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赏析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一)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一)
1.《念奴娇·过洞庭》点出此词主旨的句子:。
2.写自己虽然年老孤寂但是却安稳地泛舟于洞庭之上,没有一点动摇的句子是:,。
3. 《念奴娇·过洞庭》化用苏轼文词击节叹咏夜色美好的诗句:
,。
4. 《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5.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 !
6. 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是:,。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一)答案
1. 《念奴娇·过洞庭》点出此词主旨的句子“表里俱澄澈。
”
2. 写自己虽然年老孤寂但是却安稳地泛舟于洞庭之上,没有一点动摇的句子是:“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
3. 《念奴娇·过洞庭》化用苏轼文词击节叹咏夜色美好的诗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4. 《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5.《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6. 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是: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1.“”指的是洞庭湖加上与之相连的春草湖,点出地点,题目是《过洞庭》,词一开头就紧扣题目。
“”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秋月对于生活在农业社会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古代文人来说,当是别有意味。
2.“”一句运用通感修辞,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表达富有新意。
3.《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
4.作者泛舟洞庭,一边欣赏着自然景色,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寄托着他的美学理想即本词的主旨句是“”。
5.写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句子是“,”。
6.忆起“”的为官生涯,并以“,”来象征自己纯正无私和洁身自好。
在结构上,它又与上片的“”在意境上下呼应。
7.化用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中“孤光”这一典故的句子是:“”。
8.“”,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与上片“”虚实相映,写人写景内外一片澄明。
9.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写出了屈子自己内美与外美的统一。
张孝祥则用“,”两句进一步写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澄澈的相会与相合。
10.“,,”三句既是对洞庭湖的夜景加以补充,同时又是作者爱国抗金这一高尚人格的具体写照,暗地里还反映了作者对南宋小朝廷腐朽黑暗政治的憎恶和不满。
11.“,”两句语意双关,既写了月夜泛舟的具体感受,又以“稳泛沧浪”的从容之举,象征着对群小进谗、众口铄金的世俗风气的蔑视,显示了“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气魄。
12.“,, ”这三句是词中的传神之笔,它进一步表现出作者襟怀坦荡、见识超迈与乐观豪爽的性格,颇有居高临下,对投降派不屑一顾的气势。
13.“”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
念奴娇过洞庭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
念奴娇·过洞庭选择题、理解性默写及解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一)选择题:1.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
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1.答案:D。
【解析】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2.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三万顷”是指湖面的广阔。
三四句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
B.月下的洞庭湖,妙不可言:风平浪静,碧波万顷,洁白如玉,水天一色。
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皎洁,水天相印。
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只感受到洞庭风光妙不可言。
C.“肝胆皆冰雪”一句中,作者以“冰雪'自喻,肝胆如冰雪一般晶莹洁白,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忠贞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
D.“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表里俱澄澈”是写洞庭湖景色的透明。
2.答案:B。
【解析】(3)“妙处”是指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或“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一种境界。
不仅仅是“洞庭风光之妙”。
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3.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中,'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
“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
词人欲舀尽西江水,慢慢倒入北斗这个酒勺中,来招待天地万物。
这种豪情是宠辱皆忘之豪情,这种境界是物我两忘之境界。
念奴娇过洞庭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过洞庭选择题、理解性默写D.词中的“宠辱皆忘”、“物我两忘”等境界,表达了词人豁达大度的胸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对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意象的运用,词人展现了自己的豪放气魄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答案:A。
分析:词中并没有“宠辱皆忘”、“物我两忘”的表达,这是XXX的另一首词《如梦令》中的内容。
二)理解性默写:1.下面是《·过洞庭》的词牌和作者,请你默写出这首词的前两句。
词牌:·过洞庭作者:XXX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下面是《·过洞庭》的原文,请你默写出这首词的最后两句。
XXX间照,清泉石上流。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答案: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三)简答题: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它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和境界?答案:这首词的主题是表达词人对洞庭湖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它表现出了豁达大度的胸怀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词人以洞庭湖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豪放气魄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这首词的文学特点是什么?答案:这首词的文学特点是浪漫主义,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豁达大度的胸怀。
同时,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词人的豪放气魄和高度的想象力。
请默写出D选项正确的改写和删除不正确的段落后的文章。
D.这是一首豪放的词作,笔势雄奇,大气磅礴,同时也是浪漫主义的作品。
词人表达了不同流合污、独守高尚节操的决心,以及宠辱皆忘、归隐田园纵情山水的悠然、愉悦的心情。
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删除了“归隐田园不对”这一段。
改写了“现实主义的词作”为“浪漫主义的作品”。
《念奴娇 过洞庭》理解性默写(4)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
1.《念奴娇·过洞庭》中,“更无一点风色”一句运用通感修辞,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都没有,如此表达富有新意。
2.《念奴娇·过洞庭》中,“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写如玉镜美玉一般的湖面广阔而邈远,上面只有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3.《念奴娇·过洞庭》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是写月华星辉,波光水色的景象,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
4.《念奴娇·过洞庭》中,“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写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且难以诉诸言语。
5.《念奴娇·过洞庭》中,“肝胆皆冰雪”一句写尽管自己被免职,但自己光明磊落、心地纯洁,“一片冰心在玉壶”。
6.《念奴娇·过洞庭》中,“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两句是进一步抒发积郁于胸的堂堂正气,暗示出尽管屡遭谗害,环境险恶,但自己依然两袖清风,稳操航向。
7.《念奴娇·过洞庭》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表现出作者坦荡的襟怀。
8.《念奴娇·过洞庭》化用苏轼文词击节叹咏夜色美好的诗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1.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2.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
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出了中秋的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的句子是:,,。
4.《念奴娇·过洞庭》中,“,,”三句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5.《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
6. 《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7.《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描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
8.《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 !9.《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的句子是:,,。
10.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是:,。
11.《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
12.《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是:,。
《念奴娇•过洞庭》默写答案1.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2.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出了中秋的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的句子是: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1.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2.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
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出中秋的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的句子是:,,。
4.《念奴娇·过洞庭》中,“,,”三句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5.《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
6. 《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7.《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描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词句是:,,。
8.《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 !9.《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的句子是:,,。
10.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是:,。
11.《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
12.《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是:,。
《念奴娇•过洞庭》默写答案1.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2.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出中秋的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的句子是: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念奴娇过太湖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过太湖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题目1:《·过洞庭》是谁的作品?
A. 苏轼
B. 陆游
C. 杨万里
D. 辛弃疾
题目2: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过洞庭》是一首描述自然风景的詩
B. 《·过洞庭》是一首咏史詩
C. 《·过洞庭》是一首抒情詩
D. 《·过洞庭》是一首叙事詩
题目3:下列哪一项是关于《·过洞庭》的描写?
A. 江天寒雨雪,楚山冷,谁知盛世缠绵病
B. 望湖楼下水,满晴霞彩云,爱美景萦绕心头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皱未起
题目4:《·过洞庭》中的“”指的是谁?
A. 作者自己
B. 作者的妻子
C. 作者的恋人
D. 作者的家乡
题目5:下列哪一项是《·过洞庭》的描写特色?
A. 现实题材
B. 深情表达
C. 豪放激昂
D. 夸张夺目
题目6:以下哪一项不是《·过洞庭》的特色?
A. 切合时代背景
B. 用典评古
C. 艳丽绚烂的描写
D. 浪漫诗意的情感
请在下方选择题号并填入答案字母,用空格分隔:例如:1A 2B 3C 4D 5A 6C。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
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
,
。
1. 《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 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 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2.《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出了中秋 的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 令人神往的句子是: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3. 《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 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 湖 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
,
,
。
8.《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
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
,
。
9.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
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
个句子是:
,
。
7.《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描写秋月秋水 之美,美在澄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 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8.《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 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9.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 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 个句子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念奴娇·过洞庭》
理解性默写
1. 《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
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
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
,
。
2.《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出了中秋
的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
令人神往的句子是:
,
,
。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最全实用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学生版)1.《念奴娇·过洞庭》点出此词主旨的句子:。
2.由忆往事到内心抒怀,表现作者襟怀坦荡问心无愧的句子:,,。
3.写自己虽然年老孤寂但是却安稳地泛舟于洞庭之上,没有一点动摇的句子是:,。
4. ,,。
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豪迈的饮酒情景,成为全词的感情高潮。
5. 《念奴娇·过洞庭》化用苏轼文词击节叹咏夜色美好的诗句:,。
6.《念奴娇·过洞庭》中在明净光洁的广阔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为我所用的意味,有力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7. 《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8.词人描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
9.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 !10.词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的句子是:,,。
11. 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是:,。
12.《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
13.《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是:,。
14.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15.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
16.词人写出了中秋的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的句子是:,,。
17.“,,”三句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18. 《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
17.《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 船”的词句是: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18.《念奴娇·过洞庭》中,“肝胆皆冰雪”一句写尽管自己被免 职,但自己光明磊落、心地纯洁,“一片冰心在玉壶”。 19.《念奴娇·过洞庭》中,“表里俱澄澈”一句是这首词主旨所 在,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 20.《念奴娇·过洞庭》中,“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两句是进一步抒发积郁于胸的堂堂正气,暗示出尽管屡遭谗害, 环境险恶,但自己依然两袖清风,稳操航向。
5.《念奴娇·过洞庭》中,“玉鉴琼田三万顷”一句以玉比喻湖 水清澈透明之美,极言湖面之广,写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 的湖水。 6.《念奴娇·过洞庭》中“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三句写扁舟上的诗人,如秋月秋水一般,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 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大丈夫。 7.《念奴娇·过洞庭》中,写我心中悠然感到的那种美妙,只可 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8.《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 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念奴娇会,妙处难与君说”写心物融 合的美妙体验且难以诉诸言语。 2.《念奴娇·过洞庭》中由忆往事到内心抒怀,表现作者襟怀坦 荡问心无愧的句子是: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3.《念奴娇·过洞庭》中,“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两句语意双关,写出了月夜泛舟的具体感受和从容之举,象征着 对群小进谗、众口铄金的世俗风气的蔑视。 4.《念奴娇·过洞庭》中,“更无一点风色”一句运用通感修辞, 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都没有,如此表达富有新意。
9.《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 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尽挹 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10.《念奴娇·过洞庭》化用苏轼文词击节叹咏夜色美好的诗句: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1.《念奴娇·过洞庭》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几句表现了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12.《念奴娇·过洞庭》中“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写如玉镜美玉一般的湖面广阔而邈远,上面只有我一叶细小的扁 舟。
念奴娇过洞庭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念奴娇·过洞庭选择题、理解性默写及解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一)选择题:1.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
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2.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三万顷”是指湖面的广阔。
三四句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
B.月下的洞庭湖,妙不可言:风平浪静,碧波万顷,洁白如玉,水天一色。
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皎洁,水天相印。
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只感受到洞庭风光妙不可言。
C.“肝胆皆冰雪”一句中,作者以“冰雪'自喻,肝胆如冰雪一般晶莹洁白,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忠贞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
D.“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表里俱澄澈”是写洞庭湖景色的透明。
3.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中,'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
“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
词人欲舀尽西江水,慢慢倒入北斗这个酒勺中,来招待天地万物。
这种豪情是宠辱皆忘之豪情,这种境界是物我两忘之境界。
B.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
运用奇特的想象,使诗歌气魄宏大。
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C.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
《念奴娇 过洞庭》高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念奴娇·过洞庭》高考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过洞庭》
1.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
是:,。
2.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
是:,。
3、《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
是:,。
4、《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
是:,。
5、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
是:,。
6、《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
7、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
是:,。
答案:
《念奴娇•过洞庭》
1、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2、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3、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4、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5、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6、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7、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念奴娇·洞庭怀古》原文和赏析及理解性默写
古诗词第四首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沧浪:青苍色的水。
沧浪一作“沧溟”。
挹yì: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
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2018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组制赏析:上片最后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带答案)1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1.《念奴娇·过洞庭》中,写我心中悠然感到的那种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是“,”。
2.《念奴娇·过洞庭》中,“”一句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之美,极言湖面之广,写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
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4.《念奴娇·过洞庭》中,“”一句运用通感修辞,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都没有,如此表达富有新意。
5.《念奴娇·过洞庭》中,“,,”三句写扁舟上的诗人,如秋月秋水一般,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大丈夫。
6.《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且难以诉诸言语。
7.《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语意双关,写出了月夜泛舟的具体感受和从容之举,象征着对群小进谗、众口铄金的世俗风气的蔑视。
8.《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9.《念奴娇·过洞庭》中,由忆往事到内心抒怀,表现作者襟怀坦荡问心无愧的句子是:“,,”。
10.《念奴娇·过洞庭》化用苏轼文词击节叹咏夜色美好的诗句:“,”《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1.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2.玉鉴琼田三万顷。
3.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4.更无一点风色。
5.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6.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7.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8.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9.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10.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选择题、理解性默写《·过洞庭》练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说明:精心整理了四个方面的题——赏析辨识选择题、理解性默写、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资料。
【题】一)选择题:1.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XXX,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
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答案:D。
分析: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2.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XXX”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三万顷”是指湖面的广阔。
三四句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
B.月下的洞庭湖,妙不可言:风平浪静,碧波万顷,洁白如玉,水天一色。
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皎洁,XXX相印。
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只感受到洞庭风光妙不可言。
C.“肝胆皆冰雪”一句中,作者以“冰雪'自喻,肝胆如冰雪一般晶莹洁白,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忠贞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
D.“XXX,明河共映,表里俱澄彻”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会。
“表里俱澄彻”是写洞庭湖景色的透明。
答案:B。
【解析】(3)“妙处”是指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或“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一种境界。
不仅仅是“洞庭风光之妙”。
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3.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中,'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
“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
念奴娇过西藏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过西藏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本文档包含了一系列关于《·过洞庭》和西藏的选择题和理解性默写题。
通过答题和默写的方式,帮助读者加深对这首诗和西藏的理解。
选择题
1. 《·过洞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辛弃疾
d. 杨维桢
2. 以下哪个地方是《·过洞庭》中的"洞庭"?
a. 湖南
b. 湖北
c. 云南
d. 福建
3. 《·过洞庭》这首诗中的""是指谁?
a. 作者的妻子
b. 作者的情人
c. 作者的母亲
d. 作者的女儿
4. 西藏是中国的哪个省份?
a. 四川
b. 云南
c. 青海
d. 西藏自治区
5. 西藏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a. 东部
b. 西部
c. 北部
d. 南部
理解性默写题
请根据对《·过洞庭》和西藏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 《·过洞庭》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和形象?它们表达了什么样的意义和情感?
2. 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它有什么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特色?
3. 通过《·过洞庭》和对西藏的理解,你对中国的文化和风景有了怎样的感悟?
---
以上是关于《念奴娇·过洞庭》选择题和理解性默写题的文档段落。
希望这些题目和问题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和西藏,并激发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过洞庭》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说明:精心整理了四个方面的习题——赏析辨识选择题、理解性默写、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资料。
【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
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答案:D。
分析: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2.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三万顷”是指湖面的广阔。
三四句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
B.月下的洞庭湖,妙不可言:风平浪静,碧波万顷,洁白如玉,水天一色。
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皎洁,水天相印。
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只感受到洞庭风光妙不可言。
C.“肝胆皆冰雪”一句中,作者以“冰雪'自喻,肝胆如冰雪一般晶莹洁白,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忠贞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
D.“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表里俱澄澈”是写洞庭湖景色的透明。
答案:B。
【解析】(3)“妙处”是指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或“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一种境界。
不仅仅是“洞庭风光之妙”。
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3.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中,'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
“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
词人欲舀尽西江水,慢慢倒入北斗这个酒勺中,来招待天地万物。
这种豪情是宠辱皆忘之豪情,这种境界是物我两忘之境界。
B.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
运用奇特的想象,使诗歌气魄宏大。
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C.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
这样写,扩大词句的内涵,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参与想象。
D.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不同流合污、独守高尚节操的决心和宠辱皆忘、归隐田园纵情山水的悠然、愉悦的心情。
答案:D.解析:归隐田园不对.4.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表里俱澄澈”是写洞庭湖景色的透明。
B.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
运用奇特的想象,使诗歌气魄宏大。
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C.词的上片情景交融。
词人描写了广阔的湖面、澄澈的湖水、素洁的月光,营造了幽谧、廖阔的氛围,烘托了词人悠热自在的心情和坦荡旷达的胸襟。
D.这是一首豪放词,笔势雄奇,大气磅礴,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
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答案:D. 解析“现实主义的词作”错,应为“浪漫主义”。
二)理解性默写: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①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释】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经年,经过一年。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泛沧:青苍色的水。
挹(yì):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背景】人们比较熟悉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却较少有人注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
张孝祥实际上是南宋豪放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这首《念奴娇》就是广泛传诵的张孝祥的代表作。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
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鉴赏】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
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
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
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
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
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
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洞庭春草'指的是洞庭湖加上与之相连的春草湖,点出地点,题目是《过洞庭》,词一开头就紧扣题目。
'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秋月对于生活在农业社会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古代文人来说,当是别有意味。
'风色'二字值得注意,风有风向、强弱,从来没有听说过风有色彩,其实张孝祥用'风色'是有所本的,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说的是黄云万里改变了风的色彩;张孝祥的'更无一点风色'说的是洞庭青草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不仅没有风,而且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这种表达方式富有新意,增添了一分诗意。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pin)舟一叶。
”玉鉴就是玉镜。
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
“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玉界琼田'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
'界'又作'鉴',玉界也好,玉鉴也好,美玉般的琼田也好,都是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之美,'万顷'则极言湖面之广,如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游其中,该是多么惬意,这是一;点出了过洞庭的方式,进一层紧扣题目,这是二。
著,犹着,或释为附着。
船行湖上,是飘浮着、流动着,怎么可以说附着呢?著者,安也,置也,容也。
陈与义《和王东卿》:“何时著我扁舟尾,满袖西风信所之。
”陆游《题斋壁》:“稽山千载翠依然,著我山前一钓船。
”都是这个意思。
张孝祥说:“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紧承'更无一点风色',从秋月写到秋水。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
“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像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
“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明亮。
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它们有着同辉的形象。
'素月'、'明河'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的特征,'分辉'、'共影'则写出了秋水长天一色的美景,尽管只有八个字,却具体而生动地显示了诗人的才华。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
所以接下来说:“表里俱澄澈。
”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洞庭秋色美在澄澈。
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没有一丝一毫污染,这样的清澈明亮,有如非人间的琉璃世界。
这里表里如一的美,是光洁透明的美,是最上一等的境界了。
另一层是说三万顷湖上扁舟上的我,也有如秋月,有如秋水,我就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汉、大丈夫。
“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描写周围的一切,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
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
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
杜甫诗有'心迹喜双清',心是内心,也就是里,迹是行迹,也就是表,心迹双清也就是表里澄澈。
'心迹喜双清'是杜甫的夫子自道;'表里俱澄澈'则是张孝祥的夫子自道。
张孝祥之罢官,原因不明,但应是蒙冤。
他过洞庭时,看到皎洁的月色,触发情怀。
“表里俱澄澈”一句,是写月夜洞庭,亦是词人心迹的写照。
所以,“表里俱澄澈”的情怀和洞庭皎洁的月色融为一体,成为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一个特色。
中国文史馆馆长袁行霈认为,'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清'可以集成一副对联,给我们树立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我们不妨拿来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些意思都包涵在里面了。
当张孝祥泛舟洞庭之际,一边欣赏着自然景色,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寄托着他的美学理想。
他笔下的美好风光,处处让我们感觉到有他自己的人格在里面。
诗人的美学理想高尚,心地纯洁,他的笔墨才能这样干净。