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中的经济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

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
另外生态环境治理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的阶段,这时的环境压力特别大,我国的二氧化硫和二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在全世界居于前列,目前大概有一亿人口每天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有不少的地区居民因为不能得到安全的饮水而得病。2004年每年排出的污水415亿吨,2004年达到482亿,增加67亿,政府在今后一段时间在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质量方面要做出巨大的努力,这是十一五规划当中的重要。
这是不同的国家在同时期考虑到汇率的因素,能源单位能耗消耗的情况。尽管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单位能耗的水平是下降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单位能耗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是有差距的,所以今后我们还有很多的潜力,就像十六届五中全会所讲的,我们要搞节约型社会,要搞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这张表上就讲了这个方面,这是国际比较的情况。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贫困人口在不断地减少,1978年,我们国家贫困人口是2.5亿,到2004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降低到2610万人,贫困的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8%,同时在城市里边,我们对两千万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
在这些年里边,国家财力明显上升,1978年我们只有1132亿元,到2004年是26396亿元,今年会突破30000万亿。另外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在快速推进。1953是解放最初的几年,到1978年城乡开放的时候,城市化一共上升5.4%,我相信5.4%主要是三线建设那些地方产生一些新的城市,增加一些城市的人口,当中在1962年出现大量逆转,大量的工人回到农村,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又有很多的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到2004年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1.8%。另外,我们的贸易增长非常快,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三贸易体和第二大外资利用国。贸易结构也是从最开始出口一些初级的农产品和初级的工业制成品,现在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和高科技产品的比重也是在逐年地提高。

长期经济增长

长期经济增长

长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长期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不断地增加,并且实现持续改善的过程。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首先,长期经济增长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增长能够为一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通过持续的经济增长,国家能够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进而用于提高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水平,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

此外,长期经济增长也能够加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

长期经济增长的实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科技创新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科技创新能够改变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次,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教育、培训和健康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能够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的竞争和有效的制度安排也是保障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为实现长期经济增长,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培养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其次,政府需要改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

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企业也扮演着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

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开拓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同时,企业还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强员工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我国经济要更加突出地强调产业技术进步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有效发挥我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我国经济要更加突出地强调产业技术进步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有效发挥我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经过“十五”规划头四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2005年人均GDP可能达到1400美元。

未来5—15年,我们面临的挑战仍然相当严峻,能否妥善应对,将决定国内发展的基本走势。

(一)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经济总量显著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这些都带来发展空间扩大的新机遇,也势必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强度。

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本质上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技术含量低和经济效率差的问题。

我国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技术水平低制约着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增长潜力的发挥。

(二)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性根源日益凸显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投资体制改革滞后,既不利于通过市场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又不利于政府弥补市场缺陷造成的社会代价。

二是财政税收体制不规范,不利于消除政府过多干预经济的内在动因。

三是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参数失真,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四是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成本过低,难以形成相应的替代、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容易导致不计成本、忽视效益的低水平扩张。

第八章:长期经济增长

第八章:长期经济增长
他认为:工人阶级命里注定要过一种野蛮的、肮脏的、短命的 生活。 我们摆脱了这样的命运吗?
2020/7/28
第八章:长期经济增长
12
增长的极限理论:不绝的悲观主义
反增长论者(增长的世纪中的第一波悲观主义)
– 经济增长不仅使得对土地和矿产资源资源的消耗快速增长, 而且不加控制的话对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程度也不断扩大。
2020/7/28
第八章:长期经济增长
4
长期经济增长:涵义及其衡量
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的定义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
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 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增长:GDP
– 20世纪70年代早期“罗马俱乐部”经研究提出增长的极限和 零增长主张,主要关注可耗竭资源的枯竭问题。由于发展中国 家人口快速增长和当时油价盘旋式上升,及伴随主要工业国生 产率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出现的大滑坡。这一理论批评被逐 渐接受。
环保主义者(第二轮悲观主义)
– 不仅关注矿产资源的耗竭,而且关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环境 约束问题:地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森林和热带雨林减 少带来的生态系统失衡,土壤侵蚀对农业的危害,物种灭 绝……
资本。
– 人力资本: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对我们而
言,还包括勤奋、纪律、守时、合作和(非熟人间的)诚信等。
– 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
河流和矿藏。更多如地理气候及其决定的动植物资源和环境资源。自 然资源是重要的,如美国的发展;但开放经济条件下不是决定性的, 如日本。
2020/7/28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今天,我们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听听大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出席今天座谈会的,既有经济学家,也有社会学家。

刚才,专家学者们做了很好的发言。

大家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任务、举措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参会的其他专家提交了书面发言,请有关方面研究吸收。

下面,我就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讲点意见。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8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实践证明,中长期发展规划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

第一,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多次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

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浅谈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经济循环

浅谈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经济循环

浅谈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经济循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如何做到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于是,发展循环经济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标签:经济发展趋势因素分析循环经济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粗放型为主,在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的形势下,这种模式的弊端已渐渐在国民各领域建设中凸显出来,严重阻碍着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寻求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一、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的发展已经构成严重的制约,具体表现如下:1.土地和水资源锐减。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国民生存的根基。

但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人放弃农业进入城市,大面积的耕地被闲置而浪费。

加上工业场地建设的占用以及由于环境恶化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资源减少。

其后果就是我们的粮食供应受到了威胁。

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淡水资源占有率很低,加之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已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由于近几年重工业的发展,导致的水污染问题严重,使得水资源紧缺问题加剧。

2.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很丰富。

但由于我们长期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大面积的森林被乱砍乱伐,作为生态功能的屏障遭到了破坏。

我们的矿产资源储量相对加大,但在人均占有量上明显存在劣势,加上不合理的开采造成的浪费和过度开采,使得我们的矿产资源在储备上严重不足。

3.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

环境是我们来与生存和发展经济的基础。

但随着经济年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只追求了经济增长的效益,忽视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

以至于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危害人类社会健康的严重问题。

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

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

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变化和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是不可避免的。

长期趋势代表了经济在较长时间内的增长方向和速度,而短期波动则代表了经济在较短时间内的涨跌波动。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探讨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长期趋势长期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它反映了经济结构和产出水平的持续改善。

在长期趋势中,经济的增长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教育水平。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投入的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成为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

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推动经济长期发展。

3.资本投资:资本投资是指用于生产的设备、机械、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大规模的资本投资能够推动生产力的提升,促使经济长期增长。

二、短期波动短期波动是指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的周期性涨落,其原因主要是与市场供求、产出波动、消费者信心和政府干预等因素有关。

经济短期波动的主要表现有:1.景气周期: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周期性波动被称为景气周期。

这是由于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所导致的。

景气周期可以分为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不同阶段的经济波动会对产出、就业和物价等方面产生影响。

2.商业周期:商业周期是指在景气周期内,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商业周期一般持续数年,由于市场需求的区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所致,表现为经济的周期性衰退和复苏。

3.季节性波动:某些行业在不同季节之间存在明显的波动。

例如,旅游行业、农业和零售业等在特定季节内的需求和供求关系会有所变动,导致经济活动的短期波动。

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长期趋势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和速度,而短期波动则是在这个趋势基础上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学中长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

经济学中长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

经济学中长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不断向好的过程,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经济学中,研究中长期经济增长模型是为了揭示经济增长的根本驱动力和影响因素,以指导经济政策制订和实施。

本文将从Solow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两个角度出发,对中长期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探讨。

首先,Solow模型是为解释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率在稳态时的变动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生产函数和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Solow模型假定了经济中的产出与资本和劳动力强度的关系,即产出等于资本和劳动力的乘积。

通过对产出影响因素的分析,Solow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然而,Solow模型在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和结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Solow模型没有考虑到创新、知识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这导致了模型无法完全解释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出现弥补了Solow模型的不足。

新古典增长模型是对Solow模型的扩展和演化,更加综合地考虑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该模型将经济增长看作是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优化的结果,通过对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创新的作用进行建模,更加准确地解释了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

新古典增长模型还提出了人力资本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本是指人类通过教育、培训和学习等方式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

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此外,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和发展。

除了Solow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现代经济学还涌现出其他中长期经济增长模型,如内生增长模型和人口增长模型。

内生增长模型主要关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内生生成,强调人力资本、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增长模型则将人口增长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通过对人口迁移、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福利等因素的分析,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宏观经济学第二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二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

第二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3.1什么决定了产品与服务的总生产?一个经济的产品与服务的产出——GDP——取决于:(1)它的投入数量,也就是生产要素的数量;(2)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这种能力用生产函数来表示。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产品与服务的投入。

最重要的两种为资本(人们使用的一套工具)和劳动(人们用于工作的时间)。

本章假定K和L都是固定的且得到充分利用。

2.生产函数:Y=F(K,L)反映了把资本和劳动变为产出的可利用技术(1)规模报酬不变:所有生产要素增加相同的百分比引起产出增加同样的百分比。

3.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由于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共同决定了所供给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故是不变的3.2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基于价格调整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这一古典思想和每一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这一较近代的思想。

这种理论被称为新古典分配理论。

1.要素价格供给给生产要素的报酬数量。

只有两种要素的经济中,指的是工人所赚到的工资和资本所有者收取的租金。

2.竞争性企业面临的决策竞争型企业:对市场价格没有什么影响。

投入和产出的价格都视为由市场决定(1)利润=收益-成本=收益-资本成本-劳动成本=P×Y-R×K-W×L=PF(K,L)-RK-WLR:租赁价格3.企业的要素需求(1)劳动的边际产量: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多雇佣一单位劳动所得到的额外产量大多数生产函数具有边际产量递减的性质(2)从劳动的边际产量到劳动需求Δ利润= Δ收益- Δ成本=P × MPL-W故MPL=W/P 即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3)资本的边际产量和资本需求同理得MPK=R/P 即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4.国民收入的划分(即生产要素市场如何分配经济的总收入)(1)经济利润=Y-MPL ×L-MPK ×KY= MPL ×L-MPK ×K-经济利润欧拉定理:如果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F(K,L)= MPL ×L-MPK ×K,即规模报酬不变、利润最大化、竞争性意味着经济利润为零。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二)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二)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二)习近平第四,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改革已进行40多年,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体制机制随之不断完善,才能不断适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

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第五,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当前,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前景有不少担忧。

我们认为,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当前,在推进对外开放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凡是愿意同我们合作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包括美国的州、地方和企业,我们都要积极开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

二是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第六,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事实证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

“十四五”时期如何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深刻变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认真研究并作出工作部署。

长期经济增长

长期经济增长
第11章 长期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和知识
本章学习目标
• • • • 知识点:掌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了解经济增长模型 掌握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运用相应的知识分析当前的经济现象
相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识回顾
• • • • 1、宏观经济的主要变量(第8章) GDP和GNP 实际GDP和名义GDP 2、经济波动(第9章) 3、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第10章)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 一、增长率的分解式(对比分析教材230页): • GY=GA+αGL+βGK •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到经济增长的 源泉, 即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劳动、资本、技术 进步(忽略了自然资源) • α、β为劳动资本的产出弹性 • 二、要素 • 1、人力资源 2、自然资源 • 3、资本 4、技术
图表分析要点
•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 1、人均实际GDP表明了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异。美国人均GDP 是中国的10倍。1987年墨西哥人的实际收入相当于普通英 国人1870年的水平。 • 2、表中GDP增长率,表明了每年人均实际GDP增长的平均水 平。这表明了一个大致的趋势。(回忆经济周期曲线图) • 3、GDP增长率是按照由高到低排序的,对比几个关键的国 家。日本、英国、墨西哥还有中国。
• 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人 均GDP评价的是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 在经济学界,人们更多地拿人均GDP作 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按照 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 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十 五”期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对 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 意义。一个共识是,人均GDP跨入1000 美元的门槛,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起点。

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综述

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综述

期的内在调整过程。

(二)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货币量是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长期决定因素。

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大体稳定,长期中的潜在产出水平由要素供给和技术水平决定,而与货币无关,货币数量增加只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高通货膨胀率。

“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以及货币主义关于通货膨胀总是货币现象的观点揭示了货币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关系。

凯恩斯也认为,一旦对应于充分就业的产量得以实现,古典理论就会再次盛行起来,货币扩张将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

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动是短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其主要类别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不同组成部分的增加都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如消费需求的扩大、投资超速增长、政府赤字过大以及净出口增长都会直接拉动总需求,结果在短期引起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成本是决定价格的最重要部分,如果农产品价格提高,能源价格上升或者工人和企业预期物价水平上升而达成高水平名义工资合同并在合同期保持不变,企业成本将上升,除一些企业迫于竞争压力而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外,其他企业通常有提高价格的动机和倾向,从供给方面引入通货膨胀压力。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世界经济史表明,石油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上升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通货膨胀的长期和短期分析视角并非绝对矛盾,需求和供给的变动、人们预期变化等都与货币数量变动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需求、供给、制度及预期等不同角度剖析货币数量增加的原因,对于认识和治理通货膨胀是有益的,并且与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是货币现象的论断并不相悖。

(三)失业的决定因素长期经济中趋近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是长期中不会自行消失的失业,也是充分就业状态下潜在产出得以实现的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对应的失业率即为自然失业率。

决定长期失业率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组成、部门差异、工会的力量、最低工资制度等。

许多公共政策如能有效实施,则可以通过减少摩擦性失业来降低自然失业率,如政府就业机构及时传播工作空位信息,可以使工作岗位和工人更有效地匹配;公共筹资的再培范小仲: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率、通货膨胀率等,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和短期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

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欢迎共阅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王一呜2010-12-31摘要: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没有因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改变,但支撑过去30年经济高速发生变化的时候,逐步下调,有可能进入一个较长的“关键词:1979-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也一直高于国际组织最乐观的预期。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将从1985-1995年的9.8%降低至2001-2010年的6.9%。

但事实上,中国2001-2009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7%。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三次大的上升期(图1),特别是2001-2007年第三轮上升期持续了7年,经济增速从2001年的8.3%稳步上升到2007年的14.2%。

这一轮上升期持续时间之长、运行之平稳,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

这一时期,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今年有望超过日本。

按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计算,200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700美元,即将由中低收入国家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2009年的出口额达到12016.6亿美元,超过德国746亿美元,成为第一大出口国。

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8.5%,贸易总量占全球近10%。

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地位发生了明显提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力明显提高。

图1:1979-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10》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既有模人口为基础的低成本劳动力充分供给,““经济起飞”,(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衰退,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深度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大幅放缓,全球贸易出现多年来罕见的大幅下降。

同样,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成功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有效扩大投资需求,刺激消费需求,促进工业生产回升,缓解就业压力,2008年和2009年经济增速依然达到9.6%和9.1%,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持续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没有因外部冲击而发生大的波折。

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

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
L 当K固定
每个工人使用更少的机器 更低的生产效率
Check your understanding:
以下那些生产函数有劳动边际产出是递减的?
a ) F( K,L)2 K 1 5 L
b) F(K,L) KL
c) F(K,L)2K1 5L
练习二
Suppose W/P = 6.
d. If L = 3, should firm hire more or less labor? Why?
e. If L = 7, should firm hire more or less labor? Why?
L Y MPL 0 0 n.a. 1 10 10 2 19 9 3 27 8 4 34 7 5 40 6 6 45 5 7 49 4 8 52 3 9 54 2 10 55 1
MPL和劳动需求曲线
r I
投资函数
r
投资支出是实际利率 的函数,与实际利率 是负相关的关系。
I (r ) I
政府购买G
G: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G没有包括转移支付 假定政府购买G和总税收T(包括了TR )是
外生的
G G & T T
产品和服务市场
A g g .d e m a n d : C ( Y T) I( r) G
基本概念: 当一个企业雇佣一单位的劳动的成本不超过 该单位劳动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它就会雇佣 该单位劳动。
cost = real wage
benefit =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MPL)
def: 利用额外一单位的劳动生产的额外 的产出 (其他投入是固定的): MPL = F (K, L +1) – F (K, L)

解读中国中长期经济形势

解读中国中长期经济形势

经济全局
030
ECONOMY OUTLOOK
大国,在尖端武器的研发方面开始减 少 投 入, 所 以, 美 国 的 科 技 进 步 率 开始下滑,到 2000 年,冷战结束后 10 年左右,冷战期间积累起来的科 技 成 果 的 潜 力 被 挖 掘 殆 尽, 美 国 经 济 中 没 有 出 现 新 的 消 费 热 点, 企 业 也 就 没 有 好 的 投 资 机 会, 所 以, 美 国经济就陷入衰退。陷入衰退之后, 为 了 扩 大 需 求, 货 币 政 策 和 财 政 政 策 开 始 实 施, 这 就 埋 下 了 金 融 危 机 的 隐 患。 凯 恩 斯 主 义 需 求 管 理 是 扩 大 需 求 的 第 二 个 办 法, 也 是 现 在 世 界各国都普遍采取的正统宏观经济 学 的 办 法。 但 是 用 这 种 办 法 刺 激 产 生 的 需 求 严 重 依 赖 政 策, 一 旦 政 策 退出,这种需求就会消失 ;而通过 产品创新带来的消费品往往会给人 类带来新的生活方式,比如,汽车、 电 器、 计 算 机、 互 联 网 等, 随 着 这 种 生 活 方 式 的 形 成, 这 种 消 费 品 就 凝 结、 沉 淀 在 人 们 的 生 活 中, 成 为 人们生活必需品,即使不再是消费热 点,也依然是人们消费需求的一部分。 所以,应该尽量通过产品创新扩大需 求,而不是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
因此,要把全球经济从低迷中挽 救出来,就需要能够带来新的消费热 点的科技革命。仅仅依靠科技进步是 不 够 的, 还 需 要 依 靠 科 技 进 步 的 性 质。 大 家 一 般 会 把 工 艺 创 新 和 产 品 创新混为一谈。从经济学意义上说, 二 者 是 截 然 不 同 的 两 种 创 新, 产 品 创 新 扩 大 的 是 需 求, 工 艺 创 新 扩 大 的 是 供 给。 现 在 我 们 面 临 的 问 题 是 产能过剩,在需求未扩展的情况下, 如 果 企 业 的 生 产 效 率 提 高 了, 这 意 味 着 产 能 过 剩 更 加 严 重。 而 这 时 如 果 出 现 一 个 产 品 创 新, 给 老 百 姓 创 造新的消费热点,就能够扩大消费。 因此,从经济角度看,产品创新和工

理论经济学中的长期经济增长

理论经济学中的长期经济增长

理论经济学中的长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实现繁荣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理论经济学中,长期经济增长是指经济系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的现象。

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人力资源和创新等。

首先,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法,企业可以更有效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兴行业和市场不断涌现,从而推动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其次,资本积累在长期经济增长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学家认为,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机制之一。

通过投资,企业可以扩大产能、引进新技术并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个人和家庭的储蓄和投资也有助于资本积累。

长期的投资和资本积累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人力资源也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

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提升劳动者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编制适当的政策和计划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人力资源的迁移和流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而创新被视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创新不仅仅包括科学和技术上的创新,还包括产品、市场和管理方面的创新。

通过创新,企业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与市场竞争。

在一个创新驱动的经济体中,企业将不断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和商业模式,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

然而,只有单纯的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人力资源和创新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长期经济增长,还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清晰的政策框架。

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于稳定通胀、促进投资和提高消费信心至关重要。

政府还应积极推动开放和自由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

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长期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困,创造就业机会,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福利。

因此,政府和经济学家需要密切关注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保持经济的健康增长。

中长期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七大增长点

中长期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七大增长点
境 。二 是 切 实 减 轻 农 民负 担 。改 善农 村 消 费环 境 的重 点 是 改造 农 村 电网 ,着 力 解 决农 村 电 力 不 足 , 电价 过 高 的 问 题 ,逐 步 实行 城乡 同网 同价 。 二是 居 民对 教 育 、医 疗 保健 、文化 的消 费将 大幅度 增加 。在 教 育方 面 ,高 等 教 育拉 动 需 求 的 潜 力 很大 。近 几 年 全 国高校 招 生人数 每 年 增加 6 O多 万人 ,按 每 人 多支 出 2万 元 计 算 ,一 年 可扩 大 需求 10多亿元 ,这 不 包括 初等 教 育和 中等 教 2 育 。在 医疗 保 健 方 面 ,2 0 0 0年 农 村 居 民人 均 医疗 保健 支 出为 8 8元 ,比上 年增 长
三 是 汽 车 消 费 。我 国汽 车 消 费 增 长快 、需求 潜力 相 当大 。掘 调 查 统 计 ,中长
期 内居 民对 汽 车 需求 将 呈 加速 增 长 态 势 。 目前管理 部 门正 在 制 定汽 车 消 费政 策 ,
政 策 的总 体 主 旨在 通 过 消 除汽 车消 费过 程 中的 各种约 束 ,扩 大汽 车 消 费 。 四是 政 府 投 资 领 域众 多 ,投 资 量 加 大 。从基 础 设施 投 资看 ,近 年 全 国虽投 资 不 少 ,但 远 不 能 满 足 需要 。随着 经 济 发 展 和现 代化建 设 的需要 ,我 国财 政 收支 缺 口越 来 越 大 ,而根 据 国际标 准 , 目前我 国财政 赤字和 国债规 模 仍有 扩 大 的 空 间 。
重 要 行 业 减 速 ,造 成 各 类 型企 业 增 速 普 遍 减 缓
去年 1 1月份 ,全 国规 模 以上 工业 企业 生产 增 速减 缓 , 当 月完 成 工 业 增 加 值 28 3 9亿 元 ,比 上 年 同月 增长 7 9 ,增速 较上 月减 慢 0 9个 百 分 点 ,为 2 0 .% . 0 1年 以 来工 业 增 速 最低 的 月份 。其 中 ,轻 重工 业 生 产增速 均 呈现 回 落 ,各 经 济 类 型 企 业 增 速 普 遍减 缓 ,多 数 地 区增 速 减慢 。 从工 业 行业 增 速变 化 来 看 ,在 全 部 4 0个 大 类 行 业 中 ,有 2 1个 行 业增 速 加 快 。在 增速 减慢 的行 业 中 , 由于 占工 业 生 产 比重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中有关时政术语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8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实践证明,中长期发展规划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

第一,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多次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

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总之,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收入的划分
划分原则:按照各种要素的贡献来划分
国民收入=工资+租金+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国民收入-工资-租金 =Y-(MPL×L)-(MPK×K)
欧拉定理 F(K, L)=(MPL×L)+(MPK×K) 这意味着,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 每种要素的成本是其边际产量,那么,这些要素支 付的总和等于总支出。经济利润为0.
在劳动量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因多用一单位 资本而得到的额外产出量: 资本边际产量也具有递减性质
资本的边际产出和资本需求
资本需求的决定
边际利润=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利润=△收益-△成本 =(P×MPK)-R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用产品单位而不是货 △利润=0→ P×MPK=R 币衡量的租赁价格 MPK=R/P
长期中的经济
Ch3 Ch4 Ch5 Ch6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货币与通货膨胀 开放的经济 失业
Ch3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 去向何方
一笔可观的收入是我所听过的最好的获 得幸福的诀窍 ——简· 奥斯汀(Jane Austen)
学习要点
什么因素决定一个经济的总产出/收入 生产要素的价格如何决定,总收入是如 何分配的 什么决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产品市场均衡是如何达到的
边际产量递减(diminshing marginal product)
思 考 : 为 什 么 劳 动 边 际 收 益 递 减 ?
MPL和劳动需求
劳动需求意味着雇佣多少劳动的决策如 何影响利润
△利润 = △收入 - △成本 = (P × MPL) - W
边际收益 额外增加一个 额外增加一个 工人的产出 工人的成本
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共同决定了所供给的产品 和服务数量,而产品和服务数量又等于经济的 产出
Y F (K , L ) Y
3.2 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 要素?
国民收入的分配原理
国民收入分配理论
古典分配理论(18世纪)
将工资、利润视为使用劳动和资本的价格, 价格调节供求
新古典分配理论(neclassical theory of distribution)(19世纪)
货币在经济中的循环流程图
什么是古典模型
个人是自利的 竞争性产品和劳动力市场 灵活价格和工资 《国富论》( Adam Smith 1776)
《财富论》意味着经济被“看不见的手”所 控制,因此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是保证经济健 康的最好机制
3.1 总生产\收入的决定
产品和服务的产出,GDP,取决于
投入数量——生产要素的数量 投入转化成产出的能力——技术进步
������ 如果规模收益不变:Y2= zY1 ������ 如果规模收益递增:Y2> zY1 ������ 如果规模收益递减:Y2< zY1
思考
判断以下生产函数是规模收入不变?递增?还 是递减?
(a) (b) (c ) F ( K , L) KL F ( K , L) 2 K 15L F ( K , L) K 2 / L
企业的要素需求
1) 计算每个劳动数 量L的MPL 2) 画出生产函数 3) 画出MPL曲线,其 中纵轴表示MPL,横 轴表示L
答案
Y 60 50 40 30 20 1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PL 12 10 8 6 4 2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投入
资本:工人使用的一套设备,如吊车、机床、计算 机等 劳动:人用于工作的时间
假设,经济中资本和劳动的供给都是固定不变 的
K=K L=L
生产函数
可获得性的生产技术决定了给定资本和 劳动条件下的产出量,这种生产技术就 用生产函数来表示 Y=F(K, L)
产出量 生产技术 资本投入量 劳动投入量
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
会计利润=经济利润+(MPK×K)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MPL和劳动需求
竞争性企业对劳动需求的决定 P×MPL=W MPL=W/P
W/P是实际工资——用产品而不是货币衡量 的劳动衡量的劳动工资
MPL和劳动需求
资本的边际产出和资本需求
资本边际产出(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 MPK)
MPK= F(K+1,L)–F(K,L)
要素需求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要素价格
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由要素价格决定的 要素价格: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
工人——工资 资本——租金(利润)
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价格
要素价格 (工资或 租金) 要素供给
均衡要素 价格
要素需求 要素数量
竞争性企业所面临的决策
新古典假设——完全竞争性产品和要素市场
技术变革改变生产函数
一类特殊的生产函数——规模收 益不变生产函数
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定义:如果所有生产要素增加相同百分比引 起产出增加同样的百分比,这个生产函数就 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函数形式: zY=F (zK, zL)1,L1) 所有投入要素都变成原来的z倍: K2 = zK1 and L2 = zL1 (如果z= 1.25, 即所有投入要素都增加25%) 产出将如何变动, Y2= F (K2,L2) ?
收益= 劳动的边际产出
MPL= F(K,L +1)–F(K,L)
企业的要素需求
劳动的需求 一个企业雇佣任何一个劳动时,其成本都不会 超过收益.
成本= 实际工资,W/P 收益= 劳动的边际产出(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MPL) MPL= F(K,L+1)–F(K,L) 在资本雇佣量不变的情况下,多雇佣一段为劳动所 得到的增加的产量,具有边际递减性质。
每个企业面临的W, R和P给定 生产函数:Y=F (K, L)
企业目标:利润最大化
利润=收益-劳动成本-资本成本 =PY-WL-RK =PF(K, L)-WL-RK 在给定的产品和要素价格下,企业选择雇佣的劳动 量和资本量使得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要素需求
基本思路:
一个企业雇佣任何一个劳动时,其成本都不 会超过收益. 成本= 实际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