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二字听起来就颇有难度,小学开始学英语语法,到大学两年学了现代汉语和词汇学,虽仍有种种困惑,但小有收获。大三年级有幸跟随老师学习《现代汉语语法学》,让我对这一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汉语语法也由朦胧逐渐清晰明了起来。结合本学期所学,拜读了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其内容对我之语法学的理解很有帮助。本篇读书笔记,将结合黄廖本《现代汉语》、朱德熙先生的《语法问答》及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两本小册子谈一谈浅薄的几点收获。
一、总体分析
这本书是朱德熙先生1961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的讲义,至今已五十余年,却仍是汉语方向同学应必读的一本书。先生是从物理专业转入语言研究的,作为一名重要的语法学家,他既有理科生的逻辑思维,又有文科生扎实的知识功底。本书总体上是总分结构,最主要的两部分是词类和结构。
据我所读所感,内容上最突出的特点第一就是每一部分的讲解都非常仔细,每一章都划分为四至十九个小节不等,大部分知识在课上已经接触过,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初次会面,例如系位构造、系位组合等。第二,书中具体词语的辨析和讲解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如“别人和人家”、“大家和大伙儿”、“跟和同”等,都进行了详解。第三,书中常有组与组之间的对比,有时是相近的两组,比如讲存现宾语时对列举的A、B两组进行了对比,或者是变形对比,讲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时,把性质形容词做变形,换成跟它对应的状态形容词,从而得出二者的不同。
二、收获
通读全书后,发现书中有一些观点是熟知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太了解或者是内容相同,其概念和归属有了一些变化,在这里谈几点思考的问题。
①粘合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
我发现书中有三处提到了粘合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分别在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和偏正结构,于是我把这三处放在一起研究了一下。总的来说,粘合式就是前后两部分直接粘附,而组合式有的会加上“的”“得”或补语等。
述宾结构就是述语是单独的动词,宾语时单独的名词,二者直接粘合。“上
课”中“上”就是单独的动词,“课”是单独的名词,可以直接作定语。但是组合式述宾结构则需要加上“的”才能作定语。在判断粘合式时要注意宾语部分是否为词,如果是语素的话并不能算述宾结构。粘合式述补就是补语直接粘附在属于后面,组合式述补结构则需要带“得”。粘合式偏正结构指名词、区别词和性质形容词直接作定语,相当于名词,组合式偏正结构是带“的”、数量词作定语或者表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
这和我们在课上学的知识可以联系起来,在讲定语的部分讲到过定语和助词“的”的内容。而组合式述补结构的两类:表示可能性和表示状态,与我们所学的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是相对应的。这两种补语的“得”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前者是一个独立助词,其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因为“得”不属于前面也不属于后面,“写/得/完”;后者“得”是一种连缀,它把结构划分为两个层次,它后面的补语表示结果,“压得/粉碎”。
②词和非词
我们在学习现代汉语和词汇学的时候都曾讲过词的界限,即词和词组的区分,但是都没有找出一种完全能够解释的通的方法。《语法讲义》中提出了三种方法:一种是扩展法,例如“买书”可以扩展成“买一本书”,所以“买书”是一个词组,“蝴蝶”却不能在“蝴”和“蝶”之间加东西,所以“蝴蝶”是一个词。还有根据构词能力来划分,即替换法,比如“吃饭”中“吃”可以换成“打、做”,“饭”可以换成“菜、肉”,因为两个字都可以被替换,所以这是两个词。第三种方法是根据能不能单独成句来确定汉语的词,因为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这是从词的定义来考虑的。
在确定汉语的词的时候应该考虑这三种标准,可是尽管这三种方法都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都有其缺陷。扩展法是根据语言成分结合的紧密程度来确定词和非词的界限,面对一些短语时却不能扩展,例如很高、很大,另外例如有的合成词也能扩展。有的合成词本来就是由全称紧缩而形成的,在一定的时候,人们又恢复它的全称。如:“烧开了(过)的水”紧缩为“开水”,然后又由“开水”扩展为“烧开了(过)的水”。替换法中语言成分的活动能力强弱是相对而言的,根据活动能力划分就会导致合成词“铁路”“白菜”也会算成词组,但是“铁路”不是“铁的路”,“白菜”不是“白的菜”,这与扩展法也是相矛盾的。
而第三种依靠独立成句判断的方式没有考虑到词不都是自由形式,绝大部分汉语虚词都是黏着形式,按照这个标准合成词“大学”“小看”也是词组。在大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很少提到书中方法的问题,大二年级时略有涉及,到了大三年级在老师的带领下渐渐认识到一些理论的现存问题,也算是一个进步。
③连谓结构
在语法学课程中,老师为我们讲解过连谓词组和连谓句,这两个方面在《语法讲义》中的连谓结构都有体现。值得注意的是,连谓结构是谓词或为此结构的连用格式,这里的“谓”指的是“谓词”而不是“谓语”。连谓词组我们学习了它的八种类型,连谓句主要讲述的是前后位于此的七种关系。
连谓结构中的性质与构造一节中提及“介词+宾语+谓词性成分”与连谓结构性质十分相似,可以算一种连谓结构,但介词在结构中不能单独作谓语,大部分介词都保持着动词的功能,所以这样的介词只有“把、被、对于、关于”等,比如“把这首诗抄下来”。同时就像在课上判断连谓句一样,我也在书中发现了一些容易与连谓结构混淆的结构,像联合结构、述宾结构套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套述宾结构等,我们要加以区别。尤其像“喜欢看电视”,这其实是一个述宾结构“喜欢”是述语,“看电视”是宾语,“看电视”又是一个结构可以继续划分“看”是述语,“电视”是宾语。这就运用到了我们在课上学习的层次分析法,遇到这种结构要多思考一下,以免落入“陷阱”。
此外书中对几种特殊的结构进行了详解,其中动词“来”“去”组成的连谓结构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一点在课上老师也提到过。有时候它们充任前一个直接成分表示目的,这时候他们的位置可以进行变换,“我去买菜”和“我买菜去”,放到后面的时候读作轻声(去表实指的时候除外)。并且有时候它们只起连接作用“我们要学会用智慧去解决问题”,没有实在的意思。
④副词
副词和形容词在英语中总是被放到一起比较、区分,副词常常在形容词后面加ly。在现代汉语里,副词是虚词,形容词是实词,副词是黏着的,不能独立成句。所以我们要注意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分,形容词除了做状语之外还能作定语、谓语、补语,但是副词只能作状语,状态形容词大多数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依此,我们可以在判断时可以把难以区分的词分别放到不同的位置组句,比如“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