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后ppt课件

合集下载

《CPR最完整版》PPT课件

《CPR最完整版》PPT课件

04
分享教学心得与经验, 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改 进
普及途径及宣传推广策略
普及途径
线上网络课程、线下培训课程、宣传 资料等
宣传推广策略
利用社交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 等渠道进行宣传;组织公益活动、知 识竞赛等形式吸引公众关注;与相关 机构合作,共同推广心肺复苏术培训 与普及工作。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团队成员之间应建立相 互信任和默契,以提高 团队协作的效率和质量

05
心肺复苏术(CPR)后处理及 评估
复苏后患者监测与护理要点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注重保暖和舒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呼吸顺畅 。

人工呼吸方法与技巧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 放患者气道。
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为 1秒以上,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后即 可停止吹气。
避免漏气
在吹气过程中,要注意捏紧患者鼻 孔,并保持口唇紧密贴合,避免漏 气。
除颤仪使用方法
开启除颤仪
粘贴电极片
将除颤仪放置在患者左侧,打开电源开关 ,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03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步骤
判断意识与呼吸情况
判断患者意识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患者名字, 观察是否有反应。
寻求帮助
如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 ,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开始进行 心肺复苏。
判断呼吸情况
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呼吸 是否正常。同时,将耳朵贴近患者口 鼻处,倾听是否有呼吸声,并感受是 否有气流呼出。
电除颤
对于心室颤动的患者,使 用电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 ,恢复正常心律。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了解高级生命支持技能
如除颤、气道管理和药物治疗等。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培训学员在紧急情况下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有效沟通、协作 。
培训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 析等方式,使学员全面了 解心肺复苏术的原理和操 作流程。
实践操作
指导学员进行模拟演练,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 作技巧。
小组讨论
06 心肺复苏术 (CPR)实践应用 与案例分析
实践应用场景介绍
心脏骤停
溺水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 致血液循环中断。此时需要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溺水时,患者可能因为吸入大量水分 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心肺 复苏术(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措施。
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按压时导致胃内压力升高,胃 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进而误吸
入气管。
心律失常
复苏过程中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如室颤、室速等。
预防措施与建议
准确掌握按压技巧
确保按压位置准确,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 猛。
密切监测患者情况
在复苏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 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规范、有力且不间断。
团队协作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相互协作,确保各 项操作顺利进行。同时,及时与 急救中心沟通,为患者争取更多
的救治时间。
案例分析
延误识别
未能及时识别患者状况,错过最佳的心肺复苏时机。这要求医护人员提高警惕,加强对 患者的观察。
操作不规范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力度不够或频率不正确,导致复苏效果 不佳。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2024版全新心肺复苏ppt课件

2024版全新心肺复苏ppt课件

04
松开鼻孔,让患者 呼气,然后再次进 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2024/1/26
19
口对鼻人工呼吸适用场景
患者口腔严重外伤或畸形,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 患者牙关紧闭,无法打开口腔时。
需要进行长时间人工呼吸,而口对口人工呼吸无法满足 需求时。
2024/1/26
20
简易呼吸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01
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应灵活运用生存链的概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现场条件,合理 调整抢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加强公众教育和培训,提 高大众对心肺复苏的认知和操作技能,也是应用生存链的重要环节。
7
02
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
Chapter
2024/1/26
8
现场安全评估及自我保护
01
2024全新心肺复苏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 • 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 • 人工呼吸方法与辅助通气设备使用 • 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策略 • 复苏后治疗与并发症预防
2
01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Chapter
2024/1/26
考虑采用更积极的复苏策略,如 增加按压深度、频率等。
17
04
人工呼吸方法与辅助通气设备 使用
Chapter
2024/1/26
18
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要点
01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 通,清除口腔异物。
02
捏住患者鼻孔,深 吸一口气,用嘴唇 紧紧包住患者嘴唇。
03
缓慢吹气,同时观 察患者胸部起伏, 确保气体进入肺部。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定期复习和实践
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和实际施救,提高应 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获取认证
通过相关机构认证,获得心肺复苏术施救者的合法资格,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合法施救。
在家庭和社区中推广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1 2
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家庭和社区成员通过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术技能,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提高自救和互救的 成功率。
挽救器官功能
通过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术可以保护其他 重要器官的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成为现 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进步
社会推广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和 技能普及,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 教育和培训活动。
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下颌角, 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使 患者的头部后仰。
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面罩给氧。
人工呼吸
用面罩覆盖患者的口鼻,确保密封良 好。
每两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每组吹气后 进行30次胸外按压。
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 上,使胸部隆起。
03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按压深度和频率
总结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 术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
评估现场安全
01
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 次伤害。
02
移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 品,如玻璃、锐物等。
03
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患 者滑倒。
04
如有必要,使用个人防 护设备,如手套、口罩 等。
判断意识和呼吸
避免并发症

心肺复苏术(CPR)最新版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CPR)最新版ppt课件
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为患者提供氧气, 促进氧气在肺部的交换。
快速电除颤
对于心室颤动的患者,应尽快采用自动体外除颤 器(AED)进行电除颤治疗,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03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步骤与技巧
判断意识与呼吸情况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询问:“你还好吗?”观察患者 是否有反应。
若无反应,立即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检查患者 呼吸情况。
心肺复苏术(CPR)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 压等手段,维持患者基本生命功能,为专业医疗救助争取时间。
目的
CPR的主要目的是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 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因缺氧造成的脑损伤和其他器官损害。
发展历程及现状
01
100%
建立专业师资队伍
组建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 的师资队伍,为心肺复苏术培训提 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80%
完善培训设施
配备齐全的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 设备等培训设施,确保学员能够在 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 提高培训效果。
心肺复苏术(CPR)普及推广策略探讨
多元化宣传手段
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宣传 册等多种渠道进行心肺复苏术 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心肺 复苏术的认知度。
后续治疗建议及注意事项
高级生命支持
对于ROSC后的患者,应立即进 行高级生命支持,包括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等。
积极治疗原发病
针对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发病进行 积极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严 重心律失常等。
脑保护治疗
采取脑保护措施,如降低颅内压、 控制体温、改善脑代谢等,以减 少神经系统损伤。

心肺复苏CPRppt课件

心肺复苏CPRppt课件

2021精选ppt
5
• 2004年 • 北京马拉松赛 • 一名大学生猝死
• 2008年
• 北京奥运会
• 南非教练心跳骤停抢救成功
2021精选ppt
6
现场救护的要求
• 急救现场化; • 民众参与化; • 知识普及化; • 信息网络化。
2021精选ppt
7
心脏骤停的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呼吸停止。 全身抽搐。 瞳孔散大。 皮肤苍白或紫绀。
2021精选ppt
22
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 气,氧流量8-10升/分,一 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 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 400-6043;球囊+氧气,对医务人 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千 万别忘记球囊面罩!!
2021精选ppt
23
D-除颤
直流电除颤是目前复苏成功的重要 手段,如果应用适当,终止心律失常 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u 报告本人姓名与电话号码
u 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u 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电话
2021精选ppt
12
我院急救电话:6423420 6019111
2021精选ppt
13
心肺复苏的3个关键步骤(C-A-B)
C--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 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按压频率: ≥100次/分 按压深度: ≥5厘米
2021精选ppt
3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 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
‘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2024版心肺复苏ppt课件(精选)

2024版心肺复苏ppt课件(精选)
31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1/26
32
4
心脏骤停原因及危害
心脏骤停原因
包括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停搏等。心室颤动是最常见的原 因,占心脏骤停患者的80%以上。
心脏骤停的危害
心脏骤停后,患者全身血液供应中断, 尤其是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细胞 死亡。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将出现不 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2024/1/26
5
2024/1/26
如AED提示不需要电击除颤或无 法分析心律时,请持续进行胸外按 压和人工呼吸等CPR措施。
在使用AED过程中,请保持冷静 并按照语音提示操作,不要随意中 断或更改操作步骤。
23
06
心肺复苏效果评价与后续处理
2024/1/26
24
心肺复苏效果评价标准
2024/1/26
自主循环恢复(ROSC)
电击后,立即进行胸外按 压和人工呼吸,持续进行 CPR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 场。
2024/1/26
22
AED使用注意事项
在分析心律和电击过程中,请确保 所有人员离开患者身体,以免触电。
在使用AED时,请确保患者身体 干燥、无金属物品接触,以免影响 电击效果。
在使用AED前,请确保已接受过 相关培训并熟悉操作步骤。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教程
2024/1/26
20
AED简介及作用原理
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医疗设备,用于在心 脏骤停情况下自动分析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
AED能够自动检测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 过速(VT),并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AED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是 心肺复苏(CPR)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团队配合与 沟通
团队成员角色定位及职责划分
01
02
03
04
团队领导者
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监督团 队工作,确保复苏过程高效、
有序。
按压者
负责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 压,保持稳定的节奏和深度,
以维持患者血液循环。
人工呼吸者
负责在按压间隙为患者提供人 工呼吸,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
氧气。
监护者
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 提供复苏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如心率、呼吸等。
有效沟通技巧在团队中应用
简洁明了的指令
团队成员应使用简短、明确的指 令,以确保信息准确、迅速地传
递。
及时反馈
团队成员应实时反馈复苏过程中 的问题和进展,以便及时调整策
略。
避免干扰
在复苏过程中,团队成员应避免 不必要的交谈和干扰,以保持专
注和高效。
团队协作提高复苏成功率
定期培训
团队成员应定期接受心肺复苏术培训, 提高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胸外按压方法与技巧
确定按压位置
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两乳头连 线中点。
双手交叠,掌根着力
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掌根重叠, 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 下按压。
按压深度与频率
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 次/分钟。
注意按压与放松比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放松 时掌根部不离开胸壁。
人工呼吸方法与技巧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团队成员可以熟悉复 苏流程、磨合配合默契度,提高应对 突发情况的能力。
互相学习
团队成员之间应互相学习、分享经验, 共同提高复苏成功率。
反思与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8): 1000-1006.
-
7
[推荐意见 1]: ROSC后仍昏迷患者进行TTM,目标温度控 制在32~36 ℃之间的一个恒定值。
A4:对于实施TTM的患者,我们推荐体温维持在33-36℃(强 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8): 1000-1006.
-
18
6 TTM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寒颤:低温可引起寒颤,增加氧耗和代谢率,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镇静药、 麻醉药、镁、肌松剂等药物可减轻或消除寒颤。皮肤保暖也是一种减轻寒颤的 辅助方法。 代谢率、血气、葡萄糖和电解质:低温降低代谢率,从而使氧耗及CO2产量减 少,所以机械通气参数需经常调整。低温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降低组 织对氧的利用能力,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血气分析值是温度依赖性,如果血样 在分析之前被加温到37 ℃,那么低温患者的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将被高
估,而pH值被低估。为了检测精确,血样应在患者实际体温下分析,床
旁即时测量可满足这样的要求。 低温也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及胰腺分泌胰岛素的量,导致高血糖,故需监测血 糖并予强化胰岛素治疗。TTM复温阶段由于胰岛素的敏感性恢复,易出现低血 糖。低温可引起电解质向细胞内转移,并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肾脏对电 解质的分泌增加,引起低镁血症、低钾血症和磷酸盐的丢失;复温阶段要警惕 高血钾。
心肺复苏术后治疗 (ROSC后)
-
1
院外心脏骤停(OHCA)的发生率大概是每10万人中55 例,预后很差,出院存活率仅3.9%-7.1%。而最近的一 些研究报告指出OHCA出院存活率正在提升,最高超出 10%,而且OHCA患者只要出院存活,往往长期预后较 好。因此提高OHCA患者的早期生存率至关重要。
A7:我们建议目TTM应该维持至少24h(条件推荐; 极低证据质量)
-
16
5.5 复温
[推荐意见 5.5]: 复温速度应该控制在每小时0.25~0.5 ℃,复温以后也应该把核心体温控制在37.5 ℃以下, 至少维持到复苏后72 h。
A8:完成初始范畴的TTM后,我们建议继续24h以上 的TTM以预防发热(>37.5)(条件推荐;极低证据质 量)
-
10
Q1:可电击心律是否推荐TTM? Q2:不可电击心律是否推荐TTM? Q3:院内心脏骤停是否推荐TTM?
YES!!! Answers(A1-A3):
-
11
TTM的禁忌证
[推荐意见 4]: TTM没有绝对禁忌证。严重的感染 以及感染性休克、难以控制的出血、顽固性休克是 TTM的相对禁忌证。
-
-
13
5.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TM的开始时间
[推荐意见 5.2]: TTM开始越早越好;但对于院外CA患者 ROSC后不推荐常规即刻输冷盐水低温治疗;其他的低温治 疗策略和复苏中低温治疗在院外CPR时的应用目前研究尚不 充分,证据不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院前开用TTM的有无推荐? A5:OHCA患者ROSC之后,不推荐院前静脉使 用冰盐水进行降温(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
17
5.6 TTM的分期及操作注意事项
[推荐意见 5.6]: 关注TTM诱导期、维持期、复温期各时间段目标控 制管理的方法,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等。
TTM诱导期:应尽可能快地将核心温度降至目标温度(32~36 ℃之间的一个恒定 温度)。这个时期的管理最重要,需要防治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和高血糖;不断 调整机械通气参数以及镇静药、胰岛素及血管活性药的剂量。 TTM维持期:控制核心温度不波动或轻微波动(最大幅度0.2~0.5℃),至少24 h 以上。该期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降低,重点应预防长期并发症,如院内感染和褥 疮。 TTM复温期:复温应缓慢并可控(速度0.25~0.5 ℃/h)。快速复温可导致TTM的保 护性效应部分、甚至全部丧失,还能恶化损伤机制。复温后也应严格控制体温, 避免发热,核心体温应控制在37.5 ℃以下,至少维持到ROSC后72 h。
-
8
[推荐意见 2]: TTM时低温脑和全身性保护的可能机制 包括降低脑代谢、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降低脑 热稽留、改善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氧化应激、抑制 免疫反应和炎症、抗凝效应等多方面。
-
9
TTM的适应人群
[推荐意见 3]: 无论是否为心源性CA(包括初始心律 为可除颤心律或不可除颤心律的院外CA以及院内 CA),成人患者ROSC后仍然昏迷(对于指令无反应 者),尽早开始TTM。
2010年Holzer在报道一例ROSC后仍昏迷患者进行的低温治 疗中首次提出了TTM概念。 2013年一项对院外CA患者进行TTM的前瞻性大样本RCT研 究发现目标温度33 ℃和 36 ℃两组患者有相似的病死率和 180 d神经功能预后。
-
6
ILCOR国际复苏联盟有关亚低温治疗的指南更新 Circulation. 2015 Dec 22;132(25):2448-56 Resuscitation. 2016 Jan;98:97-104.
-
14
5.3 降温的目标温度
[推荐意见 5.3]: 对于CA后进行的TTM,核心温度应控制在 32~36 ℃之间一个恒定的目标温度。
A4:对于实施TTM的患者,我们推荐体温维持在33-36℃ (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
15
5.4 目标温度的持续时间
[推荐意见 5.4]: 目标温度的持续时间应至少24 h。
-
2
-
3
-
4
集束化治疗(care bundle):
1、目标体温管理 ( 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 2、冠脉造影以及血运重建 3、ICU管理 4、心脏骤停后的区域化管理
-
5
一、目标体温管理(TTM)
CA后TTM就是应用物理方法把体温快速降到既定目标水平, 并维持在恒定温度一段时间后缓慢恢复至基础体温,并且避 免体温反弹的过程。
12
5 TTM的实施和推荐
5.1 TTM的实施方法
[推荐意见 5.1]: TTM的根本是温度控制,国内外常应用于 TTM有体表降温和血管内低温温度管理系统。TTM的体表降 温方法,如Arctic Sun降温的效果理想,可快速达到和维持 恒定的目标温度,缓慢复温。
A6:我们建议体表降温或血管内降温技术都可以用于 TTM的诱导及维持(条件推荐;低证据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