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微课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首先来发现列锦,看看它在哪里。
首先来读一读这首小令。
《天净沙·秋》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读了这首小令后,能够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情感吗?
通过“断肠人在天涯”,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漂泊的无奈和思乡的愁苦。
同学们,下面让我们来列一列意象。
同学们有发现这首小令有哪些意象吗?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
找到后,我们可以用横线画出来。
意象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对了,还有夕阳。同学们都找对了吗?
找到意象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意象的组合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老师来变个小魔术,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哦~对了,同学们都发现,画线的词语都是名词,名词在诗词当中都是意象
这首小令的前三句实际上是多个意象相连缀。
这种手法就是“列锦”手法
那么,“列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手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列锦”的神秘面纱。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列锦的概念。
同学们可以暂停视频,来读一读它的概念。
我们特别要注意里面的关键字词:
一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二是“生动可感的图像”
三是“气氛”还有“意境”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列锦”实际上就是意象组合呈现的一种方式。
那么,是不是只有这首小令才有“列锦”呢?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在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例子。
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我们来找一找这些诗句里是不是有名词意向的并列。
我们来看第一句诗,这是六个名词并列,
我们再看第二句诗,这是几个呢?
对了,是四个名词并列,也可以把“尘与土”、“云和月”拆分开,
那就是六个名词并列。
那第四句呢?同学们自己来说说。
是三个,大家都做对了吗?
这些名词并列,分别表现了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所以,我们可以说,名词并别表现氛围的这种手法可以称之为“列锦”
下面,我们来理解“列锦”,来分析一下“列锦”的作用。
怎么分析呢?
我们就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例来分析。
首先,我们还是画出来它里面的意象
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跟着我一起思考。
我们来看一下后半句,它只有7个字,却写了3个意象。
可以看出它的语言是怎样的呢?
对了,是非常的简洁、精炼的。
我们再看,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并没有把它直接说出来,
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
非常的含蓄,含义也是非常的深刻。
这样,我们就分析出了“列锦”的两个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学以致用,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
我们先暂停视频,来读一读《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边读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列出了哪些意向呢?
我们在第一个环节中已经做过,同学们再把它划出来。
二、为什么是列锦手法呢?
因为,它是名词组合起来的,没有用其他词进行连缀
三、那么,组合之后,有怎样的氛围呢?
我们首先来看,枯藤、老树、昏鸦,
一枯、一老、一昏,这是衰老的景象
我们来看第三句,
在古道之上,一匹瘦马在瑟瑟秋风之中,可以看出是萧瑟之景,
而中间一句——小桥、流水、人家,
则让人感觉到非常的秀美。
最后,从“断肠人在天涯”
我们体会到这首小令的情感是
思乡的愁苦和漂泊的无奈
那么,这些意向是如何来表现这种情感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
衰老和萧瑟,一定是烘托出了这种情感
而秀美,和这种愁苦和无奈正好是相反的,
所以,它是反衬的手法
关于“列锦”这种手法,到这里我们已经学完了
我们平时要注意识别并且赏析
识别呢,主要是记准它的概念
而赏析,主要是指出它的作用
它的作用主要有两点,同学们需要熟记。
最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来解读一下,与这首《天净沙·秋思》很相近的一首元曲小令。
那就是,白朴的《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其中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此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意义深刻。此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