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杯》 《牧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杯》《枚歌》

教材分析:

一、《银杯》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的一首祝酒歌。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是带有舞蹈性质的短调歌曲。歌曲为五声羽调式。旋律的进行,除了级进的方式之外,多次出现四度、五度、八度大跳。演唱中多用倚音、下

滑音装饰旋律。凸显了歌曲的蒙古族草原风格和蒙古民族的豪情。

二、内蒙古民歌《牧歌》,五声宫调式,一段体(单乐段)结构,音乐带有

舒展辽阔的特征,是一首长调歌曲。歌曲既展示了草原的安静和优美,更歌唱

了辽阔草原内在的精神和力量。

课时目标:

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以自然舒展的声音,诚挚的情感准确演

唱歌曲《牧歌》、背唱歌曲《银杯》,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及知识。

二、通过对蒙古族歌乐曲的听赏、演唱等实践活动,感受、体验蒙古族长调

歌曲和短调歌曲的艺术特点,能够辨别蒙古族民歌的长调和短调。

三、了解民歌,知道蒙语“诺古拉”和“乌日汀道”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把《银杯》和《牧歌》这两首演唱歌曲放在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的第二课时,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比欣赏和演唱,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蒙古族民歌长调和短调的特点。在第一课时已经听赏部分经典蒙古族民歌的基础上再来演唱,便于民族风格的把握。

二、来自草原的礼盒,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学生充满了好奇、充满了猜想、充满了探究的欲望。这既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更能深化学生对草原文化、风俗的理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礼盒中的礼物——银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对歌曲《银杯》的学习。相信学生们一定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蒙语“诺古拉”和“乌日汀道”,是蒙古族民歌里非常重要的词汇。是我们学习、了解蒙古族民歌应该知道的。这两个词汇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颖

有趣,更显得比较“专业”,学生乐于接受。

四、对于什么是“民歌”,并没有在第一课时出现,之所以出现在本节课,而且是出现在歌曲《银杯》的学习过程中,就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感受

的基础上,结合这首具有典型“民歌”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自己总结出什么是“民歌”,加深理解和记忆。

课后思考:

一、教师整理、归纳、提炼及运用教材的能力较强

《银杯》和《牧歌》这两首演唱歌曲放在同一节课内学习,使基础知识

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然流露。利用教科书上

的“学习评价”习题,更是很好地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了学生对基础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环节清晰,导人和小结是亮点

清晰流畅的教学环节、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设定,都紧紧围绕着课前预设

的教学总目标逐步展开。激趣导人法,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神秘的礼盒让学生

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更值得推崇的是,这个礼盒就是蒙古族风俗文化的缩影。教案设计者对

草原有比较深人的了解。“导人,,是本节课的亮点。小结往往是课堂结束的

点睛之笔,教师简单的一句话抖了个“包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期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