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地理中考《地球的运动》专题考点精练课件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地理中考《地球的运动》专题考点精讲课件
有极昼极夜且终年寒冷的温度带是 A
E
。
地理
。 。 和
(3)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北极圈
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是
南回归线
地理
,热 。
4. 读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
(1)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赤道
地理
,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平分
。
(2)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回归线
5. 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
A. 甲→乙
B. 乙→丁
C. 丁→丙
D. 丙→甲
地理
6. 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均在( C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地理
地理
(2019·山东枣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 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下表是北京某中学 的学生记录2017年四个节日升国旗的时间,据此完成7 ~8题。
中国第五大发明”,与之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如“大雪 河封住,冬至不行船”,人们常依据节气来安排生产活 动。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 冬至时地球位于右图中的(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C)
地理
24. 该谚语主要流传于我国的( A. 青藏地区 B. 西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东北平原
地理
11. 下列地点中,与夏威夷距离最近的是( B ) A. 20°N,155°E B. 20°N,155°W C. 20°S,155°E D. 20°S,155°W
12. 乔治出发时,正值当地的( A. 春季 C. 秋季
B) B. 夏季 D. 冬季
人教版地理《地球的运动》精美课件1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目
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 准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1.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____地__轴____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 向是____自__西__向__东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2_4____小时,也就
节
3.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
形成___夏__季_____;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
形成____冬______;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
季 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____春______和____秋______。南半球
概念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围绕着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或一天)
一年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 升西落、时间差异
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 变化、极昼和极夜现象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 航系统,计划到2020年建成。该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 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届时可在全球范围 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据 此完成1—2题。
季
季
季节与北半球____相______。
目
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 准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1.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____地__轴____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 向是____自__西__向__东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2_4____小时,也就
节
3.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
形成___夏__季_____;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
形成____冬______;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
季 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____春______和____秋______。南半球
概念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围绕着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或一天)
一年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 升西落、时间差异
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 变化、极昼和极夜现象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 航系统,计划到2020年建成。该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 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届时可在全球范围 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据 此完成1—2题。
季
季
季节与北半球____相______。
人教版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优秀课件1
3 五带的划分:
(1)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地表各纬度地带接受到的太阳热量的不同
(2)温度带的划分界限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五个温度带 热带、北温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五带的划分
• 五带
温度带
范围
特征
北寒带 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北温带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春分(3月21 全球各地昼夜
前后)
等长均12小时
春分夏至之间 昼渐长夜渐短
夏至(6月22 昼最长夜最短
前后)
夏至秋分之间 昼渐短夜渐长
秋分(9月23 昼夜等长
前后)
秋分冬至之间 昼渐短夜渐长
冬至(12月22 前后)
冬至春分之间
昼最短夜最长 昼渐长夜渐短
赤道
北半球 北回归线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南回归线 南半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想一想:地球上
为什么会有昼夜
现象的产生?
夜
昼
昼
夜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夜晨 半 昏昼 球 线半
球
晨
昼
昏
半
线夜
球
半
球
一 地球的自转
大家注意观察:地球的 自转有什么特征?
地球不停地自转使
得地表上昼与夜发 生了什么变化
地球绕转的轴: 地轴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周期: 一天 地球自转的结果:昼夜更替
•
1.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 有的。 在地球 形成之 初,地 球水就 以蒸气 的形式 存在于 炽热的 地心中 ,或者 以结构 水、结 晶水等 形式存 于地下 岩石中 。那时 ,地表 的温度 较高, 大气层 中以气 体形式 存在的 水分也 较多。
人教版中考地理《地球的运动》复习考点清单PPT课件
(注:南半球与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相反)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重点三:五带的划分与特点
五带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纬度 66.5°N~ 23.5°N~ 23.5°N~ 23.5°S~ 66.5°S~ 范围 90°N 66.5°N 23.5°S 66.5°S 90°S
有极昼、
有太阳直
有极昼、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 旋转。“顺时针”和“逆时针”只是看起来的表象,并不表示运动方向相反。实 际上,不管从哪个位置观察,地球的运动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重点二: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四个特殊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时间及昼夜长短差异
(5)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更替;③五带的形成等。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3.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1)一年中,太阳有 两 次直射赤道,时间在 3月21日 前后和 9月23日 前
后,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春分 和 秋分 ;太阳直射最北的纬线(北回归 线)时在 6月22日 前后,即 夏至 (节气);太阳直射最南的纬线(南回归线)时 在 12月22日 前后,即 冬至 (节气)。
首页
末页
疑课 难时 突作 破业
重点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以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本课时学习的 重点,应注意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明白其共同点,尤其是要弄清楚昼夜现象、 昼夜长短与昼夜更替之间的差异。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而地球本身又不发光, 所以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变化;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现象。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地球自转的方向问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复习共19张PPT
判断图中的晨线,昏线;找出图中6点或18点经线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相隔时区数
注意: 1、.东加西减
在已知地点东面的要“+”;在已知地点西面的要“-” 2、.相隔时区数
(晨昏线、太阳高度H、太阳日/恒星日)
地方时与区时(计算,东+西--) 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考点分析--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昼夜更替现象与晨昏线 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的区别:决定前者的是地球的物理性质; 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上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读右图以北极为中心的
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代表
黑夜,则甲、乙的时间
分别为:
A.8时和14时
B.9时和15时
C.15时和9时
D.14时和8时
A
6
18 B
O 乙·
甲·
C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考点分析--时间问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
宇宙中的地球(2)
地球运动的形式及地理意义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考点分布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相隔时区数
注意: 1、.东加西减
在已知地点东面的要“+”;在已知地点西面的要“-” 2、.相隔时区数
(晨昏线、太阳高度H、太阳日/恒星日)
地方时与区时(计算,东+西--) 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考点分析--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昼夜更替现象与晨昏线 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的区别:决定前者的是地球的物理性质; 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上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读右图以北极为中心的
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代表
黑夜,则甲、乙的时间
分别为:
A.8时和14时
B.9时和15时
C.15时和9时
D.14时和8时
A
6
18 B
O 乙·
甲·
C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考点分析--时间问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
宇宙中的地球(2)
地球运动的形式及地理意义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 运动》 复习 共19张PPT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考点分布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地球的运动》PPT讲练课件
9月23日 前后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南回归线
12月22日 前后
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 其以北有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人教版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小结:
只有纬度小于或等于23.5°的地区,才会 出现太阳直射现象;只有纬度大于或等于 66.5°的地区,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人教版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口诀记忆地球自转 地球自西向东转,旋转一周为一天; 背着太阳为黑夜,迎着太阳为白天; 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要早见。
人教版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
极夜
人教版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②昼夜长短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
太阳光直 射位置
日期
昼夜变化情况
春分 赤道
3月21日 前后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北回归线
6月22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 前后 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秋分 赤道
人教版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思考: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拨
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__时针 方向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__时针 方向自转。
N
S
北极
南极
人教版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1)演示地球自转,观察地球仪的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第02课时 地球的运动+课件
(4)在此后的一个月,济南的白昼长短情况
( B)
A.越来越短
B.越来越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解析]2023年的植树节是3月12日,此后一个月,太阳直射点由南半 球经赤道向北半球移动,位于北半球的济南白昼越来越长。
【归纳总结】 1.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1)物体影子的日变化 ①方向:日出东方,影子朝西;日落西方,影子朝东;日在正午,影子朝 正北或正南。 ②长度:一天中,正午物影最短。 ③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北寒 北温
极昼、极夜
极昼、极夜
阳光直射
终年炎热
热
阳光直射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
南温 南寒
突破点 物影长短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例 [2023·山东济南天桥一模]2023年的植树节(3月12日),济南某 中学的小明到操场上做太阳和影子朝向的实验。他在一块小板子 上,把三颗钉子钉成笔直的一列。中午12点,把这块板子放在操场 上照着太阳,使三颗钉子的影子在一条直 线上,这样经过1小时后,钉影移动了,朝 向发生了变化。下图为影子实验示意图。 读图,完成(1)~(4)题。
B.地球的公转
C.经济发展水平 D.人们的需求
[解析]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 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太阳能路灯照明时间一年内随 白昼的长短(太阳日出和日落时间的早晚)发生有规律的变 化,所以地球的公转是造成路灯照明时间一年内规律变化 的主要原因。
课
时 演
[2023·连云港]下图为某节气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根据当地日出日落时间自动关
闭和开启。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主干道延伸方向为 ( B )
1.3 《地球的运动》课件-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地理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活动:绘制太阳直射点运动平面图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图1.21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夏至 6月22日前后
●
●
春分 3月21日前后
次年春分
●
秋分
3月21日前后
●
9月23日前后
●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3月21日 前后
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 周而复始。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 转?“天转” 似乎更符合人类的直觉。 古人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动,这是曾在欧 洲长期盛行的“地心说”的观点。
思与学——是天转还是地转?
16世纪中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多 年的观测研究,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哥 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 同时又不断围绕太阳公转,哥白尼“日心 说”被当时的统治者视为异端邪说。
图1.21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
夏至日:昼长夜短
图1.21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①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一段时间, 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② 春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太阳光 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太阳直射赤道)分别 形成春季和秋季。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的生活也受到 地球自转的影响。
时间差异
图1.18 昼与夜
地球自转的意义
活动:探究时间差异如何计算
时差推算
1天
自转一周
24小时
自转360°
《地球的运动》人教版地理优秀课件3
•
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 学批评 的职业 公信力 需要树 立,批 评家需 要贡献 学术良 知。果 真如此 ,对诗 歌和读 者,都 将是福 音。
•
8.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 自我, 吸收各 地音乐 ,器乐 发达, 演奏形 式丰富 。金、 石、土 、革、 丝、木 、匏、 竹,皆 可作乐 器。乐 曲类型 已有祭 神乐、 宴乐、 军乐、 节庆乐 等区别 。玄宗 时已有 超百人 的大型 交响乐 团,其 演员按 艺术水 平分为 “坐部 伎”与 “立部 伎”。
晨线
北极
A
太
夜 半B
D
昼 半
阳 光
球
球
C
昏线
N
…
…
西 二
西 一
区区
中 时 区
东 一
东 二
…
…
区区
0°
7.5° 7.5°
S
国际日期变更线
172.5oE 180oW 172.5oW
-1天
东西
东12区和西12区,二者既属于 同一时区(有相同时刻),又 是相隔最远的两个时区(相隔
12 12
区区
24个时区)东12区比西12区
•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
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 性成果 点亮, 让不同 形式、 不同风 格、不 同创造 性诉求 的佳作 ,在反 复的研 读与辨 析中沉 淀价值 。
•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早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2024年中考地理总复习2.地球运动课件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D 4.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地方时的差异 D.季节变化
A 5.长沙在图中哪一位置时白昼最长(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直击中考
1.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至A时,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夏___至_____(节气); 当地球公转至B或D时,太阳直射___赤___道____;
昼长夜短
南回归线
冬至
12月22日 前后 北半球
昼短夜长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五带的划分
重难点突破
➢ 难点:地球公转运动的运用
1、根据时间确定公转位置 2、根据公转位置判断某地昼夜(变化)情况
难点专练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a、b、c、d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 在位置),回答1~5题。
第二课时 地球运动
冲刺生地,勇夺高分
课标解读
领域
考试标准
地球 的运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动
能力素养目标
水 平 一
水 平 二
水平 三
√
考点梳理
地球的 运动
地球的自转 (周期,方向,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
考点一:地球的运动 1、概念回顾
围绕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B 1.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绕转中心为太阳 B.方向为自东向西
C.周期为一年
D.地轴空间指向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 新加坡
B. 广州
C. 北京
D. 漠河
地理
( D ) 25. 读丙图,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
我国北方地区在设计居民楼南北间距的
时候,应充分考虑哪个季节的光照情况
A. 春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地理
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 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 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读图完成 26~27题。
地理
( B ) 28. 昼长是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间隔。据
图可以判断该日株洲市
A. 昼长夜短
B. 昼短夜长
C. 白昼越来越长 D. 白昼越来越短
( B ) 29. 该日,小武所在地的季节最有可能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地理
( C ) 30. 回归线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每 年夏至在北回归线上有“立竿无影”的 现象。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天
B. 一月
C. 一季
D. 一年
地理
歌曲《祈祷》中唱道:“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 四季少了夏秋冬;让宇宙关不了天窗,叫太阳不西 沉……”据此完成3~4题。
地理
(C
)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歌词中的“转动”指的是地球的绕日 公转 B. 歌词中的“关不了天窗”是指一直处 于白天 C. 如果太阳不西沉,全球各地都将进入 黑夜 D.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春、夏、秋、冬四 季交替的重要原因
地理
( B ) 4. 下列现象不是歌词中“转动”引起的是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昼夜更替现象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 四季交替
地理
2018年7月10日凌晨,我国第32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 射。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5~9题。
地理
(B
) 5. 2018年7月10日当天,地球运行在图中 A. ①②之间的轨道上 B. ③④之间的轨道上 C. ②③之间的轨道上 D. ④①之间的轨道上
地理
地理
( B ) 26. 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A. 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B. 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 C. 这一天14点太阳升得最高 D. 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
地理
( A ) 27. 次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哪一
段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地理
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下图为某日早上7点,湖南省 株洲市的小青用手机发给澳大利亚悉尼(150°E, 34°S)的小武湖南省 株洲市区即时天气预报 截图(局部)。根据图 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28~29题。
D. 无法判断
地理
( C ) 9. 当地球由②点运动到③点的过程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广州市由春天演变到夏天
②悉尼市由秋天演变到冬天
③每天正午时刻,北京市校园的树影越来
越短
④哈尔滨的老人身上穿的衣服越来越保暖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10~11题。
地理
地理
( B ) 10. 当太阳光照如右图时,所表示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C
) 11. 关于图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地所在的纬线周长约4万千米 B. ②地位于南半球 C. ①地四季变化明显 D. 此时北半球昼夜状况为昼长夜短
读图,完成12~14题。
地理
地理
( D ) 12. 能与乙点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地轴是倾斜的。
地理
(4)图二①②③④点中的 ④
点与地球处在图
一D处时的太阳直射纬线相对应。
(5)图三表示北京 冬
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照射
情况,试分析图三、图四室内正午光照面积不同的原
因。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京的正午太阳光线 较斜,屋内阳光面积较大。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读下图,完成23~25题。
地理
地理
( A ) 23. 读甲图,太阳直射在②时,下列说法 可信的是 A. 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 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 南极有极昼现象 D. 北京寒冷干燥
地理
( D ) 24. 读乙图,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比
较新加坡(0°),广州(23.5°N),
北京(40°N)和漠河(53°N)这四个
由图中信息可知,今日昼短夜长,明日昼夜 平分,应为春分,故选C。
地理
( A ) 19.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南半球、向北移 B. 北半球、向北移 C. 北半球、向南移 D. 南半球、向南移
读下图,完成20~22题。
地理
地理
( A ) 20. 该地位于 A. 北温带 C. 南温带
B. 热带 D. 南寒带
由图中信息可知,正午太阳一年中都在南边,故选A。
( D ) 21. 当甲楼影子一年中最长时,地球运动
至左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地理
( B ) 22. 受太阳高度角的影响,我国建筑物的 楼距 A. 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B. 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C. 由东向西逐渐缩小 D. 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选填“南极”
或“北极”)。
(2)判断图中M点的经度是 15°E
。
(3)如果图中N点所属是白昼,AMB为晨昏线。那么这一
天,太阳直射在 南回归线 (纬线)。图中N点属
于东西半球的 东
半球。
(4)判断图中B点在M点的 东南
方向。
3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
地理
地理
地理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逆 (选填“ 顺”或“逆”)时针,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 。
地理
( D ) 6. 2018年7月10日当天,阳光直射在 A. 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B. 赤道 C. 南回归线 D. 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地理
( B ) 7. 此时,我国的季节是 A. 春季 C. 秋季
B. 夏季 D. 冬季
( A ) 8. 当天,北京市的昼夜状况是
A. 昼长夜短
B. 昼短夜长
C. 昼夜等长
地理
读“地球某时刻昼与夜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 示黑夜,完成15~17题。
地理
( D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刻①点的白昼和②点等长 B. 从②点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可以直达③点 C. ③点所在的纬线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 线 D. ④点此时正值一年中的昼最长,夜最短
( D ) 16. 广州此时的节气是 A. 春分 C. 秋分
地理
B. 夏至 D. 冬至
地理
( D ) 17. 根据此图及所学知识判断,地球上产 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 D.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理
下图为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读图完成18~19题。
地理
( C ) 18.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 是 A. 秋分(9月23日) B. 寒露(10月8日) C. 春分(3月21日) D. 清明(4月5日)
A. 120°E
B. 120°W
C. 60°E
D. 60°W
( B ) 13. 图中四点白昼从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丙—乙—丁—甲 D. 丙—丁—乙—甲
地理
( A )14.图示日期前后,下列四地同学说法可信的是 A. 堪培拉:暑假到了,洗海澡去 B. 地中海沿岸:天天阳光明媚 C. 巴西利亚:高原上草原枯黄 D. 青岛:广场上旗杆正午影子最短
(2)读图一可知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分 析从A处向C处运动过程中,北京昼长的变化情况。
先变长再变短。
地理
(3)图二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由图中信息可知过 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向 南 移动,南北回归线 上一年中有 一 次太阳直射现象。结合所学知 识和图中信息分析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形成的原因。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
A. 图1中纬线A是北回归线,B处为恒河平原 B. 图2中符合C处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的是甲 C. 北半球夏至太阳光线照射情况与图3中①吻合 D. 北半球夏至太阳“转身”后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
昼逐渐变长
地理
地理
二、 综合题 31.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
(1)该图中心极点为 北极
地理中考专题考点精讲
地理
地理
一、 单项选择题 用固定的发光灯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一侧,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进行演示实验。如下图所示,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1~2题。
( A ) 1. 该实验主要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的更替 B. 四季的更替 C. 五带的形成 D. 昼夜现象
地理
( A ) 2. 实际生活中,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