及在⾼温⾼压爆⽣⽓体作⽤下介质的进⼀步破坏及其运动规律;对于外部爆破(装药与爆破对象之间有⼀定距离),例如军事上采⽤的接触或⾮接触构件爆破,就是研究炸药爆炸后产⽣的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与⽬标的相互作⽤以及由此引起的爆破⽬标的破坏及其运动规律。
它是⼀个复杂⽽特殊的研究系统。
要阐明爆炸的历程、机理和规律,应包括以下研究内容:⑴、爆破的介质在什么作⽤⼒下破坏的;破坏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⑵、爆破介质的特性,包括⽬标(岩⼟)的结构、构造特征、动态⼒学性质及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⑶、爆炸能量在介质中传递速率;⑷、介质的动态断裂特性与破坏规律;⑸、介质破碎的块度及碎块分布、抛掷和堆积规律;⑹、空⽓冲击波与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个别爆破碎块的飞散距离;以及由冲击波、地震波、个别飞⽯、爆体的落地震动等引起的爆破危害效应及其控制技术。
以岩⽯爆破为例,⽬前⼤量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证明,岩体的爆破破碎有以下规律:(1)、应⼒波不仅使岩⽯的⾃由⾯产⽣⽚落,⽽且通过岩体原⽣裂隙激发出新的裂隙,或者促使原⽣裂隙进⼀步扩⼤,在应⼒波传播过程中,岩体破碎的特点是:原⽣裂隙的触发、裂隙⽣长、裂隙贯通、岩体破裂或破碎;(2)、加载速率对裂隙的成长有很⼤作⽤:作⽤缓慢的荷载有利于裂隙的贯通和形成较长的裂隙,⽽⾼速率的载荷容易产⽣较多裂隙,但却拟制了裂隙的贯通,只产⽣短裂隙;(3)、爆破⾼压⽓体对裂隙岩体的破碎作⽤很⼩,但它有应⼒波不可替代的作⽤:可以使由应⼒波破裂了的岩体进⼀步破碎和分离;(4)、岩体的结构⾯(岩体弱⾯的统称,包括节理、裂隙、层理等各种界⾯)控制着岩体的破碎,它们远⼤于爆破作⽤⼒直接对岩体的破坏。
现代科学技术在爆破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在爆破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b43f43d67ec102de2bd892d.png)
现代科学技术在爆破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爆破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早在80年代,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曾指出:“爆炸的科学技术历来是军事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部门。
它在工农业生产、工程建筑以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还是后来的事。
可是,现在已经可以明确,它是一门应该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了”。
近年来,通过吸收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边缘学科、现代数学方法等其它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对爆破理论的研究,以及大量采用先进的测量和监测仪器,加之新型爆破器材、先进的起爆系统和新型的施工机具的出现与应用,使爆破技术逐步脱离纯经验性的积累,开始以爆破理论为指导,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对爆破过程进行可靠控制,对爆破效果以及效应进行模拟预报等方向发展,开始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过渡。
现代科学技术在爆破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是:0.4.1 爆破理论的研究更加实用化、计算机化和科学化(1)、许多新思想、新方法以及边缘科学、现代数学方法引入到爆破理论研究中。
例如,把爆破过程视为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研究方法上,运用60年代发展起来的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和70年代发展起来的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及非线性理论等以及80年代发展起来的数值方法(Numerical Method(NMM)和中国留美学者石根华博士提出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法(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同时引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灰色系统、分形几何(Fractal Geometry)等不确定性模型(Vn- Deterministic Model)理论,以及最优化方法、有限元法、蒙特卡罗方法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方法等现代数学方法,使爆破理论的研究更加科学化。
(2)、运用计算机防真、模拟、CAD系统、专家系统等计算机科学描述爆破裂隙的产生和扩展,预测爆破块度和爆堆形态,模拟爆破过程,使爆破理论的研究和爆破设计更加计算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爆破理论2006年6月16日前言随着爆破技术和相邻学科的发展,爆破理论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岩体结构力学、岩石动力学和计算机模拟爆破技术的发展,使爆破理论的研究更实用化,更系统化了。
当今岩体力学已从以材料力学为基础的连续介质岩体力学发展为以工程地质为基础的非连续介质岩体力学。
岩体结构面特征对爆破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岩石动力学作为爆炸力学、冲击力学与爆破工程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对岩石爆破破碎原理的研究是一种推动力量。
计算机模拟爆破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预算出最优的爆破效果,而且可以在计算机上再现岩石爆破的动态过程,从而大大减少现场试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并能准确地查明各种因素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它代表着90年代爆破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爆破技术由工艺过渡到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是,从总体上看,爆破理论的发展仍然滞后爆破技术的要求,理论研究和生产实际仍有不小的差距。
再加上爆破过程的瞬时性和岩石性质的模糊性、不确定性、致使爆破理论众说纷法,争论不止。
美国矿业局W.L.福尔内(Faurney)等人认为:“岩石破碎的过程仍然没有阐明,在公开文献中尚有许多混乱和相互矛盾的论点……”南非的C.V.B.坎宁安(Cunninghan)在论及岩石爆破过程中动压与静压哪个占主导地位时谈到“60年代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论,毫无疑问,今后仍将争论一段时间”。
南非矿业研究会高级工程师J.R布里克曼(Brinkman)在1987年召开的第二届爆破破岩国际会议(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ck Fragmentation byBlasting)上谈到:“岩石爆破破碎机理目前仍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观点”。
在爆破理论迅速发展又众说纷云、相互矛盾的情况下,从发展的角度去研究不同时期各派爆破理论的主要论点、依据,从中找出发展趋势,无论是对于爆破理论本身的研究还是指导工程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爆破理论的传统内容包括,岩石是在什么作用力下破碎的;破碎的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
随着人们对爆破现象认识的逐步加深,对于爆破理论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也相应扩大。
1958年日本召开的岩石爆破机理讨论会上,东京大学的山口梅太郎认为,爆破机理的研究范围应该包括:(1)力学的爆破机理:理论的研究;爆破时的各种测定;现场爆破效果的总结。
(2)关于炸药的研究:广义的炸药破坏力的研究;药室内压力的研究。
(3)对作为爆炸对象的岩石性质的研究:岩石物理性质的研究;作为岩体的岩石性质的研究。
实践证明,这些观点已被很多人接受。
前苏联学者A.H.哈努卡耶夫(Ханукаев)认为,爆破法破碎岩石的过程就是岩石爆破的物理过程。
要使更多的炸药能量用于破碎岩石,就必须使炸药的爆轰性能与岩石的性质相匹配。
因此,炸药的研究和岩石性质的研究构成了爆破机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著名学者杨善元教授认为,爆破是一种动态的力学过程,用“岩石爆破动力学”来概括岩石爆破的理论基础比较合适,其内容应该包括:(1)波动物理学;(2)爆炸力学(包括热流体力学与冲击波理论,热化学与爆轰理论);(3)弹塑性理论与固体中的应力波理论;(4)岩石的断裂力学;(5)超动态量测技术。
笔者认为:爆破理论是研究工程爆破中各种爆破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爆炸在介质中产生高温、高压和高速等多变状态,在周围介质中引起极其复杂的效应,包括冲击波、应力波、地震波的传播和效应。
因此,爆破过程是集炸药的爆轰,爆轰的控制,岩石获得爆炸能量的动力性质,岩石断裂特性和爆破块度分布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要阐明爆炸的历程、机理和规律,应包括以下内容:(1)爆轰波理论的研究;(2)岩石特性,包括岩体结构、构造特征和岩石动态力学性质及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3)爆破能量向岩石的传递效率;(4)岩石的动态断裂和破坏;(5)计算机模拟爆破过程,预测爆破块度和爆堆形状。
本书在阐明爆破理论的发展过程时,基本上以年代顺序为主,对于一些国内没有详细报导的基本理论都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如日野论点,U.兰格福斯论点,村田论点等。
对于国内有过报导的基本理论,为了保持内容的连续性,也作了相应的介绍,但是,增加了最新研究成果。
例如C.W利文斯顿的爆破漏斗理论。
在介绍中对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评价,同时对于爆破理论的主要依据——实验结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篇幅允许的条件下,都尽量给予说明。
对于现代爆破理论的最新发展,为便于何题的展开,采用分专题论述的方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一直得到童光煦教授的鼓励和帮助。
谨致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编者1995.10目录第一章现代爆破理论的发展...................................................l 第一节现代爆破理论的发展阶段.......................................l 第二节关于岩石爆破破碎主因的争论 (3)第二章早期的爆破理论 (7)第一节炸药量与岩石破碎体积成比例理论 (7)第二节C.W.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 (9)第三节流体动力学理论 (26)第四节对早期爆破理论的评价 (29)第三章冲击波拉伸破坏理论 (31)第一节基本观点— (31)第二节代表人物——日野熊雄的论点 (31)第三节冲击波拉伸破坏理论的依据 (52)第四节对冲击波拉伸破坏理论的评述 (55)第四章爆炸气体膨胀压破坏理论 (58)第一节基本观点 (58)第二节代表人物——U.兰格福斯的论点 (58)第三节代表人物——村田勉的论点 (64)第四节爆炸气体膨胀压破坏理论的依据 (87)第五节对爆炸气体膨胀压破坏理论的评述 (88)第五章冲击波和爆炸气体综合作用理论 (90)第一节概述— (90)第二节代表人物——Ф.A.鲍姆的论点— (91)第三节代表人物——伊藤一郎的论点 (94)第四节代表人物——P.A.帕尔逊的论点— (110)第五节、代表人物——L.C.朗的论点 (113)第六节代表人物——T.N.哈根的论点 (115)第七节试验研究 (123)第八节现代爆破理论的要点 (126)第六章裂隙岩体的爆破理论 (130)第一节概述 (130)第二节岩体破碎的主要因素 (133)第三节岩体结构面对爆破的影响和控制 (137)第七章岩石动载特性及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154)第一节动载荷的分类 (154)第二节岩石动载特性的试验研究方法 (155)第三节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岩石动载特性 (164)第四节岩石动载特性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173)第八章计算机模拟爆破 (182)第一节概述 (182)第二节计算机模拟爆破的步骤(阶段) (183)第三节典型爆破数学模型的介绍 (192)第四节计算机模拟爆破的成果与发展 (220)第九章用不确定模型解决爆破问题的实例 (222)第一节工程爆破中的不确定性及问题解 (222)第二节用模糊数学进行矿岩爆破性分区 (223)第三节用分形理论预测爆破块度的分布 (227)附录爆破理论发展年表一 (233)参考文献 (236)第1章现代爆破理论的发展1.1 现代爆破理论的发展阶段爆破理论作为一个学科,划分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时间上是很难划分清楚的。
但是就发展过程来说,必然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随着炸药、起爆器材的发明和应用,爆破量测技术的进步以及相邻学科的发展,爆破理论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即早期发展阶段;爆破理论的确定和发展阶段;现代爆破理论的最新发展阶段。
1.1.1早用发展阶段炸药何时用于爆破作业其说法不一,有记载可查的是:1232年在中国蒙古与金的战争中使用了火药,称为“火箭”、“火球”、“火枪”,1415年意大利国王贝利五世在对法战争中使用了坑道地雷。
爆破用于矿山和土木工程作业则是在17世纪以后的事了。
1613年德国人马林(Marlin)、韦格尔(Weigel)在弗雷斯帕格(Freisberg)矿山首先用炸药掘进坑道,开创了爆破采矿的历史”’。
应该说从炸药用于爆破作业起,人们就有了计算炸药量的方法,也就出现了早期爆破理论。
直到20世纪60年代日野熊雄的冲击波拉伸破坏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早期爆破理论发展阶段结束。
这一阶段比较著明的理论有炸药量与岩石破碎体积成比例理论,L.W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和流体动力学理论。
综观早期爆破理论的特点是,出现了炸药量计算公式,但是对爆破过程并未作实质性的说明。
1.1.2爆破理论的确立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日野氏提出冲击波拉伸破坏理论和U.兰格福斯(Longfors)等人提出爆炸气体膨胀压破坏理论开始,到70年代L.C.朗(L.C.Long)明确提出爆破作用三个阶段为止,历时十余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1)冲击波拉伸破坏理论;爆炸气体膨胀压破坏理论;冲击波和爆炸气体综合作用理论已经确立。
(2)在爆炸破坏主因是冲击波压力还是爆炸气体膨胀压方面展开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各派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
(3)争论的结果,冲击波和爆炸气体综合作用理论,爆破过程的三个阶段论逐步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4)利用现代测量仪器,例如高速摄影机进行的观测,大大丰富和完善了爆破理论的内容,初步揭示了破坏的本质现象。
1.1.3现代爆破理论的最新发展阶段现随破理论的最新发展阶段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标志之一是有裂隙介质爆破机理的产生。
随着实验技术和相邻学科的发展,爆破理论和爆破技术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新景象。
近年来举行的爆破破岩国际会议基本上代表了当代爆破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
乞今为止已召开了四届爆破破岩国际会议,其地点和时间分别是:瑞典吕勒欧(Lulea,1983.)美国柯罗拉多(Keystone,Colorado,1987.)澳大利亚布里斯班(Brisbane,1990)奥地利维也纳(Vienna,1993·)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各学派虽然仍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但这已不是研究的主流,代表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1)裂隙岩体爆破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岩体结构面对岩石爆破的影响和控制。
(2)岩石动载特性及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3)计算机模拟和再现爆破过程,用以研究裂纹的产生、扩展;预测爆破块度的组成和爆堆形态;供计算机模拟用的爆破模型不断涌现。
(4)一些新的思想,新的研究方法开始进入爆破理论的研究。
例如把爆破过程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研究方法上,利用60年代发展起来的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和70年代发展起来的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分形理论、非线性理论等。
岩石破碎理论的研究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用不确定模型解决工程爆破问题已有可能。
总之,这一阶段爆破理论的研究更加实用化、计算机化和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