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衡水金卷压轴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试卷(一)(有答案)
衡水金卷2018年全国卷模拟试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衡水金卷2018年全国卷模拟试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d53338bcd126fff7050b70.png)
衡水金卷2018年全国卷模拟试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的乡村是一个熟人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儒家仁爱伦理设定的处理经济交往、人际关系以及维护乡村生活秩序的道德规则便捷有效,且易于被村民所接受和实践。
传统乡村的伦理关系或是基于家庭和家族的血缘亲情,或是基于地缘,血缘亲情和地缘共同构成了熟人社会伦理的基础。
因此,儒家仁爱伦理主张,人们应当首先维护家庭和家族成员以及彼此亲近的其他成员的权利,熟人共同体的伦理关怀应当优先得到考虑,然后再推及他人。
自我不是孤独的原子,而是有着多重伦理关系的社会存在,人的本质规定性就体现在自我与他人以及社会的伦理关系之中。
虽然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人的个体化发展,但是,基于熟人关系的共同体伦理依然被村民所认同和践行。
熟人共同体提供了人际信任可以利用的充足人文资源,这是对现代社会契约信任和制度信任的有益补充。
最近30余年中国乡村社会所发生的变迁是如此剧烈和急速,以至于人们尚来不及进行理性和冷静的思考就被卷入其中。
村民日益个体化的自主选择和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使得当代中国乡村伦理与传统乡村伦理相比,产生了一些新的带有内卷化特点的变化。
其一是去传统化。
个体从传统的熟人共同体的社会约束中脱离出来,试图摆脱家庭、家族和血缘亲情关系的道德要求。
但是,这样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熟人共同体不重要或者不再发挥作用,如果熟人共同体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益,那么,个体依然会依靠熟人共同体。
原本相对清纯的熟人共同体,现在融入了实用性和功利性的色彩。
其二是通过从众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当代乡村社会的成员走向个体化,获得的是自由和权利,成就的是道德自我,不盲从别人强加的价值观,而且也明了何为善、何为恶,然后做出自己的自主行为选择。
河北省2018届高三衡水金卷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2018届高三衡水金卷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228c19de80d4d8d15a4f88.png)
2018年高考河北省衡水金卷一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
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
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
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
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
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
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
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
因此,吴宓、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
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
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化学系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则对散曲充满热爱……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
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
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
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
【语文】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押题卷第一套试题(word附答案解析版)
![【语文】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押题卷第一套试题(word附答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e0ec0b14791711cd79170a.png)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押题卷第一套语文试题第一部分(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
“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
费氏在1948年9月1日写给雷氏的信中曾表示:“我读了你的《乡土社会》一文,而且实际上,在我的中文新书《乡土中国》中采用并发挥了你的思想。
”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所有的社会关系。
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实际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研究有关。
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
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
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研究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
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关系。
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推或扩充”论。
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
潘氏深入研究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如“沦”指水的纹理)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波纹”的来源。
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
有学者指出,费氏根据潘氏的研究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押题卷第二套语文试题2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押题卷第二套语文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e570021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c.png)
河北衡水中学2018语文押题卷第二套第一局部〔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以下小题。
建立生态文明, 要求全社会军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塑造与之匹配的新型人格范式一一生态人格。
生态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 是伴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以及生态文明的开展而出现的, 基于对人与自然真实关系的把握和认识而形成的作为生态主体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 是生态主体存在过程中的尊严、青任和价值的集合。
生态人格表达了对“求真〞的理性追求, 即生态人格要求人们必须拥有丰富的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知识, 具有自觉维护生态系平衡与稳定的生态智慧, 并以此来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曾指出, 人靠自然界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人作为自界的存在物, 只有享用自然的权利, 而没有占有、宰割自然的权利。
人类之所以具有享用自然的权利, 首先是因为自然具有满足人类需求的可享用性。
其次是因为人类具有享用自然的才能。
人类享用自然必须以保证自然对人类的可享用性为前提, 要享用自然必须改造自然, 向自然索取, 使自然为我所用, 而要保证自然对人类的可享用性那么必须建立自然, 向自然奉献, 使自然持续开展。
因此, 人类理论应当保持人类赖以存在的环境与条件, 不要也不应该破坏、污染根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
假如说, 享用自然是人类的根本权利, 那么, 维护自然的可享用性那么是人类的根本义务。
但是,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却是片面的, 人类并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性、全面性和丰富性。
生态人格表达了对“择善〞的完美诠释, 即生态人格在道德责任上翻开了人对自然的关心之窗, 将道德关心的视野从人类拓展到了整个自然界。
生态人格超越传统人格,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维度重新审视人类赖以珍惜的道德品质, 赋予它们崭新的内容和气质。
同时, 生态人格是由拓展与超越传统伦理的环境伦理来涵育和教化的, 环境伦理不仅需要藉由调节、导向、教育、辩护等互相作用、互相联络的功能来实现其保护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控制才能, 而且需要通过进步和改变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从而提升个体道德品质。
【衡中同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押题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衡中同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押题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9ac04aa76e58fafab003b3.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20年夏天,在蔡元培先生即将赴欧洲考察之际,北京大学的教授们开会欢送。
几位教授都在发言中希望蔡元培此行能推动中国文化走向欧美。
独独梁漱溟发问,“大家所谓将中国文化带到西方去是带什么东西呢?”“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一时间,众人皆无语。
百年来,梁漱溟的问题被不断细化并敞开了更多讨论的空间。
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崛起,投射在文化上的命题就是如何“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国的发展,也始终面临着“实力的增长’“和“魅力的提升”两个评价向度。
加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互动,首先是一个中华文明自我发现、自我重塑的过程。
这有赖于我们深入把握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而上的解读,凝练对中国历史选择和历史道路的文化表达,推进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成熟,培育中华美学精神和价值导向,背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统,将“中国智慧”上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层面的概念体系和知识范式。
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只有我们从理论建构层面到大众实践层面都把握住“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才能冀望与世界文明碰撞的深度和互鉴的广度。
互动,更是一种双向发现的过程。
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世界性价值,不但提供了独特的认识框架和思想资源,近代以来更是成为西方现代性批判的重要参照。
德国汉学家顾彬这样形容他几十年以来学习古代汉语的感觉:“一个完全新的世界给我开了它的门。
李白来了,孟子来了,庄子打个招呼,我就入了中国的梦。
”美国儒学学者安乐哲认为:“西方绝大部分的伦理学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而儒学中的‘个人’是处于关系中的‘个人’,强调人的关系性、共生性。
它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图景。
”这些评价是中国文化不断“被发现”的象征,也提供给我们变被动发现为主动传播的启示。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押题卷第五套语文试题2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押题卷第五套语文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a1efba1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b.png)
河北衡水中学2018语文押题卷第五套考前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语言文字运用〕和第二卷〔阅读写作〕两局部。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局部〔阅读题〕现代文阅读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以下小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
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 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 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 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
一画开天, 二分阴阳, 三为天、地、人, 汉字表达的这种神圣性, 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 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 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 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明晰的传承谱系。
中国汉字成千上万, 它的发生与开展有自身的规律性。
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场, 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既表音又表义;汉字构造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 但都有一个中心, 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
同时, 作为书写性文化, 汉字最能表达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
真、草、隶、篆、行, 五体变化, 气韵生动。
书法家的一笔一画, 构造章法, 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
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
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 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 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 近一百年来,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 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 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 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 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
从20世纪20年代开场, 就有人过激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
新中国成立后, 一直倡导文字改革, 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ebf205ccbff121dd36836b.png)
衡水中学2018年高考押题试卷语文(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的性灵文人对诗歌情感的表现范域进行了不断的开拓和“探底”。
他们以“世情”为诗性情感,把庸碌人生、琐碎生活、平常心情诗意化,创作出了一批新鲜活泼、具有浓浓世俗气息的诗歌作品。
他们的这种尝试,不仅推翻了前后七子建立的模拟王国,率领诗坛走出了复古的迷障;更是对以“诗言志”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正统诗学理念的挑战,在完善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感表达经验、平衡诗歌文化生态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如果说先前的诗人们在努力地汲取古人的智慧成果,性灵文人们则以“无法为法”,努力摆脱古人、成法、学问等的一切束缚,为诗歌营造一个独立、轻松的创作环境。
“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袁宏道语)是性灵文人针对当时文坛上风行的复古运动而提出的。
在当时“黄苇白茅,弥望如一”的诗文创作中,性灵文人试图用一己之性灵扶救文坛“缩缩焉循而无敢失”的状况,因此,击破复古派的理论根基,就成为性灵文人的首要任务。
同时,对古人的脱离,也是他们坚持诗歌情感的自然性、个体性、真实本性的自然选择。
“脱古人之缚”首先表现在对古之贤人、圣人的颠覆上。
李贽认为,即使是被拜在庙堂的孔子,也并不能成为天下之是非的评判者。
是非标准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而不应是僵化的、不可更易的固定标准。
每一个人的“自然之性”,才是“自然之真道学”。
其二,表现在不盲目地崇尚经典。
“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李贽语),李贽瓦解的不仅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更是对当时整个社会存在的颠覆。
如果人们都能保持自己的童心,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一个新世界的创造或许指日可待。
河北省衡水金卷一模2018届高三模拟演练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金卷一模2018届高三模拟演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18ccc84afe04a1b071de7c.png)
2018年高考河北省衡水金卷一模语文试卷 2018.4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
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
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
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
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
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
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
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
因此,吴宓、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信息卷)(一)语文试题(图片版)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信息卷)(一)语文试题(图片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675d3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0.png)
参考答案及解新语文(一)1.C【解析】A.理解不当,原文是“人类发现镍的时间不长”“我国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含镍成分的兵器及合金器皿”,并不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现了镍”;B.强加因果;D.分析不当,原文为“全世界不锈钢生产所用的镍占到镍产量的60%以上”。
2.B【解析】“是为了论述他对军械界和工程界的贡献”目的分析不当,介绍他的研究报告是为了说明镍钢在军械界和工程界的重要作用。
3.A【解析】与原文内容不符,原文为“镍矿看似铜矿,却无法冶炼出铜来”,“魔鬼搞的恶作剧”只是比喻性的说法。
4.D 【解析】李一笛不是在恼怒之下劈开牌匾的。
5.①洒脱,不拘小节。
不同于其他客人的俊朗雅致,孤独丈身穿褐衣,佝偻席地,似一乞丐,昏昏欲睡。
②技艺高超。
他能听出李一笛笛声中的不足,并最终以一曲《凉州词》征服了所有听众。
③惜才,教导有方。
他在李一笛最自得的时刻展现才艺,送给他玉笛、曲谱,并刻“艺无止境”四字,点醒教育了李一笛。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若答“其貌不扬”“深藏不露”“有城府”等可酌情给分,意思对即可)6.①运用通感的手法,通过视觉形象描摹听觉形象。
如李一笛吹《水调歌头》时“愁云出岫,明月孤悬,烟波浩渺,潮打空城”,让读者在画面中感知笛子的声音特点。
②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雄浑处似惊涛拍岸,细微处如春蚕嚼叶;辽远处似野马驰原,近切处如山泉低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孤独丈笛音的高妙。
③通过听众的反应进行侧面描写。
如《诉衷情》吹罢,“宾客沉浸其中,曲终良久,轰然叫绝”,侧面写出音乐的魅力。
④化用前人名句摹写音乐。
如“笛声呜咽,如泣如诉,潜蛟起舞,嫠妇欲哭”,就化用了苏轼《赤壁赋》中的句子。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7.C【解析】这只是一些人的愿望,并非实际功效。
8.BD(答对B项得2分,答对D项得3分)【解析】A.三个角度并非“层层深入”;C.对多相睡眠与单相睡眠的主要区别理解错误,两者的区别在于“把完整的睡眠时间分割开来”还是“连续睡”;E.于文无据。
【衡中同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押题卷)(二)语文 PDF 版
![【衡中同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押题卷)(二)语文 PDF 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c28a7f9b6648d7c1c7462b.png)
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A项,从原文第四段可知,一审判决认定杨某“无过错”,所以谈不到侵权责任;C项,从原文第五段可知,“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丢失;D项,从原文第六段可知,公民有权制止“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
2.D【解析】引用我国《侵权责任法》不是为证明杨某做法的合理性,而是在分析一审判决存在的问题。
3.C【解析】由原文“一审法院在判决中也认为,杨某行为与段某某死亡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可知,“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错。
4.C【解析】‘‘以月之无情衬人之有情”错,从第四段的描写来看,月是有情的,故作者说“如您不信,请问明月”。
5.①结构上:由金陵风物引出金陵人物,进而挖掘金陵的文化内涵。
②材料取舍上:以与金陵有关的杰出人物为主,以金陵的风物景色为辅,表现了金陵深厚的文化内涵。
③手法上:大量引用古诗词,运用想象和各种修辞手法,使全文笼罩一层浓厚的诗意,体现金陵的独特魅力。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6.示例一:我认为原来的题目更好。
理由如下:①从内容上看,题目更为具体。
“金陵”点出写作对象,“春帷掩映的绝代”表现金陵的特点。
②从结构上看,总领全文。
“春帷掩映”与下文所写金陵人生活的华美绮丽、热闹繁华形成呼应;“绝代”与下文所写的金陵的儒雅、风骨呼应,形成严谨的整体。
③从艺术效果上看,体现了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对金陵的推崇。
示例二:本文的题目可以改为“一去一断魂”。
理由如下:①从内容上看,意图更为明显。
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金陵给人的感受和影响。
②从结构上看,与开头呼应,又总领全文。
“一去一断魂”与下文所写金陵地名、金陵儿女、金陵山水、金陵生活、时代更迭等内容相呼应。
③从艺术效果上看,“一去一断魂”显得更为含蓄,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要有观点和理由;理由每点2分;无观点扣1 分)7.B【解析】‘‘完全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扩大范围,原文为“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二(含答案)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6b7a29ee06eff9aef807ce.png)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二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的民间刺绣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它是经过人类文明进步,不断进化与发展而凝聚起来的艺术精髓。
在历史的长河中,民间刺绣的图案慢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展示出了深犀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与民族特征。
我国的民间刺绣来自于社会群众之间,民间刺绣作品上的图案具有非常浓厚的象征意义,表达出不同民族祈福求祥的信息。
民间刺绣图案象征符号把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体现出民间艺人在图案构思中自然与直接的纯朴观念与愿望。
比如最为常见的“鲤鱼跳龙门”,在作品上活灵活现地展示出鲤鱼在激流中跃起,跳向龙门,表达出前途无量、步步高升的祝福。
民间刺绣图案除了部分文字之外,大多数的图案内容都是我国民间传统中的吉祥物,吉祥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比直接的话言表达具有更深层次的寓意。
动物作为民间刺绣图案中的象征符号之一,每种动物符号都能够体现出文化内涵。
比如蝙蝠,作为民间吉祥物的一种,它所表达出的是“蝠”与福、富的谐音,因此,蝙蝠通常象征着福气与富贵,使用蝙蝠这种象征符号通常所表达的是福到吉祥、富贵满堂的寓意。
还有很多民间传说与神话中的动物,比如龙。
龙在民间是种神圣的灵物,县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与能力,被视为吉祥之物,龙的传人就是非常有特色的象征符号。
衡水金卷之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
![衡水金卷之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9d355fa8956bec0975e387.png)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一)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刑徒兵制是一种征发刑徒为兵的制度,一般由皇帝颁发诏书,变更特定刑徒原来所服之刑,代之以从军打仗,戍守边疆。
此种制度孕育于战国,流行于秦汉。
在商代、西周和春秋时期,当兵是贵族阶层的特权,庶民和奴隶只能充当徒卒或私养。
商代士兵的主要来源是“众”,这些“众”是王族和其他贵族的族众,属于统治阶层。
在西周,只有“国人”才能当兵。
战国以后,各诸侯国的社会结构和阶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国为扩大兵员相继实施改革,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典型。
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开始实行普遍兵役制,要求所有适龄的健康男子、适役的人员都要服役,甚至刑徒也被征发充军。
秦至西汉前期,国家武备由京师南北军和郡国兵构成,集兵方式采用义务兵役制度,只有遇到紧急军情时才大规模使用刑徒兵。
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二年冬,陈胜部将周章率十万大军兵临函谷关,军情紧急,秦二世采纳少府章邯的建议,发骊山徒击破周章军。
此次发刑徒为兵,属于非常之举,而非常制。
汉初,刘邦曾使用刑徒兵平定淮南王英布反叛,这次使用刑徒兵的背景是陈稀的叛乱尚未结束,对于讨伐淮南王英布面临着无兵可派的困境。
汉武帝时期土地兼并问题突出,自耕农日益减少,秦和汉初以来的征兵制开始遭到破坏,加之对外战争规模巨大,发刑徒为兵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汉武帝击朝鲜,平南越吕嘉,平益州、昆明反叛均使用了刑徒兵。
东汉时期,田庄经济成为地主经营地产的主导形态,刘秀“度田”的无果而终,意味着国家的“不抑兼并”,最终导致大量编户民流亡或投依田庄,征兵制的社会基础面临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